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559.56 KB
- 文档页数:2
肉牛标准化饲养管理与育肥技术手册一、犊牛的饲养管理(一)、初生期(初生至7日龄) 1、消除黏液正常分娩,母牛会舔去犊牛身上的黏液。
若母牛不能舔掉黏液,则要用清洁毛巾擦干,尤其要注意擦掉口鼻中的黏液,防止呼吸受阻,若已造成呼吸困难,应使其倒挂,并拍打胸部,使黏液流出。
通常情况下,犊牛的脐带自然扯断。
未扯断时,用消毒剪刀在距腹部6—8㎝处剪断脐带,将脐带中的血液和黏液挤净,用5—10%碘酊药液浸泡2—3分钟即可。
断脐不要结扎,以自然脱落为好。
另外,剥去犊牛软蹄。
2、哺喂初乳犊牛出生后应在0.5—1小时内让其吃上初乳。
3、日常管理保持牛舍干燥卫生。
随时观察犊牛的精神状况、粪便状态以及脐带变化,防止舔癖发生。
(二)、哺乳期(8日龄至断奶) 1、人工哺乳对于产奶量高的兼用牛,如西门塔尔牛,通常用于产奶,因此犊牛采取人工哺乳。
人工哺乳包括用桶喂和代乳头的哺乳壶喂饲两种。
哺乳方案:200—250公斤全乳,45—60天哺乳期。
1—20日龄,每日6公斤;21—30日龄,每日4—5公斤;31—45日龄,每日3—4公斤;46—60日龄,每日0—2公斤。
2、补饲 1周龄时开始训练饮用温水,提早喂给一些青、精饲料。
青绿多汁饲料如胡萝卜、甜菜等,犊牛在20日龄时开始补喂,每天先喂20克,到2月龄时可增加到1—1.5公斤,3月龄为2—3公斤。
从一周龄开始,在牛栏的草架内添入优质干草(如豆科青干草等),训练犊牛自由采食。
青贮料可在2月龄开始饲喂,每天100—150克,3月龄时1.5—2.0公斤,4—6月龄时4—5公斤。
生后10—15天开始训练犊牛采食精料,初喂时可将少许牛奶洒在精料上,或与调味品一起做成粥状,或制成糖化料,涂擦犊牛口鼻,诱其舔食。
开始时日喂干粉料10—20克,到一月龄时,每天可采食150—300克;2月龄时可采食到500—700克;3月龄时可采食到750—1000克。
常用的犊牛料配方:玉米50%,豆饼30%,小麦麸12%,孝母粉5%,碳酸钙1%,食盐1%,磷酸氢钙1%(对于0—90日龄犊牛每吨料内加50克多种维生素)。
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牛肉在我国的市场需求是非常大的,有着较大的养殖面积。
在养牛时,我们要根据牛的生长阶段,合理的调整饲养方法。
尤其是在犊牛期时,一定要加强管理,否则对犊牛的成活及生长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那么犊牛该怎么管理呢?下面专业人士就为大家带来了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一起来看看吧!1、哺乳管理犊牛的哺乳管理工作是我们首要注意的问题。
在给犊牛哺乳时,我们最好是使用哺乳壶等哺乳用具。
如果用桶等容易饲喂的话,容易使乳进入犊牛的前胃,导致乳在前胃中发酵而引起犊牛生病。
在喂完乳之后,要注意将犊牛嘴边的残乳擦拭干净。
防止犊牛之间互相吮吸,导致发炎。
然后对哺乳用具做好清洗消毒工作。
2、环境卫生在犊牛出生后要将其分开饲养,大约在12天左右进行分栏,既便于管理照顾犊牛,又能够为犊牛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避免引发疾病而无法及时发现。
在半个月之后,犊牛便可单独饲养。
在单独饲养时,一定要做好牛栏的卫生工作,定期进行消毒,避免牛栏脏乱潮湿,影响犊牛的生长。
3、加强运动犊牛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让犊牛多多运动,增强犊牛的体质,促进生长,对犊牛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帮助。
在犊牛出生后一周左右,遇到温暖晴朗的天气时,每天要让犊牛在户外运动半小时左右。
然后再随着犊牛的年龄增长,适当加长犊牛在户外的运动时间。
不过运动时间不宜在强光高温的中午,不然还会影响犊牛的生长。
4、定期擦拭犊牛的身体卫生管理工作也是在饲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管理工作。
我们要定期对犊牛牛体进行擦拭工作,保持牛犊身体清洁,促进犊牛体内的血液循环。
并且还能够使犊牛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提高抗病能力,减少寄生虫现象。
所以我们每天至少要擦拭一次,在擦拭时,要注意控制好力度,要轻让犊牛感受到舒服。
5、保健护理我们每天在管理时,要注意观察犊牛的进食、精神、活动及粪便等各方面的变化,便于判断犊牛的状态做出对应的处理措施。
例如犊牛在发生轻度下痢的时候,要适当减少喂乳量,让犊牛喝适量的温水。
犊牛各阶段饲养技术
犊牛是牛的幼崽,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饲养技术。
以下是犊牛各阶段饲养技术的介绍:
1. 出生后0-1个月:母乳喂养是最好的方式,需要保持乳房清洁和干燥,保证犊牛有足够的乳量和营养。
2. 1-3个月:可以开始加喂牛磺酸、补充营养和促进犊牛食欲,同时加喂草粉和糠,帮助犊牛消化,促进毛发生长。
此外,需要保持饮水渠道的清洁和水质干净,避免犊牛得病。
3. 3-6个月:此时犊牛开始吃粗饲料,如青贮料、干草、玉米秸秆等。
同时,还需要补充犊牛专用饲料,以保证营养均衡。
要注意定期为犊牛建立体型和健康档案,定期称重和观察牛排颜色。
4. 6-12个月:这个阶段的饲喂需要更多的粗饲料和犊牛饲料,并增加一些蛋白质和矿物质的摄取。
同时,犊牛也需要注重运动,鼓励犊牛参加合适的活动,如散步、奔跑等。
总之,犊牛的饲养需要注重营养均衡,保持清洁和干燥环境,同时加强犊牛的运动和健康管理,以保证犊牛的健康生长和发育。
犊牛的生理特点及培育技术要点
1. 生理构造:犊牛的身体构造相对较小,骨骼还未完全形成,肌肉发育尚不完善。
内脏器官也较成年牛要小。
2. 消化系统:犊牛的消化系统还不够发达,胃功能较差,无法消化粗纤维的饲料。
在犊牛饲养时应给予易于消化的饲料,如优质乳制品。
3. 免疫系统:犊牛出生后,免疫系统的发育尚未成熟,对于疾病的抵抗力较弱。
在犊牛饲养过程中要注意预防传染病,及时接种疫苗。
4. 生长发育:犊牛的生长发育速度较快,体重每日增长较大。
这是因为犊牛自出生后即需通过牛奶获取足够的营养来快速生长。
1. 牛舍环境:牛舍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和保暖条件,温度适宜,避免过冷、过热或潮湿环境对犊牛的不良影响。
2. 饲养管理:犊牛的喂养需要足够的牛奶或奶粉,以满足其快速生长的需求。
还应提供新鲜的水和可供舔食的矿物质盐块。
3. 饲喂计划:犊牛的喂养应按照科学合理的饲喂计划进行,根据犊牛的年龄和体重确定饲喂量,以保证其获得足够的营养。
4. 疾病预防:犊牛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饲养者要加强预防工作。
定期进行驱虫和疫苗接种,保持犊牛的健康。
5. 增肥管理:犊牛在生长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可以逐渐引入固体饲料,如青贮料和浸粮,以促进其肌肉和骨骼的健康发育。
6. 犊牛间的隔离:饲养者要注意将新生犊牛与成年牛隔离,以防止交叉感染和争夺食物造成的压力。
总结:犊牛作为幼小牛羊,其生理特点与成年牛有所不同。
犊牛饲养要注意提供良好的牛舍环境,科学合理的饲喂计划,加强疾病预防和增肥管理。
保障犊牛的健康发育,以获得良好的饲养效果。
奶牛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奶牛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奶牛犊牛饲养是奶牛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
为了确保犊牛的健康成长并提高其生产潜力,养殖者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管理技术要点。
下面是一些生动、全面且有指导意义的文章,帮助您了解奶牛犊牛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
1. 饮食管理:犊牛的饮食对其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开始时,母乳是犊牛主要的饮食来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引入全价乳粉和精细配制的犊牛配合饲料。
确保饮食的多样性和营养均衡,以满足犊牛的生长需求。
定期检查饮食质量,确保新鲜、干净、适宜温度的饮水供应,以及提供适量的粗纤维和精细饲料。
2. 犊舍管理:犊舍应该保持干燥、清洁和充足的通风。
每只犊牛都应有足够的空间,以避免相互之间的竞争。
使用干净的床材(如干草、木屑等)来提供舒适的卧床环境,并定期更换床材以保持清洁度。
保持犊舍的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的环境。
3. 疫病防控:犊牛容易受到多种疾病的影响,因此疫病防控非常重要。
要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遵循兽医建议和犊牛养殖档案。
定期进行疾病筛查,包括检查犊牛的体温、粪便、呼吸和全身状态。
确保犊牛的卫生条件佳,经常清洗和消毒犊舍,避免交叉感染。
4. 行为管理:了解奶牛犊牛的行为特点,以便更好地管理它们。
注意犊牛的食欲、精神状态、体态以及排便和排尿的频率。
注意观察犊牛是否有异常行为或症状,如呕吐、拉稀、躺卧时间过长等。
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就医或更换饮食,以保证犊牛的健康成长。
总结起来,奶牛犊牛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包括饮食管理、犊舍管理、疫病防控和行为管理。
通过遵循这些管理要点,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奶牛犊牛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潜力。
同时,定期咨询兽医,参考专业指导和技术建议,也是确保奶牛犊牛饲养成功的关键。
只有全面掌握这些技术要点,才能为奶牛犊牛创造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提高其生产性能。
刚出生小牛犊喂养技术,新生牛犊吃土喂点什么1、出生后的8小时内,至少让牛犊吃到1-2升初乳,之后每天早上、中午、下午分别喂食1次,同时要24小时不间断地提供饮用水。
2、出生1周后,投喂优质的干草,出生10天后,开始投喂精饲料。
3、出生20天后,在混合精料中加入切碎的胡萝卜20-30克,2月龄时日喂1-1.5公斤,3月龄时日喂2-3公斤。
一、刚出生小牛犊喂养技术1、牛犊出生后的8小时内,要及时让它吃到初乳(至少为1-2升),母牛的奶水中含有牛犊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可让它快速生长,而且还能增强其免疫力。
一般情况下,牛犊每天需喂食3次,分别为早上、中午、下午,同时要24小时不间断地提供饮用水。
2、牛犊出生1周后,开始投喂优质的干草,出生10天后,开始训练它吃精饲料,一般可在麸皮、豆饼、玉米面等饲料中添加少量的鱼粉、食盐、骨粉,混合成干粉料,然后进行投喂,每日投喂15-20克,放在饲槽中任由牛犊舔食即可。
3、牛犊出生20天后,在混合精料中加入20-30克切碎的胡萝卜或甜菜。
2月龄时,日喂量增加至1-1.5公斤,3月龄时,日喂量增加至2-3公斤,以促进牛犊的消化器官的发育,提高成活率,降低养牛风险。
4、牛犊3-4月龄时,根据其体质以及环境等因素来决定是否要完全为其断奶(一般情况下出生5-10天即可提供小牛饲料),断奶后可减少犊牛的哺乳量,从而节约大量的商品奶。
5、育肥后期(8-12月龄),每天应增加精料的投喂比例,同时需控制粗饲料的投喂量,粗料比例一般应控制在10-20%之间,这个比例有利于牛的反刍消化。
6、保持牛舍的清洁、干燥、卫生、通风,适时保温,定期消毒,以增强牛犊的抗病能力。
二、新生牛犊吃土喂点什么1、牛犊吃土的原因通常是因为牛犊缺少钙、磷或其他一些微量元素,导致它需要从土中舔食。
2、处理方法(1)看到牛犊出现吃土的情况要及时驱赶,同时要在肉牛饲料中添加肉牛专用预混料。
(2)在牛舍中悬挂舔砖,让牛犊舔食,经过一段时间后即可补充牛犊缺少的微量元素,之后牛犊自然就不会吃土。
犊牛的生理特点及培育技术要点犊牛是指幼年阶段的牛,通常指出生后不久到一岁之间的牛。
犊牛的生理特点与成年牛有很大不同,对于犊牛的培育来说,需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技术要点。
1. 生长迅速:犊牛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出生后的几个月内体重会迅速增长。
这主要是由于犊牛吸收母乳、消化能力强,以及新陈代谢活跃等因素所致。
2. 免疫力弱:犊牛出生后的免疫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在犊牛培育中,特别要注意提高犊牛的免疫力,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3. 对饲料的消化能力低:犊牛的消化器官发育尚未成熟,消化能力较差,不能像成年牛一样消化纤维素较多的饲料。
所以,在犊牛培育中,需要提供易消化的饲料,如牛乳粉、浓缩饲料等。
4. 对环境适应能力差:犊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特别是对于恶劣天气和环境变化较大的情况。
在犊牛的培育中,需要给予适当的保温、防寒和通风等措施,确保犊牛的生长环境舒适。
1. 准备工作:在犊牛出生前,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好干净的生产场所、母牛的营养调整以及分娩时的助产措施等。
保证母牛健康,顺利分娩。
2. 饲养管理:犊牛出生后需要及时吸食母乳,以获取营养和免疫物质。
需要定时喂食牛乳粉或其他易消化饲料,确保充足的营养供给。
3. 免疫注射:犊牛出生后应及时进行免疫注射,包括口服或皮下注射抗生素、疫苗以及驱虫药物等。
这有助于提高犊牛的免疫力,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4. 环境管理:保持犊牛的生长环境干净、舒适,定期清理牧场、更换垫料,保持空气流通。
注意防寒保温,为犊牛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5. 喂养管理:犊牛需要定时喂食,并按照科学的比例和方法进行饲养。
一般采用断奶法,逐渐减少给予牛乳,增加浓缩饲料和粗饲料的比例,促进犊牛的消化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提高。
6. 疾病预防和治疗:犊牛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所以需要定期对犊牛进行体检,预防疫苗接种,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要注意饲料和饮水的卫生,避免因环境污染而引发疾病。
犊牛的饲养与管理技术犊牛是牛群中的幼崽,对于农牧业来说,犊牛的健康成长是牛群繁殖和生产的基础。
合理的饲养与管理技术可以帮助犊牛健康成长,提高其生产性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犊牛饲养与管理的技术。
一、合理的饲喂1. 提供优质饲料:犊牛的饲料应以优质牧草、浓缩饲料和精饲料为主,保证其营养需求的满足。
在犊牛的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提高其免疫力和生长发育。
2. 饲喂频率和量:犊牛的胃容量有限,应分次、分量饲喂,避免一次性喂太多。
刚断奶的犊牛可以每天饲喂4-5次,每次分量逐渐增加。
随着犊牛生长,饲喂次数逐渐减少至2-3次,但每次的饲喂量要保持稳定。
3. 喂养规律:犊牛的饲喂时间要规律,不可随意更改。
定时喂养可以促进犊牛的食欲,有利于消化吸收。
二、合理的饮水管理1. 提供清洁饮水:犊牛的饮水要保持清洁,避免细菌感染和传染病的发生。
2. 定时更换水源:定期更换饮水设备中的水源,保持水质新鲜。
同时,定期清洗水槽和水管,防止水质污染。
3. 注意水温:犊牛对水温敏感,一般应保持在15-20摄氏度。
过冷或过热的水都会影响犊牛的饮水量。
三、合理的环境管理1. 温度适宜:犊牛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应保持舒适的温度环境。
夏季高温时,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冬季要注意保暖,防止犊牛受寒。
2. 通风良好:犊牛舍应保持通风良好,保证空气流通。
过度潮湿或缺氧的环境都会影响犊牛的健康。
3. 干净卫生:犊牛舍要保持干净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和床草,防止细菌滋生和疾病传播。
四、健康管理1. 疫病防控:定期做好犊牛的疫苗接种和驱虫工作,预防常见的疾病。
定期体检犊牛,及时发现和处理患病个体。
2. 合理的运动:犊牛需要适量的运动,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和肌肉的发达。
3. 防止外伤:犊牛舍和饲养设备要安全可靠,避免犊牛因摔倒或被夹伤等意外事故。
总结起来,犊牛的饲养与管理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从合理饲喂、合理饮水、合理环境和健康管理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如何饲养小牛犊养殖技术是什么推荐文章养牛高效饲养技术热度:巴西龟冬天应该如何饲养热度:鹰如何正确饲养及其生活习性热度:珍珠鸟如何饲养才是最正确热度:羊如何饲养最好及其分娩征兆热度:牛对人类有很大的作用,那么小牛犊是如何饲养的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小牛犊饲养技术,一起来看看。
小牛犊饲养技术1、新买的小牛犊由于路上的长途运输和地方转换的问题有一些不适应的情况,所以当刚运输到基地的小牛犊进入消毒的圈舍以后要在饮水中加入多维素等抗应激药物,减少应激反应,并喂给适口性好的饲料。
开始的时候要多喂水少喂精饲料,然后慢慢增加精饲料的量。
因此在养殖肉牛犊的时候要注意对牛犊的观察与呵护2、一般情况下我们一天喂两次,上午、下午各喂一次。
但是为了使育肥牛生长速度加快,提高养牛的利润和每天增加的重量。
我们可以在晚上适当增加一次喂养,24小时自由饮水。
3、在育肥后期,也就是肉牛8-12月期间,这个时候是牛长的最快的时候,我们每天应该增加精料的比例同时也要控制粗饲料的比例。
那么比例多少为合适呢?粗料比例控制在10%-20%之间,这个比例更利于牛的反刍消化。
小牛犊饲养管理方法初乳指母牛产后第一次所产的奶。
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和丰富易消化的养分,可促进犊牛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犊牛岛指哺乳期犊牛单独饲养的专用围栏,一般根据季节、气候以及消毒的需要围栏可移动,所以称之为犊牛岛犊牛岛可以避免哺乳期犊牛间的交叉感染,提高犊牛成活率。
过渡乳母牛产后第二三次挤出的牛奶阶段划分0-6月令的牛称之为犊牛犊牛期的培育目标:满6月龄犊牛体重达到200kg,体高达到1.1米,犊牛日增重900g。
饲养管理要点母犊出生后立即清除口、鼻、耳内的粘液,确保呼吸道畅通,挤出脐内污物,在距腹部6-8厘米处断脐,用5%的碘酒对脐带进行消毒,擦干牛体,称重。
填写出生记录,放入犊牛岛。
犊牛出生10日内,打耳号,照相,登记谱系去角犊牛出生后3-4周(用电烙铁或药物去角)去副乳头在犊牛出生后(2-3)周进行,(用剪刀在乳头基部剪去)并做好消毒。
犊牛的生理特点及培育技术要点犊牛是家畜中的一种,是一种雄性年幼的牛。
犊牛的生理特点以及培育技术要点是牛类养殖中非常重要的知识。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犊牛的生理特点以及培育技术要点。
一、犊牛的生理特点1. 生长速度快犊牛是牛类中的幼小个体,但由于它处于快速生长期,因此生长速度很快。
一般情况下,犊牛出生后3个月内体重可以增加到原来的2倍,出生一年后体重可增加到原来的3到4倍。
2. 营养需求大犊牛虽然是幼小个体,但由于处于生长发育期,因此对营养的需求量非常大。
在饲养管理中,一定要合理搭配饲料,保证其获得充足的营养,以促进犊牛的快速生长。
3.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弱犊牛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对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因此在饲养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稳定的生活环境,避免给犊牛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4. 免疫力差犊牛出生后,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其免疫力相对较差,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害。
在饲养过程中,要对犊牛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提高其免疫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5. 适应性强6. 性成熟早犊牛的性成熟期比较早,一般情况下,雄性犊牛在8到9个月龄时就可以达到性成熟的状态,而雌性犊牛则需要10到12个月龄才会达到性成熟期。
二、犊牛的培育技术要点1. 合理的饲养管理在犊牛的饲养管理中,要合理搭配饲料,根据犊牛的生长发育特点,提供合适的饲料,确保其获得充足的营养。
同时要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给犊牛带来不必要的疾病。
2. 定期的健康检查在犊牛的培育过程中,要定期对其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犊牛的健康问题,确保其健康成长。
3. 疫苗接种4. 适当的运动和锻炼在犊牛的培育过程中,适当的运动和锻炼可以促进其身体的健康成长,增强其体质和免疫力。
因此要为犊牛提供良好的运动和锻炼环境,确保其身体的健康发育。
5. 合理的选种配种在犊牛的培育过程中,要选择合理的选种配种方法,根据犊牛的品种特点和培育目标,选用适合的配种方法,提高犊牛的育种效果。
牛犊养殖技术第一:在放牧条件下,犊牛有足够的运动量、但要防止行走过多、体力消耗过大、一般宜就地放牧,不要到田间跟役、随年龄增长、可逐渐增加行走里程;若放牧地较远、应设立放牧营地。
舍饲的犊牛运动量往往不足、要设立专门的犊牛运动场,一般日运动1~3小时、可根据日龄和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酷夏季节、运动场要搭凉棚、严防日光直接曝晒牛体而发生中暑。
第二:对人工哺乳的幼犊、生后及时转入育犊室。
室内设保育一笼,保育笼一般长1.2米、宽1米、每笼1头、隔离饲养。
育犊要通风向阳,保持清洁干燥、经常消毒、每天勤换新垫草。
哺乳工具用后应刷洗干净。
对跟随母牛哺乳的役、肉用犊牛、生后1周内母子一起单饲养以保护幼犊。
同时加强对母牛的饲养管理,保证母牛有足够的奶喂犊牛。
1周后母牛要停役1个月、让犊牛随其母在室外自由活动,室外要设有专用的犊牛补料栏以便犊牛早期开食。
人工哺乳的犊牛,饲养用具、料槽等用前要用蒸气消毒、用后洗刷干净。
第三:每次喂奶完毕,要用干净毛巾将犊牛口鼻周围残留的乳汁擦干,与其他犊牛隔离十几分钟,防止互相乱服,养成“服腐”。
“报廊”危害很大,常使舔的犊牛造成睾丸炎序头炎及脐炎等,以致丧失种用价值或降低其生产性能。
有这种“服癌”的犊牛很容易服吃牛毛,久而久之,在瘤胃内形成许多扁圆形毛球,这些大小不一的毛球,往往堵塞食道沟或幽门而致丧命。
第四:每天要对犊牛细心观察、注意粪尿、被毛、饮食、精神等方面是否正常,有异常情况要及时诊断治疗。
若幼犊喂奶太多,奶中酪蛋白在皱胃中结成硬块,消化不了可能引起营养性下痢,可以用3份全奶加1价水喂、凝乳就会软一些、严重时可停喂1天、只喂温水以帮助消化凝块。
出生后要首先清除口鼻中的粘液,如犊牛已吸入粘液,可提后肢倒吊起来,拍打胸部,使之吐出粘液,并用布擦净身上的粘液,冬季擦净粘液,以防着凉。
自动搓断,也可用消毒的剪子在距脐孔10~12厘米处剪断,并用碘酊消毒,防止发炎。
母牛产后5~7天内所分泌的乳汁,含有较高的蛋白质,特别是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矿物质、镁盐、维生素A等,这些物质对犊牛胎便的排出,对犊牛免疫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犊牛出生后1小时内应该让其吃上2升初乳,过5~6小时,再让吃上2升初乳。
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发布时间:2021-06-29T11:06:11.88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作者:吴洪平[导读]四川省蚕丝学校犊牛是指从出生到6月龄以内的小牛,犊牛的饲养管理直接影响乳牛场的未来发展,犊牛品质对奶牛成年体型的形成、采食粗饲料的能力、成年期后的产乳和繁殖性能都有及其重要的影响。
要提高乳牛场效益就要从培育优质犊牛开始。
犊牛要按照不同阶段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养,以促进消化系统的发育和瘤胃机能的形成。
同时,管理上要为犊牛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建立完善的疾病防治机制,保证犊牛体质健康。
一、初生犊牛的护理1、接产:接产的目的在于对母牛和胎儿进行观察,母牛生产过程一般检查是在胎儿产出期,阵缩和努责共同发生,如果胎膜露出而不能及时产出,应注意胎儿的方向、位置和姿势是否正常,正生胎儿只要方向、位置和姿势正确,可让其自然分娩。
若反常应及时矫正胎儿,并实施人工助产。
人工助产要注意保护母牛产道及胎儿健康,根据母牛产道生理曲线和努责同步进行,用力适当。
2、确保犊牛正常呼吸:犊牛出生后,应立即清除其口腔及鼻孔内的粘液,以免影响犊牛的正常呼吸甚至将粘液吸入气管及肺内;如果因难产造成犊牛已将粘液吸入并造成呼吸困难,可握住两后肢,倒提犊牛,拍打其背部,促使粘液排出。
如犊牛产出时已无呼吸,但尚有心跳,可在清除其口腔及鼻孔粘液后尝试进行人工呼吸,将犊牛在地面摆成仰卧姿势,头侧转,按每6~8秒按压一次犊牛胸部。
3、脐带消毒:清除粘液后观察脐带是否自行断裂,若未断,即在距犊牛腹部5cm处,用消毒过的剪刀剪断脐带,并挤出脐带中的黏液,然后使用5%~10%碘酊浸泡消毒断端,可连续进行5~7天的脐带浸泡消毒,每天一次,这样可显著降低脐带炎发病。
4、擦干犊牛被毛(正常时,母牛会立即舔干犊牛身上黏液,无需进行擦拭),称重,剥去软蹄、母牛产犊记录、母犊编号、淘汰异性孪生等问题母犊。
移入新生犊牛室,注意犊牛保温,使犊牛皮毛尽快干燥。
肉牛养殖与育肥技术一、新生犊牛护理(一)擦去犊牛口鼻上的粘液;(二)立即用5%-10%的碘酒充分消毒已拉断的脐带;(三)半小时内必须让犊牛吃上初乳,第一次吃2千克.二、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一)哺乳。
90天的哺乳期,1-10日龄,每日喂奶5千克;11-20日龄,7千克/日;21—40日龄,8千克/日;41-50日龄,7千克/日;51—60日龄,5千克/日;61-80日龄,4千克/日,81-90日龄,3千克/日。
(二)补饲。
犊牛在20日龄时开始补加多汁料如:胡萝卜,甜菜等。
每日20克,到2月龄可增加到1—1。
5千克;3月龄,2-3千克.从1周龄开始,在草架上添入优质青干草,训练其自由采食;从2月龄开始训练喂青贮料,每天100-150克,3月龄时为1.5—2 千克,4—6月龄4-5千克。
但应注意青贮料的质量。
生后10-15天开始训练采食精料,初喂时,可将少许奶洒在精料上,让其采食或与调味品做成粥状。
开始时日喂10-20克,到1月龄时,每天可喂150-300克,2月龄时可采食到500—700克,3月龄时可采食750-1000克。
犊牛料建议配方:配方一:玉米30%、莜麦20%、麸皮10%、豆粕20%、麻饼10%、酵母粉7%、复合预混料3%。
配方二:玉米50%、豆粕30%、麦麸12%、酵母粉5%、石粉1%、食盐1%、CaHpo4 1%(每吨料加50g多维素)配方三:玉米50%、麦麸15%、豆粕15%、、棉粕5%、麻饼8%、酵母粉3%、CaHpo4 2%、复合预混料1%、食盐1%.(三)日常管理.(1)搞好日常卫生。
喂奶和喂料工具要常清洗消毒.(2)刷拭牛体.坚持每天刷拭牛体1—2次,刷拭时可用软毛刷、顺毛刷,用力宜轻。
(3)防止舐癖.犊牛应单栏饲养,犊牛每次喂奶时,应将犊牛口鼻部残奶擦净.(4)定期消毒.夏季每周一次,冬季每月一次,秋季每半月一次。
用来苏尔、火碱,过氧乙酸消毒药等。
对地面、墙壁、栏杆饲槽全面彻底消毒.(5)称重和编号。
犊牛的饲养管理
犊牛是牛群中的重要一环,它们是未来牛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犊牛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犊牛的饲养管理方法。
一、环境管理:
1.保持干净卫生:犊舍应保持干净、卫生,避免粪便、尿液等积聚在犊舍内,以免犊牛受到感染和疾病。
2.改善通风条件:犊舍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犊牛患上呼吸道疾病。
3.维持适当的温度:犊舍内温度应控制在15~20°C之间,以使犊牛处于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中。
二、饲料管理:
1.合理安排饮食:犊牛的食谱应该以母乳、奶粉为主,同时也应该适量添加青饲料、浸烤豆饼等饲料。
2.定时喂养:犊牛的喂养应该定时定量,每天喂奶粉4-5次,每次量不宜太多,以免引发消化问题。
3.保持充足的饮水:犊牛需要足够的清洁饮水。
为了避免犊牛的饮水变质、滋生细菌,应每天更换新水。
三、疾病防治:
1.注重预防:要做好犊牛的预防接种工作,定期为其注射疫苗,以减少发生疾病的可能性。
2.及时治疗:一旦犊牛出现疾病症状,应及时对其进行治疗,否则会影响犊牛的成长和发育。
以上就是犊牛的饲养管理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饲养好犊牛,除了保证它们的身体健康外,也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奶犊牛的饲喂与管理方法犊牛的营养管理要点-养牛技术乳用犊牛是优质奶牛群发展的基础,为了更经济地饲养犊牛以保证牛群后代的稳定性,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对犊牛实施早期断奶是很有意义的.对犊牛实施早期断奶及低奶量培育这项技术措施在国外奶牛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已相当普及,但在国内,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才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奶犊牛的饲喂与管理方法犊牛的营养管理要点。
1、初乳的饲喂方法初乳为奶牛产犊后第一次挤出的牛奶,此后7天挤出的奶为过渡期牛奶。
初乳营养丰富,尤其是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因初生犊牛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只能通过吮吸初乳来获得被动免疫,从而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因此,犊牛在出生后要尽快吃上初乳。
初乳的饲喂量可根据犊牛的初生重为参考标准,一般在犊牛出生的6h内摄入的初乳量要为其初生重的8%,即如果犊牛的初生重为40kg,在出生后的6h内应摄人3.2 kg的初乳。
但是在实际生产中越早的让犊牛吃上初乳越好,因此也可根据奶犊牛的初生重,在犊牛出生后th内饲喂2.5kg的初乳,待6~8 h之间再饲喂2.5 kg的初乳。
为了使每只奶犊牛都吃上充足的初乳,可以进行人工饲喂。
可使用带有橡胶奶嘴和导管的奶瓶饲喂,因初乳的营养丰富,易滋生细菌,因此在每次喂完后都要将奶瓶彻底的清洗干净。
在奶牛的实际养殖过程中奶牛产后无奶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的奶牛在产犊后死亡,无法给初生犊牛提供初乳,此时可将其他刚产下奶犊牛的母牛多出来的初乳挤出并冷冻保存下来,用于饲喂吃不到初乳的犊牛,在饲喂之前要将冷冻的初乳在温水中解冻。
一般初乳冷冻可保存1年以上。
2、犊牛哺乳管理刚出生的奶犊牛的瘤胃还未发育,仅皱胃基本发育完全,其消化系统的功能与单胃动物相同,犊牛特殊的肠胃结构与功能决定着犊牛在出生后到4周都要通过吃母乳来获得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
一般犊牛在初乳期过后,一直到40日龄左右都要以饲喂常乳为主,饲喂量为体重的8%~lO%。
奶牛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随着人们对奶制品需求的增加,奶牛饲养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农业产业。
而在奶牛饲养过程中,对犊牛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因为犊牛是未来奶牛群体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奶牛犊牛饲养管理的一些关键技术要点。
1. 饲料管理饲料是犊牛生长发育的重要支持,因此饲料管理是犊牛饲养的关键。
首先,需要提供充足的高质量乳酸奶或人工乳作为主要饲料,以满足犊牛的营养需求。
同时,可以逐步引入粗饲料,如青贮料和浸水青草,以促进犊牛的消化系统发育。
2. 饮水管理水是犊牛生长发育的基本需求,因此饮水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犊牛需要干净、新鲜的水源,以满足其日常饮水需求。
水槽应保持清洁,水质应定期检测,确保水源的卫生安全。
3. 环境管理良好的环境管理对犊牛的健康和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犊牛舍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避免积水和过高的湿度。
舍内的床铺应保持干净,及时更换,以防止细菌和病原体滋生。
此外,舍内的温度和光照也要适宜,以提供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
4. 疾病预防与控制犊牛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扰,因此疾病预防与控制是犊牛饲养管理的重要方面。
首先,需要定期给犊牛进行疫苗接种,以提高其免疫力。
同时,要保持舍内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另外,及时发现和处理犊牛的疾病问题,如腹泻、呼吸道感染等,以避免疾病的扩散和严重影响。
5. 定期体重监测体重是衡量犊牛生长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因此定期体重监测是犊牛饲养管理的必要步骤。
通过定期称重,可以了解犊牛的生长速度是否正常,是否需要调整饲养方案。
同时,体重监测也是发现犊牛患病或发生其他问题的重要手段。
6. 合理的断奶管理断奶是犊牛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一项技术活动。
合理的断奶管理可以确保犊牛平稳过渡到接受固体饲料的阶段。
断奶时应逐渐减少乳量,同时逐渐增加固体饲料的比例,以促进犊牛的消化系统适应新的饲料形式。
7. 行为观察与处理犊牛的行为观察与处理对犊牛的管理至关重要。
通过观察犊牛的行为表现,可以及时发现犊牛是否有异常情况,如食欲不振、精神不佳等。
犊牛饲养管理技术
初生犊牛的护理:犊牛出生后,应立即清除口鼻部的粘液,擦干体表,断脐带,并尽早哺喂初乳。
常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在犊牛10~15日龄时开始补饲精料,1月龄时日采食犊牛料250~300克,2月龄时500~600克。
同时,从1周龄开始,在牛栏的草架内添入优质干草,训练犊牛自由采食。
断奶期犊牛的饲养管理:犊牛生长到6周龄~8周龄,犊牛断奶时体重达到初生重2倍以上,体高增长10cm以上,连续3天开食料采食量达到1kg以上,达到断奶要求。
疫病预防管理:定期对场地、器具、围栏等进行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环境管理:犊牛舍内要控制好温度,温度保持在24-26℃,做到冬季保温,夏季降温,湿度控制在30%以下,舍内要通风良好,空气质量优良。
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犊牛的培育工作是养牛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在饲养管理上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以保证犊牛的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
犊牛的接生:母牛分娩时,应先检查胎位是否正常,遇到难产及时助产。
胎位正常时尽量让其自由产出,不强行拖拉。
犊牛出生后应立即清除口鼻黏液,尽快使小牛呼吸,并轻压肺部,以防粘液进入气管。
接着,将犊牛的脐带在距离腹部10厘米处剪断,用5%的碘酒浸泡1分钟—2分钟,进行消毒。
犊牛身上其他部位的胎液最好让母牛舔干净。
尽快喂上初乳:初乳对增强犊牛抗病力起关键作用。
一般做到在产后1小时—2小时内犊牛能够饮到占体重6%的初乳。
第二次饲喂应在出生后6小时—9小时,每天即挤即喂,保证奶温。
变凉的初乳可用水浴热水加热,明火能破坏其营养成分。
合理饲喂犊牛:1、定质喂给犊牛的奶必须是健康牛的奶,忌喂劣质或变质的牛奶,也不要喂患乳房炎牛的奶。
2、定量按体重的8%—10%确定,哺乳期为2个月时,前7天5公斤,8天—20天6公斤,31天—40天5公斤,41天—50天4.5公斤,51天—60天3.7公斤,全期喂奶300公斤。
3、定时要固定喂奶时间,严格掌握,不可过早过晚。
4、定温指饲喂乳汁的温度,一般夏天掌握34℃—36℃;冬天36℃—38℃。
饲料的饲喂:从出生后1周开始,在犊牛栏的草架上添入优质干草,任其自由咀嚼,练习采食。
出生10天后,可训练犊牛吃精料。
开始时可将精料涂抹在犊牛的口角、鼻或在奶桶内放入10克—20克(1两=50克),任其自由舔食。
数日后可增加至80克—100克。
1月龄时喂料250克—300克,2月龄时喂500克左右。
精料采食的训练是能否实现早期断奶的关键,犊牛喂料要注意料量适当。
在犊牛出生1周后,可以诱导其饮水。
最初可先在水中加少量乳液,以引诱其饮喝。
10天以内给36℃—37℃温开水,10天以后给以常温水,但水温一般不能低于15℃。
断奶技术:犊牛的哺乳期一般为两个月,日喂奶3次。
生长良好的犊牛可在40天时改为日喂两次,喂奶4公斤—4.5公斤,50天时改为日喂一次,喂奶3公斤—3.5公斤。
犊牛在任何时期断奶,最初几天体重都会下降,属正常现象。
小牛断奶后10天应仍放在单独的畜笼内,直到小牛没有吃奶要求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