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型晶体管模型
- 格式:pdf
- 大小:637.87 KB
- 文档页数:12
双极型晶体管模型参数提取在对含双极型晶体管(BJT)的电路进行模拟时,必须提供具有足够精度而又简便的器件模型。
模型选定以后,其模型参数的真实性和数值精度就成了模拟正确与否的决定因素。
由于SPICE已成为国内外流行的通用电路分析程序,因此,对于一个具体版图和工艺设计,如何提取程序要求的BJT模型参数,成为设计人员一项有待掌握的基本技能。
本实验属于综合性较强的实验,其目的和要求是:1.掌握BJT模型,模型参数及其提取方法;2.熟悉用实验方法测取BJT模型参数;3.学习优化程序提取BJT模型参数的方法。
一实验原理1.两类BJT模型参数提取方法对于BJT模型,SPICE-2将简单的EM模型和考虑了各种二级效应的GP模型统一为一个模型,当程序中给定了GP模型的全部参数,就是GP模型,否则自动简化为EM模型。
表1汇总了GP模型全部参数。
其中包括了确定直流特性,反映基区宽度调制和 随Ic变化等效应的参数18个,确定交流特性,模拟结电容,扩散电容及它们随Vbe,Vbc,Ic变化等效应的参数17个,确定温度对BJT特性影响的参数3个和描述噪声特性的参数2个,总共40个参数。
其他电路模拟程序使用了不同的形式和复杂的E-M模型.精度较高的E-M3模型采用24个参数.除了少数模型参数可以直接引用文献提供的数值以外,获取模型参数(所谓提取)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分别提取;另一种是整数提取,又称优化提取方法。
分别提取法是安参数定义,设置测试提取方法,分别测量若干于模型参数有关的电学特性,再由相应的模型公式提取这些参数。
这种方法尽量用试验测量来获取参数,计算简单,参数由物理意义,但测试工作量大,所需设备多,准确度低,所得参数往往不能参数见得相互影响,只适用于所对应的测试条件,因而在实际工作条件应用时,会带来较大误差,而且有些参数不易这种方法求得。
整体提取方法以全局优化为目标,测试进可能少的器件外部电学特性,通过数学处理完成模型参数的整体提取。
双极型晶体管模型参数提取在对含双极型晶体管(BJT)的电路进行模拟时,必须提供具有足够精度而又简便的器件模型。
模型选定以后,其模型参数的真实性和数值精度就成了模拟正确与否的决定因素。
由于SPICE已成为国内外流行的通用电路分析程序,因此,对于一个具体版图和工艺设计,如何提取程序要求的BJT模型参数,成为设计人员一项有待掌握的基本技能。
本实验属于综合性较强的实验,其目的和要求是:1.掌握BJT模型,模型参数及其提取方法;2.熟悉用实验方法测取BJT模型参数;3.学习优化程序提取BJT模型参数的方法。
一实验原理1.两类BJT模型参数提取方法对于BJT模型,SPICE-2将简单的EM模型和考虑了各种二级效应的GP模型统一为一个模型,当程序中给定了GP模型的全部参数,就是GP模型,否则自动简化为EM模型。
表1汇总了GP模型全部参数。
其中包括了确定直流特性,反映基区宽度调制和 随Ic变化等效应的参数18个,确定交流特性,模拟结电容,扩散电容及它们随Vbe,Vbc,Ic变化等效应的参数17个,确定温度对BJT特性影响的参数3个和描述噪声特性的参数2个,总共40个参数。
其他电路模拟程序使用了不同的形式和复杂的E-M模型.精度较高的E-M3模型采用24个参数.除了少数模型参数可以直接引用文献提供的数值以外,获取模型参数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分别提取;另一种是整数提取,又称优化提取方法。
分别提取法是安参数定义,设置测试提取方法,分别测量若干于模型参数有关的电学特性,再由相应的模型公式提取这些参数。
这种方法尽量用试验测量来获取参数,计算简单,参数由物理意义,但测试工作量大,所需设备多,准确度低,所得参数往往不能参数见得相互影响,只适用于所对应的测试条件,因而在实际工作条件应用时,会带来较大误差,而且有些参数不易这种方法求得。
整体提取方法以全局优化为目标,测试进可能少的器件外部电学特性,通过数学处理完成模型参数的整体提取。
高频npn双极型晶体管Silvaco TCAD仿真一、npn晶体管器件物理1.npn晶体管的基本结构和制造工艺(1)npn晶体管的基本结构双极型晶体管由两个“背靠背”的pn结组成,一种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晶体管中两种载流子都参与导电。
双极型晶体管按照导电类型和极性可划分为npn 晶体管和pnp晶体管,按照制作工艺可划分为合金管、平面管和台面管。
图 1 双极型晶体管基本结构(2)npn晶体管的制造工艺194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肖克莱、巴丁和布拉顿利用合金烧结法制作了第一个锗基双极型晶体管分立器件,奠基了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1]。
npn晶体管制造的平面外延工艺在上世纪70年代一度成为主流,随着各种先进工艺和材料的引进,npn晶体管普遍使用多晶硅发射极的结构以提升注入效率,通过异质外延、离子注入、极紫外光刻等技术,npn晶体管尺寸更小、掺杂浓度更高更精确,性能也更出色。
2.npn晶体管的输出特性和击穿特性(1)npn晶体管的电流放大功能当处于放大工作状态时,npn晶体管的电流输运分为以下三个步骤:发射区发射载流子→基区输运载流子→集电区收集载流子,由于两种载流子都参与晶体管的电流输运,故得名“双极型晶体管”,三个过程定量描述载流子输运的系数分别是注入效率、基区输运系数和集电区雪崩倍增因子。
当npn型双极型晶体管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时,晶体管的基极电流将与集电极电流呈现近似比例关系,即I C=βI B(β>>1),呈现出“电流放大”的功能,其中β称为npn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
npn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图中虚线代表V BC=0,即V CE=V BE 的情形,是放大区和饱和区的分界线。
(2)npn晶体管的击穿特性当双极型晶体管一个电极开路,在另外两个电极外加反向偏压时,npn晶体管将发生雪崩倍增效应,产生类似于pn结的击穿现象,基极开路时,使I CEO→∞的V CE称为BV CEO,npn晶体管的BV CEO曲线表示如图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