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稽的脚先生》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88 MB
- 文档页数:14
音乐:滑稽的脚先生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律动《滑稽的脚先生》,学习用脚的不同部位做走路动作。
2、能随音乐基本掌握向圈内走、退回原位、在圆上走等队形变化。
3、体验和表现“脚先生”走路时的滑稽与风趣,享受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1、预先认识脚的各个部位2、场地安排,磁带3、脚各个部位的图片活动重点:初步学会律动《滑稽的脚先生》活动难点:体验和表现“脚先生”走路时的滑稽与风趣活动过程:一、引出脚先生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赤脚,跟着音乐入场,脚跟脚尖跑跑跳跳跳。
T:伸出自己的脚(画成卡通的):看这是什么?对,它叫脚先生。
小朋友你们有吗?伸出来给大家看看,再说一说它有些什么?(脚尖、脚跟、脚边)(逐一出示图片)二、探索各部位走路1、探索T:诶,小脚会走路,那我们的脚尖、脚跟、脚边会走路吗?让我们站起来来试一试吧。
(幼儿尝试,教师指导并留心观察)2、学一学脚尖走T:你是用什么走的?让我们站到圆圈边上一起来学一学。
T:你用脚尖走的时候感觉怎样啊?T:对而且走路时很轻,让我们再来长高点,轻轻地来用脚尖走走。
脚跟走T:你是用什么走的,怎样走呢?让我们一起跟着他学一学,。
T:脚跟除了可以向前走,还可以怎样走呢?T:对,那让我们用脚跟退着来走走。
脚边走T:你用脚边怎么走的呢?请你来试一试。
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T:这样走又像什么呀?让我们一起来走走,看谁最像小企鹅。
三、练习T:大家走得可真好,脚先生也忍不住要来走一走,请大家坐下来休息一下看看吧。
T:脚先生走路的样子你们觉得怎么样啊?对了,所以,他的名字就叫滑稽的脚先生。
T:让我们围着圆圈听好音乐走一边。
T:刚才我看见**走的比较滑稽的,请他来走一边。
T:我们学着他的滑稽样来走一边。
T:你能走得更滑稽吗?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吧。
让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走走吧,看谁走得比脚先生还要滑稽。
四、游戏1、创设语言情景让幼儿编排走路动作T、嘘:花儿还睡着呢,轻点,不能吵醒她,想想我们该用刚才学到的什么动作走啊?(幼儿想办法,教师相应出示箭头)我们还是用脚尖走吧又稳又轻T、哇,花儿醒来了,(出示图2)让开点,不能碰着她,我们又该怎么走呢?(幼儿想办法,教师相应出示箭头)对了往后退。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音乐《滑稽的脚先生》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活动目标:1. 在尝试多种用脚行走的趣味方式过程中,感受歌曲旋律并学唱歌曲。
2. 根据歌词内容作相应动作,并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策略学跳这个圆圈舞。
3. 在向前、向后行进过程中,能控制自己的步距与平衡,尽量不碰到其他人。
活动准备:1. 在场地上画一个圆圈,圆圈的大小要足够全班幼儿单手侧平举站立。
2. 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一、发声练习。
二、幼儿两两结对,面对面站,边复习歌曲《我有小手》边做相应的表示交往的动作。
三、幼儿感受歌曲《滑稽的脚先生》的旋律与节拍。
教师:我们的手很灵巧,我们脚同样很有趣。
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的节拍,用脚走一走!四、幼儿探索脚的趣味行走方法,同时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
1. 教师:伸出你们的脚,看看脚尖在哪里,脚跟在哪里,脚边在哪里。
2. 教师:谁能用脚尖、脚跟、脚边表示出不一样的走的方式?3. 教师:现在,我唱什么,你们就做什么动作,注意听!五、幼儿在圆圈上,按逆时针方向玩“滑稽的脚先生”的游戏。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站到圆圈上,跟着我一起向右转身。
现在我们已经“面向圈上”了。
现在大家跟着我一起在原地玩“滑稽的脚先生”的游戏。
六、教师带幼儿一同在圆圈上做行进游戏。
1. 教师:滑稽的脚先生现在带着我们玩更好玩的游戏了。
他将要一会向前,一会后退。
但是无论向前、向后,都不能碰到别人。
你们准备好了吗?2. 教师:“滑稽的脚先生”是个天才的杂技演员,你看他好像就要撞到别人的时候,他却巧妙的避开了,每一次都能有惊无险。
我刚才看到xx就像一个天才的杂技演员,我们请他来说说刚才他是怎么做的。
七、幼儿玩变换歌曲的速度游戏,感受变化的快乐。
教师:我们已经学会了这个游戏。
下面我们有个更有趣的玩法,就是听前奏变成“快”脚先生或者“慢”脚先生。
【教案+课件】中班音乐活动《滑稽的脚先生》一、教学内容《滑稽的脚先生》选自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材第四章《动感步伐》,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的脚部动作,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学习用动作表达音乐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模仿不同的脚部动作,提高身体协调性。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使其能够按照音乐节奏进行动作。
3.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不同脚部动作的要点,以及按照音乐节奏进行动作。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提高其音乐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乐播放器、卡片、脚印贴纸、小鼓。
2. 学具:每位幼儿准备一双干净的手套,以模拟脚部动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戴上一双大手套,模仿脚先生,引导幼儿关注脚的动作。
邀请幼儿模仿教师的动作,体验脚先生的滑稽乐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卡片,讲解不同的脚部动作,如跳跃、踏步、跺脚等。
邀请个别幼儿上台演示,其他幼儿跟随模仿。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音乐游戏,让幼儿按照音乐节奏进行脚部动作。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音乐表达(5分钟)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用脚部动作表达音乐情感。
邀请部分幼儿进行展示,鼓励其他幼儿为其加油鼓劲。
给予表现出色的幼儿奖励,如小贴纸、掌声等。
六、板书设计1. 卡片:展示不同脚部动作的图示。
2. 脚印贴纸:奖励给表现优秀的幼儿。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模仿《滑稽的脚先生》的脚部动作,用音乐进行表演。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创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音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多参与音乐活动,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教师可开展类似的活动,如《快乐的手指舞》、《有趣的头动作》等,丰富幼儿的音乐体验。
【教案+课件】中班音乐活动《滑稽的脚先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材》第四章第二节,内容为《滑稽的脚先生》。
通过学习歌曲,让幼儿感知音乐节奏,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详细内容包括歌曲学习、节奏练习、动作创编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熟悉歌曲《滑稽的脚先生》,并能独立演唱。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使他们能够跟随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创编有趣的动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变化的部分,以及动作的创编。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掌握节奏,培养音乐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钢琴、黑板、卡片、节奏棒、音乐CD。
学生准备:小鼓、沙锤、动作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节奏游戏,让幼儿感知节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歌曲学习(10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学唱,并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变化。
3. 节奏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节奏练习,使用节奏棒、小鼓等教具,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节奏。
4. 动作创编(10分钟):鼓励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创编有趣的动作,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5. 展示环节(5分钟):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动作,大家共同评价,选出最佳创意奖。
六、板书设计1. 《滑稽的脚先生》2. 歌曲歌词及节奏3. 动作创编提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展示今天学习的歌曲和动作,并尝试教给他们。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游戏、歌曲、节奏练习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但在动作创编环节,部分幼儿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家庭音乐晚会,邀请幼儿和家长共同参加,展示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歌曲和动作,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变化的部分,以及动作的创编。
3. 作业设计:作业的实践性和互动性。
2024年【教案+课件】中班音乐活动《滑稽的脚先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音乐活动教材第四章《快乐的音乐游戏》,具体内容为《滑稽的脚先生》。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学会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培养音乐感受力和集体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能够跟随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3. 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音乐节奏的掌握和身体动作的协调。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集体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乐播放设备、钢琴、黑板、卡片。
2. 学具:小鼓、沙锤、脚铃、彩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滑稽的脚先生》的简单动作,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
引导学生关注脚的动作,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模仿能力。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示范《滑稽的脚先生》的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动作,教师逐一纠正学生的动作。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音乐游戏(10分钟)学生分成两个大组,进行音乐接龙游戏。
教师随机播放音乐,学生根据音乐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
教师邀请各小组进行展示,评价学生的表现。
学生互相评价,交流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滑稽的脚先生》2. 内容:音乐节奏:X X | X X | X X | X X |动作要领:脚尖点地、脚跟抬起、脚掌拍打、脚跟踏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家庭作业:回家后,跟家人一起练习《滑稽的脚先生》的动作,记录下学习过程中的趣事。
课堂作业:根据音乐节奏,自编一段《滑稽的脚先生》的动作。
2. 答案:家庭作业:见学生作业本。
课堂作业:学生自编动作,教师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晚会,展示他们的才艺。
【教案+课件】中班音乐活动《滑稽的脚先生》一、教学内容《滑稽的脚先生》选自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材第四章《快乐的音乐游戏》。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学习歌曲《滑稽的脚先生》,通过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幼儿体验音乐节奏的乐趣;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表达歌曲的情感,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熟悉并喜爱歌曲《滑稽的脚先生》,感受音乐节奏的趣味性。
2. 培养幼儿的舞蹈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歌曲《滑稽的脚先生》的歌词和节奏,以及简单的舞蹈动作。
难点:让幼儿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用肢体语言表达歌曲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黑板、卡片。
学具:小脚丫卡片、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幼儿模仿小动物走路,观察各种动物的脚步特点,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脚步。
2. 歌曲学习(10分钟)a. 播放歌曲《滑稽的脚先生》,让幼儿感受音乐节奏。
b. 分组讨论:歌曲中的脚先生有哪些特点?c.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并解释歌词含义。
3. 舞蹈动作学习(10分钟)a. 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并分解教学。
b.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舞蹈动作。
c. 邀请个别幼儿展示舞蹈动作,其他幼儿给予鼓励。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让幼儿两人一组,互相扮演脚先生,进行舞蹈动作的练习。
b.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a. 教师邀请各组幼儿进行舞蹈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六、板书设计1. 《滑稽的脚先生》2. 歌曲歌词3. 舞蹈动作示意图4. 教学目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练习歌曲《滑稽的脚先生》的舞蹈动作,并尝试创编新的舞蹈动作。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中,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把握和舞蹈动作的学习积极性较高。
但在个别幼儿的舞蹈动作规范性方面,还需加强指导。
【教案+课件】中班音乐活动《滑稽的脚先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滑稽的脚先生》。
通过学习,让幼儿感知音乐节奏,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能理解音乐故事《滑稽的脚先生》,感受音乐的韵律美。
2. 学会跟随音乐节奏,用动作表现故事情节,提高身体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能力,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用动作表现音乐节奏,做到动作与音乐的协调。
教学重点:感知音乐节奏,理解音乐故事,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乐播放器、故事挂图、脚先生头饰。
学具:小铃铛、丝巾、气球。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故事挂图,讲述《滑稽的脚先生》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脚先生,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播放音乐,教师示范跟随音乐节奏,用动作表现故事情节。
讲解动作要领,引导幼儿注意音乐节奏。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其他幼儿跟随音乐节奏,用动作表现故事情节。
4. 小组合作(10分钟)每组挑选一种学具(小铃铛、丝巾、气球),共同创编动作,配合音乐节奏,表现故事情节。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滑稽的脚先生》2. 板书内容:音乐故事《滑稽的脚先生》动作要领:跟随音乐节奏,用动作表现故事情节小组合作:创编动作,配合音乐节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讲述《滑稽的脚先生》故事,并展示所学动作。
2. 答案:根据幼儿课堂表现,教师给予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音乐节奏,尝试用动作表现其他音乐故事。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用动作表现音乐节奏,做到动作与音乐的协调。
2. 实践情景引入:如何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中班音乐《滑稽的脚先生》中班音乐《滑稽的脚先生》设计意图:本节课是中班上学期主题六《想象无极限》中的一节艺术活动。
这节课,在听听、做做、唱唱的游戏中学习律动歌曲《滑稽的脚先生》,能随音乐节奏掌握踮脚走、脚跟走、脚边走和双脚并拢跳的动作。
玩中请幼儿探索用脚的不同部位走路,从而感受乐曲,丰富幼儿的音乐审美体验,为今后的学唱活动打下基础。
活动目标:1.体验与同伴一起做游戏的快乐。
2.能按音乐节奏掌握踮脚走、脚跟走、脚边走和双脚并拢跳的动作3.在游戏中学习律动歌曲《滑稽的脚先生》。
重点难点:重点:在听听、做做、唱唱的游戏中学习律动歌曲《滑稽的脚先生》。
难点:能随音乐节奏进行滑稽的表现。
活动准备:1.脚印的地垫。
2.情景图活动过程:一、导入环节谜语引起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一)幼儿走路、做动作。
师:我们的小脚能做很多的动作,你能用小脚做哪些动作啊(引导幼儿用脚尖、脚跟、脚边、并拢跳走一走)(二)滑稽的走一走有一首音乐叫《滑稽的脚先生》,你们知道滑稽是什么意思吗?(挺好玩,有趣,有意思)那你能滑稽的走走看看吗?(试试)(三)合着音乐节奏用脚的不同部位走走玩玩。
1.引导幼儿按照音乐的节奏走师:现在我们就听着音乐,卡着音乐的节奏走一走2.听音乐按老师提示走游戏:我说你做3.创设情境,熟悉旋律与节奏,用脚的不同部位走走玩玩。
(1)这会游戏又要加大难度了,你来看图提示,我们来走一走(2)这会老师不说了,你自己来说,试试能不能跟上(四)教师范唱,以按摩小脚的`情景学唱歌曲刚才我们听音乐走的也累了,请小朋友拿一个喜欢的地垫坐下休息休息吧1.教师范唱,幼儿欣赏并按摩小脚。
2.幼儿跟唱并按摩小脚。
三、表演(一)表演唱师:我们按摩小脚把这首歌都学会了,一起来表演表演吧。
(老师不仅看你们的小脚跟好音乐,耳朵还要听到你们的声音噢)(二)引导幼儿滑稽的表演师:这首歌叫滑稽的脚先生,我们不仅要跟着音乐做下来,还要滑稽的做下来(表演中自然结束)。
中班音乐:滑稽的脚先生活动目标:1、在律动中尝试按照图谱进行队形变化。
2、感受“脚先生”走路时的滑稽与风趣。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ppt、视频、音乐幼儿准备:1、会唱歌曲《滑稽的脚先生》。
2、知道圆形中一半空白,一半黑是表示人头的脸与后脑袋。
活动过程:一、在音乐伴奏下,感受脚的不同部位走路。
(在感受中掌握脚的不同部位进行走路的动作)1、跟着音乐旋律,进行情境散步进场引导语:今天天气真好,我要出去散步了哦,你们想不想去呀?(想)那我们出发吧!(散步时经过石子路、沙地、林荫小道、小河。
)关键提问:神奇的脚先生不光会带我们去散步,还会跳舞呢!孩子们,它是怎么跳舞的呢?(目的:推动幼儿回忆第一教室的内容)小结:是的,他先用脚尖踮着走,再用脚跟翘着走,还用脚边走,走得弯弯扭扭。
过渡:脚先生跳舞真滑稽,好好笑哦!我这有四张符号分别表示脚跟——,让我们跟着卡片和神奇的脚先生一起来跳舞吧!2、复习歌曲过渡:脚先生一边唱着歌,一边跳着舞,来到了一座大花园前,花园里竖着这样一个标志,(出示图一)你能看懂它吗?二、根据图谱内容,了解脚先生走路的动作顺序。
(在观察、讨论中引导幼儿探索、分析图谱,了解脚先生看花的动作内容与顺序)1、图一观察重点:在圆圈上的站位,了解脸朝什么方向。
交流重点:你能看懂这个小圆圈吗?这表示什么呀,为什么小圆上一半是黑色的,一半是空白的呢?脚先生他不知道怎么站,你们能不能做做小老师来教教他呀?(请五、六个孩子尝试面向圆心站圆)小结:原来这个小圆圈是表示脚先生要脸对着花园站好。
2、图二(重点指导)观察重点:面向圆心,踮着脚尖向圆心聚拢行进走。
交流重点:你们来看看这张图,脚先生是怎样欣赏花园里的花呢?3、图三观察重点:面向圆心,成辐射状后退走。
交流重点: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由。
4、图四、图五观察重点:侧身在圆圈上逆时针走与面向圆心、双脚并拢一起跳交流重点:脚先生看到这么多好看的花,心里怎么样?做了一个什么动作?5、图六关键提问:脚先生是怎样在花园里看花的呀?交流重点:运用语言节奏完整表述韵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