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夏日绝句》
- 格式:ppt
- 大小:1.86 MB
- 文档页数:44
古诗三首之《夏日绝句》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夏日绝句》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开头两句是针对那些贪生怕死,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而说的。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意思,举一个历史人物继续发挥。
李清照用项羽的骨气来强调自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观点。
全诗围绕一个“思”字,直抒胸怀,写出了英雄对待生死的态度,特别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已经成为格言警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读者。
二、说学情六年级的学生目前通过反复的诵读,基本就理解古诗表现的意思和所叙述的事情。
但由于其本身的年龄和阅历的限制,还是不能深入真切理解诗人的情怀。
必须结合诗人当时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教师的适当指导品悟才能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
三、说教法、学法本节课:我采用打印好导学案,让学生自己提出不懂的问题,相互帮忙解决问题的方式学习。
初读,感知诗句;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者不懂的问题;使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潜移默化地感受赏析诗歌的方法。
同学们通过初步了解婉约派之首的李清照,但写的这首《夏日绝句》不是婉约诗,引出同学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的兴趣,一步步抓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两句诗,从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两方面入手,进行深入赏析,体会项羽的英雄气节,李清照的赞颂、悲愤、担忧等复杂的感情。
四、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当堂背诵古诗,学会结合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去理解诗词所包含的情感。
方法与过程:以读促品,通过朗读、品读词句,理解作者情感,了解作者前期和后期作品的风格的不同之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读、品、吟,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五、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
六、说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新课:1.听歌曲《心恋》找出“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歌词“我想偷偷望呀望一望他,假装欣赏欣赏一瓶花”。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三首》基础知识+课文讲解一、我会写塞:sài(塞外、塞北、关塞)秦:qín(秦腔、秦岭、秦国)征:zhēng(征兵、征战、征文)词:cí(歌词、词语、单词)催:cuī(催促、催眠、悲催)醉:zuì(陶醉、沉醉、醉生梦死)杰:jié(杰出、英杰、英雄豪杰)亦:yì(亦然、不亦乐乎、人云亦云)雄:xióng(雄鸡、雄风、雄壮)项:xiàng(项链、颈项、强项)二、我会认将:jiàng(将领、将士、将官)三、多音字还:huán(归还)hái(还是)度:dù(度假)duó(揣度)为:wéi(以为)wèi(为什么)四、作者简介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
主要作品:《出塞》《从军行》《闺怨》等。
王翰(687—726),字子羽,唐代边塞诗人。
其诗最负盛名的是《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主要作品:《凉州词》《饮马长城窟行》《春女行》等。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
主要作品:《武陵春》《醉花阴》《如梦令》《声声慢》等。
五、理解诗意《出塞》: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
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
《凉州词》: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能活着回来?《夏日绝句》: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忆项羽,他在遭遇失败之时,宁可自杀也不愿逃回江东。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全解、知识点、导学
导读
这首诗借古讽今,抒发出极其悲愤的情怀与强烈的爱国之情。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
1人杰:人中的豪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
3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最后兵败自杀。
4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古诗今读
生时应当作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读背韵律
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
背诵技法:怀古抒情法
前一联:“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出句直抒胸臆,说得直截了当,铿锵有力;对句大义凛然,赞颂失败的英雄虽死犹荣。
这一联写出了作者当时面对入侵者视死如归的精神气概。
后一联:“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出句怀古抒情,由衷赞颂项羽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对句继续运用典故,礼赞项羽那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鞭挞了当时的南宋小朝廷对外妥协、苟且偷安的卑鄙行径。
古诗三首意思
第一首:《出塞》作者(唐)王昌龄。
诗意:旧是从秦汉时期延续至今的明月和边关,征战万里、守边御敌的将士至今还没有归来。
倘若还有像飞将军那样英勇善战的将领在,绝不会允许外敌南下越过阴山。
第二首:《凉州词》作者(唐)王翰。
诗意:精致的酒杯里盛满了醇香的葡萄酒,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
如果醉倒在战场上,请你不要笑话,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有几人能回?
第三首:《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诗意: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是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古诗三首》原文及题意:
《出塞》原文: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唐)王昌龄
题意:
《出塞》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
《凉州词》原文: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唐)王翰
题意:
《凉州词》描写了艰苦荒凉的边塞上出征前的一场盛宴,描摹了将士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
《夏日绝句》原文: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题意:
《夏日绝句》这首诗借古讽今,借赞颂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讽刺了南宋统治者苟且偷生的行径,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夏日绝句》几年级的古诗
《夏日绝句》是小学四年级的古诗(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
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人活着就要做一个人间的豪杰,即使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楚汉争雄时的项羽,他宁肯自刎于乌江也不愿逃回江东。
【赏析】这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是靖康二年金兵入侵后高宗率臣南逃,家破人亡、颠沛流离的女词人行至乌江所吟。
前两句抒发对待人生的态度,显示了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光明磊落的胸怀。
后两句借用项羽败后不肯苟且偷生的历史故事,讽刺了南宋君臣只顾逃跑而丢弃河山的行为。
【诗人】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