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南沙群岛】
- 格式:ppt
- 大小:11.97 MB
- 文档页数:44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丽的南沙群岛》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
初步理解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这一写作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语言优美,如星罗棋布碧波浩渺等,注重对学生语言的积累。
难点:初步理解课文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这一写作方式。
教学准备:挂图、课文录音带。
教学时间:两课时。
过程安排:第一课时一、直接导入,出示课题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的两大奇迹雄伟的长城和运河,今天我们一起再去祖国的最南端欣赏那些美丽的岛屿。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美丽的南沙群岛。
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从美丽知道了南沙群岛一定很迷人,从群知道南沙群岛有很多岛屿)那你能把南沙群岛之美,岛屿之多读出来吗?(指名读好课题)二、质疑课题,初步整体感知课文1、对于这么美丽的南沙群岛,你们想知道什么?提出问题:南沙群岛究竟有多少岛屿?南沙群岛究竟有多美丽?南沙群岛有哪些特色令人留连忘返?等等。
2、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以上问题。
3、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词语:辽阔岛屿星罗棋布矿产仅曾母暗礁蓝玉合壁海龟(2)开火车读词语,纠正读音,指导学生读好多音字曾,并组词。
(3)联系课文和日常积累,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浩瀚:广大。
浩渺:形容水面辽阔。
(4)齐读词语,读好词语。
4、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5、交流答案。
三、感知全文内容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思考:南沙群岛是祖国的,也是。
2、在课文中划出句子,齐读这几句话。
四、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的。
2、全班交流3、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几个难写的字:阔字是半包围,门字框里面是个活;屿的第五笔是竖折弯钩,龟的最后一笔是竖弯钩,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南沙群岛》第一篇: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南沙群岛》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南沙群岛》《美丽的南沙群岛》教学设计:一、激情导入1、欣赏课件或插图2、配乐解说:宽广无限的大海真美啊,浪花飞溅,蔚为壮观.一派“烟波荡荡接天河,巨浪悠悠通地脉”的迷人景象。
这就是祖国的南大门,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
3、指导读题:美丽的南沙群岛。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3、结合学生朗读纠正字音.三、感知全文内容1、引导学生边读边看图思考:你对南沙群岛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在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2、交流所画句子,齐读句子.3、教师小结: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不仅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而且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四、指导学习生字1、巩固生字。
(1)认读生字新词及其所在的主要句子。
(2)查字典,说说加横线字词的意思。
星罗棋布心旷神怡繁衍碧波浩淼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阔”“屿”“龟”三个字.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1、上节课我们读了>这篇课文,你们知道些什么?2、这节课请同学们放慢脚步,边读边想象,细细欣赏那蓝色宝库般迷人的海岛。
二、精读感悟学习第1自然段1、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晶莹的珍珠”指什么?“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说明什么?(岛屿多)(2)南沙群岛有多少岛屿?齐读第二句,边读边想象。
结合理解“星罗棋布”。
(3)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师小结。
(4)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在南沙群岛上生活的? 指名读第三句,其他同学注意听。
评议朗读,结合朗读理解“浩瀚”、“生息繁衍”等词语的意思。
3、过渡:(1)齐读第1自然段(2)小结激疑:南沙群岛历史悠久,我们每个人都为它自豪,课题是“美丽的南沙群岛”,那它美在何处?学习第2自然段1、了解南沙群岛的悠久历史后,我发给你们每人一把金钥匙,开动脑筋去打开这座蓝色宝库。
2、学生自学第2自然段,思考:你用什么方法打开“宝库”?在“宝库”里你发现了什么?3、组织讨论自学方法和所学内容,结合句子理解“蕴藏”和“用之不竭”的意思.4、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宝库?请你通过朗读告诉我们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蓝色宝库?5、师生合作朗读,体会总分写法。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美丽的南沙群岛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南沙群岛的风土人情,了解和感受海南岛的美丽和魅力。
2.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环保意识,引导学生珍爱家乡的自然资源。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灵活运用语文知识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内容及过程1. 学习教材和相关资料,并讨论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历史渊源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应当提前准备好相关的资料或者PPT,向学生介绍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历史渊源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可以适当向学生展示一些南沙群岛的美景图片,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课堂效果。
2. 让学生通过阅读《南沙群岛》一文,了解南海、南沙群岛的风光和文化内涵。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南沙群岛》这篇文学作品,了解南沙群岛的地理和文化背景,感受南沙群岛的独特魅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在网上或者图书馆寻找相关的资料,了解南沙群岛最新的发展情况,为接下来的讨论做好准备。
3. 在小组内开展小组讨论,针对南沙群岛的保护、开发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针对南沙群岛的保护、开发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并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如何保护南沙群岛的生态环境,如何发挥南沙群岛的旅游和经济开发潜力等等,并引导学生学习和了解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 随堂演讲,让学生通过演讲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班级或者小组内进行随堂演讲,让同学们通过演讲表达自己对南沙群岛的观点和感受。
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适当的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互动讨论,全面介绍南沙群岛的相关知识。
2.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让学生自主阅读相关资料,并分组进行深入探究和讨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兴趣。
3.演讲与点评相结合。
通过安排学生随堂演讲并在课堂上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学习水平。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美丽的南沙群岛》教学设计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南沙群岛的位置、地理环境、资源、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
2.了解南沙群岛的主权归属。
3.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4.培养学生的观察、感知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南沙群岛真实情况,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
2.理解教材中出现的生词和生物名称。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文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准备1.图书:《南海神鳐》等。
2.教具:影片资源、翻译本。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1.向学生展示一张南沙群岛的地图,让学生尽量找出具有代表性的群岛和中心岛屿。
2.通过问题导入,渐进式引导学生:你知道南沙群岛吗?它在哪里?从哪里开始呢?2.感知(10分钟)1.放映一段《南海神鳐》的影片,让学生体验不同的环境,体验南沙群岛的独特风景,并了解南沙群岛的地理环境和物种资源。
2.学生表达观影感受,让学生针对影片中出现的生词、物种名称和民族文化等进行问题解答互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南沙群岛的资源和特点。
3.认识(30分钟)1.询问学生“南沙群岛是属于中国领土的,你知道吗?”通过适当的表格、视频、图片或其他资料进行展示,让学生了解南沙群岛的实际所属国家。
2.向学生介绍南沙群岛的地理环境、区位及历史沿革等,并浅析南沙群岛的主权归属。
3.背诵、朗读一些南沙群岛诗歌等作品,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对教材中出现的生词和生物名称进行翻译和解释。
4.思考(25分钟)1.通过组织讲解、问题答疑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复习和提问,进一步检验学生对南沙群岛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
2.让学生自主思考如何保护南沙群岛的生物资源和环境。
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5.巩固(10分钟)1.通过课堂测验或小组讲座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学习情况的检测。
2.归纳南沙群岛的文化知识和主权归属,让学生对知识印象更加深刻。
【导语】这篇课⽂⽂质兼美,语⾔精炼⽣动,介绍了南沙群岛的美丽风光和富饶的物产。
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课⽂】 传说仙⼥下凡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串串晶莹的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百多座岛屿、礁盘星罗棋布。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浩瀚的⼤海上航⾏、捕鱼,在⼩岛上开垦、种植。
茫茫南沙,汇⼊了祖先搏击风浪的汗⽔;⽚⽚岛屿,留下了祖先⽣息繁衍的烟⽕。
南沙是祖国巨⼤的蓝⾊宝库。
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之不竭的海洋动⼒。
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油储量⽽享有“第⼆波斯湾”的美誉。
南沙也是个迷⼈的世界。
天是⼀⽚蓝⽟,海是⼀块翡翠。
远望⽔天相连,翡翠和蓝⽟合璧,蔚为壮观。
俯看清澈明亮的海⽔,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旷神怡。
碧波浩淼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个浪头都托起洁⽩的浪花,⼀团团,⼀簇簇,仿佛是欢迎的⼈群在挥舞着花束。
可以肯定,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个充满魅⼒的旅游胜地。
【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2、学会本课17个⽣字,其中⽥字格上⾯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字组成的词语。
3、能边默读边思考,初步理解⼀个⾃然段中的⼏层意思。
4、理解课⽂内容,激发学⽣热爱南沙、热爱祖国辽阔海疆的思想感情。
第⼀课时 ⼀、激情导⼊。
在中国的最南端,那⾥有⾦⾊的海滩,黝⿊的礁⽯,雪⽩的浪花清澈的海⽔,五彩的海龟……真是⼀幅美丽动⼈的热带风光图。
这就是祖国的南⼤门,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
今天,我们⼤伙⼉,就去⾛⼀⾛,瞧⼀瞧。
⼆、出⽰课题。
(“美丽”⽤红粉笔写)齐读,读了课题,你觉得课⽂会写些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三、初读课⽂。
1、学⽣带着问题⾃由朗读课⽂,画出⽣字,读准字⾳。
2、指名分⾃然段朗读课⽂,结合学⽣朗读纠正字⾳。
四、指导⽣词。
1、出⽰⽣字词。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美丽的南沙群岛》教学设计五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美丽的南沙群岛》一文,了解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情况。
2.学习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珍惜之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南沙群岛及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学习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难点: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步骤设计1. 导入(5分钟)1.师生互动:让学生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形式了解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
2.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关注南沙群岛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情况。
2. 学习笔记(15分钟)让学生自行阅读《美丽的南沙群岛》一文,记录下文章中的生词和重点内容。
教师在一旁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和记录方式。
3. 课文讲解(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读一段,然后解释其中的生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2.教师示范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
4. 学习巩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让一部分学生进行分类整理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另一部分学生进行班级展示。
5. 课堂练习(15分钟)1.教师出示几个图片,让学生使用比喻或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描述。
2.让学生进行小组竞赛,自行设计一个与南沙群岛有关的比喻句。
6. 课堂评价(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指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提高。
四、课后作业:选择一个与自然环境相关的话题,并创作一个类似于《美丽的南沙群岛》一文的写作作业,使用文章中学习到的修辞手法,提高表达能力。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美丽的南沙群岛》教学思考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南沙群岛的位置、特点、资源和生态;2.让学生明确珍爱生态环境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感受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概括出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特点、资源和生态环境;•难点: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体验课文中所描述的南沙群岛的美景和动人之处。
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1.向学生展示一张南沙群岛地图,简单介绍其位置和规模;2.引导学生谈论海岛或者海滨度假的经验和感受;3.引出本课的主题:《美丽的南沙群岛》。
学习(30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听读跟读;2.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特点、资源和生态环境;3.学生分组概括课文内容,发现南沙群岛的美丽之处;4.学生利用口语、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南沙群岛的喜爱之情。
拓展(20分钟)1.学生自由绘制南沙群岛景观画,或者手工制作南沙群岛海报;2.学生在海报或画作上加上对南沙群岛的想象和期待;3.学生在讲台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口语描述自己的作品和想象。
总结(5分钟)1.教师对本课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2.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南沙群岛的感受和意见;3.将学生的感想记录下来,用于后续课程的延伸和拓展。
课后作业1.家长带领学生到实地体验海滨或者游览海岛;2.学生通过网络或者书籍,了解更多南沙群岛的信息;3.学生写下自己对南沙群岛的感受和想象,可以是诗歌、故事、日记等形式。
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理解课文内容,是否能够概括出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特点、资源和生态环境;2.学生是否能够用语言和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南沙群岛的喜爱之情;3.学生的作品是否能够准确地表达南沙群岛的美景和动人之处;4.学生是否加深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是否明确珍爱生态的重要性。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美丽的南沙群岛》评课稿引言《美丽的南沙群岛》是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本文通过描写南沙群岛的自然景观和富饶海洋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南沙群岛的美丽与重要性。
本评课稿将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分析《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南沙群岛的位置、特点以及富饶的自然资源。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引发学生对自然环境和保护环境的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南沙群岛的自然景观和资源。
2.学习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南沙群岛的位置和特点。
2.帮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写作和口语表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5分钟)1.老师简单介绍南沙群岛,并引起学生对南沙群岛的兴趣。
学习课文(20分钟)1.学生听读课文《美丽的南沙群岛》。
2.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课文讲了什么地方?–南沙群岛有哪些特点?–南沙群岛的自然资源丰富吗?讲解课文(20分钟)1.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和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
2.老师解释课文中一些地理知识,如南沙群岛的位置、热带气候等。
第二课时听说训练(15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听说训练,每组选择一个小组长,小组长向其他组员介绍南沙群岛的特点和自然资源。
2.小组长可以参考课文内容,也可以加入自己的想法和了解。
课文讲解和梳理(20分钟)1.老师和学生一起梳理课文,重点整理课文的重难点。
2.学生提问和解答,老师补充说明和解释。
写作练习(15分钟)1.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以《美丽的南沙群岛》为题,写一篇小作文,表达自己对南沙群岛的认识或想象。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作文。
第三课时语言运用(15分钟)1.学生进行语言运用练习,根据老师提供的句子框架,进行情景对话练习。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美丽的南沙群岛》教学设计二教学背景本课是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第一册第十一课《美丽的南沙群岛》第二篇。
在前一课中,学生了解到南海是我国的一个重要海域,而本课通过作者的歌颂南沙群岛的作品,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领土和资源,并激发学习南沙群岛知识的兴趣。
教学目标1.掌握生词:朦胧、绮丽、椰林、鸟瞰等。
2.理解课文大意,感受作者对南沙群岛的热爱和美好祝愿。
3.培养学生对祖国领土和资源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4.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内容1.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全文,体验南沙群岛的美。
2.课文理解: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课文解读:通过解读课文,让学生掌握生词和理解作者的用意。
4.语言运用:通过写作训练,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
5.拓展阅读:通过阅读相关材料,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南沙群岛的认识。
教学过程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南沙群岛的美丽和遗憾,介绍南沙群岛的位置和资源,激发学生对南沙群岛的兴趣。
2.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并注重语调、节奏等语音语调和语音节奏的感受。
3.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例如:–作者对南沙群岛的感受有哪些?–课文中提到的生物和景物有哪些?–有哪些生词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4.教师解读生词,使学生掌握生词的词义和正确发音,并通过举例子、对比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
5.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并编写读后感或写作,以体现自己对南沙群岛的认识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6.教师拓展阅读,让学生了解更多南沙群岛的知识。
7.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评估1.学生读课文,能够正确且流畅地朗读。
2.学生能够自主写出读后感或短文,表达对南沙群岛的认识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本课所学的生词。
4.学生能够通过课堂问题、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课后作业1.朗读并背诵本文。
2.自行阅读相关资料,拓展对南沙群岛的认知。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美丽的南沙群岛》教学思考一、教学目标1.了解南沙群岛及其美丽的自然景色;2.掌握相关的汉字;3.品味小诗中的良好情感;4.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通过学习诗歌,正确认识自然和环境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2.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南沙群岛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课文《美丽的南沙群岛》;2.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四、教学步骤与内容安排1. 学习课文1.班级集体齐诵《美丽的南沙群岛》诗歌,老师讲解诗歌的意义;2.老师讲解南沙群岛的位置、特征、生态等等相关知识;3.老师出示相关的图片、视频素材等,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体验南沙群岛的美丽与神奇。
2. 团队合作1.学生分组合作,绘制南沙群岛的风景和生态环境;2.每组讲解自己所绘制的风景和生态环境,组合成一幅大画,展示在教室内。
3. 课堂讨论在讲解和展示完大家的画作后,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探讨南沙群岛的特色和美丽之处,以及人类对环境的保护和维护的重要性。
五、教学感悟与总结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实践,可以让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南沙群岛的特征和生态环境,培养对自然的尊敬和保护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合作团队精神。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和体验真正的快乐和乐趣。
最后,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在成长过程中,热爱生命,热爱自然,尊敬环境,放飞梦想,实现个人价值。
2024年《美丽的南沙群岛》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24年《美丽的南沙群岛》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约1853字)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介绍了南沙群岛灭里的风光和富饶的物产,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南沙群岛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全文共3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南沙群岛。
第二自然段着重介绍了南沙群岛物产丰富。
第三自然段以优美的语言生动描述了南沙群岛的美丽迷人。
全文主题突出,层次清楚,语言优美,感情抒发真挚自然,为学生语言积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同时,第二、第三自然段,采用了典型的总分构段方式,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二、教学要求;1、能正确顺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星罗棋布”,“合壁”等词语。
4、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感受南沙群岛迷人的景色和丰富的特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海疆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1、欣赏课件画面。
2、配乐解说:宽广无限的大海真美啊,浪花飞溅,蔚为壮观。
一派“烟波荡荡接天河,巨浪悠悠通地脉”的迷人景象。
这就是祖国的.南大门,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
3、指导读题:美丽的南沙群岛。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结合学生朗读纠正字音。
三、感知全文内容1、引导学生边读边看图思考:2、在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齐读这三个句子。
3、教师小结: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不仅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而且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指导生字1、巩固生字。
(1)认读生字新词及其所在的主要句子。
浩瀚海域岛屿辽阔繁衍心旷神怡星罗棋布海龟(2),说说带点字词的意思。
星罗棋布心旷神怡繁衍碧波浩淼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礁”和“域”两个左右结构的字。
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1、上节课我们读了《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篇课文,你们知道些什么?2、这节课请同学们放慢脚步,边读边想象,细细欣赏那蓝色宝库般迷人的海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