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课外阅读策略指导课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2
新目标七下Unit 10阅读学法导学案学习目标:1. 能够掌握单词及短语: candle, blow out, make a wish, in one go,come true等。
2.能够学会运用预测、略读、扫读、归纳信息等阅读策略获取文章信息。
3.能够通过阅读提高文化意识和培养深入思维能力。
4. 了解不同国家的生日食物文化,乐于对身边人表达爱。
课前自学一、在语境中猜测下划线的单词或短语的中文意思,并把答案写下来。
1. Most people have a birthday cake with candles on their birthday. _________________2. Usually, people make a wish on their birthday. _________________3. After you make a wish, you should blow out the candles. ________________4. You should blow out the candles in one go. Don’t blow out them one by one. _________________5. You should work hard, so that you can make your wish come true. _____________________课中导学一、根据题目、图片做预测。
1. What is the article mainly abou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How old is the gir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运用略读策略,选择段落大意。
新目标七下Unit 7阅读学法导学案学习目标:1. 掌握重点词汇及用现在进行时态表达正在做某事。
2. 学会运用预测、略读、细读、文本转化、分析等阅读策略获取文章信息,并达成向读学写。
3. 人在旅途,享受旅行,学会分享。
课前自学一、在语境中猜测下划线的单词或短语的中文意思,并把答案写下来。
1.England is a very beautiful country in Europe.2.China is a great country.3.There are different places of interest in China, such as the Great Wall, the summer Palace and Tian’an Men Square.4. I will come back next week, so you can see me soon.5. There is a maple leaf on the flag of Canada.6. She is having a great time in Hongkong, and she is shopping now.7. There are many great trees on the mountain.8.My brother is sitting on the chair.课中导学一、根据邮票预测明信来自哪里。
➢Predict 1:二、根据postcard回答问题。
1.1.从邮票预测明信片来自哪里:from__________(1)Who is writing the postcar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Whom is the postcard t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Who is writing the postcar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Whom is the postcard t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以下文章,找出文章大意。
人教七下英语u11阅读教学设计本教学设计针对人教七年级下册英语第11单元的阅读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帮助学生掌握重点词汇和短语,理解并运用文章中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与语言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1.读准确、流利,理解文章的意思。
2.通过阅读,掌握文章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
3.培养学生试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并运用文章中的单词和短语。
2.掌握文章主要内容,进行全面的阅读理解。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2.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3.小组讨论活动的题目清单。
四、教学过程Step1:导入新课1.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并简要介绍英语阅读的重要性。
2.利用课件和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2:阅读技巧训练1.教师向学生介绍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浏览文章并获取主要信息。
2.让学生尝试用扫读和略读的技巧快速阅读一篇短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Step3:词汇和短语学习1.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向学生逐一介绍文章中的生词和短语,并帮助学生掌握其意义和用法。
2.让学生自己动手使用这些词汇和短语,进行口头练习和写作练习。
Step4:整体阅读理解1.组织学生合作阅读一篇较长的文章,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阅读完毕,并回答一系列问题。
2.学生互相检查答案,及时纠正错误。
Step5:讨论和解决问题1.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文章中的一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2.鼓励学生在小组中互相提问、解答,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Step6:巩固和拓展1.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针对文章内容展开角色扮演游戏或情景对话,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布置相关的综合练习,检查学生对该单元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Unit 1 C an you play the guitar?Section B (2a-2c)(阅读课)教学思路本节课是一节阅读课。
其中2a部分是三篇介绍自己爱好和能力的小短文,2b是三则寻求帮助的广告,而2c的教学任务是整合2a,2b。
教师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这群只接触过半年多英语的学生,这群学生在英语口语和作文方面比较薄弱。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介绍自己的爱好和能力,重难点是学会分析作文。
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教师在这节课中通过“读前——读中——读后”三个环节安排一系列的活动,环环相扣,引导学生由词到句再到篇,培养和训练学生组织语言、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读前,教师通过让学生猜测老师的能力和喜好,跟学生互动,导入2a短文。
预测2a三位同学的喜好和能力。
然后check自己的预测结果。
读中,教师通过导入Some people need help and some people can help.引出三篇广告之一,让学生给出标题,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后面两篇广告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独立完成。
给学生一些阅读指令和任务,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读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2a,2b内容完成电话对话,并引导学生自编写对话,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交际能力。
最后,在Homework环节,让学生根据本节课内容写信,巩固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为下节课的作文学习埋下伏笔。
教学过程Step 1 GreetingStep 2 Before You Read●教师让学生猜Can you do…?引导学生关注情态动词can以及具体活动(激活语言和目标内容)●教师询问学生can you do…,进一步强化目标语言。
●教师导入Some people need help and some people can help.Step 3 While You Read●预测内容(阅读技巧)What can they do?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出理由(思维的培养)●学生独立阅读,check自己的预测●教师check,指出要点(注意学生读答案)●教师导入第一篇广告,通过启发让说出文体。
教学设计
1.教学背景
中小学英语大纲中间明确提出:在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基础上,要“侧重培养阅读能力”。
“得阅读者得天下”。
目前我们很多英语阅读课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以文章为语言实体的基础上,忽视了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获取信息的能力。
英语课外阅读是巩固课堂阅读教学成果、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
泛读材料多,情景复杂,所提供的语言现象极为丰富,最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精读中进行对比、概括,从而认识一定的语言规律。
2.教学对象
成都十八中七年级10班同学。
在一学期有余的英语学习基础上,学生具备一定英语精读、泛读能力。
但大多停留在课内阅读,以及完成阅读题目阶段。
对生词较多的课外阅读,则具有畏难情绪,不愿挑战。
3.教学内容
文本来自《21世纪报》572、573期。
《21世纪报》与人教版英语课本内容有一定关联。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背景知识上的难度。
内容新颖有趣,谈论同龄人的相关生活等,和中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学生对文本感兴趣。
4.教学重难点
对七年级学生来说,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影响其今后发展。
课外阅读的趣味性,不仅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并且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这是其重要性。
然而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主客观的难度确实存在。
在教学前,为学生做好挑战难度的心理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讨论后作答的方式。
在教学后,搜集学生的意见反馈,并且作好调整。
以上一些方式,不一而足,均可以帮助缓解这种难度带来的困扰。
5.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更多词汇与表达,拓展自己的词汇量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能够阅读中等难度的课外阅读文章,能基本明白文章大意(3)策略目标:此目标为本堂课主要内容。
通过阅读策略的讲述以及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抓文章大意,获取细节信息,根据上下文猜词等阅读策略。
(4)文化目标:通过阅读了解美国童子军、澳洲学习生活,补充文化对比方面的知识。
(5)情感目标:通过结对活动、小组活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教师引导,争取帮助学生克服英语课外阅读畏难情绪。
通过对国内外同龄人课内外生活的了解,拓宽视野眼界,对自己的生活及国内青少年生活进行思考。
6.教学步骤:
(1)Greetings:
老师与同学们互相问好,随手拿起一本书,用”Do you like books?””Do you like reading?”开始本次课的学习:”Let’s read. It is kind of difficult but interesting. I hope we can enjoy reading”. (2)Lead-in:
由国内的少先队员引入国外同龄人的一个活动组织:scouts,童子军。
引起学生愿意去了解童子军的活动的兴趣,从而开始篇章的学习。
(3)Reading the first article:
从图片及标题出发,以及阅读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从而归纳出who, what, how等等,最后总结出文章的main idea。
速读一些信息,快速获取关键词,取得信息。
学生在前两个步骤的信息铺垫下,在五分钟内完成阅读,获取细节,填表的任务。
学生两两讨论,最后发言。
老师与学生一起核对答案。
追问答案出处。
(老师可采用注释、图
片等帮助学生理解)
老师带领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similar”一词的含义。
学生与老师互动,通过中国少先队员与美国童子军的对比,深化对文章的理解。
总结阅读策略”how to get the main idea””how to get the details”,回顾在本篇阅读中运用的策略。
(4)Drills and Practice:
“It’s your turn”提醒学生独立运用所学策略完成第二篇文章Learning new sports in Australia excites me
首先获取main idea
然后在五分钟内获取细节信息,完成retelling。
与小组成员讨论、确认,最后全班核对答案。
最后,讨论自己的生活与文章主人公的生活,引发思考。
(5)Consolidation and homework
总结阅读策略,重提阅读的挑战性与趣味性。
提出希望学生们对阅读。
家庭作业为一篇幽默故事,轻松易读,再次降低难度,培养兴趣。
7.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教态自然。
第一次录播,扩音器音量不够,导致后排听课老师听不清楚。
Retelling部分没有给学生印发文本,导致后来因设备问题看不清屏幕时,对学生完成造成较大困扰。
对于教学设计方面,引入部分是否问题设置不够平易近人,对少先队员开展的活动,不少学生能想出的内容有限:带红领巾、升国旗敬礼等。
文本中生单词较多,对初一年级,基础中等偏下的学生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