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工程技术在品种改良中的应用.
〔1〕细胞技术:
理论依据:"全能性",把植物体的某个器官, 甚至单个细胞分离出来后单独培养都能 分化再生出完整植株,
"变异频率"比传统的用物理、化学方法 要高, 实现"短、平、快"育种,常规育种 比较"慢".
目前已育成投产的:玉米和烟草抗除草 剂的种子,我国在作物育种细胞技术方面 处于世界领先行列,已有明显效益的有以 下几种:
胚状体可从悬浮培养的单细胞得到,也可 通过试管培养的愈伤组织、花粉或胚囊 而获得.胚状体一般在培养物的表面产生, 共形状与合子胚类似,但胚状体却是无性 繁殖的产物.
自从1968年F· C·斯图尔德和J·赖尔 特分别对胡箩卜诱导出了胚状体,30多年 来约在200多种植物上培养出了胚状体 .
我国利用组织培养法已成功地在烟草、 水稻、小麦、 玉米、甘蔗、棉花等作物 上诱导出了胚状体.将胚状体包埋在一个 能提供营养的胶质种衣里,便成了所谓的 "人工种 子".
如美国用转基因烟草表达出天花粉蛋白,用 于治疗艾滋病,
韩国用转基因植物质产胰岛素.
欧洲一些国家研究用植物生产干扰素.
2、生物工程技术在良种繁育中的应用
〔1〕快速繁殖
〔2〕人造种子:
人工种子是人们模仿天然种子结构制造出 来的生命有机体,它能象种子一样萌发再 生,长成植物.人工种子的核心"部件"是一 个被外层物包埋的具有类似种胚功能的 胚状体.胚状体不同于一般的种子胚.种胚 是由该植物雌雄配子融合后形成的合子 细胞进一步分化形成的,是种子的生命所 在.而胚状体是由非合子细胞分化形成的 类似于胚的结构,所以,又称"体细胞胚"、 "不定胚"或"花粉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