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名单
- 格式:doc
- 大小:86.00 KB
- 文档页数:3
附件2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考核指标体系与说明(试行)注:以下所有指标企业均需提供有效证明材料。
院士专家工作站考核指标内涵细化说明(一)工作站基础建设情况1、“1-1制度建设”指标中,“①《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办法》”是指建站单位被认定为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后,根据实际运行情况修订的《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办法》。
“②院士工作站相关配套制度建设”是指除《管理办法》、《工作指南》以外的配套制度(如在站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科研项目立项、转化、日常经费和奖惩管理制度等)的建设。
“③院士工作站工作指南”是院士工作站每年向签约院士及其创新团队提供的工作指南,具体包括工作站年度工作计划、企业技术创新计划、企业技术成果需求等内容。
2、“1-2配套条件”指标中,“①固定的工作场所”是指建站企业用于院士工作站人员日常办公以及研发、产品产业化等场所。
“②院士及其创新团队的配套生活保障”是院士工作站为院士及其创新团队配套的生活条件、福利待遇等保障和服务工作。
“③科研设施(设备)及信息化建设情况”中“科研设施(设备)”是指院士工作站中的设施和设备,“信息化建设情况”是指工作站在图书资料、网络、数据库等方面的建设、使用情况。
“④院士工作站及建站企业的科研实力”指院士工作站及建站企业是否建有博士后工作站、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等研发载体。
3、“1-3资金保障”指标中,“①安排专项运行经费和科研经费”是指建站企业每年安排用于院士工作站建设、运行和科研的经费。
“②院士工作站财务实行单独核算”是指建站企业对院士工作站日常运作中产生收支在总账中单独列科目进行核算。
(二)工作站团队建设情况1、“2-1引进院士团队人数及结构”指标中,“①引进院士及其创新团队数量及组成结构”指院士工作站引进的并开展实际合作的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名单及组成结构。
“②引进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在站的工作时间”是指引进的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到工作站工作的次数及时间。
武汉综合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武汉综合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研究院)为实施科技兴企、人才强企战略,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政策扶持,促进综合交通行业高层次产学研合作,发挥院士专家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和带动作用,决定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以下简称院士站)。
第二条为促进院士站规范化管理,保障运行质量,根据《中国科协关于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指导意见》、《武汉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研究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发挥院士专家的技术引领作用,帮助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团队,集聚创新资源,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产学研紧密合作,突破关键技术制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带动企业科技创新人才成长。
第二章目标管理第四条院士站建设坚持以交通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合作项目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以实效为根本的基本原则。
其主要任务为:(一)以综合交通研究为核心,开展产业及企业战略咨询和技术指导;(二)围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急需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组织院士及其创新团队与企业研发技术人员开展联合攻关;(三)将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关于综合交通的技术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开展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四)与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共建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企业创新人才,指导和带动我院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第五条维护好建站基本条件。
与相关专业领域1名及以上院士及其团队签订不少于3年的建站协议和具体项目合作任务,提供必要的工作和办公环境条件;建立企业研发机构,配备科研人员不少于15人,年度科研投入经费不低于销售额的2%;工作机制完善、制度健全,有年度工作指南、工作计划和总结;发挥企业科协在创新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第六条建立健全以项目为核心的目标管理体系。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要求、促进行业进步关键技术、解决工程技术难题以及企业自主创新需要,开展技术创新,广泛征集意见,建立课题研究项目库。
院士专家工作站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实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民营企业创新已成为推动企业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为了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创新,我国在2014年开始实施了院士专家工作站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批院士专家工作站,为民营企业提供创新支持和技术指导。
本文将重点介绍院士专家工作站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实践和成效。
一、院士专家工作站的背景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创新的主要主体,但由于创新资金、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不足,民营企业在创新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决定以院士专家的名义,组建专家团队,为民营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创新指导和人才引进等服务,帮助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1. 技术支持和指导:院士专家工作站针对民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指导,帮助企业克服技术难题,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 人才引进和培养:院士专家工作站通过引进和培养高级人才,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和技术骨干,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3. 创新平台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通过引进先进的科研设备和技术平台,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创新平台,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4. 资金支持和项目合作:院士专家工作站通过与政府和金融机构等合作,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项目合作的机会,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
自2014年以来,院士专家工作站在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方面,通过院士和专家的指导,很多企业成功解决了一系列的技术问题,推动了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通过引进和培养人才,很多企业成功招聘了一批高级人才和技术骨干,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
院士专家工作站还通过与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合作,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项目合作和资金支持,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的创新发展。
尽管院士专家工作站在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目前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数量和覆盖范围还不够广泛,大部分站点集中在一些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的民营企业创新仍面临较大的压力。
化工院士简介1.金涌,化学工程专家,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2.毛炳权,高分子化工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3.闵恩泽,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4.欧阳平凯,生物化工专家,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5.汪燮卿,有机化工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4)6.魏可镁,化肥催化剂工程技术专家,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4)7.袁晴棠,石油化工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5)8.袁渭康,化学工程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6)9.周光耀,无机化工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6)10.倪维斗,动力机械工程专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7)11.秦裕琨,热能工程、燃烧学专家,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7)12.谢克昌,煤化学工程专家,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8)13.徐旭常,热能工程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9)14.岳光溪,洁净煤技术专家,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9)15.林励吾,物理化学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0)16.彭少逸,物理化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0)17.顾夏声,环境工程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1)18.季国标,化学纤维工程技术专家,1994年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1)19.钱易,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2)20.孙晋良,产业用纺织材料及复合材料专家,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2)21.张懿,环境化学工程与过程工程专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3)22.曹湘洪,石油化工专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4)23.关兴亚,石油化工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颁发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9.03.15•【字号】粤府〔2019〕26号•【施行日期】2019.03.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其他规定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颁发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的通报粤府〔2019〕26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广东省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方案》等规定,经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审、省科技厅审核,省人民政府批准授予李立浧院士、马骏教授突出贡献奖;授予“基于微纳光纤的光捕获与光操控”等12项成果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先进材料与结构力学行为及其失效机理的研究”等10项成果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超导磁共振快速成像关键技术、系统与应用”等8项成果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基于实时统计分析的高可信生命体征监测关键技术及产品应用”等6项成果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授予“果蔬冷链控制关键技术与装备创制及应用”等29项成果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授予“高效悬浮液体肥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103项成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授予郭瑞·弗拉基米尔、马丁·门席斯、周国富、诸自强、黄国全5名专家科技合作奖。
全省科学技术工作者要向获奖者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服务国家、造福社会的优良传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破解创新发展难题,为我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贡献智慧和力量。
附件: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广东省人民政府2019年3月15日。
淡泊名利默默奉献——记广东省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李国亮佚名
【期刊名称】《企业科协》
【年(卷),期】2014(000)006
【摘要】李国亮同志,现任广东省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科技创业服务部部长,广东省企业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近年来,他积极组织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企业创新,促进广东“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和“会企协作”创新活动蓬勃开展,推动建设“广东省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积极开展创新方法培训和知识产权巡讲等活动,帮助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探索科技团体服务企业发展的新路子,在服务企业创新和服务科技工作者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先后被广东省政府评为“广东省节能先进个人”,被广东省科协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并获得广东省政府授予的“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
【总页数】2页(P42-4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3.1
【相关文献】
1.李国辉:创新,树立服务机构的别样旗帜——记吉林省四平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李国辉 [J], 蒋辉
2.淡泊名利,默默奉献 [J],
3.春风大雅能容物-记广东省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科技创业服务部部长李国亮 [J], 田晓东
4.淡泊名利意志坚默默耕耘勤奉献——记湖北省来凤县财政监督局副局长白选志
[J], 邓秋生
5.谦虚谨慎、淡泊名利、兢兢业业、默默奉献──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为李中善同志从事设计工作55周年召开座谈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名单共592家省属企业(共18家)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物资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省广弘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宏大爆破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省广业电子机械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技术中心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中铁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技术中心华润水泥投资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省粤晶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新软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华隧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市(共109家)广州市珠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无线电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百花香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美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珠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迪森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金鹏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万宝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市华南橡胶轮胎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钢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广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番禺珠江钢管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白云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毅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广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秀珀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市浪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擎天实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天马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七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博创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市番禺华南摩托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宏昌胶粘带厂技术中心广州市中新塑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纺织工贸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汇香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方欣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市合诚化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大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华南资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市红日燃具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市大阳摩托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双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托肯恒山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番开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造纸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飞达音响专业器材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市京龙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三雅摩托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赫尔普化工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机床厂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市安达汽车零件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市建筑机械施工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工程总承包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精益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市鹏辉电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广铝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立达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华工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市鸿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岭南电缆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市万世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英格发电机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林叶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市嘉诚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中经汇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飒特电力红外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市好迪化妆品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久泰能源(广州)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市珠江灯光音响实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志圣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欧派家居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市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市锐丰建业灯光音响器材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万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市雅江光电设备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路翔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天王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中车轨道交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慧谷化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技术中心广东南方碱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技术中心广州江河幕墙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合诚实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市高士实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高新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珠江电信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珠海市(共33家)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珠海裕华聚脂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珠海中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珠海方正科技多层电路板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珠海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信和平智能卡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珠海市乐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蓉胜超微线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珠海富华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珠海金山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炬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珠海和佳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珠海元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珠海许继电气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珠海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珠海双喜电器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珠海润都民彤制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珠海市金邦达保密卡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珠海经济特区红塔仁恒纸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珠海健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溢多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珠海赛纳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珠海市讯达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长园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汤臣倍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汕头市(共25家)汕头东方超声集团技术中心汕头超声电子(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广东金刚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汕头市东风印刷厂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汕头华兴冶金备件厂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骅威玩具工艺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省金叶烟草薄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光华化学厂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潮宏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南洋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皮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熊猫日化用品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星辉车模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树业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群兴玩具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名臣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猛狮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汕头市达濠市政建设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东方锆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润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省宜华木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凯撒(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自动化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佛山市(共67家)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佛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蒙娜丽莎陶瓷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省佛山水泵厂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珠江开关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佛山石湾鹰牌陶瓷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南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雪莱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电缆厂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省九江酒厂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凤铝铝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坚美铝型材厂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吉熙安电缆附件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盛路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炜林纳功能材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新合铝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大福摩托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佛山市蓝箭电子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博德精工建材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佛山市诚丰模具塑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佛山德众药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伊立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佛山市南方包装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联邦家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佛山欧神诺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欧文莱陶瓷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佛山市南海力丰机床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亚铝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伟业铝厂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好帮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昭信平洲电子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文灿压铸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华昌铝厂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佛山市华鸿铜管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佛山市康思达液压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佛山市水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昭信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佛山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南方风机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新润成陶瓷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广特电气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佛山市华全电气照明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西屋康达空调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佛山市广顺电器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佛山市中格威电子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新昇电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东方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佛山市源田床具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佛山分析仪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菱王电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宏陶陶瓷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伊戈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阳晨厨具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精达里亚特种漆包线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新劲刚超硬材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佛山新长盛塑料薄膜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顺德区(共51家)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顺特阿海珐电气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佛山市顺德区震德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康宝电器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顾地塑胶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松本电工电器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申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华润涂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德美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圣都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必达电器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佛山市顺德甘竹罐头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省顺德开关厂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锻压机床厂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精艺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佛山市顺德区瑞德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莱雅化工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恒基金属制品实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德冠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丰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亿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富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伊之密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达美胶粘制品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盈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顺威精密塑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佛山顺峰山庄饮食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美涂士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本邦电器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万昌印刷包装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东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瑞图万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威博电器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华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奔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欧浦钢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东箭汽车用品制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新粤建材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万联包装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华钿勇士汽车用品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奥特龙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科顺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东方管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韶关市(共5家)广东东阳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省韶铸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技术中心广东省翁源县茂源糖业有限公司韶关液压件厂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河源市(共8家)河源市力王实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大顶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河源万峰陶瓷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河源富马硬质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维图通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河源市雅达电子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西可通信技术设备(河源)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立国制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梅州市(共10家)广东梅雁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宝丽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威华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塔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天诺民爆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强华汽车无刷发电机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福建材(蕉岭)精化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宝丰陶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梅州博敏电子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长乐烧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惠州市(共13家)惠州市华阳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惠州市德赛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侨兴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奥美特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省博罗先锋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惠州宝柏包装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惠州硕贝德无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红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汕尾市(共1家)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市(共56家)广东志成冠军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银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省福利龙复合肥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华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市金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市迈科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市广大制冷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市华美食品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市南兴木工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市日新传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信义玻璃工程(东莞)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市贝特利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洛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正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市东阳光电容器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领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五星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市智乐堡儿童玩具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市TR轴承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佳彩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市金河田实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市奇声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徐记食品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市华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市科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信易电热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龙昌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康舒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市康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理文造纸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力优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超盈纺织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市金翔电器设备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华宝鞋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市太平洋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市石龙富华电子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虎彩印刷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市高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市保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盈拓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南玻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市奕东电子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锦泰食品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环球石材(东莞)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市光华实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玉兰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大族粤铭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快意电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市精丽制罐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中山市(共58家)美加科技(中山)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长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中山华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中炬高新技术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中山市华锋制锁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中山市龙的电器实业有限公司中山大桥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中山榄菊日用制品有限公司中山市明阳电器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凤凰光学(广东)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中山市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霍尼韦尔朗能电器系统技术(广东)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中山市华艺灯饰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中山市康妮雅服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通宇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三和管桩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中山市中智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铁将军防盗设备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中山市琪朗灯饰厂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完美(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奥马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皆利士多层线路版(中山)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中顺洁柔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格兰仕(中山)家用电器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中山市日丰电缆制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中山市祥基电器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固力保安制品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永大(中山)有限公司技术中心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达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依顿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中山市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中山市力泰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欧亚包装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中山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东腾骏动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2022年度深圳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申报指南一、申报条件(一)申请单位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在深圳市(包括深汕特别合作区)依法注册满1年及以上、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2.与院士(专家)签约建站,合作期限不少于3年;3.建站单位生产经营或运行状况良好,诚信守法,具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完善的财务制度;4.建站单位具有20人及以上的科研团队,其中中级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专职科研人员不少于30%。
(二)签约院士(专家)符合下列条件:5.院士是指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是指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瑞典、丹麦、挪威、芬兰、比利时、瑞士、奥地利、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新加坡、韩国、西班牙、印度、乌克兰、以色列等国家最高学术权威机构会员,研究方向需符合深圳市产业导向,与建站单位的科研方向和技术领域一致;6.符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关于“每名未退休院士受聘的院士工作站不超过1个、退休院士不超过3个,院士在每个工作站全职工作时间每年不少于3个月”的要求。
二、关于资助经费相关事宜1.工作站资助经费为事后资助,对批准建站单位给予50—100万元经费资助。
2.未享受过我市同类型财政经费资助的申请单位,可申请经费资助;已享受过我市同类型财政经费资助的申请单位,可申请建站,不再给予经费资助。
因因国家和省市政策调整,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提出退站申请且已按要求退回资助经费的除外。
3.资助经费仅用于院士(专家)工作站实验室建设开支费用和购置与工作站合作项目有关的专用仪器设备费用。
各建站单位使用财政资金全额或主要出资购置的用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的,单台套价值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含50万元)的科学仪器设备、专用软件和实验装置需纳入深圳市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管理,对于单台套价值在50万元以下的科学仪器设备,管理单位可自愿申报,纳入市平台管理。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院士工作站建设的管理办法正文:----------------------------------------------------------------------------------------------------------------------------------------------------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院士工作站建设的管理办法(广东省科学技术厅2011年12月7日以粤科产学研字〔2011〕154号发布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充分发挥我省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合作优势,搭建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引进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我省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院士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是指以省内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有条件的专业镇及高新区等科技园区为依托,以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为导向,以省内外院士及其创新团队为技术核心,联合攻克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一种组织形式和载体。
工作站采取政府推动,院士参与,企业管理,市场运作的建站模式。
第二章主要任务第三条工作站的主要任务是:(一)开展产业及企业发展战略咨询和技术指导。
(二)面向广东产业,联合多方力量,建立技术创新平台,开展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究以及重大创新产品的研发,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
(三)积极引进院士及创新团队的科技成果(包括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在工作站和企业进行转化,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四)依靠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建立博士、硕士培养基地,为我省培养高端创新型研发科技人才。
(五)充分发挥院士整合协调作用,带动组合广东科技队伍,争取更多国家重大项目及培养高层次科研领军人才。
第三章管理机构及职责第四条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省科技厅”)作为主管部门,负责工作站的认定、管理和服务,主要职责是:(一)负责推进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科技合作与交流,邀请组织院士到我省考察指导,促进院士与我省相关企业和单位进行对接,建立合作关系。
INFORMATION资 讯32018·8万元,2018年上半年该部分业务持续亏损1 063.05万元。
福成股份表示,该行业处于持续亏损状态,其疲弱态势已影响公司业绩的进一步提升。
同时,目前公司主营业务已发生较大变化,尤其是利润的构成来源主要是殡葬服务业,因此,“公司决定进行战略调整,拟处置处于亏损的肉牛养殖及屠宰加工业。
”关税重挫美国猪肉出口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从今年年初至5月,美国对中国大陆以及中国香港的猪肉出口就分别下降了18%与6%。
预计今年6-7月,美国猪肉对华出口还将继续下滑,尤其是从7月6日起,中美开始对双方彼此的部分出口产品征收25%的关税,美国的猪肉也将由此受到影响。
艾奥瓦州立大学的经济学家们预测称,中美贸易争端或导致美国的猪农们承受蒙受巨大损失,从3月起,按头数计算,每头猪要损失约18美元,分摊至全年,一年平均损失超过20亿美元。
河北养猪企业双鸽股份挂牌新三板8月2日,河北双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鸽股份”)挂牌新三板。
双鸽股份主要从事生猪养殖、生猪屠宰及肉制品加工、销售。
公司客户主要为生猪商贩、连锁商超、肉制品加工厂、农贸市场的个人摊贩。
数据显示,双鸽股份2016年度、2017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77亿元、6.5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 126.42万元、1 349.62万元。
饲 料中国大豆进口量十五年来将首次减少美国农业部和中国农业农村部部均预测称,中国将在2018/2019种植季减少大豆进口。
中国农业农村部还称:“进口关税生效后,全球大豆贸易格局面临重新平衡”。
中国农业农村部7月12日下调了2018/19作物年度大豆进口预估至9 385万吨,比上月预测值调减180万吨,这将是2004年以来第一次进口减少。
同一天,美国农业部在月度全球农产品供需报告中说,中国将在2018/2019种植季进口约9 500万吨大豆。
而美国农业部在6月还曾预计,中国大豆进口量将在2017年9 554万吨基础上进一步增至1.3亿吨,再度刷新历史记录。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管理与资助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6.10•【字号】深府规〔2021〕4号•【施行日期】2021.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管理与资助办法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现将《深圳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管理与资助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深圳市人民政府2021年6月10日深圳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管理与资助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管理职责及分工第三章建站主要任务和建站条件第四章申报与评审第五章资助经费第六章管理与评估第七章违规处理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推进深圳市院士(专家)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建设、管理和服务工作,充分发挥院士(专家)的技术引领作用,促进企业成果转化、培育创新团队,根据《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发〔2016〕9号)等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工作站资助经费纳入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市科协)部门预算,专项用于院士(专家)工作站特定用途支出。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院士是指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是指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瑞典、丹麦、挪威、芬兰、比利时、瑞士、奥地利、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新加坡、韩国、西班牙、印度、乌克兰、以色列等国家最高学术权威机构会员。
第四条工作站是以深圳市(包括深汕特别合作区,下同)依法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科研与技术合作项目为载体,与院士(专家)在深圳市共同建立的技术创新工作平台。
工作站资助经费管理遵循公开透明、科学规范、注重绩效的原则。
第二章管理职责及分工第五条市科协作为主管部门,负责工作站的培育、认定、管理和服务,主要职责如下:(一)负责制定工作站管理制度和评估办法;(二)负责将工作站经费编入年度部门预算,编制中期财政规划,按规定执行年度预算;(三)负责申报受理、组织评审、经费拨付、经费追回等全周期管理,组织实施监督检查,负责资助经费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四)负责向中国科协、广东省科协报备我市建站情况;(五)负责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开展工作站建站公开工作;(六)职能范围内的其他工作事项。
高端引领产业为先——广东省院士工作站建设纪实刘启强;李蓉【期刊名称】《广东科技》【年(卷),期】2017(000)007【总页数】3页(P38-40)【作者】刘启强;李蓉【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编者按:广东省院士工作站建设是广东“三部两院一省”产学研合作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从2011年正式开展以来,广东省院士工作站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分布于全省各地,涉及广东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121家院士工作站,正以高端引领,产业为先的原则,为广东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及提升广东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005年以来,广东先后启动实施与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产学研合作,率先在全国开辟了“三部两院一省”的产学研合作大格局。
这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创举,不仅大幅提升了广东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力推动了广东产业的转型升级,还在全国创新驱动发展一盘棋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底,省部院产学研合作累计财政投入50亿元,带动地市财政投入200多亿元,社会及企业投入1000多亿元,吸引了全国312所高校、332个科研机构齐聚广东,开展产学研合作创新,有效提升了广东科技创新能力。
在省部院产学研引领带动下,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广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依托外部优势科技资源,积极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自2008年以来,打造了一批研发实力强、协同创新效益好、引领示范作用强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为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来自广东省科技厅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全省共建立204家产学研创新联盟,2651家省级工程中心,121家院士工作站,195家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
其中,从2011年开始启动的广东省院士工作站建设,作为“三部两院一省”产学研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又一创举,经过6年实践探索,已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