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术语
- 格式:docx
- 大小:67.90 KB
- 文档页数:6
一﹑相關術語及名詞定義1.部門品質部: Quality Control QCL生產部: Production PDN物料部: Production Material Control PMC工程部: Engineering ENG市場部: Marketing MKT行政部: Administration ADM財務/會計/報關: Finance/Accounts/Shipping FAS設備工程部: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D科研部: Research&Development RND進料檢驗: In Coming Quality Control制程管制: Inprocess Quality Control品質保証: Quality AssuranceBOM部分內容解釋:1.Document No:372825-yyyzz (4) Rev No: 2產品型號修改次數版本號2.Product ID: 372825-yyyzz (aaaa)客戶產品編號3.Part No Description Specification S MFGR Location物料編號 SMD 物料描述 客戶物料描述 代用料 物料廠商 放料位置4.Remark: NOTES TO ISSUE 2最新發文版本ISSUE1 舊文件版本(CN 有五份時就)CN 編號(表示此CN 編號已輸入MIS)2.質量術語1.質量(quality):反映實體滿足明確和隱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總和.2.等級(grade):對功能﹑用途相同但質量要求不同的實體所作的分類或排序.3.安全性(safery):將傷害(對人)或損壞的風險限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狀態.4.合格/符合(conforinity):滿足規定的要求.5.不合格/不符合(nonconformity):沒有滿足某個規定的要求.6.缺陷(defect):沒有滿足某個預期的使用要求或合理的期望包括與安全性有關的要求.7.檢驗(inspection):對實體的一個或多個特性進行的諸如測量﹑檢查﹑試驗或度量并將結果與 規定要求進行比較以確定每項特性合格情況所進行的活動.3.SMT 術語1. 表面組裝元器件(surface mounted components/surface mounted devices SMC/SMD)外形為矩型片狀﹑圓柱形或異形,其焊端或引腳制作在同一平面內,并適用于表面組裝的電子元器件.- 2 -2.表面組裝技術(surface mount technology SMT)無需對印制板鑽插裝孔,直接將表面組裝元器件貼﹑焊到印制板表面規定位置的裝聯技術. 3.表面組裝組件(surface mounted assemblys SMA)采用表面組裝技術完成裝聯的印制板組裝件.簡稱組裝板或組件板.4.再流焊(reflow soldering)通過重新熔化預先分配到印制板焊盤上的膏狀軟鋯焊料,實現表面組裝元器件焊端或引腳與印刷板焊盤之間機械與電器連接的軟鋯焊.5.焊端(terminations)無引線表面組裝元器件的金屬化外電極.6.矩形片狀元件(rectangular chip component)兩端無引線,有焊端,外形為薄片矩形的表面組裝元件.7.圓柱形表面組裝元件(metal electrode face MELF)兩端無引線,有焊端的圓柱形表面組裝元器件.8.小外形封裝(small outline package SOP)小外型模壓塑料封裝;兩側具有翼形或J形短引線的一各表面組裝元器件封裝形式.9.小外形晶體管(small outline transistor SOT)采用小外型封裝結構的表面組裝二極管.10.小外型集成電路(small outline integrated circuit SOIC)指外引線數不超過28條的小外形集成電路,一般有寬體和窄體兩種封裝形式.其中具有翼形短路引線者稱為SOL器件,具有J型短路引線者稱為SLJ器件.11.收縮型小外型封裝(shrink small outline package SSOP)近似小外形封裝,但寬度比小外形封裝更窄,可筇省組裝面積的新型封裝.12.芯片載體(chip cattier)表面組裝集成電路的一種基本封裝形式,它是將集成電路芯片和內引線封裝于塑料或陶次瓷殼體之內,向殼外四邊引出相應的焊盤或引線;也泛指采用這種封裝的表面組裝集成電路. 13.塑封有引線載體(plastic leaded chip carriers PLCC)四邊具有J形短引線,典型引線間距為1.27mm,采用塑料封裝的芯片載體,外形有正方形和矩形兩種形式.14.四邊扁平封裝器件(quad flat pack QFP)四邊具有翼形短引線,引線間距為1.00,0.80,0.65,0.50,0.40,0.30mm等的塑封裝薄形表面組裝集成電路.15.無引線陶瓷芯片載體(leadless ceramic chip carrier LCCC)四邊無引線,有金屬化焊端并采用陶瓷氣密封裝的表面組裝集成電路.16.微型塑封有引線芯片載體(miniature plastic leaded carrier)近似塑封有引線載體,四邊具有翼形短引線,封裝外殼四角帶有保護引線共面性和避免引線變形的“角耳”,典型引線間距為0.63mm,引線數為84,100,132,164,196,244條等.同義詞塑封四邊扁平封裝器件(plastic quad flat pack PQFP)17.有引線陶瓷片載體(leaded ceramic chip carrier LDCC)近似無引線陶瓷芯片載體,它把引線封裝在陶瓷基體四邊上,使整個器件的熱循環性能增強.18.帶狀封裝(tapepak packages)為保護引線的共面性,將數目較多的引線與器件殼體一起模塑封到塑料載帶框架上的一種表- 4 -面組裝集成電路封裝形式.19.引腳(lead foot)引線末端的一段,通過軟鋯焊使這一段與印制板上的焊盤共同形成焊點.引腳可劃分為腳跟(heel)﹑腳底(bottom)﹑腳趾(toe)﹑腳側(side)等部分.20.翼形引線(gull wing lead)從表面組裝元件封裝體向外伸出的形似鷗翅的引線.21.J型引線(J-Lead)從表面組裝元器件封裝體外伸出并向下伸展,然后向內彎曲,形似英文字母“J”的引線. 22.I型引線(I-Lead)從表面組裝元器件封裝體外伸出并向下彎曲90°,形似英文字母“I”的平接頭引線.23.引腳共面性(lead coplanarity)指表面組裝元器件引腳垂直高度偏差,即引腳的最高腳底與最低腳底形成的平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其值一般不大於引腳厚度;對於細間距器件,其值不大於0.1mm.- 6 -。
电力方面各种专业术语的相关名词解释电力是一个广泛涉及多个领域的复杂系统,以下是一些电力方面的专业术语和相关名词的解释:1.电压(Voltage):电势差或电位差,表示电场中单位正电荷移动的势能差。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2.电流(Current):电荷在电路中流动的现象。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3.电阻(Resistance):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4.电感(Inductance):线圈对变化的电流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特性。
电感的单位是亨利(H)。
5.电容(Capacitance):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
电容的单位是法拉(F)。
6.频率(Frequency):电信号、电磁波等重复变化的周期性物理量的单位,表示每秒重复变化的次数。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
7.相位(Phase):表示电信号、电磁波等在某一特定时刻所处的状态,可以形象地表示为在一段时间内波形的位移。
8.交流电(AC):方向和大小随时间变化的电流。
在日常生活和工业应用中广泛使用。
9.直流电(DC):方向和大小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
通常用于电池、电子设备等。
10.正弦波:正弦函数变化的波形,通常用于表示交流电信号。
11.三相交流电:由三个不同相位、频率和幅值的交流电流组成的电力系统,通常用于工业和家庭用电。
12.变压器: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改变交流电压大小的装置,通常用于升高或降低电力传输电压。
13.发电机:一种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通常用于水力、火力、风力等发电厂。
14.电动机: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通常用于驱动各种机械装置15.变电站:将高压输电线路中的电力转换为适合于各种用户电压等级的装置,通常包括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
16.输电线路:用于传输电能的线路,通常由架空导线或电缆组成,电压等级一般在几十到几百千伏之间。
17.配电线路:将电能从变电站传输到用户的线路,电压等级一般在几十到几百伏之间。
理财的相关术语1. “本金”:这就好比你要去盖房子,本金就是你一开始拥有的那些砖头呀!比如说你有 1 万块准备拿去投资,这 1 万块就是本金。
2. “收益”:嘿,收益就像是你辛勤劳作后得到的甜果子呀!比如你投资股票赚了 2000 块,这 2000 块就是收益啦,多让人开心呀!3. “风险”:哎呀呀,风险就如同走在一条可能有坑洼的路上哟!像投资一些高风险的项目,可能会让你的钱打水漂呢,是不是得小心点呀?4. “回报率”:这不就是衡量你收获多少的一把尺子嘛!假如你投资1000 元最后得到了 150 元的回报,那回报率就是 15%呀,挺直观的吧?5. “资产配置”:可以把它想象成你给自己的财富搭积木呀!把钱分别放在不同的地方,像一部分存银行,一部分买基金,这就是资产配置呢。
比如小红把钱分成三份,分别投不同的,这就是在做资产配置呀。
6. “复利”:哇哦,复利就像是滚雪球,越滚越大呢!你每年的收益又加入本金继续产生收益,那可不得了呀。
就像小明一开始投了 1000 元,每年 10%的复利,几年后就好多钱啦!7. “止损”:这就像是你发现船要沉了赶紧跳船呀!当你的投资亏到一定程度,为了避免更大损失就赶紧卖掉,这就是止损呢。
要是小李投资亏了还死拿着,那不就亏大啦?8. “分散投资”:这不就跟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个道理嘛!你不能只投一个项目呀,多投几个降低风险呀。
你看小张到处都投一点,就是在分散投资呀。
9. “蓝筹股”:嘿,这可是股市里的大明星呀!就像那些很有名气、业绩又好的大公司的股票。
像茅台的股票,那就是蓝筹股呀,很厉害的哟!10. “牛市”:哇,这时候就像是市场在开狂欢派对呀!股票都在涨涨涨,大家都特别兴奋呢。
想想牛市的时候,大家都赚钱,多爽呀!我觉得理财术语真的很重要呀,了解了这些才能更好地打理自己的财富呢!。
(一)工厂交货(EXW)本术语英文为“EX Works (…named place)”,即“工厂交货(……指定地点)”。
它指卖方负有在其所在地即车间、工厂、仓库等把备妥的货物交付给买方的责任,但通常不负责将货物装上买方准备的车辆上或办理货物结关。
买方承担自卖方的所在地将货物运至预期的目的地的全部费用和风险。
采用EXW条件成交时,卖方的风险、责任、费用都是最小的。
(二)货交承运人(FCA)本术语英文为“Free Carrier (…named place )”,即“货物交承运人(……指定地点)”。
它指卖方应负责将其移交的货物,办理出关后,在指定的地点交付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照管。
根据商业惯例,当卖方被要求与承运人通过签订合同进行协作时,在买方承担风险和费用的情况下,卖方可以照此办理。
本术语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
采用这一交货条件时,买方要自费订立从指定地点启运的运输契约,并及时通知卖方。
《2000通则》规定,若双方约定的交货地点是卖方所在地,卖方负责把货物装上买方制定的承运人的运输工具即可,若交货地是其它地点,卖方在自己的运输工具上完成交货,无需卸货。
(三)船边交货(FAS)本术语英文为“Free Alongside ship(…named port of shipment)”即“船边交货(……指定装运港)”。
它指卖方在指定的装运港码头或驳船上把货物交至船边,从这时起买方须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坏的全部费用和风险,另外买方须办理出口结关手续。
本术语适用于海运或内河运输。
与《90通则》不同的是,《2000通则》规定,办理货物出口报关的风险、责任、费用改由买方承担。
(四)船上交货(FOB)本术语英文为“Free on Board(…named port of shipment )”,即“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
它指卖方必须在合同规定的日期或期间内在制定装运港将货物交至买方指定的船上,并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为止的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货过船舷后买方须承担货物的全部费用、风险、灭失或损坏,另外要求卖方办理货物的出口结关手续。
京剧相关专业术语京剧,又称为中国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京剧涵盖了丰富的专业术语,下面将对其中一些术语进行介绍。
1. 旦角:京剧中的女性角色,通常由女演员扮演。
旦角形象多样,包括贵妇、少女、妃子等。
2. 生角:京剧中的男性角色,通常由男演员扮演。
生角形象丰富,包括青年、英雄、官员等。
3. 净角:京剧中的正面角色,通常由男演员扮演。
净角形象稳重、高雅,常扮演文人、官员等角色。
4. 丑角:京剧中的喜剧角色,通常由男演员扮演。
丑角形象滑稽可笑,常扮演仆人、小丑等角色。
5. 武戏:京剧中的动作戏,包括武打动作和舞蹈动作。
武戏需要演员具备高超的技巧和身体控制能力。
6. 唱腔:京剧中的唱段,是表演者通过歌唱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唱腔分为平腔、二黄、花脸等不同的曲调和音域。
7. 念白:京剧中的对白部分,通常由演员用快速而富有节奏感的口语来表演。
念白需要演员具备清晰的发音和准确的节奏掌握能力。
8. 化妆:京剧演员通过化妆来塑造角色形象,使用各种颜色的脂粉和面具,以及不同的化妆技巧,使角色更加生动鲜明。
9. 行当:京剧中演员的表演位置,根据角色不同而有不同的行当,包括正厅、正腔、副腔等。
10. 道具:京剧中演员使用的各种道具,如剑、扇、鞭等,用于辅助表演,提升角色形象。
11. 服装:京剧中演员的服装,根据角色不同而有不同的设计和风格,包括华丽的戏装、精致的道袍等。
12. 舞台:京剧演出的表演场所,通常为舞台,舞台上设有各种布景和道具,营造出不同的场景和氛围。
以上是关于京剧相关的一些专业术语的介绍。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瑰宝,通过这些术语展示了其独特的表演艺术和文化内涵,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通过了解这些术语,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京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安全管理制度相关术语1. 安全管理制度(SMS):是一套系统的方法,旨在管理风险并保障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安全。
2. 风险管理(RM):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用于识别、评估和控制可能对组织或项目造成负面影响的风险。
3. 安全政策(SP):是组织内部制定的关于安全管理要求和目标的宣言或规范性文件。
4. 安全目标(SO):是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指导组织或项目实现安全目标和提高安全绩效。
5. 安全措施(SM):是指为预防和减少风险而采取的措施,例如使用防护设备、培训安全人员等。
6. 安全监测(SS):是一种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其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7. 安全意识(SA):是指组织内部和外部成员对安全问题的认知和了解程度,能够有效地预防出现事故和意外。
8. 安全文化(SC):是指组织内部对安全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模式,影响整个组织的安全管理效果。
9. 安全委员会(SC):是由安全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专门机构,负责监督和管理安全管理制度的运作。
10. 安全规章(SR):是组织内部制定的关于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和标准,具有强制执行性。
11. 安全培训(ST):是为组织内部和外部成员提供的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以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12. 安全报告(SR):是记录和分析事故、事件、危险和故障的文件,以提高组织对安全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13. 安全责任(SD):是指组织内部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对安全管理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和绩效的改进。
14. 安全指标(SI):是用来衡量组织安全绩效和管理效果的量化指标,帮助组织监督和评估安全管理制度的运作。
15. 安全沟通(SC):是指组织内部和外部成员之间传递安全信息和要求的过程,以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16. 安全审核(SA):是一种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安全管理制度,以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17. 安全改进(SI):是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持续改进的过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安全环境和要求。
外贸英语常见专业术语
1. FOB(Free On Board):离岸价,即货物在装运港口交付船方的价格。
2. CIF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成本、保险和运费。
指卖方按照合同规定将货物运输到目的港口并支付保险费用的价格。
3. L/C(Letter of Credit):信用证。
即买方或银行开出的,保证在符合合同规定的情况下支付给卖方货款的证明文件。
4. Incoterms(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Terms):国际贸易术语。
通常指由国际商会发布的一套标准化贸易术语,包括FOB、CIF 等等。
5. B/L(Bill of Lading):提单。
即货物运输过程中承运人签发的一种证明文件,证明货物已被装上船舶并在途中运输。
6. T/T(Telegraphic Transfer):电汇。
即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进行货款支付,速度快、安全可靠。
7. DDP(Delivered Duty Paid):税前到岸价。
指卖方把货物送到买方指定地点,并承担所有进口关税和税费的费用。
8. MOQ(Minimum Order Quantity):最小订单量。
指卖方为了保证生产和交付货物的效率,规定的最小订单量。
9. 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原始设备制造商。
指一家公司为其他公司提供产品或组件的制造服务。
10. QC(Quality Control):质量控制。
指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进行检查和测试,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外贸相关术语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领域,外贸涉及到许多专业术语。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外贸术语,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外贸行业。
1. 出口:指将产品或服务销售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行为。
出口可以带来外汇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2. 进口:指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购买产品或服务的行为。
进口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丰富产品种类。
3. 贸易壁垒:指国家或地区为保护本国市场而采取的限制贸易的措施,如关税、配额、非关税壁垒等。
4. 关税:指进口或出口货物需要缴纳的税费。
关税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进出口的成本和竞争力。
5. 配额:指对进口货物数量设定的限制。
配额可以通过数量、金额或者比例来限制进口。
6. 自由贸易区:指多个国家或地区签署协议,取消彼此之间的关税和配额限制,促进自由贸易的区域。
7. 最惠国待遇:指国与国之间在贸易上互相给予的最好的待遇。
最惠国待遇可以减少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
8. CE认证:指产品符合欧盟法规要求,符合安全、健康、环保等标准,可以在欧盟市场销售的认证。
9. FOB价格:指卖方将货物交至装运港口的价格,不包括运费和保险费。
FOB价格常用于国际贸易中的报价和成交。
10. CIF价格:指卖方将货物运至目的港口并承担运费和保险费的价格。
CIF价格常用于国际贸易中的报价和成交。
11. 代理商:指在国际贸易中代表生产厂家或供应商进行销售和市场推广的中间商。
代理商可以提供市场信息和销售渠道。
12. 进口商:指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购买产品的商家。
进口商可以通过进口获取更多的产品选择和竞争优势。
13. 出口商:指将产品销售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商家。
出口商可以通过出口扩大市场份额和获得更多利润。
14. 贸易保护主义:指一国或地区采取措施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的经济政策。
15. 外汇:指不同国家之间的货币兑换。
外汇市场是国际贸易和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16. 贸易逆差: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价值大于出口货物价值,导致贸易赤字的情况。
统计学相关术语1、概率(proability):度量一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实数,其值介于0 与1 之间。
一随机事件的慨率可看作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试验时,该事件发生的频率的稳定值,也可看作对事件发生的相信程度。
2、统计学(statistics):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并进而进行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也就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主要又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3、描述统计(Descriptive statistics):描述统计是通过图表或数学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对数据的分布状态、数字特征和随机变量之间关系进行估计和描述的方法。
目的是描述数据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规律。
描述统计分为集中趋势分析和离中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三大部分。
4、推断统计(Inferential Statistics):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根据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它是在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统计总体的未知数量特征做出以概率形式表述的推断。
主要包括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两种方法。
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划分,一方面反映了统计方法发展的前后两个阶段,同时也反映了应用统计方法探索客观事物数量规律性的不同过程。
5、数值型数据(metric data):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对事物的精确测度,例如:身高为175cm、168cm、183cm。
6、分类数据(categorical data) :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例如,人口按性别分为男、女两类。
7、总体(population):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 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个体也称为元素。
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有限总体的范围能够明确确定,且元素的数目是有限的;无限总体所包括的元素是无限的,不可数的。
工程施工相关术语1. 基坑开挖:将地面挖土用于建筑基础的施工过程。
2. 打桩:为建筑结构打入地下的桩基,用以支撑建筑物的重量。
3. 混凝土浇筑:将混凝土倒入模具中制作建筑构件或结构的过程。
4. 钢筋绑扎:将钢筋按照设计要求绑扎在一起,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加固。
5. 砌筑砖墙:用砖块搭建墙体结构的过程。
6. 铺设管线:将建筑中需要的管线铺设在地下或墙体内部。
7. 安装设备:将建筑中需要的设备安装在指定的位置。
8. 涂刷涂料:将建筑表面涂刷上相应的涂料,用于保护或装饰。
9. 装饰装修:对建筑外部和内部进行装饰和装修,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10. 竣工验收:工程建设完成后,进行相关部门的验收和批准手续的过程。
11. 环境保护措施:施工过程中为保护环境而采取的措施,如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等。
12. 安全防护措施:施工现场为保障工人安全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如封闭警示、安全帽、安全网等。
13. 施工进度: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按照计划完成的进度。
14. 现场管理: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工作正常进行。
15. 建设工程质量:对建设工程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测,确保建筑物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
16. 工程量清单:对工程项目的各项工程量进行清单列示,用于施工过程中的计量和结算。
17. 施工标准规范: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对施工工艺和质量进行要求和规定。
18. 工程造价管理:对工程项目的造价进行控制和管理,保证项目按照预算进行施工。
19. 工程调试:完成工程建设后对设备和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0. 工程验收:工程建设完成后,对工程质量和工程量进行验收,确保建筑物符合设计要求。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工程施工术语及其解释,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各个专业人员的协作和配合,只有做到每一个环节都精准有效的执行,才能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相关术语1、物联网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
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
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物联网架构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构成,包括温湿度传感器、二维码标签、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等感知终端。
感知层是物联网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来源;网络层由各种网络,包括互联网、广电网、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是整个物联网的中枢,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的接口,它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
这里的“物”要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够被纳入“物联网”的范围:1、要有数据传输通路;2、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3、要有CPU;4、要有操作系统;5、要有专门的应用程序;6、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7、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
2、创新2.0创新2.0(Innovation 2.0),是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
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科技创新模式的嬗变。
传统的以技术发展为导向、科研人员为主体、实验室为载体的科技创新活动正转向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2.0模式。
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创新2.0是指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是一种应对日益移动泛在化的信息通信技术,以用户为中心、用户体验为核心、社会实践为舞台的创新形态,使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成为可能。
移动泛在环境下的创新2.0将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形态从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转变,从以研发生产为中心到以服务为中心转变。
面向知识社会的科学2.0、技术2.0和管理2.0三者的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创新2.0是知识社会条件下以人为本的典型创新模式,其例子包括Web 2.0,开放源代码、自由软件以及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微观装配实验室等。
3、云计算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网络存储(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虚拟化(Virtualization)、负载均衡(Load Balance)等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
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
“云计算”概念被大量运用到生产环境中,国内的“阿里云”与云谷公司的XenSystem,以及在国外已经非常成熟的Intel 和IBM,各种“云计算”的应服务范围正日渐扩大,影响力也无可估量。
云计算可以认为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
这里所谓的层次,是分层体系架构意义上的“层次”。
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PaaS(PlatformAs A Service),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分别在基础设施层,软件开放运行平台层,应用软件层实现。
4、云物联云计算和物联网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云计算”是“互联网"中的神经系统的雏形,“物联网”是“互联网”正在出现的末梢神经系统的萌芽。
随着物联网业务量的增加,对数据存储和计算量的需求将带来对“云计算”能力的要求:1.云计算:从计算中心到数据中心在物联网的初级阶段,POP(Point Of Presence,拥有独自网址的上网连接点)即可满足需求;2.在物联网高级阶段,可能出现MVNO/MMO营运商(国外已存在多年),需要虚拟化云计算技术,SOA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等技术的结合实现互联网的泛在服务:TaaS(everyTHING As A Service)。
5、M2MM2M是machine-to-machine的简称,即“机器对机器”的缩写,也有人理解为人对机器(man-to-machine)、机器对人(machine-to-man)等,旨在通过通信技术来实现人、机器和系统三者之问的智能化、交互式无缝连接。
M2M设备是能够回答包含在一些设备中的数据的请求或能够自动传送包含在这些设备中的数据的设备。
M2M通信与物联网的核心理念一致,不同之处是物联网的概念、所采用的技术及应用场景更宽泛。
而M2M则聚焦在无线通信网络应用上,是物联网应用的一种主要方式。
M2M是所有增强机器设备通信和网络能力的技术的总称。
M2M表达的是多种不同类型的通信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机器之间通信、机器控制通信、人机交互通信、移动互联通信。
M2M让机器、设备、应用处理过程与后台信息系统共享信息,并与操作者共享信息。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资料显示,M2M的发展将呈现5大趋势:技术的改进将使M2M的产品成本快速降低;随着通信网络的融合和升级,M2M的通信费用将大大降低;用户将更关注与业务密切融合的应用解决方案,以及M2M带来的创新服务;M2M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将快速形成,产业链的协同将更紧密;M2M 不但是“两化”融合的一个重要推动力,而且其应用领域将从企业向个人和家庭用户的方向延伸。
6、IPv6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其中Internet Protocol译为“互联网协议”。
IPv6是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
目前IP协议的版本号是4(简称为IPv4),它的下一个版本就是IPv6。
全球因特网所采用的协议族是TCP/IP 协议族。
IP是TCP/IP协议族中网络层的协议,是TCP/IP协议族的核心协议。
与IPV4相比,IPV6具有以下几个优势:一:IPv6具有更大的地址空间。
IPv4中规定IP地址长度为32,最大地址个数为2^32;而IPv6中IP地址的长度为128,即最大地址个数为2^128。
与32位地址空间相比,其地址空间增加了2^128-2^32个。
二:IPv6使用更小的路由表。
IPv6的地址分配一开始就遵循聚类(Aggregation)的原则,这使得路由器能在路由表中用一条记录(Entry)表示一片子网,大大减小了路由器中路由表的长度,提高了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速度。
三:IPv6增加了增强的组播(Multicast)支持以及对流的控制(Flow Control),这使得网络上的多媒体。
Pv6的应用有了长足发展的机会,为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控制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平台。
四:IPv6加入了对自动配置(Auto Configuration)的支持。
这是对DHCP 协议的改进和扩展,使得网络(尤其是局域网)的管理更加方便和快捷。
五:IPv6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在使用IPv6网络中用户可以对网络层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对IP报文进行校验,在IPV6中的加密与鉴别选项提供了分组的保密性与完整性。
极大的增强了网络的安全性。
六:允许扩充。
如果新的技术或应用需要时,IPV6允许协议进行扩充。
七:更好的头部格式。
IPV6使用新的头部格式,其选项与基本头部分开,如果需要,可将选项插入到基本头部与上层数据之间。
这就简化和加速了路由选择过程,因为大多数的选项不需要由路由选择。
八:新的选项。
IPV6有一些新的选项来实现附加的功能。
7、物流信息系统(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LIS)物流信息系统:是指由人员、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及其它办公设备组成组成的、为物流管理者执行计划、实施、控制等职能提供信息的交互系统,它与物流作业系统一样都是物流系统的子系统。
物流系统包括运输系统、储存保管系统、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系统、物流信息系统等方面,其中物流信息系统是高层次的活动,是物流系统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涉及到运作体制、标准化、电子化及自动化等方面的问题。
由于现代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相关的关系型数据库、条码技术、EDI等技术的应用使得物流活动中的人工、重复劳动及错误发生率减少,效率增加,信息流转加速,使物流管理发生了巨大变化。
8、EDI技术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电子数据交换或电子资料通),EDI商务是指将商业或行政事务按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文档数据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方法。
简单地说,EDI就是按照商定的协议,将商业文件标准化和格式化,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在贸易伙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
EDI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计算机应用、通信、网络和数据标准化,其中计算机应用是EDI的条件,通信环境是EDI应用的基础,标准化是EDI的特征,这三方面相互衔接、相互依存,构成EDI的基础框架。
9、EFT技术EFT(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电子资金转账),EFT是计算机在银行业务中得到应用后,银行利用计算机、终端机、电子信息网络等电子通讯设备建立的高速划拨资金的电子支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