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南天中医药生态养生谷旅游总体规划
- 格式:ppt
- 大小:15.96 MB
- 文档页数:77
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建设标准随着健康旅游的兴起,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的建设正成为各地政府和旅游企业关注的焦点。
为了规范和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的建设,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标准,以确保示范区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本文将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建设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示范区选址标准1.地理位置:示范区应选址在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的地方,适宜居住和旅游。
2.交通便利:示范区应具备便捷的交通条件,包括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便于游客前往。
3.中医资源:示范区应拥有丰富的中医资源,包括中医院、中医药科研机构、中药材种植基地等。
二、基础设施建设标准1.宾馆饭店:示范区内应有多种档次的宾馆和饭店,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2.医疗服务:示范区内应建设中医诊所和养生保健中心,为游客提供中医服务和保健指导。
3.休闲娱乐设施:示范区内应建设各类休闲娱乐设施,如温泉浴场、健身中心、SPA等。
三、中医文化传播标准1.中医文化展示:示范区内应建设中医文化展示馆,展示中医药的历史、理论和经典文化。
2.中医药体验:示范区应设立中医药体验区,让游客亲身体验中医养生保健的魅力。
3.中医药文化活动:示范区应定期举办中医药文化交流活动,如中医药讲座、中医药技能比赛等。
四、服务质量标准1.服务标准化:示范区内的饭店、医疗机构等应建立健全的服务标准,确保服务质量。
2.人员素质:示范区的员工应具备良好的中医药知识和服务技能,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3.投诉处理:示范区应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游客的投诉和意见反馈。
五、管理机制建设标准1.管理规范化:示范区应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包括管理团队、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
2.安全保障:示范区应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游客在示范区的安全。
3.环境卫生:示范区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示范区的整洁和卫生。
通过以上标准的遵循和实施,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的建设将更加规范和有序,为广大游客提供优质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体验。
第一章旅游业现状1.规划范围与现状三峡小峰旅游区(以下简称小峰旅游区)规划范围东起黄花乡与分乡镇分界线,西到白马大峡谷,北到雾渡河烧香岩,南到小溪塔街太阳山。
规划区主要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中部黄花乡境内,包括雾渡河烧香岩、夷陵区小溪塔街的金狮洞和太阳山三个景区,总面积约300 km2。
小峰旅游区所在的黄花乡地处宜昌市夷陵区西北近郊,与小溪塔街道办事处、雾渡河、乐天溪、下堡坪、分乡、龙泉等乡镇以及远安、当阳等县(市)相邻。
省道宜秭(宜昌——秭归)公路、宜保(宜昌——保康)公路交叉穿境而过,乡政府与区政府所在地小溪塔距离12km。
黄花乡2001年由原黄花乡、上洋乡8个村、小峰乡21个村合并而成,现辖39个村,312个村民小组,12688户3938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94户2499人。
全乡国土面积352 km2,其中森林管护面积25.8万亩,耕地面积3.5万亩。
乡域内平均海拔550m,最高海拔1224m,最低海拔150m。
小峰旅游区区位优良,南接旅游名城宜昌市,北通昭君屈原故里和神农架林区,旅游区距世界第一大坝——三峡大坝约30km。
本旅游区交通便利,省二级公路宜秭线(宜昌——秭归)、宜保线(宜昌——保康)穿境而过。
小峰旅游区始建于1990年,拟开发景点68处,已经开发巴人悬棺、情人泉、银谷度假村、白果树瀑布、马铃岩、夏令营、贵苑山庄、野人谷漂流、古龙溪漂流、三峡古兵寨等景点10处,已形成景区面积50 km2,形成了日接待游客近万人的能力。
目前,小峰旅游区有接待能力的大小饭店68家,可供数千人食宿;有中小型会议室16个,最大会议室可容纳150人会务;有天然、人工游泳池3处,水域面积50000 m2;有大小停车场18处,最大的占地面积4000m2,最小的占地面积400 m2;固定资产已达8千万元人民币。
小峰旅游区现在已经初步形成了三条旅游线路:寻悬棺古谜——探情人奇泉——观白果树瀑布一日游;访巴人——登兵寨——游天河——宿银谷两日游;探情人——访巴人——观马铃——住银谷——游古龙——宿贵苑三日游。
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总文本•简本】惠州市旅游局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2008.07《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编制工作组组长保继刚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旅游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副组长徐红罡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博士项目助理罗秋菊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博士成员保继刚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教授、博导徐红罡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导罗秋菊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博士杨云中山大学旅游学院讲师、博士杨彦峰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博士生丁绍莲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博士生王永海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硕士生王利伟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硕士生李杰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硕士生周丹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硕士生代姗姗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硕士生何然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硕士生林敏慧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硕士生目录目录导言...................................................................... . (1)1 规划背景 ..................................................................... (3)2 规划理念 ..................................................................... (3)3 规划目标 ..................................................................... .................................................................. 4 第一章惠州市旅游发展背景分析 ..................................................................... . (5)1 惠州市旅游发展回顾 ..................................................................... . (7)2 惠州旅游在粤港澳的地位判断和竞争格局分析 ..................................................................... .. 83 惠州市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 (9)4 小结:惠州市旅游发展前景 ..................................................................... ................................ 10 第二章惠州市旅游资源评价 ..................................................................... . (11)1 旅游资源类型 ..................................................................... .. (13)2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 ................................................ 13 第三章惠州市旅游业发展战略与目标 ..................................................................... .. (15)1 惠州市旅游发展战略 ..................................................................... .. (17)2 惠州市旅游发展目标体系 ..................................................................... .................................... 18 第四章惠州市旅游发展分区规划 ..................................................................... .. (23)1 布局依据与原则 ..................................................................... . (25)2 总体空间布局规划 ..................................................................... (25)3 区域合作布局 ..................................................................... .. (27)4 各县区发展规划要点 ..................................................................... ............................................ 27 第五章惠州市度假旅游发展规划 ..................................................................... . (35)1 度假旅游发展思路 ..................................................................... (37)2 产品体系 ..................................................................... . (37)3 配套政策及措施 ..................................................................... .................................................... 39 第六章惠州市会展/商务旅游发展规划 ..................................................................... .. 411 会议/商务旅游产品开发及市场开拓 ..................................................................... . (43)2 展览/商务旅游开发与规划 ..................................................................... .. (45)3 节庆旅游产品开发及市场开拓 ..................................................................... ............................ 46 第七章惠州市文化旅游发展规划 ..................................................................... .. (49)1 文化旅游发展思路 ..................................................................... (51)2 文化旅游产品规划 ..................................................................... (52)3 文化旅游发展保障措施 ..................................................................... ........................................ 54 第八章惠州旅游客源市场开发与形象策划 (57)I 惠州市人民政府?惠州市旅游局?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总文本简本(修编)1 惠州市旅游客源市场开发促销 ..................................................................... . (59)2 惠州市旅游形象策划 ..................................................................... ............................................ 61 第九章惠州市旅游产品规划 ..................................................................... . (65)1 惠州市旅游产品发展现状分析 ..................................................................... . (67)2 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 (67)3 旅游产品提升规划 ..................................................................... (67)第十章惠州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 .. (75)1 惠州市旅游产业发展目标 ..................................................................... (77)2 旅游核心产业发展规划 ..................................................................... . (77)3 旅游相关产业发展规划 ..................................................................... ........................................ 82 第十一章惠州市旅游保障体系规划 ..................................................................... . (85)1 基础设施规划 ..................................................................... .. (87)2 旅游组织机构与管理体系规划 ..................................................................... . (89)3 旅游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 . (89)4 旅游政策保障体系建设 ..................................................................... ........................................ 90 第十二章旅游开发的社会环境影响调控 ....................................................................911 旅游生态环境影响调控 ..................................................................... . (93)2 旅游社会文化影响调控 ..................................................................... . (93)3 惠州市分区调控措施 ..................................................................... ............................................ 93 II 惠州市人民政府?惠州市旅游局?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导言导言1 惠州市人民政府?惠州市旅游局?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导言 1 规划背景《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1999-2015)》目前在空间布局、产品开发、旅游市场、资源保护等方面都已经不能适应惠州旅游发展的形势。
广东省龙门县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2008-2020年)规划文本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广东龙门南昆山生态旅游区管理委员会二○○八年十一月项目名称:广东省龙门县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建设单位:广东省龙门县南昆山生态旅游区管理委员会设计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证书编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旅规甲14—2007广东省龙门县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领导小组名单广东省龙门县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规划人员名单技术负责:吴楚材教授、博导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项目负责:吴楚材教授、博导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主要人员:吴楚材教授、博导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吴章文教授、博导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陈孝青副研究员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郑群明博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雷晓东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魏良春高级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黄健屏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柏智勇教授、博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张理英硕士、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李洵硕士、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田雪昀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黄智亮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严伟宾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梅刚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李涛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蔡文芳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刘晓镜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朱若冰助工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肖祥艺工程师、副站长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陈红锋博士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肖剑波副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景元甲高级工程师湖南省国土局徐聪荣高工、博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参加人员:金燕博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罗志国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江宁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陈建明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许媛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闫静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吕贵彦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翟学杰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范承保工程师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王儒竑工程师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肖坤立工程师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邓玉林工程师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黄兴强工程师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李昕林工程师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皇甫晓东工程师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制图:刘其峰助理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闪旭涛助理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李自强助理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张焳维助理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刘保山助理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基本情况 (3)第三章生态环境资源评价 (4)第四章旅游资源评价 (5)第五章旅游客源市场 (9)第六章旅游区性质、产品及形象定位 (10)第七章功能分区与项目布局 (11)第八章旅游服务和基础设施规划 (18)第九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7)第十章旅游业保障体系规划 (30)第十一章防灾和旅游安全规划 (32)第十二章近期发展规划 (32)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34)第十四章附则 (35)规划图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区位图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旅游项目用地现状示意图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旅游资源分布图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客源市场分布图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规划总图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功能分区与项目布局图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道路与游道规划图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旅游基础设施规划图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图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保护规划图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地开发“南昆山生态旅游区”(以下简称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有效保护其生态环境,确保旅游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特编制本规划。
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申报发展情况报告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申报发展情况报告一、前言中医药健康旅游已成为当前旅游行业的热点,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关注健康与旅游的结合。
随着中医药产业在市场上的快速崛起,各地也纷纷建设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本文将介绍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的申报过程和发展情况。
二、申报过程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的申报需要符合以下条件:1.拥有较好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
包括特色景观、文化遗产、民俗风情等。
2.聚集中医药集体经济组织和中医药产业企业。
从而形成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区域。
3.有一定的中医药健康养生基地发展规划和实施能力。
包括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医疗和中医美容等服务项目。
4.能够满足游客需求的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
包括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
5.实行政府领导、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形成政策、主体、市场三方协同发展。
符合条件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需要经过以下程序进行申报:1.由申报单位向当地旅游局专业性写申请书,提交相关申请文件。
2.由当地旅游局在规定期限内组织专家进行审核和考察。
3.通过专家审核后,当地政府进行协商并作出批复。
4.基地正式成立后,享受相关政策扶持和宣传支持。
三、发展情况当前,中医药健康旅游作为新兴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
截至目前,已有全国各地超过300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成立。
其中,一些比较富有代表性的基地,如地处韩城的青龙山中医药健康旅游区、位于黑龙江的五常天池中医药健康旅游区、以及位于丽江玉龙雪山的玉龙宫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等,已成为国内外游客颇具号召力的旅游胜地。
随着健康意识的日渐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健康与旅游的结合,中医药健康旅游正迎来巨大市场的发展机遇。
在发展中,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也必须不断发展壮大自身,并注重打造独特的城市形象,让旅游品牌更有市场影响力。
四、结论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企业和社会的支持和参与。
关于征求《河源市岭南生态休闲旅游名城建设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东源县、源城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根据市委市政府颁发的《河源市建设广东生态旅游示范区行动计划》要求,我局组织编制了《河源市岭南生态休闲旅游名城建设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
现征求你县(区)、单位的意见,请于2011年9月8日下午下班前将修改补充意见反馈给我局。
附件:《河源市岭南生态休闲旅游名城建设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河源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二〇一一年九月五日(联系人:张正才;电话:3829166,传真:3829778)河源市岭南生态休闲旅游名城建设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广东生态旅游示范区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决定》(河委发…2008‟20号)和省、市《共建“广东省生态旅游示范区”合作协议》精神,加快我市建设成为广东生态旅游示范区和旅游强市的建设步伐,根据《中共河源市委、河源市人民政府印发建设广东生态旅游示范区行动计划的通知》,特制定河源市岭南生态休闲旅游名城建设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适宜居住、适宜创业、适宜休闲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有效整合“人、文、龙、山、水、林、泉”七脉资源,充分挖掘岭南文化、客家文化、恐龙文化,加快推进“公园城市、万绿水城”建设,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努力把河源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岭南生态休闲旅游名城。
二、总体规划布局围绕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为主要内容的多元化产品体系的构建,对河源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实施整合,形成“一主两带三区”的旅游发展格局。
“一主”:即以旧城区和新市区为核心的主城区板块,主要展示客家民俗文化和城市历史风貌。
旧城区范围内的上城街区、太平街、化龙路步行街、鳄湖公园、街心花园、西堤路、长堤路、滨江大道等重点街区,主要展示古街、古巷、古民居、古建筑、名人故居、民俗文化、民生文化、休闲文化等特色历史人文资源;恐龙文化公园、恐龙博物馆、龟峰公园、新丰江双下湿地公园等主要展示历史遗存、人文生态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