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坐标图读图步骤
- 格式:ppt
- 大小:251.00 KB
- 文档页数:39
三维立体图怎么看
1、对于一个初看三维立体画的人来讲并非易事,可以循序渐进,按以下步骤来:
第一,在面前(25厘米处)伸出手指,眼睛看手后面的物体,比如地面,此时应发现手指已变成两个。
第二,平行伸出两个手指,相距3厘米左右,眼睛看地面,使手指看作四个,努力使中间两个手指并在一起,成为三个手指。
第三,在纸上画两个小圈,相距约三厘米,象刚才一样把视点调到纸后面,使两个圆圈重合成一个。
2、经过以上练习,如果都通过的话,就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看三维立体画了。
但要注意,图画上下两边一定要与双眼平行,斜着不会看出来的。
但倒过来(180度)能看出,
3、我们一定要照顾双眼,调节眼与纸之间的距离,使双眼看到的图案都较清晰,而不是一边很清晰一边模糊。
第 1 页共1 页。
三维立体图编辑三维立体图,是一种能够让人从中感觉到立体效果的平面图像。
观察这类图像通常需要采用特殊的方法或借助器材,最初用来表示需要通过立体镜观察的一对图像,包括anaglyph和autostereogram等。
目录1概述介绍2观看技巧视线顺序放松3观察方法观察训练看图禁止4基本原理5阴阳图6案例说明7注意事项8主要分类区别9制作软件10基本功能11后期制作12基本知识1概述介绍动态三维立体图三维立体图,是人们最喜欢看的一种图。
要了解3D立体画成像原理,首先必须正确认识立体图像的概念。
立体图像通俗的讲就是利用人们两眼视觉差别和光学折射原理在一个平面内使人们可直接看到一幅三维立体画,画中事物既可以凸出于画面之外,也可以深藏其中,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给人们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它与平面图像有着本质的区别,平面图像反映了物体上下、左右二维关系,人们看到的平面图也有立体感。
这主要是运用光影、虚实、明暗对比来体现的,而真正的3D立体画是模拟人眼看世界的原理,利用光学折射制作出来,它可以使眼睛感观上看到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三维关系。
是真正视觉意义上的立体画。
立体图像技术的出现是在图像领域彩色替代黑白后又一次技术革命,也是图像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2观看技巧视线首先要让你的眼睛休息三分钟,在三维立体画上方中间位置用视线确定两个点,然后用稍微模糊的视线越过三维立体图三维立体画眺望远方;这时就会看到从两个点各自分离出另外两个点,成为四个点,这时候图象就会模糊起来,不要急,调整你的视线,试图将里面的两个点合成一个点,当四个点变成三个点时,你就会看到立体图象了。
但要注意,图画上下两边一定要与双眼平行,斜着不会看出来的。
顺序第二种方法是先看着屏幕上反射的自己的映象,然后缓缓地将视觉注意力转向图片,但注意眼珠不要转动,不要盯着图片中的细节看,而是模糊地看着图片的全貌型。
放松第三种方法是先将你的脸贴近屏幕并且眼光好像穿过屏幕,然后缓缓地拉开距离,不要使眼睛在图片上聚焦,但又要保持你的视线,边拉开边放松视觉,直到三维效果显现出来。
常见三大类基本地理图像图表的判读【备考指南】近年的高考试题中,基本类型的图像日趋复杂,图中隐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对判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各类变式图表的出现(如统计图表的表现形式持续变化),更增大了图像的识读难度。
所以要注意培养以下水平:①理解数据与图形之间的关系的水平;②根据图表和数据解释说明相关概念的水平;③根据相关数据信息解释相关问题的水平。
复习中应注重图形的多角度转换,重视判读方法的使用和归纳,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目的。
(1)以各种地理事物或地理要素的分布图以及地理事物景观图为载体表现信息,考查其分布规律及其与其他地理事物或要素的关系。
(2)以不同形式的地理原理图为载体,考查不同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分析、推理、判断、归纳的水平。
(3)以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表现信息,考查与之相关的知识点及读图水平。
(4)以新颖图形、文字材料等表现信息,考查图文、图图转换水平,或无图考图。
精要例析热点突破一、地理分布图地理分布图在图像中所占比例大,类型复杂多样,主要有政治区域分布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自然要素分布图(如气候类型分布图、地形分布图、气温分布图、水系分布图、各种自然资源分布图等)、社会经济要素分布图(如铁路分布图、人口分布图、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工业基地分布图、中国虫神庙分布图等)、区域综合分布图(如北方地区矿产、城市和铁路分布图等)。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分布图的出现频率虽较少,但多与其他图形配合或以文考图的形式出现,复习过程中不可忽略。
1.分布图的类型按照地理事物在图形中分布的范围和形状,将分布图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点状地理分布图:点状地理分布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是标定在图上离散的点。
①表示分布地点:如我国水电站的分布(只表示其空间位置)。
②表示类别:用不同图例区分,如我国有色金属矿的分布。
③表示数量:用定位符号的大小来区分(或同时在符号旁边注明绝对数量)。
(2)线状地理分布图: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洋流、等值线等。
三维坐标仪使用方法使用三维坐标仪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测量物体的体积和形状。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您介绍如何使用三维坐标仪进行测量。
我们需要将三维坐标仪放置在一个平坦的表面上,并确保它是水平的。
然后,我们需要将我们要测量的物体放在三维坐标仪的工作台上,并将其固定在那里。
在固定物体的同时,我们还需要确保它与三维坐标仪的坐标轴保持垂直。
接下来,我们需要打开三维坐标仪的软件,并进行初始设置。
这包括设置坐标轴的起点和终点,以及设置我们要使用的测量单位。
一旦我们完成了这些设置,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测量了。
在测量之前,我们需要确定我们要测量的物体的参考点。
这通常是物体的中心点或底部。
我们需要将三维坐标仪的探头放置在参考点上,并记录下其坐标。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探头移动到物体的另一个点,并记录下其坐标。
我们需要在物体的各个位置进行这个过程,直到我们测量了整个物体。
在进行测量时,我们需要确保探头与物体的表面接触,并且不会产生任何移动或摇晃。
一旦我们完成了所有测量,我们就可以使用三维坐标仪的软件来计算物体的体积和形状。
我们可以使用三维坐标仪提供的工具来创建一个三维模型,并在模型上进行各种测量。
我们还可以将模型导出为其他文件格式,以便在其他软件中使用。
在使用三维坐标仪进行测量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三维坐标仪是水平的,并与物体的坐标轴垂直。
2. 确定参考点,并在各个位置进行测量。
3. 确保探头与物体表面接触,并不会产生移动或摇晃。
4. 使用三维坐标仪的软件进行测量和计算。
使用三维坐标仪进行测量需要一定的技能和经验。
我们需要注意各种细节,确保我们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
当我们熟练掌握这项技能时,我们将能够更准确地测量各种物体的体积和形状。
三坐标的简单操作步骤
每次开机首先要校验三坐标,根据校验程序操作。
得出的校验值要在1.98-2.0范围内。
在测量之前首先要明白各种图形的代表符号:
CIR-圆,PLN-面,PNT-点,LIN-线,CYL-圆柱。
X轴-左右方向,Y轴-前后方向,Z轴-上下方向。
三点确定一个圆,测量点越多越精确。
测量时要锁定Z轴,确保测量准确。
三点确定一个面,测量点越多越精确。
测量水平面时要锁定X轴或Y轴,确保测量准确。
测量垂直面时要锁定Z轴。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注意:在测量零件时一定要顺序测量。
一般测量只需要根据要求测量完零件后,选中程序中形位公差所对应的符号,点击就会得到测量结果。
如果要测量零件的位置度,就要先在坐标中建立坐标系。
步骤如下:
(1)先分别测定一个面,一个基准圆 ,一个点(圆),
(2)选定面,建立Z方向平面,同时选定基准圆和点(圆),建立X正方向。
(3)选定基准面在Z方向归零,再选定基准圆和点(圆),在X方向和Y方向归零。
坐标系建立,根据要求测量各点的位置度。
第六章三维坐标系.基本立体
要点:
1 调出以下五个工具栏:UCS、三维动态观察器、实体、视图、着色
2 “视图”工具栏
分别调出以下四个正等轴测视图:西南等、东南等、东北等、西北等,分别观察立体。
3 “着色”工具栏
分别点击“二维线框”“三维线框”“消隐”等按钮,分别观察立体。
4“UCS”工具栏、“实体”工具栏
分别调出世界坐标系WCS与用户坐标系UCS,
注意:立体的长宽高:X——长;Y——宽;Z——高
例:建立立体模型
Step1调入西南正等测,在XOY平面内绘制矩形
Step2点击“绘图”工具栏“面域”按钮,逐个点击矩形的四条边,使成为一个面。
使用“着色”工具栏观察
Step3点击“实体”工具栏“拉伸”按钮,输入Z方向值,即立体的高度。
立体建模完成,使用“着色”工具栏观察
Step4在世界坐标系中标注X、Y方向的尺寸;
调入UCS坐标系,在高度方向上标注高度尺寸。
Step5点击世界坐标系按钮,恢复为世界坐标系。
第六章课堂练习
建立以下图形的模型,并标注尺寸
保存为:0808031001李明(六、坐标系) .dwg
1
2
3
4 (选做)。
三坐标操作流程三坐标操作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进行坐标变换和操作的过程。
在三维空间中,我们通常使用三个坐标轴来表示一个点的位置,分别为x轴、y轴和z轴。
三坐标操作流程是指在这个三维空间中对点进行移动、旋转、缩放等操作的步骤和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一个参考点或参考坐标系,通常我们会选择原点作为参考点。
接着,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对点进行移动操作。
移动操作可以沿着x轴、y轴或z轴方向进行,也可以同时沿多个轴方向进行移动。
移动操作可以通过改变点的坐标值来实现,例如将点的x坐标增加一个固定值,即可使点沿着x轴方向移动。
除了移动操作,我们还可以对点进行旋转操作。
旋转操作可以使点围绕某个轴或某个点进行旋转,从而改变点的位置和方向。
旋转操作通常需要指定旋转的角度和旋转轴,可以是x轴、y轴、z轴,也可以是任意一个向量。
通过旋转操作,我们可以实现点在三维空间中的各种复杂运动和变换。
另外,我们还可以对点进行缩放操作。
缩放操作可以改变点的大小和形状,使点在三维空间中变得更大或更小。
缩放操作通常需要指定缩放的比例或系数,可以是一个固定值,也可以是一个向量。
通过缩放操作,我们可以实现对点的尺寸和比例进行调整,从而实现不同的效果和变换。
在进行三坐标操作时,我们需要注意保持坐标系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避免出现误差和混乱。
我们还可以利用数学工具和计算机软件来进行三坐标操作,提高操作的精度和效率。
通过三坐标操作,我们可以实现对三维空间中点的自由移动、旋转和缩放,从而实现各种复杂的三维图形和模型的设计和展示。
如何看图纸坐标系在工程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图纸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无论是建筑图纸、机械图纸还是电路图纸,它们都离不开坐标系。
坐标系是一种抽象的数学工具,用来表达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对于工程师和设计人员来说,准确理解和解读图纸坐标系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如何看图纸坐标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图纸上的信息。
1. 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在图纸上,通常使用笛卡尔坐标系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笛卡尔坐标系由两个互相垂直的轴线组成,分别是水平的x轴和垂直的y轴。
两个轴线的交点称为原点,通常位于图纸的左下角。
通过坐标轴上的刻度线,可以确定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2. 坐标系的方向和正负在笛卡尔坐标系中,x轴和y轴的方向很重要。
一般情况下,x轴的正方向是从左到右,y轴的正方向是从下到上。
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坐标系的方向可能会有所变化,需要根据图纸上的标注来确定。
除了方向,坐标轴上的数值也有正负之分。
以原点为中心,x轴上的点可以分为正数和负数,正数位于原点的右侧,负数位于原点的左侧。
类似地,y轴上的点可以分为正数和负数,正数位于原点的上方,负数位于原点的下方。
在阅读图纸时,需要根据坐标轴的方向和正负来判断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3. 图纸上的尺寸和比例在图纸上,尺寸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之一。
通过尺寸可以确定物体的大小和形状。
在图纸上,尺寸通常以标注的形式给出,使用直线和箭头标出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参数。
在阅读图纸时,需要注意图纸和实际物体的比例关系。
图纸上的尺寸通常是按比例缩小的,所以不能直接将图纸上的尺寸当作实际尺寸。
根据图纸上的比例尺,可以将图纸上的尺寸还原到实际尺寸。
4. 图纸上的坐标系表示在图纸上的坐标系表示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有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和三维坐标系等。
不同类型的图纸可能采用不同的表示方式,根据图纸上的标注和图例来确定。
4.1 直角坐标系直角坐标系是最常见和常用的坐标系表示方法。
在直角坐标系中,通过x和y 坐标轴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地理坐标图的判读步骤2011-1-14 22:49阅读(55) 麦小王•赞•评论(3)•转载(11)•分享(12)•复制地址•编辑地理中很多量存在相关关系,因此,坐标图是地理中常用的一种图,且有很多的变式,必须较好地掌握。
另外,柱状图、折线图等图也具有坐标图类似的特点,如果熟悉坐标图,那么这些图的判读也相对容易了。
一个最基本的坐标,包括坐标轴、基点(不是原点,因其值不一定为零)和方向。
有些坐标轴还有单位。
所有的坐标图都是围绕这个几个要素构建的,掌握最基本的东西是掌握其他变式的前提。
坐标图所表示的量,有各种组合:一个坐标图中,可能表示几个量,而这几个量有可能存在几种关系,一是相关的关系,一是计算上的关系。
还有的坐标体系中,由几个小坐标组成。
而坐标的变式,包括方向的变化、坐标轴的增添与组合、原点的设置等。
判读坐标图的需要一定的步骤,否则,对于一些复杂的图,是无从适从的。
按照这些步骤,我们可以快速地切入我们所要研究的内容。
第一,看清坐标图的标题。
标题实际告诉了我们这幅图的目的是什么,这就为我们读图指出了方向。
第二,找出坐标轴,看清坐标轴的特点。
坐标轴有几个?坐标轴的方向是怎样的?坐标轴表示的是什么量?单位是什么?基点在哪里(是否坐标轴的交点即基点?不同坐标轴的起点是相同的吗?)?坐标轴实际告诉我们坐标体系有什么量以及这些量的度量方式。
第三,找出坐标轴里有几个量,从总体上去把握这幅图的内容。
第四,从中抽取一个量,读取这个量的变化。
一般自左向右去看这个量的变化,并用“随着A量的某变化(增大、减小),B量在发生某变化(增大、减小)”去描述。
在此过程,特别注意以下方面:此量的最大值(或极大值)、最小值(或极小值)是多少?或者换句话说,此量变化的转折点在哪里?这些转折点包含有什么意义?这些转折点把这个量划分成几个节段?每个节段有什么意义?此量是否全程存在(即在某个节段此量消失)?这些量的连线与坐标轴的交点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思考清楚了,我们大致吃透了这个量的变化特点。
一招学会秒看三维立体图
小哥哥小姐姐们,这是最简单的看图方法啦,多多练习,就可以秒看三维立体图啦
❤手动比心❤
1.可以用下图,也可以找一张纸,在纸上画一个圈,最好是白纸画实心黑圈,铅笔直径大小即可,然后看着这个圈,看的时候眼睛跟屏幕的距离与平时看屏幕的距离一样即可,令自己眼睛失去焦点,于是一个圈就会变成两个圈。
2.旁边再画一个圈,大小一样,初学的话距三四厘米即可,令自己眼睛失去焦点,然后又一个圈变两圈,注意,现在一共画了两个圈,变成四个圈。
3.这一步最重要,将四个圈中间的两个圈重合,令其一共变成三个圈,注意力集中。
4.回到现实,平面上只有两个圈。
5.眼睛失去焦点,一阵眩、变幻,变成三个圈。
6.重复第四步和第五步,一般来说,这两步之间时间间隔越小,越容易看出三维立体图。
7.熟练了以后,将平面两个圈的距离慢慢增加,增强看三维图片的能力。
下面这张图里面有个方块
看出来了吗?
就是这样子的方块
下面这张图里面有一把锁
看出来了吗?
就只这样子的一把锁
如果上面的三维图你都看出来了
那么恭喜
你已经成功了
下面奉上几张精美的三维立体图用刚才的方法尝试下
很简单哦
奔跑的马
飞鸽传书
大海龟
过不了多久
你就会变成
一个秒看三维立体图的高手啦加油吧。
如何看图纸中的xy坐标和坐标坐标是在图纸上用来确定位置的一种表示方法。
在工程、建筑和制图等领域中,了解如何正确读取和理解图纸上的坐标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如何准确地看图纸中的xy坐标和坐标。
1. 了解坐标系统在开始学习如何看图纸中的坐标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常用的坐标系统,包括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等。
直角坐标系使用x轴和y轴来表示平面上的点的位置,通过交叉的两条轴确定一个点的位置。
而极坐标系则使用角度和半径来表示点的位置。
2. 理解图纸标识和尺寸图纸上通常会标注各个点和线的坐标,并标明尺寸。
在看图纸的过程中,需要理解图纸上的标识和尺寸含义。
通常,图纸上的坐标和尺寸都是以某个参考点为基准进行标注的。
这个参考点可以是图纸的原点(0, 0)或其他已知的点。
3. 读取xy坐标图纸上的坐标标注常常使用直角坐标系,通过x轴和y轴来表示一个点的位置。
根据图纸的标识和尺寸,找到坐标起点,通常是图纸的原点。
然后,沿着x轴和y轴分别测量或寻找对应的点的位置,并在图纸上标注出来。
例如,在一个建筑平面图中,需要找到一个房间的左上角顶点的xy坐标。
首先,找到图纸上的原点,然后按照标注的尺寸,向右移动x单位,向上移动y单位,找到顶点所在的位置。
根据标注的位置,确认顶点的xy坐标。
4. 理解坐标系方向在阅读图纸的过程中,还需要了解坐标系的方向。
常见的情况是,x轴向右延伸,y轴向上延伸。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坐标系的方向可能会不同。
因此,在看图纸时,要仔细阅读图纸上的标注和说明,了解图纸使用的坐标系的方向。
5. 解读坐标的含义图纸上的坐标不仅仅是表示一个点的位置,还可以反映出其他有用的信息。
通过观察坐标的变化和分布,可以理解图纸中物体的形状、尺寸和相对位置等。
因此,在读取坐标的同时,要注意观察并解读坐标的含义。
例如,在一个机械零件图纸中,通过读取坐标可以确定孔的位置和尺寸。
通过观察坐标的变化,可以判断孔的形状和排列方式。
因此,通过准确地读取和理解坐标,可以更好地理解图纸的内容。
三维坐标系怎么读坐标在数学和几何学中,三维坐标系是用于描述三维空间中点的一种系统。
它由三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分别为x、y和z轴组成。
通过这三个轴,我们可以准确地表示在三维空间中的任意一个点的位置。
在三维坐标系中,我们需要知道如何读取坐标,以便正确地理解和描述点的位置。
坐标的表示在三维坐标系中,每个坐标点由三个数字组成,分别代表其在x、y和z轴上的位置。
这三个数字被称为坐标值,通常用括号括起来表示。
例如,一个点的坐标可能如下所示:(5, 2, -3)。
这个坐标表示这个点在x轴上的位置为5,y轴上的位置为2,z轴上的位置为-3。
注意,这些坐标值可以是正数、负数,甚至是零。
读取坐标读取三维坐标系中的坐标值,我们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首先,我们要明确每个坐标轴所代表的方向。
在一个标准的三维坐标系中,通常规定x轴指向右侧,y轴指向前方,而z轴指向上方。
2.接下来,我们按照确定好的方向,从起点(通常是原点,坐标为(0, 0,0))出发,沿着每个坐标轴依次读取坐标值。
–首先,读取x轴上的坐标值。
如果x轴上的坐标值为正数,表示该点在原点的右侧;如果为负数,表示该点在原点的左侧。
–然后,读取y轴上的坐标值。
如果y轴上的坐标值为正数,表示该点在原点的前方;如果为负数,表示该点在原点的后方。
–最后,读取z轴上的坐标值。
如果z轴上的坐标值为正数,表示该点在原点的上方;如果为负数,表示该点在原点的下方。
通过按照这个顺序读取三个坐标轴上的数值,我们可以准确地描述出一个点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
举例说明为了更好地理解如何读取三维坐标系中的坐标,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假设有一个点P,其坐标为(3, -2, 1)。
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上述步骤读取这个坐标。
首先,从原点出发,在x轴上向右走3个单位,到达该点P在x轴上的位置。
然后,从x轴上的位置,继续朝前方(y轴方向)走2个单位,到达该点P在y轴上的位置。
最后,在y轴上的位置上方(z轴方向)向上走1个单位,到达该点P在z轴上的位置。
三维坐标图的判读引言在数学和物理学中,三维坐标图是一种用来表示三维空间中各个点的图形表示方法。
通过三维坐标图,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分析空间中的物体的位置、形状和变化情况。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判读三维坐标图。
三维空间的坐标系在三维坐标图中,我们使用一个三维坐标系来描述点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
三维坐标系由三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组成,分别称为x轴、y轴和z轴。
这三个轴上的正方向一般分别表示为向右、向上和向外。
如何读取三维坐标在三维坐标图中,每个点都由一个有序的三元组坐标表示(x,y,z)。
其中,x表示点在x轴上的位置,y表示点在y轴上的位置,z表示点在z轴上的位置。
例如,点A的坐标为(1,2,3),表示它在x轴上的位置为1,在y轴上的位置为2,在z轴上的位置为3。
判读三维坐标图中的点的位置和距离通过观察三维坐标图,我们可以判断一个点的位置和距离。
•判断点在坐标轴上的位置:当一个点的坐标中某个轴的值为零时,表示该点在该轴上与原点重合。
例如,当点A的坐标为(0,3,4)时,可以判断出它位于x轴上。
•判断点在坐标轴之间的位置关系:当一个点的坐标在两个坐标轴之间时,表示该点位于这两个坐标轴所构成的平面内。
例如,当点B的坐标为(2,2,0)时,可以判断出它位于x轴和y轴所构成的平面内。
•判断点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来得到两个点的距离。
设点A的坐标为(x1,y1,z1),点B的坐标为(x2,y2,z2),则点A和点B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公式1判读三维坐标图中的点的形状和变化通过观察三维坐标图,我们还可以判断点的形状和变化。
•判断点的形状:当给定一组点的坐标,并且这些点都在同一个平面上时,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点的位置来判断出这些点所构成的形状。
例如,当给定三个点A(1,2,0)、B(3,2,1)和C(4,3,0)时,可以判断出这三个点构成了一个三角形。
•判断点的变化:通过观察三维坐标图中的点,在不同位置处的坐标变化,我们可以判断出点的运动方向、速度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