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检测卷
- 格式:pdf
- 大小:508.44 KB
- 文档页数:5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检测过关卷(全优考卷新编)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第七单元生字?()A. 江B. 湖C. 海D. 山2. 第七单元中,《雪孩子》这篇课文的主要角色是?()A. 小兔子B. 小猴子C. 小白兔D. 小花猫3. 下列哪个词语不是《雾在哪里》这篇课文中的词语?()A. 淡淡B. 蒙蒙C. 隐隐D. 悄悄4. 《雪孩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勇敢B. 友谊C. 善良D. 勤奋5. 下列哪个句子不是《狐狸分奶酪》中的句子?()A. 狐狸把奶酪分成了两块。
B. 小熊兄弟为了一块奶酪争吵起来。
C. 狐狸把奶酪吃了个精光。
D. 小熊兄弟一起把奶酪吃完了。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第七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冬天的故事。
()2. 《雪孩子》的故事发生在春天。
()3. 《狐狸分奶酪》中的狐狸是一个善良的角色。
()4. 学习《语文园地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
()5. 《雾在哪里》这篇课文讲述了雾的神奇变化。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雪孩子》中,雪孩子化成了______。
2. 《狐狸分奶酪》中,小熊兄弟为了一块______争吵起来。
3. 第七单元的《语文园地七》中,我们学习了“______、______、______”等生字词。
4. 《雾在哪里》这篇课文中,雾把大海、天空、海岸和城市都______了。
5. 《雪孩子》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______的重要性。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描述《雪孩子》的故事情节。
2. 请说出《狐狸分奶酪》中狐狸是如何分奶酪的。
3. 请列举出第七单元中你最喜欢的三个词语,并说明原因。
4. 请简要介绍《雾在哪里》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5. 请谈谈你在学习第七单元课文过程中的收获。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蒙蒙、淡淡、隐隐、悄悄”这四个词语各写一个句子。
2. 请用第七单元学到的生字词,编写一个关于冬天的故事。
第七单元检测卷一、填空。
(1~5题每空1分,6~12题每题2分,共24分)1.0.8=4()=( )成=()25=( )折=( )%2.甜甜家十一月份的水费是40元,十二月份的水费是50元,十二月份水费比十一月份增加( )%。
3.一个圆规降价2元后售价是6元,这个圆规的售价降低了( )%。
4.一部手机打七五折后比原价便宜了400元,这部手机原价( )元。
5.比80多15%的数是( ),60比( )多50%。
6.一块稻田今年收稻谷900 kg,比去年增产了二成,去年收稻谷( )kg。
7.妈妈在银行存了4000元,整存整取三年,年利率是2.75%,到期后利息是( )元。
8.小华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这本书的20%。
第二天读了余下的30%,这本书还剩下( )%没有读完。
9.甲数是60,比乙数多20%,甲、乙两数的和是( )。
10.一个圆的半径是10 cm,当圆的半径增加20%时,面积增加( )%。
11.在一次口算比赛中,小明做对了186道题,做错了14道题,他的正确率是( ),这次比赛东东的正确率是87.5%,东东做错了( )道题。
12.某超市运进180箱水果,第一天卖掉了总箱数的29,第二天卖掉了35箱,第三天卖掉了总箱数的20%,还剩下( )箱。
二、 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1.一种商品连续两次提价10%,现在价格比原价提高了20%。
( ) 2.一根铁丝用去110,还剩下90%。
( )3.一种商品,先降价5%,再在此基础上又降价8%,这时的价格是原价的87%。
( )4.苹果树与桃树的棵数的比是4∶5,桃树的棵数比苹果树多25%。
( )5.一件衬衫降价20%后售价为320元,现价比原价降低了64元。
( )三、 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合唱队女生人数比男生多10%,可以说成( )。
A .男生人数比女生少10%B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110%C .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10%D .男生人数是女生的90% 2.一条毛巾卖7.8元,利润为30%,现将这条毛巾以6.5元卖出,结果( )。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一、填空。
(每小题2分;共16分)1. 把大小相同的3个白球和4个红球装在同一个口袋里,任意摸出一个球,会有( )种可能的结果,任意摸出两个球,又会有( )种可能的结果。
2. 抛出一枚硬币,有( )种可能的结果,分别是( )。
3. 袋子里有99块蓝宝石和1块红宝石,从中任意摸出一块,有( )种可能的的结果。
4. 魔盒里装着同一样的纸袋包装好的10只水晶鞋和10只布鞋,白雪公主闭着眼找出一只,有( )种可能的结果。
5. 掷骰子(6 个面上分别标有1-6这6个数字),每掷一次可能有( )种结果。
6. 袋子里有16个大小、形状都相同的红球和白球。
要使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一些,白球最多放( )个。
7. 给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涂上红、黄、蓝三种颜色,任意抛50次,要想红色面朝上的次数最多,蓝色面朝上的次数最少,( )面涂红色,( )个面涂蓝色。
8. 袋子里放了一些形状、大小相同的球,下表是典典摸球的情况记录(摸了40次,每次摸出一个记录后又放回袋子里)。
如果再摸一次,摸到( )球的可能性最大。
二、判断。
()9. 任意翻阅一年的日历,翻到星期一的可能性比翻到1号的可能性大。
()10. 如果盒子里有9个白球,1个红球,乐乐先摸一个,一定是白球。
()11. 拿出扑克牌中同一花色的13张牌,任意摸一张,大于10洋洋先走,小于10小文先走,这个游戏是公平的。
()12. 桌子上摆着7张卡片,分别写着1—7各数。
如果摸到单数小明赢,如果摸到双数小芳赢。
照此规则,小芳一定会输。
()13. 转动下面的转盘,指针停在蓝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小。
()14. 扔瓶盖游戏,瓶盖落地后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盖面朝上和盖面朝下,出现这两种情况的可能性一定是相等的。
()15. 掷两次骰子并相加,和是7的可能性要比和是12的可能性大。
()16. 把一枚硬币拋向空中,正反两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
()三、选择。
第七单元检测卷(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王方跑60米需要14()A. 小时B. 秒C. 克D. 千克2.看一集电视剧要40()A. 分B. 克C. 千克D. 秒3.看图,正确的是()A. 7时B. 12时40分C. 7时4.火车从上海到南京要行3()A. 厘米B. 分C. 小时D. 千克5.小明做10道口算题用了()A. 20小时B. 20分钟C. 20秒6.1时45分=()A. 55分B. 95分C. 105分7.工人叔叔每天要工作8()A. 小时B. 分C. 秒D. 米8.小明每天上午7︰30到校,11︰30放学回家,他上午在校的时间是()A. 4分钟B. 4小时C. 5小时9.二年级口算比赛小明用了1分40秒,小刚用了2分钟,两人相差()A. 20分B. 20秒C. 20小时D. 2天10.小明跑100米用了()A. 20秒B. 20分C. 20时D. 2天二、判断题11.判断对错.15分=0.25时.12.判断对错.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5分钟.13.10:50也可以说是差10分钟11时14.判断对错我们午睡时间约1分钟.15.煮一杯牛奶要2时。
三、填空题16.填上>、<或=.(1)10分________40秒(2)60分________1时17.分针从数字5走到数字12,共用了________分钟。
18.100秒=________分________秒19.现在是几时?过2小时后是几时?现在:________2小时后:________20.在横线里填上“>”、“<”或“=”120秒________2分80秒________8分21.1分=________秒22.小胖家双休日去旅游.早上6时出发路上用了2小时到杭州.这时的时间是________.游玩了3小时,这时的时间是上午________.11∶00~12∶30吃饭,休息半小时又去游玩了3小时,这时的时间是下午________.回家路上用了2小时,到家的时间是下午________.23.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售货员一天工作8________24.小明从家到学校走了40分钟,在7:30到学校,小明在________时________分从家出发。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1班级:姓名:总分:一、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方格中,要求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力求美观。
(2分)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到括号里。
(10分)1.下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gān gà)-——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
B.京剧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但一样可感觉可使用。
比如《拾玉镯(zhuó)》中小站娘趟( shàng)鞋底,鞋底是实的,针线可是虚的.C.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lái yīn)河边的一个小镇上。
D.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táo zuì)了。
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永远不变....的方法。
B.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
C.两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
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D.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伯牙善(好)鼓琴。
B.以为世无足(值得)复为鼓琴者C.所宝(珍藏)以百数。
D.处士笑而然(认为…对)之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B.比如“金玉奴”中有一个细节,小生演员用饭碗喝完豆汁,又用嘴去舔筷子,如果没有这一“舔”,那饭碗也就完全不必拿上舞台。
C.京剧还有一种奇特之处,双方正在对打,激烈到简直是风雨不透,台下看的人非常紧张,一个个大气儿不敢出,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唯恐在一眨眼间,谁就把对方给“杀”了。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第七单元检测卷(一)(共2套)一、我会填。
(每空2分,共34分)1.时针走一大格是( )时。
分针走一小格是( )分,走一圈是( )分,也就是( )。
2.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 )秒;分针从数字“4”走到数字“8”经过( )分。
3.4时=( )分 180分=( )时1时20分=( )分120秒=( )分1分10秒=( )秒100分=( )时( )分4.选择“时”“分”“秒”填在括号里。
(1)从1数到5大约需3( )。
(2)课间休息时间是10( )。
(3)爸爸一天的工作时间是8( )。
(4)吃一顿饭要用30( )。
二、我会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4分,共16分) 1.分针从钟面上的1走到7,中间经过了( )分。
① 6② 30③ 352.小学生每天在学校的时间大约是( )。
① 6时② 6分③ 6秒3.分针和时针在( )时整时成一条直线。
① 3 ② 6 ③ 94.从12开始,( )走1圈,正好是1时。
①时针②分针③秒针三、我会按要求解决。
(共26分)1.看钟面,写时间。
(每题3分,共9分)__时__分__时__分__时__分2.他们读对了吗?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每题3分,共9分)3.看图填一填。
(每题4分,共8分)踢球用了( )分。
写作业用了( )分。
四、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共24分)1.一列火车本应下午4:45到达,现在要晚点15分,它什么时候到达?(6分)2.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20分,他每天早晨要在7:50到校,他最晚应在几时几分从家出发?(6分)小明3.演出用了多长时间?(6分)4.小亮绕操场跑一圈要用2分50秒,小雨跑一圈要用2分16秒,谁跑得快?快多少秒?(6分)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第七单元检测卷(一)参考答案一、1.1 1 60 1时2.15 203.240 3 80 2 70 1 404.(1)秒(2)分(3)时(4)分二、1.②2.①3.②4.②三、1.6时30分3时20分2时40分6:30 3:20 2:402.(1)×(2)√(3)×3.25 85四、1.4时45分+15分=5时答:它下午5时到达。
第七单元检测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面各图中,能表示热水冷却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的图是()A.B.C.D.2.“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他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是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了终点……如图中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是()A.B.C.D.3.乐乐与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到茶厂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第一天她参加采茶叶体验活动.上午采茶叶2小时,吃过午饭后接着采茶叶3小时.下面能较准确地描述这件事的是图()A.B.C.D.4.笑笑从家出发去音乐厅,当走她了大约一半路程时,想起忘了带门票于是她回家取票,然后再去音乐厅,听完音乐后回家,下面()幅图比较准确地反映了笑笑的行为.A.B.C.D.5.星期天王叔叔和李叔叔两家自驾车去游玩.两辆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行至十字路口时,王叔叔的车刚刚驶过,红灯亮起,李叔叔只能停下.绿灯亮起时,李叔叔继续前行追赶王叔叔,结果李叔叔比王叔叔提前到达目的地与上述文字描述相吻合的图是()A.B.C.二.填空题(共5小题)6.折线统计图分为和两种.7.如图是王老板经营的两家超市去年的收入情况.(1)A超市收入呈趋势,B超市收入呈趋势.王老板想关闭一家超做其他生意,你觉得应该关闭.(2)B超市第一季度收入比第二季度多20%,第一季度收入是元.第四季度收入比第三季度少,第三季度收入万元.(3)A超市平均每月收入为万元.B超市平均每季度收入为万元.8.下面是红星服装店和绿光服装店2018年下半年皮衣的月销售量情况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填一填.(1)这是一幅统计图.(2)从上图中看出,月是销售皮衣的淡季.(3)11月绿光服装店的销售量比红星服装店多件.9.根据如图统计图填空.(1)这是一个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前半年降水量逐渐,后半年降水量逐渐.(2)最少的月份比最多的月份降水量少%.10.某服装厂一、二车间产值情况统计如图.(1)纵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万元.(2)一车间平均每季度产值万元,二车间平均每季度产值万元.(3)第二季度一车间产值比二车间多万元,二车间第三季度产值比第二季度多万元.三.判断题(共6小题)11.任意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都可以合成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判断对错)12.如图.小明从家里出发,骑自行车先到文化宫,在文化宫玩了20分钟后又去图书馆看书,然后骑自行车回家.(1)文化宫离小明家千米,图书馆离小明家千米.(2)小明在图书馆看书用了分钟,从图书馆回家用了分钟.(3)小明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时千米.13.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反映数量的变化趋势,而且便于对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判断对错)14.折线统计图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大小及不同数据的差异.(判断对错)15.在折线统计图中,折线越陡,变化越大..(判断对错)16.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不能展示两组数据的差距..(判断对错)四.应用题(共4小题)17.如图,电车从A站经过B站到达C站,然后返回.去时在B站停车,而返回时不停车.已知去时的车速为48千米/小时,则返回时的车速是多少千米/小时?18.小华骑自行车到6千米远的森林公园去游玩,请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1)小华几时到达森林公园,途中休息了几分.(2)小华在森林公园玩了几分.(3)返回时用了几分.19.某市甲,乙两所学校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情况统计图如下.(1)哪﹣年两校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相差最多?相差多少人?(2)两校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逐年增加,请你估计一下2016年甲校参加课外活动的有多少人,乙校参加课外活动的有多少人?(3)甲校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在哪个时间段上升最多?20.如图是某集团两个服装连锁店2013﹣2018年利润情况统计图.请分析并解答问题.①第二服装连锁店哪一年到哪一年利润增长得最多?②2018年第一服装连锁店的利润比第二服装连锁店多百分之几?③按18年的趋势,请你预计一下2019年两个连锁店利润会是怎样的,说出合适的理由.五.操作题(共5小题)21.如图是某便利店两种品牌的纯牛奶1﹣6月销售情况统计表.月份123456销量甲202535405055乙151820161210请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并回答问题:(1)你了解到哪些信息?(2)如果你是便利店经理,下月你准备怎样进货?为什么?22.某家电动车专卖店有A、B两种品牌的电动车,去年上半年月销售量统计如下表.月份/123456数量/辆品牌A424043444645B404343484952(1)根据统计表,完成上面的复式折线统计图.(2)两种品牌的电动车月份销售量相同,月份销售量相差最大.(3)如果你是专卖店经理,从上面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23.林场工作人员统计了两棵树木的生长情况,并制成了它们生长情况的统计图.(如图)从图中可以看出:(1)从开始植树到第6年,两种树中生长速度较快的是树.(2)生长到第年,两种树的高度一样.(3)当两树都停止生长后,两树高度相差米.24.乌龟和兔子参加赛跑,乌龟出发后,6h到达终点.兔子出发1h后,靠着一个树桩睡了5h,然后跑了1h到达终点.仔细观察如图两幅图,在描述兔子活动的图下面的□里画“△”,在描述乌龟活动的图下面的□里画“〇”.25.如图是一辆旅游车一天行驶的路程统计图.(1)这辆旅游车一天共停车多长时间?(2)这辆旅游车的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3)描述这辆旅游车一天的旅游行驶情形.六.解答题(共2小题)26.根据统计图,解决问题.(1)先到达终点.(2)开赛分时两人相遇,平平最多领先小刚米.(3)两人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得数保留整数)27.笑笑把室内气温的变化画成下面的统计图.(1)每隔时测量一次气温.(2)这一天从8:00到16:00气温从总体上说是如何变化的?答:(3)估计一下17:00的气温是.人教新版五年级下学期《7 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1.【解答】解:反映热水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温度慢慢降低,降到与外界气温相同,温度不变,所以能反映热水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的是C.故选:C。
港南区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识字写字园地(15分)1.精美名片。
请你用钢笔书写,做到写字端正,答题规范,卷面美观!(2分)2.书法展示。
请你用楷书抄写下面的句子。
(2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请你看拼音写词语,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4分)qīng xī xiōng huái yí huò xùn chì4塞()征()效()雄()赛()证()校()谁()5.请你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秦朝毫杰催促 B.淘醉严肃振兴C.赞叹非凡照顾 D.储蓄纠缠忘想(2)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jiàng jūn)B.琵琶(bí pá)C.宁愿(nìng yuàn)(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里黄云白日曛。
”中“曛”的意思是日落时的余光。
B.“中华不振”中“振”的意思是奋起,兴起。
C. “不教胡马度阴山”中“教”的意思是教育。
二、语言积累与运用园地(30分)1.请你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恰当的词语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6分)①()存高远②()忠报国③铁面无()④若有所()⑤()死如归⑥()勇无畏⑦斩钉截()⑧左顾右()通过学习,我认识了的包青天,的岳飞,的刘胡兰,的周恩来,他们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2.请你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8分)(1)下面词语搭配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心情舒畅B.登台演出C.问题严格D.坚定理想(2)“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一登台,还愁没钱花?”这是一句()。
A.疑问句 B.反问句 C.设问句 D.陈述句(3)下面课文不是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先后顺利写的是()。
A.《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B.《普罗米修斯》 C.《爬天都峰》(4)下列关于信封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七年级上册Unit 7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
(15分)( ) 1. —How ______ are the eggs? —They’re¥10.A. manyB. muchC. longD. often.( ) 2. ______ some milk in the bottle.A. There areB. There isC. It’sD. Its( ) 3. —I have a lovely cat. —Really? May I_______ at it?A. take a lookingB. have a seeC. have a seeingD. take a look( ) 4. —Would you like _______ tea? —Yes, please.A. anyB.manyC. someD. much( ) 5. I’d like ______ a CD for her.A. buyB. buysC. buyingD. to buy( ) 6. There is _____ on the floor.A. catB. waterC. boxesD. football( ) 7. I don’t have _______ to buy a comicbook.A. enough moneyB. money enoughC. a lot ofD. many enough( ) 8. There are different ________ books inthat bookshop.A. kind ofB. kindC. kinds ofD. lots of( ) 9. He _____ fifty yuan for his new football.A. paysB. takesC. costsD. spends( ) 10. There are ___________ calories in greentea.A. manyB. muchC.noD. not( ) 11. ______ coat do you wear?A. How muchB. What sizeC. How bigD. How much size( ) 12. Dad, my trousers are old, I want to buya new ________.A. trousersB. oneC. itD. pair( ) 13. There are some ________ on the table.A. moon cakeB. candiesC. foodD.money( ) 14. —Would you like to eat ________ more rice dumplings?—No, thanks. Idon’t have ________ now.A. any; anyB.some; anyC. some; someD.any; some( ) 15. I don’t have enough time ________ myfriends.A. to meetB.meetingC. in meetingD.meet二、完形填空。
第七单元综合检测基础卷(一)一.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1.(2分)整数四则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A.先加减、后乘除B.先乘除,后加减C.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2.(2分)计算带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时,要先算(),再算()A.乘除,加减B.乘除,括号内C.括号内的,括号外的3.(2分)在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式子里,它的运算顺序是()A.从左到右B.先乘除,后加减C.先括号里的,后括号外的4.(2分)小林在计算(1800﹣□)÷24+36时,没注意题中的括号,先用□里的数除以24,然后按四则运算的顺序计算得1834,这道题的正确得数应该是()A.109B.36C.485.(2分)(800÷20+250)×4的运算顺序是()A.除→乘→加B.加→除→乘C.除→加→乘6.(2分)把7×21=147和147﹣40=107合并成综合算式是()A.7×21﹣107B.147﹣7×21C.7×21﹣407.(2分)把12+4=16,16×3=48,96÷48=2这三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是()A.96÷(12+4×3)B.96÷[(12+4)×3]C.96÷12+4×38.(2分)下面哪道题的小括号去掉后不影响计算结果?()A.(40+60)÷20B.300÷(5×6)C.200﹣(60×2)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9.(2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有先计算里面的,再按照先再的顺序计算.10.(2分)在四则混合运算的算式中,总是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11.(2分)四则混合运算156﹣(45+82÷41)中,应该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12.(2分)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按顺序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的.13.(2分)成长记录袋本单元我学会了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它们是:.我还知道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时,必须要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14.(2分)2+72÷(43﹣34)的结果是.15.(2分)计算25×8﹣72÷9时,法和法可以同时计算.16.(2分)把71﹣8=63,7×63=441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三.判断题(共6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2分)17.(2分)18÷3×3=2.(判断对错)18.(2分)53+3×9这道算式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判断对错)19.(2分)计算498÷8×5时应先算乘法再算除法.(判断对错)20.(2分)混合运算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来计算.(判断对错)21.(2分)10+5÷5的结果是3.(判断对错)22.(2分)265﹣34﹣66与265﹣(34+66)的结果相等.(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7小题,满分56分,每小题8分)23.(8分)脱式计算.56÷7÷265﹣5×98×(63÷9)(94﹣58)÷624.(6分)脱式计算810﹣18×35(700﹣340)÷4385÷7+21025.(6分)看谁算的都对.5+35÷556﹣(23+8)9×(63÷7)26.(8分)计算下面各题6+3+6=13﹣6﹣7=15﹣6+6=9+3﹣7=27.(12分)列式计算.(1)62与38的差与76相乘,积是多少?(2)从2000除以25的商里减去15与3的积,差是多少?(3)8乘以85加20的和,所得的积再除以42,商是多少?28.(8分)列综合算式计算.(1)2个30相乘的积比90的一半大多少?(2)一个数减去102的差除以4,所得的商再加上247得284,求这个数.29.(8分)列综合算式再计算得数.①135与65的和除以15与7的差,商是多少?②14乘845与245的差除以12所得的商,积是多少?第七单元综合检测基础卷(一)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1.(2分)整数四则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A.先加减、后乘除B.先乘除,后加减C.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按照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选择即可.【解答】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有小括号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再按照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的顺序计算.故选:C.2.(2分)计算带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时,要先算(),再算()A.乘除,加减B.乘除,括号内C.括号内的,括号外的【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就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解答】解:没有括号,按照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如:18×(7+3),=18×10,=180;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故选:C.3.(2分)在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式子里,它的运算顺序是()A.从左到右B.先乘除,后加减C.先括号里的,后括号外的【答案】B【分析】1、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2、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解答】解: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没有括号的,按照先乘除后加减进行计算,只有乘除或者只有加减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故选:B.4.(2分)小林在计算(1800﹣□)÷24+36时,没注意题中的括号,先用□里的数除以24,然后按四则运算的顺序计算得1834,这道题的正确得数应该是()A.109B.36C.48【答案】A【分析】把括号去掉后,列出等式,1800﹣□÷24+36=1834,解方程,求出□内的数,然后代入原计算式,即可得解.【解答】解:1800﹣□÷24+36=1834,1836﹣□÷24=1834,1836﹣1834=□÷24,□÷24=2,□=2×24,□=48;(1800﹣□)÷24+36,=(1800﹣48)÷24+36,=1752÷24+36,=73+36,=109.答: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109.5.(2分)(800÷20+250)×4的运算顺序是()A.除→乘→加B.加→除→乘C.除→加→乘【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按照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可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最后算乘法,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800÷20+250)×4=(40+250)×4=290×4=1160所以(800÷20+250)×4的运算顺序是除→加→乘;故选:C.6.(2分)把7×21=147和147﹣40=107合并成综合算式是()A.7×21﹣107B.147﹣7×21C.7×21﹣4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先用7乘21求出积,再用求出的积减去40即可.【解答】解:把7×21=147和147﹣40=107合并成综合算式是7×21﹣40;故选:C.7.(2分)把12+4=16,16×3=48,96÷48=2这三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是()A.96÷(12+4×3)B.96÷[(12+4)×3]C.96÷12+4×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先用12加上4求出和,再用求出的和乘3求出积,最后用96除以求出的积即可.【解答】解:把12+4=16,16×3=48,96÷48=2这三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是96÷[(12+4)×3];故选:B.8.(2分)下面哪道题的小括号去掉后不影响计算结果?()A.(40+60)÷20B.300÷(5×6)C.200﹣(60×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按照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逐一分析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A、(40+60)÷20去掉小括号后,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改变了运算顺序,影响计算的结果;B、300÷(5×6)去掉小括号后,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改变了运算顺序,影响计算的结果;C、200﹣(60×2)去掉小括号后,先算乘法,再算减法,不改变运算顺序,不影响计算的结果.故选:C.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9.(2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有小括号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再按照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的顺序计算.【分析】按照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直接填空即可.【解答】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有小括号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再按照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的顺序计算.故答案为:小括号,小括号,算乘除法,算加减法.10.(2分)在四则混合运算的算式中,总是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错误.【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而且没有括号,就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解答】解:没有括号,按照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如:18×(7+3),=18×10,=180;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故答案为:错误.11.(2分)四则混合运算156﹣(45+82÷41)中,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最后算减法.【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56﹣(45+82÷41)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最后算减法,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156﹣(45+82÷41)=156﹣(45+2)=156﹣47=109.所以,四则混合运算156﹣(45+82÷41)中,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最后算减法.故答案为:小括号里面的除,小括号里面的加,减.12.(2分)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向右按顺序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分析】按照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直接填空即可.【解答】解: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向右顺序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故答案为:左向右,算括号里面.13.(2分)成长记录袋本单元我学会了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它们是: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我还知道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时,必须要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答案】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第七单元过关检测卷一、看图分一分。
(6分)二、填一填。
(16分)三、画一画。
(1题4分,其余每题6分,共16分) 1.找规律,接着画满10个。
(1) ▲△△▲△△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满9个。
3.涂一涂,圈一圈,填一填。
○○○○○○○○○(1)给右边2个○涂上颜色,把左边第2个○圈起来。
(2) 一共()个○,再添()个○就有10个。
四、每朵花应该栽在哪个花盆里?用线连起来。
(16分)五、照样子填数。
(8分)六、我会选。
(每题2分,共8分)1.我和4合成9,我是几?5692.10能分成3和我,我是几?6783.我可以由两个相同的数合成,我是几?4534.两个相邻的数合起来是7,我是其中较小的那个数,我是几?354七、把下面的星娃娃按要求进行分类。
(8分)按表情分:按大小分:八、看图解决问题。
(1题6分,2题16分,共22分)1.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2.看图填一填。
(1) 左起第()盒有8个球,右起它是第()盒。
(2) 右起第()盒与第()盒的球合起来正好是10个。
(3) 有5个球的盒子是右起第()盒,它左边的盒中有()个球,它右边的盒中有()个球。
(4) 右起第1盒中再放()个球就是10个球了。
答案一、二、部分空答案不唯一,如:三、1.(1)▲△△▲(2)○□2.○○○○○○○○○○○○○○○○○○○○○○○○○○○3.(1)略。
(2)91四、五、√√√√六、1.52.73.44.3七、八、1.(1)4(2)答案不唯一,如:2.(1)32(2)24(3)328(4)6。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检测试题一、读拼音,写词语。
(8分)XXXɡXXX XXXɡrónɡqiàchénɡchǔtuījiànɡuīfàn。
zào。
rè二、我能辨字组词。
(10分)删()恰()振()珊()洽()震()jiē()bēi()结背jié()bèi()三、选择填空。
(7分)冲垮冲刷冲洗1、洪水把大堤()了,淹没了好几个村庄。
2、马路经过暴风雨的(),显得格外干净。
3、湖水把岸边的石块()得十分光滑。
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如果……就……不但……而且……1、()XXX退休了,()她仍然关心我们。
2、()你要夺取冠军,()应该刻苦锻炼。
3、老师()关心我们的研究,()关心我们的生活。
4、()他平时刻苦研究,()成绩优秀。
四、下面的句子都有毛病,请你帮它改一改,把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分)1、爸爸穿上了大衣和帽子出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拿起用来打羽毛球的拍子,来到操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草原》这篇课文的作者是XXX先生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个小鸟从蓝天飞过,唧唧喳喳地叫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我能将句子补充完整,并写出出处或作者。
(10分)1、业精于勤,____________;行成于思,____________。
()162、有志者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一日难再晨,_________________,岁月不待人。
第七单元测试卷(包含答案)一、认真思考,正确填空。
1.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表示(),根据()画成(),然后把这些()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2.生活离不开统计,统计数据出了可以分类整理成()外,还可以绘成()。
3.用纵轴和横轴各表示整理的数据,能有涂格子的方法表示整理数据间的关系,这样的统计图是()。
4.一个平底锅里只能同时煎4条鱼,用它煎一条鱼需要4分钟(正反面各需要2分钟),煎4条鱼需要()分钟,煎6条鱼需要()分钟。
5.烤一个红薯大约需要12分钟,一个烤箱一个可以同时烤3个红薯。
那么烤10个红薯需要()分钟。
烤20个红薯需要()分钟。
二、我会判。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统计表与统计图的绘制都是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的。
()2.统计图应该在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绘制。
()3.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如果用2厘米长的直条表示90吨重的货物,那么5厘米长的直条就可以表示180吨重的货物。
()4.要具体的反映各年级女士人数的情况最好制成条形统计图。
()5.烙三张饼,两面烙,每面要3分钟,每只烙两张,一共需要12分钟。
()三、我会选。
1.( )和( )都可以用来表示数据。
A.统计表 B.条形图 C.画“正”字2.( )更能直观地比较数量的多少。
A.条形图B.统计表C.圆圈图3.小明给客人沏茶,节水1分钟,烧水6分钟,洗茶杯2分钟,拿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小明合理安排以上事情,最少需要()使客人尽快喝茶。
A. 7分钟B. 8分钟C. 9分钟D. 10分钟4.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4张饼,煎一张饼需要4分钟(正反面各2分钟),煎6张饼至少需要()分钟。
A.6B. 12C. 24D. 165.妈妈下班回家做饭,淘米需要2分钟,煮饭需要20分钟,洗菜要3分钟,切菜要2分钟,炒菜要10分钟。
如果煮饭和炒菜要用不同的锅和铲子,妈妈要将饭菜都做好,最少要用()时间。
A.22B. 25C.27D. 37四、熟能生巧算一算1、直接写出得数.240÷40= 90-28= 180×4=260÷20 = 840÷70= 30×26=2、列竖式计算。
第七单元检测卷(附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2.4○4.2”,比较大小,在○里应填的符号是()A. >B. <C. =D. ×2.在100米赛跑中,小明成绩是11.2秒,晓东成绩是10.9秒,他们的成绩()。
A. 小明好B. 晓东好C. 无法比较3.大于4.9而小于5.2的小数有()。
A. 0个B. 2个C. 无数个二、判断题4.小数都是比0大又比1小的数。
5.所有的小数都比整数小。
()6.小数就是比整数小的数。
()三、填空题7.填上“>”“<”或“=”.2.8________2.6 7.9________7.88.比较以下四种玩具的价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比较大小。
2.6元________26角 1.01元________ 1.10元10.把“>”“<”和“=”送回家。
①3.6+4.8________5.6+3.6 ②8.9-1.4________12.8-5.3四、解答题11.写写看。
写出4个比0.6小的数.12.比较大小.请你把它们的名次从多到少排列出来.五、综合题13.按要求分别写几个小数.(1)大于0.5的小数________(2)大于0.5而小于0.9的小数________(3)大于0.5而小于0.6的小数________六、应用题14.东山小学的同学采集树种,第一天采集了4.8千克,第二天采集了5.6千克,哪一天采集的树种比较多?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2.4<4.2,○里填“<”.故答案为:B.【分析】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据此比较.2.【答案】B【解析】【解答】解:11.2>10.9,所以晓东的成绩好。
故答案为:B。
【分析】路程相同,谁用的时间少,谁的成绩就好。
第七单元练习检测卷(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要统计和比较5─15届奥运会,韩国和中国获得金牌的情况,则要选用()统计图。
A. 条形B. 单式折线C. 复式折线2.下图是小明每天上学走的路程统计图,那么他从家到学校需要走()千米。
A. 5B. 2.5C. 103.育才小学六年级同学从学校出发,乘车0.5时,来到离学校5千米远的科技馆,参观1时,出馆后休息0.5时,然后乘车0.5时返回学校.下面四幅图中,描述了育才小学六年级同学这一活动行程的是图()A. B.C. D.4.在常见的折线统计图上,表示()A. 不变B. 缓慢上升C. 缓慢下降D. 大幅上升5.肖勇和妹妹一起去上学,途中肖勇发现忘带作业本,于是他跑回家,拿好作业本,马上向学校飞奔而去,刚好在校门口追上了妹妹,下面哪幅图描述的是肖勇和妹妹上学路上的情景( )。
A. B.C. D.6.晚饭后,爸爸去洗澡。
热水器里装有50升热水,爸爸洗了6分钟,用了40%的热水。
6分钟后,小明去洗澡,他也洗了6分钟,把热水器里的热水全部用完。
下面的图( )正确地描述了热水器里热水的体积变化情况。
A. B. C. D.二、判断题7.所有的统计数据,都要用折线统计图。
8.折线统计图一定比条形统计图好。
9.下图是三年级(1)班和(2)班同学参加课外小组情况统计图三(1)班参加篮球的人数最多10.折线统计图比条形统计图更好。
11.从折线统计图上看不出具体的数值三、填空题12.王越家旅行期间行车情况统计图。
①王越家旅行共行了________千米。
②到达目的地时共用了________小时,途中休息了________小时。
13.复式折线统计图既能看出两组数据的________,又能对两组数据的差异进行________。
14.下面是一辆旅游车往返于动物园和旅行社的时间和路程情况统计图。
(1)旅游车经过________小时到达动物园,游客在动物园参观了________小时。
第1页,总2页学校: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检测试卷(二)测试时间:90分钟 测试总分:110分一、填空。
(第4题4分,其余每题2分,共22分)1.在一条长40m 的道路两边每隔2m 放一盆花(两端都要放),一共需要放( )盆花。
2.一条20cm 长的手链,每隔4cm 穿一颗水晶,一共要穿( )颗水晶。
3.19名同学排成一列做操,每相邻两名同学之间的间隔都是1.5m,做操的队伍长( )m 。
4.学校有一条长60m 的小道,计划在道路一旁栽树,每隔3m 栽一棵,有( )个间隔。
如果两端都要栽树,那么共需( )棵树苗;如果两端都不栽树,那么共需( )棵树苗;如果只有一端栽树,那么共需( )棵树苗。
5.张伯伯准备在圆形池塘周围栽树。
池塘的周长是150m,每隔10m 栽一棵,一共要栽( )棵。
6.一根钢条长12米,工人师傅将其锯成长度相等的短钢条,锯了4次,锯成的钢条每段长( )米。
7.去年元旦,同学们给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升旗台的四边摆上花盆(四个角都要摆),间隔是1米,一共可以摆( )个花盆。
8.在周长是300m 的环形跑道上,每6m 插1面红旗,然后在每2面红旗之间每隔2m 插1面黄旗(两端不插),一共需要( )面红旗,( )面黄旗。
9.某实验员做实验,上午9时进行第1次观察,以后每隔20分钟观察一次,那么他第10次观察的时间是( )。
10.学校举行“庆元旦画展”,一共有15幅画参展,每幅画装裱成边长是0.6米的正方形,每两幅画间隔0.1米,将15幅画排成一排展览,至少需要长( )米的展板。
二、精心比较,慎重选择。
(16分)1.公园规划在一个圆形人工湖的周围每隔30m 设置一个石凳,一共设置26个石凳,这个人工湖的周长是( )m 。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检测练习试卷知识·能力·运用(共48分)一、让词语走进语境。
(6分)1. fú róng( )在夏天姐姐的diào qiǎn( )下都开了。
2.马路上出事了,一辆车的车门被撞出了一个kū long( ),场面非常hùn luàn( ),交警正在wéi chí( ) zhì xù( )。
二、给下列部件加上恰当的偏旁,组成新字填在括号里。
(8分)【各】 ( )阳 方( )【乍】 爆( ) ( )业【音】 解( )( )伴 【昔】 可( ) ( )施三、补充本单元所学的四字词语,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13分)①临危( )( ) ②舍己( )( ) ③忠于( )( ) ④惊慌( )( ) ⑤( )( )如焚 ⑥焦躁( )( )1.第一行的词语都可以形容人的 ,这样的四字词语我还知道: 、 。
第二行的词语都可以形容人的 ,这些词语中可以形容害怕慌张的是 。
(5分)2.词语①让你联想到了谁?试着用这个词语造句描述他(她)。
(2分)四、选择题。
(6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头晕B.日晕C.晕车D.红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分5分2.看了神舟十四号的新闻,小明在日记中写道:“航天员们为了实现飞天之梦,不辞辛苦,认真lǚ职。
”“lǚ”字他不会写,在字典中查到以下四个字,根据意思,小明应选择的一项是( )。
A.屡:接连着。
B.履:实行。
C.缕:线。
D.旅:出行。
3.一位老红军爷爷给我们讲述了当年的革命故事。
同时,他也用“( )”告诫同学们在美好生活中不能忘记了曾经的困苦生活。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C.不怨天,不尤人。
D.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7分)1.仿照下面的例句,把句子改写成含有一组连续动作的句子。
第七单元单元检测卷
一、填空题(50分)
1.(4分)我是聪明的小法官。
(对的在括号里画“√ ”,错的在括号里画“ ×”)
2.(5分)妈妈的一天。
3.(8分)想一想,填一填。
(1)1小时前是。
(2)1小时后是。
(3)2小时后是。
(4)2小时前是。
4.(4分)找规律,接着画。
最后一个钟面的时针应该指向,分针应该指向。
5.(4分)儿童节要比赛。
“六一儿童节” 歌咏比赛时开始,10时结束,歌咏比赛进行了小时。
6.(6分)最后一个钟面上的时针应该指向,分针该指向。
我发现后一个钟面时针分别指的数字
比前一个钟面上的数字多。
7.(8分)你能把下面4个钟面按一定的时间规律重新排列吗?(填序号)
( )→( )→()→( )
8.(8分)圈出正确的答案。
9.(3分)8时上课,谁迟到了?在下面的里的里面“√”。
二、计算题(6分)
10.(6分)下面的时间写对了吗?对的画“√ ”,不对的请改正。
(1)( )
(2)( )
三、操作题(21分)
11.(8分)连一连。
12.(8分)根据提示画出时针或分针。
13.(5分)读儿歌,猜时间,看表演。
四、解答题(18分)
14.(4分)小强的一天。
(把小强一天的活动和对应时刻连起来)
15.(4分)聪明的小法官。
(在正确的答案后画√)
16.(6分)写一写。
17.(4分)钟面上怎么都是10时?
五、解决问题(5分)
18.(2分)三个小朋友上午同时从学校出发去书店面是,他们到达书店的时间。
他们谁先到?在里画“√”。
19.(3分)谁的表最准?在它的下面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