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设计框架.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7
学习指南一、学习资源与学习方法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掌握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对于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以及日后学习计算机学科的其他知识内容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资源建设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条件差异和学习基础的差异,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如教师全程授课视频、期末辅导光盘、网络交互平台、教材和参考资料。
还提供了一些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一定扩展的资源,如在每一章中都提供了扩展知识供有能力的学生学习,在一些知识点链接了一些课外阅读资源,从深度和广度上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1)立体化教材及学习资源建设和研制了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为基础,知识点导学系统、电子教案、全程课程录像、网络课件、在线测试、考试系统和试题库、资源库、网上教学支撑软件平台等丰富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它们各自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各种媒体互相补充,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满足了远程计算机专业学习者的需求。
学习资源全部放在教学网站上,实现资源共享,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网络帐号,实现网上交互答疑和交流。
尤其是资源库应用系统,将已有的各种数字媒体资源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导学;同时还为教师提供教学帮助。
学生可以通过资源库的信息索引快速找到要学习知识点的所有资源列表,从中选择所需媒体。
(2)基于课程知识体系的视频讲授结合网络教育的教学对象为成人、学习方式为业余学习的特点,网络学习者学习时间不连贯、不固定的特征,网络课件的设计都是以知识点为基本单元,采用化整为零的思想,按照课程的每个章、单元、知识点进行课程视频的录制,每个知识点设计10~20分钟左右的时长,保证学习者能够利用零散时间学习。
(3)增加交互性和案例教学考虑到远程教学师生分离,学生以自学为主,因此在教学资源设计上注意增加交互性。
例如,专门做了媒体资源库,包括大量动画演示和视频录像,使课件更加生动。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课程性质与作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初步的计算机编程思想、编程基本技能及逻辑思维能力,掌握运用C语言编程来解决岗位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为提高职业能力和拓展职业空间打下坚实基础。
在课程体系中,该课程的定位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编程能力和程序设计思想,为后续编程类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计算机基础》,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后续课程会涉及《单片机应用》、《数控技术》、《数据结构》、《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及其它编程语言类课程。
同时也是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专业和软件专业水平资格考试(程序员级别)考试中要求的主要程序设计语言。
1.2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将工程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方式,在教、学、做的过程中明确必要的理论知识,同时深化和拓展课程所需要掌握的能力要求。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注重知识描述方式与学生接受能力的统一。
课程内容应淡化传统意义上的理论说教,对于教学内容力求以浅显易懂的文字结合图表的方式说明。
同时对于知识点的讲解应由案例或问题引入,进而引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掌握课程内容。
(2)教学案例的选取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
在案例选择方面,应选择贴近生活的现实性案例,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融入趣味性,寓教于乐。
(3)教学设计中注重教师引领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
课程教学设计中,应注重师生互动环节的设计,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品质。
(4)教学实施中注重基础性素质培养与发展性思维培养的统一。
课程教学以基础性素质培养为主,同时为适应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应设置必要的知识拓展,对学生给与必要的知识补充,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量,培养和拓展编程思维。
2.课程目标经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初步的计算机编程基本思想、编程基本技能及逻辑思维能力,掌握运用C语言编程来解决岗位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C语言课程设计题目边框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C语言中二维数组的运用,掌握通过二维数组打印边框的基本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循环控制结构,实现不同形状和尺寸边框的打印。
3. 学生理解并掌握C语言中格式化输出,能够精确控制边框字符的布局。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编写出结构清晰、逻辑严密的C语言代码,完成边框的打印任务。
2.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面对几何排列问题时,能够运用编程思维进行求解。
3. 学生能够通过调试程序,找出并修正代码中的错误,提高程序调试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实践,增强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激发深入学习C语言的积极性。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学会在团队中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解决问题。
3. 学生能够在编程实践中体会编程之美,培养逻辑思维和审美观念。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课,通过设计边框打印题目,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为高中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但对于C语言的掌握程度不同,课程设计需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教学要求分析:课程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注重个体差异,教学中将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帮助,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通过具体的边框打印任务,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可观察、可衡量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二维数组的概念及使用方法,参考教材第三章数组部分。
- 二维数组的声明与初始化。
- 二维数组的访问与遍历。
2. 循环控制结构,参考教材第二章循环控制部分。
- for循环的使用。
- while循环的使用。
- do-while循环的使用。
3. 格式化输出,参考教材第二章输出部分。
- printf函数的使用。
- 格式化输出控制字符。
4. 边框设计题目实践,结合教材实例进行拓展。
- 设计不同尺寸和形状的边框。
c语言基本框架C语言被广泛应用于程序开发、系统编程和嵌入式设备等领域。
了解C语言的基本框架对于初学者和程序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C语言的基本框架,包括头文件、全局变量、函数声明、主函数和函数定义等。
一、头文件在C语言中,头文件用于包含程序中所需的其他头文件和函数声明。
头文件中通常包含宏定义、数据结构、函数原型等内容。
以下是一个示例:```c#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 声明函数void function1();int function2(int x, int y);```二、全局变量全局变量是在函数外部声明的变量,可以在程序的任何地方被访问。
在C语言中,全局变量通常在头文件中声明,然后在主函数之前定义和初始化。
以下是一个示例:```c#include <stdio.h>// 全局变量声明extern int globalVar;int main() {// 全局变量定义和初始化globalVar = 10;// 使用全局变量printf("Global variable value: %d\n", globalVar);return 0;}```三、函数声明在C语言中,函数声明用于提前声明函数的名称、参数类型和返回类型。
函数的具体定义可以在主函数之前或之后完成。
以下是一个示例:```c#include <stdio.h>// 函数声明void sayHello();int main() {// 调用函数sayHello();return 0;}// 函数定义void sayHello() {printf("Hello, world!\n");}```四、主函数在C语言中,每个程序都必须有一个名为`main`的主函数。
程序从主函数开始执行,并在主函数的`return`语句处结束。
c语言的整体框架结构C语言是一种通用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其框架结构主要包括输入输出、基本数据类型、控制结构、函数和库五个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C语言的整体框架结构。
1. 输入输出(Input/Output):C语言提供了一组标准库函数来实现输入和输出操作,使得程序可以与用户进行交互。
常用的输入函数有scanf()和fgets(),用于从键盘读取用户输入的数据;常用的输出函数有printf()和puts(),用于将结果输出到屏幕。
通过这些输入输出函数,程序可以接收用户的输入,并将结果展示给用户,实现与用户的交互。
2. 基本数据类型(Basic Data Types):C语言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数据类型,包括整型、浮点型、字符型等。
整型包括int、short、long和long long等,用于表示整数;浮点型包括float和double,用于表示实数;字符型用于表示单个字符。
这些数据类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组合和扩展,以满足程序对不同类型数据的需求。
3. 控制结构(Control Structures):C语言提供了一些控制结构来进行程序的流程控制,包括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顺序结构指的是程序从上到下顺序执行;选择结构包括if语句和switch语句,用于根据条件选择不同的执行路径;循环结构包括for循环、while循环和do-while循环,用于重复执行一段代码。
通过这些控制结构,可以实现对程序流程的灵活控制,使程序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做出不同的处理。
4. 函数(Functions):C语言支持函数的定义和调用,通过函数可以将一段代码封装成一个独立的模块,以达到代码复用和模块化的目的。
函数可以接受参数,并返回一个值。
参数用于传递数据给函数,函数内部对参数进行处理,可以改变参数的值或返回结果;返回值用于将计算结果返回给函数的调用者。
函数可以使程序结构更加清晰,简化程序设计过程,并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C语言中的GUI库与界面设计在C语言中,GUI(图形用户界面)库是一种能够帮助开发人员创建用户友好的应用程序界面的工具。
GUI库提供了一系列的图形组件,如按钮、文本框和窗口等,使得开发者可以方便地设计和开发功能丰富的用户界面。
一、常用的C语言GUI库1.1 WinAPIWinAPI是一种由Microsoft提供的图形编程接口,适用于Windows平台上的C程序开发。
通过使用WinAPI,开发者可以利用系统提供的函数和常量来创建窗口、绘制图形、处理用户输入等操作。
1.2 GTK+GTK+是一种跨平台的GUI库,特别适用于Linux和UNIX系统。
它提供了丰富的图形控件和功能,同时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包括C语言。
通过使用GTK+,开发者可以创建具有良好用户交互体验的应用程序界面。
1.3 QtQt是一种跨平台的GUI开发框架,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其中包括C语言。
Qt提供了一整套的GUI组件和工具,开发者可以使用这些组件来创建功能强大的图形用户界面。
Qt的优势在于其良好的可移植性和丰富的功能。
二、GUI界面设计原则2.1 简洁性一个好的GUI界面应该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图形元素和复杂的布局,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所需的功能和操作。
2.2 高效性GUI界面的响应速度应该很快,用户的操作不应该受到界面的拖延或卡顿。
同时,界面的交互方式也应该简单易懂,避免过多的步骤和繁琐的操作。
2.3 一致性GUI界面应该保持一致性,即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布局、风格和操作方式应该是统一的。
这样可以使用户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整个应用程序。
2.4 美观性一个好的GUI界面应该注重美学设计,采用合适的颜色、字体和图标等元素,使得整个界面更加美观和吸引人。
三、GUI界面设计的步骤3.1 界面布局首先,需要确定界面的整体布局,包括窗口的大小、位置以及各个控件的摆放方式。
可以使用网格布局或绝对定位等方式来完成界面布局。
3.2 控件选择根据应用程序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控件,如按钮、文本框、标签等。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单元总结与练习题及答案《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单元总结与单元练习答案《C语言程序设计》单元总结与练习题答案《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单元总结与单元练习答案单元一程序设计宏观认识单元总结提升本单元中,核心内容有C语言程序框架结构、程序的构成和程序开发过程。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应该知道:1(C语言程序最基本的程序框架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1) 编译预处理(2) 函数组2(C程序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的程序都是用函数来装配的,函数是构成C语言程序的基本单位,函数包括主函数、库函数和自定义函数。
函数的一般结构形式为: 函数返回值类型函数名(形式参数) //函数首部{ 说明语句; //函数体可执行语句;} 3(标识符是用来标识程序中的某个对象名字的字符序列。
C语言把标识符分为三类,即关键字、预定义标识符、用户自定义标识符。
对于用户自定义标识符的命名C语言规定:(1) 所有的用户标识符必须先定义后使用;(2) 用户标识符由字母(A~Z,a~z)、数字(0~9)、下划线“_”组成,并且首字符不能是数字 ;(3) 区分大小写;(4)不能用关键字作为用户自定义标识符,通常不使用预定义标识符作为用户自定义标识符。
4(理论上讲,程序开发过程分为四个步骤,分别为:(1) 编辑源程序 (2) 编译源程序,生成目标程序 (3) 连接目标程序及其相关模块,生成可执行文件 (4) 运行可执行文件 5(简单描述使用VC++6.0开发应用程序的步骤:《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单元总结与单元练习答案如图所示:打开或编辑、编译打开或启动完成新建工程连接、运行新建文件VC++6.0图 VC++6.0开发程序的步骤总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应该掌握C语言程序框架结构和程序开发过程,还要对C语言程序设计的知识脉络有一定的了解。
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构成C语言程序的基本单位是( )。
A(框架 B(预处理 C(函数 D(语句 2(在程序开发过程中,把文本文件格式源程序转化为二进制格式的目标程序的过程称之为( )。
c语言的基本框架C语言的基本框架预处理指令是C语言程序的第一部分,用于在编译阶段对源代码进行一些预处理操作。
预处理指令以“#”开头,常见的预处理指令有包含文件指令、宏定义指令和条件编译指令等。
通过包含文件指令,可以将其他源代码文件中的内容导入到当前文件中,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和可维护性。
宏定义指令可以用来定义常量、函数宏和条件编译宏等,方便程序员在代码中使用。
条件编译指令可以根据条件判断是否编译某段代码,增强程序的灵活性。
库函数是由编译器提供的一组函数,可用于完成各种常用的操作,如输入输出、字符串处理、内存管理等。
C语言标准库函数提供了丰富的功能,程序员可以通过调用这些函数来完成特定的任务,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例如,使用标准库函数printf可以实现格式化输出,库函数strcpy可以实现字符串的拷贝,库函数malloc 可以动态分配内存等。
全局变量是在函数外部定义的变量,可以在整个程序中访问。
全局变量的作用范围是整个程序,可以实现不同函数之间的数据共享。
然而,全局变量的使用应谨慎,因为过多的全局变量会导致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降低,易于引发错误。
函数是C语言的基本组织单位,用于封装一段特定的功能代码。
函数由返回值类型、函数名、参数列表和函数体组成。
通过函数的调用,可以将程序的功能划分为不同的模块,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函数可以有返回值,也可以没有返回值。
在函数内部,可以定义局部变量,局部变量的作用范围仅限于函数内部,提高了程序的封装性。
主函数是C语言程序的入口点,也是程序执行的起始位置。
主函数的格式是固定的,由关键字int、函数名main、参数列表和函数体构成。
主函数中的代码将按照顺序执行,通过调用其他函数来完成特定的任务。
主函数的返回值可以用来表示程序的执行状态,通常约定返回值为0表示程序执行成功,非0表示程序执行失败。
在编写C语言程序时,合理的使用这些基本框架组成部分是非常重要的。
预处理指令可以用来包含所需的头文件,定义常量和宏,以及根据条件编译不同的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