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学工信息管理系统
- 格式:docx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6
同济大学法学院学生出国(境)管理规定(2017年11月21日法学院党政联席会议通过)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法学院学生出国(境)管理工作,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支撑和服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学校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定。
一、主管部门法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和外事办公室协同管理学生出国交流事宜。
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核准离校手续,学生出国思想政治审核和教育,学生安全教育,学生动态了解等其他相关管理。
外事办公室负责协调和对外联络,发布学院各项目通知,组织学生报名,选拔及推荐到国外合作院校,协助学生办理相关出国手续,和学校外办协同协助学生参加学校国际项目等事宜。
教务办公室负责学生在国外学习期间专业课程学习情况,包括学生出国前培养计划及课程审核,回国后学分互换等事宜。
二、学生出国(境)前应履行的程序1、申请出国学习的学生必须先征得导师和班主任的同意(包括对计划修读课程的认可),然后在学院网站下载并填写《同济大学法学院学生出国(境)交流审批表》(一式三份)及《同济大学法学院学生出国(境)交流承诺书》(一式两份),《审批表》须依次经导师、班主任、外事办、学工办、教务科、分管学生工作党委副书记、教学院长签字后,分别交一份至本班班主任和学院外事办公室备案;《承诺书》须交一份至学院教务办公室,经审核通过后,方能申请院际和校际交流项目并办理交流项目相关手续。
2、学生赴国(境)外学校交流前,须认真学习交流学校所在国的有关法律和交流学校的校规校纪,并参加由学院学工、教务、外事共同组织的行前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教育等培训。
三、境外学习学分认定1、学生在境外所学课程应与其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相近或相同,在境外高校学习的学生申请认定的学分一般不应超过其学习专业的培养方案要求学分的 50%,且必须不少于2门课程。
学生应修的公共学位课及论文选题必须在同济大学完成。
不参加学分互换的同学,在国外交流期间至少修满2门课程。
2、学生出国(境)交流前,须事先与导师商议拟定在境外学习期间的学习计划,并填写《同济大学申请选修校外研究生课程审批表》,经导师同意和法学院批准并备案。
同济大学各类人员校园卡办理规则(2015年4月22日)根据2014年10月13日2014-2015学年第2次校长办公会批准修订的《同济大学校园卡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理规则。
同济大学校园卡分为教工卡、学生卡、宝隆卡和协作卡四种,均实行实名制,原则上每人仅限办理一张,一人有多个身份的可按身份办理,但每一身份只能办理一张。
只限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转借和转让。
一、各类卡的新卡办理1.教工卡教工卡为蓝卡,适用于本校正式在编、离退休教职工;通过学校人才中心以人才派遣方式进入学校工作的教职员工;博士后人员;其他单位来我校挂职锻炼人员;国际、国内交流学者;国际、国内外聘教师;人事部门规定的其他具有正式工号的人员等。
新进教工在完成入校报到手续后,凭工作证(或有工号的报到证件)前往校园卡管理中心在各校区的服务受理点办理、申领。
教工卡的有效期与人事部门的数据同步,在系统暂时做不到同步的,以20年为限。
教工首张校园卡免费,如遗失、损坏等补办收20元/每张工本费。
2.学生卡学生卡为绿卡,适用于本校注册就读的全日制学生,包括本专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包括二级学院和留学生中的全日制本专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取得其他高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并在本校注册就读的联合培养生、交换生、交流生、插班生等。
在完成招生录取后,由教务处(招生办)、研究生院、留学生办公室等招生部门在一卡通管理平台统一批量申请,校园卡管理中心统一制作完成后,随录取通知书发放或在录取或在报到时凭学生证(或有学号的报到证件)前往校园卡管理中心在各校区的服务受理点办理、申领。
学生卡的有效期与教务、研究生院的数据同步,在系统暂时做不到同步时,以6年为限。
在留学生集中报到时段,由留办按留学生报到的实际情况分批提供名单,按留办和一卡通部门商定的日期到一卡通服务窗口现场办理;学生首张校园卡免费,如遗失、损坏等补办收20元/每张工本费。
3.宝隆卡宝隆卡为黄卡,适用于学校及各部门聘用人员;在本校进修、培训、旁听的非全日制学生。
同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
她创建于1907年,早期为德国医生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取名"同济"意蕴合作共济。
1912年增设工学堂,1923年被批准改名为大学,1927年正式定为国立同济大学。
抗战期间曾内迁经浙、赣、滇入川,1946年回迁上海并发展为以拥有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著称海内外的综合性大学。
1952年院系调整后,同济大学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最大、专业最全的工科大学。
1978年经中央批准恢复对德交流,在中科院学部委员李国豪校长领导下实行“两个转变”,即由土木为主的理工科大学向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转变,由国内普通高校向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窗口”之一的国际性大学转变,从而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经、管、文、法各具特色的多科性大学。
1995年实现由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1996年并入了原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和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被国务院领导赞为高校体制改革中的"同济模式"。
2000年4月又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同济大学。
目前是一所拥有理、工、医、文、法、哲、经济、管理、教育9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
作为研究型大学,学校是首批被国务院批准成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作为全国重点大学,学校被列入国家财政立项资助的"211工程"和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与地方重点共建的高水平大学行列。
同济大学现有建筑与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经济与管理、电子与信息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外国语、人文、法学、马克思主义、政治与国际关系、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医学、理学、交通运输、汽车、海洋与地球科学、生命科学与技术、航空航天与力学、传播与艺术、设计创意、女子学院及软件学院等学院,还建有继续教育、高等技术、职业技术教育、国际文化交流、网络教育、汽车营销及电影学院等,学校还设有经中德政府批准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中德学院、与法国巴黎高科大学集团合作举办的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中德工程学院、中意学院等。
同济大学校园网用户申请指南目录一. 校园网用户帐户申请流程 (2)二. 校园网用户帐户申请步骤 (3)2.1 校内教职工帐户申请步骤 (3)2.2 校外用户帐户申请步骤 (7)2.3 公共服务帐户申请步骤 (10)2.4 网络打印机帐户申请步骤 (13)2.5 服务器帐户申请步骤 (16)一. 校园网用户帐户申请流程二. 校园网用户帐户申请步骤2.1 校内教职工帐户申请步骤校内教职工是指校内在编教职工。
每位在编教职工(含离退休、进站博士后、柔性引进人才、人才派遣人员等)可以申请开通1个个人帐户。
该个人帐户与学校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实现用户身份的绑定。
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启动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进入“同济大学自助业务办理系统”。
见下图:第二步:在用户名栏中输入您的工号,在密码栏中输入您的密码(与学校统一身份系统中的一致),在随机码栏中输入右边显示的随机码,单击“登录Login”按钮。
见下图工号密码(与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一致)第三步:选择“新用户注册”。
见下图:第四步:在“一般用户”表中填妥相关信息,单击“提交”按钮。
见下图:说明:①如果校内教职工为参与其教学和科研的学生申请的非本人使用的帐户,在申请时请在“是否本人使用”栏中选择“否”。
见下图:②如果你选择了“否”,“用户管理系统”将为其提供一套专用于网络访问认证的帐号和密码,请你务必牢记。
③选择付费方式时,如果选择经费卡,请填写经费卡号与持卡人姓名。
见下图:第五步:单击“打印申请表”按钮,打印申请表格并予院系盖章。
见下图:说明:请牢记你的帐号和密码。
第六步:用户将盖章后的“同济大学校园网教学区开户申请表”送交至网络管理中心柜台办理申请开请开通手续;同时,用户还须将盖章后的“上海市电信公司同济大学校园网业务申请表”送至后勤电信业务代办处柜台缴纳开户费。
送交网络管理中心送交后勤电信业务代办处、缴纳开户费2.2 校外用户帐户申请步骤校外用户是指学校直属的教学和科研单位中的外聘人员、与学校协作的外单位人员。
同济大学校园网用户手册一. 校园网用户帐户申请流程说明:为回应广大师生员工的呼声,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使用环境,经2017年12月15日校长专题会研究决定,从2018年1月1日起,教学办公区域(除学生和教工宿舍区域)将调整校园网使用和收费规定,具体调整内容如下:1、学校正式在编的教职员工,使用本人的统一身份账号,实名认证使用校园网,含有线网和无线网(l进行Web认证或iTongji-auto无感知认证),并实行互联网免费流量包月制,月下载流量不超过50G(含50G),超出此标准,将收取当月网络使用费,校内及图书馆电子资源访问无流量限制;2、学校正式在编的本科生及研究生,使用本人的统一身份账号,实名认证使用校园网,含有线网和无线网(l进行Web认证或iTongji-auto无感知认证),并实行互联网流量包月制,月下载流量不超过50G(含50G),超出此标准,将暂停次月的外网访问1个月,校内和图书馆电子资源访问不受影响且无流量限制;3、原tj开头的账户,即教职员工开通的非本人统一身份账号的账户及其他用户的账户,收费标准、服务标准和使用办法不变;4、取消网络开户费,对教职员工用户所在的不具备接入条件的楼宇或办公室,网络中心将免费提供接入服务,校外用户请自行完善接入条件。
二. 校园网用户帐户申请步骤2.1.1 校内教职工帐户申请步骤校内教职工可使用学校“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账号密码免费使用校园网,不需再另行申请。
校内教职工是指校内在编教职工。
每位在编教职工(含离退休、进站博士后、柔性引进人才、人才派遣人员等)。
如刚入职,帐号同步需要时间,可隔日再进行尝试。
2.1.2 校内学生帐户申请步骤校内学生可使用学校“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账号密码免费使用校园网,不需再另行申请。
校内学生是指校内在读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等,不含毕业生。
如刚入学,帐号同步需要时间,可隔日再进行尝试。
2.2.1 校园网用户子帐户申请步骤校园网用户子帐户是指帐号属于某个工号名下的子帐号,需由老师进行申请,可给予学生或者其他协助人员使用。
同济大学有哪些专业和学院及院系排名哲学类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
经济学类
物流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市场营销公共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会计学行政管理
法学类
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法学社会学
文学类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
理学类
哲学
工学类
园林
管理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化学应用化学地质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海洋科学环境科学统计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医学信息学电子信息科学数学生物信息学地理信息系统地球物理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
医学类
汉语言文学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艺术设计英语德语日语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
农学类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信息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软件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景观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机械车辆工程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建筑设施智能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交通运输飞行器制造工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土建环境工程地质工程能源动力电气信息测绘电子科学与技术给水排水工程环境与安全物流工程航空航天化学工程与工艺交通工程海洋工程。
同济学生手册包含学校简介、入学须知、专业介绍、教学计划、管理规定、课外活动、校园生活等内容。
具体包含以下内容:
学校简介。
同济大学创建于1907年,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位于上海市杨浦区。
学校设有28个学院和部门,涵盖工、理、管、文、法、经、教育、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学校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教授和学者,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水平大学之一。
入学须知。
每年的9月份为新生入学时间。
专业介绍。
学校设有多个学院和部门,涵盖工、理、管、文、法、经、教育、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教学计划。
学校有完善的教学计划,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安排等。
管理规定。
学校有严格的管理规定,包括学生守则、违纪处理等。
课外活动。
学校有丰富的课外活动,包括学术科技、文化艺术等。
校园生活。
学校有便利的校园生活设施,包括食堂、超市等。
2020.2-3中国教育网络63云服务业务架构及面临的挑战很多高校过去采用的都是传统的烟囱式业务系统的集成架构,由不同的供应商单独开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集成,然后在底层搭建数据交换平台,上层搭建一个身份认证平台和一个综合门户。
近年来,同济大学在业务系统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从传统的烟囱式结构,到SOA 架构应用系统,再到微服务平台架构,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态势。
这些架构通过数据交换平台连接在一起,根据不同业务需求,发生不同的交换作业,并通过数据治理平台对底层数据仓库积累的大量数据进行纠错等工作。
学校的业务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每一代架构都呈现出了自己的特点:第一代是单块架构,其特点是紧耦合,系统复杂、错综交互,牵一发而动全身,是完全封闭的架构;第二代是SOA 架构,其特点是松耦合,通常通过ESB 进行系统集成;第三代是微服务架构,其特点是解耦,可扩展性强,能够自动弹性伸缩,并且高可用,升级、扩容时不中断业务。
云服务的开发需要一定的平台支撑,否则会给运营带来更大的麻烦。
目前,同济大学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第一,由于传统架构不支持高可靠和高并发需求,业务过多耦合,导致新增、修改功能引发业务系统故障。
第二,在学校业务变革方面,老的系统无法满足“十三五”期间同济大学一流学科竞争力的提升,以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业务需求。
新的模块化,本研一体化的系统设计迫在眉睫。
第三,业务弹性和基础设施资源供给之间存在矛盾。
高校业务的周期性特点非常强,高峰期的业务量和低谷期需求差异在10倍以上,如何将由于资源供给同济大学基于微服务开发一体化教务管理系统图1 业务系统架构同济大学64中国教育网络 2020.2-3云服务与业务需求之间不匹配带来的业务失败率与资源浪费率最小化,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教务系统发展历程2011年,同济大学教务系统开始改造,目标是建成本硕博贯通培养的一体化教务管理信息系统(4指4年制本科,m 指可变学制硕士,3指3年制博士)。
同济大学学工信息管理系统
学生出国(境)交流申请与审批流程使用说明(教师端)
一、浏览器要求(重要)
请在WINDOWS环境下使用谷歌浏览器、360极速浏览器进行操作。
注:360系列浏览器使用时,不支持兼容模式,请使用极速、IE11模式
浏览器清除缓存操作如下:
1.打开浏览器的开发者模式(F12,或者CTRL+SHIFT+I)
2.右键刷新按钮选择清除缓存并硬性加载。
二、用户登录
1.登录地址:,点击右上角登录按钮,用统一身份认证用户名和密码登
录平台。
(即用户名为工号,密码为统一身份认证密码,统一身份认证的初始密码为18位身份证号码的倒数第七位至倒数第二位)
2.进入服务菜单页面的上方搜索栏搜索“学生出国(境)”,或者在下
方APP列表中找到学生出国(境)模块。
三、审核学生出国申请单
进入APP后,系统会自动跳转到待审核的学生申请单页面,点击查看申请单按钮,查看学生信息以及出国项目相关信息。
相关邀请函,附件等需要下载后打开阅览。
满足出国要求的申请单可以点击通过并填写通过理由,不满足要求的申请单可以进行不通过或者是退回到学生个人的操作。
四、其他功能
(1)自定义列:点击自定义列可以勾选想要呈现在界面的申请单的字段。
(2)高级搜索:点击高级搜索后勾选筛选条件,输入关键字后点击执行高级搜索并且获取筛选后的数据。
(3)导出:根据现在查询出来的结果进行数据的导出成EXCEL格式到本地。
五、学生附件及其他内容修改
学院学工环节的审核老师可以直接修改学生申请单的三项附件(邀请函、公派证明、行前教育)。
如果学生仅仅是附件缺失且不想再重新走流程的情况下可以在此环节由审核老师替学生完成对应的附件修改/上传。
其他内容修改:日程安排、经费表未填或填写不规范的学生,退回申请单后由学生进行修改。
个人简历不需要回退,由学生自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