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
- 格式:ppt
- 大小:8.83 MB
- 文档页数:68
水土保持农业措施简介水土保持农业措施是指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水土流失和改善土壤质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的一系列措施。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面临的各种挑战,水土保持农业措施变得日益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水土保持农业措施。
防止水土流失植物覆盖植物覆盖是最基本的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之一。
通过在农田中种植绿色作物或草坪,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暴露在风雨侵蚀中的机会,阻止水土流失的发生。
植物根系可以牢固地固定土壤颗粒,防止风雨冲刷。
种植沟种植沟是一种常见的水土保持措施,能够减少坡耕地的水土流失。
通过在坡耕地上挖掘沟槽,使农田分割成一系列的梯田或阶梯状田地,可以有效地减缓雨水流速,减少水土流失。
增加有机质有机质对土壤保持和改良起着重要作用。
增加有机质含量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和保水性,从而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农民可以通过施肥、在农田中种植绿肥作物或者添加有机肥料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提高土壤质量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提高土壤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科学合理地施肥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促进农作物生长,改善土壤质量。
同时,合理施肥可以避免养分的积累和流失,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轮作休耕轮作休耕是一种保护土壤和提高土壤质量的有效措施。
通过交替不同作物的种植和休闲,轮作休耕可以减少病害和虫害的发生,提供植物养分,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提高土壤质量。
深耕松土深耕松土是一种改善土壤质量的有效措施。
通过翻耕、破碎土壤团块,改变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土壤肥力。
深耕松土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
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多种植物结构多种植物结构是一种促进农田生态多样性的措施。
通过在农田中种植多种不同的作物和绿肥作物,可以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和生境,吸引更多的昆虫和鸟类等有益生物,帮助维持农田生态平衡。
合理农田布局合理农田布局是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合理规划和布置农田,利用地形、水源、植被等资源,减少农田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水土保持学》教学大纲(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学时34)一、前言《水土保持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必修课程(同时也是环境工程专业的选修课),共安排34学时,2.0学分。
二、课程教学目的《水土保持学》是农业资源与利用学科中一门应用型课程,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基本任务是应用水土保持原理指导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三、教学基本要求和方法1、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土壤侵蚀基本原理、水土保持原理及其主要措施和效益评价与监测的基本方法。
2、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四、课程考核方式闭卷考试、课程论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五、授课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教材:黄炎和主编. 《水土保持学》南方本. 中国农业出版社,待出版2、主要参考书吴发启主编.水土保持概论.农业出版社,2003年唐克丽主编.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出版社,2004年余新晓、毕华兴主编. 水土保持学.林业出版社,2013年张洪江主编. 土壤侵蚀原理. 林业出版社,2003年黄炎和等著. 闽南地区的土壤侵蚀与治理.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孙波等著. 红壤退化阻控与生态修复科学出版社,2011年Frederick R.T., J. Arthur Hobbs, Roy L.D.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Third edition), Prentice hall, 19993、期刊《CATENA》、《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n Journal》、《水土保持学报》、《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水土保持通报》、《水土保持研究》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1、目的要求掌握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三个基本概念的内涵和水土保持的意义;熟悉水土保持的研究内容、中国土壤侵蚀的研究特点和中国水土保持应重视的几个问题;了解我国、我省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其危害、国内外水土保持的发展历史、水土保持与其他学科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