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PT讲稿
- 格式:ppt
- 大小:6.30 MB
- 文档页数:14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PTCD 以往胆管引流需依靠幵腹手术完成,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PTCD)是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近年来,由于高分辨率实时超声仪的应用和导管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可以在不依于胆管X线造影的先决条件下直接完成。
【目的】1.引流胆汁,降低黄疸,改善肝功能。
2.术前胆道减压或姑息性引流。
3.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道引流,控制感染。
4.为胆道支架植入建立良好的通道。
【适应证】凡胆管梗阻导致胆汁淤积并且不能手术或不宜马上手术者,均适于PTCD治疗,主要适应证为:1 .临床上各种良性或恶性病变引起梗阻性黄疸,肝内胆管直径在4mm以上需要术前胆道减压或姑息性胆道引流者。
2.胆道梗阻合并化脓性胆管炎,尤其是高龄和休克等危重病人,须紧急胆道减压引流者。
3.超声检测肝内胆管直径4mm左右,但肝门区胆管直径大于10mm,且细针诊断性胆管穿刺抽出混浊或脓性胆汁也应置管引流。
【禁忌证】1 .绝对禁忌证很少。
2.相对禁忌证(1)有严重出血倾向及全身衰竭者。
(2)有大量肝前腹水者。
(3)不能配合穿刺者。
【器具】1.穿刺针17G或18G,长20cm,针尖呈斜面带有针芯。
2.导丝直径,长40〜60cm,前端柔软呈J形。
3.引流管7〜9F,前端卷曲成猪尾状,有侧孔。
4.扩张管特氟隆制,6〜8F,长10〜15cm。
5.套管针可选17G或18G穿刺针,紧套于针外壁的导管为聚乙烯或四氟乙烯薄壁导管,长度与穿刺针相同,管尖呈锥形,前端可卷曲成猪尾,有侧孔。
【术前准备】1.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
2.黄疸严重者术前3d幵始肌注维生素K,术前2d静脉滴注胆道排泄性抗生素。
3.术前禁食8〜12h,术前半h肌注阿托品,地西泮10mg,术前测血压、心率。
4.应详细了解患者病情,结合超声检查资料选择相应穿刺部位及进针路径。
5.术前应向病人做必要的解释,如病人情绪紧张可用小剂量镇静剂,根据操作需要及可能,教会患者如何配合穿刺。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是一种简便的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技术,主要用于治疗患有急性胆囊炎而手术风险很高的危重和老年患者,对低位胆道梗阻患者也可达到胆道引流的作用。
【目的】1. 胆囊引流减压,控制感染。
2. 对低位梗阻患者引流胆汁,降低黄疸,改善肝功能。
【适应证】PTGD是结石性或非结石性胆囊炎、胆管炎、胆道梗阻的方便减压方法。
1.急性胆囊炎病人症状危重或年老体衰,或合并有心、肾、肝等脏器疾病,不能耐受外科手术者。
2.胆总管下端梗阻胰头癌、胆管癌或结石嵌顿引起胆总管梗阻合并胆囊肿大者,尤其是做经皮经肝胆管插管引流失败而病情危重者。
3.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石症并发急性胆管炎患者,肝内胆管扩张并不明显而胆囊显著肿大者,用超声引导作胆囊引流比PTCD 要简单容易而效果相同。
4.妊娠期急性胆囊炎有效地减轻症状,待产后行胆囊切除。
【禁忌证】1.有凝血功能障碍者。
2.全身衰竭者不能耐受经皮经肝穿刺者。
3.有大量腹水者。
4.胆囊充满结石或无结石但胆囊腔过小者。
5.由于胃肠气体、肋骨干扰或患者过于肥胖导致胆囊显示不清者。
6.无安全穿刺路径者。
【器具】同PTCD。
【术前准备】1.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
2.积极纠正严重的内科合并症。
3.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0.5mg,地西泮10mg,术前测血压、心率。
4.急性化脓性胆囊炎通常伴有高热、脱水症状,术前应快速静脉滴注加有抗生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液体,如有低血压应予以纠正,注意防止DIC的发生。
5.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操作方法】1.穿刺前先用普通探头扫查胆囊,选择最佳穿刺点和穿刺路径,原则上选择经肝脏胆囊床进入胆囊。
然而解剖学上的胆囊床超声难以判别,一般可选择体部的中心或近颈部的体部作为穿刺部位。
2.常规消毒铺巾,局麻,超声引导采用套管针法或Seldinger方法完成穿刺置管引流。
(1)套管针法:超声引导下将套管针刺入胆囊,见胆汁后,然后向前推套管,放入合适位置后将穿刺针拔出,最后将引流管外露端缝合固定于皮肤。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PTCD)以往胆管引流需依靠开腹手术完成,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PTCD)是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近年来,由于高分辨率实时超声仪的应用和导管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可以在不依于胆管X线造影的先决条件下直接完成。
【目的】1.引流胆汁,降低黄疸,改善肝功能。
2.术前胆道减压或姑息性引流。
3.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道引流,控制感染。
4.为胆道支架植入建立良好的通道。
【适应证】凡胆管梗阻导致胆汁淤积并且不能手术或不宜马上手术者,均适于PTCD治疗,主要适应证为:1.临床上各种良性或恶性病变引起梗阻性黄疸,肝内胆管直径在4mm 以上需要术前胆道减压或姑息性胆道引流者。
2.胆道梗阻合并化脓性胆管炎,尤其是高龄和休克等危重病人,须紧急胆道减压引流者。
3.超声检测肝内胆管直径4mm左右,但肝门区胆管直径大于10mm,且细针诊断性胆管穿刺抽出混浊或脓性胆汁也应置管引流。
【禁忌证】1.绝对禁忌证很少。
2.相对禁忌证(1)有严重出血倾向及全身衰竭者。
(2)有大量肝前腹水者。
(3)不能配合穿刺者。
【器具】1.穿刺针 17G或18G,长20cm,针尖呈斜面带有针芯。
2.导丝直径0.035in,长40~60cm,前端柔软呈J形。
3.引流管7~9F,前端卷曲成猪尾状,有侧孔。
4.扩张管特氟隆制,6~8F,长10~15cm。
5.套管针可选17G或18G穿刺针,紧套于针外壁的导管为聚乙烯或四氟乙烯薄壁导管,长度与穿刺针相同,管尖呈锥形,前端可卷曲成猪尾,有侧孔。
【术前准备】1.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
2.黄疸严重者术前3d开始肌注维生素K,术前2d静脉滴注胆道排泄性抗生素。
3.术前禁食8~12h,术前半h肌注阿托品0.5mg,地西泮10mg,术前测血压、心率。
4.应详细了解患者病情,结合超声检查资料选择相应穿刺部位及进针路径。
5.术前应向病人做必要的解释,如病人情绪紧张可用小剂量镇静剂,根据操作需要及可能,教会患者如何配合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