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结构分析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3.17 MB
- 文档页数:2
国家体育馆——鸟巢之结构分析说明1101101-05 张佳一、结构概况结构名称:国家体育场设计师:赫尔佐格、德梅隆与李兴刚二、结构简介:从形式上讲:钢结构形成整体的巨型空间马鞍形钢桁架编织式“鸟巢”结构。
从材料上讲:看台地下1层为混凝土结构,地上7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体育馆的外部为钢结构,体育馆屋顶钢结构上覆盖了双层膜结构。
从结构体系上讲:体育馆的混凝土看台为剪力墙结构。
(是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能承担各类荷载引起的内力,并能有效控制结构的水平力,这种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承受竖向和水平力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看台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剪力墙结构————————外部框架钢结构点的焊接。
结构分析:鸟巢主结构的布置图构成整体结构的主桁架立面展开图。
在鸟巢的主桁架的结构设计中,多采用了三角形稳定结构支撑。
鸟巢顶部主结构平面图每个大跨度的主桁架通过之间的契合,搭建并通过与立面此结构、顶面次结构形成大跨度的空间结构体系。
鸟巢顶部平面结构鸟巢构建时所搭建的临时支撑Array框架三、归纳总结:专家评价:中国工程院院士关肇邺评价说,这个建筑没有任何多余的处理,一切因其功能而产生形象,建筑形式与结构细部自然统一。
基本情况:体育场外壳:采用可作为填充物的气垫膜,使屋顶达到完全防水的要求,阳光可以穿过透明的屋顶满足室内草坪的生长需要。
比赛时,看台是可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变化的,可以满足不同时期不同观众量的要求,奥运期间的20,000个临时座席分布在体育场的最上端,且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清楚的看到整个赛场。
入口、出口及人群流动通过流线区域的合理划分和设计得了完美得到的解决。
屋顶:滑动式的可开启屋顶是体育场结构中必可少的一部分。
当它合上时,体育场将成为一个室内的赛场。
如同一个容器的盖子,不管屋顶是闭合还是开启,它都是建筑物的基本组成部分。
除了一些特定的结构需要外,可开启屋顶的结构基本上也是一个网络状的架构,装上充气垫后,成为一个防水的壳体。
对“鸟巢”工程结构体系的讨论分析班级:土木091 学号:200951395139 姓名:邵帅完成时间:12-10一,工程概况国家体育场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体育场。
工程总占地面积21公顷,建筑面积258,000㎡。
场内观众坐席约为91000个,其中临时坐席约11000个。
举行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决赛。
奥运会后将成为北京市民广泛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并成为具有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
工程±0.000标高相对于绝对标高为43.500m,钢结构屋盖呈双曲面马鞍型,南北向结构高度为40.746m,东西向结构高度为67.122m。
屋顶主结构均为箱型截面,上弦杆截面基本为1000mm×1000mm,下弦杆截面基本为800mm×800mm,腹杆截面基本为600mm×600mm,腹杆与上下弦杆相贯,屋顶矢高12.000m。
竖向由24根组合钢结构柱支撑,每根组合钢结构柱由两根1200mm×1200mm箱型钢柱和一根菱形钢柱组成,荷载通过它传递至基础。
立面次结构截面基本为1200mm×1000mm,顶面次结构截面基本为1000mm×1000mm。
钢结构现场组拼、安装精度要求高,精度控制实现难度大。
中文名称:国家体育场外文名称:National Stadium类别:主体钢结构地点: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竣工时间:2008年06月28日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建筑高度:69米座位数量:固定80000个,临时座位数11000个建筑造价:34亿元人民币设计者:皮埃尔·德梅隆,李兴刚,赫尔佐格二、特点分析国家体育场工程为特级体育建筑,大型体育场馆。
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地下工程防水等级1级。
工程主体建筑呈空间马鞍椭圆形,南北长333米、体的巨型空间马鞍形钢桁架编织式“鸟巢”结构,钢结构总用钢量为4.2万吨,混凝土看台分为上、中、下三层,看台混凝土结构为地下1层,地上7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关于鸟巢的知识点总结一、建筑设计鸟巢的建筑设计由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事务所设计,主要设计理念是将“鸟巢”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鸟巢的外观呈现出一种层次丰富的钢结构网架,这种设计不但使整个建筑看起来非常壮观,而且还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
鸟巢采用了大量的钢结构和玻璃材料,使得其非常轻盈。
采用玻璃围幕的设计使得鸟巢内部的采光效果非常好,同时又能够有效地防止雨水的侵入。
整个建筑的设计不但满足了体育场馆的功能需求,同时还保留了现代建筑的风格,成为了北京的地标性建筑。
二、建筑结构鸟巢的建筑结构非常独特,采用了一种叫做三维双向曲面网壳结构。
这种结构在世界范围内属于非常先进的技术,可以用最少的材料来承受最大的荷载。
鸟巢的结构体系既要满足建筑空间的要求,又要承受住体育馆各类活动的荷载,因此对于结构设计的要求非常高。
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建筑师通过复杂的计算和模拟,设计出了一种表面为双曲面网格的结构,这种结构既能够满足空间要求,又能够承受巨大的荷载。
这种结构设计使得鸟巢成为了一座在结构上非常科学的建筑,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双曲面网壳结构建筑。
三、使用功能作为奥运会的主体育馆,鸟巢在奥运会期间举办了田径比赛和足球比赛等许多体育赛事。
此外,鸟巢还举办了奥运会闭幕式和开幕式等大型活动。
奥运会之后,鸟巢成为了北京市的一座重要体育场馆,经常举办一些大型体育赛事。
同时,鸟巢还成为了北京的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此外,鸟巢还成为了举办大型音乐会和演唱会的场地,吸引了许多知名的音乐家和歌手前来表演。
四、维护保养鸟巢是一座非常复杂的建筑,其维护保养工作非常重要。
建筑师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维护保养的问题,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来保障鸟巢的长期使用。
鸟巢的钢结构部分进行了防腐处理,以防止钢材的氧化腐蚀。
同时,鸟巢的玻璃幕墙采用了自洁功能的玻璃材料,能够自动清洁,减少维护保养的工作量。
鸟巢内部的设施也进行了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了其长期使用。
鸟巢设计知识点归纳图鸟巢是中国国家体育场,位于北京市奥林匹克公园内,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要场馆之一。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钢结构体育场,鸟巢的设计和建造充分展示了中国的工艺和创新能力。
下面将通过归纳图的形式,概括鸟巢设计的相关知识点。
一、结构设计1. 钢结构:鸟巢采用了大量的钢材,通过精密计算和模拟,确保结构稳固、承重能力强大。
2. 稳定性:鸟巢设计注重结构的稳定性,采用了合理的抗震设计,使建筑能够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保持稳定。
3. 支撑系统:鸟巢的支撑系统采用了复杂而精确的设计,通过合理分布支撑点,确保整个建筑的平衡和稳定。
二、造型设计1. 形象建立:鸟巢的造型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鸟巢,通过独特的造型,塑造了一个寓意深远的形象。
2. 运动性表现:鸟巢设计充分考虑到其作为体育场馆的功能需求,通过流线型和动感的线条设计,表达了运动的活力和速度感。
3. 空间分布:鸟巢内部空间的分布合理,确保观众能够获得最佳的观赛体验,同时还考虑了建筑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三、节能设计1. 太阳能利用:鸟巢在设计中考虑了太阳能的利用,通过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和光热利用系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节能效果。
2. 通风设计:鸟巢设计注重通风系统的布置,利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并减少对空调系统的依赖。
3. 材料选择:鸟巢设计中使用了一系列环保材料,包括可回收利用的钢材和混凝土,以及节能玻璃等,使建筑更加节能环保。
四、文化设计1. 古老文化的集合:鸟巢的设计中融入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如中国结、琉璃等,展现了中国传统与现代运动的完美结合。
2. 艺术表达:鸟巢设计强调建筑本身的艺术价值,通过独特的形式和线条,体现了现代建筑的审美追求。
3. 软件设计:鸟巢作为奥运会主要场馆,还注重软件设计,包括服务设施、安保措施、交通规划等,为观众提供良好的体验。
根据以上对鸟巢设计知识点的归纳图,可以看出鸟巢设计注重结构的稳定性、造型的运动性、节能的环保性,以及文化的融合。
鸟巢设计相关知识点鸟巢作为北京奥运会的主要场馆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钢结构雀巢形建筑,备受世人瞩目。
它不仅在外观上与鸟巢相似,还采用了一系列的高科技设计和建造技术。
在本文中,将介绍鸟巢设计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包括结构设计、建造材料、建筑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一、结构设计鸟巢的结构设计是整个建筑的核心和灵魂,它采用了创新的结构设计理念。
鸟巢的主要结构由两种不同类型的结构组成: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
1. 外部结构鸟巢的外部结构主要由钢材构成,其形状仿照了鸟巢的自然形态。
通过精确的计算和模型分析,工程师们设计出了一种复杂的钢结构网壳,使得整个建筑物看起来像是一座巨大的鸟巢。
2. 内部结构鸟巢的内部结构则由混凝土和钢材组成。
内部结构的设计考虑了人流量、声学效果、安全等方面的因素。
鸟巢的内部座椅排布合理,能够容纳大量观众,而且在音响设计上也非常注重,使得观众能够获得良好的听觉体验。
二、建造材料1. 钢材鸟巢的钢结构承担了整个建筑的重量,因此所采用的钢材必须具备很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工程师们选择了高强度的钢材,同时还进行了防腐蚀处理,以保证鸟巢的长期稳定性。
2. 混凝土鸟巢的内部结构采用了大量的混凝土材料。
混凝土在建筑中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压能力,能够为鸟巢的结构提供坚实的支撑。
三、建筑技术1. 变形控制技术由于鸟巢的外部结构是一种复杂的钢结构网壳,其形态和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变形。
为了控制这种变形,工程师们采用了先进的变形控制技术,通过精确的计算和监测,使得鸟巢在施工完成后能够保持稳定的形态。
2. 空间结构分析技术鸟巢的结构非常复杂,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工程师们使用了先进的空间结构分析技术。
通过数值模拟和仿真分析,工程师们可以对鸟巢的结构进行精确的预测和评估,以便优化设计方案。
总结:鸟巢的设计与建造展示了中国工程师的卓越才能和创新精神。
通过创新的结构设计、选用适当的建筑材料以及运用先进的建筑技术,鸟巢成为了一座世界级建筑,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鸟巢体育馆的构造和原理鸟巢体育馆位于中国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要场馆之一。
它由中国建筑师李小龙与瑞士建筑师雅克·赫尔佐格联合设计,于2003年开始建设,2008年完工。
鸟巢体育馆的建设目标是创造一个可容纳80,000名观众的全功能体育场,同时具有可持续发展且环保的特点。
以下将详细介绍鸟巢体育馆的构造和原理。
首先,鸟巢体育馆的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一个外围的钢结构和一个内部的混凝土立柱。
外围的钢结构负责支撑整个体育馆的重量,并为观众提供座位。
设计师选择了钢材作为主要结构材料,因为它具有高强度、高刚度和抗冲击的特点。
此外,钢材还可以很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确保体育馆的安全性。
钢结构采用了大跨度的拱形设计,使整个体育馆呈现出了如同鸟巢一般的特点,给人一种轻盈而坚固的感觉。
内部的混凝土立柱则负责支撑整个体育馆的重量,并将荷载传递到地基上。
立柱的设计采用了椭圆截面,增强了立柱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此外,立柱之间还通过横梁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稳固的结构。
在鸟巢体育馆的设计中,还考虑到了空气动力学的因素。
为了减少建筑物在强风中的影响,设计师采用了一种新颖的结构方法,即采用了数千个倔强柱和薄壳材料组成的网状外表面。
这种网状结构既增加了体育馆的稳定性,又使得建筑物对风的阻力较小,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抵挡地震。
在体育馆的建设过程中,设计师还注重节能和环保。
首先,采用了天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空调和照明系统的使用,降低了能耗。
其次,建筑外墙还覆盖了一层薄膜,可以起到隔热和保温的作用,进一步降低了能量消耗。
此外,体育馆还安装了太阳能板,能够利用太阳能发电,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总结起来,鸟巢体育馆的构造和原理主要包括钢结构和混凝土立柱的组合、拱形钢结构的设计、椭圆截面立柱的应用、空气动力学因素的考虑以及节能和环保的设计原则。
通过这些工艺和技术的应用,鸟巢体育馆成为了一座具有卓越建筑设计和独特特色的体育场馆,成为了北京市标志性的建筑之一。
完整版鸟巢结构介绍
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
它的结构是钢结构,外形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桁架柱。
这些柱子共同支撑着一个网格状的构架,外观看上去就像树枝编织成的鸟巢。
鸟巢的内部结构包括混凝土框架和看台结构,两者通过锚固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看台结构位于混凝土框架的上部,并被钢框架覆盖。
混凝土框架的形状和分布都与鸟巢的外部结构相对应。
在建筑顶部,鸟巢的顶面呈鞍形,长轴为332.3米,短轴为296.4米,最高点高度为68.5米,最低点高度为42.8米。
整个体育场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构架,外观看上去就像树枝编织成的鸟巢。
此外,灰色矿质般的钢网以透明的膜材料覆盖,高低起伏的波动的基座缓和了容器的体量,而且给了它戏剧化的弧形外观。
这种结构不仅展现了现代科技的卓越成就,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总的来说,鸟巢以其独特的结构和精心的设计,成为了北京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同时也成为了中国现代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前言北京"鸟巢"即国家体育场,是一个异性空间结构体系,外形非常复杂,但其也是由简单的基本结构单元-桁架组成的。
本文借用他人的论文,一起赏析这个经典的建筑结构。
1 概述“鸟巢”的主体钢结构由主结构与次结构两部分构成,主结构包括主桁架与桁架柱,次结构包括顶面次结构、立面次结构以及立面大楼梯。
其中位于屋顶的主桁架相互交叉,与顶面和立面的次结构共同编织,形成了“鸟巢”结构体系。
主场看台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与大跨度钢结构完全脱开。
“鸟巢”钢结构的几何构形非常复杂,建筑造型与结构体系高度一致。
屋顶和立面的几何曲面与各种构件布置是通过应用一些基于建筑造型的设计规则来确定的。
同时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减小用钢量、降低钢结构加工制作难度等原因,对这些规则进行了适当调整。
上图是“鸟巢”巨大的钢节点安装过程照片在设计过程中应用CATIA 软件(飞机、轮船、汽车等的专业设计软件)确定“鸟巢”钢结构的几何形状与构件布置,这也是CATIA 软件在中国建筑工程中首次得到应用。
2 “鸟巢”钢结构的几何构型坐标原点位于体育场中心,首先在-9.0m 标高的平面上建立体育场屋盖立面的内表面在水平面的投影,其24 个等分点分别为24 根桁架柱内柱的位置,如图1。
内表面与外表面的构型方法见图2。
在标高60.0m 的参考点处,沿xz 平面放置半径为719.900m 的圆弧R1,沿yz 平面放置半径为882.706m的圆弧R2,将R2 以R1 为母线平行滑动,即可得到屋顶外表面的双曲面,如图3 所示。
将椭圆台与屋盖曲面相交,形成体育场屋盖立面的外表面轮廓线,如图4 所示。
屋盖内环开洞的轮廓由2 段椭圆弧与2 段圆弧构成,如图5 所示。
通过24 根内柱的形心做直线与屋盖内环相切,可以得到48 榀交叉布置主结构的平面定位轴线,如图6 所示。
通过24 根内柱的形心做直线与屋盖内环相切,可以得到48 榀交叉布置主结构的平面定位轴线,如图7,8 所示。
鸟巢设计知识点汇总图设计知识点是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必须要掌握和应用的技巧和原则。
在鸟巢设计中,也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了解和应用。
本文将对鸟巢设计的知识点进行汇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设计杰作。
一、结构设计知识点鸟巢作为一座巨大的体育场馆,其结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鸟巢结构设计的几个关键知识点:1. 框架结构:鸟巢采用了框架结构,即由许多钢管和梁构成的框架。
这种结构设计使得鸟巢具有了强大的承重能力。
2. 空间结构:鸟巢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空间感的营造,通过精确的设计和构造,创造了宽敞而开放的观众席和场馆内部空间。
3. 弯曲构件设计:鸟巢采用了大量的弯曲构件,这些构件不仅美观,还能够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
4. 支撑结构设计:在设计鸟巢时,必须考虑到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和均衡性,以确保整个体育场馆的安全性。
二、外观设计知识点鸟巢作为北京奥运会的主要场馆,其外观设计是其最大的亮点之一。
以下是鸟巢外观设计的几个关键知识点:1. 外观材料选择:鸟巢外观采用了大量的钢材和玻璃材料,这些材料不仅坚固耐用,还能够营造出现代感和科技感。
2. 空间感的呈现:通过外观设计,鸟巢成功地营造出了宽敞而开放的空间感,给人一种舒适和自由的感觉。
3. 线条与曲面设计:鸟巢的外观设计充分利用了线条和曲面的特点,使得整个建筑具有了动感和流畅感。
4. 灯光设计:夜晚时,鸟巢的灯光设计非常璀璨夺目,通过灯光的变化和投射,为整个建筑增添了神秘和浪漫的氛围。
三、环境友好设计知识点在现代设计中,环境友好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设计原则。
以下是鸟巢环境友好设计的几个关键知识点:1. 自然光利用:鸟巢的设计充分利用了自然光的优势,通过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将自然光线引入到场馆内部。
2. 节能设计:鸟巢在建筑设计中采用了多种节能措施,如太阳能发电等,有效减少了对能源的消耗。
3. 通风与透气设计:鸟巢的设计考虑了场馆内的通风与透气问题,不仅保证了观众席的空气质量,还使得夏季比赛时不会过于闷热。
鸟巢建筑分析报告1. 引言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内,是当时举办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鸟巢的建筑设计独特,引人注目。
本文将对鸟巢的建筑进行分析,探讨其建筑形式、结构特点以及在奥运会期间的功能和变化。
2. 建筑形式与设计理念鸟巢的建筑形式来源于中国传统的编织技艺,主要设计师为张受中、李兴钢。
整个建筑的外观呈现出一种鸟巢的形状,给人一种轻盈而又强大的感觉。
鸟巢的设计理念是融合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展示中国在奥运会上的创新能力和文化底蕴。
3. 结构特点鸟巢的结构采用了大跨度、高刚度、轻质的钢材结构。
主要包括“球”、“环”和“柱”三个部分。
其中,“球”代表地面的观众席,外观呈现出一种“巢”状的结构;“环”代表地面上的赛道,可以容纳8万名观众;“柱”则支撑着整个结构。
4. 建筑材料与施工工艺鸟巢的主要建筑材料是钢材和玻璃。
钢桁架结构使得鸟巢能够承受大跨度和重力荷载。
而玻璃则被应用在鸟巢的外墙上,增加了建筑的透明度和光线的穿透性。
鸟巢的施工工艺采用了先进的CAD和BIM技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5. 功能与变化在奥运会期间,鸟巢承担了举办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和足球比赛等活动。
其可变形的结构使得鸟巢能够满足不同场地配置的需求。
在奥运会之后,鸟巢变成了一个多功能的体育场馆,用于举办各种体育赛事、演唱会和展览等活动。
6. 总结鸟巢作为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不仅是一个建筑奇迹,也是中国现代建筑的代表之一。
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结构特点使其成为世界瞩目的标志性建筑。
鸟巢的成功建设不仅展示了中国在现代建筑领域的创新能力,也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体育赛事中的地位和声誉。
参考文献1.张受中, 李兴钢. 中国鸟巢—奥运会主体育场设计.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2): 9-15.2.Gao L, Zhang J.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design optimization of Beijing National Stadium[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09, 65(6): 1299-1306.3.Xie Z, Lin R. BIM application in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Beijing National Stadium[C]//Information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10: 225-232.。
鸟巢设计知识点归纳总结鸟巢是一座标志性建筑,位于中国北京市奥林匹克公园内,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之一。
鸟巢设计独特,兼具美学和科技,成为世界瞩目的建筑奇迹。
本文将从结构特点、建造材料、功能以及影响等方面对鸟巢设计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结构特点鸟巢是一座采用钢结构的球面建筑,其独特的结构特点是其最大的亮点。
设计师以“窑炉”,“石灰窑”等自然景观为参考,利用了自重式摆顶结构,使整个建筑看起来像一只用绳子编织而成的鸟巢,因而得名鸟巢。
此外,鸟巢还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满足了国际标准。
二、建造材料鸟巢采用钢结构和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这些材料既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又能实现设计师独特的创意。
钢结构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和重量,为球面建筑提供了坚固的支撑。
而混凝土则用于鸟巢的外观装饰和保温层,使整个建筑更加美观和舒适。
三、功能鸟巢设计不仅仅是一个体育场馆,它还具备多种功能,为奥运会提供了多场馆的共用空间。
鸟巢内设有附属矩形体育场、高尔夫球场、篮球馆、网球场等,可容纳各种不同类型的体育赛事。
此外,鸟巢还具备良好的观赏价值,每年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和拍照。
四、影响鸟巢设计的成功对建筑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鸟巢成为了世界级建筑奇迹,吸引了全球的关注。
其次,鸟巢的设计风格和创意被许多建筑师所借鉴和模仿,鸟巢风格的建筑或设计元素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
最后,鸟巢的成功也为中国的建筑业树立了崭新的形象,在世界上展现了中国的建筑实力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鸟巢设计以其独特的结构特点、使用的建造材料、多种功能以及造成的影响成为了一项令人称赞的建筑盛事。
无论是作为奥林匹克公园的主体育场还是作为一座标志性建筑,鸟巢都是中国建筑界的典范,很好地展示了中国建筑创新的力量和实力。
鸟巢的结构赏析介绍北京国家体育场,通称“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也是中国现代建筑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鸟巢的结构设计引人注目,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一下鸟巢的结构赏析。
鸟巢的设计鸟巢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古代陶器的编织工艺。
它是由中国建筑师李兴钢与瑞士建筑师雅克·赫尔策所带领的设计团队设计的。
鸟巢的设计从谷仓结构、荷重结构、图案结构、预制结构四个方面入手,充分发挥现代材料的性能。
鸟巢内外两套结构体系,外骨架主体结构由24个互相嵌合交错的钢桁架组成,内部是网壳结构体系,不仅使钢材利用率更高,而且增强了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
整体建筑面积达到25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总容纳人数达到8.05万人。
鸟巢的外部结构鸟巢的外部由框架结构支撑,看上去既有力量感又具有动感。
其框架的支撑是由钢材为主的桥架式骨架结构,四根支撑路基的钢架从根部延伸到各个方向,逐层变细,形成一个巨大的蜘蛛网状的外部骨架。
这也使得鸟巢的外部看起来像是一只蜘蛛。
鸟巢的外部骨架使用了两种规格的钢结构,大型钢构件采用焊接加工的方式,方便了拼装、运输等等。
小型钢构件采用了螺栓连接的方式,使工业化建造成为可能。
外部骨架的节点设计以一系列不同的加固设计为标志,从“简单”到“复杂”,从而形成一组内部结构。
鸟巢的内部结构鸟巢内部是由网壳结构进行钢材加固和增强的。
网壳管结构是一种多肋空间曲面结构,可以分解为众多特定方向的管肋。
网壳管结构提供了一种无需承重墙壁的方法,而构成外墙与屋顶的结构体系节省空间的同时,也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鸟巢的内部是由其内部的空间框架和外部的立体网状结构组成的。
内部结构主体是由80多组不对称双层空间框架构成的。
空间框架的刚度和稳定性来自于在不同方向上定位的斜杆,这些斜杆将每个网格单元分散在单个框架中。
这样的设计可以抵御各种自然条件。
鸟巢独具特色、引人注目的结构设计,不仅是建筑结构技术的奇迹,更是中国现代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