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67.50 KB
- 文档页数:4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B.速度改变量△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大D.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7.观察图1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时,位移x>0,速度v>0,加速度a>8.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当时间t=t0,此后a逐渐减小至a=0,则它的()A.速度逐渐减小 B.位移始终为正值,速度变为负值C.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 D.相同时间位移的变化越来越小9.如图2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x—t图象,下列关于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出发B.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位置出发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小时刻两个物体速度相同D.t210.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3所示,下列关于该物体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该图象就是物体的运动轨迹图象B.物体做变速运动,但加速度始终恒定C.物体做来回的往复运动D.物体向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1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句诗表明( )A.坐在地上的人是绝对静止的B.坐在地上的人相对于地球以外的其它星体是运动的C.人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12.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甲、乙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东移动。
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运动的描述》检测题一、单选题1.手机给人民生活带来很多便利,某些出行软件极大地方便了某些“不识路”的驾车一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的“53 分钟”、“52分钟”、“50分钟”指的是时刻B.图中的“16 公里”“17 公里”“19 公里”指的是位移C.图中推荐的第一种方案驾车距离最短,则路程等于位移大小D.图中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把汽车看作质点2.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增加B.物体的速度有变化,则一定具有加速度C.加速度为零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加速度越大,则物体速度的变化量越大3.北京时间 11 月 11 日,2018 世游赛 100 米仰泳决赛东京站,来自中国浙大男孩徐嘉余以 48 秒 88 的成绩打破世界记录,已知标准泳池长为 5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 米指的是位移B.48 秒 88 指的是时间间隔C.徐嘉余 100 米仰泳决赛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 2.0m/sD.在研究徐嘉余的游泳姿势时,可把他视为质点4.如图所示为某校学生开展无线电定位“搜狐”比赛,甲、乙两人从O点同时出发,并同时到达A点搜到狐狸,两人的搜狐路径已在图中标出,则()A.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B.两人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C.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D.甲的路程等于乙的路程5.从7m高的地方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的小球,在与地面碰撞后弹起,上升到4m的高处被接住,则在这一过程中()A.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11mB.小球的位移为11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11mC.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mD.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11m6.对不同物体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进行测量,所测得的物理量记录在下表中。
请对照表中相关信息,判断加速度最小的物体是()A.汽车B.列车C.飞机D.自行车7.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A.位移、时间B.速度、速率C.加速度、速度D.路程、位移8.在长度为50m的直线泳道上,有四个运动员组成一组参加了4×100m游泳接力赛,则每个运动员的位移都为A.400m B.100m C.50m D.09.关于运动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越快,其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减小时,其加速度也一定减小C.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D.速度增大时,其加速度也一定增大10.在第15届机器人世界杯大赛上,中科大“蓝鹰”队获得仿真2D组冠军和服务机器人组亚军.如图所示,科大著名服务机器人“可佳”要执行一项任务,给它设定了如下动作程序:在平面内由点(0,0)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3,4),再由点(3,4)沿直线运动到点(5,4),又由点(5,4)沿直线运动到点(8,0)。
人教版高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专项v-t、a-t图像天天练一、多选题(★) 1 . 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 v- t图象如图所示,则在 t 1时刻( )A.甲、乙运动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甲、乙运动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甲、乙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等,方向相同D.甲、乙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等,方向相反(★) 2 . 如图,为某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有关物体的运动情况正确的是A.0~t1时间内加速度为正,质点做加速运动B.t1~t2时间内加速度为负,质点做减速运动C.t2~t3时间内加速度为负,质点做减速运动D.t3~t4时间内加速度为正,质点做加速运动(★★) 3 . 若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v— 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3s时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B.t=3s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C.t=3s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D.t=3s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二、单选题(★★) 4 .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 a—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 v—t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A.B.C.D.(★★) 5 . 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第2s内和第3s内速度方向相反B.第2s内和第3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第3s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D.第5s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6 . 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时的 v– t图象,图象关于图中虚线对称,则在0~ t 1时间内,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质点能两次到达某一位置,则两次到达这一位置的速度大小一定相等B.若质点能两次到达某一位置,则两次的速度都不可能为零C.若质点能三次通过某一位置,则可能三次都是加速通过该位置D.若质点能三次通过某一位置,则可能两次加速通过,一次减速通过(★★) 7 . 甲、乙两质点以相同的初速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 a–t图象如图所示。
高一物理必修 1 第一章《运动的描绘》测试题高一物理第一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5 分,对而不全得 3 分,共 50 分)1.以下对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质上其实不存在,因此,引入这个观点没有多粗心义。
B.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当作质点。
C.无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需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能够不略不计,就能够当作质点。
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当作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行看作质点。
2.在以下物体的运动中,可视作质点的物体有()A.从 xx 开往 xx 的一列火车B. 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C. 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航天飞机D. 表演出色芭蕾舞的演员3.如图 1-1 所示,因为风的缘由,河岸上的旌旗向右飘,在河面上的两条船上的旌旗分别向右和向左飘,两条船运动状态是()A.A船必定是向左运动的B.A船必定是静止的C.B船必定是向右运动的D.B船可能是静止的4.以下对于行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行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B.给定初末地点,行程有无数种可能,位移只有两种可能。
C.若物体作单调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行程。
D.行程是物体运动径迹的xx,位移描绘了物体地点挪动的方向和距离。
5.以下图为甲、乙两质点的v-t 图象。
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D.无论质点甲、乙能否从同一地址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必定愈来愈大6.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则()A. 随意 2s 内的位移必定等于1s 内位移的 2 倍B.随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必定等于它的行程C.若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则它们的速率必定相同,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行程相等D.若两物体的速率相同,则它们的速度必定相同,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等7.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经过相同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上以v1=40km/h 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上以 v2=60km/h 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 v1=40km/h 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以 v2=60km/h 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均匀速度大小的关系是 ()A.v 甲=v 乙B.v 甲>v 乙C.v 甲<v 乙D.因不知为是和时间没法确立8.对于速度和加快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 加快度越大,速度越大B. 速度变化量越大,加快度也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快度越大D. 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快度越大9.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快度也必定越大B.物体的加快度越大,它的速度必定越大C加快度就是“增添出来的速度”D.加快度反应速度变化的快慢, 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没关10.对以 a=5m/s2 作匀加快直线运动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在随意 1s 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大5m/sB. 第 ns 末的速度比第 1s 末的速度大 5(n-1 )m/sC随意 1s 末的速度比前 1s 初的速度大 5m/sD.第 2s 末的速度是第1s 末的速度的 2 倍二.填空题:(共26 分, 11 题 8 分, 12 题 10 分,13 题 8 分)11.一质点绕半径是R的圆 xx 运动了一 xx,则其位移大小是 ________,行程是________。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足球比赛中,某运动员将向左冲来的足球向右踢回,踢球前后足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2m/s和5m/s,脚对球的作用时间为0.5s,此过程中足球的加速度为()A.26m/s,方向向左6m/s,方向向右B.2C.214m/s,方向向左14m/s,方向向右D.2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运动员110m栏比赛的跨栏技术时,其身体可看作质点B.研究地球的公转轨迹时,地球可看作质点C.研究火车通过隧道所需的时间时,火车可看作质点D.研究“嫦娥一号”在轨道上的飞行姿态时,“嫦娥一号”可看作质点3.如图所示,乘坐索道缆车除了可以观赏怡人的风景,还能感受悬挂在高空的刺激感。
对于正在乘坐索追缆车观光的某游客来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以自己为参考系,同一缆车里的人是运动的B.以对面的山为参考系,自己静止不动C.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对面的山迎面而来D.以所乘坐的缆车为参考系,看到两边的绿树在向前运动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转动的物体一定不能看成质点B.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所以描述运动时无须选定参考系C.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D.平均速度的大小称为平均速率5.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x1时,速度的变化为△v,紧接着位移为x2时,速度的变化仍为Δv。
则质点的加速度为()A .21211(())v x x ∆- B .21211()()v x x ∆+ C .221()v x x ∆-D .221()v x x ∆+6.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B .学生会人员检查某班级课间操人数时,可以把该班级的每一位同学看做质点C .政教处老师检查某班级课间操质量时,可以把该班级的每一位同学看做质点D .某体育老师研究某同学的起跑动作时,可以把该同学看做一个质点 7.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为-5m/s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物体速度的变化量是-5m/s B .该物体的速度每秒内一定增加了5m/s C .该物体的速度每秒内一定减少了5m/s D .该物体的加速度-5m/s 2一定比2m/s 2的加速度大 8.对于下列体育比赛的论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场篮球比赛打了两个加时赛,共需10min ,指的是时刻B .某运动员铅球成绩为4.50m ,指的是铅球在空中运动的位移大小为4.50mC .足球比赛挑边时,上抛的硬币落回地面猜测正反面,该硬币可以看做质点D .运动员跑完1500m 比赛,指的是路程大小为1500m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坐在火车上的乘客看到铁路旁的电杆迎面向他飞奔而来,乘客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B .研究“神十一”的轨迹时,“神十一”可以视为质点C .物体在5s 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s 末到第5s 初这1s 的时间D .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10.对于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如果加速度很小,物体的速度就减小 B .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虽然加速度很大,物体的速度还是要减小的 C .不管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的关系怎样,物体的速度都是增大的 D .因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它的加速度是均匀变化的 11.在下面研究的对象中可以被看作质点的是( ) A .研究在跳水比赛中的吴敏霞B .研究在女子万米比赛中的“长跑女王”特鲁那什迪巴巴C .研究张继科打出的弧度乒乓球D .研究李娜打出的ACE 球12.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
一、选择题1.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位移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设向右为正方向,则在前6s 内( )A .物体先向左运动,2s 后开始向右运动B .在t =2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C .前2s 内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4s 内位于出发点的右方D .在t =4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2.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站交会对接的过程中( )A .飞船可以看成质点,空间站不可以看成质点B .飞船不可以看成质点,空间站可以看成质点C .飞船和空间站都可以看成质点D .飞船和空间站都不可以看成质点3.杭州余杭区东西大道是东西贯通的一条交通主干道,A 、B 两汽车在同一直线上沿大道运动,且规定向东为正方向,汽车A 的加速度为23m /s ,汽车B 的加速度为23m /s ,那么,对A 、B 两汽车判断正确的是( )A .汽车A 的加速度大于汽车B 的加速度B .汽车A 一定向东运动,汽车B 一定向西运动C .汽车A 、B 的运动方向有可能相同D .汽车A 一定做加速运动,汽车B 一定做减速运动4.2008年8月16日,在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的北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尤塞恩·博尔特以9秒69的成绩夺取金牌,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为9.5m/s ,打破了这个项目的奥运会纪录和世界纪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博尔特冲过终点线的瞬时速度大小不是9.5m/sB .博尔特冲过终点线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0.3m/sC .博尔特在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9.5m/sD .博尔特在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3m/s5.智能手机的导航软件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如图是某驾驶员利用手机导航的界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1小时27分指的是时刻B .图中52.8公里指的是位移大小C .图中上午10:40到达指的是时间间隔D .交警在判断前方40米是否压线时,汽车不可看作质点6.测得某短跑运动员在100m 跑步比赛中5s 末的速度为10.4m/s ,10s 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m/s 此运动员在这100m 中的平均速度为( )A .10.4m/sB .10.3m/sC .10.2m/sD .10m/s7.如图所示,小球以13m /s v =的速度匀速水平向右运动,碰到墙壁经0.1s t =后以2 2.5m /s v =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弹,小球在这0.1s 内的平均加速度为( )A .255m /s ,方向向左B .255m /s ,方向向右C .25m /s ,方向向左D .25m /s ,方向向右8.变化率在描述各种变化过程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紧急启动和突然刹车时,公共汽车内的乘客会因措手不及而失去平衡,是由于速度变化率过大难以适应的原因,下列关于速度变化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变化率的单位为m/sB .速度变化率为0,则汽车处于静止状态C .速度变化率越大,则汽车的速度也越大D .速度变化率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9.下列物理量不属于矢量的是( )A .时间B .加速度C .位移D .速度10.2019年10月1日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天空中燃放起璀璨的烟花,打出巨型“人民万岁”字样,如图所示。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2小题)1.下列关于参考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参考系是绝对不动的物体B . 参考系可任意选取,对同一运动,观察的结果与参考系的选取无关C . 研究物体的运动一定要选参考系,因为机械运动具有相对性D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说某物体不动一定都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2.“抬头望明月,明月云中行”,关于月亮的运动所选取的参考系是 ( )A . 月亮B . 云C . 地面D . 观察者自己3.关于速度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越大B .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其加速度越大C . 物体的速度减小,其加速度一定减小D . 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其速度可能减小 4.监测“嫦娥三号”绕月运动,有时需要把它看成质点.看成质点时,我们关注“嫦娥三号”的主要参量是( )A . 质量的变化B . 姿态的变化C . 太阳翼展开的长度D . 太阳翼展开的宽度5.如图为电磁打点计时器实物图.对它的认识正确的是( )A . 应使用交流电源供电,工作电压6 V 以下B . 开始工作时应先拉动纸带,后接通电源C . 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长D . 当使用频率为50 Hz 的交流电时,每隔0.1 s 打一次点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质点通过直线上某一点的速度是4 m/s ,指的是瞬时速度B. 质点通过某一段位移的速度是4 m/s ,指的是瞬时速度C . 质点在第1 s 内的速度是4 m/s ,指的是瞬时速度D . 质点在第3 s 末的速度是4 m/s ,指的是平均速度7.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B . 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可能为负C .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时,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 . 速度变化得越少,加速度就越小8.在2013年游泳世锦赛上,孙杨在男子400米自由泳中以3分41秒59的成绩夺冠,为中国游泳军团拿下本届大赛首金.孙杨能够取得冠军,取决于他在比赛中( )A . 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B . 触壁时的瞬时速度大C . 平均速率大D . 任何时刻的速度都大9.目前我国高铁总里程已经达到1.9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小王暑期乘高铁从娄底到北京旅游,全程1600公里只花了8个小时.对小王的此次出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娄底到北京位移小于1600公里B . 娄底到北京位移大于1600公里C . 娄底到北京路程大于1600公里D . 去北京时的位移与回娄底时的位移相同10.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当时间t =t 0时,位移x >0,速度v >0,其加速度a >0,后a 逐渐减小,则它的( )A . 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B . 速度逐渐减小C . 位移逐渐减小D . 位移、速度始终为负值11.如图所示,飞行员跳伞后飞机上的其他飞行员(甲)和地面上的人(乙)观察跳伞飞行员的运动后,引发了对跳伞飞行员运动状况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乙两人的说法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 C . 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B . 他们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D . 参考系的选择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12.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 点出发,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行走,在C 点两人相遇,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两人在C 点相遇时速度相同B . 甲在D 点、乙在B 点时两人速度相同C . 两人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位移相同,路程不相同 D . 两人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路程相同,位移不相同二、填空题(共3小题)13.做直线运动的汽车,看到前面有险情,立即紧急刹车,在2 s 内速度从10 m/s 减小到0,则汽车的加速度为______ m/s 2.14.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能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1=0.29 s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2=0.11 s ,已知遮光板的宽度为3.0 cm ,分别求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和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分别为______、________.15.一个皮球从6m 高的地方落下,碰撞地面后又反弹起到3m 高的地方,则皮球通过的路程是_____m ,该球经过一系列碰撞后,最终停在地面上,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皮球的位移大小是________m三、实验题(共1小题)16.某同学在研究被重物牵引的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O 、A 、B 、C 、D 、E 、F 是纸带上的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用x 1、x 2、x 3、x 4、x 5、x 6表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在纸带的下方用毫米刻度尺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零刻度线与O 点对齐),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 ,那么,打下A 、B 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s ,A点读数为cm ;可计算出B 、C 两点间距离= cm ;C 点对应的速度大小是 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m/s 2.(上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共3小题)17.一物体以v 1=4 m/s 的速度向东运动了5 s 后到达A 点,在A 点停了5 s 后又以v 2=6 m/s 的速度沿原路返回,运动了5 s 后到达B 点,求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18.如图所示,物体沿x 轴做直线运动,从A 点运动到B 点.由图判断A 点坐标、B 点坐标.19.如图所示,装置甲中挂有小桶的细线绕过定滑轮,固定在小车上,装置乙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导轨的左端,另一端系在小车上,一同学用装置甲和乙分别进行实验,经正确操作获得两条纸带①和①,纸带上的a、b、c……均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1)任选一条纸带读出b、c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_(2)任选一条纸带求出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纸带①和①上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①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②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应根据所研究的问题灵活选取,绝对静止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说某物体不动并不是一定以地面为参考系的,故A、D错误;对同一运动,观察的结果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B错误;研究物体的运动一定要选参考系,因为机械运动具有相对性,C正确.2.【答案】B【解析】月亮的运动所选取的参考系是云,故选B.3.【答案】D【解析】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关系,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不一定越大,如速度很大的匀速运动,加速度为零,故A错误.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其加速度不一定越大,还与发生变化所用的时间有关,故B错误.物体的速度减小,加速度可能不变,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故C错误.物体的加速度不变,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速度减小,故D正确.4.【答案】A【解析】质点就是只有质量,没有大小的点,因此当把物体看成质点时,不再关心它的形状,大小以及姿态变化,因此B、C、D错误, A正确.5.【答案】A【解析】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6 V以下的交流电源,故A正确.实验过程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否则在纸带上留下的点很少,不利于数据的处理和减小误差,故B错误.因为T=,所以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C错误;当使用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时,每隔0.02 s打一次点,D错误.6.【答案】A【解析】瞬时速度指的是某一点或某一个时刻的速度,质点在第3 s末的速度是4 m/s,指的是瞬时速度,A对,D错;质点通过某一段位移的速度是4 m/s,指的是平均速度,B错;同理C错.7.【答案】A【解析】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故A正确;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一定为正,故B错误;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时,速度方向可以改变,如竖直上抛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一直向下,上升过程速度方向向上,下降过程速度方向向下,故C错误,加速度的大小取决于速度的变化量和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变化得越少,加速度不一定就越小,故D错误.8.【答案】C【解析】孙杨在400米自由泳中取得冠军,说明他游完400米的路程用时最短,所以他的平均速率最大,但并不表明他在某时刻的速度就一定大,C正确.9.【答案】A【解析】“1600公里”指的是路程,即娄底到北京路程等于1600公里,而娄底到北京位移小于1600公里,选项A正确,BC错误;去北京时的位移与回娄底时的位移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位移不同,选项D错误;故选A.10.【答案】A【解析】因为a>0,v>0物体做加速运动,所以B错,根据x=vt+at2可知,x>0,所以C、D 错.因为加速度逐渐减小,说明速度增加越来越慢,即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11.【答案】B【解析】甲、乙两人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A错,B对;研究物体的运动一定要选择参考系,C错;参考系的选择具有任意性,D错.12.【答案】B【解析】两个人在C点相遇时,他们的速度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瞬时速度不同,A错误;甲在D 点、乙在B点时两人速度相同,B正确;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他们的起点和终点都相同,所以位移相同,两个人经过的路线的长度均为半圆的弧长,所以他们的路程相同,故C、D错误.13.【答案】-5【解析】14.【答案】0.10 m/s0.27 m/s【解析】由于滑块经过光电门时遮光板的挡光时间较短,所以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可用遮光板挡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经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v1==m/s≈0.10 m/s,经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v2==m/s≈0.27 m/s.15.【答案】9 6【解析】皮球通过的路程是9 m;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皮球的位移大小是6 m.16.【答案】0.10,0.70,0.080,0.20.【解析】每相邻两个计数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相邻的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10 s,A点读数为0.30 cm;利用毫米刻度尺测出B、C两点间距x3=7.0 mm=0.70 cm某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 C=m/s=0.080 m/s,由于相邻的时间间隔位移之差相等,根据运动学公式推论得:a==0.20 m/s217.【答案】平均速度的大小为m/s,方向水平向西平均速率为m/s【解析】物体全程的位移大小x=v2t2-v1t1=6×5 m-4×5 m=10 m,全程用时t=5 s+5 s+5 s=15 s,故平均速度大小v==m/s=m/s,方向水平向西.物体全程的路程s=v2t2+v1t1=6×5 m+4×5 m=50 m,故平均速率v′==m/s=m/s.18.【答案】A点坐标:x=-3 m;B点坐标:x=2 m【解析】A点坐标是-3 m,B点坐标是2 m19.【答案】(1)纸带①b、c两点间的距离为2.10 cm纸带①b、c两点间的距离为2.40 cm(2)纸带①c、e两点间的平速速度为1.13 m/s纸带①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1.25 m/s小于【解析】(1)因为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 mm,读数要估读到0.1 mm,选①纸带读出b、c两点间的距离为6.00 cm-3.90 cm=2.10 cm.选①纸带读出b、c两点间的距离为6.50 cm-4.10 cm=2.40 cm (2)选①纸带读出c、e两点间的距离为4.50 cm,相对应的平均速度①=≈1.13 m/s,选①纸带读出c、e两点间的距离为5.00 cm,相对应的平均速度②==1.25 m/s所以平均速度①小于②.。
一、选择题1.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位移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设向右为正方向,则在前6s 内( )A .物体先向左运动,2s 后开始向右运动B .在t =2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C .前2s 内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4s 内位于出发点的右方D .在t =4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2.下列描述的运动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方向为正,则加速度方向为正 B .速度变化量方向为正,则加速度方向为负 C .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越大D .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3.一质点以初速度v 0沿x 轴正方向运动,已知加速度方向沿x 轴正方向,在加速度a 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该质点( ) A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 .速度一直在先减小后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C .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D .位移一直在增大,到加速度等于零之后仍继续增大 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为零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 .速度有变化,就一定有加速度 C .有加速度的物体,速度一定增大 D .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量就越大5.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 到B 的速度为v 1。
由B 到C 的速度为v 2,若AB = BC ,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122νν+ B .1212ννν-+vC .12122()νννν+ D .12122νν+v v 6.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越大,物体速度变化越快 B .加速度越大,物体速度变化越大 C .加速度就是物体增加的速度D .物体速度为0,加速度也必然为07.近几年,国内房价飙升,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房价上涨出现减缓。
小明同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加速”,将房价的“下跌”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减速”。
据此,你认为“房价上涨出现减缓”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A.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B.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C.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D.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8.图为2020年9月29日嘉善某中学运动会上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列沿直道经过主席台。
奋斗没有终点任何时候都是个起点《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复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B.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C.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不略不计, 就可以看成质点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2.在下列物体的运动中,可视作质点的物体有A.从北京开往广州的一列火车B.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C.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航天飞机D.表演精彩芭蕾舞的演员E.参加百米跑竞赛的运动员F.在斜下推力的作用下,沿水平而运动的箱子3.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是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D.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4.关于人造地球通讯卫星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而卫星接收站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B.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C.以地面卫星接收站为参照物,卫星的轨迹是圆周。
D.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的轨迹是圆周。
5.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移就是路程B.位移的大小永远不等于路程C.若物体作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D.位移是标量、路程是矢量6.路程与位移的根本区别在于A.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B.给定初末位置,路程有无数种可能,位移只有两种可能C.路程总是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D.路程描述了物体位置移动径迹的长度,位移描述了物体位置移动的方向和距离7.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下列理解,哪些是正确的?A.时刻就是一瞬间,即一段很短的时间间隔8.不同时刻反映的是不同事件发生的顺序先后C.时间间隔确切地说就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反映的是某一事件发生的持续程度D. 一段时间间隔包含无数个时刻,所以把多个时刻加到一起就是时间间隔8.关于速度,下而的说法是正确的是A.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9.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少的物体速度大C.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D.运动快的物体速度大10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则A.任意2s内的位移一定等于1s内位移的2倍B.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它的路程C.若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则它们的速率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若两物体的速率相同,则它们的速度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等10.1.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上以v l=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上以v-60km/h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FlO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以vk60km/h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的关系是A. vp=rz.B. vi'>vz.C. 因不知为是和时间无法确定11.关于物体的下列运动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加速度逐渐减小,而速度逐渐增大B.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的方向改变C.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而速度保持不变D.加速度和速度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小时速度最大1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大B.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D.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一定越大C.加速度就是“增加出来的速度”D.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无关14.对以a=2m/s”乍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任意1s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B.第ns末的速度比第1s末的速度大2n-lm/sC.2s末速度是1s末速度的2倍D.ns是的速度是n/2s时速度的2倍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变化的位移相等,则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加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C.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D.加速度方向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二.填空题1.一质点绕半径是R的圆周运动了一周,则其位移大小是________ ,路程是 _________ 。
1.下列哪些运动是机械运动 ( ) A.“嫦娥”二号绕月球运转B.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运载火箭在上升过程中C.钟表各指针的运动D.煤燃烧的过程2.关于质点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体积很小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B.只要物体的运动不是很快,物体就可以看成质点C.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起的作用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我们就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D.质点是一种特殊的实际物体3.下面关于质点的正确说法有 ( )A.研究汽车通过道路上的斑马线需多长时间可把汽车看作质点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看作质点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把地球看作质点D.蚂蚁很小,可把蚂蚁看作质点4.做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作质点处理的是 ( )A.自转中的地球B.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C.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D.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 5.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 )A.地面上放一只木箱,在上面箱角处用水平力推它,在研究它是先滑动还是先翻转时B.上述木箱,在外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沿直线运动时C.对于汽车的后轮,在研究车牵引力的来源时D.人造地球卫星,在研究其绕地球运动时 6.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B.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应先确定参考系C.参考系必须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D.选取参考系的原则是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便7.在有云的夜晚,抬头望月,发现“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时所选取的参考系是 ( )A.月亮B.云C.地面D.观察者8.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又是运动的,那么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一定是静止的B.运动或静止都有可能C.一定是运动的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9.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 ( ) A.水 B.桥 C.人 D.地面10.观察图中烟囱冒出的烟和车上的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11.一位物理学家乘坐在无窗的船舱中,海轮航行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从而没有感到摇晃,他知道船要么是静止的,要么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帮助他确定船处于哪种运动状态 ( ) A.竖直向上扔一小物体,看它是否落回原来的位置 B.观察水杯中的水面 C.观察铅垂线的偏离 D.他无法判断船的运动状态12.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 A.甲、乙匀速下降,v 乙>v 甲,丙停在空中 B.甲、乙匀速下降,v 乙>v 甲,丙匀速上升C.甲、乙匀速下降,v 乙>v 甲,丙匀速下降,且v 丙>v 乙D.甲、乙匀速下降,v 乙>v 甲,丙匀速下降,且v 丙<v 乙13.从离地5 m 的二楼窗台外竖直向上抛出一粒小石子,石子上升的最大高度离地有7 m,若以二楼窗台处为坐标原点,取竖直向上为x 轴的正方向,建立坐标轴,则石子到达的最高点和落地点的坐标分别为多少?14.对于在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例如冰场上的花样滑冰运动员,要描述他们的位置,你认为应怎样建立坐标系?如要描述空中飞翔的雄鹰的位置,又应怎样建立坐标系? 15.下列关于矢量(位移)和标量(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30 m,这两个位移不一定相同 B.做直线运动的两物体的位移x 甲=3 m,x 乙=-5 m,则x 甲>x 乙 C.温度计读数有正有负,其正、负号表示方向D.温度计读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高低,不能说表示方向16.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零,但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等于路程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17.如图所示,一小球在光滑的V形槽中,由A点释放经B点(与B点碰撞所用的时间不计)到达与A点等高的C点,设A点的高度为1 m,则全过程中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1AC m18.物体沿半径分别为6 m和9 m的半圆弧由A点经B点到达C点,如图所示,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A.30 m,15 πmB.30 m向东,30 πmC.30 m,30 πm向东D.30 m向东,15 πm19.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甲、乙两运动员分别参加了在主体育场举行的400 m和100 m田径决赛,且两人都是在最内侧跑道完成了比赛,则两人在各自的比赛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大小x甲、x乙和通过的路程大小s甲、s乙之间的关系是(标准体育场内侧跑道为400 m) ( )A.x甲>x乙,s甲<s乙B.x甲<x乙,s甲>s乙C.x甲>x乙,s甲>s乙D.x甲<x乙,s甲<s乙20.汽车沿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行驶,从车站A出发东行2 500 m到达B,再从B折回西行3 000 m到达C静止,则整个过程中汽车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_____,汽车的位移大小是__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__.若规定向东为移正方向,则AB段的位移x AB=__________,BC段的位移x BC=__________,从A经B到C全程的位移x AC=__________.21.某大楼的楼梯和电梯位置如图所示,设每层楼高相同,楼梯倾斜角度为45°,升降电梯的门向大门方向开,如果甲从大门进入后乘电梯到达三楼,,乙从大门进入后沿楼梯走到三楼,则甲、乙两人的位移大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路程之比为___________.22.一实心长方体木块,体积是a×b×c,如图所示,有一质点从竖直面经过上表面从A点运动到B点,求:(1)最短路程;(2)质点位移的大小.23.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5 s时指的是物体在5 s末时,指的是时刻B.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C.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D.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刻24.下列说法所指时刻的有( )A.学校每天上午8点钟上课B.学校每节课上45 minC.数学考试考了120 minD.考试9:40结束25.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刻是表示较短的时间间隔,而时间是表示较长的时间间隔B.描述运动时,时刻对应的是某一位置,时间对应的是一段位移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的是时刻D.1分钟内有60个时刻26.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零,但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等于路程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注:1、关于时间与时刻的词:您这第早就来了,等了很久吧;前3秒,最后3秒,第3秒末;第3秒内;1刹那,瞬时,顷刻2、出租车收费标准:5元/公里,其中的公里是指路程还是位移?竞走运动员20公里比赛走的是位移还是路程?x-t图形专题1.如左下图所示,A、B二物体从O点开始运动,从A、B二物体的s—t图象可知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①A、B 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②A物体2 s内发生的位移是③B物体发生10 m 的位移的时间是④A、B 二物体同时运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如右上图所示为甲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s—t图,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间为记时起点,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乙同时出发乙比甲先出发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的前面s0处甲在中途中停止了一段时间,而乙没有停止3.如左下图所示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x-t图象.则甲物体的速度为__________,乙物体的速度为__________.t=15 s时,甲、乙两物体相距__________m.4.右上图示为某物体的s—t图象,在第1 s内物体的速度是,从第 2 s至第 3 s内物体的速度是,物体返回时的速度是,4 s内通过的路程是,位移是,4 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5、如右图所示是A、B两物体的s—t图象,试判断:(1)A、B 两物体各做什么运动?(2)2 s末A、B 的位移各是多少?(3)A、B 的速度大小各是多少?(4)3 s内A、B运动的位移是多少?6、如左下图所示的图象表示的是______图象.AB段表示物体处于______状态.BC段表示物体做______运动,其运动方向与选定的正方向______.CD段表示物体做______运动,其运动方向与选定的正方向7.如右上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知( )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B.在0~10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C.在10~25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D.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相遇8.A、B、C三物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做直线运动,图是它们位移与时间的图象,由图可知它们在t0时间内( )A.C的路程大于B的路程B.平均速度v A>v B>v CC.平均速度v A=v B=v CD.A的速度一直比B、C大。
高一物理必修1单元测试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一、单项选择题DDCCDBABCCBBB
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这两句诗描述的运动的参考系分别是( D )
A .竹排,流水
B .流水,青山
C .青山,河岸
D .河岸,竹排
2、以下几种关于质点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D )
A .只有体积很小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发看作质点
B .只要物体运动得不是很快,物体就可以看作质点
C .质点是一种特殊的实际物体
D .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起的作用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我们就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3、下列物理量中不属于矢量的是( C )
A .速度 B. 加速度 C. 路程 D.位移
4、短跑运动员在100m 赛跑中,测得5S 末的速度为9m/s ,10S 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 ,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C )
A 、9 m/s
B 、9.6 m/s
C 、10 m/s
D 、10.2m/s
5、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
C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6、A 、B 、C 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位移图象
如图所示,则在0—t 0这段时间内: ( B )
A .质点A 的位移最大;
B .三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
C .C 的平均速度最小;
D .三质点平均速度一定不相等
7、如图所示为同一打点计时器在四条水平运动的纸带上打出的点,其中a , b 间的平均速度最大的是哪一条? ( A )
8、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B )
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
B.某人用15 s 跑完100 m
C.早上6 h 起床
D.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硬座普快列车于13 h 35 min 从天津西站发车
B C S A
O t 0
t
9、根据给出的速度、加速度的正负,下列对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C )
A .v 0>0,a <0,物体做加速运动.
B .v 0<0,a <0,物体做加速运动.
C .v 0<0,a <0,物体做减速运动.
D .v 0>0,a =0,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10、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0 km/h ,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0 km/h.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C )
A.35 km/h
B.40 km/h
C.45 km/h
D.50 km/h
1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加速度为2m/s 2, 它的意义是( B )
A .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速度的两倍
B .物体在任一秒末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m/s
C .物体在任一秒的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m/s
D .物体在任一秒的位移都比前一秒内的位移增加2m
12、在某段公路上,分别有图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面数字的意思是( B )
A .甲是指位移,乙是平均速度
B .甲是指路程,乙是平均速度
C .甲是指位移,乙是瞬时速度
D .甲是指路程,乙是瞬时速度
13、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其υ-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20s 末甲、乙两物体间相遇
B.前40s 内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减小,40s
末乙追上甲;
C.前40s 内甲、乙两物体间距离一直在增大,40s
末达到最大;
D.前40s 内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40s 末乙追上甲
二、多项选择题
14、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BC )
潮州 40km
汕头 81km 甲
乙
15、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直至为零,那么该物体运动的情况可能是( AC )
A.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B.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C.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
D.速度肯定是越来越小的
16、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架直升飞机,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丙看
到乙匀速下降,甲看到丙匀速上升。
那么,甲、乙、丙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BC )
A.甲、乙匀速下降,且υ乙>υ甲,丙停在空中
B.甲、乙匀速下降,且υ乙>υ甲,丙匀速上升
C.甲、乙匀速下降,且υ乙>υ甲,丙匀速下降,且υ丙<υ甲
D.甲、乙匀速下降,且υ乙<υ甲,丙匀速下降,且υ丙>υ甲
17、如图是A、B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物体A的运动是以10m/s的速度匀速运动
B.物体B的运动是先以5m/s的速度与A同方向
C.物体B在最初3s内位移是10m
D.物体B在最初3s内路程是10m
三、填空题
18、一个皮球从4m高的地方竖直落下,碰地后反弹跳起1米,它所通过的路程是 5 m,位移是 3 m,该皮球最终停在地面上,在整个过程中皮球的位移是 4 m。
19、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向东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可知0~10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3m/s2______,方向是______向东_____ ;在10s~40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0___;在40s~60s内物体做__匀减速_____运动,方向是______向东______ 。
20、如图为物体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的点间还有四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接交流50HZ的电源,则ab段的平均速度为 0.84 m/s, ae 段的平均速度为 m/s,d点的瞬时速度 m/s。
四、计算题
21、质点沿一边长为2m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1s移动1m,初始位置在其中一条边的中点
A,如图所示。
求
(1) 第3s末的位移和路程,并在图中标出位移的方向。
(2) 经过多长时间质点的位移为零?此时质点经过的路程为多少?
A
22、一足球以10m/s的速度沿正东方向运动,运动员飞起一脚,足球以12m/s的速度向正
西方向飞去,运动员与足球作用时间为0.1s,求足球在此过程中获的的加速度?
23、在距离斜山坡底端10m的山坡上,一辆小车以4m/s的速度匀速向上行驶5s后,小车
又以2m/s的速度匀速向下行驶,设位移和运动方向都以沿斜坡向下为正方向,试做出小车20s内的位移图像和速度图像,由图像再确定小车在20s末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