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苏教版下册第十一课)——科学技术的喜与忧
- 格式:ppt
- 大小:3.49 MB
- 文档页数:44
---------------------------------------------------------------最新资料推荐------------------------------------------------------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下《科学技术的喜与忧》教学设计11.科学技术的喜与忧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通过了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待问题的态度,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要为人类造福。
2、行为与习惯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将学科、爱科学的热情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怀着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利与弊,并对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能持有正确的态度。
3、知识与技能从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关注生活中的科学技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的了解,培养学生对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通过辩论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4、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关注周围的生活和收集有关科技资料,认识到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与世界,让学生通过辩论赛、故事会等活动,认识到科学技术既能造福人类,也会危害人类,我们应正确对待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
1 / 8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准备 1、请同学观察周围的生活,看看我们的衣食住行中有哪些科技产品,收集有关资料,对这些科技产品作大致了解。
2、请同学访问父母或者亲朋好友,了解以前生活中的日常物品和现在有哪些不同。
3、收集一些科学家成长经历的小故事。
一、导入播放录像,请同学观看神舟五号载入飞船成功的场面。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看到的是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的场面,也看到了航天英雄杨利伟叔叔从太空中凯旋归来,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振奋与自豪,这说明我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已经处于世界前列了,想一想,为什么我国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呢?这要归功于我国科学家的奋发努力和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同样,我们在生活中也感受到科学技术带来的好处。
《科学技术的喜与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周围日常生活中感受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很大的方便与弊端,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学会一分为二辨证地看待科学技术,树立为了人类的幸福和安宁,合理地运用和发展科学技术的思想。
能力目标: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生活中能正确认识它的利与弊,并正确使用科学技术。
知识目标:能从衣食住行等各方面认识到科学技术带来的喜与忧,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一分为二地看待科学技术,认识到科学技术带来的是喜还是忧取决于人,树立为了人类的幸福与安宁,合理地运用和发展科学技术的思想。
难点:能从衣食住行等各方面认识到科学技术带来的喜与忧,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活动一、激趣导入,感受科学技术的喜1、同学们,“五一”节老师去上海玩,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一下?(出示图片:和谐号)有谁坐过吗?下面我们来听听它的自我介绍吧。
(课件)2、听了介绍,你觉得“和谐号”动车组怎么样?3、下面再来看几张图片。
(出示我国第一台蒸气机车、普通列车、和谐号、磁悬浮列车,稍做介绍),从这一组图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4、小结:我们感受到科学技术运用在交通上带给我们的方便、舒适和愉悦。
(板书:科学技术)5、那么,还有哪些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好处呢?请你选择一个例子和大家交流。
(围绕衣食住行让学生充分交流)6、小结:看来,生活处处有科技,科学技术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推进了社会的发展。
(板书:提高生活质量推进社会发展喜)活动二、感受科学技术的忧1、科学技术除了带给我们快捷、方便和愉悦,还带来了什么呢?(板书:忧)2、那么“忧”从何来呢?再联系生活说说你感受到的科学技术带来的忧。
(根据交流,提炼板书:影响身心健康污染生态环境)3、小结过渡:看来,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危害还不小呢!老师这儿有一封家长的来信,讲述了电脑、网络带给她的烦恼。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苏教版《科学技术的喜与忧》教学设计教材简析:《科学技术的喜与忧》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实验本(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的内容。
本课的主题是:感受科技新生活;认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两大版块,从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科学技术观教育。
本课是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我与世界”里的有关要求编写的,相关的内容标准是“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到科技要为人类造福,要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材的第一大版块:“感受科技新生活”,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生活,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了解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并以此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
第二版块“科技也会带来烦恼”是培养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的态度,认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树立正确的人类科学技术观。
依据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本课划分为二到三课时。
我设计的第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科技新生活”,最后引发“科技带来烦恼”。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孩子虽然已经开始关注身边的科学技术问题,对科学技术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与看法,但由于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只有短短的十年左右,基本没有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更别说要把科学的热情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了,基于以上学生实际,需要教者在充分利用好文本资源的基础上开发家庭的、学校的、国家的乃至世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真正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造福人类,激发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立志为科学技术作贡献的热情。
设计理念: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巧妙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亲历、体验、感悟。
在课前谈话时,我大胆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老师身穿蓑衣、头戴斗笠,装扮成四五十年前下雨时人们的形象,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从而自然而然地导入学习话题,并在对比中暗示科技的进步让人们享受到轻松与方便。
《科学技术的喜与忧》说课稿胡巧云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共同研备一节品德课。
我先说说对课程的思考:经济全球化决定经济体制的改变,未来的一代必须在市场竞争中经风沐雨,那就必要要具备相当高的人文意识、综合意识、全球意识。
我觉得我们的德育课程就应该为学生逐渐树立这些意识而为他们“搭好台”,让他们“唱好戏”。
那我们教师就首先要树立人文意识、综合意识、全球意识,着力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
我今天研备的是《科学技术的喜与忧》,是《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世界问题还不少”的内容。
刚刚由茅老师为我们研备了《战争何时了》认识了战争的残酷、危害这是世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接下来,我要说的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喜与忧。
(点击示意图)教材内容由感受科技新生活、科技也会带来烦恼这两个环节构成。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要知己知彼,才能恰当定标、达标。
知己,就要对教材进行解读;知彼,是对学情进行分析。
然后再确定目标指向是什么。
首先备教材(见图);二、备学情(见图);三、备教学目标(见图);四、备教法(见图);五、备教学准备(见图);六、备设计理念(见图);七、备课时(见图)针对少年儿童的认知常规,我们宜正面引导。
因此对课程进行整合后,我将用两课时去上,第一课时主要是着力让孩子感受到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喜”;第二课时就要让学生在认识科技带来烦恼的基础上,让他们学会正确对待、运用科学技术,学会“避忧就喜”、“转忧为喜”,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八、对第一课时教学流程的思考我今天主备的是第一课时,共设计了五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认识科技。
回归生活是我们遵循的课程理念,我们的教学备课不能脱离儿童的生活,要尽可能缩短教学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距离。
“科技”一词对六年级孩子来说还甚感陌生。
民以食为天,大米是我们不可缺的食物。
因此我设计了“活动一,新闻剪报”(见图)让孩子欣赏一则新闻报道,抓住生活中的一个点让孩子初步感受到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从而架起孩子走进生活的通道。
《科学技术的喜和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了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态度,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要为人类造福。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将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怀着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利与弊,并对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能持有正确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利与弊,并对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能持有正确的态度。
难点:引导学生将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怀着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教学过程:活动一、导入神州五号的发射成功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振奋和自豪,这说明我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已经处于世界前列了。
我国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呢?(大家一起回答)这要归功于我国科学家的奋发努力和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
同样,我们在生活中也感受着科学技术带来的好处。
活动二、认识科学技术的好处1.教师介绍吴家嘴村小学六(2)班的讨论会。
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王依蒙和朱爱先两位同学,进行发言。
2.说说衣服与科技的关系。
(1)看看服装的面料成分,其中包含着哪些科技成分。
(2)指名介绍智能服装。
3.说说饭菜和科技的关系。
教师介绍“杂交水稻水父”袁隆平的事迹和安藤百福发明方便面的故事,并让大家谈谈感受。
4.展示摩天大楼和磁悬浮列车的图片,说说我们的居住和出行和科技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观察说说我们周围有哪些技术先进的建筑和交通工具。
5.教师总结:看来,科技确实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与世界,随着科技的发展,相信未来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活动三、认识科技带来的烦恼1.过渡:同学们,你看过有关机器人的^电景彡吗?能说说你看过的有哪些影片吗?这些影片都讲了什么?师:虽然这些影片是科幻片,内容都是虚构的,但也反映了人类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担忧,看来,科学技术也又让人烦恼的一面啊!2.请学生朗读《暑假真长》。
面的故事,并让大家谈谈感受。
3、请同学根据所收集的资料,说说食品生产屮还有哪些科技发明。
例如罐头的发明、杂交水果的培植等。
教学互动三(住、行)1、教师给学生展示摩天大楼和磁悬浮列车的图片,让学生说说我们的居住与出行和科技有什么样的关系。
2、让学生根据生活屮的观察说说我们周围有哪些技术先进的建筑和交通工具。
3、教师为学生介绍磁悬浮列车。
4、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跨越时空的来信”,想像未来的交通工具是怎样的。
教学互动四1、将学生分成四个组,就“衣食住行”每纟R就某一方面来谈。
2、再请每组同学设想一下50年以后我们的衣食住行将会是怎样的,请每组派代表上台来发言。
教学互动五:“开心词典”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我发现同学们部对科技发明很感兴趣,现在我们就来个班级“开心词典” 看看对我们生活屮的科技发明知道多少。
1、教师将每组设立为一个答题组,并宣布答题规则,题1=1分必答题和抢答题,必答题答错不扣分,抢答题错扣分,教师可以请同学上来担任分数记录员。
2、教师宣布题目,题目可以涉及II常生活屮学生比较熟悉的科技发明,例如,电灯的发明人是谁,贝尔发明了什么等,题目的形式可以多样,由教师白己把握。
3、比赛结束,教师宣布各组的得分情况,并评出名次,对取得较好的组给予鼓励。
教学互动六1、请同学将课前准备好的一些科学家、发明家的成长故事讲给大家听,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讲故事时尽量绘声绘色,让其他同学能听到饶有兴趣。
2、听完故事,教师请学生说一说这此科学家、发明家都有哪此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通过这业科学家、发明家的成长经历,激发学生崇高科学的精神和态度。
教学互动七1、教师给大家介绍电脑的发明及其发展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电脑不断地更新换代。
2、教师给学生播放动曲片片段,问学生是否喜爱这些动曲片,知道动画片•是怎样制作的吗?在同学们的踊跃发言后,告诉他们现在的动画片都是通过电脑动画技术制作而成的,tai面精美,视觉效果好,所以无论大人孩子祁爱看。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潜在问题。
2.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3.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科学技术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积极作用。
2. 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及其影响。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性质。
2.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思维。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科学技术的喜与忧。
2.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科学技术领域的案例资料,如互联网、、生物科技等。
2. 制作课件,展示科学技术的喜与忧。
3. 准备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教学内容】1. 引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技术的喜与忧。
2. 讲解:介绍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积极作用,如提高生产力、改善生活质量等。
分析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如环境污染、隐私泄露等。
3. 案例分析:以具体案例为例,引导学生分析科学技术的喜与忧。
如以互联网为例,讨论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既有便利通讯、信息传播的好处,也存在网络谣言、网络安全等问题。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就给定的讨论问题进行讨论,如:“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喜与忧”等。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5. 总结: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科学技术的喜与忧,强调学生在面对科学技术发展时要有辩证思维,正确看待科学技术带来的影响。
六、教学内容:1. 引入:通过一组关于科学技术发展对环境影响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技术对环境的喜与忧。
2. 讲解:介绍科学技术发展对环境的积极影响,如清洁能源技术的应用、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等。
品德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喜与忧》的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2. 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教学重点:1. 科学技术的定义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科学技术的利与弊的辨别。
2. 科学技术与道德伦理的关系。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科学技术的定义、作用及其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其利与弊。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科学技术的喜与忧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科学技术的定义、作用及其影响的图片和案例。
2. 教学道具:科技产品实物或模型。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科技产品实物或模型,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2. 讲解:讲解科学技术的定义、作用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的喜与忧。
4. 讨论:组织学生就科学技术的喜与忧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第二章:科学技术的喜与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喜与忧。
2.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2. 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教学难点:1. 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伦理问题。
2. 如何在科技发展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喜与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其利与弊。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科学技术发展的喜与忧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喜与忧的图片和案例。
2. 教学道具:科技产品实物或模型。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科技产品实物或模型,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2. 讲解:讲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喜与忧。
3. 案例分析:分析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的喜与忧。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十一课科学技术的喜与忧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通过了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态度,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要为人类造福。
2.引导学生将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怀着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3.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利与弊,并对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阻碍能持有正确的态度。
4.让学生通过关注周围的生活和收集有关科技资料,认识到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与世界。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利与弊,并对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阻碍能持有正确的态度。
教学预备:观看周围的生活,看看我们的衣食住行中有哪些科技产品。
收集科技产品带来的环境污染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神州五号的发射成功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振奋和自豪,这说明我国的航天事业的进展差不多处于世界前列了。
我国什么缘故能取得如此的成就呢?(大伙儿一起回答)这要归功于我国科学家的奋发努力和我国航天科技的进展。
同样,我们在生活中也感受着科学技术带来的好处。
二、认识科学技术的好处1.教师介绍吴家嘴村小学六(2)班的讨论会。
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王依蒙和朱爱先两位同学,进行发言。
2.说说衣服与科技的关系。
(1)看看服装的面料成分,其中包含着哪些科技成分。
(2)指名介绍智能服装。
3.说说饭菜和科技的关系。
教师介绍“杂交水稻水父”袁隆平的事迹和安藤百福发明方便面的故事,并让大伙儿谈谈感受。
4.展现摩天大楼和磁悬浮列车的图片,说说我们的居住和出行和科技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依照生活中的观看说说我们周围有哪些技术先进的建筑和交通工具。
5.教师总结:看来,科技确实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与世界,随着科技的进展,相信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三、认识科技带来的苦恼1.过渡:同学们,你看过有关机器人的电影吗?能说说你看过的有哪些影片吗?这些影片都讲了什么?师:尽管这些影片是科幻片,内容差不多上虚构的,但也反映了人类对科学技术进展的担忧,看来,科学技术也又让人苦恼的一面啊!2.请学生朗读《暑假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