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古诗首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4
咏雪的古诗
1、咏雪【作者】刘义庆【朝代】南北朝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译文: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
”太傅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第 1 页共1 页。
十首经典咏雪古诗词集锦在古代,诗人、词人皆有咏雪的作品,这些诗词已经流传了千年,虽然在我们眼中它们如同泛黄的纸张一般陈旧,可认真读起来意境却还是那么的美艳绝伦!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十首经典咏雪古诗词集锦,欢迎大家阅读!01、采桑子·塞上咏雪花清代:纳兰性德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
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这是一首咏雪词,是作者陪同康熙皇帝出巡塞外时所作。
词人独爱雪花的高清玉洁,是其他花所不能比拟的!02、沁园春·雪近代: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词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所作。
是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这白雪皑皑的塬地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03、点绛唇·黄花城早望清代:纳兰性德五夜光寒,照来积雪平于栈。
西风何限,自起披衣看。
对此茫茫,不觉成长叹。
何时旦,晓星欲散,飞起平沙雁。
04、洛阳春·雪清代:纳兰性德密洒征鞍无数。
冥迷远树。
乱山重叠杳难分,似五里、蒙蒙雾。
惆怅琐窗深处。
湿花轻絮。
当时悠飏得人怜,也都是、浓香助。
骑马远行,雪花铺天盖地落下,教人无法辨个明白。
雪花如轻盈的柳絮,惹人怜爱!05、雪后到乾明寺遂宿宋代:苏轼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鹊弄新晴。
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催檐泻竹声。
虽然东坡仕途不如意,但能在他乡赏一赏如此美妙的雪景,也是极好的!06、夜雪唐代: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关于咏雪的古诗自古以来,美丽的雪景就是人们写作的素材,不同的诗人诗中的雪也是有所不同的。
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咏雪的古诗,欢迎阅读参考!1、江雪作者: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避难雪窦之西坑游西麓庵作者:陈著山閒筑屋古西坡,小小规模净似磨。
两壁鼓钟来雪窦,四围松竹护云窝。
轩窗有趣高僧远,门户无遮俗客多。
我寄前林时一到,未知风月意云何。
3、迟雪作者:梅尧臣风嚎大泽晚,云覆女墙低。
惊霰夜将集,广庭朝复迷。
莺鸣寒蔽日,鴈泊冻生溪。
会待飘花密,开轩意外题。
4、晨起雪作作者:赵蕃苦寒不成眠,哀哉何时旦。
拥衣听鸡鸣,有类巢木鹳。
窗明若彷彿,自起寻宿炭。
残炉星销尽,束緼分邻爨。
频年惯羇旅,未省今日叹。
为生乃至是,可复一笑粲。
阴风忽悲吼,出户雪欲乱。
所恨梅未开,不得争璀璨。
5、陈伯固使君祷雨得雪为作作者:陈造妖魃肆虐挻馀灾,麦田未麦空黄埃。
饥民忍饥守乡土,倚公力挽和气回。
梵筵告旱初拜手,补陀仙人已回首。
杨枝一麾神受职,雪龙占先效奔走。
飞翔作意擅晓昏,膏润趁时救枯朽。
人名此雪宗丞雪,祈禳取携屈伸肘。
德政可但人间最,大士与徒龙与友。
闵雨竞喜雪应祈,今段尤拜天赐厚。
归前帝席指日冀,更遣奇祥福诸后。
太岁在戌如在酉,看取乞浆还得酒。
6、次韵和胡仲方正月二十五日雪作者:项安世减却濠沟厚却城,散如丝忽聚如京。
夜兼风势千江立,晓借林花万象荣。
恃我柴门高卧稳,敌君竹阁醉吟清。
长歌慷慨摇冰柱,至乐衔心未易名。
7、绝句作者: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8、终南望余雪作者: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9、对雪作者: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10、山中雪后作者:郑燮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11、雪里梅花诗作者:阴铿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
古诗咏雪的诗句有哪些诗词是中国的文化的瑰宝。
那么咏雪的诗句有哪些呢?咏雪的诗句有多少大家知道吗?下面就跟随小编来看一下咏雪的诗句吧。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雪梅》【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送卢员外》【唐】薛涛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
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
《观猎》【唐】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终南望余雪》【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刘十九》【唐】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北风行》【唐】李白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学刘公干体》【南北朝】鲍照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
咏雪的诗句古诗1. 冰雪纷飞遮天地,寒风凛冽入骨髓。
——杜甫《北风行》2. 飘雪漫天遮远岫,凝冰结霜覆林莽。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3. 寒江积雪映银装,万里江山入画框。
——李白《清平乐》4. 寒风凛冽吹不断,白雪纷飞落地残。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5. 飞雪迎风扑面来,寒气逼人透骨寒。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6. 冰雪纷飞遮原野,寒风刺骨入衣衫。
——李贺的《雁门太守行》7. 飘雪漫天遮万物,寒霜降临冷如铁。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8. 风雪交加寒意浓,冰霜雪花漫天飞。
——柳宗元《江雪》9. 飘雪漫天无边际,寒风刺骨冷如刀。
——王安石《登飞来峰》10. 冰雪皑皑覆山川,寒风凛冽入骨髓。
——李商隐《北楼》11. 雪飘如絮掩平野,寒气逼人入骨髓。
——陆游《钗头凤·世情薄》12. 飘雪漫天遮万物,寒霜降临冷如铁。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13. 风雪交加寒意浓,冰霜雪花漫天飞。
——王安石《泊船瓜洲》14. 冬日雪飘寒气重,冰霜雪花漫天飞。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15. 飘雪漫天遮远岫,凝冰结霜覆林莽。
——王之涣《登鹳雀楼》16. 寒江积雪映银装,万里江山入画框。
——王维《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17. 冬夜飘雪寂无声,冰霜雪花漫天飞。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18. 冰雪纷飞遮天地,寒风凛冽入骨髓。
——杜牧《清明》19. 风雪交加寒意浓,冰霜雪花漫天飞。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20. 飘雪漫天遮万物,寒霜降临冷如铁。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古诗《咏雪》清、郑燮
咏雪
【作者】郑燮【朝代】清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诗的前两句是虚写,后两句是实写,虚实相映融铸出了清新的意境。
前三句看似平平常常,在低谷徘徊,然而到了结尾的第四句,却以动静相宜的深邃意境,一下子将全诗从低谷推向奇峰。
全诗几乎都是用数字堆砌起来的,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却丝毫没有累赘之嫌,读之使人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也融入了这雪花和梅花中了。
咏雪的古诗咏雪的古诗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雪梅》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4、《送卢员外》唐;薛涛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
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
5、《观猎》唐;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6、《终南望余雪》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7、《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问刘十九》唐;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9、《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0、《北风行》唐;李白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11、《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2、《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3、《学刘公干体》南北朝;鲍照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
集君瑶台上,飞舞两楹前。
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天。
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
14、《村雪夜坐》唐;白居易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
三首咏雪的古诗《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乡雪景图。
山山是雪,路路皆白。
飞鸟绝迹,人踪湮没。
遐景苍茫,迩景孤冷。
意境幽僻,情调凄寂。
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
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
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首诗是诗人谪居江州时写的。
全诗通过描写深夜的降雪,表现了自己谪居江州时的孤寂心情。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天气寒冷,人在睡梦中被冻醒,惊讶地发现盖在身上的被子已经有些冰冷。
疑惑之时,抬眼望去,只见窗户被映得明亮亮的。
一个“冷”字,写出了雪的大。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因为不时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这两句以折竹声衬托出雪之大、夜之静,表达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
《终南望余雪》——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这首诗的题意是望终南山的余雪。
终南山在长安城南,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阴”);而且,惟其“阴”,才有“馀雪”。
“阴”字下得很确切。
“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
“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
这个“浮”字下得多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
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
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给人以“浮”的感觉。
或许有的读者要说: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是的,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
“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
同时,“积雪浮云端”一句写出了终南山高耸入云,表达了作者的凌云壮志。
「诗词鉴赏」小雪时节,读10首咏雪古诗词,绝美之至1. 《对雪二首》唐·李商隐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已随江令夸琼树,又入卢家妒玉堂。
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
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
2. 《清平乐》唐·李白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
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3.《咏雪》吴均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4.《咏雪》张栻兀坐竹舆穿涧壑,仰看石径接烟霞。
是间故有春消息,散作千林琼玉花。
5.《咏雪》辛弃疾书窗夜生白,城角晓增悲。
未奏蔡州捷,且歌梁苑诗。
餐毡怀雁使,无酒羡羔儿。
农事勤忧国,明年喜可知。
6.《次韵史才孺咏雪》郭印怪得天飞雪,寒成晓不同。
练光铺迥野,玉屑下长空。
片片梅花雨,团团柳絮风。
人间呈瑞应,还喜兆年丰。
7. 《对雪》唐·高骈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8. 《苑中遇雪应制》唐·宋之问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旂遥倚望春台。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9. 《对雪献薛常侍》唐·韦庄琼林瑶树忽珊珊,急带西风下晚天。
皓鹤褵褷飞不辨,玉山重叠冻相连。
松装粉穗临窗亚,水结冰锥簇溜悬。
门外寒光利如剑,莫推红袖诉金船。
10. 《冲雪至余庆觉林雪连日不止》宋·陆游策蹇清吟涉若耶,灞桥犹恨近京华。
山前千顷谁种玉?座上六时天散花。
林雀无声溪彴断,炊烟不动竹篱斜。
胜游更觉平生少,未羡银河泛客槎。
咏雪的古诗词雪,是诗人们咏唱的对象。
它纯洁如白花,轻盈如羽毛,使人们怀着美好的情感,纵情挥洒文字。
下面是一些咏雪的古诗词,将带你领略雪的美丽与神奇。
寒梅凌雪雪花飘飘洒落天,寒梅凌雪傲冬寒。
白雪纷飞披素衣,银装素裹彩云端。
寒梅虽苦却不香,雪中依旧生芬芳。
惊蛰未至花先放,独自凌霜读书堂。
冰雪皑皑冰雪皑皑四野寒,山河尽染银色丹。
风吹雪舞纷纷降,大地铺展洁白帷。
梅花寒傲无人比,白雪映刘心无边。
江山无数皆入画,独留白雪留心田。
霁日千峰霁日千峰万古苍,飞雪满天似细漫。
巍巍峰岳矗云端,望不尽天地悠悠广。
泉水涓涓洒冰光,峡谷银装更璀璨。
神农大地盛果实,雪峰绿谷饱含香。
雪中行雪中行,雪中行,世事如雪恒如此。
纷飞雪花无穷尽,人生旅途荆棘起。
天地茫茫雪白色,前路迷离不可知。
勇往直前踏雪行,飞扬自如如飞翼。
雪夜静夜雪飘如花舞,寒风凛冽化心虑。
美酒一杯暖胸襟,世间纷扰冻寂寞。
星光点点照霜白,寂寞落叶似旧诗。
雪夜之间思无尽,独自倚窗寄相思。
诗人们对雪的抒发,处处流露出他们的心情与感动。
雪,是纯洁的象征,是静谧的底色,是诗人们灵感的源泉。
让我们在这个寒冷的冬季,与雪为伴,在文字中感受雪的美丽与神奇。
愿雪花飞舞的诗句,唤起你内心最深沉的情感。
让我们共同咏唱雪的古诗词,感叹它带给我们的感动与启示。
咏雪的古诗(优秀6篇)咏雪的古诗篇一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2、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3、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
——杨万里《观雪》4、大雪纷纷何所有,明月与我何相见。
5、千里黄云白日,北风吹雁雪纷纷。
6、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7、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
——苏轼《和田国博喜雪》8、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祖咏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0、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11、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12、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罗隐1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冒。
——柳宗元14、雪岭无人迹,冰河足雁声。
1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6、漫踪江野,蝶舞飞扬一片白。
17、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罗隐18、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19、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
——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20、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2、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23、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卢梅坡24、云横秦岭千秋雪,雪拥蓝关马不前。
25、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26、雪霁山疑近,天高思若浮。
27、夜深知霄重,时闻折竹声。
——白居易28、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29、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0、烟蓑春钓静,雪屋夜棋深。
3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32、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
——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33、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3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3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大雪时节,36首咏雪古诗词带你欣赏绝美之至一、《大雪西山》- 王之涣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雪雪。
二、《大雪》- 骆宾王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三、《大雪》- 匿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绿峰曾逼,大雪何惨。
四、《大雪过后》- 白婉相看新雪愁霜,暗恨别来时。
千树万树梨花开,吹不尽,更不停。
为谁辛苦为谁甜。
五、《寄左省贲员外》- 文天祥大雪满天山。
夜深鸟不闻。
六、《夜泊牛渚怀古》- 杜牧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七、《平陆道中》- 柳宗元昨夜四更鸡,声书报晓时。
纸帛从来白,况乃大雪时。
八、《大雪漫京城》- 王禹偁劝君莫惜醉金杯,西出阳关无故人。
万里归来年已暮,白头吟上徘徊身。
九、《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十、《大雪中江影》- 杜牧茫茫江汉水如天,急雪中江影徐船。
十一、《大雪》- 杨万里悠悠洛阳道,漫漫河阳雪。
十二、《夜泊牛渚怀古》- 杜牧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十三、《喜雪》- 杜牧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十四、《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江碧鸟逾绕,青山人可望?十五、《大雪》- 白居易江山势欲东流折,大雪满空雁欲栖。
危冠三尺琅玕赤,曾是雪台人也知。
十六、《夜泊牛渚怀古》- 杜牧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十七、《玉台新:七夕》- 辛弃疾曲河冻未解,虏已草难灭,张翰壻家六铢谎。
忽见晴明铁衣冷,按剑胡天欲曙。
十八、《大雪》- 白婉朔吹风动地无声,骤雪无声,不见人、无恨亦无情。
十九、《封西山宴诸公》- 陈亮雪过山河静,云开野郊明。
裙公出寞城,来引上林行。
更将万岁酒,高兴话鼇生。
二十、《大雪中江影》- 杜牧萧条压德敷,大雪千里分。
火旗繁且委,风鼓拂还闻。
二十一、《摸鱼儿·雪》- 杨万里寒四绝地无寒雾,雪十倍冤林已草。
二十二、《大雪漫京城》- 王禹偁雕阑斑驳,分明如画,谁能料得储明期。
关于咏雪的诗句古诗大全1、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东。
刘方平《春雪》2、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
辛弃疾《和廓之雪》3、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骈《对雪》4、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
纳兰容若《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5、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
王沂孙《天香·龙涎香》6、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张岱《湖心亭看雪》7、归鸿声断残云碧。
背窗雪落炉烟直。
李清照《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8、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
关汉卿《大德歌·冬》9、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杨万里《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10、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
苏轼《和田国博喜雪》11、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12、迎醉面,暮雪飞花,几点黛愁山暝。
吴文英《十二郎·垂虹桥》13、腊雪一尺厚,云冻寒顽痴。
杜牧《雪中书怀》14、雪里已知春信至。
寒梅点缀琼枝腻。
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1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6、轻淘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
米芾《满庭芳·咏茶》17、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祖咏《望蓟门》18、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
王守仁《春晴》19、瑞雪惊千里,同云暗九霄。
李峤《雪》20、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古诗咏雪诗句
以下是一些古诗中的咏雪诗句:
1.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
2. 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
——宋代诗人傅察的《咏雪》
3.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
4.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出二琼。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5. 今朝蹋作琼瑶迹,为有诗从凤沼来。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泊牛渚怀古》
6. 雪里梅花诗,梅舒雪尚飘。
——南北朝诗人阴铿的《雪中梅花》
7.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禅房里。
——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8. 雪霁东篱月,花香上席风。
——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9.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代诗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10. 雪消寒谷春自生,冰散轻烟水更清。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
以上是一些咏雪的诗句,每一句都描绘了不同的雪景和意境,展现出诗人们对雪的独特感受和审美情趣。
咏雪诗古诗咏雪南北朝.徐陵琼林玄圃叶,桂树日南华。
岂若天庭瑞,轻雪带风斜。
三晨喜盈尺,六出儛崇花。
明朝阙门外,应见海神车。
咏雪清.郑板桥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大雪宋·陆游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毡幄掷卢忘夜睡,金羁立马怯晨兴。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黄河彻底冰。
《夜雪》唐·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踏莎行·雪似梅花》宋·吕本中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
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
老来旧事无人说。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清·纳兰性德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
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刘十九》唐·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苑中遇雪应制》唐·宋之问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旗遥倚望春台。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诘旦:清晨。
旗:同“旗”。
古代指有铃铛的旗子。
舆:车。
赏析《苑中遇雪应制》中说:“不知庭霰(xiàn)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不知道庭院里今朝落下了雪花(庭霰:指落在庭院里的雪花),还以为昨夜庭院枝上开了花。
《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赏析这首《春雪》,构思新巧。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
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
一个“都”字,流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
第二句“二月初惊见草芽”,说二月亦无花,但话是从侧面来说的,感情就不是纯粹的叹惜、遗憾。
“惊”字最值玩味。
它写出了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的惊喜神情。
此外,“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心情。
这一“ 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
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曾写道:“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诗人对“草芽”似乎特别多情,也就是因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吧。
从章法上看,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一扬,跌宕有致,波澜起伏。
三、四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
真正的春色(百花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惆怅、遗憾,而是充满了欣喜。
一个盼望着春天的诗人,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来。
这就是三、四两句的妙处,它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谓神来之笔。
“却嫌”、“故穿”,把春雪刻画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
诗的构思甚奇。
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 故穿庭树”纷飞而来。
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却增加了诗的意趣。
“作飞花”三字,翻静态为动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喧闹,一翻再翻,令读者目不暇接。
第三、四段简要赏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嫌”、“穿”把春雪比作人,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的美好愿望与灵性,同时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似乎也给人春的气息,为诗歌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渲染了热闹的喜悦气氛,这就是运用拟人手法的妙处。
?《雪梅》宋代·卢梅坡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上林春令》北宋·毛滂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
落花飞絮蒙蒙,长忆着、灞桥别后。
浓香斗帐自永漏,任满地、月深云厚。
夜寒不近流苏,只怜他、后庭梅瘦。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词。
“蝴蝶初翻帘绣”三句,描写纷飞的白雪,时而像翻穿绣帘的蝴蝶,时而像万千天女散花舒袖长舞,时而像落花飘洒,时而像飞絮蒙蒙。
这里采用博喻的方法,将雪比做“蝴蝶”、“玉女”、“落花”、“飞絮”,用这些事物来比拟,创造了一个优美的意境,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产生了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比喻,可以比声音、比形象、比情态、比心情、比事物,但都要抓住两者之间的可比之处。
这首词的比喻,主要是比形象、比情态。
蝴蝶穿帘的形象,是比拟雪花的轻而美,玉女飞舞的形象,比拟雪花洁白而飘逸,落花比拟轻飏而凄清,飞絮比拟雪花飘洒而色白。
这些比喻都是新奇的想象,富有独创性,自然、精当,达到了“喻巧而理至”的效果。
正因这些喻体都含着一个“飘”意,就为歇拍的抒情句“长忆着、灞桥别后”作了铺垫,从而寄寓了羁旅在外,飘泊异乡的愁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又表现了梅之高格,从而寄托了词人的孤芳、高洁的志趣。
“浓香斗帐自永漏”一句,写梅花在雪后深夜之时开放,清香从窗外飘入室内的斗帐中。
“浓香”代指梅花。
“永漏”,意夜深。
“任满地、月深云厚”一句,既写夜晚的雪景,如厚厚云絮铺满大地,似皎洁月光洒向原野。
天宇大地,上下辉映,好一个银白世界。
它静无纤尘,多么玲珑剔透。
在这静穆的天地间,有一枝寒梅怒放,散着浓香,衬托着洁白的雪更加光洁隽美了。
歇拍“夜寒不近流苏,后庭梅瘦”,又是一个抒情句。
赞美雪中梅花不畏寒冷,不同流俗,不趋炎势,只在冰清玉洁中独弄清影。
这白雪寒梅的形象又寄托了词人孑然独立的志趣。
本首咏物词,既用博喻修辞法,将雪作多角度的正面描绘,表现了雪之多姿多彩的动态美;又用衬托法,以清高的梅衬洁白的雪,创造了冰清玉洁的意境,表现了一种玲珑的静态美,在动与静、虚与实的结合中,融进词人的思想感情,创造了一种秀雅飘逸的风格。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
南宋·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
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
老来旧事无人说。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赏析词的上片以“似”与“不似”写梅与雪交相辉映的奇绝之景。
梅花与飞雪同时的情景之下,写梅往往说到雪,以雪作背景。
正因为梅与雪同时,加之梅花与雪花有相似之处,人便常常将它们联系起来。
梅花和雪花形相似、色相近,而质相异,神相别,因而本词中词人写了“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之后,即拔起一笔:“似和不似都奇绝”。
“似”是言色,“不似”则言香。
朦胧月色之中,雪白梅洁,暗香浮动,这确实是种奇妙的境界。
?月下奇景,本应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可是词人认为是“恼人”的。
“恼人”即“撩人”,此解释诗词中屡见不鲜。
那么为什么会撩拨起人的心事?词人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含糊地说:“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词人此处设下了悬念,令人揣想。
因为心中本有事,见了这乐景则与她心情抵触不入,反而触景添愁。
?词的下片则点明词人心事的由来:“记得去年,探梅时节。
老来旧事无人说。
”原来是去年梅花开放时节,曾同情人共赏梅花,南楼之月可作见证,而今与情人离别了,风物依旧,人事已非,怎么能不触景生情!词到结句时才点明词人为什么别来频醉频醒,是为了“轻离别”的“恨”。
?整首词先设下重重迷障,层层云翳,然后驱雾排云,露出了本意这样使读者从深深的困惑中明白过来,得到了感情上的慰藉。
见雪兴怀,睹梅生情,登楼抒感,对月寄慨,把离别恨委婉道出,有着一种朦胧美。
这种朦胧美不同于明快之美,但也不是晦涩。
?如果一首词让人感到不知所云,百思不解,那就失却了意义。
这种词没有朦胧美,而是晦涩。
朦胧美如雾中之花,纱后之女,初看不清楚,细辨可见其形态,这种境界给人一种含蓄美。
这首词的题旨全靠最后一句“到今犹恨轻离别”点出。
《咏雪联句》东晋·谢安谢朗谢道韫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清平乐》五代·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赏析这首《清平乐》,表现了作者在恼人的春色中,触景生情,思念离家在外的亲人的情景。
词中说,分别以来,此时已进入了春季过半的时节,举目所见,没有一处不勾起他难过的心情,使他觉得好象肝肠都快要断了。
作者就这样开门见山地写出了特定的环境和心情。
使他最为触目伤情的莫过于那台阶(砌)下的落梅了。
那白色的梅花从树上纷纷飘落,令人心烦意乱。
而他站在树下,陷入沉思已经很久了。
他就像是站在花雨之中,一会儿身上就撒满了落花,刚刚用手拂拭干净,随即又披满一身。
“砌下落梅”两句,既写了时当春半,使人肠断的景致,也写了久立花下,离愁满怀的情绪。
纷乱的落花,使人联想到愁绪的烦乱,落花拂了还满,又使人联想到离愁萦怀,排遣不开。
作者把白梅的落花比作雪花,突出了一个“乱”字,花落在身上,拂之不尽,突出了一个“还”字,这就在看来平常的景物中,寄寓了作者特有的感情。
他久久地站在花下的原因,是在思念远方的亲人。
“雁来”两句把他的思念具体化了。
原来他在盼信,并希望能在梦中见到亲人。
古代有大雁传书的故事。
西汉时,苏武出使北方,被匈奴扣留多年。
但他坚贞不屈。
汉昭帝派使臣要匈奴释放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死。
使臣知苏武未死,假称皇帝曾射下大雁,雁足上系有苏武的书信说他正在匈奴的某地。
匈奴听了,只得将苏武放回。
所以作者说,他看到大雁横空飞过,为它没有给自己带来书信而感到失望。
他又设想,和亲人在梦中相会,但“路遥归梦难成”,距离实在是太遥远了,恐怕他的亲人在梦中也难以回来。
古人认为人们在梦境中往往是相通的。
对方作不成“归梦”,自己也就梦不到对方了。
梦中一见都不可能,更不叫人更思念万分。
这就强烈地表现了作者的思念之切。
他怀着这种心情,向远处望去,望着那遍地滋生的春草,突然发现,“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却如”,正像的意思。
“更行更远”是说无论走得多么远,自己心中的“离恨”就像那无边无际、滋生不已的春草。
无论人走到哪里,它们都在眼前,使人无法摆脱。
这个结句,比喻浅显生动,而且通过形象给人以离恨无穷无尽、有增无已的感觉,使这首词读起来显得意味深长。
全词以离愁别恨为中心,线索明晰而内蕴,上下两片浑成一体而又层层递进,感情的抒发和情绪的渲染都十分到位。
作者手法自然,笔力透彻,尤其在喻象上独到而别致,使这首词具备了不同凡品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