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 格式:pptx
- 大小:3.99 MB
- 文档页数:7
课堂练习治州位置示意图、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图、中国地形图并结合地图册,要求找出云南的绝对位置、相对位置、地形特征以及气候特点。
图1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置示意图图2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图图3中国地形图总结:云南的绝对位置:东经97°31'至106°11';北纬21°8'至29°15'之间。
相对位置:处于中国西南地区。
气候特征:云南位于季风气候区,位于季风气候区,这里的年降水量不稳定,季节分配也不均匀。
为了缓解这种用水矛盾,当地的居民修筑沟渠,降水引入各家的梯田;地形地势特征:云南省地处我国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过渡阶段,地形单元以第二级阶梯的云贵高原为主,除此之外还包括横断山脉、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所以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势起伏大,海拔落差大。
从滇西北的迪庆、丽江,经大理、楚雄,到滇南的版纳、红河、,海拔是逐渐降低的,形成了滇西北高海拔地区全年无夏的寒温带、寒带气候类型;滇南低海拔地区小组合作学习;回答:绝对位置是东经97°31'至106°11'。
北纬21°8'至29°15'之间。
回答:相对位置是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地区。
回答:云南属于季风气候区,有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回答:云南的地形是西北高,南部低。
学生认真听讲、思考、做笔记。
让学生自行阅读地图册,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分析云南的地形气候特点,使学生明白自然地理环境对城乡景观的影响,培养理性思维能力。
槽越宽。
云南哈尼族的分水制度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图4 分水木刻四、云南哈尼族的景观特色探究三:地域文化会影响城乡建设,下面看一则视频,认识云南红河的城乡景观以及“森林、村寨、梯田、河流”这四种要素的完美结合。
图5 四素同构原理图总结:水系的四素同构,是云南哈尼族生态农耕文明的完美体现,山顶是森林,能够涵养水源,在为山胸的村寨提供生活用水的同时,也为村寨下方的水田提供了灌溉用水,水流顺山而下,在低地的河谷汇聚成河流,河水蒸发成云雾,再将水汽送回森林之中。
〖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之小船创作一、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化景观1.地域文化: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经过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创造的,具有显著特色的文化。
2.地域文化的特点:具有地域性,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地域文化景观: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和文化背景下,形成并留存至今的文化景观,是人类历史的记录和文化传承的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二、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体现1.村落景观:依据当地条件的不同,村民从事种植业、畜牧业或渔业等不同的生产活动,乡村可分别形成农村、牧村、渔村等村落类型,进而形成不同的村落景观。
2.房屋建筑景观:传统民居的形成既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受乡村传统地域文化影响。
3.土地利用景观:由于不同的地域文化和生产方式,同类生产活动会表现出各具特色的土地利用景观。
三、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体现1.地域文化与城市空间布局(1)欧洲发展历史悠久,城市空间布局表现为城市中心为古老的教堂、城堡等,城市中心区外围为后建起的高层建筑。
(2)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具有多元的地域文化,大城市中心多是摩天大楼,从中心区向外,建筑物高度大幅下降,郊区建筑物高度很低。
(3)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城市讲究左右对称、规矩和等级。
2.地域文化与建筑风格(1)中国传统建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建筑物的对称布局和自然的协调,建筑材料多以木质结构为主。
(2)西方建筑强调本身的雕塑美,使用较多的几何形体,建筑材料多以石材为主。
(3)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是长期的。
一、判断题1.俗语所云“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明文化具有地域性。
( )2.土楼这种民居建筑方式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族风情。
( )3.我国江南城镇的粉墙黛瓦,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黄橙交织,可以防止海风对木制房屋的侵蚀。
( )4.我国古代都城强调城廓方正、对称,宫城居中是为了突出以君主为中心的思想。
( )5.北京老城的四合院建筑上严格遵循法制。
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目标与素养1.通过观赏图片,结合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特点及影响,理解城乡景观的内涵,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达到水平1、2的要求。
2.结合实例,理解不同区域地域文化的差异及成因,理解不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达到水平2的要求。
3.调查当地城乡景观和地域文化,探寻当地特色文化景观蕴含的地域文化,评价其开发利用情况,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达到水平2的要求。
4.通过学习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达到水平3的要求。
情境与问题我国历史悠久,自然地理条件复杂,民族众多,生活习惯差异很大,经济发展及人口分布也很不平衡,全国各地的传统民居建筑形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
其中不仅蕴含着古人营造活动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还包含了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相适宜的营造观念及多种文化交融所形成的地域特征,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宝贵遗产。
读“邮票上的中国民居”图,你能说出图中特色民居分别分布在哪里,反映了怎样的地域文化吗?过程与方法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2018年8月7日,第四批《苏州园林名录》正式公布,随着端本园、全晋会馆、墨客园等18座园林入选,苏州园林总数达到108座,苏州由“园林之城”正式成为“百园之城”。
通过旅游宣传片、VR(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体验苏州古典园林“多方胜景,咫尺山林”的独特魅力,并引导学生思考苏州园林的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
【板书】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看图、思考、讨论。
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习新课【板书】一、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内涵【教师】边展示课件边讲解。
【板书】1.地域文化指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成长起来、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一定地域内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地域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它是一个地方独特的文化资源,更是文化建设创新的主要源泉。
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一、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内涵1.地域文化的内涵:地域文化内容指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成长起来、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含义是一定地域内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意义是一个地方独特的文化资源,更是文化建设创新的主要源泉特点是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内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2.城乡景观的内涵:(1)城乡景观的含义:是人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其外部形态和组合类型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价值观、审美观。
3.地域文化与城乡建设的关系: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1.体现:影响方面表现民居特色民居建筑适应自然地理环境,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城市格局中国皇权至上,以宫殿为中心欧洲围绕教堂、市政厅、城市广场布局,高层建筑在城市外围美国围绕摩天大楼布局,外围建筑高度逐渐下降建筑风格中国砖墙木梁架结构、斗拱飞檐、雕梁画栋西方柱廊、尖塔、喷泉、雕塑2.地域文化的保护途径:将传统的、民族的文化特征融入现代建筑之中,协调好老城区与新城区的发展关系,促成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和谐。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地域文化是一个地方独特的文化资源。
(√)2.不同纬度之间,不同海拔之间,城乡景观存在普遍共性。
(×)3.地域文化的形成只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4.不同区域往往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
(√)5.哈尼梯田体现了人地和谐的理念。
(√)曲阜高铁站最先迎接旅客的是采用汉代宫殿建筑风格建设的高铁车站及车站广场上高达30米的孔子像和“六艺”浮雕,还有在广场灯柱上篆刻的《论语》经典语句。
曲阜高铁站如此设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曲阜是孔子的故乡,是儒学发祥地, 这样建设可使京沪高铁曲阜站的建筑与曲阜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风貌协调统一,体现其地域文化特色。
课时46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1.地域文化(1)内涵: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的物质方面的和非物质方面的文化。
(2)景观:相对固定在地表的实体要素,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也称文化景观,是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印记,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结果。
(3)城乡景观:是在城镇和乡村里以人文景观为主的地理景观,包括聚落整体和聚落内的建筑、道路等,往往可以体现出地域文化。
2.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1)乡村聚落空间格局能反映地域文化:江西婺源月亮湾的空间格局是“宅高田低”,能够体现人们顺应自然、趋利避害的人地和谐理念。
(2)乡村民居建筑形式能反映乡村的制度和价值观:乡村景观能够体现当地人们的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追求等。
如我国南方传统土楼,对内适宜聚族而居,对外则可以共御外敌,体现了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
3.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1)一些城镇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会有自己的色调、色彩。
景观色调、色彩文化内涵我国江南城镇的粉墙黛瓦粉墙黛瓦散布于青山绿水中,低调而又淡雅,与秀美山川相辉映。
白色的墙可增加室外采光条件、弥补多云少光的环境追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精神,人与自然的和谐智利瓦尔帕莱索老城区住房的颜色五彩缤纷该城市为港口城市,修船工将修船剩下的油漆调为各种颜色涂在自家的房子上,可以防止海风对木制房屋的侵蚀反映了当地发达海外商贸活动的生产特点和节约、简朴的风俗习惯(2)城镇中的各种建筑,反映了某种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如北京老城的四合院具有鲜明的古都特点——建筑上遵循严格的礼制。
(3)城镇的空间格局,能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如我国古代都城建设突出以君主为中心的思想,强调城郭方正、对称,宫城居中。
思考中国的古城墙、欧洲的古城堡体现了当时什么样的地域文化特征?答案封闭性、防御性。
1.地域文化对乡村景观的影响(1)体现人地和谐观念(2)体现当地人们的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追求等(3)传统民居与环境的关系传统民居是人们在适应和改造大自然的漫长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与当地的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举例如下:民居特点反映的环境特点黄土高原窑洞冬暖夏凉,节省建筑材料冬季寒冷,夏季高温,降水较少,黄土直立北方民居屋顶较平,门窗少且小,墙较厚冬季寒冷,降水较少新疆平顶屋屋顶平,墙厚窗小气候干燥,多风沙,太阳辐射强蒙古包便于拆卸、架设和搬运冬季寒冷,草地广阔,居民以游牧生活为主江南民居屋顶倾斜(降水较多,便于排水),门窗多且大,墙较薄,便于通风散热湿热云南傣族竹楼通风散热,防潮和防虫湿热,爬行动物、虫类多青藏高原碉楼平顶,门窗少,墙厚高寒,光照强东南亚民居屋顶倾斜,门窗多且大,多木桩支撑,且密集排列(类似于我国的吊脚楼),具有通风散热、防潮的优点湿热,河流密布,多沼泽因纽特人冰屋防寒保暖,节省建筑材料终年寒冷2.地域文化在城镇建筑上的体现城市建筑表现原因建筑格局美国城市市中心区摩天大楼高耸入云,四周建筑物错落其间城市发展历史短,受移民影响大,经济发展快欧洲城市市中心区一般很少建现代化高楼大厦,高大楼群聚集的情况更为少见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格局与主体建筑风格已经形成建筑物风貌杭州将城市有组织地融入自然环境之中的“山水风光城市”受“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北京皇宫建筑群雄踞城市中心,其他重要建筑物则沿城市中轴线排列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华盛顿国会大厦居于高处体现了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建筑结构中国围墙是中国建筑的主要景观,中国园林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引而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窄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封闭性西方美国建筑绝少有围墙,西方园林强调整齐划一、直率敞朗、和盘托出西方文化以外向、开放著称(2022·湖南地理)舞龙、赛龙舟、武术等传统民间体育活动经申报批准后,方可列入各级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体育非遗”)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