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优》立体字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782.50 KB
- 文档页数:4
AI怎么设计⼀个3D⽴体效果的⽂字?
使⽤【渐变⼯具】调整渐变,其他字母的⾯可以使⽤【吸管⼯具】吸取。
完成后,按CTRL+A全选,按CTRL+G编组。
7、制作投影:
再⼀次输⼊相同的⽂字,右键选择【创建轮廓】,将⽂字转曲。
执⾏3D凸出和斜⾓:
X轴:-111度
Y轴:-26度
Z轴:11度
凸出厚度:0pt
确定,然后调整⼤⼩,扩展外观。
8、保持选中状态,执⾏【效果】菜单——模糊——⾼斯模糊。
弹出【⾼斯模糊】窗⼝:勾选【预览】,半径:6.1,确定
9、画⼀个矩形:填充RGB#F97B62,置于最底层。
投影填充⼀个颜⾊:#E75A46,置于字母底层。
10、选中投影,执⾏【对象】菜单——路径——偏移路径。
弹出【偏移路径】窗⼝:勾选【预览】,位移:2px,确定
11、然后做⼀些细节处理:调整⼀下渐变,注意2个e和h的内阴影,我这⾥使⽤了钢笔⼯具勾勒⼀个下半部的形状,然后下层图形复制⼀层,执⾏路径查找器⾯板⾥的交集,得到的图形再应⽤渐变。
作品完成
上⼀页1 2下⼀页阅读全⽂。
球形立体字的设计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当今的设计领域中,立体字设计作为一种独特而重要的设计手法,不仅能够增加作品的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还可以提升作品的艺术感和设计价值。
而球形立体字作为其中的一种形式,在设计中备受关注。
球形立体字设计不仅可以增加文字的活力和趣味性,还可以实现更加丰富多样的设计效果。
本文将探讨球形立体字的设计方法,包括设计的重要性、要点和制作步骤,旨在为设计师提供更多的灵感和技巧,让立体字设计更加精彩和富有创意。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球形立体字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设计球形立体字的重要性、设计要点和制作步骤。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设计球形立体字的方法,探讨其应用和展望,并得出结论。
整篇文章将系统地介绍如何设计球形立体字的方法,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1.3 目的:设计球形立体字是为了在平面设计和立体设计的结合中探索新的创意和表现形式。
通过研究和探讨球形立体字的设计方法,可以拓展设计师的视野和思维方式,提高设计水平和创作能力。
同时,球形立体字的设计方法可以应用于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展览设计等领域,为视觉传达带来新的可能性和活力。
本文旨在总结和分享设计球形立体字的方法,为设计师提供参考和启发,促进设计创新和实践。
2.正文2.1 设计球形立体字的重要性设计球形立体字在如今的设计领域中具有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吸引注意力:球形立体字形状独特,给人一种立体感和立体效果,能够在设计作品中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提升作品的视觉效果。
2. 创意表达:球形立体字可以通过不同的排列和组合方式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表达效果,设计师可以灵活运用这些设计要素来展现创意和个性。
3. 品牌形象:在商业设计中,球形立体字可以作为品牌标识的一部分,独特的立体字设计能够为品牌形象注入特色和个性,帮助品牌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三维立体字制作方法
三维立体字制作方法有多种,下面给出一种常见的方法:
1. 准备材料和工具:需要用到的材料有泡沫板、丙烯颜料、丙烯胶水等;工具有剪刀、铅笔、直尺、画笔等。
2. 设计字形:根据需要制作的字的形状和大小,在纸上画出字的轮廓。
可以使用电脑软件来设计字形,然后打印出来作为模板。
3. 制作字的底座:将泡沫板切割成与轮廓相同的形状,作为字的底座。
4. 制作字的侧面:使用泡沫板,根据模板的形状,剪出一条与字的轮廓相同宽度的长条,然后将其固定在字的底座上。
如果需要制作多层立体效果,可以重复此步骤。
5. 上色:用丙烯颜料和画笔将字的各个面进行上色,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颜色。
6. 粘贴:使用丙烯胶水将各个部分粘贴在一起,确保牢固。
7. 收尾:修剪边缘的多余材料,确保字的形状整齐美观。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三维立体字制作方法,具体方法还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材料的特性进行调整。
如何制作立体文字效果立体文字效果是一种常见的平面设计技巧,能够赋予文字更强的立体感,使其看起来更加生动有趣。
下面将介绍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来制作立体文字效果。
步骤一:选择适合的字体1. 选择一种具有较深度的字体,如Arial Black、Impact或Rockwell等字体。
步骤二:准备好所需的软件与素材1. 在电脑上安装Photoshop或任何其他图形设计软件。
2. 准备好需要设计立体效果的文字,可以是单词、短语或句子。
步骤三:创建新的文档1. 打开图形设计软件,创建一个新的文档。
根据需要设置合适的尺寸和分辨率。
步骤四:输入文字1. 在文档中输入需要制作立体效果的文字。
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字体大小和样式。
步骤五:复制文字图层1. 在图层面板中,右键点击文字图层,选择“复制图层”或“Duplicate Layer”。
步骤六:调整立体效果1. 在复制的文字图层上,右键点击图层,并选择“外发光”或“Drop Shadow”选项。
2. 在弹出的属性窗口中,调整光照、投影、阴影等参数,使文字看起来更有立体感。
步骤七:调整透明度1. 将复制的文字图层的透明度设为较低的值,可以让立体效果更加突出。
可以在图层面板中调整透明度值。
步骤八:调整位置1. 将复制的文字图层稍微向右下方移动,以模拟出立体效果。
可以使用移动工具来调整图层的位置。
步骤九:添加阴影效果1. 创建一个新的图层,并将其置于文字图层的下方。
2. 使用笔刷工具或渐变工具,在新图层上绘制一些黑色的阴影效果,以增加立体感。
3. 调整阴影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模糊度,使其看起来自然而逼真。
步骤十:保存并导出1. 检查并调整文字效果的细节,确保满意后保存文件。
2. 根据需要,可以将设计的立体文字导出为常见的图片格式,如JPEG、PNG 等。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简单地制作出具有立体效果的文字。
如果想要进一步提升效果,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字体、调整颜色、添加纹理等。
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实践,您将能够创造出独特而生动的立体文字效果。
ai立体文字制作方法
AI立体文字制作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单层立体字:首先输入文字,将原本文字的颜色去掉。
然后在“外观”面板中点击“添加新填色”按钮,即可新增新描边和新填色选项。
更改填色,再按下图设置即可完成单层立体的效果。
2. 3D立体带厚度的字体:输入文字,把文字复制(Ctrl+b)原位粘贴在下层,添加描边。
然后执行“效果”——“扭曲和变幻”——“变幻”,先
勾选预览。
在变化效果面板中,调整水平和垂直移动数值,增大副本数量即可。
3. 透视立体字:创建文本,输入文字内容,字体:千图厚黑体,字号:
23pt和11pt。
并使用“外观”面板添加颜色和描边,设置。
全选对象,执行“对象”→“混合”→“建立”命令。
建立混合后,再双击“混合工具”,打开“混合选项”对话框,选择间距:指定步数,数值:260,点击确定。
以上是AI立体文字制作方法,建议查阅AI软件使用方法获取更多信息。
注:1,在前三步内保存哦2,一个元素一个图层 3,会用ctrl+r 和标尺五.花朵装饰的立体字1、新建一个700 * 450像素的文档,选择渐变工具,颜色设置如图1,拉出图2所示的径向渐变作为背景。
<图1><图2>2、选择文字工具,先打上一个字母,确定后栅格化图层。
按Ctrl + T 变形,右键选择透视,选择右下角的变换点向上稍微移一下,然后按回车确定,如图4。
<图3><图4>3、锁定图层后选择渐变工具,颜色设置如图5,由上至下给文字拉出图6所示的线性渐变。
<图5><图6>4、把当前文字图层复制一层,填充黑色后一道原文字图层的下面,解锁图层。
用钢笔工具勾出图7所示的选区后填充黑色。
<图7>5、用钢笔勾出顶部区块,新建一个图层,拉上图9所示的线性渐变。
<图8><图9>6、新建一个图层,同样的方法把其他几个面都拉上图9所示的线性渐变。
注意好渐变的方向,如图 10,11。
<图10><图11>7、回到图层的最上面。
调出顶部文字图层的选区,选择菜单:选择 > 修改 > 收缩,数值为3,如下图。
<图12>8、新建一个图层填充白色,填充后不要取消选区,再选择菜单:选择 > 修改 > 收缩,数值为3,确定后按Ctrl + Alt + D 羽化3个像素,如图14。
按Delete 删除,效果如图15。
<图13><图14><图15>9、取消选区后加上图层蒙版,用黑色画笔擦掉一些不需要的部分,如果觉得白色不够的话可以把图层复制一层,大致效果如下图。
10、调出文字的选区,新建一个图层填充颜色:#D47D86,选择矩形选框工具把选区向右下移几格,如图17,按Ctrl + Alt + D 羽化3个像素后按Delete 删除,取消选区后加上图层蒙版,用黑色画笔擦掉不需要的部分,效果如图18。
立体字设计
做立体字方法很多,下面是一种方法
1.新建,参数如图
2.输入文字,这里用“吴优”设计,颜色自定,这里设置为#bb956e
3.给背景填充黑色
4.选择文字图层,右键—栅格化文字
5.选中“吴优”图层
按Ctrl+J快捷键复制吴优图层,复制的图层名为“吴优副本”
6.选中“吴优”图层,图层样式——内发光
参数如下
然后按住Ctrl键不放,使用方向键左右上下移动,感觉出立体适可,我这里是先向左然后向下、、效果如下
7.使用画笔工具(方法很多),将这些
弄好
8.使用准备的素材,放到“吴优副本”图层上,并将“吴优副
本”载入选区,
按快捷键Ctrl+shift+I反选选区,之后用鼠标点中刚拖进来的图层,按下Delete,键效果如下
到此基本完成9.弄倒影、
最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