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63.50 KB
- 文档页数:10
煤气、氮气、氧气安全知识一、煤气安全知识高炉煤气、转炉煤气是炼铁、炼钢生产中的副产品,每生产一吨生铁可产生2100-2200m3高炉煤气;每炼一吨钢可产生50-70 m3转炉煤气,高炉、转炉煤气的主要性质见表1:成分高炉煤气转炉煤气一氧化碳(%)27-30 60-70 氢气(%) 1.5-1.8 氮气(%)55-57 二氧化碳(%)8-12 发热量kcal /N m3 850-950 1800-2200 密度(kg..m3) 1.295 0.7-0.8 燃点(oC)700650-700主要性质无色无味、易燃易爆、剧毒无色无味、易燃易爆、剧毒㈠、发生煤气事故的原因:从表1可以看出,中毒、着火、爆炸是煤气的三大特性。
冶金工厂接触煤气作业又非常普遍,极易引起煤气事故,而发生煤气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缺乏煤气安全知识,如在发生事故后不带防毒面具进行抢救,导致事故扩大,或在煤气区域干活不带防毒面具,没有煤气检测报警设施。
2、煤气设备泄漏煤气。
3、设备有隐患,如水封有效高度不够,放散管高度不够,处理煤气的风机不防爆等,4、处理煤气不彻底,没有可靠的切断煤气来源,如不堵盲板,而单靠开闭器切断煤气来源。
5、突然停电。
6、操作技术不熟练,误操作或不懂操作技术。
7、处理煤气完毕后,煤气设备内的沉积物,如焦油、萘等自燃或遇火燃烧爆炸。
8、抽堵盲板没有接地线,作业处蒸汽管道没保温(或保温层脱落),盲板、吊具与管道摩擦等。
㈡、煤气中毒的机理:煤气中含有大量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苯、酚、氨等。
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一氧化碳含量高,吸入人体后,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素化合,使血液失去输氧能力,引起中枢神经障碍,轻者头疼、眩晕、耳鸣、恶心、呕吐,重者两腿不听指挥、意志障碍、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严重的昏迷直至死亡。
㈢、预防煤气中毒的措施:预防煤气中毒,要严格遵守煤气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首先要做到以下个点:1、经常检查煤气设备的严密性,防止煤气泄漏,煤气设备容易泄漏部分,应设臵煤气报警装臵,发现泄露要及时处理,发现设备冒出煤气或带煤气作业,要佩戴防毒面具。
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安全知识首先,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和实验室等领域。
然而,由于氧气的特性,它是一种易于燃烧的气体,可以加速燃烧过程。
因此,在使用氧气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氧气的泄露:氧气的泄露会增加空气中的氧气浓度,有导致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因此,在存放和使用氧气时,要确保容器密封良好,防止泄露。
2.远离易燃物品:由于氧气可以加速燃烧过程,在使用氧气时,要远离易燃物品,如油漆、溶剂等。
3.使用正确的设备:使用氧气时,应当使用适当的设备,如氧气切割机和氧气压缩机等。
同时,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没有漏气或其他问题。
4.防止过度吸入:过度吸入纯氧气会造成氧中毒,对身体健康有害。
因此,在医疗和实验室等环境中使用氧气时,要控制好氧气供应,避免过度吸入。
接下来,我们来谈一下氮气的使用安全知识。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实验室、冶金和食品加工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然而,氮气也是一种危险的气体,具有以下几点使用安全知识:1.避免氮气的积聚:氮气比空气重,容易积聚在低洼的地方,形成窒息性环境。
因此,在使用氮气时,要确保通风良好,避免氮气积聚造成窒息。
2.防止氮气的泄露:与氧气一样,氮气的泄露会导致空气中氮气浓度过高,有窒息的危险。
因此,在存放和使用氮气时,要确保容器密封良好,防止泄露。
3.避免与易燃物品接触:尽管氮气本身不易燃烧,但它会取代空气中的氧气,增加易燃物品的火灾风险。
因此,在使用氮气时,要远离易燃物品,如油漆、溶剂等。
4.防止酸氮冰的形成:在使用氮气时,要避免酸氮冰的形成。
酸氮冰是一种易燃和爆炸性的物质,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因此,在存储和移动液态氮气时,要避免液氮接触到水或湿度较高的环境。
氩气是一种常见的惰性气体,具有低反应性和不易燃烧的特点,因此在许多应用中被使用。
然而,氩气的压力较高,具有以下几点使用安全知识:1.避免氩气的泄露:氩气的泄露会导致容器压力下降,降低工作效率。
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安全知识根据公司12月5日专题会议精神,为确保公司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安全、特编发《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安全知识》,请各相关单位组织员工认真学习,抓好落实。
一、氧气危险性类别:不燃气体燃爆危险:本品助燃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理化特性相对密度:(水=1):1.14(-183℃)相对密度:(空气=1):1.43临界温度(℃):-118.4熔点(℃):-218.8沸点(℃):-183.1爆炸上限、下限〔%(v/v)〕:无意义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煤气、氢气、煤粉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禁配物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乙炔等。
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气中毒。
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
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
运输注意事项氧气钢瓶不得沾污油脂。
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
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最高五层。
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
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混装混运。
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
操作处置与存储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活性金属粉末、油脂接触。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