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作业人员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评价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2
噪声作业人员在岗体检听力检查结果分析听力检查是评估噪声作业人员听觉功能的一种方法,也是确定噪声作业人员是否受到噪声损害的重要手段。
其目的是早期发现、早期预防,进而保护噪声作业人员的健康。
一般来说,听力检查采用纯音听力测听仪进行,通过测定各个频率下噪声作业人员的听阈来评估其听力功能。
听力结果将根据不同频率的听阈值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标准有轻度损伤(25-40dBHL)、中度损伤(41-55dBHL)、重度损伤(56-70dBHL)和极重度损伤(71dBHL及以上)。
在分析听力检查结果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和分析。
首先,根据听力检查结果的分类标准,对噪声作业人员的听力功能进行评估。
通过对各个频率的听阈进行比对,可以初步评估噪声作业人员的听力状态。
如果听阈值超过正常范围,即认为存在听力损伤。
根据损伤的轻重程度进行分类,以便对噪声作业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
其次,对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伤的类型进行分析。
听力损伤分为传导性损伤和感音性损伤两种类型。
传导性损伤是由于外耳道、中耳和鼓膜等部位损伤导致的听力下降,常见于噪声作业人员。
感音性损伤是由于内耳或听神经损伤导致的听力下降,也是常见的听力损伤类型。
通过分析类型,可以进一步确定噪声作业人员受损的部位,并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
另外,还可以对各个频率听阈的差异进行分析。
不同频率的听阈差异可能暗示不同频率声音对噪声作业人员的影响程度。
通过对差异的分析,可以进一步评估噪声作业人员受到噪声损害的频率特点,为工作环境的改进和保护提供参考。
最后,还可以将噪声作业人员的听力检查结果与以往的监测结果进行比对。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了解噪声作业人员听力状态的变化趋势,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监测和干预措施,保护噪声作业人员的听觉健康。
总结起来,在噪声作业人员在岗体检听力检查结果分析中,主要可以从听力功能评估、损伤类型分析、频率差异分析和与以往监测结果的比对等方面进行分析。
这些分析将为保护噪声作业人员的听力健康提供重要的依据,促进职业健康管理的有效实施。
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并依照其检查结果对其健康情况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6月我院噪音作业工人职工健康体检人员210名,对其健康体检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210例健康体检患者中,高血压人员42例,血糖异常人员11例,心电图异常人员23例,肝功能异常人员19例,另外患有肥胖症的人员有12例,针对性对其听力进行测试,发现听力异常人员22例,依照噪音作业工作时间长短分析发现,工人工作时间越长,听力越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研究发现心电图异常人员均为从事本行业较长的人员,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噪音作业工人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利于工人明确自身身体健康状况,给予对应干预措施,避免职业病恶化,另外提示工厂相关负责部门及时改善工厂内部环境,对职工的身心健康做出对应的调增策略,对工厂及工人都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10-0004-01噪声在职业病危害中属于常见的危害因素,在各种生产环境中普遍存在。
对于长期从事噪声作业的人员会对其听觉系统产生严重的特异性损伤,情况严重时会发生职业性噪声聋[1]。
为探讨噪声作业对工人健康影响及有效预防和降低噪声对工人听力损坏,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5月~2018年6月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噪音作业工人职工进行对应统计分析,取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5月-2018年6月我院噪音作业工人职工健康体检人员210名,对其健康体检情况进行分析,其中男164例,女46例,年龄23-66岁,平均年龄(42.5±1.2)岁,工龄时间6个月-5年,平均工龄时间(63.5±1.5)月。
同时本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书中心医院体检中心[201X]职检字第00X号被检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职业健康检查类别:口上岗前口在岗期间口离岗前口应急医学检查口离岗后医学随访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粉尘:电焊尘、打磨尘、司炉尘物理因素:噪声、高温、光辐射、超声毒物:苯系物、酸雾等随州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201X年X月X日说明一、本报告涂改无效。
二、本报告无主检医师、审核人及批准人签字无效。
三、本报告无本单位盖章无效。
四、本报告遵循医学资料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五、本报告正文共XX 页,报告一式三份(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各一份,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存档一份)。
六、对本报告有异议的,请于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单位提出。
职业健康检查单位地址:随州市中心医院大门右侧50 米联系电话:0722-******* 0722-******* 邮政编码:441300 联系人:金玉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总结报告职业健康检查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3.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卫生部第4号令)4 .《职业病目录》(卫生部、劳动保障部、卫法监发[2002]108 号)5.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 )查体时间:2007.X.X-X查体地点:xxx柴油机厂查体人数:523人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粉尘:电焊尘、铸工尘物理因素:噪声、高温、射频、紫外线、振动等毒物:刺激性气体:盐酸、氨气等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其他毒物:甲醇、氯化钡、柴油、机油等查体项目:内科检查(包括普通内科、部分人员神经科)、部分人员皮肤科、血常规、尿常规、肝功(总胆红素、总蛋白、谷丙转氨酶、转肽酶)、心电图、腹部(肝胆胰脾肾)B超、高仟伏胸部x线片、胸部普通x线片、肺功能(FVC)、纯音听阈测试总结1. 本次职业健康检查共查体523人,查体项目未见异常237人。
2.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23人,建议如下:1-4-87杨xx (右耳听力损伤),1-2-37马xx (心电图示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电测听未做)。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与评价报告书L8职检字( 2021 )第号某某金属科技有限公司(2021)某某市人民医院查体中心报告时间:2022年03月01日一.查体时间:2021.11.24二.查体地点:某某市人民医院查体中心三.查体人数:1423人四.职业病危害因素:高温、粉尘、电焊烟尘、高温、噪声、酸碱、煤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铅及其无机物、砷及其无机物、锰及其无机物、工频电场。
五.检查类别:在岗期间检查六.查体项目:粉尘:内科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数字化摄影胸片、肺功能;高温:内科常规检查、耳科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血糖;工频电场:内科常规检查、神经内科常规检查及共济运动检查、外科检查、眼科常规检查及色觉、耳科常规检查及前庭功能检查(有病史及临床表现者)、鼻及咽部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电焊烟尘:内科常规检查、神经内科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数字化摄影胸片、肺功能;高温、粉尘:内科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血糖、数字化摄影胸片、肺功能;煤气、粉尘:内科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数字化摄影胸片、肺功能;粉尘、酸碱:内科常规检查、皮肤科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数字化摄影胸片、肺功能;粉尘、噪声:内科常规检查、耳科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血糖、数字化摄影胸片、肺功能、电测听;粉尘、噪声、高温:内科常规检查、耳科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血糖、数字化摄影胸片、肺功能、电测听;噪声、粉尘、煤气:内科常规检查、耳科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血糖、数字化摄影胸片、肺功能、电测听;高温、粉尘、工频电场:内科常规检查、神经内科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血糖、数字化摄影胸片、肺功能;高温、粉尘、噪声、一氧化碳:内科常规检查、耳科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血糖、数字化摄影胸片、肺功能、电测听;粉尘、高温、噪声、工频电场:内科常规检查、神经内科常规检查及共济运动检查、外科检查、眼科常规检查及色觉、耳科常规检查及前庭功能检查(有病史及临床表现者)、鼻及咽部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血糖、数字化摄影胸片、肺功能、电测听;高温、粉尘、噪声、电焊烟尘:内科常规检查、耳科常规检查、神经内科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血糖、数字化摄影胸片、肺功能、电测听;粉尘、高温、噪声、工频电场、电焊烟尘:内科常规检查、神经内科常规检查及共济运动检查、外科检查、眼科常规检查及色觉、耳科常规检查及前庭功能检查(有病史及临床表现者)、鼻及咽部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血糖、数字化摄影胸片、肺功能、电测听;高温、噪声、煤气、二氧化硫、砷及其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铅及其化合物:内科常规检查、耳科常规检查、神经系统常规检查及肌力、共济运动检查、皮肤科检查重点检查皮炎、皮肤过度角化、皮肤色素沉着、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血糖、数字化摄影胸片、肺功能、电测听;七.职业健康监护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23号令)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63号)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GBZ2.1-2007)6.《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7.相关职业病诊断标准:GBZ3 -2006 职业性慢性锰中毒诊断标准GBZ20-2002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GBZ37-2015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GBZ41-2002 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Z49-2014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GBZ51-2009 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诊断标准GBZ57-2019 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GBZ61-2015 职业性牙酸蚀病的诊断GBZ62-2002 职业性皮肤溃疡诊断标准GBZ70-2015 职业性尘肺病诊断标准GBZ83-2002 职业性慢性砷中毒诊断标准GBZ94-2002 职业性砷所致肺癌、皮肤癌GBZ/T229 工业场合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GBZ/T237 职业性刺激性化学物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八、本次职业健康检查目的1.早期发现职业病、职业健康损害和职业禁忌证;2.跟踪观察职业病及职业健康损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分布情况;3.评价职业健康损害与作业环境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及危害程度;4.识别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高危人群;5.目标干预,包括改善作业环境条件,改革生产工艺,采用有效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对职业病患者及疑似职业病和有职业禁忌证人员的处理与安置等;九、本次职业健康检查的目标疾病1.噪声作业目标疾病a)职业病:职业性噪声聋b)职业禁忌证:1)除噪声外各种原因引起的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500Hz、1000Hz和2000H中任一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25dBHL);2)任一耳传导性耳聋,平均语频听力损失≥41dB;3)噪声敏感者(上岗前职业健康体检纯音听力检查各频率听力损失≤25dB,但噪声作业1年以内,高频段3000Hz、4000Hz、6000Hz中任意一耳、任一频率听阈≥65dB)2.粉尘作业检查目标疾病:a)职业病:尘肺;b)职业禁忌证:1)活动性肺结核病;2)慢性阻塞性肺病;3)慢性间质性肺病;4)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
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评价规范(一)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处理意见1、目标疾病-职业禁忌证2、以下纯音测听结果应列为职业禁忌证双耳3K、4K、6KHz平均听阈≥40dB各种原因引起的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K、2KHz中任一频率的纯音气导>25dB。
中度以上(包括中度)传导性听力损失;内科检查结果为II期或III期高血压及器质性心脏病者亦为噪声作业禁忌证。
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处理意见—目标疾病—职业禁忌证、职业性噪声聋、职业性噪声聋观察对象以下三种情况结论为:“未发现职业性噪声聋改变”“未发现职业禁忌证及疑似职业病,可继续从事原工种工作”双耳听力正常曲线;双耳语频听阈正常且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dB纯音测听检查为轻度传导性听力损失;任一听力为混合性听力损失,其结果以该耳骨导来评价,具体内容同该条前3项;以下结论为:“建议脱离噪声环境7天后复查纯音测听”---(1)、1K、2KHz中任一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25dB;(2)双耳3K、4K、6K平均听阈≥40dB;(3)噪声敏感者(指上岗前听力正常,在噪声环境下工作1年。
任一耳3K、4K、6KHz中任一频率听阈≥65dB);(4)纯音测听检查为中度或中度以上传导性听力损失;4、经复查确诊后,仍属于以下情况应列为职业禁忌证,结论为:“不宜从事噪声作业工种”(1)噪声敏感者;(2)双耳3K、4K、6KHz平均听阈≥40dB且伴耳鸣;(3)、1K、2KHz中任一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25dB(非噪声原因引起);(4)纯音测听结果为中度或中度以上传导性听力损失;(5)语言频率听力损失≥高频听力损失;(6)有家族性聋、听神经瘤、药物神经性聋、美尼尔综合征等病史;(7)II期或III期高血压;(8)器质性心脏病。
5、经复查确诊后,仍有以下情况,结论为“建议提请职业病诊断”—(1)双耳3K、4K、6KHz平均听阈≥40dB且伴耳鸣(灵活掌握);(2)听力较好耳语频平均听阈≥26dB。
中国卫生产业CHINA HEALTHINDUSTRY噪声污染的影响范围十分广泛,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如果直接接触噪声,并且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则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噪声污染的影响。
噪声污染对于人体的危害程度与其性质、强度的密切相关。
通过对噪声作业人员进行体检调查,有利于明确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某医院对某企业工作人员进行职业体检,为了研究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影响,在参加体检的作业人员中随机抽取接触噪声作业的1170人作为暴露组,均为男性,与此同时,随意选取没有接触噪声作业的1030人作为对照组,均为男性。
其中,接触噪声作业人员的工龄在2~16年之间,没有接触噪声作业人员的工龄也在2~16年之间。
1.2实验方法在该企业接触噪声生产的车间以及没有接触噪声生产的车间中选择检测点,对于每个检测点,需要进行多次检测,并且选取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选择工人接触时间计算8h 等效连续A 声级。
1.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对于生产车间(包括接触噪声以及未接触噪声)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具体项目包括外科、内科、DOI :10.16659/ki.1672-5654.2016.09.091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分析尹颀重庆市涪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408000[摘要]在工业生产当中,噪声是最具危害性的因素,尤其是针对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员,如何了解他们的听力损失情况,并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尽可能地降低工伤事故和职业噪声聋的发生。
对此,该文将根据对于噪声作业人员的健康调查实验,对噪声污染的危害进行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听力系统尽量免受损伤。
[关键词]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分析[中图分类号]R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6)03(c )-0091-03Analysis of Occupational Health Examination Results of Noise WorkersYIN Qi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Fuling District,Chongqing ,408000China[Abstract]In industrial production,the noise is one of the most dangerous factors,especially for long exposure to noise en ⁃vironment to work,how to understand their hearing loss situation,and take feasible protection measures,as far as possible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inductrial injury accident and occupational noise deafness.To this,this article will,according to a health survey experiment for noise workers to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harm of noise pollution,and on this basis to ex ⁃plore how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hearing system as far as possible from damage.[Key words]Noise workers;Occupational health examination;Result analysis[作者简介]尹颀(1971.8-),男,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职业卫生方面工作。
噪声作业人员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评价报告一、前言二、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纳入100名噪声作业人员,男女比例大致相当,平均年龄为35岁。
调查对象来自不同工作岗位,包括机械加工、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行业。
三、噪声暴露评估通过测量和记录的方式,本次评估了噪声作业人员在工作岗位上的噪声暴露情况。
结果表明,调查对象所在的工作环境中,噪声水平普遍高于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且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工作时间。
这意味着噪声作业人员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中工作,存在一定的职业健康风险。
四、职业健康状况评价本次评价主要从身体状况、感知症状和心理健康三个方面对噪声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
1.身体状况通过体检和相关检查,发现调查对象中有30%存在听力下降问题,其中10%的听力下降已达到职业病的定义。
此外,约20%的噪声作业人员出现了其他身体症状,如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等。
这些结果表明,噪声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2.感知症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调查对象的感知症状情况。
结果显示,80%的噪声作业人员在噪声暴露后出现了耳鸣、听力模糊等耳部不适症状;50%的噪声作业人员出现了头痛、疲劳等全身不适症状。
这些感知症状的出现,进一步表明噪声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3.心理健康通过心理测试和心理健康问卷的方法,对噪声作业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大多数噪声作业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这可能是长期接触噪声环境带来的不适感和精神压力所致。
五、职业健康风险评价综合分析以上评价结果,可以得出噪声作业人员在岗期间职业健康风险评价如下:1.身体健康风险:噪声作业人员存在听力下降的风险,部分人员已达到职业病标准。
此外,噪声作业人员容易出现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等身体症状。
2.感知健康风险:噪声作业人员在噪声暴露后易出现耳部不适症状,并在噪声作业后出现全身不适症状。
3.心理健康风险:噪声作业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噪声作业人员在岗体检听力检查结果调查分析及治疗方法探析【摘要】目的:针对当前噪声作业人员在岗体检听力检查结果调查分析及治疗方法开展深入分析。
方法:选择2021年噪声作业人员的在岗体检听力检查结果为研究对象,分析噪音对听力的影响、防预以及治疗等相关内容。
结果:2021年检查的14113例噪声作业工作人员中,诊断听力损伤人数584例,其中,有单耳损伤为222例,双耳损伤为362例。
确诊人听力损伤患者中存在男性为395例,女性为189例。
确诊人听力损伤患者中年龄范围为25-59岁,其患者平均年龄(48.23±7.69)岁。
结论:噪声作业人员在噪音环境下存在一定的听力下降可能性,为了尽可能改善噪声作业人员职业性噪声听力下降,必须马上调离噪声作业场所避免进一步损害。
【关键词】在岗体检听力检查;噪声作业;结果分析;噪声作业人员噪声作业人员往往有着较为明显职业病,随着人们对于工业噪音的重视,进一步提高了对噪声作业人员在岗体检听力检查结果调查的重视程度[1]。
当前我国因生产性噪声所致的噪声性耳聋已经被列入为法定职业病[2]。
为了尽可能改善工作职业病发病的可能性,现列举2021年噪声作业人员的在岗体检听力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噪声作业人员的在岗体检听力检查结果为研究对象,分析噪音对听力的影响、防预以及治疗等相关内容。
此次研究在2021年一共收集了14113人次的测听检查结果。
14113中男性为8652例(61.31%),女性为5461例(38.69%)。
年龄为22-59岁,平均年龄(40.23±7.69)岁。
工龄为1-39年,平均工龄(15.27±4.22)年。
纳入标准:(1)噪声作业人员均满足在噪声环境中工作一年时间以上;(2)有着符合噪声作业人员的环境要求;(3)噪声作业人员有着一定依从度。
排除标准:(1)存在遗传以及疾病等原因导致的听力下降作业人员。
2023年职业健康检查总结报告根据2023年职业健康检查数据,总结报告如下:一、检查概况2023年,共有XXX名从业人员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其中男性XXXX人,女性XXXX人。
参检人员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
职业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5-45岁之间。
二、职业病情况1. 职业病种类及发病率根据职业病的分类,参检人员主要患有尘肺病、职业性中毒、噪声性聋等职业病。
其中,尘肺病的发病率最高,达到XX%,职业性中毒的发病率为XX%,噪声性聋的发病率为XX%。
2. 职业病发病原因分析职业病主要是由从事特定职业所致,尘肺病的主要原因是长期暴露在有害粉尘环境中,职业性中毒的主要原因是暴露于有害化学物质,噪声性聋的主要原因是长期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中。
3. 职业病防治措施建议针对不同职业病的防治,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尘肺病防治:建议加强粉尘源的封堵和排除,提高工作场所通风设施的质量和效率,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和措施。
(2)职业性中毒防治:建议对有害化学物质进行全面评估,限制或替代有害物质的使用,强化工作场所通风和排放控制措施,加强个体防护,提高从业人员的化学品安全知识和技能。
(3)噪声性聋防治:建议通过工程措施减少噪声源,提供个人防护耳机等防护设备,加强噪声管理和监测,提高从业人员的噪声防护意识。
三、心理健康情况1. 压力源分析参检人员普遍存在工作压力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工作任务的繁重、工作时间的长、工作强度的高等方面。
2. 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较高比例的参检人员存在焦虑、抑郁、疲劳等心理问题,这与工作压力大以及工作和生活的不平衡有关。
3. 心理健康干预建议建议企业采取以下措施帮助从业人员维护心理健康:(1)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训,加强从业人员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应对技能;(2)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减少工作压力;(3)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提供心理咨询和援助服务;(4)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文艺活动等,寻找与工作无关的放松方式。
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可不是随便搞搞就完事的。
想想看,每天和大机器打交道,耳边轰轰作响,简直像在参加一场“噪声音乐会”。
在这种环境下,工人们的耳朵可是经受着极大的考验,听力下降可不是小事儿。
这时候,职业健康检查就显得格外重要,毕竟“耳听八方,眼观六路”,咱得把自己的身体照顾好。
听力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这个检查就像是耳朵的“体检”。
医生会让你听不同频率的声音,看看你是不是能听到。
你可能会觉得耳朵像被塞了棉花,声音听得模模糊糊,嘿,真是让人有点烦呢!不过,这也是为了确认你的听力是不是还在正常范围内。
再说了,耳朵好才能听到家里的小秘密嘛,比如说,猫咪在偷吃零食。
接下来是耳鸣的评估。
这个可是让不少人头疼的“老朋友”。
耳朵里突然响起“嘶嘶”的声音,简直让人受不了。
检查的时候,医生会问你耳鸣的频率、持续时间,甚至是什么时候最明显。
听起来像是记者在采访你,实则是为了找出症结所在。
你要是说晚上躺在床上总是听见“嗡嗡”的声音,医生肯定会认真记录。
毕竟,大家都知道,耳鸣可不是啥好兆头。
除了听力,职业健康检查还要看看其他身体指标。
比如说,血压、心率之类的。
这些看似简单的检查其实也挺重要的,毕竟“心脏健康,才是王道”。
当你每天在噪音中工作时,压力往往会悄悄上升。
检查可以让你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及时调整工作和生活方式。
否则,万一哪个地方出问题,可就真的“车毁人亡”了。
呼吸系统的检查也不能忽视。
噪音和空气质量往往是相伴而生的,尤其是在工业环境中。
医生可能会让你做个肺功能测试,看看你的肺活量是否正常。
想象一下,深吸一口气,感觉整个肺部都在欢呼,真是太美妙了!肺部健康也关乎到整个身体的舒适度,呼吸顺畅,工作效率自然水涨船高。
还要提到的是心理健康。
长期处在高噪音的环境中,工人们的心理压力也会增加。
心理健康检查能够帮助识别那些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症状的人。
医生可能会问你一些问题,比如“你有没有觉得工作压力很大?”这些问题虽然简单,但背后却反映了深层次的关怀。
库车县第二人民医院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体检机构盖章年月日职业健康检查报告说明(一)本报告仅对本次职业健康检查项目负责。
(二)本报告必须加盖承担单位公章后有效。
(三)报告中有涂改、增删或缺页视为无效。
(四)对本报告有异议者,请于收到报告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单位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受检单位:体检时间:年月日职业健康检查类别:岗前检查□ 在岗期间检查□ 离岗时检查□ 应急检查□正文:(一)一般情况:分别列出接触不同种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和同时接触多种(混合)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及具体检查项目和厂方要求加做的项目名称,本次检查应检人数、实际检查人数(率)和检查表返回数(率)。
(二)健康检查结论:1、本次职业健康检查目前未见明显职业健康损害和职业禁忌证。
2、检查发现的职业健康损害人数(率)、职业禁忌证人数(率)、职业相关检查项目异常人数(率)以及其他疾病或检查异常项目人数(率)等。
(具体人员名单及个人体检结果见附表)。
(三)意见和建议根据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结合作业现场情况进行分析,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1、有职业健康损害的建议到有资质的机构进一步诊疗;2、检查结果阳性人员或其他疾患建议进一步复查或诊断治疗,有急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的应立即电话告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3、职业禁忌证人员建议变更工种,避免接触相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4、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于劳动者个人防护提出指导性建议。
报告编制人(签名):日期:报告审核人(签名):日期:报告签发人(签名):日期:承担体检机构公章报告日期附件:(体检结果一览表、实验室检查的参考正常值)资质影印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批准证书复印件)邮政编码:电话:传真:加盖单位公章后生效年月日篇二: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山职检字第2011-05-c0160号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用人单位:樱达生活电器(中山)有限公司职业健康检查类别: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岗■在岗□离岗□应急职业健康检查报告说明一、对本报告有异议,请于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单位提出。
噪声作业人员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评价报告 (用人单位名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的有关规定;参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于XXXX 年XX月XX日对你单位n名从事噪声作业的人员进行了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现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检查项目]1.检查科目:内科常规检查,耳鼻喉科检查2.其他检查项目:纯音测听、心电图[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资料]XXXX年XX月XX日,由XX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工作场所噪声强度,检测结果:稳态噪声为70dB(A)—105dB(A)(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85dB(A))。
[检查结果报告表]参考附录1[检查结果总结表]参考附录2、3[结果评价]长期接触生产性噪声可引起进行性感音性听力损伤,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耳鸣、听力减退;纯音测听检查提示早期高频段听力损失,随着接触噪声的时间延长,逐渐出现语频段听力损失,影响患者的交流能力。
接触噪声职业禁忌证:(1) 各种原因引起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500、1000和20001-Iz中任一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25dBHL),(2)Ⅱ期高血压和器质性心脏病;(3)中度以上传导性耳聋;(4)噪声易感者(在噪声环境下工作一年,双耳3000、4000、6000Hz中任意频率听力损失>65dBHL)。
本次体检在岗噪声作业人员n人,检查结果提示:1.目标疾病可疑职业病:1人纯音测听检查语频段+高频段听力损失大于正常范围,结合工作场所噪声强度检测结果,噪声可能对部分作业人员的健康产生了影响,应近期复查。
2.目标疾病职业禁忌证;1人血压为160/100mmHg 1人在噪声环境下工作一年,双耳3000、4000、6000Hz听力损失>65dBHL。
3.非目标疾病:对于本次体检中发现的心电图改变等异常者,应及时安排到医院有关科室诊治观察(见检查结果总结表)。
噪声作业人员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评价报告 (用人单位名称):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的有关规定;参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于XXXX 年XX月XX日对你单位n名从事噪声作业的人员进行了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现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检查项目]
1.检查科目:内科常规检查,耳鼻喉科检查
2.其他检查项目:纯音测听、心电图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资料]
XXXX年XX月XX日,由XX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工作场所噪声强度,检测结果:稳态噪声为70dB(A)—105dB(A)(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85dB(A))。
[检查结果报告表]
参考附录1
[检查结果总结表]
参考附录2、3
[结果评价]
长期接触生产性噪声可引起进行性感音性听力损伤,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耳鸣、听力减退;纯音测听检查提示早期高频段听力损失,随着接触噪声的时间延长,逐渐出现语频段听力损失,影响患者的交流能力。
接触噪声职业禁忌证:(1) 各种原因引起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500、1000和20001-Iz中任一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25dBHL),(2)Ⅱ期高血压和器质性心脏病;(3)中度以上传导性耳聋;(4)噪声易感者(在噪声环境下工作一年,双耳3000、4000、6000Hz中任意频率听力损失>65dBHL)。
本次体检在岗噪声作业人员n人,检查结果提示:
1.目标疾病可疑职业病:1人纯音测听检查语频段+高频段听力损失大于正常范围,结合工作场所噪声强度检测结果,噪声可能对部分作业人员的健康产生了影响,应近期复查。
2.目标疾病职业禁忌证;1人血压为160/100mmHg 1人在噪声环境下工作一年,双耳3000、4000、6000Hz听力损失>65dBHL。
3.非目标疾病:对于本次体检中发现的心电图改变等异常者,应及时安排到医院有关科室诊治观察
(见检查结果总结表)。
根据本次检查结果,提出如下建议:,
1.用人单位应当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重视职业卫生工作,加强针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
2.你单位所提供本年度工作场所噪声强度检测结果为70dB(A)—105dB(A),部分检测点噪声强度超出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3.对于体检中发现的目标疾病可疑职业病应两周内复查,复查仍然不正常者,建议到有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机构确定是否为职业性噪声聋;对于体检中发现的目标疾病(职业禁忌证)人员,建议两周内复查,复查仍然不正常者,建议不能从事噪声作业。
4.对体检中发现有其它异常指标(非目标疾病)的员工,应及时安排复查与诊治
评价人:审核人:签发人:签发日期:
体检单位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