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防护施工方案

植物防护施工方案

植物防护施工方案
植物防护施工方案

树枝沙障路基防护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路基设计规范》

《新建铁路路基工程设计,施工质量补充规定》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规范》

《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技术暂行规定》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新街至恩格阿娄、恩格阿娄至陶利庙线路基通用图》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恩铁路工程树枝沙障边坡防护工程施工。

三、工程概况

1、路基防护设置形式

(1)对于一般路堤、路堑段:未设置拱形骨架护坡地段的路堤边坡采用树枝沙障及沙障内种草籽防护。

(2)对于风沙地区路堤、路堑段:当边坡高度小于5m时,边坡采用树枝沙障加固防护,沙障内种草籽防护;

四、施工要求

1、树枝沙障能增加地面粗糙度,减低靠近地面表层的风速,根据试验:当流沙地上高2m处的起沙风速为4.5米/秒,而1×1m方格沙障间起沙风速需要9-10米/秒,障间风速比裸露的沙地减弱30-40%。同时它能截留降水,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植物成活,故在植物治

沙前宜做好方格沙障。

2、树枝沙障的主带与主风向垂直。

3、沙障施工时,在迎风坡上应先设主带,后设副带;在背风坡设置时,宜先顺坡设置副带,再由上往下设置主带。

4、树枝沙障区,如有破口应及时修补。

5、方格沙障尺寸,方格沙障尺寸为:路基高度2m≤H<5m的为1 m ×1 m的菱形方块,路基H<2 m的为0.8 m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0.8 m的菱形方块。

6、沙障内沙生灌木植物品种主要选用:沙柳、沙蒿、柠条、沙地柏等当地灌木品种。配合栽种紫穗槐、羊柴、花棒等。

五、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

(1)按照设计坡比刷好坡,自上而下清除坡面松土、碎石以及风化岩层。

(2)准备好沙柳枝条,并将树枝截成45cm以上。

(3)种植土质应基本满足植物生长需要,如土质太差,在栽植前换填种植土,以保证种植草成活。按坡面面积准备足够泥土、草籽、沙柳枝条,1m3泥土中配3-6kg草籽,泥土要求粘性好,颗粒细,草籽要求选用成活率高、叶绿茂盛的品种,并拌合均匀。

2、技术要求

(1)路基高度小于5m的坡面,采用树枝沙障植草防护。

在树枝沙障防护的路基地段迎风坡画垂直于风向的线,线间距1m,

用铁锹开挖基槽,基槽深25cm,基槽宽10cm。然后将树枝埋入基槽25cm,外露20cm,粗细要搭配均匀、紧密,用铁锹或刮沙板向树枝培土,培土要实,树枝竖直牢固。横对主风的方向称主带,主带施工完成后,再施工副带,副带线间距为1m,副带与主带垂直画线,施工与主带施工方法相同。

(2)树枝沙障采用干湿1:1混合种植。

(3)为保证路基的整体性,边长1m方格每边保证Φ8mm以上沙柳不少于27株,边长0.8m方格每边保证Φ8mm以上沙柳不少于22株。(4)路肩石平面以下1.4m内不种植树枝沙障;

(5)树枝种植垂直坡面,外露部分表面平整,种植牢固;

(6)在背风坡先顺坡设置副带,再由上向下设置主带。在路基边坡上树枝沙障由上向下施工。

(7)树枝沙障施工完,及时在方格内种植沙柳、沙蒿、柠条、沙柏等。

(8)植草栽种后,及时洒水养生。对漏植、成活洗漱的地段及时补种、补载。

(9)路堑边坡较陡或较高时,试验采用草籽与含肥料的有机肥料的有机泥浆混合,再喷射于坡面,提高成活率。

六、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树枝沙障施工要保证主副带间距均匀为1m,主副带衔接得当,以保证树枝沙障施工后美观。

2、树枝沙障基槽开挖深度达到25cm,以保证树枝沙障埋入深度,

同时培土密实。

3、方格内种植沙生植物及撒草籽,要选择植物容易成活的季节进行种植及播撒。

4、沙障施工时,在迎风侧应先设主带,后设副带;在背风侧应先设副带应先设副带,后设主带,施工时均应先远后近,自上而下。有新月形沙丘,应从迎风坡脚开始设置。

5、沙障应压沙插实,埋设稳固。

新恩铁路项目部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二零一零年九月

水生植物栽植施工方案

水生植物栽植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工地概况 本工程水生植物种类主要包括睡莲、荷花、菖蒲、千屈菜等9个品种,栽植面积3500余平方米。 2、本地区气候 XXX市的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带,地处半湿润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温和,春季少雨干燥,夏季温热无酷暑,秋季凉爽多晴天,冬季漫长无严寒。 3、组织施工的原则及要求 (1)坚持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按照施工工期要求组织施工,发挥工程效益和基本投资效益。 (2)加强施工总平面管理,合理安排施工场地,组织好现场文明施工。 (3)加强施工中的计划性,克服盲目性,在确保安全生产,搞好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多快好省的完成施工任务。(4)坚持安全施工及文明施工。 (5)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充分利用下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设备、做到机械化作业和标准化作业。 (6)强化管理质量,加强工序监控,做到事前预防,确保工程达到合格标准。 (7)调配组织管理能力强,施工生产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技术管理人

员组建项目部,建立项目部负责制的管理、质保、安全保证体系,严格管理,优化配置。 4、工期要求 从开工日期起7天完成。 二、施工准备 1、领会设计意图 施工单位拿到设计单位全部设计资料(包括图面材料、文字材料及相应的图表)后仔细阅读,看懂图纸上的所有内容,并听取设计技术交底和主管部门对此过程的绿化效果的要求。 2、了解施工现场地上与地下情况 向相关部门交接地上物处理要求;地下管线分布现状;并掌握土质情况、交通情况、水源、电源情况等。 3、制定技术措施和要求 按照工程任务的具体要求和现场情况,制定具体的措施和质量、安全要求等。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三级教育及培训。 在栽植过程中,特别是水上作业时,施工人员必须穿戴救生服、防滑鞋、安全带严格落实水上作业安全技术措施,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时应立即处理和上报,确保生产安全。 三、水生植物的生态习性及栽培管理 1、芦苇 芦苇,禾木科,多年生草本。地下有粗壮匍匐的根状茎。叶片广披针形,排列成两行。夏秋开花,圆锥花序长10---40厘米,分枝稍

TBS及锚杆施工方案

九龙湖旅游区电瓶车停车场后面 边坡防护绿化工程 一TBS(厚层基材)植被护坡施工方案 (一).基本原理: TBS植被护坡绿化技术是使用经改进后的混凝土喷射机将拌和均匀的厚层基材混合物按设计厚度喷射到岩石坡面上的植被护坡工程新技术。基本构造由工具式锚钉或锚杆、复合材料网、厚层基材三大部分组成。厚层基材:是本项技术的核心,由绿化基材、纤维、植壤土三部分组成。 TBS植被护坡绿化技术特点:1.构造简单、固坡迅速;2.适用范围广;3.基材抗侵蚀性强;4.具有合理的团粒结构;5.养分配方独特;6.混合草种抗逆性强;7.施工容易,造价合理; 8.粗放管理,免维护。 (二)、施工准备 1、人员、施工机械进入施工现场。安排施工人员的生活设施,对施工机械进行检查、维护。 2、测量施工边坡面积、坡度和土质情况,收集当地气温、降雨、日照、霜冻及风力、风向等气象资料。 3、现场施工人员作各项施工工序和技术要点的交底。 4、对坡面不稳定岩体进行清理。

(四)、施工步骤: ①边坡修整:对于一般较平整的边坡仅需清除表面杂物即可,对于具较大凹凸的岩面,凸处需用榔头和锥子作修理,凹处需用块石、水泥、砂浆填补。对于稳定整块硬质岩反坡可不做处理。 ②挂网:将镀锌铁丝网从坡顶向下铺挂在坡面上,用电钻成孔后钉入锚钉,对铁丝网进行固定,每平方米锚钉不少于5只,锚钉长度视岩石情况,采用15CM-40CM几种规格。 ③第一次喷混:土壤、肥料、有机质、保水材料、固化剂等按比例搅拌均匀后,用喷射机械将混合材料加水及PH缓冲剂等喷射到岩面上,喷射厚度3-8CM。 ④第二次喷播:将种子等所有材料和水,按比例用搅拌机搅拌均匀,用喷播机喷附到第一次喷射的混合材料,厚度为3-10CM。 ⑤覆盖:喷射后覆盖遮荫网或草帘,以防止雨水冲刷达到增温保湿的效果。 ⑥浇水:喷播后如未下雨则每天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浇水应呈雾状喷洒,喷洒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使基材充分吸水而又不至于因水量太大而流失。

防火隔离带施工方案

无机保温浆料(玻化微珠)防火隔离带施工方案防火隔离带的设计应当满足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9 年9 月28 日印发的公通字[2009]46 号文,即《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的要求。防火隔离带应沿楼板位置连续通长设置,宽度300mm 1、高度大于等于100m 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 级。 2、高度大于等于60m 小于100m 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 B2 级。当采用B2 级保温材料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3、高度大于等于24m 小于60m 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 B2 级。当采用B2 级保温材料时,每两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4、高度小于24m 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 级。其中, 当采用B2 级保温材料时,每三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本方案防火隔离带是采用专用无机玻化微珠为保温材料,采取界面剂+无机保温浆料(玻化微珠),并以抗裂砂浆为保护层,以耐碱玻纤网格布为增强层,并配以不同饰面层的薄抹灰外墙外保温作法。

2. 基本构造示意图如下 3. 无机保温浆料防火隔离带系统施工工艺 依据《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 预留好300mm 火隔离带进行基层处理一吊垂直、套方、弹控线一用保温材料做灰饼一抹第一遍 机保温材料f 抹第二遍无机保温材料f 抹抗裂砂浆铺压加强耐碱网格布f 抹 (整 大面网格布 防火隔离带 防火隔离带 大面保温板 高的防 无 第二遍 大面保温 ?

体外墙保温)抗裂砂浆压入耐碱网格布f抗裂层验收f保温整体验收 4. 施工要点 (1)基层墙面处理 1)彻底清除基层墙体表面浮灰、油污、脱模剂、空鼓及等影响墙面施工的物 质,墙体表面突起物》10mm 时应剔除。 2)对于粘土砖墙一般只需将表面浮灰、白灰等清除,浇水润湿即可,对于混凝 土墙体和砌筑填充加气混凝土墙体应喷涂界面砂浆。 (2)保温层施工准备 1)吊垂直、套方找规矩、弹厚度控制线,拉垂直,水平控制线。 2)按设计要求的保温层厚度,用无机玻化微珠砂浆打点做标准厚度灰饼,冲筋,以控制保温层的厚度。 (3)保温层施工 1)预留300mm 防火隔离带时,可用50mm 宽300mm 高的挤塑板满抹粘结砂浆粘贴在防火隔离带处支撑其上层部分的挤塑板。 2)抹无机(玻化微珠)保温砂浆保温层施工至少分2-3 遍,每遍所抹保温浆料为10-20mm , 首遍施工厚度宜控制在10mm 左右,注意压实,最后一遍施工厚度宜控制在10mm 左右,每两遍施工间隔应在24h 以上,施工温度偏低时,间隔时间可延长。 3)无机玻化微珠施工应自上而下。 4)最后一遍无机玻化微珠保温层施工时应达到灰饼冲筋厚度,并用大杠搓 平,使墙面、门窗口平整度达到要求,注意保温浆料涂抹时应压紧压实。 5)配制好的保温浆料应在4 小时内用完,大杠刮落的保温浆料必须在4 小时内经搅拌后重新使用,严禁使用过时的保温浆料。 6)保温层固化干燥后(用手按不动表面,约2-3d), 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如环境温度较低时,养护时间宜延长。 (4)抗裂层施工

森林营造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森林营造技术课后习题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森林营造技术课后习题答案配套书籍为《森林营造技 术》(张余田,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年),此答案仅供选择此书读者参考。 目录 绪论 ............................................. 1 第1单元人工林营造基本理论 . (1) 第2单元造林施工技术 ............................ 4 第3单元幼林抚育管 理 ............................ 7 第5单元主要林种营造技术 ........................ 9 第6单元特殊生态环境造林技术 .................. 111 第7单元造林工程项目管理 ...................... 133 第8单元营造林工程项目监理 .. (166) 第1页,共18页 绪论 一、名词解释: 森林营造技术:研究人工林营造和培育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二、填空 1.《森林营造技术》课程是高职高专林业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它是森林经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 2.该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与专业性强的特点,它以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为基础,肩负着林产品物质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双重任务。 3.《森林营造技术》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项技能。故学习方法上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三、简答 1.联系实际谈谈学习《森林营造技术》课程的重要性

在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现在,我国林业进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国家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根本和切入点,“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相继实施,把植树造林放在了突出的重要位置。我国建立的六大生态工程建设都与森林营造技术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大力开展营造林事业,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土生态安全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森林营造技术》有何特点它与本专业其它学科有何联系 高职高专林业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属于栽培学范畴。该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与专业性强的特点;以有关部门植物、土壤、气象、树木、生态、植物生理、林木病理、昆虫、森林计测、林木遗传育种及林木种苗方面知识等为其基础。 3.谈谈如何才能学好《森林营造技术》 《森林营造技术》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项技能,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地区性。故学习方法必须循序渐进,善于将有关课程的知识与技能应用到本课程的学习之中,在生产实践中学习与提高,虚心请教,多观察,多分析,勤思考,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最后达到融会贯通。 4.简述森林营造应注意那些问题 森林多目标经营和定向培育的关系问题;森林培育的数量和质量的关系问题;森林的自然化培育和集约化培育的关系问题;森林培育与其他产业和工程的配合关系问题。 第1单元人工林营造基本理论 一、名词解释 人工造林:在宜林的荒山、荒地及其它无林地上通过人工植树或播种营造森林的过程。人工更新:在各种森林迹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或林冠下、林中空地上通过人工植树或播种恢复森林的过程。 人工林:通过人工造林或人工更新形成的森林。适地适树:是指将树木栽在它生长最适宜的地方,使造林树种的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造林地的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的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水平或高效益。人工林结构:是指组成林分的林木群体各组成成分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格局,即组成林分的树种、比例、密度、配置、林层、根系等在时间和空间上一定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状况。造林密度:是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点或播种点(穴)数。 第2页,共18页 纯林:由一种树种组成的人工林。 混交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组成的人工林。 气候-地生产力:指在一定气候和立地(地质、水文、土壤等综合)条件下森林植物群落通过光合作用所能达到的最高生产力。

水生植物施工方案1

第一章编制依据 1、相关文件 1.1重庆九龙坡区华岩湖水污染控制及水质保持工程 1.2重庆九龙坡区华岩湖水污染控制及水质保持工程施工图纸 1.3国家现行的施工规范及重庆市有关标准、法律、法规、规范等文件; 1.4现场及周围环境实地踏勘; 1.5我公司颁发的有关建筑施工规程、安全、消防、质量等文件 1.6我公司ISO9002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施工作业指导书,及有关施工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文明施工等文件。 2、相关规范 2.1《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11/T212-2003) 2.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108-87) 2.3《工程测量规范》( GBJ50026-93) 2.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2.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2.6《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2.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71-90) 2.8《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 2.9《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2.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 2.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2.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96) 2.13《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 82-99)。 2.14《城市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DB11/T211-2003) 2.15《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注》(DB11/T213-2003) 2.16最新公布的各种有关文件规定

第二章工程概况 1、工程基本概况 1.1工程名称(全称):重庆九龙坡区华岩湖水污染控制及水质保持工程 1.2建设地点:华岩湖生态浮岛沿线周边 1.3建设单位:重庆桃花溪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1.4设计单位:重庆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5质量标准:合格 1.6施工面积:本项目建设总面积约为2300平方米 1.7要求工期:响应业主要求,从开工日期起7天完成。 1.8工程范围:施工图纸所示的全部内容 2、工程目标 经公司领导班子讨论研究决定,在本工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本公司技术优势和施工经验,科学组织施工作业程序,精心施工,坚持“科学管理、注重质量、信守合约、真诚服务”、不断的把最优秀的建筑安装工程贡献给社会的质量方针,严格履行合同。以一流的项目管理,一流的工程质量,一流的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一流的效率,一流的服务圆满完成工程任务,确保实现目标。 2.1工程质量目标 作为施工企业来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针对本工程的规模特点,我公司将认真把握好这次机会,从抓施工现场管理入手,组织强有力的施工班子,从进场至竣工的整个施工过程中认真执行已通过论证的 IS09002 贯标《程序文件》和《质量保证手册》等一系列标准,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国家建筑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进行施工,对工程质量实行三级管理程序,集中公司的管理精英力量,确保整体合格,力求创优工程。 2.2施工工期目标 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结合我公司自身的施工力量,我们确保在 7日前完成全部工程内容。为了确保工期,我们采取的措施以强化管理,周密运筹为根本,合理地配置劳动力、周转材料、机械设备等施工要素,根据各施工阶段的客观要求,对施工所需的人、财、物由工程项目部统一调度,按总进度网络的要求落实到各班组,定期地进行协调制度及月计划的检查。 2.3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目标 建筑工地的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同样是企业在社会上立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窗口,针对施工现场的特点,从抓现场管理入手,创出自己的品牌工程,严

路基砌筑防护工程施工方案

路基砌筑防护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K73+952.5-K76+299.785路基砌筑防护工程,工程量较大。拱形骨架防护,长度1714.1m,M7.5浆砌片石共56857m3,C20混凝土预制块共590m3,培土32771㎡;空心六棱块,长度97m, M7.5浆砌片石共61m3,C20混凝土预制块共81m3;石砌护坡,长度99m, M7.5浆砌片石共449m3;客土喷播,长度817m,M7.5浆砌片石共510m3,客土8202㎡,植草8202㎡,灌木2014株;TBS植被护面,长度1290m, M7.5浆砌片石共696m3。 二、编制依据 1)扬州至绩溪高速公路宁国至绩溪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宁绩高速公路路基工程NJ-15标招标文件;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6)《公路土工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7)《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 8)项目办、总监办下发的管理文件; 三、施工准备、计划及人员安排 1、施工准备 1.1人员准备 根据本段路基防护工程技术及施工工期要求,选配了具有高素质、有技术、经验丰富的施工管理人员,并已进场。人员分工见进场主要人员申报表。 1.2材料准备 凡进场的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和技术规范要求,试验合格后方可采用。 (1)水泥:水泥采用业主准入的浙江光宇水泥厂生产的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有出厂合格证,在使用前要对水泥标号进行复验,符合规范GB175-2007要求后才能使用。 (2)细骨料:细骨料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细度模数符合中心实验室要求的在2.6~

防火隔离带施工专项方案

郑州市中原区桐树王村庄改造项目E-02-1地块 防火隔离带施工专项方案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日期:年月日 福建省长乐市新纪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2) 2.1工程总体概况 (2) 2.2与防火隔离带相关的内容 (3) 三、施工工艺 (3) 3.1材料要求 (3) 3.2主要机具准备 (4) 3.3施工工艺 (4) 四、重点部位控制 (6) 4.1前期控制 (6) 4.2中期控制 (6) 4.3后期控制 (7) 一、编制依据 1.1、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图纸

1.2、本工程安全预案及安全应急措施 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1.4、《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8 1.5、绿色施工管理规程《DB11/513-2008》 1.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1.7、建筑工程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DB11/383-2006》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总体概况 表2-1

2.2与防火隔离带相关的内容 2.2.1住宅建筑其外墙外保温体系中应设置A级(不燃)防火隔离带。 2.2.2设置高度:建筑物高度27<H≤100m的,每层设置宽度不小于300mm的阻燃隔离带。 三、施工工艺 3.1材料要求 3.1.1选用质量密度为120Kg/m3的岩棉保温板,厚度为70mm,宽度为300mm,六面涂刷界面剂。 3.1.2岩棉板的体积吸水率≤1%;燃烧等级为A级。 3.1.3岩棉板导热系数岩≤0.039. 3.1.4热镀锌钢丝网,网孔40mmX40mm,网宽500mm,网丝直径为4mm。 3.1.5胀管锚栓直径为¢6,长度为150mm,尾端垫片直径为50mm。 材料进场厂家应提供产品检测报告、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合格证等,每式4份。且材料进场后需做原材复试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公园水生态水生植物种植生态浮岛施工方案演示教学

武汉光谷行政中心西侧公园水生态施工方案 二0一五年十月

武汉光谷行政中心西侧公园 水生态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武汉光谷行政中心西侧公园景观工程施工图纸; 2、有关技术及安全操作规范; 3、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我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二、组织施工的原则及要求 1、坚持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按照施工工期要求组织施工,发挥工程效 益和基本投资效益; 2、加强施工总平面管理,合理安排施工场地,组织好现场文明施工; 3、加强施工中的计划性,克服盲目性,在确保安全生产,搞好工程质量的 前提下,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多快好省的完成施工任务; 4、坚持安全施工及文明施工。 5、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充分利用下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设备、 做到机械化作业和标准化作业。 6、强化管理质量,加强工序监控,做到事前预防,确保工程达到合格标准。 7、调配组织管理能力强,施工生产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技术管理人员组建项 目部,建立项目部负责制的管理、质保、安全保证体系,严格管理,优化配置。 三、工程概况 武汉光谷行政中心西侧公园景观工程,位于武汉市光谷中心区西侧,上游至九峰一路,下游在光谷四路与高新大道交汇处。九峰湖作为景观之一设计规划总面积约为21267 m2,其中旱溪3596 m2,内湖17671 m2,旱溪建设:规划湿地面积为3596m2。在清理完现状湿地淤泥后,将湿地依据高程采用水景灰石堆砌分成四段,每段高差约0.4~0.8米。每段平整高度后采用约200mm~500mm种植土换填,然后采用鹅卵石Φ50mm~100mm满铺至自然标高,湿地内间隔布置褐色

叠石景观;内湖建设:规划内湖面积为17617m2。在清理完现状内湖淤泥后,依据高程对内湖进行修整。修正后采用周边质量良好的底质土回填至设计标高,以便于水生植物的种植,回填深度大约为0.20~0.40米。 四、施工部署 1、原则要求 针对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状况,工程施工中的各项工作,应充分体现“信誉至上,质量第一”的宗旨,并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重点抓住“加快施工进度”和“提高工程质量”及“加强现场和环境管理”这三项内容组织施工。具体落实和体现在配合得体得领导班子,过硬的施工队伍,足够的技术力量,齐全的机械设备,采用先进合理的技术措施,科学地安排施工进度,保证物资的及时供应,组织好个工种的协调作战。 2、目标要求 加强工程施工的三级动态管理,确立本工程“严格按照施工合同,全面完成合同条款内的各项工作”的施工总进度控制计划的工期目标管理。 3、质量目标 确保本工程“合格”的质量目标管理 4、承包管理组织体系的建立 为确保尽快完成施工任务,我公司将充分发挥企业综合性实力强,施工承包经验丰富的优势,挑选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优秀管理人员组成施工总承包管理班子,保证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步步到位。专门成立项目经理部,施工现场严格按项目法施工,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的管理体系,以项目班子为核心,组建施工队伍,配备先进的机具、设备,以科学的手段、先进技术,优质高速地完成本工程。 五、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5.1植物栽种 本工程的植物栽种主要包括河道湿地的芦苇、香蒲、水鳖、水葱、莲、人工水草等的种植及生物岛栅。其施工顺序安排如下:土地平整→分苗→植物种植→

防护林规划

目录 一、概况 1、园区概况 (1) 2、自然资源条件 (1) 3、社会经济条件 (4) 4、规划区概况 (5) 二、设计依据和原则 (6) 三、设计思路 (7) 四、设计方案 (7) 五、苗木栽植要求 (21) 六、设计概算 (23) 七、保障措施 (25)

一、概况 1.园区概况 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于2002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是全国第二批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单位,全国36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之一,是新疆地方第一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园区地处准噶尔盆地南缘、天山北麓的昌吉市,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35公里,距乌鲁木齐国际机场18公里。位于新疆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天山北坡经济开发带的前沿,是天山北坡经济带和乌昌都市经济协作圈的核心区,北疆铁路、乌奎高速公路、312国道穿境而过。这里民丰物阜,人杰地灵,有着厚重的农业文化积淀。 园区的总体布局分为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核心区以昌吉市为主,示范区以昌吉州为主,辐射区以天山北坡为重点,辐射南北疆各地。总规划面积49.8万亩,其中核心区3.6万亩(集体土地和部分国有土地),示范区46.2万亩(国有土地)。2004年园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5亿元,完成出口创汇70万美元。 2.自然资源条件 2.1 地形地貌土壤 科技园区示范区所在的平原区地势平坦,位于头屯河出山口西侧及三屯河出山口以下的冲洪积倾斜平原及沙漠 1

南缘的细土平原区,地形坡度由15‰的倾斜平原降至1‰~2‰的细土平原。在冲积、洪积物上发育形成的灰漠土为平原地区耕作土,其间有可供发展畜牧业的荒地、盐碱地和沼泽地。 园区土壤是在冲积、洪积物的基础上发育形成的荒漠灰钙土。土壤的成土母质,主要来自南部山区的岩石风化物以及覆盖于中、低山区表层的黄土,随水随风沉积于此。其土质大部分为壤土,有效土层厚度大多在1m以上。 2.2 气候概况 三屯河流域因远离海洋而气候干燥,既有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的特征,又有垂直气候分带的特点。表现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气温随地势高低而异,降水因地面海拔高度不同也有大小之分。受太阳辐射、下垫面和大气环流的影响,全流域南北气候差异显著。 园区所在的中部平原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气温年(日) 差较大,作物生长期长,但降水不足,蒸发强烈,气候干燥,属典型大陆性干旱气候。春季升温快而不稳,且多大风,常伴有“倒春寒”天气出现。 在农作物主要种植区的中部平原,气温年较差42.1℃,日较差13.2℃,极端最高气温42.0℃,极端最低气温—38.2℃,多年平均风速3.0m/s,极端最大风速30m/s,风向以西北风居多,≥0℃的积温为3834℃,≥10℃的积温为3374℃,无霜期最长达183天,最短为126天,一般年份都在160天以上。中部平原区年日照时数为2833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64%;沙漠边缘地区年日照时数为2936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66%。 2

水生植物种植施工方案-

水生植物种植施工方案 一、现场施工状况 水系主河道水生态治理工程整体河道沿线深水区多,雨期河道水流量、水流速度较大,如果按正常工艺带泥沙栽植,所栽植种苗将被河水冲刷或掩埋,其至将连根拔起,种苗将混成一团,给水生植物种植带来难度,需要加固种苗或采取网式栽植,锚锁种植.箱式种植等各种容器种植。 二、施工工艺方法选择 因按设计种苗栽植不同河道、不同水深,应使用不同方法种植, 高密度种植,墩种或片种。 挺水植物栽植方法:造型种植.容器种植、加固种植。 沉水植物:网式种植、锚锁种植、加固种苗。 三、施工技术准备 项目经理部将尽快组织全体技术人员,认真阅读设计文件和一些有关的技术资料,并请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进行设计交底,了解设计意图,熟悉设计内容,掌握设计要求,编制工作计划和工作标准, 为现场技术人员更好指导施工做好准备。配齐材料采购、材料管理人员和资料、设备管理人员,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建立施丄技术档案, 并派专人负责。 接标后做好复测工作,埋好保护桩,对施工控制网进行加密。设置测量站,施工中严格复测,复核制度,确保标高位置准确。 四、物资设备准备 本合同所需投入的工程物资和施工设备,检测仪器较多,应根据工程需要按计划陆续进场 五、施工队伍进场 投入木合同的施工队伍按任务区分和进度安排陆续进场,进场后由项目经理统一安排,进行施工任务交底和文明施工教育,使各队伍尽快投入施 工。 六、施工现场准备 除按照施工安排组织机械设备,工程物资进场外,现场重点抓好供电、供水、场地平整和通道工作,并做好文明施工设施的建设等工作。

七、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一)水生植物种植 1、耐寒短生苦草:此品种采用堆式种植,每堆M株,锚锁种植, 需要的材料为木方或钢筋固定物.草绳等稳固加固。 2、黄香蒲:此品种采用丛式种植,每丛5株,箱式造型种植, 有方形或圆形两种方式,需要的材料有竹片或木方.种植土、铁丝、燕尾钉.建议设计高密度种植,而积适当减少。 3、金鱼藻:采用堆式种植,每堆11株,锚锁种植,需要的材料 为木方或钢筋固定物、草绳等稳固加固。 4、黄菖蒲:此品种采用用丛式种植,每丛5株,箱式造型种植, 有方形或圆形两种方式,需要的材料有竹片或木方.种植土、铁丝、燕尾钉.建议设计高密度种植,而积适当减少。 5、特菜:采用堆式种植,每堆5株,锚锁种植,需要的材料为 木方或钢筋固定物、草绳等稳固加固。 6、荷花:建议采用桶苗,每桶4?6芽,用木桩圈S固定。 7、再力花:采用丛式种植,每丛5株,箱式造型种植,有方形 或圆形两种方式,需要的材料有竹片或木方.种植土、铁丝、燕尾钉、建议设计高密度种植,而积适当减少。 注: 1?由于此项种植工程全部处于河道深水区(1?5?2?3米),需要机 械船3艘,专业种植人员,专业防护措施,现场有些地方道路不通, 需要船只二次倒运,施工难度大,成本较高。 2?深水区种植建议栽种根系发达的品种,例如水葱(适合水深0.84.4米)和睡莲(Ids米)O

TBS、三维网护坡施工方案

通顺河路建设项目 边 坡 防 护 施工方案 编制人:审核:

目录 一、编制依据 二、编制原则 三、工程概况 四、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 五、TBS施工准备 六、主要施工机械,机具及材料 七、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八、三维网施工准备 九、质量保证措施 十、工程进度保证措施 十一、安全保证措施 十二、环境保护措施

一、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质技术标准》(JTGB01-2003);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 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4、本工程地形、地质、水文和气象条件; 5、通顺河路建设项目投标文件; 6、通顺河路建设项目施工设计图; 7、现场踏勘所了解全线情况; 8、国家现行其他关于技术规范、章程等。 二、编制原则: 1、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质量、安全、工期、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各方面的目标。 2、贯彻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 3、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设计的相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要求。 4、在认真、全面理解设计文件的基础上,使施工组织设计满足技术先进、方案可靠、经济合理的要求。坚持“科学组织、合理投入、优质安全、快速高效、不留后患”的指导思想。 5、坚持用工制度的动态管理,根据工程需要,合理配合劳动力资源。 6、重视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保护,搞好文明施工。

三、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天外天度假村,本合同段起讫全力三路延长线至檀军公路桩号为K0+000~K2+720,全长2.7km。根据图纸要求,本合同段共有分三类TBS植被绿化防护、三维网喷播植草、喷播植草。具体桩号如下: 1、TBS植被护坡主要工程量: ○1、K0+125+K0+165左侧40米 ○2、K1+215-K1+385右侧170米 共长110m。 ○3、绿化基材:423210.2kg ○4、镀锌铁丝网:490921 m2 ○5、螺纹钢筋锚杆:17282kg ○6、锚固剂:12547.8 kg ○7、长锚杆654.5m,短锚杆:3174m 2、三维网喷播植草主要工程量 ○1K0+000-K0+035左侧35m ○2K0+085-K0+125左侧40m ○3K0+165-K0+235左侧70m ○4K1+866.5-K2+400左侧513.5m EM4型绿色三维网:21247m2 ?8U形钉:7725kg

护栏施工方案..

黄冈至鄂州高速公路团风段HETFTJ-1合同段交通安全设施工程 护栏施工方案 (K0+827.850~K13+343.228)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黄冈至鄂州高速公路团风段HETFTJ-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4 年7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范围、原则 (4) 1、编制依据 (4) 2、编制范围 (4) 3、编制原则 (4) 二、工程概况 (5) 三、施工准备 (6) 1、机械人员准备 (6) 2、材料准备 (6) 3、技术准备 (6) 四、质量标准及要求 (6) 1、原材料的质量要求 (6)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标准 (7) 五、护栏施工工艺 (7) 1、施工工艺流程 (7) 2、注意事项 (9) 六、护栏质量检验标准 (10) 七、质量保障措施 (11) 1、工程质量目标 (11) 2、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1) 八、安全保障措施 (13) 1、安全管理目标 (14) 2、安全管理体系 (14) 3、安全保障措施 (16)

九、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18) 1、文明施工措施 (18) 2、环境保护措施 (20)

护栏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范围、原则 1、编制依据 本施工方案编制依据有下列文件: 1.1、业主《招标文件》及补遗书; 1.2、我公司与业主签定的施工合同; 1.3、《黄冈至鄂州高速公路团风段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施工图设计》; 1.4、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 1.5、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1.6、公路工程交(竣)工验收办法; 1.7、黄冈至鄂州高速公路团风段执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 1.8、我单位对施工现场实地勘察、调查资料; 1.9、我单位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工艺及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1.10、我单位可调用到本项目工程的各类资源。 2、编制范围 本施工方案编制范围为湖北省黄冈至鄂州高速公路团风段K0+827.850~K13+343.228全线13.285公里范围内交通安全设施中的护栏工程,包括黄州北互通、马曹庙互通、黄冈北互通。 3、编制原则 认真贯彻业主的指示、指令和要求。严格遵守招标文件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标准。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可靠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3.1、充分理解并遵循湖北省黄冈至鄂州高速公路团风段HETFTJ-1合同段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的有关规定和原则; 3.2、以施工设计图为主导,经过合理比选,制定的施工组织方案、技术、工艺、措施等切实可行;

防护林定义

防护林定义 防护林(Shelter forest)是为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减少污染所经营的天然林和人工林。是以防御自然灾害、维护基础设施、保护生产、改善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群落。它是中国林种分类中的一个主要林种。防护林类型防护林一般有人工营造的(包括连片林地、林带和林网)和由天然林中划定的(如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两类,严禁砍伐和破坏。营造防护林时必须根据“因地制宜,因需设防”的原则。 防护林技术要求 营造防护林的具体技术要求:①树种选择和混交类型,宜选择生长稳定、长寿、抗性强的树种,以优良的乡土树种为宜。根据当地条件,营造乔灌木混交型、阴阳树种混交型等类型的混交林。②防护林配置,根据防护目和地貌类型,配置防护林带。水源林和水土保护林配置成片状、带状或块状,构成完整的水土保护林体系。③抚育管理,在防护林地区只能进行择伐,清除病腐木,并须及时更新[2]。 中华人们共和国森林法第四条,森林分为以下五类: (一)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 (二)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 (三)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四)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五)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水土保持林(forest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为防止﹑减少水土流失而营建的防护林。是水土保持林业技术措施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表现在﹕调节降水和地表径流。通过林中乔﹑灌木林冠层对天然降水的截留﹐改变降落在林地上的降水形式﹐削弱降雨强度和其冲击地面的能量。林地地被物(主要是良好的林 地枯枝落叶层)以大于自身气干重2~3倍的重量比例吸收林地降水﹐同时﹐以其较大的地表粗糙度削弱地表径流。即使地表径流形成(极少出现)﹐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径流携带泥沙的能量。固持土壤(体)。水土保持林的乔﹑灌木群体具有浓密的地上部

水生植物种植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工地现状 2、本地区气候 3、水生植物的生态习性 4、工期要求 二、水生植物的生态习性及栽培管理 1、芦苇 芦苇,禾木科,多年生草本。地下有粗壮匍匐的根状茎。叶片广披针形,排列成两行。夏秋开花,圆锥花序长10---40厘米,分枝稍伸展。生长于池沼,河岸,湖边,水渠,路旁。 芦苇只有水深在10—25cm时,才生长发育良好,因此控制水位深浅是芦苇能否正常生长的关键因素,设计栽植密度为16丛/㎡。 2、香蒲 香蒲(cattail)为为多年生落叶、宿根性挺水型的单子叶植物。又名蒲草、蒲菜、猫尾草。因其穗状花序呈蜡烛状,故又称水烛。茎极短且不明显。走茎发达,不分歧或偶尔分歧,不呈肥大状,外皮殆为淡黄褐色,前端可以不断地分化出不定芽株。喜温暖、光照充足的环境,生于池塘、河滩、渠旁、潮湿多水处。香蒲是重要的水生经济植物之一,香蒲叶绿穗奇可用于点缀园林水池,亦可用于造纸原料、嫩芽蔬食等。此外,其花粉还可入药。 3、菖蒲 菖蒲(I.pseudacorus)原产欧洲,根状茎粗状,丛生性强。花蓝紫色,喜湿,也耐旱,是沼泽地绿化和环境美化的优良材料。产于我国东北、日本、朝鲜、俄罗斯。自然生长于水边湿地。性喜温暖湿润,强健,耐寒性强,露地栽培时,地

上茎叶不完全枯死。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土质疏松肥沃生长良好。 栽培管理:栽植花菖蒲应选择地势低洼或浅水区,株行距为20*20厘米,栽植深度以土壤覆盖植株根部为宜,栽植初期水尽量浅些,防止种苗漂浮,以利尽快扎根。生长期可用速效肥雨中撒施,水位应保持10厘米左右,不能浸没整个植株。常见的病虫害有花腐病、白绢病、叶斑病可用波尔多液、代森锌、多菌灵防治。一般2~3年分栽一次。 4、水葱 水葱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西南各省。朝鲜、日本、澳洲、美洲也有分布。水葱喜欢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需阳光。自然生长在池塘、湖泊边的浅水处、稻田的水沟中。较耐寒,在北方大部分地区地下根状茎在水下可自然越冬。 可露地种植,也可盆栽。水葱生长较为粗放,没有什么病虫害。冬季上冻前剪除上部枯茎。生长期和休眠期都要保持土壤湿润。每3~5年分栽一次。设计密度为25株/㎡。 5、荷花 荷花喜湿怕干,喜相对稳定的静水,不爱涨落悬殊的流水。池塘植荷以水深0.3-1.2米为宜。初植种藕,水位应在20-40厘米之间。 荷花喜热,栽植季节的气温至少需15℃以上,入秋气温低于15℃时生长停滞。整个生长期内,最适气温为20℃~30℃。当气温高至41℃(水温只有26-27℃)时、对生长无影响。 荷花喜光,不耐阴。在强光下生长发育快,开花早,但凋萎也早;在弱光下生长发育虽迟,开花迟,但凋萎也迟。 荷花对土壤选择不严,以富含有机质的肥沃粘土为宜。适宜的PH值为

TBS护坡专项方案

宜宾市丹凤公园建设工程 TBS 护 坡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四川大华生态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二0一六年十二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二、编制原则 三、工程概况 四、施工部署 五、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六、质量保证措施 七、工程进度保证措施 八、安全保证措施

一、编制依据 宜宾市丹凤公园建设工程招标文件、施工合同、设计图纸、有关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范、公司内部有关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工程现场有关情况及下列法律和规范、标准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工程测量规范》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 《园林植物养护技术规程》 二、编制原则 1、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质量、安全、工期、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各方面的目标。 2、贯彻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 3、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设计的相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要求。 4、在认真、全面理解设计文件的基础上,使施工组织设计满足技术先进、方案可靠、经济合理的要求。坚持“科学组织、合理投入、优质安全、快速高效、不留后患”的指导思想。 5、坚持用工制度的动态管理,根据工程需要,合理配合劳动力资源。 重视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保护,搞好文明施工。 三、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宜宾市丹凤公园建设工程。 2、工程地点:宜宾市南岸西区。

3、工程规模:项目建设用地面积84200平方米,拟建园、服务管理用房建筑面积1098平方米,实施绿化面积64160平方米及配建道路、雕塑、景观小品、弱强电、给排水工程等,同时拆除场内已拆迁补偿的建筑及杆管,具体详见施工图纸及招标清单。 4、工程建设单位:宜宾市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工程投标范围:宜宾市丹凤公园建设工程标段施工招标文件的全部内容。 6、质量标准:合格。 7、工程计划工期要求:计划工期:100日历天,2017年1月25日前基本完工并向市民开放。日历天(每月均按30天计算) 四、施工部署 (一)技术准备 1、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审查施工图纸和有关的技术资料,进行图纸自审,了解设计意图和技术标准,熟悉技术规范、规程和有关技术规定。 2、与建设、设计、监理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并做好图纸会审记录,经参加单位会签、盖章后,成为与设计文件同时使用的技术文件和指导施工的依据。 3、对现场进行实地勘测和调查,对气象、地形和水文地质进行调查分析,以便于组织过程的均衡施工和相关的施工措施。 4、编制工程施工方案,作为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文件。 (二)物资条件准备 1、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编制材料需用量计划,为组织备料、供料、确定场地堆场面积和组织运输提供依据。 2、材料:TBS植被护坡绿化工程施工全过程所需的锚杆、铁丝网、绿化基材、植被材料、水、化肥等符合规范及国家现行标准要求。 3、组织材料按计划进场,做好保管工作,并按规定进行抽样、取样、送检工作。 4、根据施工方案中的施工方法、施工机具、设备的要求和数量以及施工进度的安排,编制施工机具、设备需用量计划,组织按计划如期进场。 (三)劳动力组织准备 1、根据确定的施工组织机构和配备的管理技术人员建立项目施工管理层,

外墙岩棉防护隔离带施工方案

岩棉防火隔离带施工工艺 一、施工流程图: 二、施工要点: 1、施工准备

1.1基层墙体找平层已完成,且达到质量标准,外墙保温板及防火隔离带及配套材料已到位。 1.2岩棉双面涂界面剂。因岩棉具有很强的憎水性,与聚合物胶浆的粘结力不强,为提高岩棉与基层墙体的粘结力,可在施工前涂刷界面剂进行处理,岩棉涂刷界面剂后,与基层墙体的拉拔强度可达到0.1MPa以上。 2、岩棉与基层墙体的粘贴 2.1拌和岩棉专用粘结剂:在干净的容器中倒入粘结砂浆25kg,边加料边搅拌。聚合物胶浆适宜采用机械搅拌,速度为400转/分,直至稠浆状无需加水及其他添加物,一小时内用完。 2.2粘贴:,按设计分层铺设岩棉隔离带300mm,粘贴高度达到防火隔离带位置时,再由墙体一端的阳角开始进行岩棉防火隔岩棉防火隔离带的粘贴要与大墙面保温板粘贴按统一工序进行,即由下至上先进行外墙保温板的粘贴离带的粘贴。岩棉粘贴时按垂直于岩棉纤维的方向进行粘贴。因防火隔离带所用岩棉为摆锤法制作,平行于纤维方向的抗拉强度偏低,为≥10 kPa,但垂直于纤维方向的抗拉强度很高,为≥150 kPa,高于EPS保温板的抗拉强度,固采用垂直于岩棉纤维方向施工时,完全能够达到保温系统的抗拉要求。严禁进行防火隔带位置预留后,再进行后塞式施工工序。 2.3岩棉粘贴采用满粘法。 采用满粘法施工时,胶粘剂的涂抹面积与聚苯板面积之比不得小于80%。 2.4胶粘剂应涂抹在岩棉上,而不是涂抹在基层上,涂胶时应按

面积均布,岩棉侧边应保持清洁,不得粘有砂浆。 2.5岩棉涂胶后要及时粘贴,粘贴时应轻揉滑动就位,不得局部用力按压,岩棉对头缝应挤紧,并与整体墙面的保温板齐平,胶粘剂的压实厚度宜控制在3-5mm,贴好后应产即刮除板缝和板侧面残留的粘结剂。岩棉与岩棉、岩棉与整体墙面保温板的间隙不应大于2mm,板间高差不得大于1.0mm,板缝大于2mm时应用聚氨酯发泡胶现场进行填充处理。 3、锚固件的安装 3.1用于固定岩棉的锚固件圆盘直径不得小于φ100mm。 3.2待岩棉粘贴完成,且不再移动时,安装锚固件。按设计要求位置用冲击钻钻孔,锚固深度为基层内50mm,锚固件安装位置宜在岩棉高度方向的中部。 3.3自攻螺钉应挤紧并将塑料膨胀钉的钉帽与岩棉表面齐平或略拧入些,确保膨胀钉尾部回拧,使其与基层墙体充分锚固。 3.4锚固件布置方法,按岩棉防火隔离带长度方向每间距500mm 设置1个。 4、网格布的铺设 4.1防火岩棉隔离带上设置网格布,其主要是对岩棉与整体墙面接缝处进行的处理措施,因岩棉为无机保温材料,而用于大墙面的保温板一般为有机保温材料,两者的密度与收缩率有很大区别,故采用增加一层网格布的方式,以保证两材料之间在施工完成结构时不会出现裂缝现象。 4.2设置方法:网格布的高度为岩棉高度加200mm。用抹子在岩棉及岩棉上下各100mm高度的范围内均匀涂抹一道厚度为2-3mm的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