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系统集成与工程设计 第3章 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7.18 MB
- 文档页数:3
网络系统集成与综合布线教学设计前言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企业越来越需要完整的网络系统集成,而这项工作又必须从全局上考虑,并且进行综合布线。
所以,网络系统集成与综合布线成为了信息化时代的重要技术。
本文将从教学设计的角度,介绍网络系统集成与综合布线的教学。
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网络系统集成与综合布线的基本概念、技术以及网络系统集成与综合布线的维护与管理措施。
教学内容1. 网络系统集成的概念与原理教学内容包括网络系统集成的概念、网络系统基本原理、网络系统集成的步骤及应用实例,以及网络系统集成中常用的设备和软件的使用方法。
2. 综合布线的概念与原理教学内容包括综合布线的概念、综合布线的设计理论、综合布线的分类和综合布线系统结构的设计等。
3. 网络系统集成的维护与管理措施教学内容包括网络系统集成的维护与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常见故障处理方法、维护与管理中常用的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等。
教学方法1. 课堂教学通过讲解、演示、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网络系统集成与综合布线的基础知识和技术以及相关设备和软件的使用方法。
2. 实验教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际的网络系统集成和综合布线操作,让学生实践操作,掌握实际应用技巧和方法。
3. 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回答问题、实验操作、课后作业考核、期末考试等方式,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
总结网络系统集成与综合布线是现代企业必须面对的技术问题,也是未来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因此,教学设计被显得尤为必要。
通过系统的教学,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他们将来的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网络综合布线与系统集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网络系统集成与综合布线课程编号:1103042111学分及学时:2学分5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6学时)适用专业:网络工程开课学期:第五学期开课部门:计算机与互联网学院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工程考核要求:考试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网络系统集成与综合布线》,刘天华,孙阳,黄淑伟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综合布线与网络工程》来宾彭学杰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刘国林编著电子工业岀版社—、课程性质和任务网络系统集成和综合布线技术是网络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工程技术。
本课程主要学习了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的理论知识与方案实例。
从网络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互连设备、综合布线系统、局域网和广域网技术、网络安全、软件平台等内容出发,让学习者掌握系统集成与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方案、需求分析、设备选型、施工方案、测试方案、验收方案和预算方案等内容,并能按综合布线系统的详细设计规范指南进行具体方案的设计。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1.掌握网络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需求分析、设备选型。
2.熟练掌握综合布线中工作区布线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垂直布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的功能及布线方案。
3.安装、配置和维护网络布线工程,设计,施工,检验,维护等技能。
4.熟悉网络系统规划设计方案等相关技术文档的撰写。
二、课,毘学时分配章序课程内容(章题)学时一网络系统集成概述1二网络集成系统需求分析2三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3四网络系统集成中使用的主要设备2五网络系统集成主要设备的选型2六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2七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基础2八传输介质与传输特性2九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标准与设计6十综合布线施工8十一综合布线工程测试与验收4十二系统集成与综合布线工程监理1十三网络系统集成与综合布线典型案例1四、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由于该课程涉及网络系统集成与综合布线的知识,工程性较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要学好本课程,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课程标准课程名称: 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课程编号:课程类别: 职业能力课适用专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时: 90学分: 5.0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技能课程, 其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在网络建设中运用国家和国际规范、规程、标准, 进行设计、安装、测试验收的能力。
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信息工程制图、电工实训, 是以下课程:中小型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互联设备、服务器技术与应用、网络运维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等课程的学习基础。
通过学习, 学生应达到综合布线技术员职业资格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是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网络建设实施、网络建设管理二大工作任务领域而设置的, 包含了这二大任务领域中除网络互联设备、服务器外的所有工作任务, 是本专业课程体系中唯一的工程技术型课程。
本课程将以工作任务为逻辑主线(综合布线系统结构、系统设计、设备安装、项目管理岗位、工程监理岗位)来组织课程, 将完成工作任务必需的相关理论知识构建于项目之中, 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 训练职业能力, 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
在教学中, 根据校内外实训实习资源情况贯彻模拟网络工程项目(校内实训室)或承担真实网络工程(工程现场)的教学策略, 并根据工程情况设计教学过程。
工程项目完全按网络工程公司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来运作, 项目经理、技术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监理员等职位在学生中竟聘产生, 在工程中实现项目管理、材料管理和监理等管理方法, 学生从设计、施工、管理、测试和验收等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各环节得到了真刀真枪的锻炼, 在项目工程实践教学中除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外, 还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 突出了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本课程融合了综合布线技术员职业资格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实践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课程入门一.填空题(1)综合布线系统宜按七个子系统组成,即工作区、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进线间、管理。
(2)“3A”智能建筑是指大厦具有建筑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的特性。
(3)“线务员”是指从事通信线路维护和工程施工的人员。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
(4)我国现行的综合布线标准是《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GB 50311-2007)。
(5)配线子系统是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模块、信息插座模块至电信间配线设备(FD)的配线电缆和光缆、电信间的配线设备、设备缆线和跳线等组成的系统。
(6)综合布线系统应为开放式网络拓扑结构,应能支持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业务等信息的传递。
二.单项选择题(1)综合布线系统中直接与用户终端设备相连的子系统是A 。
A.工作区子系统B.配线子系统C.干线子系统D.管理(2)综合布线系统中用于连接两幢建筑物的子系统是D 。
A.管理子系统B.干线子系统C.设备间子系统D.建筑群子系统(3)综合布线系统中用于连接楼层配线间和设备间的子系统是 C 。
A.工作区子系统B.配线子系统C.干线子系统D.管理子系统(4)综合布线系统中用于连接工作区信息插座与楼层配线间的子系统是 B 。
A.工作区子系统B. 配线子系统C.干线子系统D.管理子系统二.多项选择题(1)综合布线系统是针对计算机与通信的配线系统而设计的,以下属于综合布线系统功能的是:ABCDEA.传输模拟与数字的语音B.传输电视会议与安全监视系统的信息C.传输数据D.传输传真、图形、图像资料E.传输建筑物安全报警与空调控制系统的信息(2)为综合布线系统制定的一系列标准的主要内容有:ABCDA.民用建筑线缆标准 B.民用建筑通信和空间标准C.民用建筑中有关通信接地标准 D.民用建筑通信管理标准三.思考题1.与传统的布线技术相比,综合布线系统具备哪些特点?综合布线系统具有以下六大特点:(详见教材3-4页)(1)兼容性(2)开放性(3)灵活性(4)可靠性(5)先进性(6)经济性2.综合布线标准制定的意义?答:综合布线标准不但限定了产品的规格、型号和质量,也为用户提供了一套明确的判断标准和质量测试方法,以确保技术的兼容性。
【网络系统集成】课程教学设计2010年9月26日1.【网络系统集成】课程整体教学设计1.1 管理信息课程名称:网络系统集成制定时间:2021.9课程代码:所属系部:计算机科学系制定人:批准人:1.2 根本信息学分:6 先修课:网络专业一、二年级所有课程学时:108 后续课:顶岗实习授课对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三年级学生1.3 课程性质和地位性质:本课程是针对网络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课程地位:本课程属于网络专业综合应用实践课。
经过与珠三角信息产业较兴旺地区假设干企业定期的调研,以及对本专业毕业生接收单位的意见调查,明确了数控岗位的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通过与专业教师交流和分析,确定网络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数学能力列本课程正是依此而设置,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将网络工程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对接,能在实际工作情景中合理利用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制定合理的网络工程实施方案,并具备一定的工程实施能力。
1.4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设计〔1〕学生应了解与识记的知识①系统集成的概念,网络系统集成的开展、目标和内容;②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网络系统集成结构;③工程的概念及特点、网络工程管理及内容、网络工程人员及职责;④完整的需求调查文档记录体系,如何撰写系统集成功能描述书;⑤网络系统集成规划的方法、步骤;⑥网络工程的本钱与效益估算,以及网络工程质量控制;⑦综合布线系统标准、设计等级与特点、设计步骤与要领;⑧UTP五类线测试不合格产生的原因,如何撰写工程文档报告;⑨电源保护与UPS的使用方法;⑩高速以太网技术,交换机的工作原理;⑽VLAN虚拟局域网的概念,第三层交换的原理与特点;⑿无线通信种类、无线通信技术与应用特点及平安性;⒀广域网通信的相关概念、技术与特点,广域网互连层次结构;⒁效劳器的概念,为什么需要效劳器,效劳器分类;⒂网络存储技术及数据备份、维护的方法;⒃网络平安弱点与对策,网络平安访问策略;⒄邮件系统工作原理,邮件平安的主要问题;⒅Web平安解决方案,如何防御网络病毒和保护网络边界;⒆电子政务的业务模型与信息流,电子政务CA的建立和管理;⒇什么是网络的性能和缩放性,如何进行网络系统性能测试。
综合布线技术工程电子教案第一章:综合布线技术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综合布线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分类。
3. 理解综合布线技术在现代通信网络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综合布线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组成:电缆、连接器、传输介质、传输设备等。
3. 综合布线系统的分类:对称电缆系统、非对称电缆系统、光纤系统等。
4. 综合布线技术在现代通信网络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1. 讲授综合布线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互动讨论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分类。
3. 案例分析综合布线技术在现代通信网络中的应用。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
2. 小组讨论。
3. 课后作业。
第二章: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教学目标:1. 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2. 学会综合布线系统的施工技术和工艺。
3. 了解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和验收方法。
教学内容:1.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原则:可靠性、灵活性、扩展性等。
2.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方法:分级设计、模块化设计等。
3. 综合布线系统的施工技术:电缆敷设、连接器安装、光纤熔接等。
4. 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和验收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2. 实操演示综合布线系统的施工技术。
3. 互动讨论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和验收方法。
教学评估:1. 实操考核。
2. 课堂问答。
3. 小组讨论。
第三章:综合布线系统的维护与管理教学目标:1. 了解综合布线系统的日常维护内容和方法。
2. 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的故障排查和修复技巧。
3. 学会综合布线系统的性能监测和管理。
教学内容:1. 综合布线系统的日常维护内容:设备检查、线路检查等。
2. 综合布线系统的故障排查方法:直观法、仪器测试法等。
3. 综合布线系统的修复技巧:电缆修复、连接器更换等。
4. 综合布线系统的性能监测和管理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综合布线系统的日常维护内容和方法。
2. 实操演示综合布线系统的故障排查和修复技巧。
《网络系统集成与综合布线》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学习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设计,施工,检验,维护综合布线的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针对智能大厦,小区,企业网络,工控网络,智能网络的布线项目进行专业的设计,施工,监理,检验,和维护.完成本级学习的学员将能够:·安装、配置和维护网络布线工程,设计,施工,检验,维护等技能·按照布线管理的需要区分,工作区布线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垂直布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管理和维护多种常见的网络布线介质的连接施工测试·设计、实施和维护局域网络,城域网络布线拓扑,布线图纸,档案.·监视网络布线运行并能排除简单故障·保证各种常用小型,大型布线网的正常运行二、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网络工程知识(一)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2,理解网络的分类形式。
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5种结构。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总线型、星型及网络设备的使用。
难点: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三)教学内容:1,计算机网络:网络概述;网络的主要功能。
2,计算机网络发展史:网络的发展;Internet的未来。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地理范围分类;按网络结构分类;按速率和带宽分类;按传输介质分类;按通信方式分类。
4,网络通信基本概念:信息、数据和信号;信道及信号分类;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数据通信过程中涉及的主要技术问题;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数据同步技术;数据交换技术。
5,网络通信设备。
第二章局域网工程系统(一)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局域网的拓扑结构、特点及主要功能;局域网的组成、虚拟局域网及局域网的模型;网络传输介质。
2,理解局域网的工作原理3,了解网线在不同网络环境中的制作及网卡的安装调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局域网的组成难点: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内容:1,局域网概述:局域网的主要特征与功能;拓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