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疯病对北京古枣树的影响调查及防治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185.72 KB
- 文档页数:2
枣疯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枣疯病是枣树的毁灭性病害。
由于该病的猖獗流行,造成大量植株滞长或死亡,严惩影响枣产业的发展,因此,控制枣疯病的发生蔓延,是当务之急。
1、病状1.1芽不正常萌发病树的主芽和副芽同时萌发形成发育枝,新枝上的芽又多次萌发,形成细弱、短节间、叶片小而黄的丛生状枝。
疯枝上的叶,冬季不易脱落。
1.2花器返祖变枝叶花器的花梗、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变为细弱的枝、叶等营养器官。
1.3果实病枝一般不结果,有时结果但多呈花脸状,糖分少,大小不整齐,严重的枣果干缩早落。
1.4根病变初期皮呈褐色,后期形成点发性溃疡斑,最终腐朽死亡。
2、发病规律2.1传病途径传播枣疯病的途径有二:一是嫁接传病,嫁接染病后病菌的潜育期,最短25~30天,最长1年以上,其长短与嫁接时间、部位有关。
二是媒介昆虫传病。
一些昆虫(如叶蝉),它们在疯病树上取食后,转移到健树上取食,即被感染。
调查发现:疯病树和传毒昆虫同时存在的枣园,枣疯病蔓延较快。
叶蝉一旦吸入枣疯病菌则能终生带毒,可传染许多枣树。
2.2病原物的运行与分布病原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运转,在寄主体内的运行方向与树体养料运行的方向一致,发芽时由下向上,枝条停止生长后由上往下。
病原侵入树体7~10天后向下运行到根部,增殖后又从下而上运行到树冠,引起疯枝,小苗当年可疯,大树多半到翌年才疯。
生长季节,病枝和根部都有病原,休眠季节末(3~4月),地上部病枝中基本无病原,而根部一直有病原。
2.3发病与生态条件、品种的关系土壤瘠薄、管理粗放、树势衰弱的枣园,发病较重。
杂草丛生,周围有松、柏和泡桐树及间作芝麻的枣园叶蝉数量多,发病重。
土壤酸性、石灰质含量低的枣园发病重,管理水平高的平原沙地枣园发病轻。
利用根孽苗自然繁殖的根孽树(子母树)发病重,而单株栽植的枣园发病轻。
阳坡比阴坡发病重,有些野生酸枣品种免疫性强,一般不发病。
3、综合防治对策在病害发生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控制枣疯病蔓延最积极的办法。
2023-11-09contents •枣疯病概述•枣疯病识别•枣疯病防治方法•枣疯病防治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目录01枣疯病概述定义枣疯病是一种由植原体引起的系统性病害,主要危害枣树和酸枣树。
症状枣疯病会导致枣树和酸枣树的叶片、花朵、果实和根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典型症状包括叶片黄化、萎缩,花朵数量减少,果实变形,以及根部木质化等。
定义和症状媒介昆虫如蚜虫、叶蝉等在病树和健康树之间传播病害。
媒介昆虫修剪工具接穗和砧木使用未经消毒的修剪工具在病树和健康树之间进行操作,也可能导致病害传播。
使用带病的接穗和砧木进行嫁接,会直接导致病害在枣园内传播。
03传播途径0201发病规律年份和季节枣疯病在温暖、潮湿的年份和季节容易发生。
树龄和健康状况老树、弱树和受损的树木更容易感染枣疯病。
土壤和水源土壤贫瘠、水源不足的地区,枣疯病的发病率通常较高。
栽培和管理栽培和管理不当,如过度采摘、缺乏营养补充等,也可能导致枣疯病的发生。
02枣疯病识别枣树叶片出现不规则的黄化现象,通常从枝条尖端开始,逐渐向基部扩展。
叶片黄化叶片变形,出现卷曲、皱缩、穿孔等现象,叶脉变粗,叶肉变薄。
叶片畸形枣树生长出许多细弱枝条,丛生在一起,节间缩短,叶片丛生。
枝条丛生果实发育不良,出现畸形、开裂、脱落等现象。
果实畸形症状识别传播途径识别接触传播通过修剪、嫁接等农事操作,病原体可能从病树传到健康树。
此外,带病的接穗和苗木也是传播途径之一。
土壤传播有报道称枣疯病可以通过土壤传播,但这一途径相对较少。
土壤中的病原体通过根系接触健康树的根系,导致感染。
虫媒传播枣疯病可以通过媒介昆虫如蚜虫、叶蝉等传播。
这些昆虫在吸取枣树汁液时将病原体带入健康树体内。
树龄和品种老树和幼树容易受到枣疯病的侵害。
另外,品种不同对枣疯病的抗性也存在差异。
一些品种如‘北京大枣’、‘山东大枣’等容易感染该病。
气候条件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枣疯病的发病和传播。
降雨量少、湿度低的情况下,枣树容易受到干旱胁迫,从而降低免疫力。
枣疯病的注意事项及防治措施(建议收藏)【导读】枣疯病又称扫帚病,是枣树的一种毁灭性疾病。
患病的枣树有退化和变形的花、小枝叶、丛生的叶子和萎缩的叶子,导致大量植物生长或死亡,让农户们非常头痛,那么如何预防枣树的疯枣病呢?枣疯病又称扫帚病,是枣树的一种毁灭性疾病。
患病的枣树有退化和变形的花、小枝叶、丛生的叶子和萎缩的叶子,导致大量植物生长或死亡,让农户们非常头痛,那么如何预防枣树的疯枣病呢?1、做好苗木检疫。
为了开发一个新的枣园,如果在原地栽培,应该尽快切断与母株相连的根。
苗木的引进应严格隔离,应选择无病砧木和接穗的培育,良好的原产地应通过无病砧木和接穗嫁接隔离。
2、注意嫁接和修剪工具的消毒。
消毒期间,可以使用酒精、火或高锰酸钾溶液来避免交叉感染。
3、加强枣树的培育和管理。
通过合理修剪,枣树枝条可以充分暴露在光线下,通风换气,春夏修剪同样重要。
及时补充优质腐熟有机肥、磷钾肥,缺钙土壤应施用钙肥,及时清除杂草。
4、轻微患病的树木可以穿孔,并填充药物。
8月,用温和的扫帚在树木患病枝条同一侧的树干上切割2-3个洞,到达木质部,50克薄荷冰,100克龙骨粉和50克铜绿,混合并研磨成细粉,然后用纸管送入洞内,每个洞3克,用木楔钉上,然后用泥浆密封以防止。
5、夏天,麦麸被施用于环形沟渠。
7月,可以在枣树周围挖一条环形沟,每株植物可以施用大约3公斤麦麸。
灌溉后,可以覆盖土壤以提高枣树的抗病性。
6、积极治疗轻度和中度疾病的树木。
在早春树液流出之前,患有轻度疾病的枣树在树干基部向四个方向注射了1000万单位的土霉素100毫升,并在秋季树液流回根部之前再次注射。
7、树干和主根。
在患病枣树的落叶在第二年发芽之前,从树干离地面40厘米的地方锯出3到5个环形凹槽(相距15到20厘米),树皮是透明的,不会损坏木质部。
在一棵重病树的根部周围,土壤被挖出来露出主根,在基部切出一个像树干一样的圆形凹槽,切断韧皮部中的筛管,这样致病菌就无法存活。
枣疯病的发生及防治
枣疯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应以预防为主。
在我国枣产区甚为流行。
一旦发病,第2年很少结果,即使结果也失去食用价值,3~4年后整株死亡。
一、枣疯病发生原因
引起枣风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类菌质体的侵入。
类菌质体可以通过嫁接进行传播。
自然条件下,株间根部的自然嫁接也可传播,有些叶蝉也是类菌质体的传播者。
二、综合防治措施
1、选育抗病品种,如长红枣树较圆红枣抗病。
2、选用无病的母树、接穗、砧木及培育无病苗木,及时彻底铲除病株、病根,防止传染。
3、枣产区尽量实行枣粮间作,避免病株和健株根的接触,以阻止病害传播。
4、进行合理环剥,有阻止病原在树体内运行的作用。
5、枣树开花前和谢花后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25%西维也纳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各喷树冠1次,杀死传播媒介叶蝉。
6、用手锯水平环锯树干一周深达木质部1毫米,间隔30~50厘米,锯4或5圈,可阻止病原下传。
病株如发病轻,砍去丛枝后,用四环素、土霉素等抗菌素注入木质部,有治疗作用,但不能根除,复发时须再次注射。
- 1 -。
第54卷第8期 林业科学V0 54,N。
. 82 0 1 8 年 8 月SCIENTIA SILVAE SINICAE Aug.,2 0 1 86oi:10.11707/:001-7488.20180814北京市区古枣树单株种源抗枣疯病测定与抗病品种(系)筛选!王合1任争光2潘彦平1冯术快@林彩丽4常恩忠5于少帅4田囯忠4(1.北京市林业保护站北京100029; 2.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102206#3.北京市昌平区林业植保站北京102200#4.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5.北京市怀柔区林木病虫防治检疫站北京101400&摘要:【目的】调查北京枣树资源,了解城区古枣树对枣疯病的遗传抗性状况,为抗枣疯病品种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通过采集健康的古枣树单株接穗,利用嫁接传病的方法在北京疯枣园内开展抗枣疯病能力鉴定和抗病品系选育工作。
【结果】自2012年始,在怀柔区经过对嫁接到发病砧木上的接穗的发病情况跟踪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和病原PCR检测,初步从147种接穗中筛选出具有一定抗病能力的接穗45种,其表现为嫁接接穗症状轻或无、病菌扩展与增殖慢、平均病情指数低等。
2013年在昌平区的复筛试验中,进一步依据月度病情指数调查数据,从上述45种接穗中确定一批具有抗枣疯病能力稳定的品系。
最后结合2014年的调查结果优先推选出7种正常生长结果、园艺学性状良好,具有利用价值前景的枣树品系。
【结论】研究结果初步明确北京市古枣树中具有一定抗枣疯病能力的资源,筛选出具有一定抗病能力的古枣树株系,为今后抗枣疯病的枣树品种开发利用和病害防控提供重要资源和依据。
关键词:古枣树;枣疯病;植原体;抗病品种;嫁接传病;病原检测中图分类号:S763. 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 -7488(2018)08 -0124 -09Determination of Indi'vidual Jujube Trees against Jujube Witches5 -BroomDisease and Screening of Resistant Varieties from the AncientIndividual Jujube T ies Growing in BeijingWang H e1Ren Zhengguang2 Pan Yanping1F engShukuai3Lin Caili4Chang Enzhong5Yu Shaoshuai4 Tian Guozliong4(1. Beijing Forestry Protection Station Beijing100029 ; 2.College o f Pla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ijing University o f A griculture T ein/ 102206 ; 3, -n?'Icrnt 'rotection @1-801〇1 ChangpingDistrict 丑€*+/ Beijing102200 ; 4. Key Laboratorr 〇o Forest Protection 〇o Statt Forestrr A dministrationResearch i I nstitute 〇o Forest Ecology,Environment and Protection,C A F Beijing100091 ;5.Forestry Protection and Quarantine Station 〇o Huairon District to Beijing Beijing101400 &Abstra c t :【O bjective】 This studyaim ed to understand th egen etic resistance of jujube trees to jujubew itches ’ -broom by investigating the resources of jujube trees in Beijing, which would provide basic data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Jujube W itches ’ disease v a rieties.【Method 】In this study,scion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healthy individual ancient jujube trees,and grafted onto the diseased jujube trees in a diseased jujube orchards to test the resistances to the jujube w itch e ’ -broom d ie a se and screen the resistant varieties by the grafting inoculation m eth io d.【R esult】As a result,45 resistant scions with a certain resistance to the disease were screened out from 147 tested scions tracking investigation s in c e2012,data statistical analysis,and P C R d etection,and those resistant grafted scions displayed no or light sym ptom s,the spreading and propagation of phytoplasmas were slow,and the average diseas rescreening test was conducted in C h an gin g district in 2013,a batch of strains withi stable ability to resist jujube disease were determined from the above 45 scions according to the d a a of the monthly disease index survey. Combined with the 收稿日期:2017 - 06 - 12;修回日期:2018 - 02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