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1
- 格式:ppt
- 大小:2.18 MB
- 文档页数:19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编订人:王珍荣审定人:文综组时间:班级组别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时间、历史意义。
2、知道十一届三中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3、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的进展、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1、十一届三中全会。
2、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召开的内在联系。
【学法指导】分析资料、设疑讨论、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文化大革命”后人们急切期盼中国能迅速拨乱反正,开创历史新局面,在这历史转折的时期,我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科学总结国内国际的历史经验,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
【学习过程】知识点一: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①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纠正“”的错误;②当时中央领导人坚持“”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③1978年思想理论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民认识到,只有。
(2)召开:时间;地点;内容:(在书上标注并理出几项来)(3)意义(在书上标记出来)知识点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工作在全国展开。
探究1:阅读下列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学好文件抓住纲》(1977.2.7)材料2:“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
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议,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反思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遵义会议,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来自八年级下册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这一课知识点较多,理论性强,而且是各种层次考试重点关注的一课。
回顾这一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2个方面值得反思。
1、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有不少老师选择用歌曲《春天的故事》来导入新课,新奇有趣,而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选取了一组武斗、工厂停工、学生游行串联、刘少奇同志画像等图片,使学生感知“转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学生直接把握十年动乱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学生观看图片以后,情绪高涨,感到不可思议。
在这种情绪之下,学生有了一定是非观念以后,教师开始层层引导进入课文知识点。
2、深入浅出这一课理论性强,学生在观看图片以后知道了需要转变,从哪开始转变?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体会到思想的转变必须放在首位,从而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重要性。
解决了思想问题以后,要落实到行动上,如何转变,往哪里转,引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否定两个凡是,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刘少奇同志是十年动乱中一大批受迫害的代表,从具体事件触发,让学生感知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亟待健全,只有加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人们有法可依,才能依法办事,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冤假错案。
教师出示另外一组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图片,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突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十年动乱局面依然不变,会有这些成就吗?让学生感知十届三中全会伟大的历史意义,进一步明确,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始,也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只要能够实现有效教学,就是好的方法。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课型】【课时安排】【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二、新课教学同学们请坐好,现在开始上课。
为了我们的目标:过目不忘,过耳成诵。
大家一定积极交流。
我们知道,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给我国造成了巨大危害。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呢?在课本的导言部分明确告诉我们,我国开始纠正错误。
1977年中国恢复了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次高考。
除了恢复高考,我国还陆续纠正了文革中的哪些错误呢?整体感知:利用知识树,整体感知本课知识目标。
让我们一起看知识树,整体感知这一课内容。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可以从几个方面学习?中国为什么徘徊?怎样实现的转折?又是如何推进转变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预习导学:细读课文,自主学习,落实知识目标,发现问题。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原因 2.时间 3.结果 4.意义二、十一届三中全会1.时间2.地点3.内容4.意义三、民主与法制的加强1.平反冤假错案:请举一例2.颁布一系列法律:①颁布时间及法律名称②颁布意义展示反馈:注意倾听,踊跃发言,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活动一解决自主学习的问题活动方式:提出预习导学时遇到的问题,合作解决问题。
活动二突破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活动方式:分角色朗读,融入情景,互问互答问题。
《北京街头的谈话》旁白: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人们欢欣鼓舞。
张三:听说了吗?“四人帮”被抓起来了!李四:这些年,全国上下整天忙着闹革命,学校停课、工厂停工。
国家都乱成什么样子了!张三:希望彻底纠正文革中的错误,让我们能吃饱饭!赵五:文革中,有很多人被打成反革命,整天被批斗游街。
不知道能不能平反冤假错案。
李四:是啊!不过,我们现在的领袖认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都是正确的,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人教版八年历史教案_第8课_伟大的历史转折第一篇:人教版八年历史教案_第8课_伟大的历史转折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时间、主要内容;了解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的史实;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懂得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图片、影像、歌曲等资源的收集、整理,培养学生提炼历史信息的能力。
通过阅读、讨论、辩论、列表归纳等探究合作形式,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确立求真、务实、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的品格、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教学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复习有关内容:“文化大革命”是怎样发动起来的?(毛泽东身为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毛泽东这种做法对不对?为什么?(不对。
因为:A.他对党内和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作了完全错误的分析,把国民经济调整工作中所采取的措施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把主持调整工作的刘少奇、邓小平等同志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简称“走资派”。
B.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成立“中央文革小组”,夺取刘少奇、邓小平等同志的领导权,践踏了党内组织原则,破坏了民主法制,造成“打倒一切、全面内乱”的局面。
)3“文化大革命”中出现过哪两个反革命集团?(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林彪反革命集团于1971年“九一三”事件中覆灭了,江青反革命集团到1976年10月也被粉碎。
“文化大革命”的**已经结束,但是“左”倾错误思想尚未彻底扭转。
《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稿《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稿篇一:《伟大的转折》说课稿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地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等方面来说。
一、关于教材本课是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第一课时,有着“承上启下“的地位,上承”文化大革命“,下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阐述:“文革”结束后,思想理论届展开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及意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对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学习去感知教材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及意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能力目标:通过说明为什么“两个凡是”是错误的,引导学生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培养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的能力。
通过学习深刻领悟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什么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的转折”,培养学生完整、准确地评价历史事件、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敢干正视错误并纠正错误的伟大的党,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中虽曲折,但依然是前进的,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让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国家,并下决心为国家建设贡献一份力的决心。
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教学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方法1、教法(1)以知识结构为基础,充分运用要素梯度、内容梯度、时间梯度、问题梯度的调控,让学生逐步理解本课的内容,深刻领悟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历史转折”的意义。
(2)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线,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提问、讨论等方法,并利用小组、团队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学生的智力因素。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学习目标】1、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时间、历史意义。
2、理解十一届三中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3、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有什么重要意义?【学习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十一届三中全会1.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上来,实行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工作在全国展开。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的立法工作。
先后颁布和通过:,基本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中国行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合作探究:结合“文化大革命”的史实,你能说说为什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转折吗?【达标测评】1、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2、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A、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B、阶级斗争上来C、工人队伍的整顿上来C、解决工人下岗问题3、文革结束后,导致我国在前进道路上出现徘徊局面原因()A、修正主义B、自由主义C、“两个凡是”D、坚持社会主义4、新时期比较完善的宪法是年颁布的第四部《》。
5、1980年,党中央为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