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8.2抽样调查教案2新版冀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7
2019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8.2抽样调查教案3新版冀教版【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习数据收集的两种常用方法-----普查和抽样调查。
这是抽样调查的第一节课,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确两种调查方式的特点,当具体情境中数目变大了,或者当调查的结果对调查对象具有破坏性时,或者会产生一定的危害性时,让学生了解普查有时候难以实现,需要有新的调查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抽样调查的必要性。
接着介绍抽样调查的有关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最后又介绍了最科学、应用最广泛的抽样方法随机抽样,对于样本的代表性问题,是用具体的实例来说明的,让学生体会到在一个具体的问题中,什么样的样本才具有代表性,如何避免人为的因素。
借助用普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做出推断的方法,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抽样调查更能体现统计的重要思想(样本估计总体)。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抽样调查的必要性,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
学生初次接触抽样调查,对统计结果的“不确定性”产生怀疑,对样本的随机性要求不理解等,都可能导致学生学习的困难.统计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它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根据数据思考和处理问题,通过数据发现事物发展规律是统计的基本思想。
要特别注意到,本节课用样本估计总体是归纳法在统计中的一种运用。
统计中常常采用从总体中抽出样本,通过分析样本数据来估计和推测总体的方法。
统计调查介绍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本节抽样调查是其中的主要内容,蕴含着以上统计思想,所以学好本节课非常关键。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普查、抽样调查及相关概念,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什么是抽样调查,能举例解释什么是总体、样本、样本容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理解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样本的代表性,体会样本和总体的关系,感受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2《抽样调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抽样调查》是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8.2节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什么是抽样调查,掌握一些基本的抽样方法,并能够运用抽样调查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统计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他们对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抽样调查的具体方法和实施过程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简单的内容入手,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抽样调查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运用抽样调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抽样调查的实施步骤,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统计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难点:如何设计合理的抽样调查方案,以及如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抽样调查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抽样调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进行抽样调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实例,设计好教学PPT。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了解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如学校举办篮球比赛,需要了解参赛队伍的实力,引出抽样调查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并通过PPT展示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这些方法。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抽样调查,可以选择学校里的学生或者教室里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让学生亲自动手实施抽样调查,并记录调查结果。
第十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8.1 统计的初步认识 (1)18.2 抽样调查 (4)第1课时普查与抽样调查 (4)第2课时样本的代表性 (6)18.3 数据的整理与表示 (8)第1课时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 (8)第2课时折线统计图与复式统计图 (11)18.4 频数分布表与直方图 (14)整理复习 (17)18.1 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了解收集数据的意义及方法.2.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3.初步学会设计调查问卷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4.知道可以从报刊、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小丽是班级的组织委员,为了响应学校提出的“全民健身、阳光体育”号召,他假期里准备组织全班同学观看一场球类比赛,为了吸引更多的同学参加,他应该组织观看哪种球类的比赛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面的知识.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数据的收集方式下面调查适合用选举方式进行收集数据的是()A.2020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B.你班谁最适合当班长C.某年级全班同学晚上平均睡眠时间D.想了解201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情况解析:A选项应采用媒体调查法;B选项应采用民意调查法或选举形式;C选项应采用问卷调查法;D选项应采用上网搜索.故选B.方法总结:结合实际问题分析,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就以下统计目标,你认为选择何种方法收集数据比较合适?(1)某班15岁以上的学生人数;(2)我国濒临灭绝的植物的数量;(3)某种玉米种子的发芽率.解析:(1)要了解此班15岁以上的学生人数需要实地调查;(2)要调查濒临灭绝的植物的数量需要查阅有关资料;(3)该问题需要动手实验.解:(1)实地调查;(2)查阅有关资料书或从互联网上查;(3)实验法.方法总结:①对调查范围比较小且容易调查的应采用实地调查;②采用何种方法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定.探究点二:调查问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不顺心的事,难免有烦躁、焦急不安、恐慌、愤怒、嫉妒等情绪产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比听别人劝说更重要的是进行自我心理调控.自我心理调控的办法有哪些呢?男、女同学排除烦恼的方法有没有区别呢?请对此做一番调查.这对你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很有帮助,也有利于你的身心健康.请回答下列问题:(1)你要调查的是什么问题?(2)你要调查哪些人?(3)你要用什么分式进行调查?(4)你要向你的调查对象提出什么问题?解析:从数学的角度阅读题目,了解问题的条件与要求.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再依次明确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解:(1)心情不好时进行自我心理调控的办法.(2)身边的同学们.(3)询问交谈的方式.(4)如“上次你的测验成绩不理想,怎么没看出你心情不好呢?”等.方法总结:主要步骤:明确调查问题,设计调查选项,确定调查范围,选择调查方式,实施调查,汇总调查数据,表示调查结果.以上各步骤具体进行时要灵活,有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新建成的红星中学,首次招收七年级新生12个班共500人,学校准备修建一个自行车车棚.请问需要修建多大面积的自行车车棚?请你设计一个调查方案解决这个问题.解析:决定自行车车棚面积的因素有两个,即自行车的数量与每辆自行车的占地面积.因此收集数据的重点应围绕这两个因素进行.解:调查方案如下:(1)对全体新生的到校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如下:你到校的方式是骑自行车吗?A.经常是B.不经常是C.很少是D.从不是(2)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分类统计骑自行车的人数;(3)实际测量或估计存放1辆自行车的大约占地面积;(4)根据学校的建设规划、财力等因素确定自行车车棚的面积.方法总结:确定调查方案时必须明确两个问题:(1)需要收集哪些数据?(2)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可以获得这些数据?探究点三: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小冰就公众对在餐厅吸烟的态度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制作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被调查者中,不吸烟者赞成在餐厅彻底禁烟的人数是;(2)被调查者中,希望在餐厅设立吸烟室的人数是多少人?(3)求被调查者中赞成在餐厅彻底禁烟的百分比.(4)面对以上的调查结果,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解析:由统计图所描述的对象内容,可以了解持各种态度的人数及被调查的总人数,再求出被调查者中赞成在餐厅彻底禁烟的百分比.解:(1)97.(2)35+28=63(人),即希望在餐厅设立吸烟室的人数是63人.(3)97+2397+23+35+28+10+7×100%=60%,所以被调查者中赞成在餐厅彻底禁烟的百分比为60%.(4)答案不唯一,如“其他”的人数最少,只有17人;不吸烟的人数最多,达142人等.方法总结:解答这类题目,观察图表要细致,对应的图例及其关系不能错位,计算要认真准确.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三、板书设计⎩⎪⎪⎨⎪⎪⎧方式:调查问卷、访问、观察、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试验、网上搜索等收集数据的步骤⎩⎪⎨⎪⎧(1)明确调查的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3)选择调查方式,设计调查问题;(4)展开调查;(5)收集并整理数据;(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经历讨论、辩论、数据处理等思维过程,从中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体验教学活动的方法,同时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8.2 抽样调查第1课时 普查与抽样调查教学目标1.了解普查、抽样调查的概念并能区分普查和抽样调查.2.了解总体、个体、样本的概念及简单的抽样调查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小号同学为了估计全市七年级学生人数,他对自己所在镇的人口和全镇七年级学生人数做了调查:全镇人口约3万,七年级学生人数为200.全市人口约60万,由此推断全市七年级学生人数约为4000,但市教育局提供的全市七年级学生人数为6000,与估计有很大偏差,这是怎么回事呢?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调查方式的选择(内江中考)下列调查中,①调査本班同学的视力;②调查一批节能灯管的使用寿命;③为保证“神 舟9号”的成功发射,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④对乘坐某班次客车的乘客进行安检.其中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 )A.①B.②C.③D.④统计的初步认识解析:①中,由于考察对象数量较少,可以采用普查方式;②中,考察对象具有破坏性,宜采用抽样调查;③中,要保证“神州9号”的成功发射,必须做到万无一失,所以要对其零部件进行普查;④中,为了保证每个旅客的安全,必须对所有乘客进行安检,即普查.故选B.方法总结:普查和抽样调查是两种方式,各有自己的特点,在调查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时,要灵活处理,既要考虑问题本身需要,又要考虑实现的可能性.下列调查,适合用普查方式的是()A.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B.了解扬州电视台《关注》栏目的收视率C.了解长江中鱼的种类D.了解某班学生对“扬州精神”的知晓率解析:A中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如果普查,所有炮弹都报废,这样就失去了实际意义,故此选项错误;B中了解扬州电视台《关注》栏目的收视率的调查因为普查工作量大,适合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C中了解长江中鱼的种类的调查,因为数量众多,无法进行普查,适合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D中了解某班学生对“扬州精神”的知晓率的调查,适用于普查,人数确定,普查准确,故此选项正确.方法总结:此题主要考查了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要求较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探究点二:总体、个体、样本)今年我市有4万名考生参加中考,为了了解这些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①这4万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②每个考生是个体;③20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④样本容量是2000,其中说法正确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解析:这4万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每个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是个体;2000名考生的中考数学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是2000.故正确的是①④.故选C.方法总结:(1)总体、个体、样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所有的个体构成了总体,样本取自于总体,因此,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没有个体就没有总体;(2)在总体、个体、样本中所提到的考察对象都是问题中的数量指标,是“量”而不是“物”.为了了解某市八年级学生的肺活量,从中抽样调查了500名学生的肺活量,这项调查中的样本是()A.某市八年级学生的肺活量B.从中抽取的500名学生的肺活量C.从中抽取的500学生D.500解析:本项调查中的考察对象是“某市八年级学生的肺活量”,因此样本是“从中抽取的500名学生的肺活量”.故选B 项.方法总结:在分析总体、个体和样本时,一定要认真体会“考察对象”的含义,否则容易出现误选C 的错误.三、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经历收集、加工、整理等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第2课时 样本的代表性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景中,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有不同的结果,理解样本必须具有代表性.2.了解抽样调查的基本思想是“用局部估计总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为了解某中学学生的平均身高,小明调查了座位在自己旁边的3名同学,把他们身高的平均值作为全校学生平均身高的估计.这个调查结果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吗?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样本的选取为了了解学校大门出口处每天在学校放学时段的车流量,以帮助学生安全离校,普查与抽样调查普查的概念抽样调查的概念 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有下面几个样本来统计大门出口处在学校放学时段的车流量,样本选取合适的是()A.抽取两天作为一个样本B.以全年每一天为样本C.选取每周星期日为样本D.春、夏、秋、冬每个季节各选两周作为样本解析:选项A样本容量太小,不具有广泛性;选项B抽取样本难度过大,没有必要性;选项C样本不具有代表性;选项D对个体进行分类按比例随机抽取样本.样本具有代表性,符合简单随机抽样的要求.故选D.方法总结:开展调查前,首先要仔细检查总体中的每个个体是否都有可能成为调查对象,样本要避免遗漏某一个群体,使样本在总体中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其次样本容量应足够多.判断下面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法是否合适:(1)检查某啤酒厂即将出厂的啤酒质量情况,先随机抽取若干箱(捆),再在抽取的每箱(捆)中,随机抽取1~2瓶检查;(2)通过网上问卷调查方式,了解百姓对央视春节晚会的评价;(3)调查某市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的状况,在该市每所小学的每个班级选取一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4)教育部为了调查中小学乱收费情况,调查了某市所有中小学生.解析:本题应看样本是否为简单随机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解:(1)合适,这是一种随机抽样的方法,样本为简单随机样本.(2)不合适,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多数农民是不上网的,所以调查的对象在总体中不具有代表性.(3)不合适,选取的样本中个体太少.(4)不合适,样本虽然足够大,但遗漏了其他城市里的这些群体,应在全国范围内分层选取样本,除了上述原因外,每班的学生全部作为样本是没有必要的.方法总结:判断选取样本的方法是否合适,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1)选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2)选取的样本各层都要有,各层是否有遗漏;(3)用整体随机抽样的,要看所选群体能否代表总体.三、板书设计样本的代表性样本容量不能太小符合简单随机抽样的要求避免遗漏某一群体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和批判,从而构建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十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8.1 统计的初步认识1.了解收集数据的意义及方法.2.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3.初步学会设计调查问卷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4.知道可以从报刊、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一、情境导入小丽是班级的组织委员,为了响应学校提出的“全民健身、阳光体育”号召,他假期里准备组织全班同学观看一场球类比赛,为了吸引更多的同学参加,他应该组织观看哪种球类的比赛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面的知识.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数据的收集方式下面调查适合用选举方式进行收集数据的是()A.201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B.你班谁最适合当班长C.某年级全班同学晚上平均睡眠时间D.想了解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情况解析:A选项应采用媒体调查法;B选项应采用民意调查法或选举形式;C选项应采用问卷调查法;D选项应采用上网搜索.故选B.方法总结:结合实际问题分析,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就以下统计目标,你认为选择何种方法收集数据比较合适?(1)某班15岁以上的学生人数;(2)我国濒临灭绝的植物的数量;(3)某种玉米种子的发芽率.解析:(1)要了解此班15岁以上的学生人数需要实地调查;(2)要调查濒临灭绝的植物的数量需要查阅有关资料;(3)该问题需要动手实验.解:(1)实地调查;(2)查阅有关资料书或从互联网上查;(3)实验法.方法总结:①对调查范围比较小且容易调查的应采用实地调查;②采用何种方法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定.探究点二:调查问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不顺心的事,难免有烦躁、焦急不安、恐慌、愤怒、嫉妒等情绪产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比听别人劝说更重要的是进行自我心理调控.自我心理调控的办法有哪些呢?男、女同学排除烦恼的方法有没有区别呢?请对此做一番调查.这对你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很有帮助,也有利于你的身心健康.请回答下列问题:(1)你要调查的是什么问题?(2)你要调查哪些人?(3)你要用什么分式进行调查?(4)你要向你的调查对象提出什么问题?解析:从数学的角度阅读题目,了解问题的条件与要求.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再依次明确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解:(1)心情不好时进行自我心理调控的办法.(2)身边的同学们.(3)询问交谈的方式.(4)如“上次你的测验成绩不理想,怎么没看出你心情不好呢?”等.方法总结:主要步骤:明确调查问题,设计调查选项,确定调查范围,选择调查方式,实施调查,汇总调查数据,表示调查结果.以上各步骤具体进行时要灵活,有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新建成的红星中学,首次招收七年级新生12个班共500人,学校准备修建一个自行车车棚.请问需要修建多大面积的自行车车棚?请你设计一个调查方案解决这个问题.解析:决定自行车车棚面积的因素有两个,即自行车的数量与每辆自行车的占地面积.因此收集数据的重点应围绕这两个因素进行.解:调查方案如下:(1)对全体新生的到校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如下:你到校的方式是骑自行车吗?A.经常是B.不经常是C.很少是D.从不是(2)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分类统计骑自行车的人数;(3)实际测量或估计存放1辆自行车的大约占地面积;(4)根据学校的建设规划、财力等因素确定自行车车棚的面积.方法总结:确定调查方案时必须明确两个问题:(1)需要收集哪些数据?(2)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可以获得这些数据?探究点三: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小冰就公众对在餐厅吸烟的态度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制作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被调查者中,不吸烟者赞成在餐厅彻底禁烟的人数是 ; (2)被调查者中,希望在餐厅设立吸烟室的人数是多少人? (3)求被调查者中赞成在餐厅彻底禁烟的百分比. (4)面对以上的调查结果,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解析:由统计图所描述的对象内容,可以了解持各种态度的人数及被调查的总人数,再求出被调查者中赞成在餐厅彻底禁烟的百分比.解:(1)97.(2)35+28=63(人),即希望在餐厅设立吸烟室的人数是63人.(3)97+2397+23+35+28+10+7×100%=60%,所以被调查者中赞成在餐厅彻底禁烟的百分比为60%.(4)答案不唯一,如“其他”的人数最少,只有17人;不吸烟的人数最多,达142人等.方法总结:解答这类题目,观察图表要细致,对应的图例及其关系不能错位,计算要认真准确.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三、板书设计⎩⎪⎪⎨⎪⎪⎧方式:调查问卷、访问、观察、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试验、网上搜索等收集数据的步骤⎩⎪⎨⎪⎧(1)明确调查的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3)选择调查方式,设计调查问题;(4)展开调查;(5)收集并整理数据;(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经历讨论、辩论、数据处理等思维过程,从中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体验教学活动的方法,同时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8.2 抽样调查第1课时 普查与抽样调查统计的初步认识1.了解普查、抽样调查的概念并能区分普查和抽样调查.2.了解总体、个体、样本的概念及简单的抽样调查的方法.一、情境导入小号同学为了估计全市七年级学生人数,他对自己所在镇的人口和全镇七年级学生人数做了调查:全镇人口约3万,七年级学生人数为200.全市人口约60万,由此推断全市七年级学生人数约为4000,但市教育局提供的全市七年级学生人数为6000,与估计有很大偏差,这是怎么回事呢?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调查方式的选择(内江中考)下列调查中,①调査本班同学的视力;②调查一批节能灯管的使用寿命;③为保证“神舟9号”的成功发射,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④对乘坐某班次客车的乘客进行安检.其中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①中,由于考察对象数量较少,可以采用普查方式;②中,考察对象具有破坏性,宜采用抽样调查;③中,要保证“神州9号”的成功发射,必须做到万无一失,所以要对其零部件进行普查;④中,为了保证每个旅客的安全,必须对所有乘客进行安检,即普查.故选B.方法总结:普查和抽样调查是两种方式,各有自己的特点,在调查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时,要灵活处理,既要考虑问题本身需要,又要考虑实现的可能性.下列调查,适合用普查方式的是()A.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B.了解扬州电视台《关注》栏目的收视率C.了解长江中鱼的种类D.了解某班学生对“扬州精神”的知晓率解析:A中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如果普查,所有炮弹都报废,这样就失去了实际意义,故此选项错误;B中了解扬州电视台《关注》栏目的收视率的调查因为普查工作量大,适合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C中了解长江中鱼的种类的调查,因为数量众多,无法进行普查,适合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D中了解某班学生对“扬州精神”的知晓率的调查,适用于普查,人数确定,普查准确,故此选项正确.方法总结:此题主要考查了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要求较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探究点二:总体、个体、样本(巴中中考)今年我市有4万名考生参加中考,为了了解这些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①这4万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②每个考生是个体;③20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④样本容量是2000,其中说法正确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解析:这4万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每个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是个体;2000名考生的中考数学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是2000.故正确的是①④.故选C.方法总结:(1)总体、个体、样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所有的个体构成了总体,样本取自于总体,因此,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没有个体就没有总体;(2)在总体、个体、样本中所提到的考察对象都是问题中的数量指标,是“量”而不是“物”.为了了解某市八年级学生的肺活量,从中抽样调查了500名学生的肺活量,这项调查中的样本是()A.某市八年级学生的肺活量B.从中抽取的500名学生的肺活量C.从中抽取的500学生D.500解析:本项调查中的考察对象是“某市八年级学生的肺活量”,因此样本是“从中抽取的500名学生的肺活量”.故选B项.方法总结:在分析总体、个体和样本时,一定要认真体会“考察对象”的含义,否则容易出现误选C的错误.三、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经历收集、加工、整理等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第2课时样本的代表性普查与抽样调查1.在具体情景中,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有不同的结果,理解样本必须具有代表性.2.了解抽样调查的基本思想是“用局部估计总体”.一、情境导入为了解某中学学生的平均身高,小明调查了座位在自己旁边的3名同学,把他们身高的平均值作为全校学生平均身高的估计.这个调查结果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样本的选取为了了解学校大门出口处每天在学校放学时段的车流量,以帮助学生安全离校,有下面几个样本来统计大门出口处在学校放学时段的车流量,样本选取合适的是()A.抽取两天作为一个样本B.以全年每一天为样本C.选取每周星期日为样本D.春、夏、秋、冬每个季节各选两周作为样本解析:选项A样本容量太小,不具有广泛性;选项B抽取样本难度过大,没有必要性;选项C样本不具有代表性;选项D对个体进行分类按比例随机抽取样本.样本具有代表性,符合简单随机抽样的要求.故选D.方法总结:开展调查前,首先要仔细检查总体中的每个个体是否都有可能成为调查对象,样本要避免遗漏某一个群体,使样本在总体中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其次样本容量应足够多.判断下面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法是否合适:(1)检查某啤酒厂即将出厂的啤酒质量情况,先随机抽取若干箱(捆),再在抽取的每箱(捆)中,随机抽取1~2瓶检查;(2)通过网上问卷调查方式,了解百姓对央视春节晚会的评价;(3)调查某市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的状况,在该市每所小学的每个班级选取一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4)教育部为了调查中小学乱收费情况,调查了某市所有中小学生.解析:本题应看样本是否为简单随机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解:(1)合适,这是一种随机抽样的方法,样本为简单随机样本.(2)不合适,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多数农民是不上网的,所以调查的对象在总体中不具有代表性.(3)不合适,选取的样本中个体太少.(4)不合适,样本虽然足够大,但遗漏了其他城市里的这些群体,应在全国范围内分层选取样本,除了上述原因外,每班的学生全部作为样本是没有必要的.方法总结:判断选取样本的方法是否合适,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1)选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2)选取的样本各层都要有,各层是否有遗漏;(3)用整体随机抽样的,要看所选群体能否代表总体.三、板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和批判,从而构建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
统计的初步认识【学习目标】1.了解统计的一般过程,认识数据在描述问题时的作用,了解常用的收集数据的方式.2.通过具体情境,体会大量的实际问题需要通过调查或实验来收集所需要的数据.3.了解常用的收集数据的三种方式,即调查、实验和查阅资料.【重点】常用的收集数据的方式.【难点】正确选择收集数据的方式.【自学指导】一.知识链接数据的表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自主学习读课本P2-3页回答1.调查收集数据的步骤:明确调查 __________;设计调查_____________;确定调查__________;选择调查___________;实施__________;汇总调查_________;表示调查______________.2.收集数据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 .4.统计的一般过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1.要对某市全体八年级学生的年龄进行调查,下列调查方法中最合适的是( )A. 问卷调查B.访问调查C.举手表决D.实验探究2.下面调查统计中,适合做全面调查的是()A.雪花牌电冰箱的市场占有率B.蓓蕾专栏电视节目的收视率C.飞马牌汽车每百公里的耗油量D.今天班主任张老师与几名同学谈话3.每四个同学为一组,做“抛硬币”的游戏.把结果填入下表:4.小红家开了一家保暖内衣店,下表是去年一年12个月销售情况表:10135 根据上表回答问题:(1)计算各季度的销量;(2)绘制出适当的统计图.5.调查全班同学最喜欢的科目,结果填入下表.【拓展延伸】6.选举我们班的班干部(1)明确调查问题:谁当班干部好(2)确定调查对象:全班每位同学(3)选择调查方法:(4)展开调查:(5)统计结果:(6)得出结论:【总结反思】1.本节课我学会了:还有些疑惑:抽样调查学习目标:1.会采取合理的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加工、整理.2.进一步了解、掌握抽样调查与普查各自的优、缺点.3.通过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大家的合作精神.学习重点:数据的收集和抽样调查.学习难点:如何确定调查范围与对象,合理收集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与广泛性.一、【温故】1.为了了解一批电视机的平均寿命,从中抽取100台电视机进行实验,这个问题的样本是()A.这批电视机的寿命B.抽取的100台电视机C.100D.抽取的100台电视机的寿命2.某校要了解八年级女生的体重,以掌握她们的身体发育情况,从八年级的300名女生中抽出30名进行体重检测,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300名女生是个体B.300名女生是总体C.30名女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D.30是样本容量3.①为了了解你们班同学的视力情况,对全班同学进行调查.②为了了解你们学校学生对某本书的喜爱情况,对所有学号是9的倍数的学生进行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①采取了_____________调查方式.②采取了________调查自学课本5---9页,并完成下列填空.1.抽样调查只考察_______________ ,因此它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其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抽样调查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达标】1.下列所采用的调查方法比较合理的是()A.为了了解某校20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查1名七年级男生的视力B.为了了解某市中小学女生的体能情况,从该市少年体校优秀女运动员中抽取10名进行体能测试C.某市3万名九年级学生参加中考,为了了解他们的数学考试情况,命题组人员从中抽取100名考生,对他们身高进行统计分析D.某班有50名学生,为了了解这5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对这50名学生每人进行体重测量2.为了了解我校初二年级64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从中抽取50名学生进行测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总体是640名学生 B.所采用的调查方法是抽样调查C. 所采用的调查方法是普查D.样本是50名学生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大样本一定能保证调查结论正确B. 抽样调查时,既要关注样本的大小,又要关注样本的代表性C. 大样本调查一定比小样本调查准确D. 所有调查都应该采用普查,而不应该采用抽样调查4.为了估计湖里有多少条鱼,我们从湖里捕上100条做上标记,然后放回湖里,经过一段时间待带标记的鱼完全混合于鱼群中后,第二次捕得200条,发现其中带标记的鱼25条,通过这种调查方式,我们可以估计湖里有鱼________条.5.为了调查学校毕业生的健康状况,从800名毕业生中抽取了50名学生进行体检,这个问题中总体指________________;个体指________________;样本指________________.6.指出下列问题中的总体、个体和样本:为了解某地区七年级学生身体发育情况,抽取1000名学生测量体重.四、【拓展延伸】1.某工厂从10万个灯泡中随意抽取100个灯泡作寿命测试,以便确定这批灯泡的质量.在这里,总体是________________;个体是________________;样本是________________.2.某地为制定七年级学生校服的生产计划,有关部门准备对200名七年级男生的身高作调查,现有三种调查方案:第一种:测量省体校七年级中200名男子篮球、排球队员的身高.第二种:查阅有关外地200名七年级男生身高的统计资料.第三种:在本地的市区和郊县各任选一所学校,共6所学校,在这些学校中选取七年级(一)班,用抽签的方法分别选出10名男生,然后测量他们的身高.你认为那种方案比较合适,并说明理由.3.为了完成下列任务,你认为采用什么调查方式更合适?(1)了解我班同学周末时间是如何安排的?(2)了解一批圆珠笔芯的使用寿命.(3)了解我国八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折线统计图学习目标1.认识折线统计图,并能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2.会画折线统计图,知道三种统计图的特征差异.3.认识统计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重点会画折线统计图,并能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难点选用适当的统计图.【自学指导】一.知识链接为了直观地表示数据信息,可以用__________图和_____________ 图来表示;前者特点:________________,后者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主学习读课本P11-12页回答折线统计图反映了 .统计表的特点是 . 统计图的特点是 .【课堂练习】1.下图是某厂2004年各季度产值统计图(单位:万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季度中,每季度生产总值有增有减B.四季度中,前三个季度的生产总值增长较快C.四季度中,各季度的生产总值变化一样D.第四季度生产总值增长最快2.下面两幅统计图(如图3.图4),反映了某市甲、乙两所中学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请你通过图中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1)通过对图3的分析,写出一条你认为正确的结论; (2)通过对图4的分析,写出一条你认为正确的结论; (3)2008年甲、乙两所中学参加科技活动的学生人数共有多少?【拓展延伸】近年来,某市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吸引大批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购物度假,下面两图分别反映了该市2005-2008年游客总人数和旅游业总收入情况。
18.4 频数分布表与直方图1.理解掌握频数、频率的概念;(重点)2.会对数据进行分组,制作频数分布表和频数直方图.(难点)一、情境导入某班一次数学测验成绩如下:63 84 91 53 69 81 61 69 91 78 75 81 81 67 76 81 79 94 61 69 89 70 70 87 88 86 90 88 85 67 71 82 87 75 87 95 53 65 74 77若想了解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分数段?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如何?你应该怎么做?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频数与频率某校对初三年级1600名男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结果身高(单位:m)在1.58~1.65这一小组的频率为0.4,则该组的人数为( )A.640人 B.480人C.400人 D.40人解析:根据“频率=频数÷数据总数”,得“频数=数据总数×频率”,将数据代入即可求解.根据题意,得该组的人数为1600×0.4=640(人).故选A.方法总结:此题考查频率、频数的关系:频率=频数÷数据总数.能够灵活运用此公式是解题的关键.探究点二:频数分布表今年3月份,我市教育局倡导中小学开展“4312”(即“四操”“三球”“一跑”“二艺”活动的简称)艺体普及活动.某校学生会为了了解全校同学对“4312”中部分项目的喜爱情况,随机调查了200名同学(每名同学仅选一项最喜爱的项目),根据调查结果列出了频数分布表:(1)请补全频数分布表;(2)在这次抽样调查中,喜爱哪个体育项目的同学最多?喜欢哪个体育项目的同学最少?(3)根据以上调查,试估计该校1620名学生中最喜爱健美操的同学约有多少人?解析:(1)题由各项频率之和为1可得健美操的频率为15%;因为喜欢篮球的频率为28%,样本容量(频数的和)为200,所以喜欢篮球的人数为200×28%=56(人),喜欢健美操的人数为200×15%=30(人);(2)题根据频率或频数可以直接得到各个体育项目的喜欢情况;(3)题从抽样调查可看出喜欢健美操的频率为15%,可以用调查中的频率估计总体中的喜欢健美操的频率也为15%.解:(1)56,30,15%;(2)喜欢篮球的同学最多,喜欢跑步的同学最少;(3)1620×15%=243(人).答:估计该校1620名学生中最喜爱健美操的同学约有243人.方法总结:能够熟练地运用频率和频数的公式,并把数据代入公式中求出每组数据的频数和频率.探究点三:频数直方图统计武汉园博会前20天日参观人数,得到如下频数分布表和频数直方图(部分未完成):武汉园博会前20天日参观人数的频数分布表(1)请补全频数分布表和频数直方图;(2)求出日参观人数不低于21.5万的天数和所占的百分比;(3)利用以上信息,试估计武汉园博会(会期247天)的参观总人数.解析:(1)根据表格的数据求出14.5~21.5小组的组中值,最后即可补全频数分布表和频数直方图;(2)根据表格知道日参观人数不低于22万的天数有两个小组,共9天,除以总人数即可求出所占的百分比;(3)利用每一组的组中值和每一组的频数可以求出武汉园博会(会期247天)的参观总人数.解:(1)14.5~21.5小组的组中值是(14.5+21.5)÷2=18,3÷20=0.15.武汉园博会前20天日参观人数的频数分布表(2)依题意得日参观人数不低于21.5万有6+3=9(天),所占百分比为9÷20=45%;(3)∵园博会前20天的平均每天参观人数约为11×5+18×6+25×6+32×320=40920=20.45(万人),∴武汉园博会(会期247天)的参观总人数约为20.45×247=5051.15(万人).答:武汉园博会(会期247天)的参观总人数约为5051.15万人.方法总结:本题考查运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频数分布直方图和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三、板书设计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对一组数据进行分析、分组、统计整理,进一步培养学生统计思想方法.经历对实际问题的分析、统计、整理等活动,感受统计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体会统计思想方法应用的广泛性.。
统计调查数据处理的过程数据处理一般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等过程。
收集数据的方法:A.民意调查:如投票选举 B.实地调查:如现场进行观察、收集、统计数据 C.媒体调查:报纸、电视、、网络等调查都是媒体调查。
注意:选择收集数据的方法,要掌握两个要点:①是要简便易行,②要真实、全面。
数据处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活中的现象,对未知的事情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
统计调查的方式及其优点〔1〕全面调查:考察________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2〕划计法:整理数据时,用 ______的每一划〔笔画〕代表一个数据,这种记录数据的方法叫划计法。
例如:统计中编号为1的数据每出现一次记一划,最后记为“正正一〞,即共出现11次。
〔3〕百分比: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 _______ 。
注意:①调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全面调查,另一种是抽样调查。
②划计之和为总次数,百分比之和为1。
③划计法是记录数据常用的方法,根据个人的习惯也可改用其他方法。
全面调查的优点是可靠,、真实,抽样调查的优点是省时、省力,减少破坏性。
抽样调查的要求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即采取随机抽查的方法。
如:请指出以下哪些调查的样本缺乏代表性。
从具有不同层次文化的市民中,调查市民的法治意识;在大学生中调查我国青年的上网情况;抽查电信部门的家属,了解市民对曜效劳的满意程度。
小结:只有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抽样调查,才能了解总体的面貌和特征。
总体和样本总体:要考查的________对象称为总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样本:从 ______当中抽出的所有实际被调查的对象组成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_______ 叫样本容量〔不带单位〕。
如:要了解某校全体学生早晨用餐情况,抽出其中三个班做调查。
总体是_____;样本是__________ ;个体是 _____________。
综合练习:1、为了了解某县七年级2000名学生的身高,从中抽取500名学生进行测量,对这个问题,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2000名学生是总体B.每个学生是个体C.抽取500名学生是所抽的一个样本D.每个学生的身高是个体分析:要明白统计调查中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不要错看对象。
《第十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教学设计【复习内容】新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材分析】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认数,计算,把一些物体简单分类整理的基础,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与概率打基础。
【复习目标】知识目标: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知道意义和作用。
技能目标:了解多种记录统计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情感目标:培养合作、交流意识,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复习重、难点】复习重点: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收据的过程。
复习难点:体会收据收集整理的意义和价值。
复习策略: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收集、整理到的数据及统计表,再让学生多练、多做、多探索来掌握统计知识。
【复习准备】多媒体课件【复习过程】一、统计的初步认识2.收集数据的方法问卷调查、实地调查、查阅资料、实验、测量等二、抽样调查1.普查有关概念(1)为了某一特定目的而对对象进行调查,叫做普查.(2)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3)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2.抽样调查有关概念(1)从总体中抽取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称为抽样调查.(2)从总体抽取的____________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3)样本容量:样本中包含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设计意图:复习统计的基本概念,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考点一调查方式1.下列调查中:①调査本班同学的视力;②调查一批节能灯管的使用寿命;③为保证“神舟九号”的成功发射,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④对乘坐某班次客车的乘客进行安检.其中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A.①B.②C.③D.④考点二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2.为了了解七年级1000名学生期中数学考试情况,从中抽取了3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了统计,下列判断:①这种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②1000名学生是总体;③每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④30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⑤300是样本的容量.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3.下列获取的样本比较合理的是()A.利用当地的七月份的日平均最高气温值估计当地全年的日平均最高气温B.为了了解某商场的平均日营业额,选在周末进行调查C.为了了解全校学生课外小组的活动情况,对该校的男生进行调查D.为了了解一批洗衣粉的质量情况,从仓库中任意抽取100袋进行检验(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知识点.)三、数据的整理与表示1.数据的表示方式有统计表与统计图.统计图包括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2.各类统计图描述数据时各具优势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的表示出各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能清楚的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或趋势扇形统计图:能清楚的表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设计意图:复习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为练习打下基础.)考点三统计图的综合应用4.气象小组测得一周每天的最高气温分别是15 ℃,17 ℃,18 ℃,21 ℃,14 ℃,16 ℃,18 ℃,为了反映这一周的最高气温变化情况,应制作的统计图是()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非上述统计图5.某校课外小组为了解同学们对学校“阳光跑操”活动的喜欢程度,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被调查的每个学生按A(非常喜欢)、B(比较喜欢)、C(一般)、D(不喜欢)四个等级对活动评价.图①②是该小组采集数据后绘制的两幅统计图.经确认扇形统计图是正确的,而条形统计图尚有一处错误且并不完整.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此次调查的人数为________人;(2)条形统计图中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填A,B,C,D中的一个),并在图中加以改正;(3)求出图①中A部分的圆心角度数(4)在图②中补画条形统计图中不完整的部分;(5)如果该校有600名学生,那么对此活动“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学生共有多少人?(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三种统计图的复习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熟知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为以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做好铺垫。
冀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要了解某校七至九年级的课外作业负担情况,下列抽样调查样本的代表性较好的是()A.调查七年级全体女生B.调查八年级全体男生C.调查八年级全体学生D.随机调查七、八、九各年级的100名学生2、为了了解某地区七年级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要进行抽样调查.以下是几个主要步骤:①随机选择该地区一部分七年级学生完成调查问卷;②设计调查问卷;③用样本估计总体;④整理数据;⑤分析数据.正确的顺序是()A.①②④⑤③B.②①③④⑤C.②①④③⑤D.②①④⑤③3、要想统计“本班学生最喜欢的动画片”,下列收集数据的方法比较合适的是()A.调查问卷B.访问C.观察D.查阅资料4、某学习小组将要进行一次统计活动,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活动序号,其中正确的是()A.实际问题→收集数据→表示数据→整理数据→统计分析合理决策B.实际问题→表示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统计分析合理决策C.实际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表示数据→统计分析合理决策D.实际问题→整理数据→收集数据→表示数据→统计分析合理决策5、进行数据的收集调查时,在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对象后一般还要完成以下4个步骤:①展开调查②得出结论③记录结果④选择调查方法,但它们的顺序弄乱了,正确的顺序是()A.④①③②B.③④①②C.④③①②D.②④③①6、某校篮球队员的身高(单位:cm)如下:167,168,167,164,168,168,163,168,167,160,获得这组数据所用的方法是()A.问卷调查B.查阅资料C.实地调查D.实验7、进行数据的收集调查时,在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对象后一般还要完成以下个步骤:①展开调查;②得出结论;③记录结果;④选择调查方法.但它们的顺序乱了,正确的顺序是()A.④①③②B.③④①②C.④③①②D.②④③①8、小莹收集到她所在居民楼里的孩子的年龄数据如下:3,5,6,2,8,8,4,6,9,7,2,1,5,2,4.小莹获得这组数据的方法是()A.调查B.测量C.直接观察D.实验9、为了了解南京市八年级学生的身高情况,请你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将解决上述问题要经历的几个重要步骤进行排序.①用样本估计总体;②整理数据;③设计调查问卷④分析数据;⑤收集数据.则正确的排序为()A.⑤③②④①B.③⑤②①④C.③⑤②④①D.③⑤④②①10、为了了解某地区七年级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要进行抽样调查.以下是几个主要步骤:①随机选择该地区一部分七年级学生完成调查问卷:②设计调查问卷:③用样本估计总体:④整理数据:⑤分析数据.正确的顺序是()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⑤C.①②④⑤③D.②①④⑤③11、两名同学在调查观众喜欢的影片类型时使用下面提问方式,你认为哪一种更好些()A.难道你不认为科幻片比武打片更有意思吗?B.你更喜欢哪一类电影﹣﹣科幻片还是武打片?C.难道你不认为武打片比科幻片更有意思吗? D.你肯定喜欢科幻片,是吗?12、某同学想了解寿春路与阜阳路交叉路口1分钟内各个方向通行的车辆数量,他应采取的收集数据方法为()A.查阅资料B.实验C.问卷调查D.观察13、下列调查最适合用查阅资料的方法收集数据的是()A.班级推选班长B.本校学生的到时间C.2014世界杯中,谁的进球最多D.本班同学最喜爱的明星14、某市组织全民健身活动,有100名男选手参加由跑、跳、投等10个田径项目组成的“十项全能”比赛,其中25名选手的一百米跑成绩排名,跳远成绩排名与10项总成绩排名情况如图所示.甲、乙、丙表示三名男选手,下面有3个推断:①甲的一百米跑成绩排名比10项总成绩排名靠前;②乙的一百米跑成绩排名比10项总成绩排名靠后;③丙的一百米跑成绩排名可能比跳远成绩排名靠前.其中合理的是()A.①B.②C.①②D.①③15、设计调查问卷时要注意()①问题应尽量简明;②不要提问被调查者不愿意回答的问题;③提问不能涉及提问者的个人观点;④提供的选择答案要尽可能全面;⑤问卷应简洁.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⑤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为了解某校七年级 500 名学生的身高情况,从中抽取 60 名学生进行统计分析,这个问题的样本是________.17、某市今年2月份15天的空气污染指数统计如图所示,若规定污染指数在0~50,51~100,101~150范围的空气质量依次为优,良,轻度污染,则这15天中,该市空气质量属优的有________天,它的频率是________(精确到0.01)18、11月读书节,深圳市为统计某学校初三学生读书状况,如下图:(1)三本以上的x值为________ ,参加调查的总人数为________ ,补全统计图;(2)三本以上的圆心角为________ .(3)全市有6.7万学生,三本以上有________ 人.19、生物学研究表明在8﹣17岁期间,男女生身高增长速度规律呈现如图所示,请你观察此图,回答下列问题:男生身高增长速度的巅峰期是________ 岁,在________ 岁时男生女生的身高增长速度是一样的.20、某市有16000名学生参加考试,为了了解考试情况,从中抽取100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样本容量是________.21、如图,是光明中学七年级(2)班四个小组交的创新教育实践的调查报告,四个小组中交的篇数最多的有________篇,占全班总数的________%.22、5月20日上午10时起,广州亚运会门票全面发售.下表为抄录广州亚运会官方网公布的三类比赛的部分门票价格,如图为某公司购买的门票种类、数量所绘制成的条形统计图.比赛项目票价(元/张)羽毛球400艺术体操240田径x依据上面的表和图,回答下列问题:(1)其中观看羽毛球比赛的门票有________ 张;观看田径比赛的门票占全部门票的________ %.(2)公司决定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把门票分配给部分员工,在看不到门票的条件下,每人抽取一张(假设所有的门票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且充分洗匀),问员工小丽抽到艺术体操门票的概率是________ .(3)若该公司购买全部门票共花了36000元,每张田径门票的价格为________ .23、甲,乙两家汽车销售公司根据近几年的销售量分别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从2014~,这两家公司中销售量增长较快的是________公司(填“甲”或“乙”).24、某班开展为班上捐书活动.共捐得科技、文学、教辅、传记四类图书,分别用A、B、C、D表示,如图是未制作完的捐书数量y(单位:百本)与种类x (单位:类)关系的条形统计图,若D类图书占全部捐书的10%,则D类图书的数量(单位:百本)是________ 本25、如表是某校八年级(8)班共50位同学身高情况的频数分布表,则表中的组距是________ ,身高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至多是________ cm.组别(cm)145.5~152.5 152.5~159.5 159.5~166.5 166.5~173.5 频数(人)9 19 14 8三、解答题(共6题,共计25分)26、某中学图书馆将图书分为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社会百科、哲学四类.在“读书月”活动中,为了了解图书的借阅情况,图书管理员对本月各类图书的借阅进行了统计,表和图是图书管理员通过采集数据后,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频率分布表与频数分布直方图.请你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各种图书频数频率自然科学400 0.20文学艺术1000 0.50社会百科m 0.25哲学n(1)表中m,n的值是多少?(2)在图中,将表示“自然科学”的部分补充完整;(3)若该学校打算采购一万册图书,请你估算“哲学”类图书应采购多少册较合适?(4)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27、“分组合作学习”成为我市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打造自主高效课堂的重要举措.某中学从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100人作为样本,对“分组合作学习”实施前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统计如下:分组前学生学习兴趣分组后学生学习兴趣请结合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出分组前学生学习兴趣为“高”的所占的百分比为30% ;(2)补全分组后学生学习兴趣的统计图;(3)通过“分组合作学习”前后对比,请你估计全校2000名学生中学习兴趣获得提高的学生有多少人?请根据你的估计情况谈谈对“分组合作学习”这项举措的看法.28、苏州市某校对九年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评价的结果为A (优)、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级,现从中抽测了若干名学生的“综合素质”等级作为样本进行数据处理,并作出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的四个长方形的高的比为:14:9:6:1,评价结果为D等级的有2人,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共抽测了多少人?(2)样本中B等级的频率是多少?C等级的频率是多少?(3)如果要绘制扇形统计图,A、D两个等级在扇形统计图中所占的圆心角分别是多少度?(4)该校九年级的毕业生共300人,假如“综合素质”等级为A或B的学生才能报考示范性高中,请你计算该校大约有多少名学生可以报考示范性高中?29、某学校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决定开设以下体育课外活动项目:A.篮球 B.乒乓球C.羽毛球 D.足球,为了解学生最喜欢哪一种活动项目,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次被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2)请你将条形统计图(2)补充完整;(3)在平时的乒乓球项目训练中,甲、乙、丙、丁四人表现优秀,现决定从这四名同学中任选两名参加乒乓球比赛,求恰好选中甲、乙两位同学的概率(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解答)30、将九年级部分男生掷实心球的成绩进行整理,分成5个小组(x表示成绩,单位:米).A组:5.25≤x<6.25;B组:6.25≤x<7.25;C组:7.25≤x<8.25;D组:8.25≤x<9.25;E组:9.25≤x<10.25,并绘制出扇形统计图和频数分布直方图(不完整).规定x≥6.25为合格,x≥9.25为优秀.(1)这部分男生有多少人?其中成绩合格的有多少人?(2)这部分男生成绩的中位数落在哪一组?扇形统计图中D组对应的圆心角是多少度?(3)要从成绩优秀的学生中,随机选出2人介绍经验,已知甲、乙两位同学的成绩均为优秀,求他俩至少有1人被选中的概率.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D2、D3、A4、C5、A6、C7、A8、A9、C10、D11、B12、D13、C14、D15、C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17、18、19、20、21、22、24、25、三、解答题(共6题,共计25分)26、28、30、。
抽样调查一、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二、表示数据的两种基本方法一是统计表,通过表格可以找出数据分布的规律;二是统计图,利用统计图表示经过整理的数据,能更直观地反映数据的规律.三、全面调查:我们把对全体对象的调查称为全面调查(普查).四、抽样调查(1)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对象进行的调查叫抽样调查.(2)在统计中,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五、抽样调查的特点抽样调查只考察总体中的一部分个体,因此它的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但结果往往不如全面调查得到的结果准确,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六、简单随机抽样设一个总体的个体数为N,如果通过逐一抽取的方式抽取一个样本,且每次抽取时,各个个体被抽取的机会相等,这样的抽样我们称为简单随机抽样.随机抽样是最简单和最基本的抽样方法,当总体中的个体比较少时,常采用随机抽样.第十九章一次函数一、常量与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常量,数值发生改变的量叫变量。
实际上,常量就是具体的数,变量就是表示数的字母。
(注意“π”是常量)二、自变量与函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x每取一个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把x叫自变量,y叫x的函数。
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有函数关系就是“看对于自变量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函数值是否有惟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
”三、函数值如果x=a时,y=b,那么把“y=b叫做x=a时的函数值”。
四、表示函数的方法方法(一)解析式法。
方法(二)列表法方法(三)图像法五、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在一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允许取值的区域,叫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六、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一)对于解析式1、解析式是整式。
自变量取一切实数。
2、自变量在分母。
取使分母不等于0的实数。
抽样调查第1课时教学设计思想:本节需两课时来讲授;第一课时教师首先从具体实例中入手,引入总体、个体等相关概念,在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普查与抽样调查这两种调查方式。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抽样调查与普查的概念;明确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会用简单随机抽样的调查方式选取样本。
2.过程与方法经历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法,体会简单随机抽样调查方法的科学性及实际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理解总体与个体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分辨问题中哪是考察对象、总体、个体、样本与样本容量.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式。
教学媒体:幻灯片。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Ⅰ.问题情境师:生活中有许多实际问题需要调查收集数据,并根据数据来作出判断,下面我们来看个实例!xx年,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跳水、体操、举重、羽毛球和乒乓球等都是我国的优越工程。
在这些比赛工程中,你最爱看哪项比赛?我们班的同学中,哪个比赛最爱看的人最多?〔幻灯片〕[教法]:以奥运会为导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让学生们相互讨论,增加课堂气氛。
Ⅱ.新课讲授师:现在我们统计一下同学们都爱看哪个比赛,我说一个比赛工程,爱看的同学就举起手。
采用举手表决的方式进展调查,了解全班同学中最爱观看的比赛工程的人数。
将统计结果填入下表:比赛工程跳水体操举重羽毛球乒乓球最爱看的人数/名教师总结:同学们,上面我们对咱们全班的同学做了这么一个调查,那么,像这种对全体对象进展调查,叫做普查。
生:这只是对我们班做个调查,那如果对我们所在的省〔或直辖市、自治区〕全体在校七至九年级学生中,各比赛工程最爱看的人数,这样的我们怎样进展调查?还适合用普查的方式吗?师:这位同学的问题很值得我们思考,对这个问题虽然能进展普查,但要普查的人太多了,既费时又费力。
现在,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按一定的比例〔比方1‰〕从各学校抽取一局部人,对这局部人进展调查,得出一个估计结果。
2019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8.2
抽样调查教案2新版冀教版
第1课时
教学设计思想:本节需两课时来讲授;第一课时教师首先从具体实例中入手,引入总体、个体等相关概念,在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普查与抽样调查这两种调查方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抽样调查与普查的概念;
明确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
会用简单随机抽样的调查方式选取样本。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法,体会简单随机抽样调查方法的科学性及实际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理解总体与个体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分辨问题中哪是考察对象、总体、个体、样本与样本容量.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式。
教学媒体:幻灯片。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Ⅰ.问题情境
师:生活中有许多实际问题需要调查收集数据,并根据数据来作出判断,下面我们来看个实例!
xx年,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跳水、体操、举重、羽毛球和乒乓球等都是我国的优越项目。
在这些比赛项目中,你最爱看哪项比赛?我们班的同学中,哪个比赛最爱看的人最多?(幻灯片)
[教法]:以奥运会为导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让学生们相互讨论,增加课堂气氛。
Ⅱ.新课讲授
师:现在我们统计一下同学们都爱看哪个比赛,我说一个比赛项目,爱看的同学就举起手。
采用举手表决的方式进行调查,了解全班同学中最爱观看的比赛项目的人数。
将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比赛项目跳水体操举重羽毛球乒乓球
最爱看的人数/名
教师总结:同学们,上面我们对咱们全班的同学做了这么一个调查,那么,像这种对全体对象进行调查,叫做普查。
生:这只是对我们班做个调查,那如果对我们所在的省(或直辖市、自治区)全体在校七至九年级学生中,各比赛项目最爱看的人数,这样的我们怎样进行调查?还适合用普查的方式吗?
师:这位同学的问题很值得我们思考,对这个问题虽然能进行普查,但要普查的人太多了,既费时又费力。
现在,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按一定的比例(比如1‰)从各学校抽取一部分人,对这部分人进行调查,得出一个估计结果。
这样我们又得出几个新的概念:
我们把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叫做抽样调查,这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中包含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师:同学们可以举例子说明那些算是普查,哪些算是抽样调查。
生:为了准确掌握我国的人口状况,需要进行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的工作量极大,我国每10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1%的人口抽样调查。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还有当考察我国的人口年龄构成时,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口的年龄构成总体,个体是符合这一条件的每一个公民的年龄,抽出的符合条件的
1%人口的年龄构成一个样本。
当考察全国家庭人口数时,总体是全国所有的家庭的人口数,每个家庭的人口数是一个个体,抽出的部分家庭的人口数构成一个样本。
例:从八年级(一)班50名学生中选择5名(10%)学生,要求每名学生被选到的机会相同,你能设计一个合适的抽样方案吗?
对学生给出的方案,正确的给予肯定,有不合理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最后进行总结。
解:对50名学生按1~50分别进行编号,并将号码写在50张卡片上。
方案一:把卡片装在一个盒子中,混合后,从中抽取5张卡片,得到5个号码,选出对应这5个号码的学生。
方案二:从1~10号卡片中任意抽出1张,比如抽到3号,那么对应3,13,23,33,43号的这5名同学入选。
总结:我们把上面这种能保证总体总每个个体有相同的机会呗抽到的抽样方法称为简单随机抽样。
同学们根据我们上面所学的知识,现在思考下面的几个问题:
1.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获得我们班男生的人数?怎样获得全校男生的人数?
2.中央电视台对“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情况进行调查,得出该节目的收视率为90%。
这个结果是怎么得到的?
3.能用普查的方式了解一批节能灯泡的寿命吗?
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
教师总结:
一般来说,普查能够得到总体全面、准确地信息。
但有时总体中个体的数目非常大,普查工作量太大,有时受条件限制,无法进行普查;有的调查具有破坏性(如测试一批灯泡的寿命,了解炮弹的杀伤力等都是具有破坏性的实验),不能进行普查,这时,多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通过样本了解总体。
Ⅲ.课上练习
课本P6-7
板书设计:
第2课
时
教
学设计
思想:
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以及通过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抽样调查是为了了解总体情况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
会用抽样调查方式选取样本。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法,体会抽样调查方法的科学性及实际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选用更合理的抽样调查方法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式。
教学媒体:幻灯片。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Ⅰ.新课讲授
课前准备:让同学们去调查电视台的体育节目的收视率。
师:我们现在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内容呢?
生:学习过普查和抽样调查。
师:那这两种调查方式有什么区别呢?
生:普查能够得到总体全面、准确地信息;有的调查具有破坏性,不能进行普查,这时,多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师:我们课前准备的作业相信大家都完成了,现在我来提问几名同学:
生甲:我调查了全班40名同学,有10人收看了这个节目。
生乙:我在火车站调查了50人,只有2人收看了这个节目。
生丙:我在爸爸工作的大学调查了100名大学生,其中有40人收看了这个节目。
生丁:我利用互联网调查,共有200人做了回答,其中有30人收看了这个节目。
师:电视台自己也对该体育节目按照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和不同的文化背景,特约了1000人进行了调查,其中有95人收看了这个节目。
现在我们把这几个同学和电视台的调查结果以及估计的收视率整理成了下表:
调查者生甲生乙生丙生丁电视台调查的总人数/名40501002001000收看某体育节目的人数/名102403095估计的收视率25%4%40%15%9.5%看上面的调查结果,我们一起思考这些问题:
1.为什么用不同的调查方式得到的收视率差别很大?
通过问题引起学生对抽样调查中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的思考。
调查数据差别大的原因在于抽样调查中选取样本的方式不同,导致样本的代表性不同,因而调查结果不一样。
2.你认为谁的调查方式代表性较好?
3.抽样调查应该注意什么?
注意样本选取的代表性和随机性。
4.抽样调查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抽样调查的优点是省时省力,比较经济;缺点是只考察了总体中的一部分个体,其调查结果不如普查准确。
由于条件的限制,对这些问题只能进行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的优点是节省时间,比较经济。
但是,抽样调查只考察了总体中的一部分个体,其调查结果不如普查准确。
为了得到较为准确地结果,调查的个体不能太少,且要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可见,上面前四名学生的调查方式不是很好,电视台的代表性就相对好些。
Ⅱ.出示例题
某学校初、高中六个年级共有3000名学生.为了了解其视力情况,现采用抽样调查.各年级学生人数如下表所示.
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高一高二高三合计
人数/名5605205005004804403000
调查人数/
名
(1)如果按10%的比例抽样,样本容量是多少?
(2)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的视力差异,为了保证样本有较好的代表性,各年级分别应调查多少人?将结果填写在上面的表中.
(3)如果要从你所在的班抽取5人进行调查,请设计一个抽样方案,保证每人又相同的机会被抽到.
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2),(3)。
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所给方法的合理之处,并引导学生对可能存在的漏洞或不合理之处进行讨论,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Ⅲ.课上练习
课本P9
板书设计:
抽样调查(2)
一、讲授三、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