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增效剂在大白菜上应用效果试验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肥料增效剂在不同作物上的试验试范综述江苏吉欣生物科技有限有限公司肥料增效剂在不同作物上的试验研究1、肥料增效剂的性质、用途、作用机理肥料增效剂是聚乙烯醚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天然植物提取液的复合制剂,用于化肥包衣,抑制尿素分解酶的活性,减少氮素的挥发及淋溶损失,保持较长时间向作物提供氮素营养,延长肥料的持效期,提高尿素利用率50%左右;同时肥料增效剂可显著提高P、K肥的生物活性,促进作物对P、K肥的吸收和利用,减少土壤对P、K肥的固定,增强苗势,减轻根部病害;施用肥料增效剂包衣后的肥料比施用不包衣的肥料作物根系量增加一倍以上,大豆有效根瘤增加2.5倍;减少施肥量20%,作物产量不减;作物抵抗旱灾、涝灾、病虫害的能力显著增强。
2、推广肥料增效剂的意义肥料增效剂自2000年面市以来,经过了农户、科研单位、红兴隆分局区域试验示范及2003年农垦总局农业处肥料联网试验,试验效果证明,在肥料施用量降低20%的条件下,大豆、玉米、小麦、大麦、油菜等作物仍然呈现增产趋势,增产幅度6-11%。
全省旱田面积6000万亩,如果推广应用肥料增效剂,肥料用量减少20%,全省可节约用肥16万吨,每吨平均按1500元计算,可节约资金2.4亿元。
3、试验示范结果3.1大豆田试验示范效果3.1.1通过种肥用肥料增效剂包衣,肥料利用率可大大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可提高50%左右,磷肥利用率提高25%,钾肥利用率可提高15%以上,试验证明,在施肥水平减少20%的条件下,每亩仍可增产大豆35.2斤,见表一。
表一红兴隆分局科研所试验结果项目节数有效荚数株粒数百粒重g 小区产量g 折合亩产斤增产% 处理13.7 25.7 69.7 20.5 2912.7 388.4 9.66 对照13 23.3 59.8 20.2 2648.7 353.2 - 3.1.2使用肥料增效剂进行大豆种肥包衣,可明显地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提高大豆苗期对肥料的吸收,促进大豆苗期植株生长繁茂,经测定植株平均比对照高3.2公分,鲜重比对照提高28.%,干重比对照提高28.5%,对大豆地下部根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根系量大,根系发达,有效根瘤明显增多,通过测定,根系鲜重比对照提高21.5%,干重比对照提高22%,有效根瘤比对照增加2.5倍,见表二。
白菜肥料效应田间校正试验报告作者:郭巧珍来源:《农家科技》2018年第02期摘要:玉田县土肥站为了获取准确可靠的测土配方施肥参数,进行了白菜肥料效应田间校正试验,建立施肥指标体系。
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作物养分吸收量等基本参数,构建玉田县白菜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研究表明了用测土配方施肥对白菜优化施肥、在产量方面的表现优于常规施肥,增产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白菜肥料效应;田间校正;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本试验的目的是,通过白菜肥料效应田间校正试验,为白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的校正及优化肥料配方提供依据,以达到提高白菜产量,提高白菜品质,增加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目的。
通过田间试验,综合比较肥料投入,作物产量,经济效益等指标,客观的评价测土配方施肥效益。
二、试验地点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为试验点,试验定在玉田县亮甲店镇学田庄村邱成文承包地。
三、试验方法试验设置常规施肥、测土配方施肥、空白三个处理。
其中测土配方施肥3亩,常规施肥处理1亩,空白对照处理100m2。
1.常规施肥处理选定试验点后,调查本县实验户前三年平均施肥量、施肥品种和施肥方法等情况。
(肥料主要指氮、磷、钾肥)2.空白处理自然生长,不施任何肥料。
3.测土配方施肥处理综合几年来本地土壤养分状况、白菜需吸收养分、以前试验结果等确定此次试验配方肥。
四、试验实施1.试验作物试验作物白菜。
同一作物、不同品种的需肥规律存在一定差异,因此田间试验应明确所用的作物品种,选择当地主栽作物品种北京三号。
2.施肥方式常规施肥区:亩施三元复合肥全部用于基肥。
测土配方施肥区:该区配方设计用单质肥料进行配比,全部作基肥施用。
3.肥料品种及施肥量肥料品种:硫酸钾(50%)、缓释尿素(46%)、尿素(46%)、一铵(N15%P2O548%)、复合肥(15-15-15)。
施肥量:常规施肥区:N 7.5、 P2O5 7.5、 K2O 7.5,亩施复合肥50公斤。
大白菜氮肥调控田间肥效试验高建勇1胡燕青2张长春1*(1南京市溧水区农业农村局耕地质量保护站,江苏南京211200;2南京市溧水区石湫街道农业服务中心,江苏南京211222)摘要为达到优化配方、减肥增效、友好环境的目的,开展了大白菜氮肥调控田间试验。
结果表明:在磷肥和钾肥施用量一致、分期追肥比例相同的情况下,氮肥施用量越大,大白菜产量也就越高,本试验以130%优化氮区产量最高(83226.5kg/hm2)、经济效益最高(79416.5元/hm2)。
在溧水区大白菜生产中,建议采用130%优化氮区试验方案,即施纯N390kg/hm2、P2O545kg/hm2、K2O75kg/hm2,其中:氮肥基肥∶追肥=3∶7,追肥分3次(分别于苗期、莲座期、包心初期施用)施用;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基肥∶追肥=4∶6,追肥分2次(分别于莲座期、包心初期施用)施用。
关键词大白菜;氮肥调控;植株性状;产量;经济效益中图分类号S634.1;S14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3)23-0066-04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3.23.017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溧水区属于丘陵地区,位于宁、镇、扬西南部,秦淮河水系和石臼湖水系贯穿全境,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温度16.6℃,年降雨量1550.4mm,年日照时数1951.9h,温、光、水资源适宜蔬菜、水稻、小麦、油菜等多种作物生长[1]。
华成蔬菜专业合作社于2009年4月成立,拥有基地133.97hm2,大白菜常年种植面积13.4hm2,合作社具有育苗、生产、加工、销售等完整产业体系,技术上有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市蔬菜研究所的专家团队提供支撑,是一个集科研与生产的专业蔬菜生产企业。
研究大白菜的氮肥需肥规律,优化大白菜氮肥的适宜用量和施用时期,为大白菜肥料主推配方提供科学依据,对降低化肥用量、提高施肥效益、减少环境污染、保持耕地持续产出能力有着深远意义[2-4]。
大白菜施用含氨基酸水溶肥料肥效试验总结作者:何晓俊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9年第29期一、试验目的为验证甘肃绿能瑞奇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在大白菜上的大田应用效果,为其肥料的登记提供依据,特设本试验。
二、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点基本情况:试验地设在临夏市折桥镇慈王村绿星合作组织承包地,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灌溉方便,肥力均匀,海拔1820米,年均气温7.8℃,土壤为黑麻土、重壤。
试验地养分含量见下表:2、试验作物及品种:试验作物为大白菜,品种为:强实。
3、试验用肥养分含量:氨基酸≥100g/l,Fe+Zn+B≥20g/l.4、试验承担单位及承担人:承担单位:临夏州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站。
承担人:王作丰(农艺师)、裴晓明(农艺师)、何晓俊(助理农艺师)。
5、试验处理:试验共设三个处理,三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0m2。
处理1:含氨基酸水溶肥料800倍液,在大白菜生长期每隔10天叶面喷施一次,整个生育期共喷四次;处理2:为与处理1同期对等清水喷施;处理3:常规施肥对照。
6、示范经过:示范地前茬作物为小葱,产量3000kg。
在播种前,对示范地进行精耕细作,亩施有机肥2000kg,尿素10kg,磷酸二铵25kg,三元复合肥15kg,播种时,株距40cm,行距50cm。
在大白菜生长的整个生育期,中耕除草2次,灌水4次,使用吡虫啉1500倍液防治病虫害3次。
播种后,遇到了高温干旱天气,影响了大白菜的出苗率,出苗率85%。
在后期遭遇多雨阴冷天气,影响了大白菜的产量。
农事操作如下表:三、结果与分析:1、不同处理对生育各性状的影响:大白菜生育期性状表2、试验结果及变量分析:从产量结果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处理1比处理2亩增产53.4kg,处理1比处理3亩增产596.4kg,处理1、处理2、处理3有差异,需要进行变量分析。
从以上分析結果得知,处理间有差异,但达不到显著水平,不必进行显著性测定。
化肥增效剂在大白菜上应用效果试验
摘要进行了化肥增效剂对大白菜增产增收的应用效果试验。
结果表明:施入增效剂后,大白菜获得了丰产丰收。
通过该试验还说明化肥增效剂在蔬菜上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化肥增效剂;大白菜;应用效果
节本增效是农业生产环节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特别是提高化肥的利用率,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高的回报率是农民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
为此,我们于2006年在本市的大白菜主产区大民屯镇小民屯村进行了天丰宝牌化肥增效剂在大白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1试验方法与步骤
1.1供试品种
供试大白菜品种为新益丰9112。
1.2试验地点
试验地地势平坦肥沃,前茬为马铃薯,土质属黄沙壤土。
地块在旋耕前铺施腐熟鸡粪15t/hm2,然后在播种前2d旋耕起垄待播,株行距为49cm×57cm。
1.3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常规施肥(CK);常规施肥+追肥+化肥增效剂,混拌均匀后施入(A);常规施肥+追肥减原氮量15%+化肥增效剂,混拌均匀后施入(B)。
4次重复,随机排列,共12个小区,小区面积21m2。
具体各种肥料施用量和方式见表1。
追施的化肥及增效剂在大白菜生长的关键期,即坐盘期一次性将追肥投入以减小劳动强度,并浇水。
整个生育期共浇2次水,采用垄浇的方法;并及时采用高效低毒的生物药剂防控病虫害。
其他田间管理与常规菜田一样。
详实的田间管
理记载和调查数据见表2。
2结果与分析
本试验旨在探求大白菜生产中节本增效的施肥技术措施,特别是在高肥区,采取什么方法把氮、磷肥的施用量降下来而且还要省工省时,使农民得到实惠。
通过本试验可以证明:节本增效的作物生产模式大有潜力可挖。
本试验使用的天丰宝牌化肥增效剂能够有效地抑制氮活性酶的作用,减少硝态氮的生成,减少氮元素的流失,减缓氮肥的释放速度,从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平稳促进作物的生长。
增产效果和效益的分析见表3。
从表2、表3可以看出,在减少氮、磷肥15%的情况下,不但没有减产,而且比对照增产了16.2t/hm2,增产18%,增加纯收入1 584元/hm2。
新民市作为沈阳市的副食品生产基地,每年种植秋白菜的面积在1.13万公顷左右,根据本试验的结果推算,每年农民可增收1 789.92万元。
由此可知,化肥增效剂在蔬菜上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明显的经济效益。
它改变了大投入、小产出的不良生产习惯,是进一步提高化肥利用率和实现节本增效良性生产模式的有效途径之一。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