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无机化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09.00 KB
- 文档页数:8
国家开放大学《无机化学》章节自测题参考答案1-4章自测题一、选择题1.已知37%的浓盐酸,密度为1.19g mL-1,则此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12mol L-1B.1.2mol L-1C.12mol L-1D.120mol L-12.土壤中NaCl含量高时植物难以生存,这与下列稀溶液的性质有关的是()A.蒸汽压下降B.沸点升高C.冰点下降D.渗透压3.将2.0g非电解质溶于500g水中,测得凝固点下降0.32℃,则该电解质的分子量为()A.B.C.D.4.若溶液的浓度都为0.1mol L-1,则下列水溶液的沸点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Na2SO4,HAc,NaClB.Na2SO4,NaCl,HAcC.NaCl,Na2SO4,HAcD.NaCl,HAc,Na2SO4。
5.已知反应2H2O(g)→2H2(g)+O2(g),则值为()。
A.-486.3kJ×mol-1B.486.3kJ×mol-1C.-241.8kJ×mol-1D.241.8kJ×mol-16.在一容器中,反应2SO2(g)+O2⇋2SO3(g)达到平衡,加一定量N2,气体保持总压力不变,平衡将会()A.向正方向移动B.向逆方向移动C.无明显变化D.不能判断。
7.PCl5(g)=PCl3(g)+Cl2(g)的>0,欲增大PCl3的平衡浓度,需采取的措施是()。
A.降低温度B.升高温度C.增大Cl2的浓度D.加大压力8.将pH=5.00的强酸与pH=13.00的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的值为()。
A.9.00B.8.00C.12.70D.5.009.0.9mol×L-1HAc溶液中H+浓度是0.1mol×L-1HAc溶液中H+浓度的()。
A.1倍B.2倍C.3倍D.4倍。
二、填空题1.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汽压下降值Δp与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或摩尔分数)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无机化学基础》习题解答第一章物质的量1、计算下列物质的摩尔质量。
(1)Fe (2)H2(3)HCl (4)HNO3(5)H2SO4(6)Al(OH)3(7)KOH (8)Ba(OH)2 (9)K2HPO4(10)NH4Cl (11)Cl—(12)PO43—解:物质的摩尔质量是以g/mol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分子量或原子量)。
所以以上物质的摩尔质量分别为:(1)mol (2)2 g/mol (3) g/mol (4)63 g/mol (5)98 g/mol (6)84 g/mol (7)56 g/mol (8)171 g/mol (9)174 g/mol (10) g/mol (11) g/mol (12)95 g/mol。
2、计算下列物质的物质的质量。
(1)90g H2O (2)22g CO2(3)Fe3O4(4)200gCaCO3解:H2O、CO2、Fe3O4、CaCO3的摩尔质量M分别为:18 g/mol、44 g/mol、232 g/mol、100 g/mol。
根据公式:n = m / M,计算得出以上物质的量分别为:(1)5 mol (2)mol (3)mol (4)2 mol。
3、计算下列物质的质量。
(1)2molNaHCO3(2)(3)3molCaCl2 (4)解:NaHCO3、AgNO3、CaCl2、Na2SO4的摩尔质量M分别为:84 g/mol、170 g/mol、111 g/mol、142 g/mol。
根据公式:m = n*M ,计算得出以上物质的质量分别为:(1)168 g (2)255 g (3)333 g (4)71 g4、请写出下列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1)2Na + 2H2O = 2NaOH + H2↑(2)Fe + H2SO4 = FeSO4 + H2↑(3)Cl2 + 2KBr = 2KCl + Br2(4)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5)Acl3 + 3NaOH = Al(OH)3↓+ 3NaCl(6)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解:根据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反应中各物质前的系数之比。
无机化学(第四版)答案第一章物质的结构1-1 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的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1-2 天然氟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的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的峰?1-3 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
54%,81Br 80。
9163占49。
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的天然同位素203Tl和205Tl的核素质量分别为202。
97u和204。
97u,已知铊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
39,求铊的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
63810:1,又测得银和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
868和35。
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6 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的铂原子量与现代测定的铂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的人才能数完1mol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1-8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1-9 太阳系,例如地球,存在周期表所有稳定元素,而太阳却只开始发生氢燃烧,该核反应的产物只有氢,应怎样理解这个事实?1-1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一种叫“元气”的物质,“元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请对比元素诞生说与这种古代哲学。
1-11 “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的元素论,至今仍有许多人对它们的“相生相克”深信不疑。
与化学元素论相比,它出发点最致命的错误是什么?1-12 请用计算机编一个小程序,按1.3式计算氢光谱各谱系的谱线的波长(本练习为开放式习题,并不需要所有学生都会做)。
第一章 一些基本概念和定律本章總目標:1:學習物質の聚集狀態分氣態、固態、液態三種,以及用來表示這三種聚集態の相關概念。
2;重點掌握理想氣體狀態方程、道爾頓分壓定律以及拉烏爾定律。
各小節目標 第一節:氣體1:了解理想氣體の概念,學習理想氣體の狀態方程推導實際氣體狀態方程の方法。
2:掌握理想氣體狀態方程の各個物理量の單位及相關の計算。
理想氣體:忽略氣體分子の自身體積,將分子看成是有質量の幾何點;假設分子間沒有相互吸引,分子之間及分子與器璧之間發生の碰撞時完全彈性の,不造成動能損失。
3:掌握Dalton 分壓定律の內容及計算。
第二節:液體和溶液1:掌握溶液濃度の四種表示方法及計算 ○1物質の量濃度(符號:Bc 單位1mol L -•):溶液中所含溶質B の物質の量除以溶液の體積。
○2質量摩爾濃度(BB An b m =,單位:1mol kg -•):溶液中溶質B の物質の量除以溶劑の質量。
○3質量分數(BB m m ω=):B の質量與混合物の質量之比。
○4摩爾分數(BBn nχ=):溶液中溶質の物質の量與溶液の總物質の量之比。
2:了解非電解質稀溶液の依數性及其應用。
第三節:固體1:了解常見の四種晶體類型2:掌握四類晶體の結構特征及對物質性質の影響,比較其熔沸點差異。
Ⅱ 習題一 選擇題:1.如果某水合鹽の蒸汽壓低於相同溫度下の蒸汽壓,則這種鹽可能發生の現象是( ) (《無機化學例題與習題》吉大版)A.氣泡B.分化C.潮解D.不受大氣組成影響2.嚴格の講,只有在一定の條件下,氣體狀態方程式才是正確の,這時の氣體稱為理想氣體。
這條件是()A.氣體為分子見の化學反應忽略不計B.各氣體の分壓和氣體分子本身の體積忽略不計C.各氣體分子の“物質の量”和氣體分子間の引力忽略不計D.各氣體分子間の引力,氣體分子の體積忽略不計3.在300K,把電解水得到の並經幹燥のH2和O2の混合氣體40.0克,通入60.0Lの真空容器中,H2和O2の分壓比為()A.3:1B.2:1C.1:1D.4:14.在下述條件中,能使實際氣體接近理想の是()A.低溫、高壓B.高溫、低壓C.低溫、低壓D.高溫、高壓5.某未知氣體樣品為5.0克,在溫度為1000C時,壓力為291KPa時體積是0.86L,該氣體の摩爾質量是()A.42g/molB.52g/molC.62g/molD.72g/mol6.處於室溫一密閉容器內有水及與水相平衡の水蒸氣。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集及答案第一章气体、液体和溶液的性质1. 敞口烧瓶在7℃所盛的气体,必须加热到什么温度,才能使1/3气体逸出烧瓶?2. 已知一气筒在27℃,30.0atm时,含480g的氧气。
若此筒被加热到100℃,然后启开阀门(温度保持在100℃),一直到气体压力降到1.00atm时,共放出多少克氧气?3. 在30℃时,把8.0gCO2、6.0gO2和未知量的N2放入10dm3的容器中,总压力达800 mmHg。
试求:(1) 容器中气体的总摩尔数为多少?(2) 每种气体的摩尔分数为多少?(3) 每种气体的分压为多少?(4) 容器中氮气为多少克?4. CO和CO2的混合密度为1.82g⋅dm-3(在STP下)。
问CO的重量百分数为多少?5. 已知某混合气体组成为:20份氦气,20份氮气,50份一氧化氮,50份二氧化氮。
问:在0℃,760mmHg下200dm3此混合气体中,氮气为多少克?6. S2F10的沸点为29℃,问:在此温度和1atm下,该气体的密度为多少?7. 体积为8.2dm3的长颈瓶中,含有4.0g氢气,0.50mol氧气和分压为2atm 的氩气。
这时的温度为127℃。
问:(1) 此长颈瓶中混合气体的混合密度为多少?(2) 此长颈瓶内的总压多大?(3) 氢的摩尔分数为多少?(4) 假设在长颈瓶中点火花,使之发生如下反应,直到反应完全:2H2(g) + O2(g) =2H2O(g)当温度仍然保持在127℃时,此长颈瓶中的总压又为多大?8. 在通常的条件下,二氧化氮实际上是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两种混合气体。
在45℃,总压为1atm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为2.56g⋅dm-3。
计算:(1) 这两种气体的分压。
(2) 这两种气体的重量百分比。
9. 在1.00atm和100℃时,混合300cm3H2和100 cm3O2,并使之反应。
反应后温度和压力回到原来的状态。
问此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多少毫升?若反应完成后把温度降低到27℃,压力仍为1.00atm,则混合气体的体积为多少毫升?(已知27℃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26.7mmHg)10. 当0.75mol的“A4”固体与2mol的气态O2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加热,若反应物完全消耗仅能生成一种化合物,已知当温度降回到初温时,容器内所施的压力等于原来的一半,从这些数据,你对反应生成物如何下结论?11. 有两个容器A和B,各装有氧气和氮气。
无机化学试题第一章气体填空题:1、某广场上空有一气球,假定气压在一日内基本不变,早晨气温15℃时,气球体积为25.0L;中午气温为30℃,则其体积为 26.3 L;若下午的气温为25℃,气球体积为 25.9 L。
2、某真空集气瓶的质量为134.567g。
将一温度为31℃,压力为98.0 kPa的气体充入其中,然后再称其质量为137.456g,则该气体的质量m= 2.889g。
如果集气瓶中装满31℃的水,其总质量为1067.9g(该温度下水的密度为0.997g·mL-1),集气瓶的容积为0.936 L;该气体的密度ρ= 3.09 g.·L-1,摩尔质量M=79.6g·moI-1。
3、恒定温度下,将1.0L 204kPa的氮气与2.0L 303kPa的氧气充入容积为3.0L的真空容器中,则p(N2)= 68 kPa; p(O2)= 202 kPa; 容器内的总压力p=270 kPa。
4、在温度T时,在容积为c L的真空容器中充入氮气和氩气。
容器内压力为a kPa,若p(N2)=b kPa, 则p(Ar)= a-b kPa; N2和Ar的分体积分别为 bc/aL和 (a-b)c/a L; n(N2)= bc/RT mol,n(Ar)= (a-b)c/RT mol。
5、在相同温度、压力、体积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分别为M1和M2(M1>M2)。
试比较:n1 = n2, m1> m2; Ēk,1= Ēk,2; v1< v2; ρ1>ρ2。
若体积增大,温度、压力保持不变,则ρ1, ρ2都不变。
选择题:1、一定温度下,某容器中含有相同质量的H2,O2,N2与He的混合气体,其中分压最小的组分是………………………………………………………………( B )(A)N2 (B)O2(C)H2(D)He2、某温度下,一容器中含有2.0mol O2,3.0mol N2及1.0mol Ar。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第一章 一些基本概念和定律本章总目标:1:学习物质的聚集状态分气态、固态、液态三种,以及用来表示这三种聚集态的相关概念。
2;重点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道尔顿分压定律以及拉乌尔定律。
各小节目标 第一节:气体1:了解理想气体的概念,学习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推导实际气体状态方程的方法。
2: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各个物理量的单位及相关的计算。
理想气体:忽略气体分子的自身体积,将分子看成是有质量的几何点;假设分子间没有相互吸引,分子之间及分子与器璧之间发生的碰撞时完全弹性的,不造成动能损失。
3:掌握Dalton 分压定律的内容及计算。
第二节:液体和溶液1:掌握溶液浓度的四种表示方法及计算 ○1物质的量浓度(符号:Bc 单位1mol L -•):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
○2质量摩尔浓度(BB An b m =,单位:1mol kg -•):溶液中溶质B 的物质的量除以溶剂的质量。
○3质量分数(BB m m ω=):B 的质量与混合物的质量之比。
○4摩尔分数(B B nn χ=):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的总物质的量之比。
2:了解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其应用。
第三节:固体1:了解常见的四种晶体类型2:掌握四类晶体的结构特征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比较其熔沸点差异。
Ⅱ习题一选择题:1.如果某水合盐的蒸汽压低于相同温度下的蒸汽压,则这种盐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气泡B.分化C.潮解D.不受大气组成影响2.严格的讲,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气体状态方程式才是正确的,这时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
这条件是()A.气体为分子见的化学反应忽略不计B.各气体的分压和气体分子本身的体积忽略不计C.各气体分子的“物质的量”和气体分子间的引力忽略不计D.各气体分子间的引力,气体分子的体积忽略不计3.在300K,把电解水得到的并经干燥的H2和O2的混合气体40.0克,通入60.0L的真空容器中,H2和O2的分压比为():1 :1 C.1:1 :14.在下述条件中,能使实际气体接近理想的是()A.低温、高压B.高温、低压C.低温、低压D.高温、高压5.某未知气体样品为5.0克,在温度为1000C时,压力为291KPa时体积是0.86L,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42g/molB.52g/molC.62g/molD.72g/mol6.处于室温一密闭容器内有水及与水相平衡的水蒸气。
第一章气体、液体和溶液的性质1. 敞口烧瓶在7℃所盛的气体,必须加热到什么温度,才能使1/3气体逸出烧瓶2. 已知一气筒在27℃,时,含480g的氧气。
若此筒被加热到100℃,然后启开阀门(温度保持在100℃),一直到气体压力降到时,共放出多少克氧气3. 在30℃时,把、和未知量的N2放入10dm3的容器中,总压力达800 mmHg。
试求:(1) 容器中气体的总摩尔数为多少 (2) 每种气体的摩尔分数为多少(3) 每种气体的分压为多少 (4) 容器中氮气为多少克4. CO和CO2的混合密度为1.82g dm-3(在STP下)。
问CO的重量百分数为多少5. 已知某混合气体组成为:20份氦气,20份氮气,50份一氧化氮,50份二氧化氮。
问:在0℃,760mmHg下200dm3此混合气体中,氮气为多少克6. S2F10的沸点为29℃,问:在此温度和1atm下,该气体的密度为多少7. 体积为的长颈瓶中,含有4.0g氢气,氧气和分压为2atm 的氩气。
这时的温度为127℃。
问:(1) 此长颈瓶中混合气体的混合密度为多少?(2) 此长颈瓶内的总压多大(3) 氢的摩尔分数为多少(4) 假设在长颈瓶中点火花,使之发生如下反应,直到反应完全:2H2(g) + O2(g) = 2H2O(g)当温度仍然保持在127℃时,此长颈瓶中的总压又为多大8. 在通常的条件下,二氧化氮实际上是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两种混合气体。
在45℃,总压为1atm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为2.56g dm-3。
计算:(1) 这两种气体的分压。
(2) 这两种气体的重量百分比。
9. 在和100℃时,混合300cm3H2和100 cm3O2,并使之反应。
反应后温度和压力回到原来的状态。
问此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多少毫升若反应完成后把温度降低到27℃,压力仍为,则混合气体的体积为多少毫升(已知27℃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10. 当的“A4”固体与2mol的气态O2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加热,若反应物完全消耗仅能生成一种化合物,已知当温度降回到初温时,容器内所施的压力等于原来的一半,从这些数据,你对反应生成物如何下结论11. 有两个容器A和B,各装有氧气和氮气。
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 判断题(1)液体的沸点就是其蒸发和凝聚的速度相等时的温度。
(×) (2)渗透压是任何溶液都具有的特征。
(√) (3)质量相等的甲苯和二甲苯均匀混合时,溶液中甲苯和二甲苯的摩尔分数都为0.5。
(×) (4)电解质的聚沉值越大,其聚沉能力也越大。
(×) (5)使用亲水乳化剂形成水/油型乳浊液。
(×) (6)土壤中的水分能传递到植物体系中是因为土壤溶液的渗透压比植物细胞的渗透压大的缘故。
(×)2. 某化合物4.5 g 溶于250 g 水中,水的沸点上升了0.051℃。
已知该化合物的组成为含C40%,H6.60%,O53.33%,K b (水)=0.52 K ·kg ·mol -1。
求(1)相对分子质量;(2)分子式。
解: [ ]b b bT K b K m M m ∆=⨯=⨯⋅(水)(未知物)(水)(未知物)/(未知物)(水) -1 -1[ ] 0.52 1 000 4.5/(0.051250) g m ol 183.5 g m olbb M K m T m =⨯∆⋅=⨯⨯⨯⋅=⋅(未知物)(水)(未知物)/(水)C : H : O = 183.540%/12.011 : 183.56.60%/1.008 : 183.553.33%/16.00= 6: 12 : 6⨯⨯⨯所以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3.5,分子式是C 6H 12O 6。
3. 将7.00 g 结晶草酸(H 2C 2O 4 ·2H 2O )溶于93.0 g 水,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025 g ·cm -3,求该溶液的:(1)质量分数;(2)质量浓度;(3)物质的量浓度;(4)质量摩尔浓度;(5)物质的量分数。
解:查表得-1-12242224(H C O 2H O)=126.07 g mol , (H C O )=99.04 g mol M M ⋅⋅⋅则 224(H C O )=7.0090.04/126.07 5.00 gm ⨯= (1) 2245.00(H C O )=0.05007.0093.0ω=+ (2) 224()7.0093.0(H C O )=97.6 m L1.025m V ρ+==溶液 -1224224(H C O )5.00(H C O )=0.0512 g m L 97.6m Vρ==⋅(3) 224224224(H C O )5.00(H C O )=0.055 5 m o l(H C O )90.04m n M == -12242243(H C O )0.055 5(H C O )=0.569 mol L 97.610n c V-==⋅⨯(4) -122422432(H C O )0.055 5(H C O )=0.584 mol kg (H O )(93.07.00 5.00)10n b m -==⋅+-⨯(5) 222(H O )93.02.00(H O )=5.28 m o l(H O )18.0m n M +== 2242242242(H C O )0.055 5(H C O )=0.010 4(H C O )(H O )0.055 55.28n x n n==++ 4. 将3.50 g 溶质A 溶于50.0 g 水所成的溶液的体积为52.5 mL ,凝固点为-0.86 ℃。
第一章溶液和胶体分散系一、填空题1,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在不断沸腾时,它的沸点______;而在冷却时,它的凝固点______。
2,用半透膜将渗透浓度不同的两种溶液隔开,水分子的渗透方向是______。
3,将红细胞放入低渗溶液中,红细胞______;将红细胞放入高渗溶液中,红细胞______。
4,质量浓度相同的葡萄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和NaCl溶液,在降温过程中,最先结冰的是______,最后结冰的是______。
5,产生渗透现象的两个必要条件是______和______。
6,液体的蒸发是一种______过程,所以液体的蒸气压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
当温度升高到液体的蒸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力时,此温度称为该液体的______。
7,将两根胡萝卜分别放在甲、乙两个量筒中,在甲中倒入浓盐水,在乙中倒入纯水。
由于渗透作用,量筒甲中的胡萝卜将______,而量筒乙中的胡萝卜将______。
二、是非题1,液体的蒸气压与液体的体积有关,液体的体积越大,其蒸气压就越大。
2,通常所说的沸点是指液体的蒸气压等于101.325 kPa时的温度。
3,电解质的聚沉值越大,它对溶胶的聚沉能力越大。
4,难挥发非电解质的水溶液在沸腾时,溶液的沸点逐渐升高。
5,当渗透达到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渗透浓度一定相等。
6,两种溶液相比较,渗透压力比较高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也一定比较大。
7,由于血浆中小分子物质的质量浓度低于大分子物质的质量浓度,所以血浆中晶体渗透压力也低于胶体渗透压力。
8,由于乙醇比水易挥发,因此在室温下,乙醇的蒸气压大于水的蒸气压。
9,0.1 mol·L-1葡萄糖溶液与0.1 mol·L-1甘油溶液的凝固点和沸点均相等。
10,将相同质量的葡萄糖和甘油分别溶解在100 g水中,所得两种溶液的蒸气压相等。
三、问答题1,什么叫渗透现象?产生渗透现象的条件是什么?2,什么叫分散系、分散相和分散介质?3,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可把分散系分为哪几类?4,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在不断的沸腾过程中,它的沸点是否恒定?四、计算题1,将3.42 g蔗糖(C12H22O11,M = 342 g·mol-1 )溶于100 g水中,已知水的凝固点降低系数k f = 1.86 K· kg·mol-1,试计算此蔗糖溶液的凝固点。
第一章 一些基本概念和定律本章总目标:1:学习物质的聚集状态分气态、固态、液态三种,以及用来表示这三种聚集态的相关概念。
2;重点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道尔顿分压定律以及拉乌尔定律。
各小节目标 第一节:气体1:了解理想气体的概念,学习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推导实际气体状态方程的方法。
2: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各个物理量的单位及相关的计算。
理想气体:忽略气体分子的自身体积,将分子看成是有质量的几何点;假设分子间没有相互吸引,分子之间及分子与器璧之间发生的碰撞时完全弹性的,不造成动能损失。
3:掌握Dalton 分压定律的内容及计算。
第二节:液体和溶液1:掌握溶液浓度的四种表示方法及计算 ○1物质的量浓度(符号:Bc 单位1mol L -•):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
○2质量摩尔浓度(BB An b m =,单位:1mol kg -•):溶液中溶质B 的物质的量除以溶剂的质量。
○3质量分数(BB m m ω=):B 的质量与混合物的质量之比。
○4摩尔分数(B B nn χ=):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的总物质的量之比。
2:了解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其应用。
第三节:固体1:了解常见的四种晶体类型2:掌握四类晶体的结构特征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比较其熔沸点差异。
Ⅱ 习题 一 选择题:1.如果某水合盐的蒸汽压低于相同温度下的蒸汽压,则这种盐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气泡B.分化C.潮解D.不受大气组成影响2.严格的讲,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气体状态方程式才是正确的,这时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
这条件是()A.气体为分子见的化学反应忽略不计B.各气体的分压和气体分子本身的体积忽略不计C.各气体分子的“物质的量”和气体分子间的引力忽略不计D.各气体分子间的引力,气体分子的体积忽略不计3.在300K,把电解水得到的并经干燥的H2和O2的混合气体40.0克,通入60.0L的真空容器中,H2和O2的分压比为()A.3:1B.2:1C.1:1D.4:14.在下述条件中,能使实际气体接近理想的是()A.低温、高压B.高温、低压C.低温、低压D.高温、高压5.某未知气体样品为5.0克,在温度为1000C时,压力为291KPa时体积是0.86L,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42g/molB.52g/molC.62g/molD.72g/mol6.处于室温一密闭容器内有水及与水相平衡的水蒸气。
现充入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则水蒸气的压力()(《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能确的7.将300K、500KPa的氧气5L。
400K、200KPa的氢气10L和200K、200KPa的氮气3L,三种气体压入10L容器中维持300K,这时气体的状态是()A.氧气的压力降低,氮气、氢气压力增加B.氢气的压力降低,氮气、氧气的压力增加C.氮气的压力不变,总压力比混合前低D.氧气、氮气、氢气的压力降低,总压力比混合前低8.土壤中NACL含量高时植物难以生存,这与下列稀溶液的性质有关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 蒸汽压下降B.沸点升高C. 冰点下降D. 渗透压9.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元素的一定质量与核素126C的摩尔质量的1/12的比值,这一质量是()A.原子质量B.各核素原子质量的平均质量C.平均质量D.1mol原子平均质量10.在一次渗流试验中,一定物质的量的未知气体通过小孔渗相真空,需要的时间为5S,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氧气渗流需要20S。
则未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2B.4C.8D.1611.下述理想气体常数R所用单位错误的是()A.8.314Pa·m3· mol-1·K-1B. 8.314KJ·mol-1·K-1C. 8.314KPa·L· mol-1·K-1D.8.314J·mol-1·K-1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4gCO2和32gO2所含的分子数相同,因而体积不同B.12gCO2和12gO2的质量相等,因而“物质的量”相同C.1molCO2和1molO2的“物质的量”相同,因而它们的分子数相同D. 22.4LCO2和22.4LO2的体积相同,“物质的量”一定相等13.将压力为200KPa的氧气5.0L和100KPa的氢气15.0L同时混合在20L的密闭容器中,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A.120KPaB.125KPaC.180 KPaD.300KPa14.在标准状态下,气体A的密度为2g·dm-3,气体B的密度为0.08g·dm-3。
则气体A 对B的相对扩散速度为()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 25:1B. 5:1C. 1:2D. 1:515.实验测得H2的扩散速度是一未知气体扩散速度的2.9倍。
则该未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51B.34C.17D.2816.关于气体常数R,下列()种说法是错误的。
A.数值与使用单位有关B.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的常数C.与实验测定的条件无关D.只在气体中使用17.常压下将1dm3 气体的温度从0℃升到273℃,其体积将变为()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0.5dm3B.1dm3C.1.5dm3D.2dm318.在25℃,101.3 KPa时,下面几种气体的混合气体中分压最大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0.1gH2 B. 1.0gHe C.5.0gN2D.10gCO219.合成氨的原料中氢气和氮气的体积比为3:1,若原料气中含有其它杂质气体的体积分数为4%,原料气总压为15198.75KPa,则氮气的分压为()(《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3799.688 KPaB.10943.1 KPaC.3647.7 KPaD.11399.06 KPa20.由NH4NO2得氮气和水。
在23℃、95549.5Pa条件下,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57.5 cm3氮气。
已知水的饱和蒸汽压为2813.1Pa,则干燥后氮气的体积为()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55.8cm3B.27.9cm3C.46.5cm3D.18.6cm3 二填空题1.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发生偏差的主要原因是。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2.当气体为1mol时,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式为。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3.一定体积的干燥空气从易挥发的三氯甲烷液体中通过后,空气体积变,空气分压变。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4.在标准状态下,空气中氧的分压是 Pa。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5.某理想气体在273K和101.3KPa时的体积为0.312m3 ,则在298K和98.66KPa时其体积为 m3。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6.将32.0gO2和56.0gN2盛于10.0 dm3的容器中,若温度为27℃,则气体的分压P(O2)= KPa,P(N2)= KPa。
7.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两个容积相同的烧瓶中分别充满O3气体和H2S气体。
已知H2S的质量为0.34g,则O3的质量为 g。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8.在57℃时,用排水集气法在1.0×105Pa下把空气收集在一个带活塞的瓶中,此时湿空气体积为1.0 dm3。
已知57℃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1.7×104Pa,1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1.2×103Pa。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1)温度不变,若压强降为5.0×104Pa时,该气体体积变为 dm3;(2)温度不变,若压强增为2.0×105Pa时,该气体体积变为 dm3;(3)压强不变,若温度为100℃,该气体体积应是 dm3;若温度为10℃,该气体体积为 dm3。
9.海水结冰的温度比纯水结冰的温度,其温度改变值可以用关系式表示。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10.在26.6g氯仿(CHCL3)中溶解0.402g萘((C10H8),其沸点比氯仿的沸点高0.455K,则氯气的沸点升高常熟为。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三计算题1.将氮气和氢气按 1:3的体积比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4000C和10MPa下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百分数为39%,求NH3、N2、H2的分压。
2.某气体在293K与9.97×104Pa时占有体积1.910-1dm3其质量为0.132g,试求这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它可能是何种气体? (《无机化学习题》吉大版)3.氧气在1.0132×105Pa、300K时,体积为2L,氮气在2.0265×105Pa,300K时体积为1L。
现将这两种气体在1L的容器中混合,如温度仍为300K,问混合气体的总压力是否等于3.0397×105Pa,为什么?4.一敝口烧瓶在280K时所盛的气体,需加热到什么温度时,才能使其三分之一逸出?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5.相对湿度定义为某一温度时,空气中水蒸气之分压与同温度应有的饱和水蒸气压之比。
试计算:(1)303K与100%相对湿度(2)323K与80%相对湿度时,每升空气中含水气之质量。
(303K、323K时,水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4.24×103Pa ,1.23×104Pa)6.在273K和1.013×105Pa下,将1.0 dm3洁净干燥的空气缓慢通过H3C—O—CH3液体,在此过程中,液体损失0.0335 g,求此种液体273K时的饱和蒸汽压。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7.使氢气和过量的乙烯混合,在一定条件下,按C2H4(g)+H2(g)=C2H6(g)进行反应。
设原来的总压力为78mmHg,完全反应后在相同体积和温度下混合气体总压力变为51mmHg,求原来混合气体中氢的摩尔分数。
8.在250C时,一个50.0L的密闭容器中充满氧气,压力为99.2KPa,将6.00克乙烷注入该容器中并加热。
待乙烷完全燃烧后,问:(1)当容器温度为3000C时,气体的压力是多少?(2)待容器冷却至900C,压力是多少?(已知:900C和250C时饱和水蒸气压分别为70.0KPa和3.17KPa)9.在291K和总压为1.013×105Pa时,2.70 dm3含饱和水蒸汽的空气,通过CaCl2干燥管,完全吸水后,干燥空气为3.21 g,求291K时水的饱和蒸汽压。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10.在273K时,将同一初压的4.0 dm3 N2和1.0dm3 O2压缩到一个容积为2 dm3的真空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压为3.26×105 Pa,试求(1)两种气体的初压;(2)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3)各气体的物质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