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化能力建设题库及答案--(2014)

信息化能力建设题库及答案--(2014)

信息化能力建设题库及答案--(2014)
信息化能力建设题库及答案--(2014)

2014年

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试题及答案1.单选题

1.()什么分析法是对具有复杂联系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数量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

A. 多指标综合分析法

B. 信息化综合指示法

C. 投入产出

D. 综合产业力度法

2.应设立()部门产值,第二信息部门等指标

A. 第一信息

B. 第二信息

C. 第三信息

D. 第四信息

3.信息化建设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社会信息结构()等各个方法

A. 信息建设

B. 信息量

C. 信息技术

D. 信息人才

4.信息化指数是反映()的总指标

A. 信息装备率

B. 通信主体水平

C. 信息系数

D. 社会经济信息化

5.信息产业分为()部门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信息社会指标分为()大类

A. 5

B. 6

C. 3

D. 2

7.管理大师鲁克说过:()这句话强调评价了对管理的重要性。

A. 信息博伦

B. 信息化能力的评价

C. 无法度量就无法管理

D. 信息化黑箱

8.信息经济核算法是由()经济学家马克卢普提出的。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日本

9.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的基本内容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A. 教育信息化

B. 信息化建设

C. 电子商务

D. 专业技术

10.目前我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依靠国家高校“数字校园”中小学“校校通”()和现代远程教育四个工程

A. 区域网

B. 广域网

C. 城域网

D. 互联网

11.在信息化指法中“通信主体水平”用字母()表示

A. Q

B. P

C. E

D. U

12.网络及其安全技术是电子政务实施的首要技术电子政务网络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A. 内网专网外网

B. 内网互联网外网

C. 互联网内网因特网

D. 专网互联网因特网

13.教育信息化主要指在教育系统留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

A. 教学艺术

B. 教学技能

C. 教学手段

D. 教学策略

14.信息化能力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A. 投入和产出

B. 硬件和软件

C. 动态和静态

D. 劳动投入量

15.从技术手段和技术坏境而言商业信息化包含了()

A. 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

B. 电子化合理化信息化智能化

C. 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合理化

D. 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合理化

16.信息产业的重要特征是(???)

A. 高风险型产业

B. 知识智力密集型产业

C. 高回报型产业

D. 搞创新型产业

17.市场恒古不变的主题是()

A. 降低成本

B. 增加成本

C. 扩大市场

D. 缩小市场

18.()是文化结构的重要内容,对文化结构的变动有直接的影响

A. 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

B. 基础科学的发展

C. 文化教育水平

D. 历史文化观念

19.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搜集、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应用等各种技术的总和,包括哪两方面(??)

A. 生产和加工

B. 加工和应用

C. 生产和应用

D. 生产和使用

20.资源配置手段最主要的是()

A. 科技

B. 市场

C. 成本

D. 利益

21.多元分析法又称()

A. 数据统计分析法

B. 量变、质变分析法

C. 多变量统计分析法

D. 内在联系分析法

22.专家调查法的常见种类()

A. 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比较法、推理法

B. 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交叉影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

C. 法尔菲法、交叉影响分析法、比较法、推理法

D. 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比较法、层次分析法

23.信息资源供需变化的指示器是()

A. 科技

B. 市场

C. 成本

D. 价格

24.信息分析的作用()

A. 为科学决策服务、为研究服务、未开发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

B. 为科学决策服务、为研究服务、为经济杆杆服务

C. 为科学决策服务、未开发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为保护环境服务

D. 为科学决策服务、为开发服务、为保护经济增长服务

25.信息分析的特点是()

A. 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推象性、近似性、局限性

B. 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近似性、局限性

C. 针对性、交流性、具体性、近似性、局限性

D. 针对性、交流性、透明性、近似性、局限性

26.完全竞争的市场具备的特点()

A. 自由的市场、小规模的经济主体、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B. 自由的市场、大规模的经济主体、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C. 自由的市场、大规模的经济主体、不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D. 自由的市场、小规模的经济主体、不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27.常用的信息展示方法主要有()

A. 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直观传播报道、网络发布

B. 文字报道、网络传播、口头报道、新闻发布会

C. 文字报道、网络传播、直观传播、电话通报

D. 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网络传播、记者招待会

28.以下不是信息资源配置模式的是()

A. 信息资源的时间矢量配置

B. 信息资源的空间矢量配置

C. 信息资源的品种类型配置

D. 信息资源的科学技术配置

29.信息分析的本质()

A. 扩大生产规模

B. 增加人民收入

C. 为领导提供决策

D. 满足用户的信息要求

30.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条件归纳起来不外乎为()

A. 客观因素

B. 主观因素

C. 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D. 政治背景

31.()在改进信息资源共享效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A. 资源配置

B. 资源共享

C. 资源利用

D. 资源补给

32.逻辑的思维法包括()

A. 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推理法

B. 比较法、分析法、推理法、处理法

C. 比较法、分析法、外推法、综合法

D. 推理法、因果法、分析法、综合法

33.信息收集是信息分析的:()

A. 基础

B. 唯一途径

C. 根本方法

D. 结果

34.以下不是时间成本包括的内容的是()

A. 用户的搜寻成本

B. 用户的购买成本

C. 用户的等待成本

D. 用户的利用成本

35.信息组织是一种普遍的()是一切事物有条不紊运行的前提

A. 历史活动

B. 政治活动

C. 社会活动

D. 人文活动

36.衡量检索系统检索效果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是()

A. 查全率和查准率

B. 收录范围

C. 输出格式

D. 输入格式

37.()是指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在运作过程中对其他组织或个人产生附带的成本或收益

A. 外部效应

B. 信息作为公共物品

C. 信息市场的垄断性

D. 内部效应

38.以下不是并行爬行的模式的是()

A. 独立型

B. 集体型

C. 动态分配型

D. 静态分配型

39.并行爬行面临的问题有()

A. 节省爬行时间

B. 分散网络负担

C. 减少网络负担

D. 增加网络负担

40.以下不是政府干预的表现形式的是()

A. 基于外部效应的政府干预

B. 基于公共物品属性的政府干预

C. 基于垄断性的政府干预

D. 基于内部效应的政府干预

41.以下不是并行爬行的优势的是()

A. 节省爬行时间

B. 分散网络负担

C. 减少网络负担

D. 增加网络负担

42.不是信息检索类型新分类的是()

A. 文献检索

B. 文本检索

C. 数值检索

D. 音/视频检索

43.在竞争环境分析中,()是一种重要信息分析能力。

A. 环境扫描

B. 谈判能力

C. 产品服务

D. 产品代替

44.信息检索的主要形式是()

A. 文献检索

B. 数据检索

C. 事实检索

D. 概念检索

45.常见的语用信息组织方法有()

A. 字序组织法

B. 逻辑组织法

C. 代码组织法

D. 概率组织法

46.()的关键是用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来描述每个模块内部的执行过程。

A. 代码设计

B. 数据库设计

C. 输入输出设计

D. 处理过程设计

47.常见的语义信息组织方法有()

A. 字序组织法

B. 逻辑组织法

C. 代码组织法

D. 概率组织法

48.常见的语法信息组织方法有()

A. 字序组织法

B. 逻辑组织法

C. 分类组织法

D. 概率组织法

49.信息产业组织结构的内容包括哪三方面内容()

A. 微观、中观、宏观

B. 微观、超宏观、中观

C. 亚宏观、微观、中观

D. 亚宏观、超宏观、国家宏观

50.下列不是影响系统维护的主要因素的是()

A. 可发展性

B. 可测试性

C. 可修改性

D. 可扩充性

51.信息产业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

A. 低风险型、知识智力密集型、高回报型

B. 先导型、知识智力密集型、高渗透型

C. 高渗透型、高投入型、低风险型

D. 高回报型、符合单一型、高就业型

52.系统分析报告不包括的是()

A. 系统决策分析

B. 开发项目概述

C. 线性系统概况

D. 项目实施计划

53.系统分析工作中重要的基础工作是()

A. 需求调查

B. 详细调查

C. 可行性分析

D. 提出新系统逻辑方案

54.决定信息产业外部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哪两个结构()

A. 需求结构、消费结构

B. 消费结构、社会结构

C. 贸易结构、自认资源结构

D. 产业区域分布结构、消费结构

55.不是信息系统开发阶段的是()

A. 系统分析

B. 系统设计

C. 系统实施

D. 系统计划

56.以下不是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的是()

A. 运行

B. 存储

C. 输入

D. 控制

57.信息产业的内部结构有哪些结构(??)

A. 产值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

B. 就业结构、部门结构、消费结构

C. 产值结构、部门结构、社会结构

D. 社会结构、产值结构、消费结构

58.以下()是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的基础部分。

A. 生产管理

B. 组织制度

C. 质量管理

D. 经营管理

59.以启发式教育方式将人类专家的知识呈现出来的计算机程序系统()

A. 办公自动化系统

B. 决策支持系统

C. 管理信息系统

D. 专家系统

60.决策机制有哪三方面内容(??)

A. 市场关系、消费结构、权利结构

B. 权利结构、责权利关系、市场关系

C. 组织保证体系、权利结构、责权利关系

D. 消费结构、权利结构、责权利关系

2.多选题

1.信息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

A. 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原则

B. 需求导向原则

C. 公平原则

D. 市场手段和政府手段互补原则

2.使用者具备以下()可以提高信息资源效用。

A. 资源使用者的私人状况

B. 资源使用者接受教育的程度

C. 资源使用者的职业状况

D. 资源使用者的工资水平

3.影响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因素的是()

A. 市场竞争和价格体系

B. 管理体制

C. 信息资源使用者情况

D. 技术和资源条件

4.从管理层面层面来看,信息产业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哪三种形式(? ?)

A. 统一管理

B. 市场管理

C. 社团管理

D. 行政管理

5.有效配置信息资源有利于()

A. 更好地满足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B. 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C. 防止信息污染,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D. 最小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6.以下为信息资源的主要经济特征表现的是()

A. 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

B. 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

C. 共享性

D. 稀缺性

7.信息化有哪三个方面的意义()

A. 企业组织内的数据信息化

B. 作业与管理流程信息化

C. 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D. 决策信息化

8.信息指数法分为()

A. 主要成分分析法

B. 信息化指数法

C. 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

D. 信息化综合指数法

9.信息化能力的原则除了系统性与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外还有()

A. 科学性与可操性相结合

B. 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

C. 软件和硬件相结合

D.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参考答案:ADB

10.以下哪个符合信息化能力评价的意义()

A. 有利于规划信息化管理

B. 有利于信息基础建设的能力

C. 能优化配置信息资源

D. 促进信息经济的发展

11.多指标综合法分为哪三种()

A. 信息化综合指数法

B. 综合评分法

C. 多元分析法

D. 少元分析法

12.教育信息化建设要为素质教育服务注重培养()创新素质等

A. 身心素质

B. 文化素质

C. 专业素质

D. 政治素质

13.信息技术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

A. 信息技术能推动经济的增长

B. 信息技术有利于传统产业的改造

C. 信息技术有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D. 信息技术有利于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善

14.教育信息化的特点()

A. 教育资源数字化

B. 教学方式多元化

C. 教学方式个性化

D. 教育理念现代化

15.电子商务的应用系统由()组成

A. 企业内联网

B. 企业互联网

C. 企业外联网

D. 因特网

16.信息化就是要以()方式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

A. 数字化

B. 网络化

C. 个性化

D. 现代化

17.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

A. 巨型化、高速化、大规模集成化

B. 微型化、多功能化、个人化

C. 快速化、简单化

D. 网络化

18.信息分析的内容包括()

A. 科学技术信息分析

B. 经济技术分析

C. 市场信息分析

D. 消费水平分析

19.逻辑思维法包括()

A. 比较法

B. 分析与综合法

C. 推理法

D. 抽象思维法

20.信息分析成果的类型()

A. 消费类成果

B. 数据类成果

C. 研究报告类成果

D. 生产类成果

参考答案:ABC

3.判断题

1.常用的信息展示的方法主要有文字报道和口头报道两种

对错

2.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不是依赖信息力量的推动,而是依赖物质材料的增加和新能源的开发。

对错

3.有效配置信息资源不利于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对错

4.信息技术渗透信息产业,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变化,信息产业反过来作用于信息技术,促使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

对错

5.网络化不仅增添了信息资源共享的形式和内容,而且对信息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对错

6.在日本,信息资源的配置和共享一直被看作支撑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腾飞的动力。

对错

7.信息资源共享作为信息资源配置中一种等同于传统资源配置的特有表现形式,一直以来都是关注和研究的焦点领域。

对错

8.从信息资源的时效性来看,信息资源通常具备强烈的时效性。

对错

9.信息化能力评价问题不仅是管理者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学者的研究热点

对错

10.信息化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对错

11.信息化产业划分为三个部门,即第一信息部门(信息生产资料部门)第二信息部门(直接信息部门)和第三信息部门(间接信息部门)

对错

12.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技术能力的必要条件

对错

13.中小企业电子服务系统可便政府利用宏观调控,借助网络为提高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提供各种帮助

对错

14.信息化能力评价有利于规范信息化管理

对错

15.商务领域和公共行政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迅猛外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也初露端倪

对错

16.电子政务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用于政务公开”“提供网上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内部办公电子化” “ 提供安全保障”

对错

17.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信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

对错

18.信息产业内部结构都包括产值结构、就业结构、部门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

对错

19.决策机制在信息产业运行机制中处于主要地位,不仅是其他机制的基础,而且贯穿其它机制运行的始终。

对错

20.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单一化与国际化趋势、产业结构高级化趋势、信息产品能力倍增成本也在相应增加

对错

窗体顶端

1.单选题

1.信息产业的重要特征是(???)

A. 高风险型产业

B. 知识智力密集型产业

C. 高回报型产业

D. 搞创新型产业

2.()是文化结构的重要内容,对文化结构的变动有直接的影响

A. 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

B. 基础科学的发展

C. 文化教育水平

D. 历史文化观念

3.从技术手段和技术坏境而言商业信息化包含了()

A. 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

B. 电子化合理化信息化智能化

C. 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合理化

D. 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合理化

4.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搜集、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应用等各种技术的总和,包括哪两方面(??)

A. 生产和加工

B. 加工和应用

C. 生产和应用

D. 生产和使用

5.教育信息化主要指在教育系统留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

A. 教学艺术

B. 教学技能

C. 教学手段

D. 教学策略

参考答案:C

6.多元分析法又称()

A. 数据统计分析法

B. 量变、质变分析法

C. 多变量统计分析法

D. 内在联系分析法

7.网络及其安全技术是电子政务实施的首要技术电子政务网络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A. 内网专网外网

B. 内网互联网外网

C. 互联网内网因特网

D. 专网互联网因特网

8.专家调查法的常见种类()

A. 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比较法、推理法

B. 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交叉影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

C. 法尔菲法、交叉影响分析法、比较法、推理法

D. 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比较法、层次分析法

9.目前我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依靠国家高校“数字校园”中小学“校校通”()和现代远程教育四个工程

A. 区域网

B. 广域网

C. 城域网

D. 互联网

10.信息分析的作用()

A. 为科学决策服务、为研究服务、未开发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

B. 为科学决策服务、为研究服务、为经济杆杆服务

C. 为科学决策服务、未开发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为保护环境服务

D. 为科学决策服务、为开发服务、为保护经济增长服务

11.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的基本内容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A. 教育信息化

B. 信息化建设

C. 电子商务

D. 专业技术

12.信息分析的特点是()

A. 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推象性、近似性、局限性

B. 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近似性、局限性

C. 针对性、交流性、具体性、近似性、局限性

D. 针对性、交流性、透明性、近似性、局限性

13.管理大师鲁克说过:()这句话强调评价了对管理的重要性。

A. 信息博伦

B. 信息化能力的评价

C. 无法度量就无法管理

D. 信息化黑箱

14.常用的信息展示方法主要有()

A. 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直观传播报道、网络发布

B. 文字报道、网络传播、口头报道、新闻发布会

C. 文字报道、网络传播、直观传播、电话通报

D. 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网络传播、记者招待会

15.信息社会指标分为()大类

A. 5

B. 6

C. 3

D. 2

16.信息分析的本质()

A. 扩大生产规模

B. 增加人民收入

C. 为领导提供决策

D. 满足用户的信息要求

17.信息化指数是反映()的总指标

A. 信息装备率

B. 通信主体水平

C. 信息系数

D. 社会经济信息化

18.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条件归纳起来不外乎为()

A. 客观因素

B. 主观因素

C. 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D. 政治背景

19.应设立()部门产值,第二信息部门等指标

A. 第一信息

B. 第二信息

C. 第三信息

D. 第四信息

20.逻辑的思维法包括()

A. 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推理法

B. 比较法、分析法、推理法、处理法

C. 比较法、分析法、外推法、综合法

D. 推理法、因果法、分析法、综合法

21.()什么分析法是对具有复杂联系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数量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

A. 多指标综合分析法

B. 信息化综合指示法

C. 投入产出

D. 综合产业力度法

22.信息收集是信息分析的:()

A. 基础

B. 唯一途径

C. 根本方法

23.信息化建设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社会信息结构()等各个方法

A. 信息建设

B. 信息量

C. 信息技术

D. 信息人才

24.信息组织是一种普遍的()是一切事物有条不紊运行的前提

A. 历史活动

B. 政治活动

C. 社会活动

D. 人文活动

25.信息产业分为()部门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6.衡量检索系统检索效果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是()

A. 查全率和查准率

B. 收录范围

C. 输出格式

D. 输入格式

27.信息经济核算法是由()经济学家马克卢普提出的。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日本

28.以下不是并行爬行的模式的是()

A. 独立型

B. 集体型

C. 动态分配型

D. 静态分配型

29.并行爬行面临的问题有()

A. 节省爬行时间

B. 分散网络负担

C. 减少网络负担

D. 增加网络负担

30.在信息化指法中“通信主体水平”用字母()表示

A. Q

B. P

C. E

31.以下不是并行爬行的优势的是()

A. 节省爬行时间

B. 分散网络负担

C. 减少网络负担

D. 增加网络负担

32.信息化能力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A. 投入和产出

B. 硬件和软件

C. 动态和静态

D. 劳动投入量

参考答案:B

33.不是信息检索类型新分类的是()

A. 文献检索

B. 文本检索

C. 数值检索

D. 音/视频检索

34.市场恒古不变的主题是()

A. 降低成本

B. 增加成本

C. 扩大市场

D. 缩小市场

35.信息检索的主要形式是()

A. 文献检索

B. 数据检索

C. 事实检索

D. 概念检索

36.资源配置手段最主要的是()

A. 科技

B. 市场

C. 成本

D. 利益

37.常见的语用信息组织方法有()

A. 字序组织法

B. 逻辑组织法

C. 代码组织法

D. 概率组织法

38.信息资源供需变化的指示器是()

A. 科技

B. 市场

D. 价格

39.常见的语义信息组织方法有()

A. 字序组织法

B. 逻辑组织法

C. 代码组织法

D. 概率组织法

参考答案:B

40.完全竞争的市场具备的特点()

A. 自由的市场、小规模的经济主体、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B. 自由的市场、大规模的经济主体、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C. 自由的市场、大规模的经济主体、不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D. 自由的市场、小规模的经济主体、不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参考答案:A

41.常见的语法信息组织方法有()

A. 字序组织法

B. 逻辑组织法

C. 分类组织法

D. 概率组织法

42.以下不是信息资源配置模式的是()

A. 信息资源的时间矢量配置

B. 信息资源的空间矢量配置

C. 信息资源的品种类型配置

D. 信息资源的科学技术配置

43.下列不是影响系统维护的主要因素的是()

A. 可发展性

B. 可测试性

C. 可修改性

D. 可扩充性

44.()在改进信息资源共享效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A. 资源配置

B. 资源共享

C. 资源利用

D. 资源补给

参考答案:A

45.系统分析报告不包括的是()

A. 系统决策分析

B. 开发项目概述

C. 线性系统概况

D. 项目实施计划

46.以下不是时间成本包括的内容的是()

A. 用户的搜寻成本

B. 用户的购买成本

C. 用户的等待成本

D. 用户的利用成本

47.系统分析工作中重要的基础工作是()

A. 需求调查

B. 详细调查

C. 可行性分析

D. 提出新系统逻辑方案

48.()是指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在运作过程中对其他组织或个人产生附带的成本或收益

A. 外部效应

B. 信息作为公共物品

C. 信息市场的垄断性

D. 内部效应

49.不是信息系统开发阶段的是()

A. 系统分析

B. 系统设计

C. 系统实施

D. 系统计划

50.以下不是政府干预的表现形式的是()

A. 基于外部效应的政府干预

B. 基于公共物品属性的政府干预

C. 基于垄断性的政府干预

D. 基于内部效应的政府干预

51.以下不是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的是()

A. 运行

B. 存储

C. 输入

D. 控制

52.在竞争环境分析中,()是一种重要信息分析能力。

A. 环境扫描

B. 谈判能力

C. 产品服务

D. 产品代替

53.以下()是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的基础部分。

A. 生产管理

B. 组织制度

C. 质量管理

D. 经营管理

54.()的关键是用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来描述每个模块内部的执行过程。

A. 代码设计

B. 数据库设计

C. 输入输出设计

D. 处理过程设计

55.以启发式教育方式将人类专家的知识呈现出来的计算机程序系统()

A. 办公自动化系统

B. 决策支持系统

C. 管理信息系统

D. 专家系统

56.信息产业组织结构的内容包括哪三方面内容()

A. 微观、中观、宏观

B. 微观、超宏观、中观

C. 亚宏观、微观、中观

D. 亚宏观、超宏观、国家宏观

57.信息系统的早期表现形式()

A. 数据处理系统

B. 管理信息系统

C. 决策支持系统

D. 办公自动化系统

参考答案:A

58.信息产业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

A. 低风险型、知识智力密集型、高回报型

B. 先导型、知识智力密集型、高渗透型

C. 高渗透型、高投入型、低风险型

D. 高回报型、符合单一型、高就业型

59.以下不是竞争战略的是()

A. 总成本领先战略

B. 产品科技性战略

C. 产品差异性战略

D. 聚焦战略

60.决定信息产业外部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哪两个结构()

A. 需求结构、消费结构

B. 消费结构、社会结构

C. 贸易结构、自认资源结构

D. 产业区域分布结构、消费结构

52.以下是企业竞争力的是()

A. 营销竞争力

B. 科技竞争力

C. 信誉竞争力

D. 经济竞争力

60.企业竞争力构成的要素有()

A. 科技

B. 发展

C. 信誉

D. 素质

2.多选题

1.信息化有哪三个方面的意义()

A. 企业组织内的数据信息化

B. 作业与管理流程信息化

C. 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D. 决策信息化

参考答案:ABD

2.信息指数法分为()

A. 主要成分分析法

B. 信息化指数法

C. 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

D. 信息化综合指数法

3.信息化能力的原则除了系统性与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外还有()

A. 科学性与可操性相结合

B. 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

C. 软件和硬件相结合

D.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参考答案:ADB

4.以下哪个符合信息化能力评价的意义()

A. 有利于规划信息化管理

B. 有利于信息基础建设的能力

C. 能优化配置信息资源

D. 促进信息经济的发展

5.以下为信息资源的主要经济特征表现的是()

A. 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

B. 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

C. 共享性

D. 稀缺性

6.多指标综合法分为哪三种()

A. 信息化综合指数法

B. 综合评分法

C. 多元分析法

2014教师职业道德试题及参考答案

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理念。主要依据是() D 1972年联合园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 第 2 题(2 分) 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正在变为社会及个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学习越来越成为个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我国,( )将是最先进入终身学习体系的一个群体。 A 教师 第 3 题(2 分) 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与普通人相比,教师的终身学习更具目的性、系统性和紧迫性。 D 责任和义务 第 4 题(2 分) 中国人有句俗语说,“师生如父子”,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 D 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却没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 第 5 题(2 分) 以下哪项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保证 D 廉洁从教 第 6 题(2 分) 在《论语》中记载着许多孔子关于仁的解释,孔子“仁”的中心是 A 爱人 第7 题(2 分) 医生根据病人体温、血压、心电图等给予确诊,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B 概括性 第8 题(2 分) 下面关于国旗法的规定中,那一项是错误的 A 遇到下半旗时,应当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降至旗顶与杆顶之间的距离为旗杆全长的 一半处;降下时,应当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再降下。 第9 题(2 分) 下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描述正确的包括: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B 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旗。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 第10 题(2 分) 下面关于国徽的描述正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A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B 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象征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 C 周围是谷穗和齿轮,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 第11 题(2 分) 下面关于国徽的陈述正确的是 D 在公众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 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第12 题(2 分)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 D 学校教育

2014试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方法与艺术试题 代号:7188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能明显体现管理的自然属性的活动是() A. 人际关系 B. 组织文化 C. 质量管理 D. 组织目标 2.管理的艺术性所强调的是() A.管理的实践性 B.管理的科学性、 C.管理的变动性 D.管理的复杂性 3. 赵军在某机械企业的生产车间担任班组长,他属于() A高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 D参谋人员 4.目标管理要求() A.工作目标由高层管理者制定 B. 工作目标由中层管理者制定 C . 工作目标由组织成员共同制定 D. 工作目标由低层管理者制定 5.为了实现既定目标,将信息在个人和群体之间传递,以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这是()。 A. 沟通 B.激励 C. 领导 D.协调 6.在组织结构设计中遵循统一指挥原则,可以有效避免() A. 多头领导 B. 迷失发展方向 C . 管理幅度过小 D. 权责不对等 7.根据对未来的市场供求状况、行业发展态势、用户需求变化、竞争对手情况等,合理预期组织未来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形,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这是()。 A. 现场控制 B. 前馈控制 C.反馈控制 D.集中控制 8.对于服装经营者来说,最不适宜采取( )。 A、产品多样化营销 B、无差异性市场营销 C、集中性市场营销 D、差异性市场营销 9.某公司对市场进行细分之后,决定占领其中几个细分市场,并希望在每个细分市场中获得较高销售额,该公司采用的目标市场策略为()。 A.无差异性营销 B.集中性营销 C. 差异性营销 D. 一对一营销 10.一般来说,对新员工培训的首要内容应该是() A.业务知识 B. 组织文化 C .工作要求 D. 操作规范 11.按生产的规模和数量来划分,制造性生产可以分() A.流程型生产和离散型生产 B. 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 C . 备货型生产和订货型生产 D. 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 12.MRP的基本思想是()。 A.准时生产,持续改善 B.消除一切浪费,实现“零库存” C.围绕物料转化组织制造资源,实现按需准时生产 D.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努力提高生产效率 13.质量管理方法中的质量控制方法的基础是() A.螺旋理论 B.数理统计 C.组织 D.函数

信息化能力建设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是信息化能力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A、文化水平 B、计算机运用水平 C、信息素养 D、信息安全 正确答案为:C 2、那个国家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最积极倡导着。 A、美国 B、中国 C、俄罗斯 D、日本 正确答案为:A 3、感测技术和()是核心技术与外部世界的接口。 A、计算机技术 B、控制技术 C、通信技术 D、展示技术 正确答案为:B 4、教育信息化重在() A、应用 B、建设 C、维护 D、安全 正确答案为:A 5、从全球范围来看,传统经济的模式正在被知识经济和()模式取代。 A、需求经济 B、信息经济 C、市场经济 D、贸易经济 正确答案为:B 6、教育信息化重在() A、应用 B、建设 C、维护 D、安全 正确答案为:A 7、市场手段具有较强的()功效。 A、调节 B、资源配置 C、管理 D、发展 正确答案为:B 8、文献调查主要用于()的搜集。

A、传统信息 B、档案信息 C、文献信息 D、文字信息 正确答案为:C 9、()是实现高效信息共享不可或缺的条件。 A、规范化建设 B、信息安全 C、信息采集 D、标准化建设 正确答案为:D 10、即便在信息有多种交流途径的信息化社会里,人们仍然感觉到存在着大量的无法满足的信息需求,这就是所谓的(A )。 A、信息饥饿现象 B、信息沙漠现象 C、信息缺失现象 D、信息爆炸现象 正确答案为:A 11、()是企业在信息时代市场竞争中生存和立足的根本。 A、信息优势 B、资本优势 C、人才优势 D、结构优势 正确答案为:A 12、信息产业的()对于信息经济的增长和信息产业结构的成长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 A、技术进步 B、需求结构 C、信息服务 D、安全可靠 正确答案为:B 13、()是最简单的一种成果形式。 A、应用成果 B、归纳类成果 C、消息类成果 D、自然成果 正确答案为:C 14、信息检索经历了手工检索、脱机检索、练级检索、()四个发展阶段。 A、网络检索 B、计算机检索 C、数据库检索 D、智能检索 正确答案为:A 15、1983年,日本科学技术与经济协会剪辑出版了哪本书,提出将信息产业分为了两大产业群。

信息化能力建设考试试题答案1

信息化能力建设考试试题答案 1.单选题 1.信息分析的本质(D) A. 扩大生产规模 B. 增加人民收入 C. 为领导提供决策 D. 满足用户的信息要求 2.常用的信息展示方法主要有(A) A. 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直观传播报道、网络发布 B. 文字报道、网络传播、口头报道、新闻发布会 C. 文字报道、网络传播、直观传播、电话通报 D. 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网络传播、记者招待会 3.信息分析的特点是(B) A. 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推象性、近似性、局限性 B. 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近似性、局限性 C. 针对性、交流性、具体性、近似性、局限性 D. 针对性、交流性、透明性、近似性、局限性 参考答案:B 4.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条件归纳起来不外乎为(C) A. 客观因素 B. 主观因素 C. 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D. 政治背景 5.信息分析的作用(A ) A. 为科学决策服务、为研究服务、未开发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 B. 为科学决策服务、为研究服务、为经济杆杆服务 C. 为科学决策服务、未开发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为保护环境服务 D. 为科学决策服务、为开发服务、为保护经济增长服务 6.逻辑的思维法包括(A ) A. 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推理法 B. 比较法、分析法、推理法、处理法 C. 比较法、分析法、外推法、综合法 D. 推理法、因果法、分析法、综合法 7.专家调查法的常见种类(B ) A. 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比较法、推理法 B. 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交叉影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 C. 法尔菲法、交叉影响分析法、比较法、推理法 D. 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比较法、层次分析法 8.信息收集是信息分析的:(A) A. 基础 B. 唯一途径 C. 根本方法 D. 结果 9.多元分析法又称(C)

2018继续教育信息化能力建设 多选题题库

多选题 A 3、按照检索对象的不同,早期信息检索一般分为() A、文献检索 B、事实检索 C、数据检索 D、概念检索 正确答案为:ABCD 22、按照实施的范围和涉及的领域,可将信息化划分为()和社会信息化等层次。 A、产品与消费信息化 B、企业信息化 C、产业信息化 D、国民经济信息化 正确答案为:ABCD 84、按照美国1987年的《标准产业分类》,信息技术产业是由()组成的。 A、硬件业 B、软件和服务业 C、通讯设备制造业 D、通讯服务业 正确答案为:ABCD 106、按照检索对象的不同,信息检索一般包括() A、文本检索 B、数值检索 C、音频检索 D、视频检索 正确答案为:ABCD B 135、办公自动化运用于()、计划安排与提醒、辅助决策等方面 A、文档管理 B、文本数据处理 C、声像信息处理

D、通信 正确答案为:ABCD 28、比较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本和效益采用()以及投资评价法。 A、直接比较法 B、差额比较法 C、分离信息贡献法 D、费用效益法 C 60、从企业信息化的角度来考察,ERP表现出(),采用了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最新成就。 A、ERP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和基础 B、ERP扩展了信息管理集成的范围 C、ERP是准时制的核心工具 D、ERP是企业管理和发展的核心 正确答案为:ABCD 35、()处在信息技术的核心地位。 A、感测技术 B、通信技术 C、计算机技术 D、控制技术 正确答案为:BC 37、从全球范围来看,传统经济的模式正在被()模式取代 A、工业经济 B、市场经济 C、信息经济 D、知识经济 正确答案为:CD 102、常用的信息展示的方法主要有()等形式,可有效解决信息展示的时空问题。 A、文字报道 B、口头报道 C、直观传播报道 D、网络发布 正确答案为:ABCD

2018继续教育信息化能力建设 单选题题库

一、单选题 A 174、按照检索对象的不同,早期信息检索一般分为文献检索、事实检索、()和概念检索。 A、数据检索 B、理论检索 C、关键字检索 D、抽样检索 正确答案为:A B 105、北美产业分类体系是在哪一年制定的产业分类标准? 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 D、1998年 正确答案为:C 45、B2B电子商务是以()为交易主体。 A、个人 B、企业 C、银行 D、团体 正确答案为:B 57、办公自动化技术兴起于()。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正确答案为:B C 171、常用的信息展示的方法主要有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直观传播报道,现在还有()等形式,可有效解决信息展示的时空问题。 A、电视 B、网络发布 C、杂志报刊 D、电台 正确答案为:B

120、从全球范围来看,传统经济的模式正在被知识经济和()模式取代。 A、需求经济 B、信息经济 C、市场经济 D、贸易经济 正确答案为:B 47、()常见的工作包括例行的数据更新、统计分析、各种报表的生成、数据的复制及保存、与外界的定期数据交流等。 A、数据的搜索、校验和录入 B、系统硬件的运行和维护 C、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D、数据处理 正确答案为:D 66、成功的市场开拓活动离不开四个“适当”,即适当的地点、适当的时间、适当的价格和(B)。 A、适当的对象 B、适当的产品 C、适当的渠道 D、适当的场所 正确答案为:B 87、持续不断的()是信息产业成长的核心动力。 A、技术创新 B、信息源 C、信息数据 D、社会需求 正确答案为:A 92、产业的扩大或缩小都是由()所推动的 A、方便快捷 B、技术进步 C、最终需求 D、安全可靠 正确答案为:C 143、从技术手段和技术坏境而言商业信息化包含了()。 A、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 B、电子化合理化信息化智能化 C、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合理化 D、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合理化 正确答案为:A 164、常见的语用信息组织方法有() A、字序组织法 B、逻辑组织法 C、代码组织法

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题库及答案(多项选择题)

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题库及答案(多项选择题) 1、(ABC)技术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多选) A.射频识别 B.电子标签 C.RFID D.有限射频识别P53 2、(AB)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多选) A.微电子技术B.软件技术C.搜索技术D.传输技术P33 3、 (ACD)相结合而产生的遥感技术,使人感知信息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多选) P11A.传感技术B.信息识别 C.测量技术D.通信技术 4、B2C主要经营模式中的无形商品和服务的电子商务模式一般是通过网络直接提供给消费者,主要有(ABCD)。(多选) A.网上订阅模式B.付费浏览模式C.广告支持模式D.网上赠予模式P.162 5、PKI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自动管理密钥和证书,使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加密和数字签名技术,从而保证网上数据的(BCD )。(多选) A.可获得性B.有效性 C.完整性D.机密性P124 6、PKI是以公开密钥技术为基础,以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为安全目的而构建的(BCD)等硬件、软件的综合设施。(多选) A.分析 B.授权C.加密 D.认证P125 7、PKI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ABC)。(多选) A.认证B.支持密钥管理C.完整性与不可否认 D.杀灭病毒P126 8、RFID电子标签分为(ABC)标签。(多选) A.有源B.无源C.半有源半无源D.可有源可无源P53 9、RFID电子标签所使用的传感器节点的特点是(ABCD)。(多选) A.低成本B.大尺寸C.低耗能D.多功能P.54 10、按照性质,信息可分为(ABD)。(多选) A.语法信息B.语义信息C.语言信息D.语用信息P.3 11、按照作用,信息可分为(ABC)。(多选) A.有用信息B.无用信息C.干扰信息D.不完全信息P3 12、常见的安全威胁有(ABCD)。(多选) A.服务干扰B.恶意访问C.信息泄露D.非法使用P104 13、常见的电子支付模式有(ABCD)。(多选) A.电子现金支付模式B.网上银行模式C.第三方中介模式D.移动支付模式P.170 14、常用的信息组织方法有(AB )组织法。(多选) A.分类B.主题C.顺序D.倒序P57 15、传感器网络的应用领域包括(ABCD)。(多选)P268A.军事应用B.医疗卫生C.环境及农业方面应用D.智能家居建筑中的应用 16、从功能层次上说,远程医疗系统通常包括(ABCD)等几个主要应用部分。(多选) A.远程诊断B.专家会诊 C.远程交流D.在线检查P.238 17、电视新媒体发展的新趋势(AC)。(多选) A.一屏变多屏B.多屏变一屏C.一能变多能D.媒体化P.251 18、电子病历系统必须具备以下功能:(ABD)。(多选) A.能处理各类医疗数据B.能将各个医院信息管理子系统整合为一体 C.能以共享的形式将病历信息提供给所有授权用户使用 D.涵盖幅面广,各个方面都可以应用并关联到电子病历系统P.230 19、电子商务的个人用户可以使用(ABCD)接入互联网。(多选) A.浏览器B.电视机顶盒C.个人数字助理 D.可视电话P.155 20、电子商务的基本组成要素有(ABCD)。(多选) A.计算机网络B.物流配送中心C.用户D.认证中心、网上银行P.155

信息化能力建设题库及答案--(2014)

2014年 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试题及答案1.单选题 1.()什么分析法是对具有复杂联系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数量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 A. 多指标综合分析法 B. 信息化综合指示法 C. 投入产出 D. 综合产业力度法 2.应设立()部门产值,第二信息部门等指标 A. 第一信息 B. 第二信息 C. 第三信息 D. 第四信息 3.信息化建设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社会信息结构()等各个方法 A. 信息建设 B. 信息量 C. 信息技术 D. 信息人才 4.信息化指数是反映()的总指标 A. 信息装备率 B. 通信主体水平 C. 信息系数 D. 社会经济信息化 5.信息产业分为()部门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信息社会指标分为()大类 A. 5 B. 6 C. 3 D. 2 7.管理大师鲁克说过:()这句话强调评价了对管理的重要性。 A. 信息博伦 B. 信息化能力的评价 C. 无法度量就无法管理 D. 信息化黑箱 8.信息经济核算法是由()经济学家马克卢普提出的。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日本 9.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的基本内容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A. 教育信息化 B. 信息化建设 C. 电子商务 D. 专业技术 10.目前我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依靠国家高校“数字校园”中小学“校校通”()和现代远程教育四个工程 A. 区域网 B. 广域网 C. 城域网 D. 互联网 11.在信息化指法中“通信主体水平”用字母()表示 A. Q B. P C. E D. U 12.网络及其安全技术是电子政务实施的首要技术电子政务网络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A. 内网专网外网 B. 内网互联网外网 C. 互联网内网因特网 D. 专网互联网因特网 13.教育信息化主要指在教育系统留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 A. 教学艺术 B. 教学技能 C. 教学手段 D. 教学策略 14.信息化能力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A. 投入和产出 B. 硬件和软件 C. 动态和静态 D. 劳动投入量 15.从技术手段和技术坏境而言商业信息化包含了() A. 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 B. 电子化合理化信息化智能化 C. 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合理化 D. 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合理化 16.信息产业的重要特征是(???)

信息化能力建设考试试题答案(100分)

信息化能力建设 成绩:97分共 100 题,其中错误 3 题! 1.单选题 ?1.()在改进信息资源共享效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o A. 资源配置 o B. 资源共享 o C. 资源利用 o D. 资源补给 ?2.以下不是信息资源配置模式的是() o A. 信息资源的时间矢量配置 o B. 信息资源的空间矢量配置 o C. 信息资源的品种类型配置 o D. 信息资源的科学技术配置 ?3.完全竞争的市场具备的特点() o A. 自由的市场、小规模的经济主体、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o B. 自由的市场、大规模的经济主体、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o C. 自由的市场、大规模的经济主体、不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o D. 自由的市场、小规模的经济主体、不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4.以下不是时间成本包括的内容的是() o A. 用户的搜寻成本 o B. 用户的购买成本 o C. 用户的等待成本 o D. 用户的利用成本 ?5.信息资源供需变化的指示器是() o A. 科技 o B. 市场 o C. 成本 o D. 价格 ?6.资源配置手段最主要的是() o A. 科技 o B. 市场 o C. 成本 o D. 利益 ?7.市场恒古不变的主题是()

o A. 降低成本 o B. 增加成本 o C. 扩大市场 o D. 缩小市场 ?8.信息化能力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o A. 投入和产出 o B. 硬件和软件 o C. 动态和静态 o D. 劳动投入量 ?9.()是指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在运作过程中对其他组织或个人产生附带的成本或收益 o A. 外部效应 o B. 信息作为公共物品 o C. 信息市场的垄断性 o D. 内部效应 ?10.在信息化指法中“通信主体水平”用字母()表示 o A. Q o B. P o C. E

信息化能力建设综合试题及答案

信息化能力建设综合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投入产出)什么分析法是对具有复杂联系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数量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 2.应设立(第一信息)部门产值,第二信息部门等指标 3.信息化建设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社会信息结构(信息人才)等各个方法 4.信息化指数是反映(社会经济信息化)的总指标 5.信息产业分为(3个)部门 6.信息社会指标分为(3)大类 7.管理大师鲁克说过:(无法度量就无法管理)这句话强调评价了对管理的重要性。 8.信息经济核算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提出的。 9.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内容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10.目前我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依靠国家高校“数字校园”中小学“校校通”(城域网)和现代远程教育四个工程 11.在信息化指法中“通信主体水平”用字母(P)表示 12.网络及其安全技术是电子政务实施的首要技术电子政务网络一般由(内网专网外网)三部分组成 13.教育信息化主要指在教育系统留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使之渗透到(教学手段) 14.信息化能力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内容 15.从技术手段和技术坏境而言商业信息化包含了(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 16.信息产业的重要特征是(知识智力密集型产业) 17.市场恒古不变的主题是(降低成本) 18.(文化教育水平)是文化结构的重要内容,对文化结构的变动有直接的影响 19.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搜集、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应用等各种技术的总和,包括哪两方面(生产和应用) 20.资源配置手段最主要的是(市场) 21.多元分析法又称(多变量统计分析法) 22.专家调查法的常见种类(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交叉影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 23.信息资源供需变化的指示器是(价格) 24.信息分析的作用(为科学决策服务、为研究服务、未开发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 25.信息分析的特点是(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近似性、局限性)26.完全竞争的市场具备的特点(自由的市场、小规模的经济主体、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27.常用的信息展示方法主要有(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网络传播、记者招待会)

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试题答案一.doc

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试题答案一 一、判断题(木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商务领域利公共行政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迅猛外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也初露端倪。 () 参考答案:错误 2、规范性标准指规章制度、规定、办法、标准等要求大部分人或人群共同遵守的统一规范。() 参考答案:正确 3、中国国家统计局社会信息化水平统计测度指标体系先用功效系数对各指标原始数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算出各指标的标准分,再运用综合评分法或主成分分析法算出总的信息化水平得分。() 参考答案:正确 4、有效配置信息资源不利于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参考答案:错误 5、信息产业内部结构都包括产值结构、就业结构、部门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参考答案:错误 6、GB/T 5169. 6-1985是强制采用的国家标准。() 参考答案:错误 7、信息产业乘数效应分析法是列出投入产出明细表,再根据各元素的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方程组,构建模拟现实系统的经济数学模型,最后通过该模型来分析和确定信息化投入与产出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和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 参考答案:错误 8、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不是依赖信息力量的推动,而是依赖物质材料的增加和新能源的开发。() 参考答案:错误 9、从信息资源的时效性来看,信息资源通常具备强烈的时效性。()

参考答案:正确 10、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为基础,经过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的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参考答案:正确 11、有效配置信息资源不利于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参考答案:错误 12、信息化产业划分为三个部门,即第一信息部门(信息生产资料部门)第二信息部门(直接信息部门)和第三信息部门(间接信息部门)。() 参考答案:正确 13、信息技术渗透信息产业,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变化,信息产业反过来作用于信息技术,促使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答案:正确 14、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技术能力的必要条件。() 参考答案:错误 15、曰头信息收集渠道的不足是信息容易失真、收集和保管困难、传播范围小等。 ()参考答案:正确 16、决策机制在信息产业运行机制中处于主要地位,不仅是其他机制的基础,而且贯穿其它机制运行的始终。()参考答案:正确 17、行业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实施后,即行废止。() 参考答案:正确 18、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并报有关部门备案。() 参考答案:正确 19、G B 5169. 3-2005是强制采用的国家标准。() 参考答案:正确

信息化能力建设培训线考试题库案

信息化能力建设培训在线考试 题库答案 一、判断题 7、扉页、说明书、权利要求、附图均是专利说明书的组成。() 参考答案:正确 1、信息化能力评价问题不仅是管理者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学者的研究热点。() 参考答案:正确 参考答案:正确 11、信息技术渗透信息产业,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变化,信息产业反过来作用 于信息技术,促使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答案:正确 12、硕博论文是一种有效的专利文献类型。() 参考答案:错误 14、专利文献的作用是仅仅提供技术信息。() 参考答案:错误 17、信息产业具有先导性、高渗透性、高回报性等。() 参考答案:正确 18、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由20项指标组成,主要根据国家信息化的体系结 构,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网络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信息化人才、信息政策法规和标准等六个方面概括反映出国家信息化水平。() 参考答案:正确 19、企业核心竞争力表现在:一是对最终产品中的顾客利益有突出贡献,创造 顾客价值;二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具有独特性。() 参考答案:正确 20、DB11/039-1994属于标准资料。() 参考答案:正确 2、非文献信息包括实物信息、口头信息。() 参考答案:正确 4、信息和信息技术虽然大量介入人类的生产、生活、娱乐、管理与决策等领 域,但对人们的世界观影响不大。() 参考答案:错误 5、GB/T5169.7-2001是推荐采用的国家标准。() 参考答案:正确 7、口头信息收集渠道具有速度快、内容新、针对性强和灵活生动的优点,可弥 补文献信息的不足。() 参考答案:正确 11、信息技术渗透信息产业,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变化,信息产业反过来作用 于信息技术,促使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答案:正确 12、硕博论文是一种有效的专利文献类型。() 参考答案:错误

2014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广东卷)及参考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理科数学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1,0,1}M =-,{0,1,2}N =,则M N = A.{1,0,1}- B.{1,0,1,2}- C.{1,0,2}- D.{0,1} 2.已知复数Z 满足(34)25i z +=,则Z= A.34i - B.34i + C.34i -- D.34i -+ 3.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121y x x y z x y y ≤?? +≤=+??≥-? 且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m 和n ,则 m n -= A.8 B.7 C.6 D.5 4.若实数k 满足09k <<,则曲线 221259x y k -=-与曲线22 1259x y k -=-的 A.离心率相等 B.虚半轴长相等 C.实半轴长相等 D.焦距相等 5.已知向量()1,0,1a =-,则下列向量中与a 成60?夹角的是 A.(-1,1,0) B.(1,-1,0) C.(0,-1,1) D.(-1,0,1) 6.已知某地区中小学生人数和近视情况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解该地区中小学生的近视形成原因,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2%的学生进行调查,则样本容量和抽取的高中生近视人数分别是 A.200,20 B.100,20 C.200,10 D.100,10 7.若空间中四条两两不同的直线1234,,,l l l l ,满足122334,,l l l l l l ⊥⊥⊥,则下面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14l l ⊥ B.14//l l C.14,l l 既不垂直也不平行 D.14,l l 的位置关系不确定 小学生 3500名 初中生 4500名 高中生 2000名 小学 初中 30 高中 10 年级 50 O 近视率/%

2014年《信息化能力建设》公共课培训考题及答案汇总

2014年《信息化能力建设》公共课培训考题及答案汇总

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公共课培训 一、判断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市场手段是一种必选的手段,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本题得 2 分 参考答案:正确 试题解析:显示 显示答案 2、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下,每个消费者的满足达到最大,每个生产者的利润达到最大。()本题得 2 分 参考答案:正确 试题解析:显示 显示答案 3、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选择和发展。()本题得 2 分 参考答案:正确 试题解析:显示 显示答案 4、各个国家和地区具体的信息产业成长史单一和固定的动力因素组合。()本题得 2 分 参考答案:错误

试题解析:显示 显示答案 5、张守一以是否向社会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劳动为特征,将信息产业划分为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本题得 2 分 参考答案:错误 试题解析:显示 显示答案 6、信息分析是一项应用性很强的工作。()本题得 2 分 参考答案:正确 试题解析:显示 显示答案 7、波拉特以产业产出形态是否相同为特征,将信息产业划分为信息设备制造部门和信息商品化部门。()本题得 2 分 参考答案:错误 试题解析:显示 显示答案 8、我国真正的教育信息化是从1984年开始的。()本题得 0 分 参考答案:错误 试题解析:显示 显示答案

参考答案:正确 试题解析:显示 显示答案 14、教育信息化的水平直接取决于教师和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本题得 2 分 参考答案:正确 试题解析:显示 显示答案 15、信息分析选题确定之前就要制定研究计划。()本题得 2 分 参考答案:错误 试题解析:显示 显示答案 16、信息产业经历了一个由独立.分散.不均衡到信息技术一体化的综合集成发展的过程。()本题得 2 分 参考答案:正确 试题解析:显示 显示答案 17、DEA方法可以客观.科学.有效的评价企业信息化能力。(对)本题得 2 分 参考答案:正确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 信息化能力建设教程参考试题答案

1.单选题 1.逻辑的思维法包括() A. 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推理法 B. 比较法、分析法、推理法、处理法 C. 比较法、分析法、外推法、综合法 D. 推理法、因果法、分析法、综合法 2.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条件归纳起来不外乎为()A. 客观因素 B. 主观因素 C. 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D. 政治背景 3.信息分析的本质()A. 扩大生产规模 B. 增加人民收入 C. 为领导提供决策 D. 满足用户的信息要求 4.信息收集是信息分析的:() A. 基础 B. 唯一途径 C. 根本方法 D. 结果 5.常用的信息展示方法主要有() A. 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直观传播报道、网络发布 B. 文字报道、网络传播、口头报道、新闻发布会 C. 文字报道、网络传播、直观传播、电话通报 D. 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网络传播、记者招待会 6.信息组织是一种普遍的()是一切事物有条不紊运行的前提 A. 历史活动 B. 政治活动 C. 社会活动 D. 人文活动 7.信息分析的特点是() A. 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推象性、近似性、局限性 B. 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近似性、局限性 C. 针对性、交流性、具体性、近似性、局限性 D. 针对性、交流性、透明性、近似性、局限性 8.信息分析的作用() A. 为科学决策服务、为研究服务、未开发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 B. 为科学决策服务、为研究服务、为经济杆杆服务 C. 为科学决策服务、未开发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为保护环境服务 D. 为科学决策服务、为开发服务、为保护经济增长服务 9.衡量检索系统检索效果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是()A. 查全率和查准率 B. 收录范围 C. 输出格式D. 输入格式 10.专家调查法的常见种类() A. 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比较法、推理法 B. 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交叉影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 C. 法尔菲法、交叉影响分析法、比较法、推理法 D. 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比较法、层次分析法 11.多元分析法又称()A. 数据统计分析法 B. 量变、质变分析法 C. 多变量统计分析法 D. 内在联系分析法

2014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2题库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2)(2014 年公共课)》考前复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01、信息产业分为(C)部门。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02、信息社会指标分为(C)大类。 A.5 B.6 C.3 D.2 03、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A)的基本内容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A.教育信息化 B.信息化建设 C.电子商务 D.专业技术 04、目前我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依靠国家高校“数字校园”中小学“校校通”( C)和现代远程教育四个工程。 A.区域网 B.广域网 C.广域网 D.互联网 05、网络及其安全技术是电子政务实施的首要技术,电子政务网络一般由(A )三部分组成。 A.内网专网外网

B.内网互联网外网 C.互联网内网因特网 D.专网互联网因特网 06、教育信息化主要指在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 B)。 A.教学艺术 B.教学手段 C.教学技能 D.教学策略 07、信息化能力建设包括( B)两个方面的内容。 A.投入和产出 B.硬件和软件 C.动态和静态 D.劳动投入量 08、从技术手段和技术坏境而言商业信息化包含了(D )。 A.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合理化 B.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合理化 C.电子化合理化信息化智能化 D.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 09、信息产业的重要特征是(B)。 A.高风险型产业 B.知识智力密集型产业 C.高回报型产业 D.高创新型产业 10、(C)是文化结构的重要内容,对文化结构的变动有直接的影响。 A.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 B.基础科学的发展 C.文化教育水平

2014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题库及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2)(2014年公共课)》考前复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01、信息产业分为(C)部门。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02、信息社会指标分为(C )大类。 A.5 B.6 C.3 D.2 03、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A)的基本内容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A.教育信息化 B.信息化建设 C.电子商务 D.专业技术 04、目前我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依靠国家高校“数字校园”中小学“校校通”(C )和现代远程教育四个工程。 A.区域网 B.广域网 C.广域网 D.互联网 05、网络及其安全技术是电子政务实施的首要技术,电子政务网络一般由(A )三部分组成。 A.内网专网外网 B.内网互联网外网 C.互联网内网因特网 D.专网互联网因特网 06、教育信息化主要指在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B )。 A.教学艺术 B.教学手段 C.教学技能 D.教学策略 07、信息化能力建设包括(B)两个方面的内容。 A.投入和产出 B.硬件和软件 C.动态和静态 D.劳动投入量 08、从技术手段和技术坏境而言商业信息化包含了(D)。 A.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合理化 B.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合理化 C.电子化合理化信息化智能化

D.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 09、信息产业的重要特征是(B)。 A.高风险型产业 B.知识智力密集型产业 C.高回报型产业 D.高创新型产业 10、(C)是文化结构的重要内容,对文化结构的变动有直接的影响。 A.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 B.基础科学的发展 C.文化教育水平 D.历史文化观念 11、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搜集、存储、加工处理、传递、使用等各种技术的总和,包括哪两方面(D )? A.加工和使用 B.生产和加工 C.生产和使用 D.生产和使用 12、以下不是信息资源配置模式的是(D )。 A.信息资源的时间矢量配置 B.信息资源的空间矢量配置 C.信息资源的品种类型配置 D.信息资源的科学技术配置 13、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条件归纳起来不外乎为(C )。 A.客观因素 B.主观因素 C.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D.政治背景 14、(A)在改进信息资源共享效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A.资源配置 B.资源共享 C.资源利用 D.资源补给 15、(A)是指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在运作过程中对其他组织或个人产生附带的成本或收益。 A.外部效应 B.信息作为公共物品 C.信息市场的垄断性 D.内部效应 16、以下不是政府干预的表现形式的是(D )。 A.基于外部效应的政府干预 B.基于公共物品属性的政府干预 C.基于垄断性的政府干预 D.基于内部效应的政府干预 17、不是信息系统开发阶段的是(D )。 A.系统分析

信息化能力建设--信息网络课后测试及答案汇编

信息化能力建设(八)--信息网络安全 课后测试 测试成绩:10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以下哪项不属于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 A 信息资源是核心资源 B 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资源 C 文化模式日趋虚拟化、单一性 D 社会生活逐步计算机化、自动化 正确答案:C 2. 系统发生故障,以下记录方法中哪像是正确的()√ A 需要完善准确记录 B 可记录,也可不记录 C 无需记录 D 随便记录,不需详细记录 正确答案:A 3. 以下哪项不属于电子政务的特点?√ A 电子政务有助于实现政府行政流程的集约化、标准化和高效化 B 电子政务的实施将使政府的每一项业务不需要人的干预而自动完成 C 电子政务将打破政府部门之间的界限 D 电子政务有利于政府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 正确答案:B 4. 电子政务对提高政府决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哪项描述不正确?√ A 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B 减少决策的盲目性 C 提高决策的时效性 D 可完全替代人工决策 正确答案:D 5. 关于电子政府与传统政府的区别以下哪项描述不正确?√ A 虚拟性 B 分权 C 扁平化结构 D 服务职能弱化 正确答案:D 6. 电子政务实施的物质基础是()。√ A 计算机软、硬件设备 B 计算机网络技术 C 数据库 D 办公自动化技术 正确答案:A

7. 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称之为电子政务的()方式。√ A GtoG B GtoB C GtoC D GtoE 正确答案:A 8. 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众提供各种服务的方式,称之为电子政务的()方式。√ A GtoG B GtoB C GtoC D GtoE 正确答案:C 9.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相比?()√ A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一样 B 电子政务超过电子商务 C 电子政务落后于电子商务 D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没有差距 正确答案:C 10. 下列关于政务内网和外网的关系,哪项描述是不准确的?√ A 两者适用级别不同 B 两者对安全要求的级别不同 C 两者主要服务的对象不同 D 两者是完全独立的 正确答案:D 11. 以下哪项属于政务外网运行的政府业务?√ A 辅助决策 B 网上审批 C 办公自动化 D 网络安全 正确答案:B 12. 以下选项中,哪个不属于网民? √ A 12岁上网的小孩 B 网吧上网的管理员 C 在中国的外籍互联网工作人员 D 80岁没用过电脑的老年人 正确答案:D 13. 以下关于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立法特点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A 信息化标准及信息基础设施立法是我国当前电子政务立法的主体 B 基本杜绝了各自为政的局面,不需要部门协调 C 行政性电子政务立法相对成熟,但面向公众开放部分的立法基本空白

2014年广东高考英语听说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A-F1

2014年广东高考英语听说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A-F1

2014年广东省高考英语听说考试真题A Welcome to Computer-based En glish Liste ning and Speak ing Test. CELST is a module of Nati onal 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 (Guangdong V ersion), consisting of three parts. Part A is Reading Aloud. In this part, you are required to watch a video clip and read after the speaker in the video. Part B is Role Play .In this part, you are required to act as a role and complete three commu ni cative tasks: liste n to a speaker, ask the speaker three questi ons and the n an swer five questi ons from the computer act ing as another role. Part C is Retelling. In this part, you are required to listen to a monologue, and then retell what you have heard in your own words. PART A Readi ng Aloud In this part, you are required to watch a video clip and read after the speaker in the video. One of the most 匚i^ilisaiicns the has djsapp^ared Millions of people diecL =nme v.ere nuicdered.讯"by it happenad 乜a nr/lsr\'. This the 訊one man i 話益ch for the meh- The Maya 山弋d in viui i= today Southern 二1点让* and cental America. Piey were deeply ipiiitinL '.-.■oi&hiprping of ^odsoniw sun and the Imo on. tlii earth anjd r-^md. fire =iid i3.ui. From the junsl&i and plains rc=e c ltie & andtzci'J-ni;sjear centeii i?f ^prihip. of art and leaminE;. The ^Ia.ya'j achieveinenii ^'tre sia^gerinz They developedtheii ovu uTifin头andmaiiered aitronomy animathemanci. (67" 101 words) 现在你有一分钟的准备时间。 Now you have ONE min ute to practise readi ng. 现在请对照原文,再听一遍录音。 Now liste n to the speaker once aga in. And try to read after the speaker. 现在开始录音。 Now read as the speaker in the video. Part B Role Play In this part, you are required to act as a role and complete three communicative tasks: listen to a speaker, ask the speaker three questions and then answer five questions. Now please listen to the speaker. 下面请用英语提岀三个问题。每个问题有20秒的准备时间。当你听见滴”声时,开始提问。 Now please ask the speaker three questi ons. Y5u have twenty sec onds to prepare the questi on. When you hear a beep, beg in to ask the questi on. 1. 颜色怎样影响我们的购买行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