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试制鉴定评审单
- 格式:pdf
- 大小:58.60 KB
- 文档页数:1
APQP表格填写要求:
1. APQP表格使用过程中,不允许私自修改表格格式,不允许自行增加或删减表格内容,严格按照表格要求进行编审批签字;
2. 表格中所有蓝色字为“提示”,不允许打印,表格使用时应删除;
3. 除“新产品立项评审”、“新设计零部件工艺路线评审”、“新设计零部件、材料供方评审”、“顾客工程规范及其更改评审”使用专属表格外,其它评审均使用《评审报告》。
其它评审包括:
设计输入
设计输出
阶段评审
设计方案评审
项目开发任务书评审
特殊特性评审
FMEA评审
试验项目评审
样件评审
设计验证评审
工艺验证评审
产品验证评审
产品包装规范
监视和测量装置开发计划评审
新产品设备设施需求计划评审
工装开发计划及评审
橙色图框:代表需要有评审过程;绿色图框:代表表格在企业标准化内管理;蓝色图框:代表表格在质量体系内管理。
一、项目计划和确认阶段
目小组艺中识别的特殊特性应一致。
五、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阶段。
上海市新产品试制鉴定计划项目产品鉴定办法正文:---------------------------------------------------------------------------------------------------------------------------------------------------- 上海市新产品试制鉴定计划项目产品鉴定办法(1996年5月28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新产品鉴定工作的管理,正确判别新产品的性能、质量和水平,促进科技成果产品化和新产品技术水平的提高,加速新产品推广和应用,根据国家科委《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产品鉴定是指有关科技行政管理机关聘请同行专家,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产品进行审查和评价,并作出相应的结论.新产品鉴定工作是主管科技工作的政府机关的行政管理行为。
第三条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委)指导和监督全市科技型新产品的鉴定工作.本办法的产品鉴定,由市科委归口管理,具体由市科委综合计划处负责组织实施,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批量生产前试制新产晶的性能、质量、水平、批量生产能力及市场前景,社会、经济效益等进行审查和评价。
第四条产品鉴定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科学民主、客观公正、注重质量、讲求实效的原则,保证产品鉴定工作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第五条产品鉴定是评价新产品水平和质量的方法之一,国家鼓励新产品通过市场竞争等多种方式得到评价和认可。
第二章鉴定范围第六条本办法鉴定的产品范围是本市和中央在沪各企.事业单位开发.试制、并已列人国家级或上海市级新产品鉴定计划的新产品。
第七条本办法所称的新产品是指在上海市范围内第一次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新工艺研制生产的科技型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有创新性、比老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使用功能,能提高经济效益,有推广价值的改进型产品。
新产品标准化审查制度1 目的为提高新产品标准化水平,加强新产品标准化管理,提高产品标准化水平和产品设计质量,特制订本制度。
新产品的设计、评审、试制、鉴定验收、批产等各阶段均按本制度的规定进行标准化审查。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研发部门新产品开发、客户化产品改进以及技术项目的引进(以下均简称为新产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1)新产品设计、评审标准化审查2)新产品鉴定验收标准化审查3 标准化审查人员的责任和权利1)标准化审查人员应由专业技术人员和标准化管理人员担任。
审查工作中,标准化审查人员应认真贯彻国家标准化的相关政策、标准,并对审查的产品、图样等是否贯彻有关标准和标准贯彻的正确性负责。
2)标准化审查中,标准化审查人员有权拒绝在不符合标准化要求的技术文件和图样上签字,凡未经标准化人员签字的技术文件和图样均不能生效。
4 新产品设计标准化审查新产品设计过程中的技术方案设计、工作图设计、样机试制、小批试制等阶段应完成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均应进行标准化审查。
1)在新产品初步设计编制技术任务书时。
设计人员应会同标准化人员提出标准化综合要求。
2)必要时,标准化人员应参加技术方案设计评审。
3)工作图设计阶段对工作图样及技术文件需进行标准化审查。
4)审查产品技术文件及企业标准草案,在投产前提出的正式产品的标准,按要求上报备案。
5)样机在试制阶段或小批试制阶段,对工艺、工装图样和技术文件进行标准化审查,并写出标准化审查报告。
5新产品鉴定验收标准化审查为评定新产品在标准化方面是否具备了正式的投产条件,新产品鉴定验收前必须完成《新产品标准化审查报告》,作为新产品鉴定验收时的必备技术文件。
6 企业产品标准批量生产的新产品在正式投产前,需制定企业的产品标准,并报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附:《新产品标准化审查报告》新产品标准化审查报告编号:。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1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产品试制控制。
2引用文件在下面所引用的文件中,对引用的标准和文件没有写出版本号,使用时应以最新发布的为有效版本。
GJB9001C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Q/QMS质量手册。
3术语和定义首件鉴定:对试生产的第一件产品进行全面的过程和成品检查,以确定生产条件能否保证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
4职责4.1研发部经理负责本程序组织实施和归口管理,并负责。
4.2研发部组织提供新产品试制用产品图样及其采购文件资料、检验试验规范等设计文件资料。
4.3研发部组织提供试制用工艺文件资料和组织工艺评审。
4.4研发部会同生产部负责新产品试制工作,并组织新产品试制前准备状态检查。
4.5品管部组织新产品试制过程中的检验试验和验证。
4.6研发部组织产品质量评审。
4.7研发部组织设计定型准备。
4.8研发部经理负责参与试制过程的工艺、质量评审。
4.9采购部负责组织采购品、外协件的提供与控制。
4.10生产部负责参与试制过程的工艺、质量评审。
5流程图无。
6管理内容6.1新产品试制过程本公司新产品试制过程一般为:建立新产品试制小组→接受设计输出→分析设计文件→编制和实施试制计划→验证试制结果→试制完成及总结。
6.2建立新产品试制小组新产品试制小组的建立由研发部经理组织成立,并明确各成员应负职责,经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6.3接受设计输出接受设计输出即由负责新产品试制的人员接受,由设计人员提供如下设计技术文件:a)经按规定审签有效的图样和技术文件。
b)新产品试制工艺文件、《关键件(特性)、重要性(特性)项目明细表》和必要的关键工序的工艺装备设计图样交中试组安排制作(需要时),以确保试制产品质量。
6.4分析设计文件生产部要充分分析研究图样和设计文件、工艺文件,对工艺的可行性要心中有数,对图样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应与设计人员沟通。
6.5编制试制计划a)根据公司要求合理安排试制过程和阶段时间进度以确保按期完成。
客
户项No Yes No 评审部门所要求的意见/措施负责人完成日期实际完成日期完成效果确认1PD 2PD 31)PD 2)TD 3)QA 4)PD 5)PD 6)PM 7)PM 8)QA 9)PM 10)PM 41)PM 2)QA 3)PM 4)PM/QA 51)PU 61)PM 2)PU 认定Cog niz anc e:产品实验结果是否OK 工艺参数是否受控是否明确通用换镶件产品及作业指导书试生产控制计划是否已经受控下发检验规范是否已受控下发作业指导书是否已受控下发原/辅材料准备包装确认产品技术规范、图纸、标准是否为最新有效版本操作人员是否满足生产要求生产线及设备是否满足生产要求工装样件认可工艺流程是否已最终确定小批试制原材料是否准备就绪是否得到客户的小批试制认可产品尺寸检验是否符合要求结论Conclusion:可行,直接进入下一阶段Feasible.Can directly enter the next phase 小组成员 / 职务 / 日期小组成员 / 职务 / 日期不可行,不可进入下一阶段,须先解决以上遗留问题。
Infeasible.Solving the problems before entering the next phase.包装材料是否已经准备就绪包装规范是否已经得到客户的确认 小批试制阶段评审表Phase Auditing Table 检测设备是否完好设备是否完好事 项模具状态是否完好是否有工程样品和标准样品可行,可进入下一阶段,并解决以上遗留问题。
Feasible.Can enter the next phase with some problems.BOM是否更新受控下发
技术质量部经理/ 日期Project Management Department Manager/Date:。
评审报告No.-图纸-工艺-标准已获-尺寸明确-环境-签样客户-设备-模治-设备-材料-材质-材料供应-材料代用-温湿-防尘对于-FAI 确-CPK 确-可靠满足-操作-人员-试产线体-产能-良率试产最终评审评审条件※判※不质量工程研发产品LS-QP-新产品试产评审表A质量1.2.3.4.5.6.7.试产确认操作人员检验与试验环境要求材料要求设备、模治具规格标准试产采用了与量产完全相同的线体、模具、夹治具。
A 工程试产的产能达到量产目标产能的60%以上。
A 工程设备和操作方式是否可以保证人员的安全。
A 产品试产过程存在问题点是否关闭A 工程操作人员经过培训并能够按照SOP规定的动作和要求作业。
A 产品通过条件:CPK≥1.33A 质量A 质量A 产品物料全尺寸85% OK,重要尺寸100% OK A 质量B 工程物料(尤其是特殊物料)存放与生产场所满足量产的要求。
A 产品材料与供应商已确认,能够满足量产需要。
A 工程B 质量模治具设计考虑了防错防呆和可操作性,能提高产能和良率。
B 工程材料特性规格要求已明确定义,A 工程设备精度符合加工需求,关键工序设备已调试OK。
A 工程模治具精度满足生产需求,可操作性强,能防错防呆。
A 工程客户对于环境物质的要求(Rohs、Reach等)已明确定义。
B 质量A 工程A 工程A 工程客户2D图纸或者内部设计图纸经过客户承认已归档发行。
A 研发工艺流程、关键工序参数、SOP具有可操作性并已归档发行。
A 工程试产数量评审项目细分项判定标准重要级别判定责任评审结果判定备注客户名称XXX物料名称BY8668组件物料编号8688000066物料材质C1020+TESA 68540试产日期1/1。
新产品研发试制管理规定1、目的为了对新产品开发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满足顾客的需求、提高企业的声誉,如期保质保量地完成新产品的试制任务,特制定本标准。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按顾客提供的图样、样品开发新产品的过程。
包括公司已生产的、顾客要求进行技术更改的产品,其控制程序按本标准执行。
3、职责3.1 业务部:a)负责履行合同评审程序。
在合同评审单中,应明确地预测产品的市场前景、表述顾客的要求(如质量、时间、数量);b)给技术中心提供新产品的图样、样件或更改指令,如果顾客或预见到市场对产品有特殊的要求,应提供详细的说明文件;c)适时地监控合同进程,对偏离合同评审要求的部门和责任人,有权做出处理并提出纠偏的要求;及时地与顾客沟通、协调,使公司的声誉不被损伤;d)负责新产品的送样、报验、结果反馈。
3.2 技术中心:a)负责参与合同评审,预算投资、确认公司的生产能力和开发时间满足合同的要求;b)根据评审通过的合同制定产品的开发计划、质量计划(需要时)、工艺方案、编制技术文件(包括外委模具的工艺方案确定)及模具设计,其余工作由外协厂家完成。
c)及时地检查开发计划的执行情况,对不能按计划要求完成工作的部门和责任人,即时做出处理并制定补救方案;对切实不能完成的计划,要及时反馈业务部推迟的时间并征得客户的确认,否则必须采取措施、满足顾客的需求;d)按时打样、报验、完善工装和技术资料。
3.3 采购部负责按期完成产品和工装所需材料、标准件的协作和采购等工作。
3.4 制造部负责及时完成试制用料、样品生产、模具调试和验收等工作。
3.5 品保部负责及时出具样件和模具验收的检验报告。
3.6 美达负责按期完成产品试制用原材料的准备和下料等工作。
3.7 各部门应高度重视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必须预见过程的不确定因素。
若不能按确定的时间完成的工作均应至少提前三天书面反馈原因,否则承担因此而带来的任何不良结果。
4、定义5、程序5.1 新产品开发工作流程图:业务部负责提供产品图样、样件及合同评审单技术中心负责技术经理或技术中心主任外协单位或技术中心负责外协单位或模具车间负责,采购部负责标准件和材料模具车间负责、制造部协同完成模具车间 、技术中心检查各项工作是否已完成技术下发样件通知单、制造部组织完成、品保部业务部负责 模具、技术、品保、制造部验收模具模具车间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5.2业务部负责把通过合同评审的各项要求和图样等资料提供给技术中心。
产品设计管理方案1 新产品设计控制方案可行性分析研究的内容和规范示意图可行性分析的具体实施措施如下所示。
1.组织调查国内、国外市场、重要客户以及重点市场的技术现状和改进要求。
2.组织广泛收集国内外产品的发展状况和专利技术信息等,并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新产品设计研发的可行性分析研究。
(二)产品设计管理在进行产品设计时,从确定产品设计任务书起到确定产品结构为止的一系列技术工作的准备和管理,是产品研发的重要环节。
1.确定产品设计任务书。
(1)产品设计任务书是在产品设计的初步阶段,由产品设计部向研发总监提出的体现产品设计的合理的改进性和推荐性意见的文件。
产品设计任务书经研发总监和公司总经理批准后,可作为实施产品设计的主要依据。
(2)产品设计经理负责组织编制产品设计任务书,其目的在于确定产品设计的最佳方案、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设计原理和主体结构等内容,现对其编写内容作如下规定。
◎ 分析该产品的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可行性分析研究 ◎ 分析市场动态及发展该产品具备的优势 ◎ 分析该产品发展所具备的资源条件和可行性 ◎ 初步论证该产品的技术、经济效益◎ 编制该产品批量投产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产品设计任务书内容说明图 2.相关内容的解释说明。
(1)产品设计的依据应为国内外相关产品的技术信息及市场经济信息,以使设计的产品可以在市场的性能和使用性方面填补市场“空白”或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并确保设计的产品在功能、形式等方面满足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2)产品的设计标准化要求如下表所示。
产品设计标准化要求说明表序号要求 备注 1 符合产品系列标准和同行业技术标准情况 列出应贯彻标准的目的和范围,提出贯彻标准的技术组织措施2 产品预期达到的标准化系数 列出推荐采用的标准件、通用件清单,提出一定范围的通用件、标准件系数指标3 对材料和元器件的标准化要求 列出推荐选用的标准化和外购件指标(3)产品设计经理负责组织对产品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着重研究、确定产品的合理性能,并通过不同结构原理和系统的比较分析,从而选出产品产品设计任务书内容 1.产品设计的依据 2.产品的用途及使用范围 3.对产品设计提出适当的意见 5.总体布局及主要构件结构简述 11.产品设计方案的评审情况12.产品设计实施、试制周期和经费预算 4.产品的基本参数和性能指标 6.产品工作原理,出具画出产品原理图、系统图,并加以说明 10.产品设计的最佳方案9.产品关键技术的解决办法及关键元器件、特殊材料分析 8.产品设计的标准化要求7.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分析和比较2 设计图纸审查管理方案设计图纸审查内容说明图(三)审查产品设计的可行性1.审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在结构、工艺、材料供应、工期、质量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能否满足设计图纸的要求。
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试制鉴定计划管理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已撤销),人事部(已撤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撤销),物资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90.10.17•【文号】•【施行日期】1990.10.17•【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科技经费与财务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关于印发<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发布日期:1997年11月29日实施日期:1997年11月29日)废止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试制鉴定计划管理规定(1990年10月17日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人事部、劳动部、物资部、国务院引进智力办公室、国家税务局、国家物价局、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国工商银行联合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新产品的计划管理,发挥计划调控和市场调节作用,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使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试制、鉴定计划(以下简称国家级试制计划)的管理工作规范化、条理化,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家级试制计划是国家引导、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发新产品,进行政策性调控的计划,是实施税收、价格、信贷、替代进口、出口创汇、物资、关税等政策优惠的依据,也是评定国家优秀新产品的基础。
第三条国家级试制计划,是在企、事业单位开发新产品的基础上,有重点地筛选其中符合国家级新产品条件的项目所形成的计划。
每年由国家科委会同国家税务局、国家物价局、中国工商银行、物资部、国务院引进智力办等部门组织编制。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的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科研型(全新型)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老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改进型产品。
用进口散件、零部件组装的国内尚未生产的产品,单纯为军工配套的产品,传统手工艺品,以及单纯改变花色、外观、包装的产品,均不适用本规定。
第五条新产品按地域划分为国家级新产品和地区级新产品。
在全国范围内第一次研制生产的新产品为国家级新产品。
产品设计评审验证管理规定1目的为规范产品的设计评审、验证,确保设计输出满足相应阶段设计输入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空调产品的全新项目、改型项目、研究项目。
3职责3.1设计开发部●项目组负责完成设计和组织样机制作,在评审会前完成评审会议所需的书面材料。
●设计三课负责审查评审资料是否完整并组织评审会,项目组编制《评审报告》(报告最终审批者为技术副总)。
3.2品质管理部●负责编制《测试评价方案》。
●负责对样机检查、测试并提供客观证据。
3.3技术工艺部●负责完成工装准备、工艺文件的编制,在评审会前完成评审会所需的书面材料。
3.4制造部●负责完成小批试制。
3.5采购部●负责协助项目组在不符合项整改中与供应商联系,并及时送样。
5.1评审委员会组成组成:主任 ----技术副总经理;副主任 ----技术总监、技术中心主任;委员 ----设计开发部、技术工艺部、制造部、品管部、采购部的正/副部长;其他成员----工艺设计课长、测试课长、总装课长、设计四课课长及相关工程师。
职责:评价项目各阶段成果与设计输入的符合性,评价设计文件的准确性,评价项目的先进性。
同时评价结构、性能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整改措施和整改结果。
5.2 评审通过与不通过的大原则:a、电器安全不合格的不能通过评审;b、实测性能数据未达到内控要求的不能通过评审;c、其它不合格项能否通过评审,需评审会决定。
5.3 试制、试产过程中各部门发现的不符合项,由发现部门各自整理汇总成规范的“不符合项汇总表”,经部门领导审核后发至开发部,再由项目小组进行最终汇总;提交评审时项目组须同时提交最终汇总的“不符合项汇总表”和各部门的单项“不符合项汇总表”,目的是确保评审时得到完全的不符合信息,从而尽可能减少评审风险。
5.4项目小组在进行问题整改时应根据最终汇总的不符合项汇总表开展整改,并保持相关整改记录,确保试制、试产过程中各部门提出的所有不符合项都得到关闭(不需要整改或没有能力整改的相关问题都必须在整改措施栏里予以注明)。
新产品试产样机评审检查表项目名称:评审项评审要素检查结果评审操作指导备注是否免结构1. 功能样机评审的遗留结构设计问题是否已全部解决?要求解决。
2、小试样机生产中结构验证问题是否全部解决?1)对出现的方案性或严重问题,要求修正;2)细节性问题要求有明确的解决措施和方法;允许存在部分的采购问题。
3、结构物料是否经过IQC检验?1)如果结构物料经过IQC正确检验,则认为合格;4、小试样机结构是否符合热测试试验要求?以专业试验室的实验报告为判定依据。
5、小试样机结构是否符合环境试验要求?以专业试验室的实验报告为判定依据。
6、小试样机包装是否符合包装试验的设计要求?以专业实验室的实验报告为依据。
7、小试样机结构是否符合安规试验的设计要求?以专业实验室的实验报告为依据。
8、小试样机结构是否符合EMC试验的设计要求?以专业实验室的实验报告为依据。
硬件1. 功能样机评审的遗留硬件设计问题是否已全部解决?要求解决。
2、小试样机试制中硬件问题是否全部解决?1)对出现的方案性或严重问题,要求修正;2)细节性问题要求有明确的解决措施和方法;3、硬件物料是否经过IQC检验?1)如果硬件物料经过IQC正确检验,则认为合格;4、小试样机硬件是否符合热测试试验要求?以专业试验室的实验报告为判定依据。
5、小试样机硬件是否符合环境试验要求?以专业试验室的实验报告为判定依据。
6、小试样机硬件是否符合安规试验的设计要求?以专业实验室的实验报告为依据。
7、小试样机硬件是否符合EMC试验的设计要求?以专业实验室的实验报告为依据。
评审项评审要素检查结果评审操作指导备注是否免工装与设备1、生产工装与设备是否已提供?工装与设备应全部提供。
2、对操作人员使用工装与设备的培训是否已完成?所有操作人员是否已经得到培训或者过去已经得到过如何操作这些设备的培训3、已到位的工装与设备是否符合设计、使用要求?测试流程和测试方法是否合理?主要评估工装与设备是否能满足测试要求,是否考虑生产线人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