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市场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812.00 KB
- 文档页数:2
经济学基础高职第五章第五章市场理论一、基本概念:1.完全竞争2.收支相抵点、停止营业点3.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4.生产者剩余二、选择题:1.下列行业中哪一个最接近于完全竞争模式?()A飞机B香烟C水稻D汽车2.在某一产量水平上,某厂商对应的AC达到了最小值,则()。
AMC=ACB厂商获得了最大利润C厂商获得了最小利润D厂商的超额利润为零3.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
AP=ARBP=MRCP=MCDP=AC4.在一般情况下,厂商停止营业得到的价格低于()成本。
AACBAVCCMCDAFC5.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是()。
A厂商在短期内利润最大化的充要条件B某行业的厂商数目不再变化的条件C 厂商在长期内利润最大化的充要条件D厂商在长期内亏损最小的条件6.若完全竞争行业内某厂商在目前产量水平上有MC=AC=AR=1元,则这家厂商()。
A只得到正常利润B没得到最大利润C是否得到了最大利润还不能确定D肯定得到了最小利润7.在MC=MR的均衡产量上,企业()。
A必然得到最大化利润B必然得到最小的亏损C利润最大化或者亏损最小D以上都不对8.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已知某厂商的产量本元,总固定成本他应该()。
A增加产量B停止生产C减少产量D以上任一个措施都采取9.如果某厂商的,那么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
元,边际成本单位,总收益元,总成元,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A他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应该增加产量,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则不一定B他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应该增加产量,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则不一定C任何条件下都应该增加产量D任何条件下都应该减少产量10.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总收益曲线的斜率是()。
A固定不变的B 经常变动的C1D011.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
AAVC>MC中的那部分AVC曲线BAC>MC中的那部分AC曲线CMC≥AVC中的那部分MC曲线DMC≥AC中的那部分MC曲线12.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取决于()。
第五章市场理论:竞争与垄断三、简答题1.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SMC曲线上等于和高于AVC曲线最低点部分?2.为什么厂商在短期亏损时仍然生产?在什么情况下不再生产?3.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状态下能不能获得超额利润?4.可能引起完全垄断的条件有哪些?5.消除外部性不良影响的方法四、计算题⒈已知某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0.1Q3-3Q2+10Q+200。
当市场上产品价格P=100时,求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利润。
⒉某完全竞争市场中一个小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0.1Q3-2Q2+30Q+40。
当市场价格下降至多少时,该企业须停产?3.某完全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P=80-2Q,总成本函数为TC=30+20Q,试求:(1)该完全垄断厂商获得最大利润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2)该完全垄断厂商遵从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4.垄断厂商的总收益函数为TR=100Q—Q2,总成本函数为TC=10+6Q,求: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价格?5.已知一垄断厂商成本函数为TC=5Q2+20Q+10,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140—P.试求:该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价格及利润。
五、案例分析题1.买卖污染许可证背景材料:大多数环境管制都是通过限制企业或个人排放污染物。
但是这种方法并不是很有效,它并不适合所有的排放,并且,它只是政府的一种强制管制,并没有考虑到排放量和治污成本之间的关系,没有考虑到激励因素,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产生低效率。
在1990年空气洁净修正法案中,美国政府发行了一定数量的许可证,用许可证及其交易来控制全国每年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这一计划的创新之处就在于许可证可以自由交易。
电力产业得到污染许可证,并被允许拿它像小麦一样进行买卖。
那些能以较低成本降低硫化物排放的厂商会这样做,卖出他们的许可证。
另外一些需要为新工厂争取更多额度许可证的,或没有减少排放余地的厂商会发现,比起安装昂贵的控污设备或是倒闭来说购买许可证或许更经济一些。
第五章市场理论思考练习一、名词解释完全竞争市场:是指竞争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一种市场结构。
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垄断竞争市场:是指一种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竞争又不是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
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几家大厂商控制了一种产品的全部或大部分产量和供给的市场结构。
收支相抵点:是指厂商无经济利润但能实现正常利润的均衡点,是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交点。
停止营业点: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平均收益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厂商可以继续生产,也可以不生产,也就是说,厂商生产或不生产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由于在这一均衡点上,厂商处于关闭企业的临界点,所以,该均衡点也被称作为停止营业点或关闭点。
生产者剩余:是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价格与愿意接受的最小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销售同一种产品或提供同一种服务,针对市场需求或销售对象的不同索取不同的价格。
古诺模型: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单模型,该模型也被称为“双头模型”。
斯威齐模型:又称拐折的需求曲线模型,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提出的用以说明寡头垄断市场价格刚性的寡头垄断模型。
二、选择题1.C2.A3.D4.A5.A三、计算题1.解:(1)当市场价格为时,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利润分别为5、10。
(2)当市场价格下降为6时,厂商必须停产。
(3)该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0.12Q2-1.6Q+10(Q≥10)2.解:(1)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分别为10、20、800。
(2)该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和单个厂商的产量分别为4、6。
(3)当市场的需求函数为时,行业长期均衡时的厂商数量为100。
四、简答题1.答:决定市场类型划分的主要因素有四个。
(1)厂商的数目。
如果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厂商,相对于整个市场的总供给量而言,每一个卖者的供给量都是微不足道的,任何一个卖者卖与不卖,或卖多卖少,都不会对市场的价格水平产生任何的影响。
=要素的价化必须满足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即生产者是沿着边际收益产品曲线确定要素使用量的,所以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也是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如下图:W3W2W1【提示】各水平线是不同价格下的边际要素成本线。
【例题:多选题】关于完全竞争企业的要素需求曲线和要素供给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产者的边际收益产品线及边际产品价值线与要素需求曲线重合B.生产者的边际要素成本曲线及平均要素成本曲线与要素需求曲线重合C.生产者的边际要素成本曲线与边际收益产品曲线重合D.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E.生产者的要素供给曲线为水平线【答案】 ADE【解析】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边际收益产品线、边际产品价值线与要素需求曲线重合且向右下方倾斜;生产者的边际要素成本曲线及平均要素成本曲线与要素供给曲线重合且为水平线二、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 在某一价格下的市场要素需求量,一般应该是在该价格下所有生产者需求量求和,但当整个市场上的所有生产者都根据要素价格的变化调整产量时,产品价格就会发生变化,所以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会变得经济学分析的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要素的所有者既可以是消费者,也可以是生产者。
当要素供给者局限在消费者时,要素供给问题就有一个基本特点,即要素数量在一定时间内是固定不变的。
如,每个人每天只有24小时可利用。
所以,消费者要将全部时间在要素供给和保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
一、劳动供给原则及劳动供给曲线(一)劳动的供给原则经济学认为劳动的供给和闲暇对于消费者都具有效用和边际效用。
1.劳动的效用与边际效用(1)劳动的效用:劳动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收入,劳动的效用实际上是收入的效用。
(2)劳动的边际效用: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增加的效用。
劳动的边际效用=劳动的边际收入×收入的边际效用2.闲暇可以带来直接效用也可以带来间接效用假设闲暇的效用是直接的,则闲暇的边际效用就是增加一单位闲暇时间所增加的效用。
第五章市场理论Ⅰ: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一、单选题1、厂商获得最大利润的条件是()A MR>MC的差额为最大B MR=MCC P>AC的差额为最大D TR>TC的差额为最大2、厂商的收支相抵点是指()A SMC与SAC相交之点B SMC与AVC相交之点C SMC与AFC相交之点D SAC与AVC相交之点3、收益是指()A 成本B 利润C 成本加利润D 厂商销售收入4、某完全竞争行业的价格和供给量在长期内呈同方向变动,则该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A 水平状态B 向右下方倾斜C 向右上方倾斜D 呈垂直线5、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应该是()A SMC曲线上超过停止营业点的部分B SMC曲线上超过收支相抵点的部分C SMC曲线上的停止营业点和超过停止营业点以上的部分D SMC曲线上的收支相抵点和超过收支相抵点以上的部分6、完全竞争行业内某一厂商在目前的产量水平上MC=AC=AR=2元,则该厂商()A 肯定没有获得最大利润B 肯定只获取正常利润C 肯定获得了最少利润D 获取利润的情况不能确定7、若生产要素的价格与数量按同方向变化,则该行业是()A 成本不变行业B 成本递减行业C 成本递增行业D 不能确定8、在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上,AR小于SAC但大于AVC,则厂商()A 亏损,立即停产B 亏损,但应继续生产C 亏损,生产或不生产都可以D 获得正常利润,继续生产9、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A MR=MCB MR=LMC=SMC=LAC=SACC MR=LMC=SMC AR=LAC=SACD MR=LMC=AMC10、对垄断厂商来说.下述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 面临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B 在利润最大化产量上,价格等于边际收益C 边际收益与平均收益不相等D 利润最大化产量上,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二、名词解释1、市场2、完全竞争市场3、边际收益4、停止营业点5、价格歧视三、简答题1、为什么说厂商均衡的一般原则是MR=MC?2、简要分析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第五章市场结构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已知某企业的收入函数为TR=10Q,当Q=8时,企业总成本为90,固定总成本为70,求企业的全部贡献利润?()。
A: -10 B: 60 C: 20 D: 10答案[B]2.已知一垄断企业成本函数为:TC=5Q2+20Q+10,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140-P,试求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A: 10 B: 5 C: 3 D: 15答案[A]3.已知某企业的收入函数为TR=6Q,当Q=P时,企业总成本为80,固定总成本为50,求企业的全部贡献利润?()。
A: 10 B: 5 C: 24 D: 30答案[C]4.已知某企业生产某产品的平均变动成本为10元,平均总成本为12元,产品的价格为8元,那么单位贡献利润是()。
A: 2 B: -2 C: 4 D: -4答案[B]5.已知某企业生产某产品的平均变动成本为8元,平均总成本为10元,产品的价格为14元,那么单位经济利润是()。
A: 6 B: 2 C: 4 D: -4答案[C]6.在以下关于单位贡献利润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单位贡献利润就是商品价格减平均成本B: 单位贡献利润就是总收益减总成本C: 单位贡献利润就是商品价格减平均可变成本D: 单位贡献利润就是商品价格减平均固定成本答案[C]7.全部贡献利润是指()。
A: 总收益与总固定成本的差额B: 总收益与总变动成本的差额C: 总收益与总成本的差额D: 总收益与平均成本的差额答案[B]8.已知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10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
A: 停止生产且亏损B: 继续生产且存在利润C: 继续生产但亏损D: 停止生产且不亏损答案[C]9.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12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
A: 停止生产且亏损B: 继续生产且存在利润C: 继续生产但亏损D: 停止生产且不亏损答案[B]10.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6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
第五章:完全竞争市场理论1.给定商品在市场期的供应量,则该商品的价格()A.仅由市场需求曲线决定;B.由市场供给曲线决定;C.由上述两条曲线共同决定;D.以上任一条都不能决定.2.完全竞争市场利润达到最大是在()A.TR=TC处;B.TR和TC曲线的平等处;C.TR和TC曲线平行,且TC超过TR处;D.TR和TC曲线平行,且TR超过TC处.3.确定完全竞争企业的最好或最优产出水平的是()A.MR=MC的点;B.MR=MC的点;C.MR超过MC最多的点;D.MR=MC,且MC上升时的点.4.在最好或最优短期产出水平,企业将()A.取得最大利润;B.使损失最小;C.利润最大或损失最小;D.使单位利润最大.5.若在最优产出水平P超过AVC,但小于AC.则企业是在()A.获取利润;B.蒙受亏损,但在短期内继续生产;C.盈亏平衡;D.蒙受亏损,应立即关门.6.在企业停产点上,()A.P=AVC;B.TR=TVC;C.亏损=TFC;D.以上都对7.确定完全竞争企业短期供给曲线的是()A.停产点及超过停产点的MC曲线上升部分;B.盈亏平衡点和超过该点的MC曲线上升部分;C.在AC曲线上方及超过AC曲线的MC曲线上升部分;D.MC曲线上升部分.8.当完全竞争企业处于长期均衡时,()A.P=MR=SMC=SAC;B.P=MR=LMC=LAC;C.P=MR=SMC=LMC=SAC=LAC;D.P=MR=SMC=LMC≠SAC=LAC.9.在长期均衡状态下,完全竞争企业成本不变行业其产量的增加量()A.完全来自新企业;B.完全来自原有企业;C.不是A就是B;D.同时来自新老企业.10.完全竞争的市场是指()A.市场参与者的购销量只占整整个市场交易量的极小一部分;B.市场参与者只能接受价格,而不能影响价格;C.交易的商品是同质的;D.以上都对.11.为使收益最大化,完全竞争性的厂商将按照()来销售其产品.A.低于市场的价格;B.高于市场的价格;C.市场价格;D.略低于距它最近的竞争对手的价格.12.对于一个完全竞争性厂商而言,应使()A.P=MC;B.P=MR=MC;C.P=AR=MC;D.P=AR=MR.13.当完全竞争性厂商处于不盈不亏状态时,市场价格为()A.MR=MC=AR=AC;B.TR=TC;C.A和B;D.会计利润为零.14.边际成本曲线在平均可变成本以上的部分表明()A.完全竞争性厂商的需求曲线;B.完全竞争性厂商的需求曲线;C..完全竞争性厂商在不同价格水平上将提供的产品数量;D.B和C都对.15.如果一全完全竞争性厂商位于长期均衡状态,那么所有的厂商()A.采用完全相同的生产工艺;B.具有同一的最低平均成本;C.都能获得正常利润;D.以上都地对.16.6.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6.2.1 概念题1.竞争市场(武汉大学2004研;武大2005研)2.成本递增行业(华中科技2004研)3.停止营业点(shutout point)(上海财大2000研)4.消费者统治(武大2002研)5.完全竞争市场(中央财大2004研;南京大学2005研)6.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long-run equilibrim in a perfectly competitive market)7.总收益(total revenu)8. 停业原则(浙江大学2006研)6.2.2 简答题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第五章市场理论Ⅰ: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一、单选题1、厂商获得最大利润的条件是()AMR>MC的差额为最大BMR=MCCP>AC的差额为最大DTR>TC的差额为最大2、厂商的收支相抵点是指()ASMC与SAC相交之点BSMC与AVC相交之点CSMC与AFC相交之点DSAC与AVC相交之点3、收益是指()A成本B利润C成本加利润D厂商销售收入4、某完全竞争行业的价格和供给量在长期内呈同方向变动,则该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A水平状态B向右下方倾斜C向右上方倾斜D呈垂直线5、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应该是()ASMC曲线上超过停止营业点的部分BSMC曲线上超过收支相抵点的部分CSMC曲线上的停止营业点和超过停止营业点以上的部分DSMC曲线上的收支相抵点和超过收支相抵点以上的部分6、完全竞争行业内某一厂商在目前的产量水平上MC=AC=AR=元2,则该厂商()A肯定没有获得最大利润B肯定只获取正常利润C肯定获得了最少利润D获取利润的情况不能确定7、若生产要素的价格与数量按同方向变化,则该行业是()A成本不变行业B成本递减行业C成本递增行业D不能确定8、在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上,AR小于SAC但大于AVC,则厂商()A亏损,立即停产B亏损,但应继续生产C亏损,生产或不生产都可以D获得正常利润,继续生产9、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AMR=MCBMR=LMC=SMC=LAC=SACCMR=LMC=SMCAR=LAC=SACDMR=LMC=AMC10、对垄断厂商来说.下述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面临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B在利润最大化产量上,价格等于边际收益C边际收益与平均收益不相等D利润最大化产量上,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二、名词解释1、市场2、完全竞争市场3、边际收益4、停止营业点5、价格歧视三、简答题1、为什么说厂商均衡的一般原则是MR=M?C2、简要分析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3、为什么说完全竞争厂商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4、利润最大、亏损最小的原则为什么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定理?为什么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该定理可以表述为MC=P?5、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为一条水平线,且有P=AR=M?R6、为什么企业在短期内亏本还会继续经营?企业短期内在什么情况下应当关门?企业能否长期亏本经营?7、用图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形成及其条件,并推导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一、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一)引致需求(派生需求)1.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最终消费品的需求中间接派生的,反映了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之间的联系。
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
2.联合需求(复合需求)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联合需求,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具有互相依赖性,各类生产要素要共同发挥才能生产最终产品,互补性、替代性。
(二)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1.边际物质产品MPP(边际产量)MPP=△Q/△L△L为要素投入的增加量,△Q为总产量的增加量。
2.边际收益产品MRPMRP=△R/△L=MPP×MR边际收益产品=边际产量×边际收益3.边际产品价值VMP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价值VMP=MPP×P4.边际要素成本MFCMFC=△C/△L=MPP×MC5.平均要素成本AFC平均每单位要素投入的成本AFC=C/L*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即MRP=MFC使得生产者利润最大化,也是生产者使用要素的原则二、完全竞争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一)要素需求曲线生产者是要素市场价格的接受者生产者的要素供给是一条水平线如右图中,W 1为要素市场的价格边际要素成本曲线=平均要素成本=要素供给曲线由于完全竞争,生产者只是价格接受者,所以产品价格为常数PMRP=VMP=P×MP 完全竞争市场的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是所有生产者需求量之和。
三、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一)生产要素1.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2.当要素供给者为消费者时特点:要素数量在一定时期内是固定不变的,比如一天24小时,但不会每天提供24小时的劳动。
比如要素供给为劳动时,一部分劳动时间作为要素供给,一部分闲暇时间保留自用。
(二)劳动的效用是收入的效用LY Y U L U ∆∆⨯∆∆=∆∆劳动边际效用=收入的边际效用×劳动的边际收入(三)劳动的供给原则劳动的边际效用=闲暇的边际效用,即l∆∆=∆∆U L U (四)劳动的供给曲线1.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工资增加,收入增加,用劳动代替闲暇,劳动供给增加。
1、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派生需求)。
2、生产要素价格的影响因素:(1)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2)生产者在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上所处的市场状态会影响生产要素的需求,最终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
3、边际物质产品(MPP):也称边际产量,表示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增量。
4、边际收益产品(MRP):表示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收益增量。
5、边际产品价值(VMP):表示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价值增量。
6、边际要素成本(MFC):表示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成本增量。
7、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MRP=MFC。
8、完全竞争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1)要素供给曲线:MFC=AFC=W,三线重合,平行于横轴。
(2)要素需求曲线:MRP=VMP=P×MP,三线重合,向右下方倾斜。
9、劳动的供给原则:劳动的边际效用等于闲暇的边际效用。
10、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由于工资上升,收入增加,消费者用劳动替代闲暇,劳动供给增加。
11、工资增加的收入效应:由于工资上升,收入增加,消费者相对更加富有而追求闲暇,从而减少劳动的供给。
12、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工资低而收入少时,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增加,劳动的供给曲线向上倾斜;当工资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劳动供给减少,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13、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
14、资本的供给曲线短期内是垂线,长期中也是一条后弯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