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七单元第二课导学教程及测试
- 格式:doc
- 大小:177.50 KB
- 文档页数:22
单元综合测评选择题部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s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A.Customer and clerk.B.Boss and secretary.C.Passenger and taxi driver.2.How late is the man?A.10 minutes.B.20 minutes.C.30 minutes.3.What color paper does the woman want?A.Red.B.Pink.C.Blue.4.Where will the woman go first?A.To her house.B.To the police station.C.To a telephone booth.5.What sport does the man play now?A.Basketball.B.Football.C.Badminton.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at season is it most likely now?A.Spring.B.Summer.C.Winter.7.Where does the woman work now?A.In Bank of America.B.In a wedding company.C.At a radio station.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姓名,年级:时间:单元检测卷(二)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
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At what time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y leave?A。
11∶30 a。
m。
B。
2∶00 p。
m.C.1∶00 p.m.2。
How does the man find the weather in Shanghai?A.It's damp。
B。
It’s dry。
C。
It’s cold.3。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A.At a bus stop.B.In a taxi。
C。
On a bus。
4.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untries is not mentioned?A。
Sweden。
B。
Italy。
C.France。
5.What does the woman mean?A。
She thought the lecture not too long.B.She agreed to the man's opinion.C。
She quite enjoyed the lecture。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
5分,满分22。
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What does the man plan to do this Saturday morning?A.Get up late。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素养评价七Unit 2Reading and ThinkingⅠ. 单句语法填空1. Since he came to power, he has been a powerful (power) leader of the country.2. With his bag packed(pack), he placed it on the desk and went to sleep.3. As a matter of fact, illness and age changed him beyond recognition (recognise).4. Little Tom sat amazedly (amaze) watching the monkey dancing in front of him.5. Now it is convenient to contact(contact) with each other with the help of modern technology.6. The car narrowly (narrow) missed an old man.7. I’d also like to know how much I have to pay for the course and whether accommodation (accommodate) is included.8. Air pollution is an extremely(extreme) serious problem, so strong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deal with it.9. Nobody in the first lot of applicants (apply) was suitable for the job.10. Would you please give us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arrangement (arrange)for it?Ⅱ. 根据句意, 用适当的介、副词填空1. The visit has to be put off because of the rain.2. The old man likes getting around in the town.3. The two friends have at last made up after the slight misunderstanding.4. The War of the Worlds is the most important novel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fiction.5. The army took control of the city after the president’s fall from power.6. I looked through today’s newspaper but I found nothing important.7. I would like to apply for the position advertised in yesterday’s newspaper.8. During this four-day walking tour, you will be amazed by the mountain scenery and the ancient ruins we pass on our hike.9. For generations, they have known no other mother tongue other than the standard Chinese.10. Full of joy, we all felt especially warm on the cold evening.完成句子1. It was his best friend that/who he met at the party.在聚会时他遇到的是他最好的朋友。
必修1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导学案参考答案【互动探究】(始皇帝到梁山宫,见丞相车骑甚众,显示出不高兴。
后来身边人告诉了丞相,丞相为之收敛。
秦始皇猜测有人泄露了他的话,大怒,便把当时在场的人都杀了。
从此之后,再也没人敢泄露秦始皇的行踪。
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皇帝更加神秘化,以维护皇帝至高无上的独尊地位。
)1、原因:秦始皇认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丞相作为百官之首,排场过大,有损皇帝的权威;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事无巨细,皇帝独裁;秦始皇猜忌、残暴的个性。
2、分封制的废或立问题。
李斯。
措施:废封制、实行郡县制。
意义:秦废分封,设郡县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巩固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3、4、原因:看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不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认识有变化;看法:(1)长城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长城的修建对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保卫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经济和文化有积极作用;长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建筑,是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长城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修长城消耗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给当时劳动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当堂训练】 选择题 DBBAC BDBCD11、(1)权力高度集中;(2)作用:奠定了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有利于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利于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
(3)观点一认为秦朝灭亡是由于采用了郡县制;观点二认为秦朝灭亡是由于秦朝的暴政激起人民的反抗,而不是郡县制的过失; 观点三认为郡县制的推行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分 封 制 郡 县 制 时 代 奴 隶 社 会 封 建 社 会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被分封的诸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封位世袭 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不世袭,只有俸禄,没有封地影 响 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划分标准 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的,按地域划分。
XXXX学院/院校/高校高中语文课程课件·教案·讲义·检测·20 ~ 20 学年第学期课程名称语文专业班级授课教师XXX学院教务处制教案编写说明一、教案的规范化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规范教案管理,特制定教案编写说明。
二、教案的编写规范1.教师上课要有完整的教案,按照课程教案编写要求书写或以Word文档编制的纸质教案,不能以课件幻灯片的打印稿代替纸质教案。
2.从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开始每位教师的教案,应加装统一格式的封面和首页后,每学期装订成册。
(推荐文本格式附后)3.由于课程类型(医学、公共文化课)、教学内容的差异,教案编写的具体格式可根据学科特点进行修改,但必须包含以下主要要素:(1)教学目的(教学目标):即教学中体现“课程的总体目标”和“章节的目标”及预期达到的效果。
(2)教学内容:是指通过对教学大纲、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的研析,确定课程教学或课堂教学知识信息的总和。
(3)教学重点、难点:本部分是指该课程或该章节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和加强学习的知识点。
(4)教学进程组织与设计:是根据教学目的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教具及现代教学手段)、师生互动、学时安排、板书设计等的设计或选择。
(5)课前预习:是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前必须先预习教材的内容及复习与该章节有关的已学过的知识,以便更好理解新内容。
(6)课后实施情况及分析:是对课程教学中知识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评价;某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应用;师生双边活动的设计;教学效果等课堂教学过程情况的总结与分析,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素材。
课程概要:(课程教案首页)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我与地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情境导入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依赖地坛,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恋地坛,。
那是因为在作者对生存的全部理由都产生怀疑的时候,是地坛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予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
淮滨高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下期英语导学案(二) Unit7 The Sea Lesson 1 Period 2 Language Points学习目标:To master the important language points in this lesson.课前自主学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短语1.海洋污染 sea ________2.参加一次辩论赛 take ________ in a _________3.去冲浪 go __________去滑水 go _________ _________4. 用令人害怕的声音 in a _________ voice5. 令人放松的一天 a _________ day6. 保持冷静 _________ _________7. 海上风暴 a _________ at _________8. 水下世界 the _________ world9. 第一批欧洲人 the first _________10. 在……之前很久 _________ _________不久以后 _________ _________11. 一个名叫……的人 a man _________/_________...12. 多达…… as _________/_________ as13. 扬帆,启航 _________ _________14. 根据,按照 _________ to15. 迫使某人做某事 _________ sb. _________ ____ sth.被迫做某事 be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sth.课堂互动探究§核心词汇讲·练·悟1.persuade(vt.) 意为“说服,劝服”用法拓展:persuade sb. (not) to do sth. 说服某人(不)做某事persuade sb. into doing sth. 说服某人做某事persuade sb. out of (doing) sth. 说服某人不做某事persuade sb. of sth. 使某人相信某事persuade sb. that…使某人相信……e.g.①Who persuaded you to join this society?谁说服你参加这个团体?②I persuaded him _____ _______ smoking.=I persuaded him _____ ______ smoking.我劝服他戒烟。
第2课诗两首(分值:6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愁.怨丝绸.稠.密凑.数惆.怅B.凄.婉萋.萋颀.长祈.祷绮.丽C.寂寥.悖谬.屠戮.蓼.蓝绸缪.D.斑斓.贪婪.蓝.天山岚.阑.干2.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是()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高________的诗歌作品的。
②徐志摩把对母校深厚的感情________在他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③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________诗的意象。
A.品位灌注揣摩B.品位贯注揣测C.品味灌注揣摩D.品味贯注揣测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徐志摩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的充满着诗人气质的作家,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既表现出其旷世奇才的天真和浪漫,同时亦流露出生活在乌托邦之国的理想主义者的幼稚和可笑。
B.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
C.诗人非常善于以日常口语和朴实的描绘来绘景写情,生活气息浓厚,具有一种独特的质朴美。
D.诗偏重于抒情言志,即便是叙事诗或意在说明科学现象和阐明哲理的诗也必须饱含诗情,才能生动感人。
4.下列填入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组是()(1)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纯的机会。
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________。
(2)一别两年多了,康桥,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也不想别的,我只要那________,独自斜倚在软草里,看第一个大星在天边出现。
①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②草的青,花的香,星月的光明,流水的殷勤③晚钟撼动黄昏,田野没遮拦④晚钟撼动的黄昏,没遮拦的田野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二、文本阅读(18分)(一)阅读下面《雨巷》中的文段,完成5~6题。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课案(教师用)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新授课)【论支持】1皮亚杰、维果斯基的建构主义习论:建构主义认为:习者可能会接触不同的观点,其中一些可能对解决问题是无效的,澄清那些有错误的观点,将带习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和观点的“升华”;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因而在本课的习过程中注意培养生进行合作习;通过多媒体给生创设历史情境,触发习者的多种感官体验形式。
2、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论:语言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教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重大外交活动;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联系当时世界形势的风云变幻,分析中国外交政策制定和调整的背景;介绍新中国外交活动的精彩片段,创设历史情境;联系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史,对比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三、感态度价值观对比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近代中国屈辱的外交,说明“弱国无外交”,增强历史使命感;补充周恩等人的外交活动,培养生的礼仪风度;通过精彩的片断,引导生感悟历史。
2010考试说明: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教重难点】重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难点:建国初期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对制定外交方针的影响【课时安排】一课时【教设计】课前延伸阅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子目,思考下列问题,然后完成填空。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什么样的世界形势?答案:1、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2、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且走向对峙。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内容:①“另起炉灶”-—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这就使得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单元综合测评选择题部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is the man doing?A.Asking for help for himself.B.Reporting a car accident.C.Asking about a little girl.2.Who typed the composition?A.Lucy.B.Mary.C.Barbara.3.How many times does the woman go to the library each week?A.Five times.B.Four times.C.Three times.4.Which season does the man prefer?A.Winter.B.Summer.C.Autumn.5.What’s the most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A.Boss and clerk.B.Teacher and student.C.Father and daughter.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at was the woman’s plan for this afternoon?A.To go fishing.B.To go to a lecture.C.To study the solar system.7.How long will the lecture last?A.For an hour.B.For one and a half hours.C.For two hours.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导学教程高中人教版思想政治选择必修1答案1、8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认识的基础是()。
[单选题] *A.经验B.科学理论C.实践(正确答案)D.学习书本知识3、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是(? ?)[单选题] *A.上海浦东开发区B.设立四个经济特区(正确答案)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收回香港、澳门的主权4、61. 纳税人应该自觉履行纳税人义务行使纳税人的权力。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单选题] *A.对立的B.对立统一的(正确答案)C.完全一致D.各不相干6、73. 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表示生活绝对贫困。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26.对生产关系起决定作用的是()[单选题] *A.生产力(正确答案)B.科学技术C.生产关系D.人口因素8、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 )[单选题]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D.中华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确答案)9、2. 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着眼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出了建议、批评和意见。
这充分说明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
[单选题] *A、加强领导B、保持稳定C、政治参与(正确答案)D、改善民生10、第二课? 1单选题?近代中国的性质是(? )[单选题] *A.封建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帝国主义殖民地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确答案)11、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推动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是(? )[单选题] *A.中国共产党B.人民(正确答案)C.政府D.企业12、84. 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对国民经济具有控制力和影响力。
必修1第七单元第二课导学教程及测试一、课程标准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运用活动课的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
通过学生搜集资料、合作交流,采用新闻发布会、小品、辩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同时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的、客观的看待事物,正确对待历史发展进程。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三、知识网络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美国《1787年宪法》,总统制难点:对“分权与制衡”的理解五、教学过程设计放映多媒体课件:美国“白宫”、“国会”、“联邦法院”等外观图片。
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示意图依据图示概括总统、国会、最高法院、参众两院之间的关系:总统与国会: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国会可以三分之二的多数优势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案;参议院可弹劾总统。
国会和最高法院: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议院确认;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
最高法院与总统: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总统任命联邦法官。
参议院与众议院:可各自反对对方所提法令,参议院侧重于外交权,众议院侧重于内政权。
六、关于资产阶级政体的几组比较欧美各国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力量对比、建立资产阶级政体的方法、甚至于各国的传统等国情的不同,决定了各国采取不同的政体。
如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美国创立了共和制,法国也实行了共和制,德国也实行了君主立宪制。
虽然,它们都是资本主义政体,都是代议制民主,但在实际上,它们都存在着许多的不同。
在本单元的复习中,资本主义各种政体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因此,要全面把握四国的代议制,必须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异同点,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准确掌握国家元首、政府、议会之间的关系,认识其民主化的程度。
(一)君主立宪制与共和制君主立宪政体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以君主(国王、皇帝)为世袭国家元首,君主拥有某些最高权力,但其权力受到了宪法和议会不同程度的限制。
它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分享权力、互相妥协的产物。
资产阶级按君主地位和权力的大小,君主立宪政体可分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是指以议会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的政体。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是指国家虽然也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但君主仍然保持封建专制时代的权威,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大权于一身,是权力中心和最高的实际统治者的政体。
民主共和政体是一种民主的国家管理形式。
现代绝大多数的资本主义国家都采用这种政体。
它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限制的国家管理形式。
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共和政体依据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关系不同,又分为议会制、总统制、半总统制和委员会制。
(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与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1.相同点:(1)形式上,都有君主、首相、议会、宪法,司法权都由议会行使。
(2)国家元首都是君主,实行世袭制,并任期终身。
(3)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都是以法律形式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2.不同点:(1)国家元首的地位不同:英国的元首国王,只是国家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并不掌握实权。
而德意志帝国的元首是皇帝,集行政、立法、司法、军事等大权于一身,拥有实权。
(2)政府首脑的产生方式和地位不同:英国政府的首脑是首相,由议会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担任,其权力很大,握有行政权和立法权,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首相组织内阁,内阁对首相负责。
而德意志帝国政府的首脑虽是首相,但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听命于皇帝。
(3)议会的地位不同:英国议会的权力高于国王,是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掌握国家主权,限制王权,首相和内阁对议会负责。
而德意志帝国的议会置于皇帝的权力之下,仅有立法权,但任何法案必须经皇帝批准才能生效,对政府及皇帝没有监督权,首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总之,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代议制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实质上是一种君主专制,是一种不彻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三)美国的共和制与法国的共和制1.相同点:(1)国家元首都是总统,都由选举产生,都有一定任期,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最高统帅,掌握国家实权。
(2)政府首脑都是总统,政府都由总统任命。
(3)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都是以法律形式确立的民主共和制的政体,都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
2.不同点:(1)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和权力不同:美国的国家元首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总统有权提名并经议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直接领导政府,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在战时可以行使独裁大权。
而法国的国家元首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民议会多数票选出。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军队最高统帅。
他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缔结并批准条约,有特赦权,在参议院的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
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到总统和参议院的控制。
(2)国家权力的中心不同;美国在总统。
而法国在议会。
(3)政府与议会的关系不同:美国政府与议会是分权制约关系。
总统不对议会负责任而是对全体国民负责。
议会只有在总统违反宪法时,才能对总统提出弹劾。
议会不能因政策问题,投不信任票,使总统和政府辞职,而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但总统可以对议会通过的法案实行否决权。
政府只对总统负责。
而法国政府首脑总统则要向议会负责。
当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时,政府就得辞职或呈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可见,美国总统有实权,总揽行政权力,而法国总统权力有限。
总之,美国总统的行政权要明显大于法国总统。
七、政体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也就是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的体制民主政体一般有5种:(1)内阁制,又称议会制、责任内阁制等。
在议会中有多数席位的党领袖,经国家元首提名并经议会同意,才能成为首相或总理。
首相或总理是国家最高行政首长,但不是国家元首。
国家元首发布的命令和法律必须由首相或总理及有关阁员的副署才发生效力。
首相或总理是国家实际权力中心。
他总揽一切行政权力,领导和管理全国政府机关;同时,他也有军事指挥权和宣布国家处于紧急状态的权力。
内阁是国家的决策中心。
内阁成员由首相或总理在执政党内挑选,并任命他们担任政府各个部门的重要职务,授予他们相应的权力。
内阁决策是以内阁首相或总理的决定为准,不进行投票表决,也不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如果有不同意见的阁员固执己见,或他主动辞职,或首相或总理将他罢免。
内阁不向国家元首负责,但必须向议会负责,接受议员的质询,解释政府的政策和决定。
议会有罢免首相或总理的权力。
如果议会通过了对内阁的不信任案或否决了对内阁的信任案,或内阁辞职,或由首相或总理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提前举行大选,由新议会决定内阁的去留。
(2)总统制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府组织形式。
总统由全国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不需要议会批准。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政府首脑。
总统对全国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政府由总统组阁,不需要得到议会大多数的支持。
议会中的政党对总统没有直接的决定性影响,总统所在的政党并不一定是议会中的多数党。
总统总揽行政权,有任免政府部长和其它高级官员的权力,有代表国家同其它国家缔结条约和签订协定的权力。
同时,总统也是国家最高军事统帅,有指挥军队的权力。
总统也有部分立法权。
由总统组织和领导内阁,各部部长是内阁成员。
内阁成员不能兼任议会议员。
总统不定期召开内阁会议,内阁会议是总统的集体顾问和办事机构。
总统独自进行决策,不需要争取内阁成员的同意。
固执己见的内阁成员或辞职,或被总统免职。
总统没有向议会提出法案的权力,但对议会通过的法案有签署权,并且有否决权。
但是,议会也可以以三分之二的多数推翻总统的否决,该法案就可以立即成为法律生效。
议会没有对总统投不信任票或迫使总统辞职的权力,但可以对总统违法违宪的行为进行弹劾。
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
总统制的缺点。
在总统制下,立法机构与行政机构相互独立,即各自有独立的选举基础,故造成民主合法性基础的二元化。
具体来说,当总统和国会多数发生分歧时,“没有一个民主原则可以决定谁更代表民意”。
这常常是引发军人干政从而解决相持不下局面的原困。
拉丁美洲的军人干政就是这样缘起的,所以,巴西等国近年来试图举行公民投票,从总统制转到议会制。
议会制具有合法性一元化的特点,即最高行政长官是由议会产生,而不是独立选举之给果,从而保证了民主制度的稳定性。
总统制的第二弊病,是容易造成总统的事实上的专权。
马克思指出,法兰西第二共和国议会的750名成员是不同政党、地区的选举产生的代表,而路易.波拿巴是全体选民选举产生的总统,这就给后者提供了声称更有普遍代表性的口实(尽管事实上的得票数可能远远不足半数)。
1993年俄国总统叶利钦和议会的冲突,最终以血洗议会而告终,也是叶利钦声称比议员更有代表性的恶果之一。
总统制的第三个弊病,是总统任期的刚性:一选四年或六年不变。
相反,在议会制下,总理可以随时被议会多数党所换,如撒切尔夫人未到议会大选期就下了台。
这就给议会制提供了灵活性。
这一灵活性有两方面:一是容易更换不称职的行政首脑,二是容易长期留任有经验有能力的行政首脑,而不必受固定任期的约束。
只要议会多数党支持某一行政首脑,他或她可以长期干下去。
总统制第四大弊病是总统选举具有零和博弈的特点。
所谓“零和博弈”,即一方全胜意味着另一方全败。
总统固定任期的刚性,更加剧了总统选举败方的心理压力。
在民主刚建立不久的时候,总统选举的“零和博弈”特性,更容易导致败方在民主之外寻出路。
议会制选举具有“非零和博弈”的特点,一方胜不意味着其他方全败。
议会选举也可能产生一个绝对多数的党,但更多情况是多个党都不占绝对多数。
这就使得败方不至于走到民主体制之外去。
在议会制下,小政党是体制中的成员,他们能争到部长席位。
若结盟的各方都不希望此届政府倒台,在立法机构中的多党制议会可运转得相当好。
但在总统制下,政党合作的动机大大减少了。
总统的办公室是不可分割的。
尽管总统也可能选非本党成员进入内阁,但非本党成员不是作为联盟政党的代表而作为个人加入内阁的。
在议会制下,最高行政首脑必须得到立法机构中多数的信任才能生存,故他必须寻求多数支持和给盟,这就造成了行政首脑未能得到议会多数的支持,他可以通过“宪法手段”解散议会、重新大选来解决争端;而不必像总统制下的“合法性二元化”局面:总统与国会的矛盾死结无法通过民主程序解决,因双方都有独立的合法性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