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六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5
式子与方程【知识点解析】(式子的运算)四则运算的意义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乘法:a 、一个数乘以整数,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b 、一个数乘以小数或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四则运算的法则加法:a 、整数和小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满十进一 b 、同分母分数: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相加减法:a 、整数和小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退一当十再减 b 、同分母分数:分母不变,分子相减;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相减乘法:a 、整数和小数:用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哪一位对起,最后把积相加。
b 、分数: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结果要化简 除法:a 、整数和小数:除数有几位,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不够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哪一位上。
除数是小数是,先化成整数再除,商中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b 、分数除法: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典型例题】 【例】脱式计算21.28-21.28÷7.6×3.1 [1–(41+83)]÷81【举一反三】0.75+(130-0.36×350) 3-59 ×720 -1136【例】简便运算9.9×8.6+0.86 4.6×138 +8.4÷811 -138 ×5【举一反三】2.36×9.8-0.236×2 47-8÷17-917【例】列式计算:32吨的53比65吨的52多多少?【举一反三】 (1)65的倒数加上37除27的商,和是多少?(2)20千克的14 比1吨的3200 少多少千克?【过关检测】 一、直接写出复数910÷320= 14÷78= 45-12= 19×78×9=9÷43= 32×61×109= 59913 = 9×18 ÷9×18 =二、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215 +311 )×15×11 37.5+19.5÷2.5×454×65+52÷53 54÷[(85-21)÷85]三、文字题9.81的13 与2.5的差,除以78 ,商是多少? 94的倒数加上2.4乘0.5的积,和是多少?方程的计算与应用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2022-2023学年小升初数学精讲精练专题汇编讲义第4讲式与方程知识点一: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计算公式和运算定律1.用字母表示数(1)一班有男生a人,有女生b人,一共有(a+b)人;(2)每袋面粉重25千克,x袋面粉一共重25x干克2.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1)路程=速度×时间,用字母表示为s=vt;(2)正比例关系:yx=k(一定),反比例关系:x×y=k(一定)等。
3.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1)长方形的周长:C=2(a+b);(2)长方形的面积:S=ab;(3)长方体的体积:V=abh或V=Sh等。
4.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o重点提示:○1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记作简写为一个点或省略不写,但要注意,省略乘号后,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2两个相同的字母相乘时,可以写成这个字母的平方,如a×a可以写作a2知识点二:等式与方程1.等式与方程的意义及关系意义关系等式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作等式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知识精讲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是方程2.等式的性质(1)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2)性质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3.解方程(1)方程的解的概念: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
(2)解方程的概念: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3)解方程的依据: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和四则运算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4)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步骤如下:(01)把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中;(02)计算,看等式是否成立;(03)等式成立,说明这个未知数的值是方程的解,等式不成立,说明解方程错误,需要重新求解。
六年级数学小升初知识点一、整数运算整数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种基本运算。
1. 加法运算加法是两个数相加的运算。
计算加法时,我们需要遵循下面的规则:- 两个正数相加,结果为正数。
- 两个负数相加,结果为负数。
- 正数与负数相加,结果的符号取决于绝对值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决定结果的符号。
2. 减法运算减法是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
计算减法时,我们需要遵循下面的规则:- 正数减去正数,结果为正数。
- 负数减去负数,结果为负数。
- 正数减去负数,结果的符号取决于绝对值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决定结果的符号。
3. 乘法运算乘法是两个数相乘的运算。
计算乘法时,我们需要遵循下面的规则:- 两个正数相乘,结果为正数。
- 两个负数相乘,结果为正数。
- 正数与负数相乘,结果为负数。
4. 除法运算除法是一个数被另一个数除的运算。
计算除法时,我们需要遵循下面的规则:- 正数除以正数,结果为正数。
- 负数除以负数,结果为正数。
- 正数除以负数,结果为负数。
二、小数和百分数小数是在整数的基础上,引入了小数点及小数位的数。
百分数是表示以百为基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1. 小数运算小数运算包括小数加减乘除的运算。
运算时需要注意小数点对齐,并遵循运算规则。
2. 小数和分数的互相转换小数和分数可以相互转换。
将小数转换为分数时,可以将小数的数值放到分数的分子中,并根据小数位数确定分母的倍数。
例如:0.5可以转换为1/2,0.125可以转换为1/8。
将分数转换为小数时,可以进行除法运算,将分子除以分母得到的结果即为小数。
3. 百分数运算百分数运算包括百分数加减乘除的运算。
注意将百分数转换为小数进行运算,然后再将结果转换为百分数形式。
三、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是指具有形状和大小的图形,常见的几何图形包括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
1. 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是具有两对平行边的四边形。
特点是对角线互相平分。
2. 长方形长方形是具有四个直角的四边形。
小升初数学复习重点知识点归纳
小升初数学复习的重点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
1. 数的整数性质:正整数、负整数、零、相反数、绝对值等。
2. 数的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法则,以及实际问题的运算。
3. 分数和小数:分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
4. 计算方法:口算技巧,如列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倍数关系等。
5. 算式的解法:方程的概念和解法,如一元一次方程、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等。
6. 图形的认识:平行线、垂直线、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的性质和计算。
7. 线段的计算:线段的长短比较和计算,线段的延长与截取等。
8. 角的认识:平角、直角、锐角、钝角等的性质和计算。
9. 时间和钟表:时间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钟表的读取和计算。
10. 数据的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频数和频率的计算,平均数和中位数的计算。
以上是小升初数学复习的一些重点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你还有其他问题吗?。
人教版小升初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一)整数和小数1、整数和自然数像…,-3,-2,-1,0,1,2,3,…这样的数统称为(整数)。
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叫做(自然数)。
自然数整数的(一部分)。
(“1”)是自然数的单位。
最小的自然数是( 0 )。
2、小数小数表示的就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一位小数可表示为十分之几的数,两位小数可表示为百分之几的数,三位小数可表示为千分之几的数 …… 熟记: 51= 52= 53= 54= 41= 43= 81= 83= 85= 87=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小数部分有几个数位,就叫做几位小数。
如是( 三 )位小数3、整数、小数的读法和写法:读整数时注意先分级再读数。
读小数时注意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
写数时注意写好后,一定要读一读仔细校对。
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如只要求“改写”,结果应是准确数。
如要求“省略”万(亿)后面的尾数,结果应是近似数。
4、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5、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6、正数、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负数<0<正数两个负数比较,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这个数反而越小。
(二)因数和倍数1、因数和倍数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2、奇数、偶数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最小的偶数是( 0 )最小的奇数是( 1 )在全部自然数中,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小升初数学毕业总复习必考知识点整数和小数1.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自然数是02.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分别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3.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是小数部分,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4.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
5.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6.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原来的数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原来的数分别缩小10倍、100倍、1000倍……数的整除1.因数和倍数:20÷4=5,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
2.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3.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4.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
质数都有2个因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1~2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1~20以内的合数有“4、6、8、9、10、12、14、15、16、185.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各位上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6.公约因数、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7.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四则运算1.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2.在四则运算中,加、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小升初六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小升初数学是学习生涯的关键时期,为了能够使同学们在数学方面有所建树,小编特此整理了小升初六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以供大伙儿参考。
体积和表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 公式:S=(ab+ac+bc)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公式:S=6a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 = 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 = 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 = a3圆的周长=直径公式:L=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公式:S=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 ch=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算术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a + b = b + a3、乘法交换律:a b = b a4、乘法结合律:a b c = a (b c)5、乘法分配律:a b + a c = a b + c6、除法的性质:a b c = a (b c)7、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能够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8、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方程、代数与等式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差不多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旧成立。
六年级数学小升初知识点总结一、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1. 整数整数的意义:像 -3,-2,-1,0,1,2,3……这样的数统称为整数。
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
整数的读法和写法:读数时,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写数时,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数的改写和近似数: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就在万位或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或“亿”字;求一个数的近似数,通常采用“四舍五入”法。
2. 小数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3. 分数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除数≠0)。
4. 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
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二)数的运算1.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022-2023学年小升初数学精讲精练专题汇编讲义第1讲整数和小数知识精讲知识点一:整数1.整数的意义和分类:像-3,-2,-1,0,1,2,3,…这样的数统称为(整数)。
整数分为正整数、0、负整数(整数也可以分为自然数和负整数)【提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整数的读法:读一个多位数,从高级到低级,一级一级地读。
每级都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读亿级、万级时,必须加上“亿”字或“万”字。
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的都只读一个零。
(读数时,可以先画出分级线,再读数,这样可以快速、准确地读出一个多位数3.整数的写法:写数时,按从高位到低位的顺序,一级一级地写。
亿级和万级都按个级的写法来写。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写完后,画上分级线检查,每一级都只能写四位,不要多写或少写0)4.整数的大小比较:○1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首先数一下多位数的位数,位数多的大于位数少的○2如果位数相同,就比较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次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如果还相同,则继续依次比较,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5.整数的改写和近似数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1)数的改写:①把整万、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把万位或亿位后面的4个0或个0去掉,换成一个“万”字或“亿”字就可以了②把非整万、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化”作单位的数:先把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或8位(小数部分末尾是0的要划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或“亿”字,中间用“=”连接(2)近似数:省略尾数改写成近似数:先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或“亿”字,中间用约等号连接【提示】近似数常用词:精确到哪位小数、保留几位小数等。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要点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意义: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
(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
(整数和分母约分)(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
(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
(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a×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a×b=c,当b <1时,c<a(b≠0)。
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
a×b=c,当b =1时,c=a 。
在进行因数与积的大小比较时,要注意因数为0时的特殊情况。
(四)分数乘法混合运算1、分数乘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五)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一、数的认识1、数的意义(1)自然数:0、1、2、3、4……都是自然数。
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或次数。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0: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是最小的自然数。
0还有其他多种用法,在写数记数中,可以用0来占位;在测量活动中,用0表示起点;在相反意义量的记录中,用0作分界点。
(3)负数:比0小的数是负数,比0大的数是正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4)小数:分母是10、100、1000……的十进分数可以写成小数。
(5)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两个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
把单位“ 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6)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
二、数的联系1、整数与小数:整数和小数在计数方法上是一致的,都是用十进制计数法记录的.整数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改写成小数。
2、小数与分数:小数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十进分数,小数是特殊的分数。
3、分数与百分数:百分数虽然在形式上与分数是类似的,但在意义上有明显的不同.百分数只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所以也叫做百分比(百分率),而分数不仅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也可以用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
4、正数与负数:以0为分界点,比0大的数就是正数,比0小的数就是负数。
正数可以有正整数、正分数;负数可以有负整数、负分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三、数位顺序表1、数位、位数和计数单位:整数与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一个自然数数位的个数,叫做位数;小数位数是以小数点右边的数位多少来定的2、多位数的读法、写法:多位数从个位起,每四位分为一级,可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2024小升初的数学重点知识点
以下是2024小升初的数学重点知识点:
1. 数的认识和数的大小比较:认识正整数、零、负整数,理解数的大小比较。
2. 运算符号和运算法则:认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掌握运算符号的使用和运算
法则。
3. 算术的基本性质:理解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应用这些性质简化
运算。
4. 分数与小数: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概念,能够互相转换,并进行分数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5. 百分数和百分数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概念,掌握百分数的转换和计算,能够解决
与百分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6. 尺寸单位的换算:掌握长度、面积、体积、质量等尺寸单位的换算,能够解决与尺
寸单位相关的实际问题。
7. 坐标系和图形的认识:理解坐标系的概念,掌握平面内的点的表示方法,能够绘制
简单的图形并进行运算。
8. 图形的性质和判断:认识常见的图形,理解图形的性质,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判断图
形的性质。
9. 简单方程与应用: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能够列方程和解方程,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0. 数据处理和统计: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能够描述数据的统计特征,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
这些是2024小升初数学的重点知识点,建议学生在备考时充分掌握和理解,并进行大量的习题练习和实际应用练习,以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能力。
小升初六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整理第一部分【常用的数量关系】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3、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4、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5、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6、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7、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8、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第二部分【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 a×a×a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b:宽)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8、圆形(S:面积,C:周长,穑涸仓苈剩? d:直径,r:半径)(1)周长=鹱直径?=2尊装刖叮籆=餯=2餽(2)面积=鹱半径×半径;S= 餽?9、圆柱体(V:体积,S:底面积,C:底面周长,h:高,r:底面半径)(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餯h=2餽h(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10、圆锥体(V:体积,S:底面积,h:高,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2、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13、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利息税)第三部分【常用单位换算】(一)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二)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三)体积(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四)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五)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六)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有:4、6、9、11月】【平年:2月有28天;全年有365天】;【闰年:2月有29天;全年有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3600秒;1分=60秒;。
小学六年级的数学课程主要包括整理数学、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分数、小数、几何图形、数据分析等知识点。
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汇总。
一、整数数学知识点1.整数的概念:整数是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组成的集合,用正数用“+”表示,负数用“-”表示。
2.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要根据正负数的规律进行计算,同号相加、相减得正,异号相加、相减得负。
3.整数的比较:整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可以通过正数和负数的大小来比较。
二、加法和减法知识点1.加法的运算:加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并在一起,用“+”表示。
2.减法的运算:减法是将一个数从另一个数中减去,用“-”表示。
3.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加法和减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三、乘法和除法知识点1.乘法的运算:乘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用“×”表示。
2.除法的运算:除法是将一个数分为几等份,用来平均分配,用“÷”表示。
3.乘除法的运算规律: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除法的结合律和分配律。
四、分数知识点1.分数的概念:分数是指一个整体被等分为若干份的其中一份。
2.分数的基本属性:分数由分子和分母两个部分组成,分子表示等分中的份数,分母表示等分的总份数。
3.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分数的加减乘除需要将分数化为相同的分母进行计算,并根据运算规律进行计算。
五、小数知识点1.小数的概念:小数是指一个整体分成若干份后的其中一份,小数部分用数字和小数点表示。
2.小数的读法与写法:小数的读法根据数字和小数点的位置进行读,小数点后的数读作“点”后面的数。
3.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与整数和分数的运算类似,需要对齐小数点进行计算。
六、几何图形知识点1.平行线和垂直线:平行线是指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垂直线是指两条直线相交时互相垂直的直线。
2.线段和角的概念:线段是指两个端点之间的线段,角是由两条线段共同起点的部分组成。
3.三角形和四边形: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组成的图形。
六年级数学(小升初)第二课奇数与偶数知识点:能被2、5、3整除的数一、填空题:1、在70后面连续的4个偶数是,2、从13起,连续的5个奇数是3、与奇数相邻的两个数是数;与偶数相邻的两个数是数。
4、一个两位数既能被2整除,也能被5整除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是。
5、213至少加上才能被2整除;431至少减少才能被2整除,1243至少加上才能被5整除;1342至少减少才能被5整除。
6、写出4个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的数。
7、能被3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
8、能被5整除的最大三位数是。
9、有因数2,又能被3整除,而且还是5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二、选择题:10、一个三位数能同时被2和5整除,则下面哪个结论正确。
-------------------()A、个位上的数字是2;B、个位上的数字是5;C、个位上的数字是0;D、各位上的数字的和是2或5的倍数。
11、已知a能整除17,那么a-------------------------------------------------------------()A、一定是1;B、一定是17;C、一定是1或17;D、一定是17的倍数12、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两个连续的自然数的和是奇数。
B、两个连续的自然数的积是奇数。
C、根据偶数的概念,0也是偶数。
D、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0整除。
13、能同时被3、8、12整除的最小的自然数是-------------------------------------()A、24B、36C、72D、1214、用0、1、3、5可以组成( )个能同时被2、3、5整除的三位数。
A.2 B.3 C.4 D.5三、简答题:15、用0、1、5、8组成的四位数能同时被2、5整除,求最大的四位数。
2022-2023学年小升初数学精讲精练专题汇编讲义第3讲因数和倍数知识精讲知识点一:因数与倍数的意义和特征1.意义:如果a×b=c(a、b是非0自然数),那么a和b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例如:2×4=8,就说2和4是8的因数,8是2和4的倍数2.特征:①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例如:15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15②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例如:31最小的倍数是31,没有最大的倍数。
)【提示】①研究因数与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非0自然数。
②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不能单独说一个数是因数或倍数,应该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知识点二:2 、3、5的倍数的特征①2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 0、2、4、6、8。
例如:20,136,4578....②3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 0 或 5。
例如:21,327,.576.....③5 的倍数的特征:各位上数字的和一定是 3 的倍数。
例如:50,895 2645......○4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
例如:90,340,....知识点三:奇数与偶数1.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奇数,最小的奇数是1.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偶数,最小的偶数是0。
2.和与积的奇偶性:(1)偶数士偶数=偶数奇数士奇数=偶数奇数士偶数=奇数(2)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知识点四:质数与合数1.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作质数(或素数),最小的质数是2.2.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作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3.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质因数:如果一个数的因数是质数,这个因数就是它的质因数。
5,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作分解质因数。
6,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作互质数。
六年级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大全六年级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大全第四章几何的初步知识一线和角(1)线* 直线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 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
* 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两点的连线中,线段为最短。
*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长度都相等。
* 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的长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2)角(1)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2)角的分类锐角: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平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组成的角叫做平角。
平角180。
周角: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
周角是360。
二平面图形1长方形(1)特征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有两条对称轴。
(2)计算公式c=2(a+b)s=ab2正方形(1)特征: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有4条对称轴。
(2)计算公式c=4as=a3三角形(1)特征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内角和是180度。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有三条高。
(2)计算公式s=ah/2(3) 分类按角分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各为45度,它有一条对称轴。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按边分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不相等。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度相等;两个底角相等;有一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都相等;三个内角都是60度;有三条对称轴。
4平行四边形(1) 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相对的边平行且相等。
对角相等,相邻的两个角的度数之和为180度。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2) 计算公式s=ah5 梯形(1)特征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2019小升初六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小升初数学是学习生涯的关键阶段,为了能够使同学们在数学方面有所建树,小编特此整理了小升初六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以供大家参考。
体积和表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 公式:S=(ab+ac+bc)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公式:S=6a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 = 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 = 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 = a3
圆的周长=直径公式:L=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公式:S=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
算术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a + b = b + a
3、乘法交换律:a b = b a
4、乘法结合律:a b c = a (b c)
5、乘法分配律:a b + a c = a b + c
6、除法的性质:a b c = a (b c)
7、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8、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方程、代数与等式
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
即例出代有的算式并计算。
代数:代数就是用字母代替数。
代数式: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如:3x =ab+c
分数
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倒数的概念:1.如果两个数乘积是1,我们称一个是另一个的倒数。
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
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以上就是小升初六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更多精彩请进入小升初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