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市社会经济发展统计年鉴指标数据:3-1 历年生产总值
- 格式:xls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31
中英对照2021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宁波市统计局2021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一年来,全市人民在宁波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深入实施“六大联动”战略,全面建设“平安宁波”,加快推进“文化大市”和“法治宁波”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结构调整明显加快,对外开放继续扩大,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和谐社会建设扎实推进,较好地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86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4%,增幅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9.5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575.9亿元,增长12.4%,其中工业增加值1421.4亿元,增长13.9%;第三产业增加值1149.1亿元,增长15.9%。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超过40%,达40.1%,对全市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7.5%,提高了0.3个百分点。
人均生产总值突破5万元,达51285元(按现价汇率折算为6568美元)。
财政收支稳健增长。
全市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61.2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7.4亿元,增长21.2%,均超额完成年初预期目标。
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92.7亿元,增长10.5%。
财政支出结构继续优化,各项重点支出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支出增幅,其中科技三项费用支出、教育支出、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分别增长33.6%、18.3%、22.8%、34.7%和16.2%。
就业再就业成效显著。
2018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宁波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宁波调查队2019年2月2日2018年,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开展“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结构调整积极推进,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新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社会民生持续改善。
一、综合地区生产总值。
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46亿元,跻身万亿GDP城市行列,仅用全国0.1%的陆域面积创造了全国1.19%的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06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508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932亿元,增长8.1%。
三次产业之比为2.8∶51.3∶45.9。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32603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20038美元)。
图1: 2013-2018年宁波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财政收支。
全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2655.3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79.7亿元,增长10.8%。
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94.1亿元,增长13.0%,其中城乡社区和科学技术支出分别增长46.7%和33.1%。
就业和再就业。
全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3.2万人,5.3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困难人员1.2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9%。
全年完成技能人才培训21.0万人次;完成各类农民培训4.8万人次,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2.2万人次,全市农村实用人才总数达到18.6万人。
市场价格。
全年宁波市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2%,涨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列第16位。
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呈“七升一平”格局:医疗保健上涨5.0%,食品烟酒上涨2.6%、居住上涨2.4%,教育文化和娱乐、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其他用品和服务分别上涨2.3%、2.3%、1.2%和0.1%;衣着价格持平。
2008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作者:综合处来源:宁波统计信息网点击数:14690 更新时间:2009-02-06]保护视力色:【字体:大中小】宁波市统计局2009年1月22日2008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实施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和市委“六大联动、六大提升”战略,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得到改善。
一、综合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396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7.4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196.7亿元,增长10.0%,其中工业增加值1990.5亿元,增长10.4%;第三产业增加值1600.0亿元,增长11.0%。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0.4%,上升0.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比重从2007年的4.4︰55.3︰40.3变为2008年的4.2︰55.4︰40.4。
人均生产总值为6999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0079美元)。
经济主体总量保持稳定。
全年全市新登记内资企业16896家,注册资本304.5亿元;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332家,投资总额31.6亿美元,注册资本24.0亿美元;新登记个体工商户49104户,资金额22.6亿元。
年末实有内外资企业129545家,其中内资企业123050家,外商投资企业6495家。
个体工商户264114户。
财政收支持续增长。
全年全市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1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0%。
其中中央财政收入420.5亿元,增长6.5%,地方财政收入390.4亿元,增长18.6%。
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39.4亿元,增长18.4%。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等分别支出71.8亿元、67.1亿元、29.1亿元、33.5亿元、6.0亿元和56.3亿元,分别增长13.2%、13.7%、29.2%、32.3%、42.9%和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