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可行性报告-2
- 格式:pptx
- 大小:16.86 MB
- 文档页数:20
2024年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范文____年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____年,我国重点专科教育将进一步加强,形成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高水平应用型专科人才为重点的专科教育体系。
具体目标如下:1. 建设一批高水平的重点专科院校,提升专科教育的质量和影响力;2. 培育一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专科人才,提供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3. 推动重点专科教育与产业需求、地方经济发展相衔接,促进高级技能人才培养;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5. 推动重点专科教育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提升我国专科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二、重点任务1. 提升高水平重点专科院校建设(1)加强重点专科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办学条件和硬件设施。
(2)加强重点专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一批高水平教师和专家,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推动重点专科院校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合作,加强实践教学和科研能力。
(4)加强重点专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科研能力的专科人才。
(5)加强重点专科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积极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合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提供专业服务。
2. 深化应用型专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建立与行业、企事业单位合作的实训基地,提供实践培训机会,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加强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拓宽学生的技能培养渠道,加强与行业协会、行业培训机构的合作,提供多样化的技能培训和认证。
3. 推动重点专科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对接(1)加强重点专科教育与相关行业、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和就业合作机制。
(2)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提供解决企业问题的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
(3)加强重点专科院校的产学研交流平台建设,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4. 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1)加强重点专科院校教师的培训和进修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滁州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提升卫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根据省有关规定,结合滁州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通过开展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重大疾病防治能力和疑难疾病诊治水平,使我市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高,科技项目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形成综合实力强、优势明显的临床专科,带动全市医疗卫生技术水平整体提高。
二、申报条件1、在本学科领域具有明确而稳定的学科发展方向,具有一定学科优势与发展潜力,诊疗技术水平处于市内领先,在省内有一定影响,近三年有省、市以上科研成果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有较大影响的学术论文 5篇以上。
2、学科负责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有良好的学术造诣和清晰的学科发展思路,近三年内主持过市级以上科研项目;学风端正,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3、具有整体素质较好,学科梯队和年龄结构合理,职称结构适当,知识结构协调的学科成员群体。
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医德医风,近三年内未发生过医疗责任事故,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具备新技术引进和科学研究的基础及用于学科建设的较为先进和完备的硬件设施。
5、能承担医学专业人才进修、培训任务。
三、申报程序各医院根据滁州市临床重点专科申报条件,结合本单位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综合各学科的实际水平、发展潜力、主攻方向和建设目标,积极组织申报。
各医院学术委员会应对各相关学科提交的《滁州市临床重点专科申报书》(附件1)和滁州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可行性报告(附件2)进行讨论评审,择优遴选并推荐,申报书由医院主要负责人签署意见后上报市卫计委。
为保证临床重点专科质量,各医院申报的临床重点专科数量,三级医院每年不超过4个;二级医院每年不超过2个。
四、评审程序(一)评审原则评审工作坚持公平公正,竞争择优,优化结构,注重特色,鼓励创新的原则。
(二)形式审查由市卫计委、财政局行政管理人员会同有关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符合申报条件的进入评审程序。
滁州如何编写项目可行性报告滁州项目可行性报告 MACRO 泓域 ___滁州项目可行性报告滁州,简称滁,古称涂中、清流、新昌,是安徽省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 27 城之一,地处长江下游北岸,长江三角洲西端,安徽省东部,苏皖交汇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充足。
截至 20XX 年,滁州市下辖 2 个市辖区、4 个县、代管 2 个县级市,土地总 ___ 13398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414.7 万人。
滁州早在先秦时期为棠邑之地(今南京市六合区),三国设镇,南朝建州,隋朝始称滁州,因滁河(涂水)贯通境内,又“涂”通“滁”,故名为“滁州”。
境内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拥有 1000 多所大中小型水库。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 AAAA旅游区和国家重点森林公园琅琊山与市区相依,融为一体。
滁州市是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的核心圈层城市、国家级皖江示范区的北翼城市,皖东地区区域中心城市,江淮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正加快建成长江北岸新型产业发展___、绿色农产品生产 ___、非金属矿产资源 ___ ___、旅游观光休闲度假 ___。
20XX 年,滁州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909.1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 70429 元(折合 10209 美元)。
该 xx 项目计划总投资 20571.57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6329.1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79.38%;流动资金 4242.42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62%。
达产年营业收入 32865.00 万元,总成本费用 25627.53 万元,税金及附加 350.09 万元,利润总额 7237.47 万元,利税总额8585.83 万元,税后净利润 5428.10 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157.73 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5.18%,投资利税率 41.74%,投资回报率 26.39%,全部投资回收期 5.29年,提供就业职位 613 个。
2023年度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报表
【实用版】
目录
1.2023 年度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报背景
2.项目申报的具体内容
3.项目申报的评审标准
4.项目申报的预期成果
5.项目申报的注意事项
正文
一、2023 年度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报背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为提高我国医疗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市级卫生健康委员会决定开展 2023 年度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报工作。
第1页共1页。
滁州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滁州项目一、项目背景及目标滁州作为安徽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资源条件,加之政府对滁州的扶持力度,使得滁州成为了许多投资者关注的热点地区。
本项目的目标是在滁州市内建设一座大型商业综合体,旨在满足市民娱乐休闲、购物消费等需求,促进滁州市经济的发展。
二、市场分析1. 滁州市的经济发展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市民的收入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于娱乐休闲和购物消费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2. 滁州市的商业发展相对滞后,没有一座大型商业综合体,市民的购物消费需要依赖周边城市。
3. 滁州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这也为商业综合体吸引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三、项目内容和规模本项目计划在滁州市中心建设一座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包括购物中心、娱乐场所、餐饮区域等。
商业综合体内将会引入国内外知名品牌,提供全方位的购物消费和娱乐休闲体验。
四、技术可行性分析本项目的技术可行性主要包括建筑施工技术和设备设施技术。
建筑施工技术方面,可根据现有的建筑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设备设施技术方面,根据商业综合体的功能需求,选择符合市场要求的设备和设施。
五、经济可行性分析本项目的投资规模约为1亿元人民币,预计年收入约为5000万元人民币。
根据市场需求和预计盈利能力,可以预计项目在5年内能够实现投资回收,并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六、社会可行性分析本项目的建设将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滁州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
七、环境可行性分析本项目的建设应遵循相关环境法律法规,采取合理的环保措施,确保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并通过节能减排等手段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
综上所述,滁州项目在市场、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具备可行性,建议投资者积极参与该项目的投资。
一、专科建设项目申报基本情况
1.1申报专科名称及科室
本课题申报的专科名称为:2024年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科室为我院的内科科室,承担着院内的重点病种诊疗,拥有众多资深的临床医生和先进的设备设施,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临床服务和医疗救治,针对普通病症把握治疗原则,对严重疾病精准诊断,实现精准治疗。
1.2项目简介
本项目内容为2024年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旨在通过引入先进的设备、技术和模式,建立和完善本科室的医疗服务体系,同时,提升本科室的医疗水平和能力,以更高水平满足患者的临床诊疗需求。
1.3目标
(1)充实本科室的设备配置,为患者提供更先进、更专业的医疗服务。
(2)建立和完善本科室各种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本科室医技质量管理,以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3)建立本科室医患互动体系,在维护患者利益的同时,促进患者参与临床决策,提升患者满意度。
(4)加大宣传力度,向更多的各类患者宣传本科室服务,提高患者就诊意愿。
(5)开展临床药物研究,探索更多的治疗方法。
2024年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计划模板一、项目背景医院作为社会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不同领域的专科建设,以满足患者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
为此,我院拟在2024年制定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计划,重点发展以下专科。
二、目标1. 提高专科服务能力:通过加强专科医疗团队建设、引进高端设备和技术,提升专科疾病诊疗水平,提高医院在特定专科领域的服务能力。
2. 提升患者满意度:通过改善专科服务流程、加强患者沟通和关怀,提高患者对专科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3. 建立学术研究平台:通过建设学术交流平台、支持专科医生参与科研项目等方式,提高专科医生的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
4. 增加医院经济效益:通过专科建设提升医院的知名度和声誉,吸引更多患者就诊,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三、重点专科建设计划1. 专科人员培训计划(1)组织医院专科人员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学术交流活动,提高专科医生的学术水平和临床经验。
(2)开展内部培训课程,提升专科医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2. 引进高端设备和技术(1)根据专科领域的需求,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提高专科诊疗水平。
(2)建立和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的合作关系,引进先进的诊疗技术和新药。
3. 优化专科服务流程(1)建立专科疾病诊疗的标准化流程,提高诊疗效率。
(2)加强专科与其他科室的协作和沟通,提高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
4. 加强患者沟通和关怀(1)建立患者教育平台,提供患者疾病知识和康复指导。
(2)建立患者投诉和建议反馈机制,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和困扰。
5. 建设学术研究平台(1)组织专科医生参与科研项目,提高医院在专科领域的学术水平。
(2)创建专科病种数据库,为科研提供数据支持和资源共享。
6. 提高专科知名度和宣传力度(1)加强专科在医学院、大众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宣传力度,提高专科的知名度和声誉。
(2)组织专题讲座、义诊等活动,增强医院与社区的互动和交流。
医院重点(特色)专科发展规划(2017-2020)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全面改革,为了提高医院整体水平,体现医院特色,展示医院优势,我院以“大专科、小综合”为发展方向,加强重点(特色)专科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功能。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工作实际情况,制定重点(特色)专科建设发展的三年规划。
一、目标和任务(一)总体目标争取在2020年,骨科顺利通过栖霞市重点(特色)专科验收,并培养和引进一批掌握学科核心技术、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专科人才梯队,形成明显的专科优势,从而带动全市医疗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推动学术和科研进步,扩大我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具体任务1.专科技术优势:保持并发展我院在骨科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和特色,以医联体建设为依托,结合重点(特色)专科建设要求,努力提升我院科研教学能力。
在每年确保获得市级科研立项的基础上争取获得省部级科研立项,力争每年有1项科研项目获市级科研成果奖。
鼓励医务人员在各级专业期刊发表论文,紧跟学术前沿,每年开展并推广新技术项目1项,争取每年举办省市级学术会议1次,进一步扩大我院在全市的影响力。
2.学科队伍建设:按照市重点(特色)专科建设要求,配备相应资格的学术带头人,同时,加强人才梯队建设,落实人才培养计划,坚持立足自身培养和引进并重的原则,到2020年,初步建立一支适应我院医疗事业发展需要的个体素质优、群体实力强、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一流人才梯队。
3.专业技术服务: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规范专科管理,制定专科质量控制及持续改进方案,通过引进先进设备、鼓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等措施来推动重点(特色)专科建设,充分调动科室和个人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专科的专业技术服务能力,促使我院在专业技术领域达到全市先进水平。
此外,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加强服务理念,简化就诊流程,规范诊疗行为,不断提高病人满意度,确保每年病人满意度大于90%。
2024年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计划范本康复科的建设和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不进则退。
如何建设一所患者满意的康复科,是摆在全体康复工作者面前并需急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中西医结合的康复科的建设,只有以专科专病的建设为突破口,才能充分彰显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才能满足广大群众对中医药防病治病的需求,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和立于不败之地。
近几年来,我科通过建设专科专病,既突出了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带动了本科室整体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使我科的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以确保我科的总体建设规划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并通过项目建设把我科的诊治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特制定计划如下:一、加强____管理明确目标任务1.定期____召开科室建设会议;把任务层层分解、明确任务目标、落实到人;2.每季度各责任人给科室领导汇报科室建设进展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措施;3.每年____月底____开展年度项目建设工作总结,充分研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出差距,制定优化措施,并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弥补和充实。
二、加速人才引进培养人才是科室建设的根本。
积极努力地在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上做文章。
通过各种渠道,全面提高科室人才队伍的素质。
注重重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每年计划送出____名骨干医师外出进修,学习结束后能达到独立开展工作。
定期邀请上级医院相关专家来我科会诊讲学。
加强内部学习和岗位培训。
三、开展对疑难病的专题研究进一步充实临床诊治能力,推进科技兴院的基本发展思路。
积极开展临床观察和专病基础理论研究。
鼓励撰写高质量的专科学术论文。
计划年度表专科学术论文不少于____篇。
积极主动和省内外大中型医院康复科保持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外部设备、人才、信息等资源,依靠人才培养和引进全面提升我创新能力。
四、运行医院网站,开展多方位交流定期把科普知识我科开展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疗法放入医院网页,加大科室网络科普宣传。
2024年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计划范文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医院的服务质量和专科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我院制定了2024年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计划,以提升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社会影响力。
二、建设目标1. 提升医院重点专科的学科建设水平,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
2. 优化重点专科的医疗流程和服务流程,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3. 搭建重点专科与其他相关科室和医院的合作平台,共同推进医疗技术和疾病诊治的研究与创新。
4. 加强对重点专科医疗设备的投资和更新,提高医疗技术和诊断水平。
5. 提升医院重点专科的学术影响力,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专家的交流与合作。
三、建设内容1. 学科建设:增设新的重点专科学科,并加强已有学科的建设。
明确重点专科的学科发展方向,拟引进一批具有高学术造诣和丰富临床经验的知名专家,同时加强内部培养,培养出一批高层次的专科医生和学术带头人。
2. 医疗流程与服务流程优化:针对每个重点专科,制定详细的医疗流程和服务流程,优化患者就医的效率和体验。
建立个性化诊疗模式,提供多样化的医疗服务,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3. 合作平台建设:加强重点专科与其他科室和医院的合作,建立科室之间的沟通交流机制,共同推进科研项目的开展和技术的创新。
与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合作,参与国内外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医院的学术影响力。
4. 医疗设备更新和投资:重点投资和更新重点专科的医疗设备,提高医院的医疗技术和诊断水平。
确保医疗设备的先进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
5. 学术交流与合作:主动组织重点专科的医生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提高医生的学术水平和临床经验,增强医院的学术影响力。
与其他医院和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和交流,共同研究和解决重点疾病的治疗难题,推动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四、实施计划1. 建设时间:2024年1月至12月。
临床重点专科论证书重症医学科一(重症医学科现状我院重症医学科始建于2008年12月1日,是以临床为中心,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在宣城市重症医学发展史中最早独立成立科室。
目前共有监护床位7张,为综合性ICU,收治全院危重症患者。
全科医、护共19名,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医师4人、护师14人。
我科室在2008年成立以来共收治病人662人次。
专科在严重创伤(多发伤)、各类休克、严重感染(脓毒血症)的临床诊治技术及复杂外科大手术(如:食道CA三野清扫术,全膀胱切除术加可控肠代膀胱手术,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术期监测与治疗技术已达省市先进水平。
现学科带头人查贵智主任,是安徽医科大学副教授,宣城市重症医学科分会副主委,宣城市外科分会委员,泾县医院副院长。
擅长各种外科大手术及危重症抢救和治疗。
二(专科已开展的主要技术项目1、采用个体化的机械通气技术,治疗各型呼吸功能衰竭,纠正低氧血症。
2、用完善的血液动力学监测技术,包括有创、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各种类型休克的液体容量复苏治疗,恢复组织正常灌注及氧供,促进受损器官的功能康复。
3、应用床边纤维支气管镜技术解决危重病人因气道分泌物堵塞导致肺不张,低氧血症。
4、应用危重病人评分系统,评估危重病人器官功能状况,为正确判断危重病人的预后,采用恰当的医疗措施提供有力证据。
• 5、监测危重病人营养代谢指标,评估危重病人营养代谢状况,选择合适营养途径及营养物质供给量。
• 6、对危重病人选择合适的镇静、镇痛处理,缓解患者心理压力,防治ICU综合症。
• 7、监测病原微生物的变化,为合理用药、控制院内感染提供决策依据。
三. 专科现有的主要设备及使用情况• 病房配置全套心电监护仪7台(迈瑞中央监护系统、便携式转运监护仪),多功能病床7张,多功能呼吸机7台(德尔格中高端系列;便携式转运呼吸机),输液泵7台、微量注射泵14台、肠内营养泵7台、感应抗血栓泵、振动排痰仪、亚低温治疗仪 2台、便携式纤维支气管镜。
2024年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计划模板一、项目背景和目标1.1 背景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我院决定在2024年重点发展特定专科领域,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1.2 目标设定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建设一流的重点专科中心,提供全面、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医院的竞争力。
二、项目内容和范围2.1 建设内容本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专科医生团队建设:招聘一流的医生,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2) 诊疗设备升级: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提升诊疗水平;3) 专科护理团队建设:培训专科护士,提供高水平的护理服务;4) 专科床位增加:增加专科床位的数量,提高床位利用率;5) 专科病房建设:建设符合专科需求的病房,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6) 专科门诊建设:改造和扩建专科门诊,提高门诊服务质量。
2.2 建设范围本项目主要涉及医院内部的设施和资源调整,不涉及外部环境的改造和调整。
三、项目计划和进度安排3.1 项目计划本项目的实施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阶段一:项目立项和准备阶段,包括项目调研、方案设计等工作,计划于____年第一季度完成;阶段二:人员招聘和培训阶段,包括招聘医生和护理人员,培训专科人员等工作,计划于____年第二季度完成;阶段三:设备采购和安装阶段,包括设备选购、运输、安装等工作,计划于____年第三季度完成;阶段四:病房建设和门诊改造阶段,包括病房和门诊的改造和装修工作,计划于____年第四季度完成;阶段五:项目验收和投入使用阶段,计划于2024年第一季度完成。
3.2 进度安排以月为单位,按照不同阶段的工作内容,具体进度安排如下:____年01月-03月:项目调研和方案设计阶段;____年04月-06月:人员招聘和培训阶段;____年07月-09月:设备采购和安装阶段;____年10月-12月:病房建设和门诊改造阶段;2024年01月-03月:项目验收和投入使用阶段。
医学重点学科可行性报告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可行性报告一、国内外本学科现状和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外耳鼻咽喉科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展,一是头颈肿瘤外科,主要承担头颈部各类肿瘤、包块的手术切除;二是整形外科,主要承担头面部手术、外伤及先天畸形的修复重建;三是内窥镜手术,包括中耳显微手术和鼻窦内窥镜手术;几乎所有的知名专科都是某一学科方向特别突出,兼顾其他学科的发展。
目前省内的安医附院是头颈肿瘤外科的代表,主要业务涉及咽喉部肿瘤、侧颅底肿瘤以及甲状腺手术等;省立医院是内镜和中耳手术的代表,主要业务是鼓室成形术和传统FESS手术以及喉部疾病的激光治疗等。
而市内以一、二、三院耳鼻喉科为第一阵营,整体实力相近,但互有侧重。
未来学科的发展主要是靠拼设备,先进的技术设备促进了耳鼻咽喉科快速发展。
二、学科建设已具备的基础条件和能力(一)科室现状我院耳鼻咽喉科始建于1978年,正式开设病房于1994年,历经十多年发展,目前已建成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在市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现代化特色专科。
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2人,其中副高2人,中级5人,初级5人,专科护士10人,学科人才梯队合理。
开放专科床位15张,附设内镜检查中心、整形美容中心和大型听力检查室。
开设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近三年年门诊人次1.5万人次,平均出入院500余人次,承担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学院等多所院校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任务。
2005年被评为院重点扶持学科。
科室学科带头人黄学勤副主任医师,现任安徽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委员、安徽省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常务委员、安徽省康复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常务委员、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二)近三年业务指标2007-2009年我院耳鼻喉科各项业务指标呈逐年增高趋势,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医疗质量稳步提升。
1、2007年年门诊人次:11583人;年住院人次:533人;年住院手术:286台;床位数:15;床位使用率:89.4%;三日确诊率:93.2%;治愈率:78.8%;好转率:20.8%;转诊率:0.4%。
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公布省“十二五”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计划第二批建设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卫生厅,安徽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4.07.09•【字号】卫科秘[2014]178号•【施行日期】2014.07.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公布省“十二五”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计划第二批建设项目的通知(卫科秘〔2014〕178号)各市及广德、宿松县卫生局、财政局,省直有关医疗单位:根据原省卫生厅和省财政厅《关于开展增补省“十二五”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卫科秘〔2013〕708号)受理增补专业申报项目43项,按照《安徽省“十二五”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及专业设置要求,经专家评审并公示确定省“十二五”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计划第二批建设项目共36项,其中重点专科5项,培育专科17项,特色专科14项,现予以公布。
公布的各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建设周期仍为2013年-2015年,各级卫生、财政部门应将所属单位的建设项目纳入当地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规划(计划)管理。
各项目单位要按照原省卫生厅《关于做好安徽省“十二五”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卫科秘〔2014〕18号)要求,编制专科建设项目计划任务合同书,并经专家论证、各方审签。
建设项目计划任务合同书和2013年度工作报告表(请从省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由市卫生局(省直单位)统一于2014年8月10日前报送到原卫生厅科教处,其中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计划任务合同书一式三份、培育专科和特色专科建设项目及2013年度工作报告表各一式一份,同时报送电子版。
中医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按上述要求报送省中医药管理局,同时抄送一份报原省卫生厅科教处备案。
联系人:原省卫生厅科教处:李红,地址:省政务大厦B座910;电话 0551-********. 邮箱:****************省中医药管理局:戚志春*************邮箱:***************附件:安徽省“十二五”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计划第三批建设项目名单(略)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安徽省财政厅2014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