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第一次》口语交际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3
口语交际《难忘的“第一次”》教学设计与反思张华荣教学目的:1、能清楚、详细地讲述难忘的第一次的经历并能注意到语气、语调的适当表达真情实感。
2、通过难忘的第一次的口语交际,让学生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
3、能从令人难忘的第一次的事情中受到启发,感悟人生的道理。
4、培养学生的倾听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师生互动:同学们,这是这学期我们第一次请家长和老师们听课,有很多家长我们还不认识,现在哪位同学介绍自己的家长。
师:××,今天你家谁来听你上课?生:我妈妈。
师:为什么你爸爸不来呢?生:因为妈妈辅导我学习。
……2、刚才老师和同学的对话就是口语交际,这是我们第一次上口语交际课,相信你们这节课表现一定非常棒。
其实从我们呱呱坠地到成长十一二岁的少年,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第一次。
课件出示:(学生在校第一次参加各种活动的照片,如第一次军训,第一次去景德镇陶艺中心,第一次演讲……)这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就像一个个脚印,记录着我们的成长,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聊聊我们的“第一次”。
师生板书课题。
二、明确交际要求1、请同学们翻开书18页口语交际,自由朗读下面的文字,用笔画出对我们说话有用的信息。
2、交流:板书说清楚“第一次“经过说出自己的感受或启示三、创设情境,唤醒记忆1、同学们,在你们成长的经历中,难忘的“第一次“有很多,不同的第一次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有第一次成功而高兴,有第一次失败而遗憾,有第一次收获而幸福,有第一次挑战而收获……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百度搜索记忆仓库所有的第一次,拿出笔写在纸上。
2、指四名学生读写的所有的第一次。
3、同学们的第一次真是太丰富了,请你从众多的第一次挑选一个印象最深,最难忘的第一次圈出来。
4、指(8—10)名学生用一句话介绍难忘的第一次是什么?师随机点评。
5、说了那么多第一次,有些第一次可能如过往云烟,被我们渐渐淡忘,而有些第一次却至今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因为这些第一次我们得到一些启示,一些感悟,让我们变得更明理、懂事,谁来说说你的第一次为什么会让你至今难以忘怀?6、指(6-8)名学生交流。
《难忘的“第一次”》口语交际教学设计设计理念:《难忘的“第一次”》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重点引导学生把“第一次”的经历说清楚,还可以说出在经历“第一次”之后获得的启示。
《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应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是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本节课就是让学生有话可说,突出“难忘”,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并能进行针对性的评价,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让学生感受到口语交际的快乐。
教学目标: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让学生分享彼此成长的故事。
2.指导学生把内容说具体,交流抓住重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扎实自己的语言基本功,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把第一次的经历讲具体,说出自己的启示或感想。
课前准备:课件、图画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在2001年7月13日万众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终于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中揭晓,中国北京夺得奥运会举办权,请看看当时的情景。
(播放视频)2.这是我们中国第一次成功申办奥运会,对于这样的“第一次”你有什么想说的呢?3.对啊,我们对于生活中第一次做的事情印象特别深刻。
时光飞逝,不经不觉你们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这六年里相信大家也会经历许多难忘的事情,让我们展开翅膀,来一次时光倒流,一起闭上眼睛,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踏入小学校门、第一次见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情景吧!还有许多许多难忘的第一次!”(播放音乐)4.你想到了什么?当时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5.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难忘的“第一次”数不胜数,不同的第一次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体会,它们就像一个个脚印,记录下我们成长的经历,请你它从记忆中挖掘出来,与大家共享,可以吗?【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第一次中国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引入,到让学生回忆“第一次”的部分片段,又附之动听的音乐旋律,带动整节课的学习气氛,自然而然产生了学习的欲望,为进一步说话作好铺垫。
难忘的第一次口语交际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
2、通过交流活动,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
过程与方法:1.回想自己难忘的第一次。
2.小组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与表达能力。
3、全班交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与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意思表达明白,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的能力。
教学难点交流时做到条理清楚,用事实说话。
课前准备1、认真回忆自己的难忘的第一次。
3.根据自己所回忆的第一次组织料料,为课上交流做充分准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现在已是12、3岁的少年,从你们呱呱坠地到现在,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许许多多个“第一次”,例如,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单独睡觉,第一次得奖……这许许多多个“第一次”,就像一个个脚印,记录下我们成长的经历。
今天,我们来一起说说自己的“第一次”好吗?学生认真回忆自己的难忘的第一次。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经历过的“第一次”,师及时板书,以拓展学生的思路。
二、研究话题明确方法1.提出问题:在这么多的“第一次”中,你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是哪一个呢?为什么这个“第一次”你忘不了呢?2.(1)明确说话要求①交流时要说清楚“第一次”的经过。
②要说出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或得到的启示。
③也可以说说现在对当时“第一次”的看法。
(2)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准备。
①认真回忆自己难忘的第一次。
②认真倾听对方的发言,虚心向别人学习。
3、组内团结协作。
各组学生由小组长组织,围绕自己难忘的第一次,进行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全班汇报:①认真回忆自己难忘的第一次进行汇报。
《难忘的第一次》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把过程和感受说清楚,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
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是让学生从令人难忘的第一次的事情中受到启示,感悟人生道理。
3.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扎实自己的语言基本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难忘”把事情经过和真实感受说清楚
教学难点:通过交流,让学生从令人难忘的第一次的事情中受到启示,感悟人生道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学、揭示主题
师: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经历过许许多多难忘的“第一次”。
这些“第一次”带给我们的感受是各不相同的:陌生、新鲜、好奇、害怕、紧张、兴奋、惊喜、自豪、甚至自卑等……
不管这些第一次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也不管我们从中获得了收获,还是留下了遗憾;它们就像一个个脚印,记录着我们成长的经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说说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好吗?(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个体建构
(一)谈话引导,拓宽话题:
1、多媒体出示画面:(配乐《感恩的心》)
师:你经历过这些第一次吗?如果有,就读出来。
第一次上学、第一次摔跟头,第一次作弊、第一次挨骂、第一次得奖、第一次竞选班干部、第一次补课、第一次登台表演、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旅游……
师:这些第一次中,哪个令你难忘?你能简单说说为什么吗?
师:除了这些第一次,还有哪些第一次让你难忘?请把所有令你难忘的“第一次”都从记忆深处挖掘出来,写在纸上。
(师巡视)找2-4名生站起读所写的内容,并且简单说明为什么难忘。
2.师:同学们经历的第一次真是太丰富了,请你从众多难忘的第一次中挑选一个印象最深,最难忘的写下来。
并且用这个句式把答案告诉全班同学。
(投影出示:第一次()让我最难忘,因为()。
)
(引导学生广泛回忆自己生活中难忘的第一次,可以促使学生相互激发和提示,丰富了话题素材。
)
(二)、明确内容要求
师:看来,同学们都选好了说话的题目。
那么怎样才能把第一次讲好呢?我们来看本次口语交际提出了哪些要求。
(大屏幕出示要求;生读口语交际内容;师生共同明确说话要求;)
①交流时要说清楚“第一次”的经过。
②要说出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或得到的启示。
③也可以说说现在对当时“第一次”的看法。
(三)、自主构思
三、小组讨论、合作提升
师:大家都明白了口语交际要求。
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下心来想一想:怎样才能按照要求讲好你最难忘的“第一次”呢?
1、学生闭眼想象
2、2-3名同学在班上讲故事。
班内互动
(师说明要求:
说的时候要结合口语交际要求,做到:声音洪亮、口齿清晰、条理清楚。
听的同学也要结合口语交际要求,认真听。
可以针对说的内容提问、补充,
也可以说说自己不同的做法和感受。
)
四、互动展示、评研深化
1、小组内交流
师:我看同学们都想说说令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可是每个人都说的话,我们的课上时间不够用,所以老师决定让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讲,然后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位讲得最好的同学在班内讲。
要求与奖项:
A、选择一个人的话题进行提问、补充、加工。
B、时间:5分钟
C、奖项:声音洪亮、口齿清晰奖;
故事完整、条理清楚奖;
感受真实、启示深刻奖;
语言生动、表情丰富奖;
2.各组选派代表在班内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协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提高,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互动、扩大性互动等多元互动,让学生真正学会用美的语言有条理,用适当的语气、语调与对方交流,在碰撞中击活思维的火花。
同时,让其他学生在参与评议中进一步学会交际语言,达到口语交际的目的。
此时教师则以一个听众的身份加入学生们的学习中去,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进入交际情境。
)
(五)拓展延伸,课外交际
1.课后,与其他同学或者你的伙伴交流自己的“第一次”。
2.放学回家,把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可以是自己说的,也可以是同学、伙伴说的)讲给父母听,也可以请他们讲讲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
(设计意图: 语言的学习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我们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走进“大课堂”,让他们自主实践体验,这样把实际活动从课内引向课外,也为习作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