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讲义(全)复习过程
- 格式:doc
- 大小:127.50 KB
- 文档页数:17
行政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培训讲义第一部分一、依法扣缴个人所得税的重要意义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做好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工作是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法律责任。
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是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依法认真履行代扣代缴义务,为全社会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工作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二、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应履行的职责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和有关政策规定,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应实行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将财政部门(或机关事务管理、人事等部门)及本单位内部当期向职工发放的所有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等收入进行合并计算应扣缴的个人所得税,按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代扣代收税款凭证、支付个人收入明细表以及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切实履行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
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履行扣缴税款义务,应自觉接受主管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的检查。
对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逃避、拒绝或者以其他方式阻挠税务机关依法检查的,将按照税收征管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三、适用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简称税收征管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扣缴义务人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第三十二条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第六十九条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的,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简称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3、财税[2006]9号《关于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做好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工作的通知》第二部分一、个人所得税的征税项目:1、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5、稿酬所得;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8、财产租赁所得;9、财产转让所得;10、偶然所得;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的征税的其他所得。
税法第五章——个⼈所得税法(讲义)税法第五章——个⼈所得税法(讲义)前⾔个⼈所得税是以⾃然⼈取得的各类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征收的⼀种所得税。
【提⽰1】⾃然⼈,包括居民个⼈、⾮居民个⼈、⾃然⼈企业【提⽰2】个⼈所得税三种征收模式:分类征收制——综合征收制(复杂,但有利于平衡纳税⼈税负)——混合征收制。
⽬前,我国个⼈所得税已初步建⽴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征收模式,即混合征收制(2016年多选题考点)。
【知识点1】纳税义务⼈【考情分析】重要考点⼀、纳税⼈的⼀般规定中国公民、个体⼯商业户、个⼈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以及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员和港澳台同胞,为个⼈所得税的纳税义务⼈。
⼆、居民个⼈与⾮居民个⼈(⼀)划分标准:住所、居住时间,符合其中之⼀。
其税收含义:1.住所标准:习惯性居住地在中国境内。
【提⽰】“中国境内”是指中国⼤陆地区,⽬前还不包括⾹港、澳门和台湾地区。
2.时间标准:在⼀个纳税年度(即公历1⽉1⽇起⾄12⽉31⽇⽌)内,在境内居住累计满183⽇。
【提⽰】2018年税法修订时变动(原365天),参考以前年度考题时注意。
【解释1】在计算居住天数时,取消了原有的临时离境规定。
即境内⽆住所的某⼈在⼀个纳税年度内⽆论出境多少次,只要在我国境内累计住满183天,就可判定为我国的居民个⼈。
【解释2】对在中国境内⽆住所的个⼈,需要计算确定其实际在华逗留天数计算:1.个⼈⼊境、离境、往返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当⽇,均按1天计算其在华实际逗留天数。
2.计算其境内⼯作期间时,对其⼊境、离境、往返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当⽇,均按半天计算为在华实际⼯作天数。
(⼆)居民个⼈与⾮居民个⼈判定:三、所得来源地的确定下列所得,不论⽀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内,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1.因任职、受雇、履约等⽽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2.将财产出租给承租⼈在中国境内使⽤⽽取得的所得;3.转让中国境内的不动产等财产或者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4.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内使⽤⽽取得的所得;5.从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以及居民个⼈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个人所得税2012第一节概述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
二、个人所得税的特点(一)实行分类征收世界各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和混合所得税制。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采用的是分类所得税制。
(二)累进税率与比例的税率并用分类所得税制一般采用比例税率,综合所得税制通常采用累进税率。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根据各类个人所得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将这两种形式的税率运用于个人所得税制。
对于劳务报酬、稿酬等其他所得,采用比例税率。
(三)费用扣除额较宽对工资、薪金所得,每月减除费用2000元;对劳务报酬等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800元,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
(四)计算简便用应税所得的收入减去允许扣除的,剩下的部分作为所得额,乘以规定的税率。
(五)采取课源制和申报制两种征税方法课源制,支付单位来代扣代缴税款;申报制,有一些个人所得的项目要自行申报纳税。
三、个人所得税的立法原则(了解)第二节征税对象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个人取得的应税所得。
(共11项)一、工资、薪金所得注意范围: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一)不予征税项目1.独生子女补贴;2.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3.托儿补助费;4.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二)征税项目几项特殊规定1.企业减员增效和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实行内部退养办法人员取得收入征税问题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应按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进行平均,并与领取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后减除当月费用扣除标准,以余额为基数确定适用税率,再将当月工资、薪金加上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减去费用扣除标准,按适用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第十三章个人所得税法本章考情分析本章是《税法》考试比较重要的一章,内容繁杂,考点较多。
历年考题命制过各种题型,2010年教材的主要变化本章在2010年的主要变化包括:1.增加华侨身份界定的内容;2.增加个人转租收入计税规定;3.个人担任董事、监事的收入的计税规定;4.新增个人转让离婚析产房屋的征税问题;5.新增关于股权激励有关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法;6.新增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的个人所得税规定;7.增加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规定。
第一节个人所得税基本原理(能力等级1)一、概念个人所得税是以自然人取得的各类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所得税,是政府利用税收对个人收入进行调节的一种手段。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不仅包括个人还包括具有自然人性质的企业。
二、个人所得税的发展三、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原理——纯所得为计税依据纯所得需要扣除,扣除的费用包括两大方面、三个具体分类.有关费用一方面是指与获取收入和报酬有关的经营费用;另一方面是指维持纳税人自身及家庭生活需要的费用。
具体分为三类:第一,与应税收入相匹配的经营成本和费用;第二,与个人总体能力相匹配的免税扣除和家庭生计扣除;第三,为了体现特定社会目标而鼓励的支出,称为“特别费用扣除”。
四、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模式(熟悉)一般说来,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模式有三种:分类征收制、综合征收制与混合征收制.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采用的是分类征收制的模式。
【例题·单选题】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采用()。
A.分类征收制B.综合征收制C.混合征收制D.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模式【答案】A五、个人所得税的作用(了解)第二节纳税义务人(熟悉,能力等级2)基本规定: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不仅涉及中国公民,也涉及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中国的港、澳、台同胞,还涉及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投资者。
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划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按照国际通常的做法,依据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区分为居民和非居民,并分别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具体划分见下表:【案例】某在我国无住所的外籍人员2008年5月3日来华工作,2009年9月30日结束工作离华,则该外籍人员是我国的非居民纳税人。
模块三所得税模块个人所得税会计【学习目标】了解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代扣代缴义务人、征税对象及税收优惠,熟悉应纳税额的计算、会计处理。
第一节部分个人所得税概述一、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依据居所和时间两个标准可分为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二、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个人取得的应税所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列举的征税范围共有11项,具体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个人所得税形式包括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
三、个人所得税的减免税优惠(一)免税规定(二)减税规定(三)已纳税款的抵扣1、境内所得的税额扣除2、境外所得的税额扣除(四)对部分在境内无住所的纳税人的照顾第二部分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一、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一)工资、薪金所得范围(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于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三)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每月工资收入-费用扣除数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例7-1】李某当月取得工资收入8 000元,当月个人承担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共计800元,费用扣除额为3500元,则李某当月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如下:应纳税额=(8 000-800-3500)×10%-105=265(元)上例中,若李某在国内交养老保险,而在境外取得收入,则有:李某当月应纳税所得额=8 000-800-4 800=2 400元,李某应纳税额的计算为:应纳税额=2 400×10%-105=135元。
第十三章个人所得税法本章考情分析本章是《税法》考试比较重要的一章,内容繁杂,考点较多。
历年考题命制过各种题型,2010年教材的主要变化本章在2010年的主要变化包括:1.增加华侨身份界定的内容;2.增加个人转租收入计税规定;3.个人担任董事、监事的收入的计税规定;4.新增个人转让离婚析产房屋的征税问题;5.新增关于股权激励有关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法;6.新增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的个人所得税规定;7.增加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规定。
第一节个人所得税基本原理(能力等级1)一、概念个人所得税是以自然人取得的各类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所得税,是政府利用税收对个人收入进行调节的一种手段。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不仅包括个人还包括具有自然人性质的企业。
二、个人所得税的发展三、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原理——纯所得为计税依据纯所得需要扣除,扣除的费用包括两大方面、三个具体分类。
有关费用一方面是指与获取收入和报酬有关的经营费用;另一方面是指维持纳税人自身及家庭生活需要的费用。
具体分为三类:第一,与应税收入相匹配的经营成本和费用;第二,与个人总体能力相匹配的免税扣除和家庭生计扣除;第三,为了体现特定社会目标而鼓励的支出,称为“特别费用扣除”。
四、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模式(熟悉)一般说来,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模式有三种:分类征收制、综合征收制与混合征收制。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采用的是分类征收制的模式。
【例题·单选题】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采用()。
A.分类征收制B.综合征收制C.混合征收制D.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模式【答案】A五、个人所得税的作用(了解)第二节纳税义务人(熟悉,能力等级2)基本规定: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不仅涉及中国公民,也涉及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中国的港、澳、台同胞,还涉及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投资者。
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划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按照国际通常的做法,依据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区分为居民和非居民,并分别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
具体划分见下表:【案例】某在我国无住所的外籍人员2008年5月3日来华工作,2009年9月30日结束工作离华,则该外籍人员是我国的非居民纳税人。
这是因为该外籍人员在2008年和2009年两个纳税年度中都未在华居住满365日,则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
【案例】一个外籍人员从1997年10月起到中国境内的公司任职,在1998年纳税年度内,曾于3月7日~12日离境回国,向其总公司述职,12月23日又离境回国欢度圣诞节和元旦。
这两次离境时间相加,没有超过90日的标准,应视作临时离境,不扣减其在华居住天数。
(三)税法中有关于无住所个人境内居住天数和境内工作期间的具体规定第三节所得来源的确定(了解,能力等级2)所得的来源地和所得的支付地不是一个概念: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的支付地可能在境内,也可能在境外;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的支付地可能在境外,也可能在境内。
【案例】外籍人员詹姆斯受雇于我国境内某合资企业做长驻总经理,合同期三年。
合同规定其月薪5000美元,其中2000美元在中国境内支付,3000美元由境外母公司支付给其家人。
则其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是每月5000美元。
因为所得支付地不等于所得来源地。
因其在中国境内任职受雇取得的所得,不管何处支付,都属于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第四节应税所得项目(掌握)一、工资、薪金所得(能力等级2)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奖金是指所有具有工资性质的奖金,免税奖金的范围在税法中另有规定。
【注意辨析】考生要辨析区分五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考试命题中经常出现:1.辨析区分劳动分红与股份分红的不同。
2.辨析不属于工资、薪金所得的项目包括:(1)独生子女补贴;(2)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3)托儿补助费;(4)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3.辨析区分内部退养与法定退休的不同。
4.辨析区分法定退休的工资与退休再任职收入的不同。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能力等级2)P479【注意辨析】注意两个问题:1.辨析出租车归属是否为个人,以判断驾驶员从事客运所得的征税项目。
2.辨析个体户生产经营所得与非生产经营所得使用不同的征税项目。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应按“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项目征税的有()。
A.个人因从事彩票代销业务而取得的所得B.私营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本企业资金为本人购买的汽车C.个人独资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本人购买的住房D.出租汽车经营单位对出租车驾驶员采取单车承包或承租方式运营,出租车驾驶员从事客货营运取得的所得【答案】AC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能力等级2)【注意辨析】注意按照登记和分配的不同情况,区分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的个人所得【例题·多选题】张某承包了一家餐厅,餐厅每年支付张某承包收入10万元,张某不参与分享经营成果;李某承包了一家国有招待所,承包合同规定每月支付李某工资4000元,还规定每年要上交承包费50万元,其余经营成果归李某所有。
则下列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张某取得的承包费按照工资、薪金项目征税B.张某取得的承包费按照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项目征税C.李某取得的工资按照工资、薪金项目征税D.李某取得的工资和承包费都按照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项目征税【答案】AD四、劳务报酬所得(能力等级2)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报酬的所得。
【注意辨析】注意四方面问题:1.注意劳务报酬(独立、非雇佣)与工资薪金(非独立、雇佣)的差别。
个人兼职取得的收入应按照“劳务报酬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2.(2010年新增内容)个人担任董事职务所取得的董事费收入的计税规定——按照董事身份内外有别。
3.在校学生因参与勤工俭学活动而取得属于《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应税所得项目的所得,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4.辨析非货币性营销业绩奖励的对象不同带来的征税项目差异。
【例题·多选题】下列个人所得按“劳务报酬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有 ( )。
A.外部董事的董事费收入B.个人兼职收入C.教师自办培训班取得的收入D.在校学生参加勤工俭学活动取得的收入【答案】ABCD五、稿酬所得(能力等级2)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
【注意辨析】以是否发表、是否在本单位发表以及作者专业状况为标准,辨析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和工资、薪金所得三者之间的区别。
【例题·单选题】下列属于稿酬所得的项目有()。
A.记者在本单位刊物发表文章取得的报酬B.提供著作的版权而取得的报酬C.将国外的作品翻译出版取得的报酬D.书画家出席笔会现场泼墨书写取得的所得【答案】C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能力等级2)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
【注意辨析】注意区分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稿酬所得、财产转让所得。
1.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的所得2.对于作者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公开拍卖(竞价)取得的所得,属于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所得,故应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3.个人取得特许权的经济赔偿收入,应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由支付赔款的单位或个人代扣代缴。
【例题·多选题】下列个人收入,应按照“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有()。
A.个人取得的特许权经济赔偿收入B.作家公开拍卖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复印件的收入C. 作家公开拍卖自己写作时使用过的金笔的收入D. 电视剧编剧从任职的电视剧制作中心取得的剧本使用费收入【答案】ABD七、利息、股息、红息所得(能力等级2)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相关链接】个人取得国债利息、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教育储蓄存款利息,均免征个人所得税。
储蓄存款在1999年10月31日前孳生的利息,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储蓄存款在1999年11月1日至2007年8月14日孳生的利息,按照2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储蓄存款在2007年8月15日至2008年10月8日孳生的利息,按照5%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储蓄存款在2008年10月9日后(含10月9日)孳生的利息,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例题·多选题】以下应按照利息、股息、红利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有()。
A.个人购买上市公司股票得到的股利分红B.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本人购买住房C.股份有限公司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本人购买汽车D.单位经批准向个人集资支付的集资利息【答案】ACD八、财产租赁所得(能力等级2)包括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个人取得的财产转租收入,属于“财产租赁所得”的征税范围。
在确定纳税义务人时,应以产权凭证为依据,对无产权凭证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产权所有人死亡,在未办理产权继承手续期间,该财产出租而有租金收入的,以领取租金的个人为纳税义务人。
九、财产转让所得(能力等级2)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在教材上主要涉及五个方面:股票转让所得、量化资产股份转让、个人住房转让、购买和处置债权取得的所得、个人拍卖其他财产所得。
1.股票转让所得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2.企业改组改制过程中个人取得量化资产征税问题。
(1)个人在形式上取得企业量化资产(取得的仅作为分红依据,不拥有所有权的企业量化资产)——不征个人所得税;(2)个人在实质上取得企业量化资产(以股份形式取得的拥有所有权的企业量化资产)——缓征个人所得税;(3)个人转让量化资产——按“财产转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4)个人取得量化资产的分红(以股份形式取得企业量化资产参与企业分配而获得的股息、红利)——按“利息、股息、红利”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3.个人住房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注意辨析】作者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拍卖取得的所得,按照“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拍卖别人作品手稿或个人拍卖除文字作品原稿及复印件外的其他财产,都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例题·多选题】以下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