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挪威的森林》之性与爱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挪威的森林》之性与爱摘要: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以渡边彻、直子、绿子的感情纠葛展开来写。
渡边彻明知心心念念的直子忘不了死去的木月,但依然追随她左右。
与封闭于自我世界的直子不同,在学校里还有一个鲜活热情的绿子在追求着渡边君。
文本花了大量笔墨来描写他们之间的性爱,但与此同时,也涉入了许多心理活动,渡边君对二女的情感态度更是起伏跌宕、引人入胜。
关键词:渡边;直子;绿子;性;爱小说的情节比较简单,一个男人和两个女生的三角恋爱,小说以第一人称“我的”我的视角讲述了主人公渡边彻在机场追忆往事:渡边的好友木月在十七岁死去,而他又在东京偶遇木月的女友直子,而后开始交往,甚至在直子二十岁生日的夜晚与她发生了性关系,在此之后,直子就因为精神心理等原因进了疗养院。
学校里,因借书与活泼热情的绿子结缘。
绿子本有男朋友,但受到男主角魅力的影响,渐渐爱上了渡边君。
一边是精致温柔、敏感脆弱的直子,一边是热情洋溢、洒脱不羁的绿子。
在渡边左右为难的时候,直子的精神状态也愈发下降,最终选择了以自杀的方式来逃避这个现实。
直子希望渡边君永远不要忘了自己,她告诉自己的好友玲子,她对于渡边君是深爱着的。
另一边,在小说的结尾,渡边在一个自己也不知道是哪儿的地方呼唤着绿子。
村上春树以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部激烈、寂静、哀伤的爱情小说。
在这一部小说中,作者描绘了大量的性爱行为,展现了日本青年一代大胆的恋爱、年轻的反叛、于迷惘懵懂中的成长的特点。
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压抑之下,青年一代的人生观、世界观、爱情观,都发生着一定程度的扭曲与变形,掺杂了许多失落、顾及、颓废的情绪在里面。
本文将从性与爱的角度来解析这篇文本,围绕渡边与三个女人的关系展开说去。
一、渡边对直子的性与爱让我印象颇深的是直子生日那天与渡边的性爱关系,当他们做爱时,渡边君发现,从三岁就与木月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直子,竟然还是处女。
在后面渡边君来到精神疗养院时,直子做出了回答。
从她的回答可以看到,即使木月是她一直深爱着的人,但由于二人的不默契,却始终没有发生真正的性爱关系。
《挪威的森林》:性与爱的分离与觉醒,青春的悲痛之歌“仿佛全世界的细雨下在全世界的草地上”——《挪威的森林》如果你问我看完《挪威的森林》是什么感觉,这句话刚好作答。
这雨是忧郁感伤的,又带有一丝温和,不至于太过压抑。
又如同涓涓细流在心里流淌着,平平淡淡,却有一种无形的冲击激荡着心灵。
文学之美就是奇妙,字里行间充满孤独感伤的书,居然缓解了我愈发严重的失眠。
前天一口气读完,不太敢动笔,怕我拙劣的文字不能够表达出所思所想。
但还是忍不住想写点什么。
1/关于背负“有色小说”骂名的看法如果你知道村上春树,那一定听说过《挪威的森林》。
作为村上的代表作之一,成书于1987年。
10年前的销量就已经突破1000万本,是村上影响力和销量最大的一本现实主义小说,也是一本最不“村上”的小说。
提起《挪》,或许有的人会露出狡黠的微笑,说它是小黄书。
第一次听朋友推荐这本书也是这么说滴,当然只是调侃,不过书中确实有很多性描写。
其实这无可厚非,许多文学小说当中都会有这部分,诸如《西厢记》《红玫瑰与白玫瑰》《黄金时代》《白夜行》之类,甚至《红楼梦》都有,不过一点儿都不色情,特别是《挪》,甚至有一种美感。
文学小说里的性描写,更重要的是透过此看到背后的人物情感波动。
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讲,如果只看到了性,不禁让人想起了鲁迅关于短袖子的那段描述,算是白读了这本著作。
除了“小黄书”的诟病,也有人说它三观不正,道德败坏。
按照这个逻辑,像《人间失格》《月亮与六便士》《局外人》之类的,甚至是《安娜卡列尼娜》这样的书又岂不是所谓的“三观不正”。
太宰治在《人间失格》里嗜酒、嗑药、自杀,《月亮与六便士》里的主角抛妻弃子,还抢了恩人的妻子和房屋,然后又抛弃新的妻子,《局外人》里的男主对母亲去世、被审判毫无情感波澜,《安娜卡列尼娜》里的女主对婚姻无趣就疯狂放纵,抛弃家庭私奔,最后卧轨自杀……我一向很反感“三观”这个词,特别是在文艺作品里边。
用三观和道德作为衡量文学的标准,用善恶好坏去评判里面的人物,太过肤浅。
《挪威的森林》:生活的真谛《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主人公渡边以及他身边的人在探寻生命真谛的过程中,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和磨难。
本文将探讨从这本小说中我们能够领悟到的生活的真谛。
1. 真正的爱情是一种自由小说中的渡边爱上了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的红叶,但由于红叶的精神状态出现了问题,渡边并没有选择和她在一起,而是选择了同情和支持她。
身处不幸的境地,红叶却一直散发着温柔、独立和自由的光辉,她的失落与孤独从未依附在别人身上,这正是她最美的一面。
所以,真正的爱情不应该被束缚,在尊重和自由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的发扬光大。
2. 生命不是完美的童话在小说中,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忧伤和经历,正情、离别、生死,所有的人物都在向前不断地前行,向“明日”注视。
生命中总有许多无奈和无解的离别,生命不是完美童话,而是现实的,有时会让人无助的。
3. 生命本身就是艺术小说中,红叶自杀前留下了一封信,信中倡导了不以获得成就为目的的生活态度。
作者通过红叶的言行为我们展现了这种态度,并认为生命本身就是一件大艺术品。
生活中的每一刻,无论是忧伤还是欣慰,都是一种艺术品,人生只有不断地创作和发现,才能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4. 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小说中,渡边和他的朋友们都在探索人生道路,各有追求。
像草壁这样的人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音乐,做自己的音乐,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份生活,而渡边所在的学校的“主人公”则选择了学业和未来的事业。
生命中的每一分一秒都是宝贵的,我们有权选择生活的道路,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理念去创造自己的人生,但也需要明白,在自由的选择中,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代价。
结语《挪威的森林》揭示了生活的真谛:它不完美,但充满着无限的可能,需要我们学会接纳和面对每一个阶段,学会在迷茫和困惑中寻求自我的答案。
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向生命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用自己的方法和手段,用心去创造,传承,发掘生命中的美好与韵味。
《挪威的森林》孤独、爱与成长的青春物语村上春树的小说《挪威的森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情感的故事,成为了一代读者心中的经典。
作为一部青春文学作品,《挪威的森林》展现了年轻人在面对孤独、爱情和成长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困惑与挣扎。
本文将以该小说为主线,探讨青春、孤独和爱情等主题,呈现给读者一个关于成长与自我寻找的深入思考。
孤独是每个人都可能会经历的一种情感。
在《挪威的森林》中,主人公渡边以及其他一些角色都深受孤独所困扰。
作为一名大学生,渡边常常面对着紧张的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的不适应。
他感到自己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孤独感笼罩着他的内心。
孤独带来的痛苦和无助,使得他更加迷茫和困惑。
与渡边一样,其他角色如直子、纪伊、青山等也在不同程度上经历着自己的孤独之旅。
孤独并非一种消极的情感,它也让人思考和追求内心真正的自我。
在小说中,渡边通过阅读和思考来寻找内心的平衡与宁静。
他独自一人在校园的图书馆里度过大量的时间,逐渐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通过读书,从作品中寻找到与自己内心相通的人,并得到一种宽慰。
阅读成为了他面对孤独的一剂良药。
在《挪威的森林》中,爱情是连接角色之间感情纽带的重要元素。
主人公渡边与直子之间的爱情线索贯穿整个故事。
直子是他心底最纯真的执念,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青春回忆和情感纽带。
直子与渡边交流时的心灵对话,给予了他无尽的慰藉。
他们之间的爱情或许不是寻常恋爱的形式,却是一种情感的纽带,使得他们能够相互理解与支持。
与爱情相伴随的是失去与死亡。
直子失去了自己的姐姐,死亡的阴影让她变得脆弱且孤独。
而渡边则经历了珍惜的人相继离世。
死亡的存在给他们的爱情增添了一份无奈和珍贵。
他们在面对死亡时更加珍惜彼此,抓住每一个快乐与温暖的瞬间。
在他们的生命中,成长是一种内化的过程。
渡边和直子都在面临过悲伤与困惑的时刻发生了转变。
直子通过自我努力,逐渐走出了失去姐姐所带来的困境,开始重新照顾自己,并努力寻求新的生活方式。
浅析《挪威的森林》中的爱情悲剧摘录:现代意义上的悲剧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悲剧,传统意义上的悲剧是外在的,它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神、人与命运的对抗中所表现出来的苦难性,像古希腊神话里的西西弗斯、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等等,而现代意义上的悲剧强调的是内在的,精神心理层次的。
“西方现代悲剧的中心主题是人在资产阶级社会中的异化,是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无可挽回的失落”,[1]另外“人与社会的异化与反异化的关系是西方现代文明的基本关系,也是现代悲剧的基础”。
[2]这是任生名在《西方现代悲剧论稿》中提到的现代意义上的悲剧,它强调的是社会对人的压迫,人在社会中的生存困境。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的悲剧性正是现代意义悲剧的体现,人与现实世界脱离,在自我的精神世界里挣扎、苦闷、孤独,表现在行动上就是自杀、纵欲、孤立、自娱自乐、自怜自恋;表现在精神心理上就是孤独、忧郁、苦闷、困惑、虚无和精神分裂。
本文将着重从自杀行为、性行为、孤独空虚三个方面来分析小说中的爱情悲剧的表现。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于1987年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
村上春树称《挪威的森林》是一部激烈、寂静、哀伤,100%的爱情小说。
采第一人称及对话的方式书写。
故事讲述在1987年,已经37岁的主角兼叙述者──“渡边彻”,乘飞机到达德国汉堡机场,降落时听到机上播放著背景音乐──由管弦乐器演奏披头四“挪威的森林”,因此回忆起18年前魂归九泉的某位女性。
主人公纠缠在情绪不稳定而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开朗活泼的小林绿之间,展开了自我成长的旅程。
现代意义上的悲剧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悲剧,传统意义上的悲剧是外在的,它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神、人与命运的对抗中所表现出来的苦难性,像古希腊神话里的西西弗斯、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等等,而现代意义上的悲剧强调的是内在的,精神心理层次的。
“西方现代悲剧的中心主题是人在资产阶级社会中的异化,是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无可挽回的失落”,[1]另外“人与社会的异化与反异化的关系是西方现代文明的基本关系,也是现代悲剧的基础”。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充
满忧伤和温柔的小说。
小说以大学生渡边和他的两位朋友——直子
和千寻之间的情感纠葛为主线,讲述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
爱情、友情、亲情和青春的故事。
读完这本小说,我深深被渡边和直子之间那种深沉的爱所感动。
他们之间的爱情并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一种平和而温暖的情感。
在直子的陪伴下,渡边学会了如何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也
学会了如何去珍惜眼前的幸福。
直子的离去,让渡边陷入了长达七
年的忧郁之中,但他最终还是走出了阴霾,继续着自己的生活。
另外,千寻这个角色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是一个性格
开朗、乐观向上的女孩,虽然生活中也有过不如意,但她总是能够
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一切。
她的坚强和乐观也给了渡边很大的鼓励
和帮助。
整部小说贯穿着对死亡、痛苦和孤独的思考,但却又充满了对
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追求。
作者通过渡边的视角,描绘了一幅充
满忧伤和温柔的画面,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宝贵。
通过这本书,我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了生命的可贵和短暂。
我
们要学会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和挫折,去追求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幸福。
这本书让我思考了很多,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感悟。
我相信,这部小说会一直陪伴着我,让
我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以
青春、爱情、友情为主题的小说。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感动,对
生命和爱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小说以主人公渡边和他的两位女友——直子和青山为中心展开。
通过渡边的回忆,我们看到了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爱情纠葛,以及
对生活的迷茫和挣扎。
直子是一个美丽、成熟、温柔的女孩,她对
渡边有着深厚的感情,但却因为心理问题而最终选择了自杀。
而青
山则是一个独立、坚强的女孩,她和渡边之间的感情也是扑朔迷离。
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性格和内心世界,他们的
命运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了人生的无常和复杂。
在这个过程中,作
者通过对爱情和友情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对生命的理解和对人性
的关怀。
通过《挪威的森林》,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爱情
的珍视。
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在追寻自己的幸福和意义,他们或许
会受伤、迷茫,但却依然坚强地面对生活。
这让我明白,人生中会
有很多不确定性和困难,但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就一定能找到自
己的幸福。
总的来说,读完《挪威的森林》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对生命和爱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是一部充满温情和哲理的小说,它让我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眼前的幸福。
这部小说将会一直陪伴着我,让我在生活中更加勇敢、坚强。
挪威的森林中性描写整理上初中的时候,班里流传着两本书,一本叫《废都》来自贾平凹,一本叫《挪威的森林》来自村上春树。
当时,我们还很年轻,跳跃性思维还不是那么的强大,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首先养成跳跃性阅读的好习惯。
特别是看《废都》的时候特别的明显,就那么着随便翻过几页,就势必会出现精彩之处,而且无论你跳跃的多么频繁和跳跃的多么没有规律和不靠谱,但始终能够找得到吸引我们的地方。
因为总是会有那么几个字无比明显的闪烁在你的视线里,这几个字我到现在依旧记得——此处删减****字。
凡是有带这样字眼的章节和段落,对于我们来说都有着无比致命的吸引力。
只不过,再怎样的致命,该删减的始终删减了。
关于删减这件事儿,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删减的这么些字作者是不是能够拿得到稿费的?如果这些删减的字也能够拿得到稿费的话,我很想写一部百万的巨著,我在这部巨著中写道:此处删减三百六十五万字。
除了《废都》外,《挪威的森林》也是我们非常热衷的一本书。
这本书与《废都》明显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书中没有“此处删减****字”的标识,以致于我们初看这部书的时候很是茫然,完全不知道该在何处停留。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大量前辈的辛勤劳作,这本书的精彩段落也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标识。
页角折得最多的,页面最脏的就是最精彩的。
现在想来,着实也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儿。
只不过《废都》后来就没再读过了,基本上所保留的记忆也仅为此处删减****字而已。
而《挪威的森林》之后倒是反复的看过无数次,所以相较而言倒还有些许的记忆。
所以,这篇文章主要谈一下对于《挪威的森林》中性爱描写的看法。
《挪威的森林》中到底有多少处性爱描写,倒真的没的统计过。
如果有谁统计过,欢迎前来告诉我。
但记忆比较深刻的倒是有那么四处:第一处是直子生日的那天晚上与渡边发生关系的性爱描写;第二处是在疗养院直子通过手和嘴巴帮渡边解决问题的性爱描写;第三处是在绿子死去老爸的遗照前面与渡边亲密接触的性爱描写;第四处是铃子从疗养院出来后与渡边在租的房间里所产生的性爱描写。
从《挪威的森林》看爱情的复杂与纯真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一部长篇小说,以青春、成长和爱情为主题。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主人公渡边的经历,展现了爱情的复杂与纯真。
首先,爱情的复杂在于它涉及到许多复杂的情感和因素。
在《挪威的森林》中,渡边与直子的关系充满了复杂性和矛盾。
直子是一个神秘而令人着迷的女孩,她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挣扎。
渡边对直子的爱是深沉而真挚的,但他也意识到自己无法完全理解直子内心的痛苦。
此外,渡边还与绿子、初美等人有着复杂的关系,这些关系也展现出爱情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另一方面,爱情也可以是纯真的。
在小说中,渡边与绿子的关系就展现出了爱情的纯真。
绿子是一个开朗、活泼的女孩,她的内心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渡边对绿子的爱是真诚的,他愿意为了绿子而付出一切。
这种纯真的爱情是小说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让人们看到了爱情的美好和力量。
总的来说,《挪威的森林》展现了爱情的复杂与纯真。
爱情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它涉及到许多因素和情感。
但是,爱情也可以是纯真的,它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力量。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主人公渡边的经历,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爱情的复杂与纯真。
《挪威的森林》中的孤独与爱情1 引言《挪威的森林》无疑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久负盛名的大作。
该书自1987年出版以来,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的热烈追捧,早已形成了一股“村上春树热潮”。
这是一部具有“个人私密”特点的小说,虽然其中的很多情节是人为设定的,但是大都是作者经验性的描写,并非完全天马行空。
小说主要围绕着渡边与两位女性直子和绿子之间发生过的快乐与悲伤的故事,展现了主角渡边一路成长的历程。
其中诸多情节无不勾起读者们青年时期的回忆与想象,从而引起我们心理上的共鸣和同情。
2 “孤独”是一种底色在这部小说中,“孤独感”和“无力感”无处不在,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被莫名的孤独感深深困扰着。
“孤独”是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至关因素。
孤独就是一无所有,没有家庭,没有恋人,没有朋友,就会觉得生命没有意义,没有价值,既然自我在现实世界中希求不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那么,宁可痛快的死,也不愿痛苦的生。
在作者笔下,每个人物都是一个个远离社会、远离家庭的孤独者,好像是社会的边缘人。
先来看直子的一家人。
直子的叔叔在家自闭四年后,在二十一岁的某一天,突然卧轨自杀。
直子的姐姐,学习体育样样优秀,还很有领导才能,那么独立自主的女孩怎么会在十七岁时在家上吊自杀?而直子目睹了姐姐自杀时的景象,后来木月的自杀更是对直子致命的一击。
可以说,直子短暂的一生中深受死亡阴影的笼罩,这也是导致直子后来步入后尘的一个客观原因。
总之,直子对现实生活产生了抵触和恐惧,内心非常孤独,任何人都没有把她解救出来,她已经孤独得“病入膏肓”,似乎只有“自杀”是唯一的出路。
即使是在社会生活中如鱼得水的永泽,也时常匍匐在孤独的脚下而不知所措。
与木月和直子相比较,玲子的自杀经历有着清晰的缘由。
偶然因素导致的手指失灵、同性恋小女孩的诬陷等一系列事情都是致使玲子产生自杀的重要诱因,我们完全可以想象玲子当时处于怎样的孤独境地。
可是,聪慧的玲子并未彻底消沉,她不仅在阿美寮疗养院调整好了自我,而且决心走出疗养院,重新面对新的自我和生活。
浅谈《挪威的森林》之性与爱
作者:周倩兰
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10期
摘要: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以渡边彻、直子、绿子的感情纠葛展开来写。
渡边彻明知心心念念的直子忘不了死去的木月,但依然追随她左右。
与封闭于自我世界的直子不同,在学校里还有一个鲜活热情的绿子在追求着渡边君。
文本花了大量笔墨来描写他们之间的性爱,但与此同时,也涉入了许多心理活动,渡边君对二女的情感态度更是起伏跌宕、引人入胜。
关键词:渡边;直子;绿子;性;爱
小说的情节比较简单,一个男人和两个女生的三角恋爱,小说以第一人称“我的”我的视角讲述了主人公渡边彻在机场追忆往事:渡边的好友木月在十七岁死去,而他又在东京偶遇木月的女友直子,而后开始交往,甚至在直子二十岁生日的夜晚与她发生了性关系,在此之后,直子就因为精神心理等原因进了疗养院。
学校里,因借书与活泼热情的绿子结缘。
绿子本有男朋友,但受到男主角魅力的影响,渐渐爱上了渡边君。
一边是精致温柔、敏感脆弱的直子,一边是热情洋溢、洒脱不羁的绿子。
在渡边左右为难的时候,直子的精神状态也愈发下降,最终选择了以自杀的方式来逃避这个现实。
直子希望渡边君永远不要忘了自己,她告诉自己的好友玲子,她对于渡边君是深爱着的。
另一边,在小说的结尾,渡边在一个自己也不知道是哪儿的地方呼唤着绿子。
村上春树以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部激烈、寂静、哀伤的爱情小说。
在这一部小说中,作者描绘了大量的性爱行为,展现了日本青年一代大胆的恋爱、年轻的反叛、于迷惘懵懂中的成长的特点。
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压抑之下,青年一代的人生观、世界观、爱情观,都发生着一定程度的扭曲与变形,掺杂了许多失落、顾及、颓废的情绪在里面。
本文将从性与爱的角度来解析这篇文本,围绕渡边与三个女人的关系展开说去。
一、渡边对直子的性与爱
让我印象颇深的是直子生日那天与渡边的性爱关系,当他们做爱时,渡边君发现,从三岁就与木月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直子,竟然还是处女。
在后面渡边君来到精神疗养院时,直子做出了回答。
从她的回答可以看到,即使木月是她一直深爱着的人,但由于二人的不默契,却始终没有发生真正的性爱关系。
直子也确确实实将自己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交给了一个她并不爱的人——渡边彻。
这一场性爱改变了这两个人。
于直子而言,这场莫名其妙、突如其来的性爱,让她封闭已久的内心对渡边君渐渐放下了防备,将自己内心深处的脆弱慢慢的剖开来,并在某种程度上开始依恋渡边。
于渡边而言,早在这场性爱之前就因经常和木月与直子一起玩,而产生了好感;
其次,因为这一次的亲密接触,也让他对直子的爱变得更加浓烈;再者,作为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发生关系,是应该有责任有担当的,这从后面渡边君与绿子的谈话可以看出来,他于直子有一份责任,所以暂时还不能接受绿子;此外,直子的世界比较狭小,兜兜转转也就木月、渡边、玲子比较熟络,而木月的死去,让渡边君内心的责任感更加强烈,想要代好友,也为自己而好好照顾直子。
直子与渡边彻之间的性爱描写,还有一次是在疗养院的小树林,直子用手帮渡边。
在这时,其实可以看到,直子从对渡边的拒绝已经开始变为接受,甚至主动靠拢。
或许直子之于渡边,是从感动到接受再到慢慢的迸发自己尘封已久的情感,但不可否认的是,直子无论何时都深爱着木月,也从未忘记木月。
因而她对于渡边也有一种愧疚感,在渡边来疗养院时,或许直子便做好了准备,她虽然无法给予渡边纯粹的爱,但是在肉欲上可以让渡边得到发泄。
这并不是直子想要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渡边的关怀,但至少直子的这种行为有一种回馈的成分在里面。
此外,在直子还没有想要死亡的时候,通过她对渡边的态度可以看到:她也一度想要走出自己的小森林,走出和木月那虚无缥缈的记忆,想要重新拥抱渡边、拥抱生活。
而渡边对于直子除了男性本能,还有源自对直子的爱。
在和直子在一起的时候,他可以完全忘记学校里面的绿子,因而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渡边对于直子的爱是真诚的。
总的来说,渡边对直子的性与爱是复杂但又真实的。
就性而言,他与直子的亲密关系是机缘巧合下的荷尔蒙爆发。
但是这种性活动源自男性本能,也源于他对直子浓烈而深沉啊爱。
从发生性关系之后,渡边的态度来看,虽然这种事情来自于年轻人的冲动和不可控,但他对于直子,是想要负责任的,是一种有担当的性行为。
就爱而言,渡边对于直子可谓一往情深,心心念念,可是直子给他的感觉太过虚幻、捉摸不定,所以当他的生活中闯入一个年轻活泼、热情洋溢的绿子时,他的心就开始纠结、开始徘徊。
那么,从这里来看,他对于直子的爱也并不是完全忠诚的,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现代男女对性与爱的任性和放纵。
二、渡边对绿子的性与爱
如果说在渡边君与直子的恋爱中,直子是感情的掠夺者,而渡边是感情的奉献者,那么在绿子与渡边的关系中则恰好相反。
由于借课程笔记,绿子开始出现在渡边的视野里,但其实在这之前,他就已经与直子发生了性关系,并且深深的爱着那个住在山里的、精致的、仿佛与世界隔绝的直子。
和直子在一起的时候,更多的是渡边对直子情感的付出。
可是在他与直子发生那样亲密的关系之后,直子还是说,她深爱着木月,无法忘记木月。
这对于渡边而言,无异于当头暴击。
当他长期付出的爱得不到回报时,他也有沉闷和压抑,他也会纠结,会牢骚,只是没有发泄出来。
但是绿子的出现,则给他的生命带来了一抹亮色。
她给了渡边许多的正能量,她年轻快乐朝气蓬勃,她会给渡边讲笑话逗他开心,带给他久违的轻松和快意,这是和直子相处从来没有的感受。
他对于绿子,始于一种新鲜、一种好奇。
在这种情况下,渡边已经被绿子打动,却反而成了那个想接受而又不敢接受的人。
或许是后来者的关系,渡边对于绿子的爱似乎都要略低于他对直子的爱。
他与绿子在一起,更多的是想要得到一种心灵的抚慰罢了。
当他与绿子躺在一张床上的时候,他的内心是纠结而挣扎的,最终也没有与绿子完成真正的性爱。
或许对于绿子而言,她是深爱着渡边的,但对于渡边而言,他有感动,有新奇,但更多的是一种拥抱取暖。
三、渡边对玲子的性与爱
玲子直子在精神疗养院的室友,但同时也是精神疗养院的音乐老师,她多才多艺,善歌善舞。
与渡边相同的是,她也在一直保护着直子。
渡边与玲子的相识正是由于直子而建立起来的联系。
在精神疗养院中,玲子一直和渡边与直子一起玩耍,一起吃饭一起喝酒一起唱歌。
在直子精神恶化期间,也是她在写信告诉渡边——直子的精神状态。
在直子死后,渡边来到当初的小树林,当初有着美好回忆的地点,企图寻找直子的踪影。
但毫无预兆的,渡边与玲子在渡边所租的房子里发生了一场莫名其妙的性关系。
说是莫名其妙,但所有的结局难道不是先有预兆。
一方面,玲子是直子存在过的最好证明,她的身上有着直子生命的延续;另一方面,玲子此时走出了疗养院,她需要开始新的生活,需要从封闭的山林中找到一个与外界接触的媒介,渡边恰好就是这个媒介。
而渡边对于玲子是没有真正的爱的,更多的是以一种直子的影子而存在,但此时他需要跳出对直子的怀恋而更好的去面对绿子。
这场性爱并不是说他不爱直子了,而是正是以为他要跳出来,又一时的沉溺于欲望之中,所以自然而然又水到渠成的与玲子发生了性关系。
《挪威的森林》并不是纯粹的色情小说,更多的渗入了许多哲思,描绘了青年一代在动荡的社会,也依然不停止对爱情的追求。
作者以渡边为主线,描述了几个处于青春期的男女,对待爱情,历经坎坷,而最终从懵懂走向成熟的心路历程,展現了爱情从无性的纯情,到有性的激情,再到灵肉一体的必然性。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