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0届高三省一模作文指导 PPT【精品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22
广州市2020届高三一模作文审题指导与标杆例文【原题再现】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师生延期返校。
高三(1)班语文老师在线上课堂展示了2月23日新华网刊发的这两张图片,讨论区一下子热闹起来。
生甲:小患者让我很感动。
生乙:护士和院长的举动能带给我们启发。
生丙:相隔百年的两幅图值得人们深思。
……老师:这两张图片,给了我们许多收获。
虽然我们无法返校上课,但我国抗击疫情的很多场景都是在给我们上课。
学校微信公众号发起了“独特一课,别样收获”主题征文活动。
请以该班同学身份,在这堂课后写一篇文章,向公众号投稿,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贴合背景,切合身份;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题目解析】广州市2020届高三年级阶段训练题语文学科作文试题继续采用近年全国高考一直使用的新材料作文题型。
作文材料为“图文结合”式,包含一组两幅图片和一次“线上课堂”的情境再现,考生须在阅读材料后,按所给的任务要求进行写作。
一、关于题意理解本作文题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材料、引导语和写作要求。
(一)对于材料的理解材料由图片材料和文字材料两部分组成:图片材料部分包括一组两幅图片及图片中的点题文字和图片下的解说文字,文字材料部分呈现的是师生在线上课堂对两幅图展开讨论的情境。
图片材料中的一组两幅图,来源于新华社发布的、新华网在2020年2月23日刊登的题为“相隔百余年的两张照片,定格相似瞬间”配文新闻照片。
照片配文为“相隔百余年的两张照片,定格了相似的瞬间。
2月22日,浙江绍兴,一位3岁小患者向护士鞠躬致敬。
孩子有发热症状,排除新冠肺炎,治愈后出院。
/巧合的是,一百多年前,时任杭州广济医院院长的梅藤根,在小患者鞠躬时顺势回礼。
/两个鞠躬,看似穿越时空的巧合,背后流淌的,是医患之间互信互敬、携手并肩的真情。
/人类从未停止与疾病的缠斗,白衣战士勇敢扛起守护的使命。
广东省2020届高三一模作文评分细则和3篇优秀考场作文(附点评指导意见)空巢青年是指与父母及亲人分居,单身且独自租房的年轻人。
近年来,空巢青年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群体之一。
有的空巢青年出于工作需要,主动选择独居的生活方式;有的则将空巢期视为执着奋斗和认识自我的理想阶段;还有一些则将“空巢”当作摆脱束缚的良机,过着封闭自我、逃避社会的孤独生活。
针对这三种空巢青年,我们需要进行不同的引导和帮助。
对于那些出于工作需要而选择独居的年轻人,我们需要引导他们在工作之余,兼顾家庭亲情和友情。
即便是独居,也不应该忽略家庭和亲人的重要性。
我们需要告诉他们,在追求事业和自我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家庭和亲情。
对于那些将空巢期视为执着奋斗和认识自我的理想阶段的年轻人,我们应该鼓励和肯定他们的乐观上进心态。
这种心态可以帮助他们在空巢期间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我们需要告诉他们,只要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对于那些将“空巢”当作摆脱束缚的良机,过着封闭自我、逃避社会的孤独生活的年轻人,我们需要批判并引导他们。
这种消极思想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我们需要告诉他们,作为年轻人,他们应该关心家庭亲人,主动融入社会,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
总之,我们需要给空巢青年提供更多的关注和帮助,让他们在空巢期间能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同时,我们也需要让他们明白,作为年轻人,他们肩负着更多的责任和使命,需要勇敢地面对现实,积极地投身于社会生活之中。
综合来看,三类“空巢青年”的情况是有所不同的,因此考生的认知、思考、希望和建议也应该有所差异。
关于“时代与青年”专栏主题,它是一个关系型主题,既指时代对青年成长的影响,也指青年对时代发展的迎合。
该杂志社开辟此专栏,旨在从这个角度分析和思考“空巢青年”现象,因此考生在撰写文章时必须扣紧专栏主题,符合征文要求。
在相关写作要求方面,考生需要针对某一类“空巢青年”进行阐述,不能泛泛而谈或平均论述,同时文章也要符合专栏投稿要求,具有面向社会公众的写作意识。
2020年“广州一模”作文审题指引及考场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
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
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害一副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材料与审题: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叙述了三则新闻,它们分别为“油条哥”坚持不用“复炸油”、老父亲等候挂号排队看望儿子、主办方宽容12岁男孩无意损坏珍贵名画。
这三则新闻均为有温度和人情味的事件,体现出向他人或社会传递的温暖。
第二部分提出写作要求,明确写作任务。
第一,必须从这三则新闻中选择其中一则新闻;第二,围绕“温度和人情味”这两个关键词,阐述选择该新闻的理由;第三,把选择的新闻与其他两则新闻进行对比性分析,凸显所选择新闻的温暖所在。
因此,符合题意的立意,综合而言应该为“向他人或社会传递温暖和人情味”。
对三则新闻能进行权衡,则属于符合题意,如果没有权衡这三则新闻,亦属于符合题意。
如果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不写“向他人或社会传递温暖和人情味”的内容,则属于偏离题意;如果没有做出选择判断,只是分析了三则新闻的温暖,则亦属于偏离题意。
二、角度与立意:1、选择第一则新闻:“油条哥”坚持不用“复炸油”,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