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法律法规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37.50 KB
- 文档页数:2
01医疗器械法规概述Chapter医疗器械定义与分类医疗器械定义医疗器械分类法规体系及监管机构法规体系监管机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及其下属机构负责医疗器械的注册、生产、流通和使用等环节的监督管理。
法规历史与发展趋势法规历史发展趋势02医疗器械注册与许可制度Chapter注册流程包括申请、受理、审评、审批和发证五个环节。
申请人需提交产品技术资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等,经过技术审评和行政审批后方可获得注册证书。
医疗器械注册制度指医疗器械在上市销售前,需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取得注册证书的制度。
注册分类根据医疗器械的风险程度,将其分为三类进行注册管理,分别是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医疗器械。
注册制度及流程许可制度及要求医疗器械生产许可制度指企业需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后方可从事医疗器械生产活动的制度。
生产许可要求包括具备与所生产医疗器械相适应的生产条件、质量管理体系和检验能力,确保生产出的医疗器械符合安全有效性要求。
监督检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定期对持证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企业持续符合生产许可要求。
注册与许可关系解析关联性差异性互动关系03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与使用环节监管Chapter1 2 3严格实施生产许可制度强化生产过程监管加强产品注册与备案管理严格实施经营许可制度01强化经营过程监管02加强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0301020304严格实施使用许可制度加强维护与保养管理强化使用过程监管加强培训与考核管理04医疗器械广告、宣传与培训规范Chapter广告发布审查及内容要求宣传资料真实性核查机制宣传资料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医疗器械的性能、功效、适用范围等信息。
宣传资料在发布前需经过核查,确保与注册或备案信息一致,不得含有误导性信息。
对于宣传资料中涉及的数据、图表等信息,必须提供可靠的来源和依据。
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0102030405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Chapter不良事件定义及分类标准不良事件定义分类标准监测网络建设和运行机制监测网络建设国家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网络,包括国家、省、市三级监测机构,各级监测机构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习课件•医疗器械概述•医疗器械法律法规体系•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制度•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经营与使用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办法•医疗器械进出口监管政策•总结与展望医疗器械概述医疗器械定义与分类医疗器械定义医疗器械是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缓解人类疾病、损伤或残疾的设备、器具、器材、材料或其他物品。
医疗器械分类根据风险程度,医疗器械可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其中三类医疗器械风险最高,监管最严格。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器械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行业规模产业链结构竞争格局医疗器械产业链包括原材料供应、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流通和应用服务等环节。
医疗器械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出创新产品。
030201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医疗器械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监管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举措。
保障公众健康严格的监管可以规范市场秩序,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加强医疗器械监管,有利于提高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和信誉,提升国际竞争力。
提升国际竞争力医疗器械监管重要性医疗器械法律法规体系03《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明确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许可条件、生产管理和监督检查要求,保障医疗器械质量安全。
01《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对医疗器械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活动进行全面规范,是医疗器械监管的基本法规。
02《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规定了医疗器械注册的程序、要求和监督管理措施,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
国家法律法规层面地方政府规章制度层面各省市医疗器械监管法规地方政府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的医疗器械监管相关法规。
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备案管理规定对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的备案程序、要求和管理措施进行规定。
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针对医疗器械使用环节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制定的相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