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完成额
- 格式:xls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4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指标。
固定资产投资分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两个口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统计范围包括国有经济单位投资、城乡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其他所有制单位投资和城乡个人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的统计范围包括国有经济单位投资、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和其他所有制单位投资。
按照管理渠道,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四个部分。
基本建设投资:指企业、事业、行政单位以扩大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为主要的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恢复工程以及设备购置等有关活动。
其综合范围为总投资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的基本建设项目。
基本建设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基本建设工作量,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基本建设规模和建设进度的综合指标。
更新改造措施投资:指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的基本折旧基金、国家更新改造拨款和国内外技术改造贷款等资金,对原有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以及相应配套的辅助性生产、生活福利设施等工程(不包括大修理和维护工程)的投资额。
其目的是要在技术进步的前提下,通过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品种,促进产品升级换代,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增强资源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等,提高社会综合经济效益和实现以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
其综合范围为总投资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的更新改造项目。
更新改造措施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更新改造措施完成的工作量。
其他固定资产投资:指不划分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的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国有经济单位按规定不纳入基本建设计划和更新改造措施计划管理,总投资在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
即:用油田维护费和石油开发基金进行的油田维护和开发工程;矿山、森林等采掘、采伐工业用维持简单再生产费用进行的开拓延伸工程;交通部门用养路费对原有公路、桥梁进行的改建工程和商业部门用简易建筑费建造的仓库工程。
投资拉动GDP实际增长如何计算?由于投资是GDP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投资规模的适度扩大对GDP的增长具有一定的拉动和推动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扩大生产能力以增强对GDP的推动力和由于扩大投资所引起的需求增加而产生对GDP的拉动力来实现的。
从需求方面看,投资规模的扩大可以引起对投资品的需求增加,从而造成就业人数及收入的增加,并由此引起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
从供给方面看,投资有利于今后扩大再生产,增加社会产品的供给。
因此,必须要有一定的投资规模,才能保证国民经济一定的发展速度。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投资在拉动GDP 增长方面的重要作用。
例如:合肥市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005年和2004年分别为1861394万元和1594408万元(皆为可比价);2005年和2004年的GDP(可比价)分别为4714952万元和4184368万元,则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861394-1594408)÷(4714952-4184368)×100%=50.32%。
根据公式可知: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之和应等于报告期GDP的增速;故有50.32%×12.7%(2005年GDP增长速度)=6.39%,则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6.39个百分点根据国民核算的定义,资本形成总额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另一部分是存货增加;最终消费也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居民消费,另一部分是政府消费。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是通常的投资统计指标,指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
这个指标与国民核算中的资本形成总额指标在具体内容上有不少差别。
最主要的差别是资本形成总额中包含了库存增加额,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不包含这一项。
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对应关系看,如果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转换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则需要加一块减一块。
第1篇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稳步增长2023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稳步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53.4万亿元,同比增长5.2%。
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3%。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投资占比逐年提高,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二、重点领域投资持续加大1. 交通运输投资:2023年,交通运输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国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领域投资均取得显著成果。
全国铁路、公路、水运投资分别增长6.2%、5.3%和5.5%,民航投资增长8.9%。
2. 基础设施投资:2023年,基础设施投资继续加大,包括水利、环保、能源等领域。
其中,水利投资增长7.2%,环保投资增长6.5%,能源投资增长4.5%。
3. 房地产投资:2023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持续深化,房地产投资增速有所放缓。
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5%,其中住宅投资增长5.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长2.3%。
三、投资结构优化,新动能加速成长1. 高技术产业投资:2023年,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0.6%,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9.5%。
2. 新能源产业投资:2023年,新能源产业投资持续增长,其中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等领域投资均取得显著成果。
3. 数字经济投资:2023年,数字经济投资快速增长,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投资成为新亮点。
四、投资效益不断提升1. 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提高: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效益不断提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逐年提高。
2. 产业转型升级:固定资产投资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快速发展。
3. 就业形势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带动就业人数不断增加,为稳定就业形势发挥了积极作用。
总之,2023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将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推动投资效益不断提升,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1年,全市国民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跨越。
初步统计: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05.1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1%。
人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946元,比上年增长11.6%,按现价汇率折算,人均为2277美元,迈进了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超50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000美元城市的行列。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15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280.0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191.0亿元,增长10.3%。
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7.1∶55.4∶37.5调整为6.8∶55.4∶37.8。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尤其是私营个体经济增长明显,私营个体经济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达20%以上。
整体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7.2%上升到8.1%,比上年增加0.9个百分点。
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经济综合实力与苏南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显得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比重偏低;部分企业竞争力偏弱,资金矛盾依然突出,投资需求增长乏力,重大投资储备项目不多,特别是工业大项目投入偏少,市场发展滞后,城镇待业人员增多,社会再就业压力加大;农民增收难度增大,城乡部分低收入家庭生活比较困难。
一、农林牧渔业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多种经营取得成效。
全市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加大投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特色农业初具规模,形成一批市场潜力较大的新品种。
据统计: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4.18亿元,比上年增长3.9%。
受种植面积调整的影响,粮食种植面积166.1千公顷,下降8.1%;粮食总产量109.12万吨,下降7.5%。
棉花种植面积2.94千公顷,增长20.5%;棉花总产量1948吨,增长20.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前言】本文主要目的是研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通过对1986—2009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进行计量经济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那么,固定资产投资额是怎样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呢?他们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立以下计量经济模型:Y=C1+C2X+u其中,Y是被解释变量国内生产总值,X是解释变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C2看作固定资产投资额对GDP的平均影响,且0<C2<1。
u 为随机误差项,描述变量外的因素对模型的干扰。
本文使用时间序列数据,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我们选取了如下样本数据见表一,其中X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人民币),Y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人民币)。
表1.单位:亿元利用eviews软件分析得到如下结果: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0/03/11 Time: 14:21Sample: 1981 2009Included observations: 29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C 21296.76 4447.753 4.788205 0.0001X 1.662257 0.065083 25.54037 0.0000R-squared 0.960254 Mean dependent var 88382.92Adjusted R-squared 0.958782 S.D. dependent var 95206.04S.E. of regression 19329.00 Akaike info criterion 22.64307Sum squared resid 1.01E+10 Schwarz criterion 22.73737Log likelihood -326.3246 F-statistic 652.3106Durbin-Watson stat 0.400741 Prob(F-statistic) 0.000000`1.模型参数估计:可以知道我们估计方程为:Y=21296.76+1.662257Xt:(4.788205)(25.54037)r^2=0.960254由表中的数据可知的经济意义:C1=21296.76,表明不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影响的国内生产总值;C2=1.662257,说明固定资产投资额每增加1亿元,使GDP 平均增加1.662257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怎样计算出来的?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05-12-15 15:27:42 点击次数:399固定资产投资额是根据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的实际完成工作量,实际已安装的设备和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工具、器具的购置费,以及其他费用的实际发生数计算的。
没有形成工程实体的建筑材料和预付工程款,以及需要安装而没有进行安装的设备等都不能计算投资完成额。
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额由直接费、间接费和计划利润三部分组成。
直接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和其他直接费;间接费包括工作人员工资、生产工人辅助工资、工资附加费、办公费、旅差交通费、固定资产使用费、工具用具使用费、劳保费、检验试验费、职工教育费、利息支出和其他间接费;计划利润是按国家规定的法定利润率和技术装备费率及其他附加费率计取的利润。
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额的计算公式一般为:1、建筑工程投资额=Σ(实际完成的实物量×预算单价)×(1+间接费率)×(1+计划利润率);2、安装工程投资额=Σ[(实际完成的实物量×预算单价)+(人工费×间接费率)]×(1+计划利润率);设备、工具、器具购置投资额的计算。
需要安装设备的投资完成额,应在设备正式开始安装以后才计算投资完成额,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工具、器具一般在设备、工器具运到建设单位的仓库或指定地点,经验收合格后既可计算投资完成额;备品、备件和备用设备的投资完成额,应在到货位验收合格后根据实际到货数计算。
设备、工具、器具的购置投资额一律按实际价格计算。
其他费用投资完成额一般按财务实际支出计算。
固定资产投资额:又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一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工作量指标,它是一定数量的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的价值表现。
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构和发展速度的综合性指标,又是观察工程进度和考核投资效果的重要依据。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怎样计算出来的?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05-12-15 15:27:42点击次数:399固定资产投资额是根据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的实际完成工作量,实际已安装的设备和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工具、器具的购置费,以及其他费用的实际发生数计算的。
没有形成工程实体的建筑材料和预付工程款,以及需要安装而没有进行安装的设备等都不能计算投资完成额。
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额由直接费、间接费和计划利润三部分组成。
直接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和其他直接费;间接费包括工作人员工资、生产工人辅助工资、工资附加费、办公费、旅差交通费、固定资产使用费、工具用具使用费、劳保费、检验试验费、职工教育费、利息支出和其他间接费;计划利润是按国家规定的法定利润率和技术装备费率及其他附加费率计取的利润。
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额的计算公式一般为:1、建筑工程投资额=Σ(实际完成的实物量×预算单价)×(1+间接费率)×(1+计划利润率);2、安装工程投资额=Σ[(实际完成的实物量×预算单价)+(人工费×间接费率)]×(1+计划利润率);设备、工具、器具购置投资额的计算。
需要安装设备的投资完成额,应在设备正式开始安装以后才计算投资完成额,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工具、器具一般在设备、工器具运到建设单位的仓库或指定地点,经验收合格后既可计算投资完成额;备品、备件和备用设备的投资完成额,应在到货位验收合格后根据实际到货数计算。
设备、工具、器具的购置投资额一律按实际价格计算。
其他费用投资完成额一般按财务实际支出计算。
固定资产投资额:又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一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工作量指标,它是一定数量的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的价值表现。
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构和发展速度的综合性指标,又是观察工程进度和考核投资效果的重要依据。
[统计知识]“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辨析所谓固定资产,指的是经由生产活动创造出来,并能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连续地使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有形资产。
固定资产不包括自然形成的资产。
所谓固定资产投资额,又称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所建造或购置的那些固定资产的价值或者相关费用开支的总额。
主要包含新建与更改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以及其他固定资产投资等。
目前,国家统计局每月中旬公布上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情况,每季度第一个月的中旬公布上个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情况。
关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查统计方法,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简要说明,除针对农村集体和农村个人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采用抽样调查外,其他均采用统计报表申报的方式。
且自1997年起,固定资产投资的统计起点由5万元提高到了50万元。
所谓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的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购置、转入或自产自用的固定资产价值,扣除固定资产的销售和转出后的净额。
可分有形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和无形固定资产形成总额。
有形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包括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筑工程价值、安装工程价值、设备工器具购买价值,以及土地改良、新增役、种、奶、毛、娱乐用牲畜和新增经济林木的价值等。
无形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包括矿藏的勘探、计算机软件、娱乐和文学艺术品的创作等方面的开支等。
具体地,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1)固定资产投资额;(2)固定资产投资额这个统计指标当中所不包含的其他内容,例如50万元以下零星固定资产投资额、新产品试制增加的固定资产、商品房销售增加值、商品房所有权转移费用、生产性无形(固定)资产、经济林木生长和大牲畜增重形成的固定资产、土地改良费用等。
或者用公式表述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商品房销售增值+矿藏勘探形成的固定资本+土地改良形成的固定资本-扣减项上式中的扣减项主要包括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指标内的土地购置费和旧建筑物,旧设备购置费以及其他费用中不形成固定资产的部分等。
固定资产投资分析报告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齐心协力保增长促转型,有效增加资金投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固定资产投资呈现稳步增长态势,顺利完成年度计划投资任务。
1。
固定资产投资运营基本情况2011年,我市实际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8.73亿元,增长32.1%,其中固定资产1189.08亿元,增长3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54.23亿元,增长32.5%,2011年全面完成计划投资1353亿元,超额完成25.73亿元,实际完成投资从全省来看,我市2011年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仅次于Xi安,位居全省第二,占全省的13.74%。
增长率仅次于杨凌和铜川,位居全省第三,比全省高出1.9个百分点。
总体而言,2011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1)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2011年各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保持在30%左右,1-7月增幅最低,为29%。
从1月到11月,最高增长率为32.8%。
单个月投资稳步增长,呈现逐月递增的趋势。
第一季度投资缓慢,平均每月投资20亿元。
从第二季度开始,投资进入快速增长期,平均每月投资125.46亿元。
(2)各县区固定资产投资差异较大2011年,除绥德县未完成计划投资任务外,全市其他县区超额完成年初下达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任务,其中榆阳区、神木县、府谷县、米脂县、武步县超额完成追加投资计划任务。
从投资总额来看,榆阳区、神木县和府谷县分别位居第一、第二和第三。
三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占全市总量的60%。
从同比增速来看,贾县、横山县、府谷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快,绥德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慢,同比增速仅为1.45%榆林市2011年1-12月县域固定资产投资表单位:1亿元,%县域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实际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初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年初下达计划比例,年初完成追加投资计划比例,年初下达总任务,该计划新增投资固定资产与上年相比总增长为13981353451378.73189083232.10101.957.2榆阳283.127211.1284.39272.1616.824.60104.611169.616969369.2011年,全市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282.57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3.8%。
国民经济核算知识问答1 问: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如何进行核算的?答: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最终成果。
①生产法是从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创造新增价值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
即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值。
将国民经济各行业生产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②收入法是从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形成收入角度来反映核算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
按照这种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到。
收入法核算公式: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③支出法是从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单位核算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
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部分。
支出法核算公式: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理论上,通过三种不同方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结果应当一致,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资料来源不同,不同计算方法所得出的结果会出现差异,这种差异称为统计误差,统计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允许存在。
2 问:我国如何核算季度GDP?答:我国季度GDP核算是采取分行业核算的方式,即先核算《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各行业的季度现价增加值和不变价增加值,再分别加总得到季度现价GDP和不变价GDP。
季度现价增加值核算主要采用增加率法、相关价值量指标推算法以及利用不变价推算现价等方法。
季度不变价增加值核算主要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和相关物量指数外推法。
具体核算方法可以参考每季度发布的季度核算说明。
3 问:季度和年度国民经济核算的数据如何查找?答:季度GDP初步核算数一般于季后15日左右在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中国经济景气月报》上发布,具体日期参考当年《国家统计局主要统计信息发布日程表》。
什么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一、基本定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也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和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发布口径由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户固定资产投资构成,每年发布一次。
固定资产投资(月报口径)由500万元及以上建设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构成,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体。
500万元及以上建设项目投资是指各级行政区域内的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及个体户(含个人)进行的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5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投资。
房地产开发投资是指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商品房建设公司及其他房地产开发单位统一开发的包括统代建、拆迁还建的住宅、厂房、办公楼等房屋建筑物和配套的服务设施、土地开发工程的投资。
农村农户投资为农户价值50元及以上、使用年限2年及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器具等固定资产建造和购置活动。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反映全国固定资产规模、结构和发展速度,是观察工程进度和考核投资效果的重要依据。
二、统计和计算方法国家统计局负责统计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各地统计局负责统计本区域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并报经上一级统计局评估。
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与全国农村农户固定资产投资之和。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为全国500万元及以上建设项目投资与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之和。
全国500万元及以上建设项目投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区内除跨省区项目及军工、国防、人防建设项目外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投资完成总额+国务院有关部门跨省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及军工、国防、人防建设项目的投资完成总额。
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区投资完成额汇总。
全国农村农户固定资产投资通过对全国68000户农户进行抽样调查获得数据,一年发布一次。
第六章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
通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国民经济不断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建立新兴部门,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增强经济实力,为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创造物质条件。
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固定资产投资额: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经济类型可分为国有、集体、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港澳台商、其他等。
按照管理渠道,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为总投资50万元及5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房地产开发投资和50万元以下的固定资产投资等组成。
现行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包括:城镇和农村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及个体户进行的计划总投资或实际需要的总投资50万元及5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房地产开发投资包括各种房地产开发公司、商品房建设公司及其他房地产开发单位统一开发的网包括统筹代建、拆迁还建的住宅、厂房、仓库、饭店、宾馆、度假村、写字楼、办公楼等房屋建筑物和配套的服务设施、土地开发工程,如道路、给水、排水、供电、通讯、平整场地等基础设施工程。
还包括附属于其他法人单位实际从事房地产开发或经营的附营房地产开发单位。
原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和农村个人投资等分组不再进行统计。
房地产开发投资:指房地产开发公司、商品房建设公司及其他房地产开发法人单位和附属于其他法人单位实际从事房地产开发或经营的活动单位统一开发的包括统筹待建、拆迁还建的住宅、厂房、仓库、饭店、宾馆、度假村、写字楼、办公楼等房屋建筑物和配套的服务设施,土地开发工程(如道路、给水、排水、供电、供热、通讯、平整场地等基础设施工程)的投资;不包括单纯的土地交易活动。
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根据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不同,分为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来源。
⼀、⽣产法 ⽣产法是从⽣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剔除⽣产过程中投⼊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价值的⼀种⽅法。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产法增加值计算公式如下: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 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产法增加值相加,得到⽣产法国内⽣产总值。
下⾯,我们就这⼀计算公式做⼀详细的说明: (⼀)总产出 总产出指常住单位在⼀定时期内⽣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
它反映常住单位⽣产活动的总规模。
总产出按⽣产者价格计算。
农林牧渔业总产出采⽤产品法计算,即凡有产品产量的农产品均按单位产品价格乘产量的⽅法计算。
⼯业总产出采⽤“⼯⼚法”计算。
所谓⼯⼚法,就是以⼯业企业作为⼀个整体,按企业⼯业⽣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计算总产出,同⼀企业内部产品价值不允许重复计算。
建筑业总产出包括建筑⼯程产值、设备安装⼯程产值、建筑物⼤修理产值、⾮标准设备制造产值和装饰装修产值,可以按两种⽅法计算:⼀种是从施⼯企业和⾃营建设单位的建筑⽣产活动⾓度⼊⼿直接计算;另⼀种是从建筑产品所有⽅的建筑⼯程造价⾓度⼊⼿计算。
服务部门总产出统计的共同点是要计量各单位或部门当期完成的服务活动总价值。
但是,由于服务业包含范围很⼴泛,内部不同⾏业间差异很⼤。
因⽽,如何进⾏具体统计,还需要结合不同部门做具体分析。
其中⾸先需要分别讨论的是营利性服务部门和⾮营利性服务部门。
营利性服务部门由各种以盈利为⽬的⽽建⽴的企业性服务单位所组成,它们⾯向市场,提供交通运输、邮电通讯、贸易餐饮、旅游服务、信息咨询、居民服务等各⽅⾯的服务。
由于所提供服务的市场性,还由于服务⽣产与消费同时发⽣的特点,因此,营利性服务部门的总产出按照这样思路计算: 其核算期内的营业收⼊就是其核算期内所提供服务的全部价值,即它的总产出。
其中, 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总产出等于其主营业务收⼊。
2. 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出等于商业附加费,即商品销售收⼊减去商品销售成本。
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前言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分析报告围绕核心要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现状及发展脉络。
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分析报告中的数据来源于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
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全面解读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现状及发展态势,客观反映当前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真实状况,趋势、规律以及发展脉络,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分析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及参考,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目录第一节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现状概况 (1)第二节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指标分析 (3)一、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 (3)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 (3)三、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比重统计 (3)四、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4)五、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4)六、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5)七、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5)八、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北京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指标分析 (7)一、北京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 (7)二、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北京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占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北京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8)五、北京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8)六、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9)七、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9)八、北京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同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10)图表目录表1: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现状统计表 (1)表2: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4: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比重统计表 (3)表5: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表 (4)表6: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表 (5)表8: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北京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北京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占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北京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表 (8)表14:北京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表 (9)表16: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北京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同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第一节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现状概况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7年):表1: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现状统计表第二节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指标分析一、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表2: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表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表3: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表三、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比重统计分析表4: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比重统计表指标数量(亿元)占总值比重四、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表5: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表五、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表6: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表7: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表七、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表8: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表9: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三节北京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指标分析一、北京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表10:北京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表二、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11: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表三、北京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占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比重统计分析表12:北京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占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比重统计表指标数量(亿元)占总值比重四、北京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表13:北京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表五、北京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表14:北京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表15: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表七、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表16: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北京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同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表17:北京市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同全国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汇报一、概述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我公司在过去一年内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固定资产投资是指企业以购买、建造、改良固定资产为主要目的的投资行为,是企业扩大再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实力的重要手段。
二、投资完成情况1. 投资总额在过去一年中,我公司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XX万元,同比增长XX%。
其中,购买固定资产支出为XX万元,建造固定资产支出为XX万元,改良固定资产支出为XX万元。
2. 投资项目本年度我公司共实施了XX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涵盖了生产设备更新、办公设施改善、技术研发等多个领域。
其中,生产设备更新项目XX个,办公设施改善项目XX个,技术研发项目XX个。
3. 投资效益通过本年度的固定资产投资,我公司实现了以下效益:(1)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2)优化了企业资产结构,提升了企业竞争力;(3)增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问题与挑战在投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1. 资金筹措难度大: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企业融资难度加大,资金成本上升。
2. 投资风险高:固定资产投资涉及资金量大,投资周期长,风险较高。
3.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立足。
四、未来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
同时,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应对未来的挑战:1. 加强资金管理:优化资金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 强化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管理水平。
3. 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