-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的位于体内,有的缺。不同种类具有不同特点。 成份:95% CaCO3+贝壳素 结构: 角质层(最外):仅有贝壳素构成,透明,薄,具色泽.由外套膜缘生壳突起分泌
形成的,起着保护外壳作用. 壳层(中间层):由角拄状的方解石构成,由外套膜缘背面表皮细胞分泌而
成的 珍珠层(底层):由叶状的霰石构成,这一层由外套膜的整个外表皮细胞分
13
4、出现专职的呼吸器官—鳃。
水生种类用鳃呼吸,陆生种类以肺呼吸 鳃的发生:外套腔内的上皮伸展。 鳃的形态: 楯鳃:塞轴两边均生有鳃丝 栉鳃:鳃轴一侧生有鳃丝 瓣鳃:鳃成瓣状 丝鳃:鳃延长成丝状。
5、真体腔退化,真体腔和假体腔同时存在。
次生体腔:极度退化,仅残留在 围心腔,生殖,排泄器官的内腔. 而体内广阔的体腔是假体腔。
有的壳完全消失,如海牛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历时10年的全球“海洋生物 普查”项目2010年10月4日发布了最终报告,这是科学家首次 对海洋生物“查户口”
这种蜗牛发现于日本海岸附近的海底火山,外壳覆盖一排排 细细的毛发,是迄今发现的此类蜗牛种类中唯一的一个。这个 尚未命名的海洋蜗牛是“海洋生物普查”发现的多个新物种之 一。
泌形成.富光泽,不断加厚.
珍珠是如何形成的?
Pearl formation
Shell
Developing pearl Epithelium
Irritant lodged between shell and mantle Layers of nacre secreted around foreign material
喜马拉雅山到水深1万米大洋海沟。 海产:5.8万;淡水产:1.4万;陆生:3.5万 5.与人生关系密切,含大量经济种类,18世纪初就发展为独立学科 软体动物门 Mollusca (Latin = soft) 贝类学 Malacology(希腊语,软),Conchology (拉丁语,贝壳) 国际贝类学会1962年成立,每3年一次会议; 中国贝类学会1978年成立,有大批科学家从事研究
(四)腹足纲
代表动物:鲍,田螺,蜗 牛等
特点:身体分为头,足 和内脏团三部分,有 眼,触手,贝壳通常螺 旋形,心脏位于身体 背侧,心室1个,足部 发达 ,扁平,位于身体 之腹面.
有的壳螺旋部不显著,成年的壳仅有 体螺层极度膨大,如鲍
有的壳面长出骨刺,如骨螺
在较高等的后鳃类中,如海兔, 其壳减小被包在外套膜中,外套 腔及鳃仍然存在,但大大减小
消化管发达,多数种类口 腔内有颚片和齿舌。
齿舌是软体动物特有的器 官。位于口腔底部的舌突 起表面,由横列的角质齿 构成,锉刀状,摄食时可 前后伸缩,刮取食物。
8.排泄器官:后肾管
组成: 腺质部分:富血管,肾口具纤毛,开口于围心腔。 管状部分:薄壁管,内壁具纤毛。肾孔开口外套腔。 此外,围心腔前面有围心腔腺,可排出代谢产物于围心腔,
(五)掘足纲
代表动物:角贝,梭角贝 特征:身体左右对称,贝壳呈象牙状,壳分粗细两端,均有开口,
Numbers of species
6
节肢动物 软体动物 脊索动物 扁形动物 线虫动物 环节动物 海绵动物 棘皮动物
其它 肉鞭毛虫
顶腹动物 纤毛动物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1.身体柔软,不分节,一般左右对称,腹足纲除外。 腹足纲左右不对称是次生性的,腹足纲动物发育
过程中发生扭转,幼体左右对称。
腹足类内脏团的扭转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目的与要求:
掌握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重点与难点
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了解头足类适应于快速游泳生活的结构特征。
软体动物种类很多,约13万种,仅次于节肢动物,是动物界的 第二大门.大多数软体动物具有贝壳,俗称“贝类”。
概述
1.熟知的河蚌、田螺、蜗牛、乌贼、章鱼和各种吸虫的中间寄主 2.大多数具有贝壳,代表性特征→通称贝类 3.动物界第二大门类,现生8万;化石3万多,种类数仅次于节肢动物 4.生态分布广泛,海洋、淡水、陆地,垂直分布从最高的海拔5500米
由后肾管排出体外。
9.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不同种类差异大: a 最低等为梯形神经; b 四对神经节和神经索 c 发达的神经系统:头足纲有发达的脑,且有软骨包围。
10.生殖和发育
雌雄异体,少数同体 海产种类有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两个幼虫阶段;淡水蚌
类,发育经过一个具双壳的钩介幼虫期。少数软体动物 (头足类和部分腹足类)直接发育。
(二)无板纲
代表动物:龙女簪,新月贝 特点:体蠕虫状,无贝壳,外套
膜发达,体表被有角质并带有 各种石灰质针状棘的外皮.腹 面中央有一条沟,无鳃,齿舌 具许多齿,无阴茎.
(三)多板纲
代表动物:毛肤石鳖,锉石鳖 特点:体椭圆形,左右对称,•背腹扁平,
贝壳由8块石灰质的板构成.有环带, 头部无触手和眼等附属器官神经呈 梯型 (原始),肾脏1对,雌雄异体.
2.身体不分节,通常分头、足、内脏囊(躯干部)、 外套膜和贝壳五部分。
外套膜:是软体动物特有结构。胚胎发育中,躯体背侧皮肤褶 皱向外延伸而成的膜状外套,常覆盖在内脏团的背部或侧面, 或包裹整个内脏团和鳃。由内、外表皮和结缔组织以及少数 肌肉纤维组成。
功能:分泌贝壳;保护躯体;辅助呼吸;形成外套腔。 外套腔:位于外套膜与内脏囊之间的空腔,与外界相通。
初生体腔:代表初生体腔的微 血管和部分动脉、静脉的腔扩 大,且无血管壁包围,成为器 官组织之间的空腔,称为血窦。
6、多数软体动物具有开管式循环系统,头足 纲为闭管式循环。
出现了专职的心 脏位于围心腔中,心 室1个,心耳1个或2个 多为开放式循环,头足 类个体较大,运动敏捷, 是闭管式循环。
7.消化系统
(一)单板纲
代表动物:新蝶贝(活化石) 特点:两侧对称,腹部有足,帽状贝壳,内
部器官分节排列,两对心耳5对鳃,5对 肾 脏 ,8 对 缩 足 肌 ,10 对 足 神 经 ,2 对 生 殖腺. 现在共发现8种,对探讨贝类的起源和 进化,提供了新的材料
新蝶贝是在1952年,由丹麦“海神号”调查船在 哥斯达黎加海岸3350m深处的海底首次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