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磁现象磁场》
- 格式:ppt
- 大小:4.89 MB
- 文档页数:39
第三章磁场教案3.1 磁现象和磁场第一节、磁现象和磁场1.磁现象磁性:能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叫磁性.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磁极:磁体中磁性最强的区域叫磁极。
2.电流的磁效应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与电荷类比)电流的磁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的现象(奥斯特实验)。
3.磁场磁场的概念: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看不见摸不着,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
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处于其中的磁极和电流有力的作用.磁场是媒介物:磁极间、电流间、磁极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流与电流的作用,类比于库仑力和电场,形成磁场的概念,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和电场一样都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我们可以通过磁场对磁体或电流的作用而认识磁场.4.磁性的地球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存在磁场———地磁场.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不重合(地磁的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的S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其间存在磁偏角.地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和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相似。
宇宙中的许多天体都有磁场。
月球也有磁场。
例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极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产生的B、电流与电流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产生的C、磁极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与磁场而共同产生的D、磁场和电场是同一种物质例2、如图表示一个通电螺线管的纵截面,ABCDE在此纵截面内5个位置上的小磁针是该螺线管通电前的指向,当螺线管通入如图所示的电流时,5个小磁针将怎样转动?例3、有一矩形线圈,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成 角,如图所示。
设磁感应强度为B,线圈面积为S,则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多大?例4、如图所示,两块软铁放在螺线管轴线上,当螺线管通电后,两软铁将(填“吸引"、“排斥”或“无作用力”),A端将感应出极。
3。
2 磁感应强度第二节 、 磁感应强度1.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 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 思考:能不能用很小一段通电导体来检验磁场的强弱呢?2.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匀强磁场:如果磁场的某一区域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处处相同,这个区域的磁场叫匀强磁场。
第一节磁现象磁场(一)磁现象1、磁性:磁体具有的能吸引、、等物质的性质。
2、磁极:磁体上磁性的部分;磁体有两个磁极,分别是极()和极()。
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异名磁极相互。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4、磁化: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获得磁性的现象,叫做磁化。
(二)磁场1、概念:磁体周围存在着能使磁针偏转的物质2、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
3、磁感线(1)定义:在磁场中画出的带箭头的描述磁场的曲线。
(2)方向:磁感线上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放于磁场中的小磁针静止时,极所指的方向) (3)特点:①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极出发,回到极。
②磁感线是为了直观、但是客观存在。
③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建立理想模型法。
⑦磁感线的表示磁场的强弱。
磁感线越密的地方,其磁场越。
4、地磁场(1)定义;在地球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的磁场叫做地磁场。
(2)磁极:地磁场的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并不重合。
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的作用。
第一节磁现象磁场一、填空1、物体能够吸引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具有______的物质叫磁体,磁体上磁性______的部分叫磁极。
2、放在水平桌上的小磁针,静止时指北的一端是小磁针的_______极。
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在地磁场的磁感线从地理的_______极附近出来,回到地理的__________极附近。
4、如图所示是奥斯特实验的示意图,分别做a和c所示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做a和b所示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5、电冰箱门上装有磁性密封条,是利用了的原理,而磁带和磁卡则是利用了它们能够被的原理.7、磁悬浮列车是在车厢和轨道上分别安放磁体,利用同名磁极相互,使列车离开地面,从而减少运行时的阻力,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发生的。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20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2)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3)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2.过程与方法:1)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2)通过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3)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认识磁场的存在,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知道磁感线和地磁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是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探索科学的志向。
二、教学重点1.知道磁铁的指向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知道什么是磁场、磁感线、地磁场和磁化。
三、教学难点1.磁场和磁感线的认识。
2.被磁化的钢针磁极的判断。
四、教学器材条形、蹄形磁体,铁、钴、镍片,铁屑,钢针,投影仪,投影片,挂图,微机,大头针,铁架台,细线,有关磁性材料的实物,图片(有些实验器材可布置学生自己准备),小磁针。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这是一个朋友在瑞典北部城市科罗娜(KIRUNA)旅游时拍到的照片,你知道这是什么自然现象吗?这就是传说中的极光,它是绚丽的、多变的、神秘的。
长久以来、人们除了感叹极光的美丽,也在不停的寻找极光出现的原因,国内外也有很多关于极光的神话传说。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才研究发现,这钟现象是和地球的磁场有着密切的关系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磁现象。
(二)新课进行1.磁现象在小学的时候中,我们就了解了简单的磁现象,同学们回忆一下,有哪些现象?学生发言,教师可以适时补充。
例如磁铁能吸引铁;指南针可以指南北,帮助人们辨别方向;小磁针指南北;两磁铁可以相吸,其中一个换另一头就相斥等等。
磁现象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第一节磁现象磁场1、磁现象: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钢铁、钴、镍一类物质(吸铁性)的性质叫磁性。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磁体具有吸铁性和指向性。
磁体的分类:①形状:条形磁体、蹄形磁体、针形磁体;②来源:天然磁体(磁铁矿石)、人造磁体;③保持磁性的时间长短:硬磁体(永磁体)、软磁体。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磁极在磁体的两端。
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中间的磁性最弱。
磁体的指向性:可以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条形磁体或磁针,静止后总是一个磁极指南(叫南极,用S表示),另一个磁极指北(叫北极,用N表示)。
无论磁体被摔碎成几块,每一块都有两个磁极。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若两个物体互相吸引,则有两种可能:①一个物体有磁性,另一个物体无磁性,但含有钢铁、钴、镍一类物质;②两个物体都有磁性,且异名磁极相对。
)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
钢和软铁都能被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很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性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
所以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2、磁场:磁场:磁体周围的空间存在着磁场。
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磁场的方向: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定为那点磁场的方向。
磁场中的不同位置,一般说磁场方向不同。
磁感线: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店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对磁感线的认识:①磁感线是在磁场中的一些假想曲线,本身并不存在,作图时用虚线表示;②在磁体外部,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在磁体内部正好相反。
③磁感线的疏密可以反应磁场的强弱,磁性越强的地方,磁感线越密,磁性越弱的地方,磁感线越稀;④磁感线在空间内不可能相交。
典型的磁感线:3、地磁场:地磁场: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在地球周围的空间存在着磁场,叫做地磁场。
第二十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二十章第1节“磁现象与磁场”。
详细内容包括:磁性的基本概念、磁体和磁极的定义、磁场的特点与表示方法、磁感线的引入及其作用,以及磁场的方向和磁力线分布。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磁现象的基本概念,区分磁性与非磁性物质。
2. 学习磁场的表示方法,能描述磁力线分布和磁场的方向。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磁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磁感线的理解和磁场方向的判断。
教学重点:磁性、磁体、磁极、磁场等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磁场的表示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铁钉、铜线、指南针、磁场演示器、PPT课件。
学具:每组一套磁铁、铁钉、指南针、画有磁场线的图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磁铁吸铁钉、指南针指向等磁现象,引发学生思考。
2. 知识讲解:a. 磁性、磁体、磁极的定义与特点。
b. 磁场的概念,介绍磁场线及其表示方法。
c. 磁场方向的规定,讲解磁力线的分布。
3. 例题讲解:通过示例题目,解释磁场的应用。
4. 随堂练习:分发图纸,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磁力线。
5. 互动讨论:针对随堂练习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讨论。
六、板书设计1. 磁现象基本概念:磁性、磁体、磁极。
2. 磁场及其表示方法:磁场线、磁场方向。
3. 例题与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生活中的磁现象,至少列举三个实例。
b. 根据磁场方向,判断磁力线的分布。
2. 答案:a. 例如:磁铁吸铁钉、指南针指向、电机工作原理。
b. 根据磁铁的磁极和磁场方向,绘制相应的磁力线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磁现象在科技、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如:磁悬浮列车、磁共振成像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磁场方向的判断和磁力线的理解。
2. 实践情景引入的选择与应用。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
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详细程度。
一、磁场方向的判断和磁力线的理解1. 磁场方向:在教学中,要强调磁场方向的规定,即从磁北极指向磁南极。