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98.82 KB
- 文档页数:2
196• 临床护理 •失;无效:患儿在经过3 d 治疗之后,临床症状未见改善或者加重。
其中临床总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二者之和。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以及痊愈时间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手足口病患儿的数据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t 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分析,如果P <0.05,则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2.1 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实验组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对照组手足口病患儿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儿皮疹消退和痊愈时间对比:实验组手足口病患儿的皮疹消退时间以及痊愈时间和对照组手足口病患儿相比均明显优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3 讨 论在临床上手足口病是较为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其中婴幼儿为高发人群,主要表现为手、足和口腔等部位有溃疡或者疱疹的发生,给患儿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强的特点[3]。
对患儿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取得的疗效也不同,并且患儿的康复和护理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和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增加患儿家属对手足口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4]。
护理人员应该对患儿的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以缓解其焦虑的不良情绪,从而使其可以帮助医疗人员来更好地治疗患儿。
患儿接受传统的护理措施取得的治疗效果并不显著,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治疗中为较为有效的护理方式,有利于患儿的预后,提高其治疗效果,缩短患儿的皮疹消退时间以及皮疹痊愈时间[5]。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传统的护理,实验组患儿接受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患儿相比显著优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儿皮疹的消退时间以及痊愈时间和对照组患儿相比均明显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舒适护理在子宫肌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子宫肌瘤术后患者,对其子宫肌瘤术后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后存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阴道出血情况及患者满意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术后护理,观察组主要以舒适护理为主,对照组则实施传统护理。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子宫肌瘤术后舒适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和一般准备,术中护理,术后一般护理、病情观察、伤口护理、阴道出血护理,生活起居护理、并发症预防、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以及出院指导[2]。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包括一般手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及术后常规护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与日常生活能力差异。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过子宫肌瘤术后舒适护理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临床上常见于育龄妇女,好发于28~50岁,多由于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产生,绝经后肿瘤即停止生长,部分患者甚至萎缩消失[3]。
肿瘤在大于妊娠10中子宫大小或症状明显者、药物治疗无效不需保留生育功能及疑有恶性病变患者,常需手术治疗[4]。
舒适护理(comfortcare)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通过对护理活动和舒适的研究,使人在心理、生理、社会效往等方面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目的是使病人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5]。
相比于传统的术后护理,舒适护理在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的临床疗效则更具优势,下面就对我院收治的临床子宫肌瘤实施手术治疗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情况及方式展开讨论。
文章编号:WHR201906026针对性护理对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恢复时间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影响分析单丹丹吉林省吉林市妇产医院,吉林吉林 132011【摘 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对子宫肌瘤围手术恢复时间采取针对性护理对安全性和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进行子宫肌瘤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6.6±1.7)d、下床活动时间(20.5±2.7)h、发热5.0%、感染2.5%、护理满意度95.0%均优于对照组(12.2±2.3)d、(48.2±4.4)h、10.0%、7.5%、70.0%,对比有统计学差异(犘<0.05)。
结论:针对性护理对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安全有效。
【关键词】子宫肌瘤;针对性护理;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临床女性疾病中,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1]。
患者以流产、子宫出血、腰背部疼痛不适、下腹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进而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2]。
治疗此病的常见方式为手术,围手术期的针对性护理是针对患者而采取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3]。
本次研究观察针对性护理对子宫肌瘤围手术恢复时间、安全性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将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进行子宫肌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24~39岁,平均年龄(29.3±2.1)岁;观察组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30.1±2.2)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犘>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包括:1.2.1 术前 1)健康指导: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指导患者做好各项身体检查,同时告知家属各检查项目的目的,并且将医院的环境介绍给患者,使患者以最快的速度熟悉医院环境,从而消除排斥感和陌生感。
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作用作者:林捷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6期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手术围术期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的影响。
方法对我院从一月的2010 ~随机分为子宫肌瘤64例,在2011日在我院的32例患者分为两组,在围手术期的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观察组手术32例,两组术后恢复医院成本的比较。
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比对照组快,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子宫肌瘤围手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的运行周期,值得临床借鉴。
子宫肌瘤围手术periodalong以改进医疗服务质量要求的人.关键词:临床路径子宫肌瘤围术期护理医疗成本不断增加,同时,医疗资源的稀缺资源造成的浪费使护患关系严重的紧张状态。
最近的临床护理路径已被应用在医疗机构越来越多,这让效果好的一类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疾病的方式。
在本文中,子宫肌瘤32例,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我们学院的实际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0一月至2011三月的子宫肌瘤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
两组患者子宫肌瘤的彩色多普勒诊断,并有手术指征,手术禁忌症。
选择子宫切除术的操作模式,硬膜外阻滞麻醉。
在围手术期32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组操作期间,32例临床护理路径在操作。
两组在年龄,子宫肌瘤的类型,在教育水平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1.2种方法由妇科病区、产科护士长椅子上,妇产科主任,护理领导者参与,院长的支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讨论,以时间为横坐标轴进行谈判,该项目的路径表的纵向轴线的实现。
护理的具体内容:观察组患者入院第一天的护士应帮助病人与医院环境,包括住院病人的病房,手术室,食堂和其他职位,负责±医生和护士,和医院的规章制度,工作和休息时间。
和相关疾病知识的宣传和教育病人,让病人了解疾病的原因,可能的治疗措施的后续发展,共同处理后,预防性维护,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以[ 2 ]积极配合治疗。
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50例,随机将她们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
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式进行。
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方式进行,无论是护理、治疗还是观察工作,都依据时间表的安排来进行。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健康教育达标率要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1.2.1临床护理路径设计。
临床护理路径现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是进行设计的前提,再根据我院妇产科病房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1.2.2实施方法。
对照组25例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常规护理方式即按传统医疗护理方法遵医嘱进行护理。
观察组25例患者在按照临床护理路径方式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是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一种护理模式,它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接诊时诊断、检查、治疗、用药、护理、健康教育、出院等为纵轴,制定一个日程计划表。
患者的检查、治疗和护理、病情达到什么程度及何时出院都有详细的描述与记录。
并且详细地向患者解释和说明,调动患者积极性,使患者了解自己的护理目标,主动参与到护理过程中。
责任护士仔细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不断地和患者及家属沟通并且详细记录。
有效地分析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并实施最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无论是护理、治疗还是观察工作,都依据每日时间表的安排来进行。
患者的情绪变化和家属的建议可以作为医院实施方案修改的有效意见,护患双方共同努力达到最佳护理效果。
1.2.3评价指标。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健康教育达标率都是对护理方案进行评价的指标。
1.2.4统计学方法。
我们使用spaa公司推出的spaa13.0软件来处理相关数据,用t检验的方式处理计量资料,针对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的方式,若p<0.05,则表示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子宫肌瘤护理论文题目一、最新子宫肌瘤护理论文选题参考1、子宫肌瘤护理中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应用效果研究2、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3、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4、子宫肌瘤护理中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应用分析5、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效果6、子宫肌瘤护理中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运用分析7、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8、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效果9、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10、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护理体会11、海扶治疗子宫肌瘤护理中的风险及对策12、子宫肌瘤护理路径实施表在手术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应用观察13、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护理临床疗效分析14、子宫肌瘤护理措施15、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护理体会16、3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护理体会17、9例子宫肌瘤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18、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19、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20、临床护理路径在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应用体会二、子宫肌瘤护理论文题目大全1、导管法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2、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路径研究3、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4、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5、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22例6、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病人的护理7、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病人围术期的应用8、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9、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10、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11、子宫肌瘤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12、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13、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14、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30例15、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16、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术期实施的效果评价17、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临床观察及护理18、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19、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20、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7例三、热门子宫肌瘤护理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子宫肌瘤手术病人的观察及护理2、舒适护理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路径中的效果观察3、子宫肌瘤手术病人护理体会4、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前与术后护理体会5、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6、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护理中的应用7、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8、特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9、心理护理对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影响10、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11、子宫肌瘤腹式手术护理配合成本的研究12、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13、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影响14、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15、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的围手术期护理16、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实施与效果评价17、综合化护理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中的应用18、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应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19、舒适护理模式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20、不同护理模式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护理效果比较四、关于子宫肌瘤护理毕业论文题目1、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2、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护理3、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护理4、射频介入治疗子宫肌瘤护理体会5、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6、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护理体会7、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8、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护理心得9、100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护理10、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护理体会11、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护理体会12、分析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13、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有效性分析14、HIFU刀治疗子宫肌瘤护理体会15、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护理临床疗效分析16、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子宫肌瘤护理流程管理中的应用17、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子宫肌瘤护理流程管理中的应用18、临床子宫肌瘤护理中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策略的应用分析19、子宫肌瘤护理中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应用价值分析20、评价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效果五、比较好写的子宫肌瘤护理论文题目1、人性化护理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2、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观察与护理3、优质护理服务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体会4、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及护理5、子宫肌瘤动脉栓塞病人的临床疗效观察与护理6、子宫肌瘤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及护理7、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和评价8、时间护理对提高子宫肌瘤患者护理质量的价值9、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护理比较10、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22例疗效观察及护理11、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和性功能作用研究12、子宫肌瘤手术的护理13、52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病人的手术护理配合14、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15、子宫肌瘤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16、手术室舒适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的影响分析17、舒适护理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18、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中的应用19、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20、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45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
方法选择从2010年5月~2012年10月于本院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62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的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住院期间血压均维持良好,但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稳定情况较对照组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干预措施下生活质量改善也较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护理干预对于围手术期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疗效,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标签:护理干预;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围手术期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子宫肌瘤发病率显著上升,成为女性最常见的妇科疾病[1]。
虽然子宫肌瘤发展为恶性情况的可能性较小,但是它引起的临床症状明显,给女性患者带来身体和精神的痛苦。
有关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状况也逐渐受到了关注[2]。
而本院更针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这类特殊人群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做出了研究,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病例选择从2010年5月~2012年10月于本院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62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
所有患者入院后经病史询问及查体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术前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年龄31~69岁,平均(39.4±6.6)岁;1级高血压34例;2级高血压25例;3级高血压3例;高血压病病程5个月~8年,平均(2.9±1.1)年。
合并脑血管病变的4例,合并心脏病21例。
根据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32例,年龄31~69岁,平均(39.1±5.9)岁;1级高血压18例;2级高血压13例;3级高血压1例;高血压病病程5个月~8年,平均(2.8±1.2)年。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作用【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2月——2012年4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9例,将其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对照组34采用常规方法对围手术期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卧床时间和患者满意度。
结果通过护理治疗后,观察组的住院天数、卧床时间和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 治疗方法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
1.2.2 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由院长支持、护士长主持以及护理组长和妇产科主任协助的情形下开展,制定横轴为手术天数,纵轴为术前检查、指导、治疗、用药、饮食指导、护理、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等护理手段。
①术前护理路径:住院当天由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主要包括食堂、手术室、病房等位置,患者的主管护士和主管医生,和医院的作息时间、规章制度。
同时向患者宣传教育相关的疾病知识,使病人指导患病的原因、病情发展情况、常规治疗方法和预防术后复发等,多与患者沟通交流,用激励的话语关心患者,增加其信任感,消除恐惧的心理反应,主动配合治疗。
手术前一天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手术基本的内容,主要包括手术名称、主刀医生、麻醉方式、计划安排的时间和禁忌事项,同时做好阴道和肠道的清洗工作,帮助患者做好各项术前常规检查。
②手术当日路径:术中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和吸氧情况,同时向患者讲解使用引流管和麻醉后的效果及注意事项,了解患者疼痛程度,再遵医嘱给予服用止痛药物。
③术后护理路径:术后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以及腹部切口和阴道流血情况。
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手术的治疗效果,术后卧床期间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并在卧床期间指导更换正确体位利于恢复,介绍早期活动的意义,督促患者早日下床锻炼。
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袁中草 王定清 袁爱珍 吴柳玲 刘映文[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 将80例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方法,治疗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差异。
结果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健康知识知晓率95.0%,高于对照组的82.5%,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97.5%,高于对照组的82.5%,以上各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床路径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能显著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临床路径;子宫肌瘤;围手术期[Abstract] Objective Discussion of the clinical pathway in uterine leiomyoma patients in perioperative operation nursing application. Methods 80 cases of operation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uterine myoma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nursing methods, treatment group using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compared 2 groups of clinical effi cacy. Results The aver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the average cost of hospitalization were signifi cantly lower than in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health knowledge awareness rate of 95%,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of 82.5%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satisfaction of 97.5%,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of 82.5%, more than the comparison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 cant (P< 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pathway in patients with uterine myoma during operation period, can signifi cantly reduce the cost of hospitalization, shorter hospitalization tim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it is worth promoting in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Clinical path; Uterine fi broids; Peri operation period临床路径是由医护人员共同合作,对某一特定疾病进行程序化、流水线式的最适宜、有顺序性的医疗照顾计划,以达到诊治过程规范化、优选化的一种护理方法[1]。
临床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8-08-17T16:32:43.78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上第9期作者:张瑜[导读] 子宫肌瘤是一种良性肌瘤,其在女性生殖系统中较为常见,其临床表现一般为经量过多。
江苏省昆山市中医医院215300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4月22日至2018年2月25日期间我院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实施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式)。
分别给予基础性护理、临床护理干预,对比2组住院时间、初次下床时间、伤口拆线时间。
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0.54±1.25)d、初次下床时间为(15.69±1.25)h、伤口拆线时间为(189.57±3.44)h,数据与对照组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
结论临床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应用效果
子宫肌瘤是一种良性肌瘤,其在女性生殖系统中较为常见,其临床表现一般为经量过多、经期过长而造成的贫血等现象[1],因此需要选择较为合适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从而达到一定的应用效果。
本文研究针对子宫肌瘤患者逐渐选择不同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对比效果差异性,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2日至2018年2月25日期间我院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实施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式)。
观察组平均年龄(42.23±1.29)岁,对照组平均年龄(42.39±1.25)岁;
2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选择基础性护理干预:
与患者进行适当的沟通,了解患者的负性情绪,缓解患者的情绪等,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对自身疾病做到心中有数等[2],从而提高其依从性;
观察组:选择临床护理干预:
①手术前:告知患者疾病相关情况,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现状,对自身病情做到一定的了解,在患者出现负性情绪的过程中[3],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疏导,进而缓解负性情绪,以一个较为良好的态度去面对疾病;
②手术中: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的体位进行摆正,对于患者的隐私部位进行适当的遮挡,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等情况,在出现异常情况的时候需要立即对患者进行干预等;
③手术后: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以及指标等变化,在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告知医师进行处理,还需要帮助患者调整较为舒适的位置进行休息,减轻伤口的张力,从而减少患者的疼痛感[4],另外,还需要保持患者切口皮肤的清洁,在患者病情得到相应的稳定后,指导患者进行床上功能锻炼等,进而稳定患者的病情。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住院时间、初次下床时间、伤口拆线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实施统计学SPSS22.0软件处理,当对比值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0.54±1.25)d、初次下床时间为(15.69±1.25)h、伤口拆线时间为(189.57±3.44)h,数据与对照组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子宫肌瘤是一种女性生殖系统中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临床针对其一般进行手术方式治疗,而在手术前后需要加以适当的护理干预手段,从而达到一定的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干预主要是在患者围手术期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对患者具体的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5],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等,使得患者有一个较为良好的态度去面对疾病,感受护理人员对自身的护理干预等,提高子宫肌瘤的治愈率,提高后期的预后效果。
本文研究从表1中可以看出,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0.54±1.25)d、初次下床时间为(15.69±1.25)h、伤口拆线时间为(189.57±3.44)h,数据与对照组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
综上,临床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推广。
参考文献:
[1]朱梅君,王涛.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2(3):53-54.
[2]陈荣华.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0):5923-5923.
[3]郑娟.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25):103-104.
[4]金转兰.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甘肃医药,2016,35(12):945-947.
[5]王秀娟,何淑红.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