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重庆市永川区城市规划 精品
- 格式:ppt
- 大小:14.14 MB
- 文档页数:19
永川区大城市环境保护规划(2007~2020年)文本委托单位:永川区环境保护局编制单位: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二〇〇六年一月永川区大城市环境保护规划(2007~2020年)领导小组:组长:张华中共永川区委宣传部部长副组长:叶发春永川区环境保护局局长陈祖萍永川区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孙良华永川区环境保护局副局长朱江永川区环境保护局副局长成员:陈跃永川区环境保护局行政审批科科长项目负责人:魏世强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编制组成员:肖广全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陈宏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胡必琴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陈庆华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江长胜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赵秀兰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杨志敏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李静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蒋珍茂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报告撰写:肖广全、陈宏、胡必琴、陈庆华江长胜、赵秀兰、杨志敏、李静、蒋珍茂绘图:钟进肖广全规划审核:魏世强陈玉成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生态环境预测 (2)第三章规划的目标和原则 (4)第四章污染负荷削减 (5)第五章生态环境功能区划 (6)第六章环境污染控制规划 (7)第七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 (12)第八章环境保护重点工程项目与投资 (15)第九章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17)第十章附则 (19)附表1 永川区环境保护规划重点工程项目实施规模、实施进度与投资估算 (21)附表2 重庆市永川区五年(2008~2012年)环保搬迁企业计划表 (24)附表3 重庆市永川区(2008~2010年)减排企业计划表 (26)附图1 规划区范围及区位关系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图2 规划区监测点位分布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重庆市永川区新城区(部分)规划文本班级:08级园林景观设计一班姓名:陈瑶第一章概况及现状分析一、概况(一)、永川新城位于永川区的东北部,占地面积约为265016㎡,人口约为5万人,红旗河流经新城东南部,新区是在政府的同意规划下建设的,所以较老城区而言,新区有更多的优势。
例如地形平坦,道路系统规划合理,居住区绿地规划符合国家标准,是永川区即将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
(二)、气候条件新城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8.2℃,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2℃。
年平均降雨量㎜,平均日照小时,年平均无霜期317天。
二、绿地现状与分析(一)、城市绿地调查汇总表(二)、区域指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970÷1500≈6㎡人均绿地面积:(8970+32930)÷1500≈㎡绿地率:(8970+32930)∕164500×100%≈%(三)、发展优势新区的地理位置优越,有河流穿越,地形平坦,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前期规划合理,后期建设有利。
政府的投入较高,政策支持较大。
(四)、制约因素新区现在的人口入住率不高,导致部分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到制约,人气相对老城区而言要少一些。
有些地方发展还不成熟。
第二章规划总则一、规划编制的意义促进新城区的建设,让人民过上舒适的生活,享受安全合理的配套设施。
有利于从局部出发,把握整体,将永川区发展成一个全新的合理的现代化城市。
二、规划的依据、期限、范围与规模(一)﹑规划依据遵照《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二)﹑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
(三)﹑规划范围为昌州大道﹑汇龙大道﹑学府大道﹑红河大道所围合的区域。
(四)﹑规划规模为占地面积约为270000㎡,将起建设成为集行政﹑居住﹑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
三、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一)、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遵循客观的自然规律,在原有的基础上合理的建造出适合人们居住的生活工作环境。
精美城市·渝西高地·幸福永川关于永川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的初步解读永川区位于重庆西部,东距市区56公里,西离成都276公里;全区幅员1576平方公里,辖7个街道,16个镇,总人口110万,是重庆规划建设的“城区面积10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00万”现代大城市。
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横贯全境,长江流经南端,历为渝西和川东南交通、通讯枢纽和商贸、文化、金融、能源中心。
对于重庆市总体规划中永川的发展的解读在重庆市总体规划中,永川发展定义为大城市。
她处于主城的一小时经济圈里,和主城联系紧密但又相互分离。
另外她是处于重庆与四川边界的大城市,在川渝大城市群的发展中有重要地位。
永川历为渝西地区和川东南地区的交通、通讯枢纽。
她快捷地联系着主城区,成为主城到成都的一个节点。
陆运上:昆渝高速,成渝铁路,重庆-成都客运专线和重庆三环高速公路组成交通动脉。
水运上:长江流经南端。
对于永川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解读可以看到永川的规划是在自然条件和历史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需求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依附全国规划中成渝城市群规划和重庆市总体规划城市发展条件(交通建设),建立了“一主,两副,两轴,四块,多点”的空间布局。
可以看到,永川总的城市化率不高,主要沿重要交通道路建设城镇,主要城市间联系不很强。
有可能导致中心城市对小城镇的辐射能力不强,出现较大城乡差距。
可以看到:永川工业化程度不高工业的布局和城市的布局是一致的工业的布局按自然条件和社会要求有所分工,但总体缺少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
城市的第三产业并不充足,主要集中于主城区和港桥新区附近。
总结1.可能由于资金原因,永川的城市化水平不高,没有形成城镇化体系,大部分乡镇地区城镇化条件不足,发展可能比较缓慢。
2.两个分散的新城可能利用资源分配带动周围的发展,利用两个新城和主城区形成城镇化网络,带动周边发展十分重要。
3.永川的城市发展还是呈现出工业,交通,第三产业(旅游、职教、商贸)等资源向主城区积聚的特点。
1 永川区城乡总体规划编制的背景及意义经过直辖十年的发展,永川区在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试中已位列渝西地区前列,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发挥城市潜力,是社会经济、环境发展保持高度的可持续性,是本次规划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本次《永川区城乡总体规划》编制主动适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即将实施的一次新的尝试。
1.1 川渝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6月7日发出通知,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永川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通知要求重庆市和成都市要从两市实际出发,根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市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两市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1.2 重庆市“一圈两翼”的区域发展战略构想重庆市一圈两翼的发展战略构想作为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314总体部署的主要举措,在《一小时经济圈规划》中明确“一圈”的定位是:“西部地区重要的增长极的核心区、长江上游的地区经济中心的主要载体、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平台”。
其中对永川区定位为“重庆1小时经济圈的西部增长极,长江经济带与川渝经济带的重要支点,渝西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
”于是永川区的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在“一圈两翼”的发展战略中处于规划的核心发展区内,如何参与重庆核心发展区的功能分配,创造性的发挥区域服务功能,为本次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1.3 宏观经济面临产业转移,消费结构升级当前宏观的经济发展面临产业转移、买方市场形成,消费结构升级,金融资产流动性过剩等新形势,对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经济增长的质量和产业竞争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使部分传统产业转向内地寻求发展空间,其目标地区首选区位条件和市场条件较好的城镇发展空间。
永川地处国家西部的川渝两个大城市之间,占有长江黄金水道,有较好的交通区位条件,成为众多产业转移的理想目的地,这使永川区面临新的产业选择机会。
1 永川区城乡总体规划编制的背景及意义经过直辖十年的发展,永川区在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试中已位列渝西地区前列,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发挥城市潜力,是社会经济、环境发展保持高度的可持续性,是本次规划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本次《永川区城乡总体规划》编制主动适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即将实施的一次新的尝试。
1.1 川渝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6月7日发出通知,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永川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通知要求重庆市和成都市要从两市实际出发,根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市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两市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1.2 重庆市“一圈两翼”的区域发展战略构想重庆市一圈两翼的发展战略构想作为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314总体部署的主要举措,在《一小时经济圈规划》中明确“一圈”的定位是:“西部地区重要的增长极的核心区、长江上游的地区经济中心的主要载体、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平台”。
其中对永川区定位为“重庆1小时经济圈的西部增长极,长江经济带与川渝经济带的重要支点,渝西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
”于是永川区的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在“一圈两翼”的发展战略中处于规划的核心发展区内,如何参与重庆核心发展区的功能分配,创造性的发挥区域服务功能,为本次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1.3 宏观经济面临产业转移,消费结构升级当前宏观的经济发展面临产业转移、买方市场形成,消费结构升级,金融资产流动性过剩等新形势,对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经济增长的质量和产业竞争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使部分传统产业转向内地寻求发展空间,其目标地区首选区位条件和市场条件较好的城镇发展空间。
永川地处国家西部的川渝两个大城市之间,占有长江黄金水道,有较好的交通区位条件,成为众多产业转移的理想目的地,这使永川区面临新的产业选择机会。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关于永川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批复
正文:
----------------------------------------------------------------------------------------------------------------------------------------------------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关于永川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批复
永川府〔2015〕81号
区规划局:
你局报送的《关于报批永川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请示》(永规划文〔2015〕270号文)收悉。
经区政府第102次常务会审议,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永川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二、同意该规划的规划范围和年限与总规所明确的一致,目的为落实总规、引导发展、交通缓堵。
三、同意建立外联内畅、绿色低碳、智能信息的现代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包括对外交通系统、城市道路系统、新老城区缓堵、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停车系统、城市绿道和非机动车道规划、城市货运物流系统、城市旅游交通系统、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和实施计划。
四、你局应加强规划控制和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将建设项目分解至相关实施单位,保证各项规划要求得到落实。
五、该规划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
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确需修改的,应按法定程序报批。
此复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
2015年12月11日——结束——。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永川区城乡总体规划(2013年编制)》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5.04•【字号】渝府[2014]27号•【施行日期】2014.05.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永川区城乡总体规划(2013年编制)》的批复(渝府〔2014〕27号)永川区人民政府:你区《关于报批永川区城乡总体规划(2013年编制)的请示》(永川府文﹝2013﹞82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重庆市永川区城乡总体规划(2013年编制)》(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永川区是成渝经济区重要的战略支点,重庆城市发展新区重要的综合性增长极、现代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以商贸、职教、旅游为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
实施《总体规划》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
要优化城镇布局,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把永川城区作为城镇化主要载体,促进功能组团和镇的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
要保护好各类生态资源,改善环境质量,把永川建成宜居宜业的山水园林城市。
三、科学引导城乡空间布局。
按照五大功能区战略的要求,立足永川区功能定位,在全域范围内合理分布产业要素和人口。
至2025年,全区常住人口13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3%。
全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100平方公里,形成永川城区,由朱沱镇与松溉镇组成的港桥功能组团以及三教镇、板桥镇、来苏镇、何埂镇4个中心镇,双石镇等10个一般镇的“中心城区―镇/功能组团”的城镇体系等级结构。
四、合理控制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至2025年,永川区中心城区城市人口8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80平方公里,包括串联永川老城区和新城区的横轴,串联神女湖、兴龙湖和凤凰湖3个地区的景观与功能的纵轴和老城组团、新城组团、北部文化旅游组团、西部商贸物流组团、凤凰湖产业组团、大安―和畅园组团6个组团,形成“两轴六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关于C22-1-1/02地块控制性详
细规划修改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
•【公布日期】2023.10.20
•【字号】永川府〔2023〕46号
•【施行日期】2023.10.20
•【效力等级】地方行政许可批复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
正文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关于C22-1-1/02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改的批复
永川府〔2023〕46号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你局报来的《关于修改永川区中心城区C标准分区C22-1-1/02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请示》(永规资文〔2023〕166号)收悉,经区政府第42次常务会议审议,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将C22-1-1/02地块划分为C22-1-1/03-1地块(约1.48公顷)及
C22-1-1/03-2地块(约7.73公顷),C22-1-1/03-1地块用地性质调整为行政办公用地(A1),C22-1-1/03-2地块用地性质仍为居住用地(R2)。
二、同意C22-1-1/03-1地块规划指标为:容积率不大于1.5,建筑密度不大于35%,建筑高度不大于36米,绿地率不小于30%。
C22-1-1/03-1地块规划指标相关规划控制指标不变,地块内配建9班幼儿园。
三、请严格按照调整后的规划控制指标实施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
确需进行调整或修改,应按法定程序报批。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
2023年10月20日文件下载: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关于C22-1-102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的批复
.docx。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永川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11.23•【字号】渝府[2005]235号•【施行日期】2005.11.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永川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渝府[2005]235号)永川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呈请审议永川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永川府文〔2004〕112号)收悉。
经市政府第5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批复如下:一、同意该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为:永川市主城区中山路、胜利路、南大街3个街道办事处和双竹、大安、临江3个镇的行政辖区范围,以及青峰镇的青峰场、石朝门、夏家湾、胡豆坪和陈食镇的强华、王家岩、关心、高鼓等村社,总面积约为501平方公里。
二、同意该规划确定的规划期限为2004—2020年。
近期2007年,规划人口33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7.76平方公里;中期2012年,规划人口41.8万人,城市建设用地37.62平方公里;远期2020年,规划人口53万人,城市建设用地52.92平方公里。
三、同意该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为:川渝经济带上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渝西地区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永川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重庆市职业教育基地。
四、同意永川市城市为组团式形态,分为主城区和双竹组团、大安组团、临江工业3个外围组团。
其中,主城区以发展商贸物流业、职业教育、生态旅游、加工制造业为主;双竹组团以发展生态旅游、职业教育、高档居住和食品工业为主;大安组团以发展机械制造、电子等一二类工业和商贸物流业为主;临江工业组团以发展化工、加工制造等二三类工业为主,为永川市主城区化工企业的外迁基地。
主城区近期重点向东发展,适当向西北与东南拓展,中、远期重点向西发展。
双竹组团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呈带状发展。
大安组团沿渝隆路向西南方向发展。
临江工业组团向东、向南发展。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关于永川区中心城区E8-1/01
等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永川区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7.03.17
•【字号】永川府〔2017〕12号
•【施行日期】2017.03.1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土地资源
正文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
关于永川区中心城区E8-1/01等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
批复
永川府〔2017〕12号
区规划局:
你局报送的《关于报批永川区中心城区E8-1/01等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请示》(永规划文〔2016〕293号),经区政府第3次常务会审议,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永川区中心城区E8-1/01等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范围位于永川区中心城区,包括植物园北侧、九永高速临江立交、大安组团等区域零星地块,涉及地块主要包括居住、工业、绿地、道路、区域公用设施等用地。
规划总用地面积97.37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83.66公顷,非建设用地
2.87公顷,区域共用设施用地10.84公顷,规划居住人口为1.9万人。
二、结合中心城区控规整合,将该规划纳入控规整合规划统筹协调。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
2017年3月17日。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关于永川城区拓展区控规的批复正文:----------------------------------------------------------------------------------------------------------------------------------------------------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关于永川城区拓展区控规的批复永川府〔2015〕82号区规划局:你局报送的《关于报批永川城区拓展区控规的请示》(永规划文〔2015〕268号文)收悉。
经区政府第102次常务会审议,原则同意城区拓展区各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现批复如下:一、同意《永川区中心城区M标准分区(青峰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该规划范围为东至永川一环路一带,北至蛮子坡,南到曾家院子,西至重庆西三环高速公路,规划总用地面积475.76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438.30公顷,规划居住人口为3.2万人。
(二)该规划功能定位为中心城区西部门户,城西商贸物流组团的中心,集商贸物流、专业市场、居住配套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新区。
(三)该规划空间布局结构为“一心、两轴、三大板块”。
二、同意《永川区中心城区N标准分区(麻柳河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该规划范围为北至一环路,西至谭家桥河坝一带,东至红星水库一带,南至重庆西三环高速公路。
规划总用地面积318.74公顷,其中建设用地城市建设用地301.23公顷,规划居住人口为3.2万人。
(二)该规划功能定位为城西商贸物流组团的副中心,是集商贸物流、生态宜居等主要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新区。
(三)该规划空间布局结构为“一心、两轴、五片”。
三、同意《永川区中心城区K、P、Q、R、S标准分区(凤凰湖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该规划范围为北至一环路,西至黄瓜山、永泸路一带,东至太平水库,南至渝永高速公路。
规划总用地面积3232.20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3019.93公顷,规划居住人口为31.3万人。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关于永川区集中居民点布局规划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永川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6.12•【字号】永川府〔2015〕39号•【施行日期】2015.06.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关于永川区集中居民点布局规划的批复永川府〔2015〕39号区规划局:你局组织编制的《重庆市永川区集中居民点布局规划》收悉。
经区政府第84次常务会审议,原则同意该规划,现批复如下:一、同意该规划确定的规划范围为永川区行政区域范围内208个行政村,共1576平方公里。
二、同意该规划确定的规划期限为10年,即2014年—2025年。
近期2014-2020年,远期2021-2025年。
三、同意该规划确定的主要内容(一)确定居民点的位置、面积、规模承载人口以及为人均建设用地标准。
(二)明确区域管制政策分区,以此指导集中居民点拆并布点等建设。
确定需要新建、撤并、保留和扩建的农村居民点数量,规划到2025年新建、扩建农村居民点共495个,其中新建112个,扩建383个。
(三)合理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统筹安排跨村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系统。
(四)确定了区域农业产业布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防灾;制定与规划相配套的管理措施和政策措施进行了规划(五)对区域农村居民点总体发展战略、农村产业规划、村落体系规划、农村基础设施规划、农村社会服务设施规划、区域空间管制规划、农村社会事业规划、近期建设引导、居民点建设引导、规划实施措施等方面也做了详细规划。
四、在下一阶段的规划实施中,应根据该规划确定的控制原则和各项技术指标,严格控制好各项用地及建设;合理布局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加强规划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五、加强规划控制和监管工作,严格执行本批复,使规划批准的各项要求得到落实。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关于A3-6-1/03地块控制性详
细规划修改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
•【公布日期】2023.10.25
•【字号】永川府〔2023〕47号
•【施行日期】2023.10.25
•【效力等级】地方行政许可批复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
正文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关于A3-6-1/03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改的批复
永川府〔2023〕47号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你局《关于修改永川区中心城区A标准分区A3-6-1/03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请示》(永规资文〔2023〕165号)收悉,经区政府第42次常务会议审议,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将原A3-6-1/03地块(约2.92公顷)用地性质由教育科研用地
(A3)调整为商业商务设施用地(B1B2),地块编号更新为A3-6-1/04。
二、同意将A3-6-1/03地块建筑限高由不大于36米修改为不大于54米,绿地率由不小于35%修改为不小于25%,容积率、建筑密度指标不变。
三、请严格按照调整后的规划控制指标实施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
确需进行调整或修改,应按法定程序报批。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
2023年10月25日
文件下载: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关于A3-6-103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的批复.docx。
区大城市环境保护规划(2007~2020年)文本委托单位:区环境保护局编制单位: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二〇〇六年一月区大城市环境保护规划(2007~2020年)领导小组:组长:华中共区委宣传部部长副组长:叶发春区环境保护局局长祖萍区环境保护局副局长良华区环境保护局副局长朱江区环境保护局副局长成员:跃区环境保护局行政审批科科长项目负责人:世强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编制组成员:肖广全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宏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胡必琴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庆华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江长胜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秀兰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志敏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静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珍茂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报告撰写:肖广全、宏、胡必琴、庆华江长胜、秀兰、志敏、静、珍茂绘图:钟进肖广全规划审核:世强玉成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生态环境预测 (2)第三章规划的目标和原则 (4)第四章污染负荷削减 (6)第五章生态环境功能区划 (6)第六章环境污染控制规划 (8)第七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 (14)第八章环境保护重点工程项目与投资 (17)第九章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20)第十章附则 (22)附表1 区环境保护规划重点工程项目实施规模、实施进度与投资估算 (23)附表2 市区五年(2008~2012年)环保搬迁企业计划表 (26)附表3 市区(2008~2010年)减排企业计划表 (28)附图1 规划区围及区位关系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图2 规划区监测点位分布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图3 规划区主要工业污染源分布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