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教案上册-表格版
- 格式:doc
- 大小:232.50 KB
- 文档页数:32
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种子发芽实验
从实验中获得的信息
秋冬季的生物
动物的栖息地
动物的栖息地
建立栖息地
记录动物的特征
观察到了哪些特征
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生物的生活需要
我们知道的太阳
阳光下的影子
改变阳光的传播路线
美丽的彩虹
阳光下的物体
光强与光弱
研究我们获得的信息
设计太阳能热水器
制作和评价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
研究材料的特征
雨天中的布料
各种材料的“锅”
被“种下”的材料
材料的选择
保护鸡蛋
材料进步的历程
材料的再利用
新材料的畅想
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饮食和健康
选择健康食品
水——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素我们每天应该喝多少水
健康需要新鲜空气
关心我们周围空气的质量运动与健康
让我们的精力更充沛
珍惜健康,珍爱生命
第周星期年月日
第周星期年月日
第周星期年月日
第周星期年月日
第周星期年月日
第周星期年月日
第周星期年月日
第周星期年月日
第周星期年月日
第周星期年月日
第周星期年月日
第周星期年月日。
教案科目:科学年级:五年一班姓名:嘉荫县乌拉嘎中心校课标要求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具体要求为:1、本册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2、通过学习让学生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
3、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
4、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5、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8、维护生态平衡学习目标: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沙尘暴的资料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时间:1课时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教学目标:1、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2、推测河流什么地方流速快,什么地方流速慢,什么地方将会有侵蚀,什么地方将会有沉积。
教学重点: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教学难点:观察河流实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的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
教学准备:湿润、混有少量沙的土、长方形塑料水槽(可用一升牛奶盒剖开对接成河道装置)、报纸、塑料薄膜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时间:1课时8、减少对土壤的侵蚀教学目标:1、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2、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教学难点: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教学准备:长方形塑料水槽(或大盘子)、土、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水、接水容器、建造房屋的材料等。
contents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动物的行为与习性•物质变化与能量转换•地球运动与宇宙探索•科技创新与未来展望目录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与结构01020304010204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03教学方法与手段02植物的生长与繁殖植物的生长过程01020304种子萌发根的生长茎的生长叶的生长植物繁殖方式有性繁殖无性繁殖水分实验光照实验土壤实验肥料实验温度实验植物生长条件实验03动物的行为与习性觅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动物行为类型及特点在白天活动的动物,如狮子、猎豹等,它们的视觉和听觉在白天更为敏锐,有利于捕猎和避免天敌。
昼行性动物在夜间活动的动物,如猫头鹰、蝙蝠等,它们的听觉和嗅觉在夜间更为发达,适应于夜间觅食和繁殖。
夜行性动物在水中生活的动物,如鱼类、海豚等,它们的身体形态和肌肉结构适应于水中的游泳和捕食。
水生动物在地下或洞穴中生活的动物,如老鼠、蚯蚓等,它们的身体形态和感觉器官适应于在黑暗环境中生活和觅食。
穴居动物动物习性及其适应环境方式1.选择观察对象2.制定观察计划确定观察时间、地点和观察内容,准备必要的观察工具(如望远镜、记录本等)。
3. 进行观察记录4. 分析整理数据1. 保持安全距离在观察过程中保持与动物的安全距离,避免对动物造成干扰或伤害。
2. 尊重自然环境在观察过程中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3. 耐心细致观察在观察过程中保持耐心和细心,认真记录和分析动物的行为特点。
04物质变化与能量转换1 2 3物质的三态物质状态变化的原因物质状态变化的实例物质状态变化及原理能量的定义和种类能量转换的原理能量转换的实例030201能量转换过程及实例分析物质变化与能量转换的实例分析:燃烧、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等。
物质变化与能量转换的意义:了解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和控制自然界的各种资源。
部编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有关光的思考》教案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案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教案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教案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认识棱镜》教案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各种不同颜色的光。
太阳光用肉眼看上去几乎是白色的,但它是由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也具有不同的混合颜色。
借助科普视频讲解彩虹形成的奥秘,雨后空气中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相当于我们实验中的三棱镜,当太阳光照到小水珠时发生了折射,就分散出不同颜色的光,于是便形成了美丽、奇特的彩虹。
可见,雨后出现彩虹,与太阳光的组成以及空气中的小水珠有关,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出现不同颜色的光是一样的道理。
(二)制作一个彩色轮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与思考。
我们通过三棱镜对白光的折射,发现了白光可以分散出不同颜色的色光,那么色光是不是可以混合成白光呢?第二部分,通过制作一个彩色轮研究色光混合成白光的现象。
1.介绍制作材料与制作方法2.学生制作并测试,让彩色轮快速旋转,观察彩色轮快速旋转时发生的变化。
3.教师提示,扎孔或用剪刀时要注意操作安全。
4.学生汇报展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小结。
白色,这说明不同颜色的色光混合在一起后会变成白色光,但必须是等量的红、蓝、绿三色光才能混合成白光。
三、研讨1.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白光通过三棱镜时会变成有规律的、不同颜色的色光组合——红、橙、黄、绿、蓝、靛、紫,所以三棱镜对光的作用是,让光发生折射,而且可以把白光分散出不同的色光。
2.彩色轮或是彩色陀螺,在快速旋转时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变成接近白色的颜色,这说明不同的颜色光可以混合成白光,也证明了白光是由不同色光组成的。
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一定是等量的三原色光,即红、蓝、绿三种光才能混合成白光。
教师小结:当陀螺或旋转轮快速旋转时会看到彩色轮慢慢接近.板5.认识棱镜书设计教学反思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的反射现象》教案④不改变手电筒和“纸屏”的距离,在同一平面水平移动手电筒或“纸屏”,使光线照不到标记处;⑤利用平面镜,调节角度,照亮“纸屏”上的标记;⑥记录手电筒、“纸屏”及平面镜的位置;⑦重复实验,总结规律。
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个性化 修改1、谈话导入: 植物的一辈子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那末,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
3、进一步引导 〔拿起一颗绿豆种子: 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4、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看来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判别了。
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2、师点拨: 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1 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2 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3 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4 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5 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6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5、分发实验计划单,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条件的同学互相交流。
1、进一步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教师引导关注其中的注意点, 比如绿豆的大小应该差不多, 为什么要在每一个盒子分别放入 2-3 颗绿豆,为什么要垫纸巾等。
2、教师提供表格,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
1、鼓励学生回家认真完成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2、下节课将对我们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请大家准备好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将对认 真完成实验的同学加星评价。
3、有能力、有条件的同学还拍摄绿豆种子发芽各个变化的照片,尝试撰写研究报告。
反思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照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参考书 3 面,实验记录表〔参 考书 4 面。
课题活动 目标 重点 难点 授课 时间活动 过 程 教学资源、教具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2021年秋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表格式教案+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2021-7-1目录教学计划2教学进度表17教案191.1有关光的思考191.2光是怎样传播的211.3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231.4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251.5认识棱镜281.6光的反射现象321.7制作一个潜望镜352.1地球的表面372.2地球的结构392.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422.4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442.5风的作用462.6水的作用482.7总结我们的认识503.1时间在流逝523.2用水计量时间533.3我们的水钟573.4机械摆钟603.5摆的快慢633.6制作钟摆663.7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694.1我们的身体714.2身体的运动744.3心脏和血液774.4身体的“总指挥”804.5身体的“联络员”834.6会管理和控制自己854.7制订健康生活计划88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通过四年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在进行观察、记录、实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得到培养。
受年龄的限制,学生的思维依旧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
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
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二、教材分析1.整体情况五年级上册教科书由“光”“地球表面的变化”“计量时间”“健康生活”四个单元组成。
“光”单元,以研究光的传播特点为主要线索,认识光这种能量表现形式。
2021年秋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表格式教案+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2021-7-1目录教学计划2教学进度表17教案191.1有关光的思考191.2光是怎样传播的211.3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231.4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251.5认识棱镜281.6光的反射现象321.7制作一个潜望镜352.1地球的表面372.2地球的结构392.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422.4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442.5风的作用462.6水的作用482.7总结我们的认识503.1时间在流逝523.2用水计量时间533.3我们的水钟573.4机械摆钟603.5摆的快慢633.6制作钟摆663.7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694.1我们的身体714.2身体的运动744.3心脏和血液774.4身体的“总指挥”804.5身体的“联络员”834.6会管理和控制自己854.7制订健康生活计划88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通过四年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在进行观察、记录、实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得到培养。
受年龄的限制,学生的思维依旧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
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
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二、教材分析1.整体情况五年级上册教科书由“光”“地球表面的变化”“计量时间”“健康生活”四个单元组成。
“光”单元,以研究光的传播特点为主要线索,认识光这种能量表现形式。
五年级科学科教案
五年级科学科教案
五年级科学科教案
五年级科学科教案
五年级科学科教案
五年级科学科教案
五年级科学科教案
五年级科学科教案
五年级科学科教案
五年级科学科教案
五年级科学科教案
五年级科学科教案
五年级科学科教案
五年级科学科教案
五年级科学科教案
五年级科学科教案
五年级科学科教案
五年级科学科教案
五年级科学科教案
五年级科学科教案
五年级科学科教案
五年级科学科教案
五年级科学科教案
五年级科学科教案。
XX学校科学学科教学设计
XX学校科学学科教学设计
XX学校科学学科教学设计
五年级1班教师姓名XXX
XX学校科学学科教学设计
XX学校科学学科教学设计
XX学校科学学科教学设计
XX学校科学学科教学设计
五年级1班教师姓名XXX
XX学校科学学科教学设计
XX学校科学学科教学设计
五年级1班教师姓名XXX
XX学校科学学科教学设计
五年级1班教师姓名XXX
XX学校科学学科教学设计
XX学校科学学科教学设计
五年级1班教师姓名XXX
XX学校科学学科教学设计
五年级1班教师姓名XXX
XX学校科学学科教学设计
五年级1班教师姓名XXX
XX学校科学学科教学设计
五年级1班教师姓名XXX
XX学校科学学科教学设计
五年级1班教师姓名XXX
XX学校科学学科教学设计
五年级1班教师姓名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