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卧位与安全
- 格式:ppt
- 大小:3.09 MB
- 文档页数:16
基础护理学舒适卧位与安全舒适卧位是指通过合理的姿势安排和护理操作,让患者在卧床休息的过程中保持舒适的状态。
舒适卧位可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呼吸、排泄、消化等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减少身体不适和痛苦感。
首先,在舒适卧位护理中,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卧姿。
例如,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以采用半卧位或坐卧位,有助于扩大胸腔容积,促进肺部气体交换。
对于输尿管导管置入术后的患者,可以采用仰卧位,减少腹部的压迫,防止导管的意外脱落。
其次,在舒适卧位护理中,护士还需要给予患者相应的支撑和缓冲,避免身体部位之间的压迫和摩擦。
例如,对于长时间卧床的患者,护士可以使用软垫或橡胶圈垫在压力点上,减少对皮肤的损伤。
对于瘫痪患者,护士可以使用特殊的床垫或枕头,改变压力分布,预防褥疮的发生。
此外,在舒适卧位护理中,护士还需要进行适当的翻身和被褥整理,保持床铺的干净和整洁。
翻身是指将长时间卧床的患者从一个体位转换到另一个体位,既能保持患者的舒适感,又可以预防压疮和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
被褥整理是指将床单、枕套、毛毯、被褥等进行调整和翻折,保持干净整洁的床上用品。
另外,安全是基础护理学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护理环境和护理服务,预防和避免患者发生意外伤害和感染。
在护理实践中,护士需要遵守各种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技能,如正确使用护理设备、正确处理医疗废物、正确洗手等。
此外,护士还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所使用的护理设备,确保其正常和安全运行。
在护理环境中,护士还需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总结起来,舒适卧位和安全是基础护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舒适卧位可以使患者在卧床休息时保持舒适的状态,促进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安全是保证患者在护理过程中不受伤害的重要保证。
护士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姿势安排和支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技能,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同时,护士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单选题1、休克患者的体位应取A.中凹位B.头低足高位C.侧卧位D.半坐卧位正确答案:A2、脊髓腔穿刺术后的患者,应取A.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B.头高脚低位C.半卧位D.去枕平卧6h正确答案:D3、脊髓腔穿刺后患者去枕平卧的目的是A.防止血压下降引起休克B.防止脑缺血C.防止脑压降低引起头痛D.利于脑部血液循环正确答案:C4、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患者采取强迫坐位的目的是A.保证安全B.减轻痛苦C.配合治疗D.减少体力消耗正确答案:B5、休克患者采取中凹卧位的目的是A.便于抢救患者B.减低脑压避免头痛C.改善末梢循环D.有利于下肢静脉血回流,改善呼吸正确答案:D6、全麻未清醒患者的卧位应选择A.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B.头高脚低位C.半卧位D.去枕平卧6~8h正确答案:A7、全麻尚未清醒的患者回病室后,采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的目的是A.有利于脑部血液循环B.为了减低颅内压C.使患者舒适D.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正确答案:D8、半坐卧位的目的不包括A.利于引流B.利于呼吸C.利于循环D.利于排尿正确答案:D9、急性腹膜炎术后取半坐卧位的主要目的是A.利于呼吸运动B.减轻腹部伤口处缝合处张力C.减轻疼痛D.利于腹腔引流,使感染局限化正确答案:D10、颈部手术后患者取半坐卧位的主要目的是A.减少局部出血B.减少静脉回流C.减轻肺部淤血D.防止炎症扩散正确答案:A11、左心衰竭患者取端坐位的主要目的是A.使膈肌下降,减轻对心肺压迫B.使胸腔扩大,肺活量增加C.减少下肢静脉血回流,减轻心脏负担D.减轻水肿,改善肺循环正确答案:C12、李某,男,左侧股骨头坏死,医嘱次日上午在全麻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请问护士应给该患者术后准备的卧位是A.平卧位B.去枕平卧位C.半坐卧位D.侧卧位正确答案:B13、张女士,65岁,患有糖尿病史30年,血糖控制时好时坏。
患者入院时呼吸深大、昏迷,给予患者去枕仰卧,其目的是A.防止脑压过低B.预防脑压过高C.预防脑细胞缺氧D.预防呼吸道并发症正确答案:D14、患者女,28岁,停经40天,下腹隐痛2天,加重1天入院。
1. 卧位2. 主动卧位3. 被动卧位4. 被迫卧位【A1型题】5. 腰穿后6小时内去枕平卧的目的 ( )A. 预防颅内压升高B. 预防颅内压降低6. 采取中凹卧位时,应给予 ( )A. 头胸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B. 头胸抬高20-30°,下肢抬高20-30°C. 头胸抬高30-40°,下肢抬高40-50°D. 头胸抬高40-50°,下肢抬高20-30°E. 头胸抬高50-60°,下肢抬高20-30°7. 采取半坐卧位时 ,床头应抬高 ( )A. 10-15°B. 15-30°C. 20-40°D. 30-50°E. 45-65°8.取半卧位的目的不包括 ( )A. 预防颅内压降低B. 减轻局部缺血C. 减轻伤口缝合处张力D. 减轻呼吸困难E. 减少静脉回心血量9. 半卧位不适于下列的哪些病人 ( )A. 急性左心衰B. 肺部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10. 胃切除术后的病人取半卧位的目的 ( )A. 预防腹膜粘连B. 减少局部缺血C. 减轻切口缝合处张力D. 减轻肺部淤血E. 减少静脉血液回流量11. 甲状腺瘤切除术后 ,取半卧位的目的主要是 ( )A. 预防颅内压降低B. 减轻局部出血C. 减轻疼痛D. 减轻呼吸困难E. 减少静脉回心血量12. 采取头低足高位时,床位应抬高 ( )A. 5-10cmB. 10-15cmC. 15-30cmD. 20-35cmE. 30-45cm13. 产妇胎膜早破时,采取头低足高位目的是防止 ( )A. 脐带脱出B. 减少局部缺血14. 截石位适于下列那种情况 ( )A. 产妇分娩B. 脊柱手术C. 心包积液D. 灌肠E. 休克病人15. 两位护士协助病人翻身的方法中下列哪项不妥 ( )A. 两护士站在病人同一侧B. 病人仰卧,两臂放于腹部,两腿屈膝C. 两人同时将病人抬起移近自己D. 分别托住病人的头、肩、臀、膝部E. 轻推病人使其转向对侧16. 为患者翻身时,不对的是 ( )A. 颅脑手术后,一般是卧于健侧或平卧B. 颅骨牵引时,先放松再翻身C. 伤口较大的患者,翻身后将患处放于适当位置D. 两人协助翻身动作要协调E. 不可拖拉患者,一面擦破皮肤17. 用于限制病人坐起的约束方法是 ( )A. 约束手腕B. 约束踝部18. 以下哪种病人需要使用保护具 ( )A. 休克病人B. 腹痛病人C. 体温过低病人D. 咯血病人E. 谵妄病人19. 儿科病房为防止幼儿坠床,宜用 ( )A. 家属陪护B. 加床栏保护C. 约束肩布D. 约束手腕和踝部E. 注射镇静剂20. 使用约束带错误的是 ( )A. 先用棉垫包裹手腕或踝部B. 用宽绷带打成活结C. 松紧应适宜D. 定时放松E. 注意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颜色21. 病人王某脊髓腔穿刺术后回到病房,护士给予去枕仰卧位,此卧位预防 ( )22. 病人高某因过敏性休克入院,护士应立即给病人何种卧位 ( )A. 去枕仰卧位B. 屈膝仰卧位C. 头低足高位D. 中凹卧位E. 半坐卧位23. 病人刘某,45岁,车祸至第五颈椎骨折,行颅骨牵引治疗,护士应使其采取的体位是 ( )A. 俯卧位B. 去枕仰卧位C. 侧卧位D. 头高足低位E. 头低足高位(24~26题共用题干):患者王某,因车祸造成颅骨骨折,需行颅骨牵引。
tp1.患者,23岁,男性,因腹泻入院,诊断为阿米巴痢疾。
为该患者灌肠时应采取的卧位是A.膝胸卧位B.左侧卧位C.右侧卧位D.俯卧位E.仰卧位【答案】:C【解析】:考查常用卧位,阿米巴痢疾病变多在回盲部,采取右侧卧位,以提高治疗效果。
2.病人李某,胃大部切除术后采取半卧位的目的是A.减少静脉回流血量B.利于腹腔引流,使炎症局限C.减少术后出血D.防止呕吐E.减轻伤口缝合处的张力【答案】:E【解析】:考查常用卧位,胃大部切除术后采用半坐卧位可以是腹部松弛,减轻伤口缝合处的张力,有利于伤口恢复。
3.病人男性,39岁,因车祸致脾破裂急诊入院.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60/40mmHg.护士应为病人安置A.去枕平卧位B.中凹卧位C.头低脚高位D.半坐卧位E.平卧位【答案】:B【解析】:考查常用卧位,根据病情,为防止患者发生休克,护士应为病人安置中凹卧位,其要求是抬高头胸部10°~20°,抬高下肢20°~30°,头胸部抬高,有利于保持呼吸通畅,改善缺氧;下肢抬高,有利于静脉回流,增加心排出量,缓解休克症状.4.病人男性,56岁,甲状腺手术后,该病人取半坐卧位的目的是A.减少局部出血B.使感染局限化C.减少静脉回流量D.有利于呼吸E.减轻伤口缝合处的张力【答案】:A【解析】:考查常用卧位。
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病人,采用半坐卧位,可减少局部出血。
5.胡某,男,70岁,反复咳嗽、咳痰十余年,近3年来劳累后心悸、气促。
入院时发绀明显、呼吸困难,应取A.仰卧位B.侧卧位C.头高足低位D.端坐位E.膝胸位【答案】:D【解析】:考查常用卧位。
患者发绀明显、呼吸困难、心力衰竭,应采取端坐位。
6.孕妇,产前检查胎儿臀位,为矫正胎位,护士指导其选用的是A.头低脚高位B.截石位C.侧卧位D.膝胸卧位E.俯卧位【答案】:D【解析】:考查常用卧位。
为纠正胎位,应采取膝胸卧位。
7.病人女性,44岁,双脚脚趾及脚背不慎烫伤,可考虑为其选用的保护具是A.床档B.支被架C.肩部约束带D.膝部约束带E.踝部约束带【答案】:B【解析】:考查保护具的使用方法。
卧位和安全的护理一、卧位的分类1.主动卧位病人自主采取的卧位。
2.被动卧位病人自身无改变卧位的能力,躺在被安置的卧位,如昏迷、极度衰弱、瘫痪等病人。
3.被迫卧位病人意识清晰,有改变卧位的能力,由于疾病、治疗的原因,被迫采取的卧位,如支气管哮喘病人发作时,因呼吸困难而采取端坐卧位。
二、常见卧位仰卧位1.去枕仰卧位2.中凹卧位3.屈膝仰卧位1.去枕仰卧位适用范围:①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病人,用于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所引起的窒息或肺部并发症;②椎管麻醉或腰椎穿刺术后6~8小时的病人,用于防止颅内压降低所引起的头痛。
因为穿刺后,脑脊液可自穿刺点漏出至脊膜腔外,造成颅内压降低,牵张颅内静脉窦和脑膜等组织,引起头痛。
2.中凹卧位:用于休克患者。
1)要求:病人头胸抬高10°~20°角,下肢抬高20°~30°角。
2)适用范围:休克病人。
头胸部抬高,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下肢抬高,利于静脉回流,增加心排血量,缓解休克症状。
3.屈膝仰卧位:用于导尿术或会阴冲洗、腹部检查者。
侧卧位病人侧卧,两臂屈肘,下腿伸直,上腿弯曲。
适用范围1)灌肠、肛门检查,配合胃镜、肠镜检查。
2)臀部肌内注射(下腿弯曲,上腿伸直)。
3)预防压疮:与仰卧位交替以减少局部受压时间。
半坐卧位床头支架呈30°~50°角适用范围1)心肺疾患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
原因:①在重力作用下,膈肌下降,胸腔容量加大,且腹腔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减轻,增加肺活量;②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回心血量减少,减轻肺部淤血和心脏负担,改善呼吸困难。
2)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
原因:①腹腔渗出液可流入盆腔,使感染局限化;②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
3)腹部手术后病人。
原因: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缓解疼痛,利于伤口愈合。
4)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病人。
原因:减少局部出血。
5)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